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世同堂(上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四世同堂(上下)》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0: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四世同堂(上下)》读后感10篇

  《四世同堂(上下)》是一本由老舍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101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世同堂(上下)》读后感(一):黎明前的微光

  一直不敢读《四世同堂》,每回经过图书馆看着厚厚的两大卷本,心里总是不由得生出一种怯意,欲翻又止,最终手还是伸向了旁的厚度看起来比较友好的书。我向来不喜欢冗长的阅读,书本对于我来说本是一种莫大的沉浸和快乐,尤其是小说,所以我害怕被过于长篇大论的叙述消磨掉激情和耐心。若不是老舍,我恐怕终究下不了这个决心,也恐怕终究半途而废。

  读《四世同堂》大约用了一周的时间,每次把书捧在手里便放不下了,虽说《惶惑》在铺开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柔软细密的抒情和描写使得故事的进展显得颇有些缓慢,但我喜欢老舍每一句话里的温情,带着戏谑的调侃的味道,却让每一个人物每一盆花草每一轮昼夜甚至是北平城墙上的每一块砖瓦都活生生的让人感到绵密的温暖。我喜欢他写北平,喜欢他写四季,喜欢他写命运,喜欢他写那些人是人非,他的语言那样的平实自然美好,使得脑海中随文字运行起来的画面丝毫不曾有过断裂脱落的痕迹,每一个细节的捕捉都显示出一种连贯的完整、一种经得起任何推敲的真实,像极了宫泽贤治曾经描述的写作状态“写到最后,我仿佛看见一个个文字从稿纸里跳出来向我点头行礼。”这样的文句像阳光下天然的璞玉,没有过分修饰工于雕琢而显得矫情的匠气,而散发着淡淡的温和纯净的光。

  老舍带着特属于北平人的幽默、精致、从容与小小的天真的骄傲,信笔写去,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和生意。对他的这些类熔铸了自己全部身心的作品,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是真切地感到一种发现宝贝般的爱惜与喜不自禁的。并且,在这一点上,我毫不避讳地认为老舍远胜于常与之并论的茅盾和巴金。

  深夜读完《四世同堂》,掩卷默坐,有太多太多的想法纷繁庞杂地迎面而来,一时间竟然找不到找不头绪诉诸笔端。这本史诗般的巨作包含了太多太深沉,历史的文学的遥远的现实的,我无法凝练地概括而论。我只希望本文叙述能够引出和表达我所真实感受到的老舍与他的《四世同堂》。

  老舍对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似乎都有一种爱怜,他并不把一个人的品格理想化地写到极致——极致的好或者坏——他只是尽力让他们的形态性格变得丰满和生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哪里该微笑哪里该蹙眉,全都分毫不差,一个个地是将要从纸上活生生地跳脱出来。这是我认为老舍最神的地方,他从来不是局外人,有人形容作家是“小说中操控一切的上帝”,但老舍不是,他只是顺着水顺着风顺着这些人物本应遭受的命运将这故事进行下去。他的角色正是他笔下的每一个人,他尽着最大的心力去体会他们的心境,他们的遭遇,他们的欢乐与悲哀,因而他写任何一个人都像是从内心里替他活过一番似的,精准而恰当,连故事中的小孩子都被如此细致地塑造出来。

  当然,这些人物也全非千篇一律,他们带着或微妙或迥异的差别在属于那个历史年代的故事背景中粉墨登场,相携拼凑出一副世态万象的全景图。

  我喜欢性情豪爽而带着几分淳朴与天真的人物,所以格外的喜欢小说中的李四爷、李四妈和常二爷。他们全非故事想要极力突出的主角,甚至可以说是为了故事的进行而不得不牺牲的所谓“炮灰”,但是老舍细细斟酌着勾勒出来的他们的形象,却逼真和感人,他们真实的打动着我。

  常二爷的出场颇有点戏剧性效果,正是祁家一家人为了给祁老人过生日的事儿愁烦不已的时候,常二爷来了。一忧一喜的笔锋陡转,似乎刻意为了突显常二爷的欢快和喜气。对于常二爷,老舍对他的直接的正面描写仅仅是“一个脾气又干又倔,而心地极好的,将近六十岁的,横粗的小老头儿”继而开始写他进城找到祁家的情景——“背着一口袋新小米,他由家里一口气走到祁家。除了脸上和身上落了一层细黄土,简直看不出来他是刚刚负着几十斤粮走了好几里路的。一进街门,他把米袋放下,先声势浩大的跺了一阵脚,而后用粗硬的手使劲地搓了搓脸,又在身上拍打了一回;这样把黄土大概的除掉,他才提起米袋往里走,一边走一边老声老气地叫:‘祁大哥!祁大哥!’”及至他给祁老人作完了“通天扯地的大揖”在屋里落了座儿,又痛痛快快地写道——“大家团团围住,看常二爷喝茶,吃面,听他讲说今年的年成,和家中大小的困难,都感到新颖有趣。最使他们兴奋的,是他把四大碗面条,一中碗炸酱,和两头大蒜,都吃了个干净。吃完,他要了一大碗面汤,几口吧它喝干,而后挺了挺腰,说了声:‘原汤化原食!’”每一处无不透着爽直可爱的农民气息。

  老舍对待一个新的人物,如同绘画一般,总先是简单的几笔略出个轮廓,然后再从容不迫地涂上眉眼填上颜色,他很少定论似的给出大段的形容和描述,他喜欢的是通过对话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让人物自己呈现出来,让读的人自个儿去认识去了解去爱或者恨。

  李四爷的戏份比常二爷要多出许多来,在小说的开篇,通过祁老人的眼里一一看过去的小羊圈胡同,李四爷四妈一家是最让祁老人欢喜也是最可爱的一家。四爷一出场便带着一股子透着光亮的正气,他的外貌他的性格都让人感到踏实而欢喜。“在他的职业上,他永远极尽心,而且要钱特别克己;有时候他给穷邻居搬家,便只要个饭钱,而不提工资。在职业以外,特别是在有了灾难的时节,他永远自动的给大家服务。”老舍于是幽默地写道“两个老人(祁老人和李四爷)若在大槐树下相遇而立定了,两家的晚辈便必定赶快的拿出凳子来,因为他们晓得两个老人的谈话多数是由五六十年前说起,而至少需花费一两种头的。”李四妈随着李四爷一齐亮相,便也是大方豪爽极其热心肠的妇人形象,有着女人的体贴敏感也有着男人一样的英气剽悍——“李四妈,满头白发,一对大近视眼,几乎没有一天不骂那个‘老东西’的。她的责骂,多数是她以为李四爷对朋友们还没有尽心尽力的帮忙,而这种责骂也便成为李四爷的见义勇为的一种督促。”“她的眼看不清谁丑谁俊,她的心也不辨贫富老幼;她以为一切苦人都可怜可爱,都需要他们老夫妇的帮忙。”自此便可以意料得到,李四爷夫妇必然是即将席卷而来的一切苦难的,热心的解救者和无奈的见证人。

  李四爷和常二爷都是这么快活的出场,都是这么活生生的顶好的人物,最后的结局却偏偏都凄凉地指向死亡。开篇美满又生动的画面让人乐得不曾发觉,死亡的阴影在这光灿灿的阳光底下笼罩上来,这是老舍独特的悲剧写法,先让人甜滋滋地幸福再猛地泼上一盆冰凉的雪水,让人对比着更觉得刻骨的悲哀和惋惜。他先让读者喜欢上那些人物,喜欢上他们所有的优点和缺点,感受到他们在蓝天下真实的呼吸,带着笑去观察他们的琐碎的生活,仿佛真实在身边活着的亲朋好友,然后,再让人顺着他们的命运去看那尽头的曲折和悲凉,让人反观让人深思,让人自己去看那绝望与希望的交替。

  这似乎是老舍的一贯的风格,不管是《骆驼祥子》《断魂枪》《离婚》还是《四世同堂》,老舍都是这样,让人物的形象先立定了站好了,故事铺展开去,各自随着各自的性格,在生命和时代的浪潮中沉浮飘荡。

  同样是写家族在历史大背景下的命运,在我看来,巴金的《家》远比不上《四世同堂》的自然天成。或许是因为写书时的巴金尚年少气盛,他在《家》的叙述中总是过于迫切地想要展现出打破封建礼教的思想性,他急切地想要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去大声疾呼,于是同样是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则显得性格过于单一,作者是为了突显某一种心理形态而可以去“塑造”这一种人物,于是我常感觉单薄而缺乏文学的细致性。但《四世同堂》则相反,正如我上文所说,老舍并不是在塑造人物,他是把自个儿都融在了人物的生活之中,他把人物的多重的侧面展现出来,就如同一个真实生活着的人,有着复杂而丰富的内心,无法用一个词简单地概括。

  至于故事中的反面人物,《现代文学三十年》中说“老舍笔下的这些角色因为嘲讽意味太浓,刻画并不算深入,有类型化的倾向。”这一点我是不能苟同的。不能否认的是,老舍的确喜欢用夸张的方式,比如他写“大赤包作在堂屋的当中,声震屋瓦的咳嗽,谈笑,连呼吸的声音也好像经由扩音机出来的。”“她的气派之大已使女儿不敢叫妈,丈夫不敢叫太太,而都须叫所长。”比如他写蓝东阳永远吊着的眼睛和总是扯得很有艺术感的脸,每一次都夸张得让人忍俊不禁。但这并不能说明老舍的肤浅,也不能笼统地将他们打成“类型化倾向”,恰恰相反,如果仔细去体会,这里面包藏着的是老舍复杂美好的人格,体现着他的对一切人的温情和谅解。一个人,想要正经严肃并不难,但想要幽默,尤其是幽默得自然而恰到好处,才显出智慧,文学亦是如此。

  无知者也是值得怜悯的。所以老舍始终留给他们一方余地,这是他的智慧,也是他的品格。

  在读到天佑老人的死的时候,心里琢磨着,猛然联系起老舍本人冤屈的死亡之路。祁天佑在《四世同堂》中是并没有什么强烈性格特征的一个人物,他温和、老实、善解人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几乎老在铺子里,从来也没讨厌过他的生活与那些货物。他没有野心,不会胡思乱想,他像一条小鱼,只要有清水与绿藻便高兴的游泳,不管那是一座小湖,还是一口磁缸子。”他像许许多多北平的生意人,规矩客气地经营着他们的买卖。可是,老实人的安定日子只能存在于和睦安详的太平盛世,祁天佑这等好人偏偏没有这样的命。老舍也是。

  天佑被砸了铺里的生意,被殴打辱骂并践踏了尊严和人格之后“他一生没有打过架,撒过野。他万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也会挨打。它的诚实,守规矩,爱体面,他以为,就是他的钢盔铁甲,永远不会叫侮辱与手掌来到他的身上。”天佑被栽赃成奸商游街示众,这么实诚的人被迫去承受这般莫大的侮辱。老舍又何尝不是呢?他多么温和多么善良,似乎讲话与写作中永远带着暖暖的笑意,他老实得几乎显得胆小。就是这样,他在那个黑暗降至的时代,被打成反革命,从肉体到精神上遭受万人疯狂的唾弃和凌辱。于是,他选择了与天佑同样的方式了断自己的生命。

  “他的世界已经灭亡,他须到另一个世界里去。在另一个世界里,他的耻辱才可以洗净。活着,他只是耻辱的本身;他刚刚穿过的那件白布红字的坎肩永远挂在他身上,粘在身上,印在身上,它将永远是祁家与铺子的一个很大很大的一个黑点子,那黑点子会永远使阳光变黑,是鲜花变臭,使公正变成狡诈,使温和变成暴厉。”我不知道,老舍临终前在太平湖边痴痴坐着的那一整天,他是否曾回想起他笔下的天佑,他是否也有过同天佑老人一样的心情,是否料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会经历同样的境遇,他曾说“心路窄的人往往把死看做康庄大道”,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写下来的惨烈总比现实要显得轻易,当同样的命运加诸在自己身上时,他自己也没能扛得住这考验。

  “很快的,他想起一辈子的事情;很快的,他忘了一切。漂,漂,漂,他将漂到大海里去,自由,清凉,干净,快乐,而且洗净了他胸前的红字。”没有人陪伴天佑走过生命最后不平静的时光,也没有亲历老舍生命的最后一日,谁也无从揣测他最后的心情他的念想,他究竟是为即将来临的生命终结感到悲伤,还是会为终于将从现实的虚妄中解脱而快慰。他平生写了那么多那么多的故事,然而当他面对他自己所选择的死亡时,却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或许,语言的力量再强大也敌不过真实人生里悲痛的惊鸿一瞥。

  最后,我想说几句题外话。

  我是非常喜欢四处旅行的人,但是一直不大喜欢摄影,总觉得那样一个窄小的相框如何能跟眼睛所记录的风景相提并论。后来有一次,我偶然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同伴,一个极其热爱摄影的野外自行车手,走到哪儿都捧着他巨大笨重的单反相机爱不释手,我们在一段路人迹罕至的路途上相识并决定结伴走过这一段相同的路。我是很容易为一点小小的美景而激动的人,于是常惊喜地指给他看我发现的那些一路上美丽有趣的东西,他则欣赏一番然后选好角度调好光圈然后按下快门。我们分别之后,他把那一路的照片发了给我。

  我想说,那些相片彻底颠覆了我对摄影不甚尊敬的态度。在他一张张放大的特写中,我看见阳光透过青色的树叶印出叶脉清晰漂亮的纹路,看见雨后山坡上的小蘑菇顶着泥土的碎屑悄悄地勇敢地生长,看见路边那朵不知名的小白花,随着山谷里凉凉的风心蕊轻轻地颤动,看见那只红蜻蜓落在我的帽檐时我那一瞬间惊喜的笑容……

  那一瞬间我明白了,摄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它不是要跟眼睛竞赛,去记录眼睛所看见的东西,它在完成眼睛所无法完成的事情。它让细节放大,让时间停止,正是因为那个窄小的镜头,它让我们只能聚焦在有限的选择中去展现美的本质,它让我们一直在赶路的贪婪的眼睛停下来,它缩小我们的视角去静静地咀嚼那美,咀嚼那美的经脉。

  写作也是这样的一件事。真正好的作品,能够让我们一直在赶路的心停下来,它放大世界中的角落,生命中的细节,历史中的瞬间,让人细细地去品读这里小小的却真实的悲欢,而由这被延长了的扩展了的悲欢中,我们看见它背后那庞大而复杂的人间百态。

  我喜欢老舍,喜欢四世同堂,因为他正如一个文学中的伟大的摄影师,他把他所有的心绪毫无保留地投射在他对每一个人物的细致入微的叙述,甚至于投入在每一缕阳光照到的城墙上潮湿的光影。不是出于年少轻狂的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出于政治宣传的舆论目的,只是因为这是他的生活,他倾注了所有爱恋的生活,所以每一个字里都能读到生命的张力。

  老舍的猝然离去给世间留下了很多遗憾,我们总想说如果没有反右就好了,如果没有文革就好了,那样老舍或许能将刚起了头的《正红旗下》写成一部传世的经典,或许能在他房前的浓荫下悠然自得地安度晚年,但这世界本就不存在如果,也本就不存在没有遗憾的历史,或许永远的未完成也是一种完成。

  青

  二零一零年十月二十七日

  《四世同堂(上下)》读后感(二):前人的作品,当下的阅读。

  一、以现代人的眼光,此书没有我预期的好,或者说有较强的时代局限性。

  2. 反面人物有些脸谱化,可以解释为物以类聚,也看得出作者对这类人物的愤恨。作者轰轰烈烈的描写他们的丑与恶,他们的五官、举手投足,他们的无聊与无耻;然后却轻描淡写的如捻死臭虫一样处决了他们,几笔带过,他们被日本人直接或间接的,一口气吹散了。恶有恶报,无一例外。

  二、八十六万字,向我提出了一个值得反复思考、却未必能得到最终答案的问题。以前人的作品为镜,映照当下的自己。

  在生存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财产的权利受到损害的时候,人是如何选择的,人性中善的部分与恶的部分是如何消长的。作者说,出卖与背叛必定走向毁灭,忍辱偷生极可能是死路一条,只有抗争才是出路,虽然要付出血的代价。所以结尾,抗争的人胜利了,忍辱偷生而侥幸活下来的人,被解放了。

  而当下,出卖与背叛、忍辱偷生与抗争依然共存,因为我们的生存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财产的权利依然受到损害。这包含个人与他人的矛盾,个人与家庭的矛盾,个人与不同阶级的矛盾,等等。那么,我该怎么选择呢;其他人又如何呢?在这个相对和平的时代,希望每个人至少做到能思考、能判断不再惶惑。

  《四世同堂(上下)》读后感(三):瑞宣

  《四世同堂》使我感触颇多,但如此的感想,就像一条条纷繁的线条,杂乱地相互交错缠绕在一起,让人理不出头绪。该怎样写?读完后,我苦苦思考这个问题。终于,渐渐的清晰明朗。瑞宣!这两个字猛地跳出来,像燃烧的火焰,灼烧着我的内心,是我感到一阵炽热。瑞宣,这篇读后感将从瑞宣起笔,然而也就只写他一人。

  祁瑞宣是祁家老人的长孙,祁天佑的长孙。老舍先生对他的描写是,“只有瑞宣,不知从何处学来的,或者学也不见得就学得到,老是那么温雅自然。”瑞宣是生在中国新旧交替之际的人,他的爷爷祁老人,是清朝人,父亲祁天佑,是清末民初,三弟瑞全,是完全的民国人,而瑞宣却是夹杂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中间,他的身上,既接受着新思想的洗礼,同时又被旧思想烙上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就像书中所写,“在他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他早已知道什么恋爱神圣,结婚自由那一套。可是他娶了父亲给他定下的‘韵梅’。他知道不该把一辈子拴在个他所不爱的女人身上,但是他有不忍看祖父,父母的泪眼与愁容。他替他们想,也替他的未婚妻想。想过以后,他明白了大家的难处,而想得到全盘的体谅。他只好娶了她。他笑自己这样的软弱。”

  瑞宣是软弱的,这没有错。在国破家亡的关头,瑞宣没有奔赴国难“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瑞宣的懦弱或许是有着很充分的理由——他要支持这个四世同堂的家!他不敢去想象自己走了之后这个家会是什么样子。

  然而瑞宣又是极为矛盾的。为着自己不能出走,他一遍又一遍的暗暗在心中责备自己,他不敢抬起头走路,他为自己感到羞耻。当老三瑞全出走时,瑞宣无疑是极其痛苦的,他不能奔赴国难!他只能在北平城中,在日本人的手下苟且偷生!——可他确乎是不敢反抗的。他受着莫大的耻辱,一次次去参加庆祝城市陷落的庆祝游行,他怕学生丧失斗志,可他不敢振臂高呼;他希望有人能趁此时扔出一个炸弹或是什么,可他又怕学生牺牲流血;他怕自己会变的像瑞丰一样厚颜无耻,可他不敢反抗!不,他不敢。因为他的身上还肩负着四世同堂的重担!他一次次宽慰自己,用自己的责任来排解心中的烦恼。可是,我却奇怪,他怎么会想不到——没有国,哪有家呢?!每当这种时刻,我便不禁在心中暗暗的批评着他,为何没有勇气,为何要如此懦弱?可这便是瑞宣,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造就的瑞宣,他永远无法挣脱那根深蒂固的“孝”的传统。

  我必须承认瑞宣像大多的北平人、中国人一样,在骨子里是有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奴性的,即便瑞宣没有看客那种麻木的看热闹的心态,但是那种胆小怕事的心理是确实存在的。

  “他决定不再想家里的事。他看出来,他的命运已被日本人决定。那悬着的手,钉着的人皮,是特意教他看的,而他的手与皮大概也会作展览品。好吧,命运既被决定,他就笑着迎上前去吧。他冷笑了一声。祖父,父母,妻子……都离他很远了,他似乎已想不清楚他们的面貌。就是这样才好,死要死得痛快,没有泪,没有萦绕,没有顾虑。”瑞宣真正觉醒,有很多因素,最重要的三个应该是钱先生抗日、自己被捕和老三的鼓舞,瑞宣终于是在内心的挣扎与反抗中找到了自己,克服了种种心理,勇敢地加入了抗日浪潮之中。瑞宣!瑞宣!我高呼着这个名字,高呼着民族的未来。

  《四世同堂(上下)》读后感(四):我们都活成了瑞丰的样子

  《四世同堂(上下)》读后感(五):那段历史,这些人

  合上书,最后老舍给出的那段小羊圈祁家里勉强的欢乐和希望,让我想起了电影《南京南京》的结尾,小豆子在一片宽敞的芦苇荡里奔跑,脸上挂着微笑,当年陆川选择这样一个结尾,是因为他活在现在,他知道,中国人抗战胜利,知道如果再战,谁输谁赢都是未知了。但老舍不知道,也以,祁老人的笑,让我觉得难过,因为,他除了抱着希望,什么也没有。

  祁家:

  老舍会不会是因为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把祁老人这一家当成了齐家的角色,所以给了人物这个姓氏。祁老人,把家放在首位,把荣誉面子看得很重,典型的中国农民阶级代表,老实、善良、公正、忍耐、在乎地位。正是因为他对四世同堂的看中,使瑞宣不敢对瑞丰做出格的举动。

  祁老爷和李四妈相似,虽然后者不是主角,但他们都有一颗敢爱敢恨不敢言的心。

  瑞宣的无聊、敷衍、纠结;

  瑞全的勇敢、热血。

  高弟的理智、坚强;

  小崔的冤屈、愤怒、迷惑;

  小崔老婆的小心、谨慎和随遇而安;

  天佑的清醒和无能为力;

  钱老人的聪明、清高以及奋斗;

  蓝东阳、瑞丰、冠晓荷、大赤包、高亦陀……他们都是真正的坏人,不可原谅,不可宽恕。老舍最终给了她们应得的报应,希望,历史真的如书中所写的那般上演。

  我最喜欢的,居然是韵梅,代表着几千年来的中国女人的勇敢、坚强、善良、宽容、坚决和爱!

  那个金三爷,那个陈野求,还有常二爷……他们是真正的小智慧的人,但别无他法的存在着。

  我最不理解的仍然是那个牛教授,他倒底是个绝真的知识份子,还是因为爱科学而被近求全?前者是国家的悲哀,后者是他自己的悲哀。

  一个时代,浓缩在小羊圈里,一个国家,映射在小羊圈里。过去的已然过去,未来如何?老舍能写别人的结局,可写不了自己的结局。我们知道过去,却也不能知道未来。

  那是一段历史,但人,是我们这些人。

  《四世同堂(上下)》读后感(六):重整河山待后生

  忠孝不两全,熊鱼不兼得。祁家,齐家。古人讲,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中国人的根本,忠臣孝子,于家于国。中国人常把家国连在一起,这是中华文化的内核,无家无国,无国无家。因此,国得守,家得看。就有了祁瑞宣的护家,祁瑞全的卫国。其实家国本相连,但在战争年代的民族大义面前选择守家的那个人是要承受更多的内心煎熬的。那个人就是千万万留守在北平的爱国之人。

  祁瑞宣不是钱先生、尤桐芳一样的光脚人,他还有鞋。他是四世同堂的一份子,是八十多岁爷爷的孙子,是六七岁儿子的爸爸。他不是小三儿那样的热血青年,他有家庭,有工作,有责任。于是,老舍让这个人充满了内心的挣扎,着重的写着他的心理活动而不是实际话语动作。看得出来,他并没有被作者所抛弃,他不是瑞丰和冠晓荷,他是一个正义的疙瘩。他太好了,又要家,又要国,所以在抗日期间他活得窝囊。他虽然住在护国寺,然而讽刺的是他却护不了国;他虽然留在家,他又因国破家亡,唇亡齿寒而一样地护不了家。他是个温良的废物。他和他家的四世同堂还有他的邻居,都是小羊圈里的一只羊,日本人是狼。瑞全去做猎户打狼了,他呢,分工做了牧羊犬,留守在北平看着狼吃羊和他自己。

  这就是令老舍痛心疾首的中国人,一群用传统礼教为武器对付日本狼的人。他们有着做亡国奴最好的资质——顺从,到了万不得已也绝不反抗。他们知道良善是好东西,但不知道在非常时期畜生面前这个千年不爽的品德会成为毒药,吃下去会成为行尸走肉的亡国奴。

  看着周遭的一切荼毒,看到了真正的人间炼狱。他们是让人恨得跺脚的老实人,沉默的大多数。要铜给铜。要铁给铁,要钱给钱,要命给命……他们也有恨,日本人害的他们家破人亡,他们热爱和平正义的同时义愤填膺,个个是坏了膛的火药桶。他们也许没有听过国际歌,不知道从来都没有救世主,也不能靠神仙皇帝,他们只渴盼在忍辱偷生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正义的西风把日本人吹回他们的东洋去。他们仅有的,也就只剩下这点儿希望了。有点能量和精神头儿的也最终靠着这点最后的火光踏着家人的坟冢看到了渐渐清晰的胜利。

  在《四》中,老舍把大多数北平人的人性写得刻骨。道出了他对大多数人的同情和恨,因为爱故乡而恨这些城门里的顺民们,写得瑞宣的挣扎心情是他爱恨交织的心里疙瘩。他是瑞宣的一代,在旧中国传统礼仪教化下,在传统的家庭中熏陶长大,又亲历五四运动和中国近代化变革。是新旧思想交织的产物,内心充满了不确定和疑问,在国难中,这又表现出为极度的惶惑不安的心情,旧中国的良善,爱国爱家,新中国的抗争奋起,如火一样灼烧他们本就矛盾的心。日日纠缠,夜夜难安。看着千年的文化磨平了他们反抗的尖牙,老舍先生一肚子咬碎的牙,满口牙床上淋漓的血,他用这血写成了这本书,为的是教后生的中国人学会合理运用祖宗文化,羊圈里恭俭让,狼窝里亮獠牙。

  祖宗给我们的文化应该是造福子孙的,不能与时俱进只能怪我们自己太懒只会照搬套用。《四》是中国传统良民自己的一部近代史,时至今日,中国文化中国人还在改良的道路上摸索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