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永遠的0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永遠的0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5: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永遠的0经典读后感10篇

  《永遠的0》是一本由百田尚樹著作,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80,页数:4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遠的0》读后感(一):换一个视角看待日本的二战

  作为中国人看这本书,心情上矛盾的地方有很多。

  因为读者是很容易被作者的视角带领着走的,所以对中国人眼里的“战犯”们,会不禁流露出怜悯之情。在冷静思考之后,会发现日本人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的反省,的确与国际主流出现一些偏差。对于“人”,对于“生命”的不重视,该书也对当时的日本政府提出了批判。只是站在了“假如这样的话,日本也许就不会输掉这场战争”的角度上。所以说,如果说该书是“右翼”观点上,我是表示赞同的。

  总的来说,该书是在讲述了零式战机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时的辉煌,以及由于日本政府,军方的战略失策,最终导致了零式战机也无法改变的战局,以至于最终的战败。作为在日企里工作的我来说,结合日常的所见所闻,会发现其中有着“借古讽今”的意味。比如,僵化的体制,人员升降职任用的固化,官僚主义作风等等。对于我个人来说,在书中的这些发现,是最大的阅读获得,也对未来的人生职场道路上有所启示。

  本书的陈述方式,采取了采访体,由不同人的叙述来描述那场战争的原委。索然构思巧妙,有时却显得拖沓,而且重复较多。很多时候,感觉是作者在借助不同人的嘴在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存在一些阅读上的不快感。

  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中途岛海战的描述,当然毕竟是扭转战争格局的战役,所以本身内容就已经足够精彩。最后的结局,揭示了自己的姥爷明明一直想活下来,却为什么选择了“神风特工队”的原因。只不过,依然是所有战争反省的主题”为了更多人的活着,所以选择了战死“,这点显得不够有新意。后来妻子的一些奇遇,也对”生命“的意义提出了解释,但是依然是非常的”日本文化“,会感动,但是又显得老生常谈。

  虽然提出了很多不足之处,但已经是我所能提的全部。所以说,这依然不失为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推荐一读!

  《永遠的0》读后感(二):惑

  好不容易还是把这本书看完了。一本在日本狂销百万,关于二战日本零式战斗机的小说。

  作为一个中国人,大概是很难接受这样的史观的。从我的角度,只看到了大量的洗白,为珍珠港偷袭洗白,为神风特攻队洗白。塑造了一个看似有血有泪的悲情“英雄”,“英雄”不在乎日本是否战败,只想活着回到家人身边。英雄飞行员在每一场空战中都努力的活下去,却在战争结束一个礼拜前亲手放弃了自己生的希望,所有的人充满了东方殉道夫式的情节。“英雄”的性格刻画显得太单薄,又很难自圆其说。一个谦谦有礼的君子明明知道自己的信念在海军部队中格格不入,又何必在每个人面前宣扬自己只想活下去的决心呢?处处劝诫同侪对生命的珍惜,却对手无寸铁跳伞的敌方飞行员扫射赶尽杀绝?小说中的日本士兵都是正直,理性,克制而又骁勇善战的飞行员,与我从小所接受的那种偏激,杀红了眼的士兵简直太不同了。英雄的这种行为,被战士所鄙夷,认为他有辱日本武士的精神。

  小说花了大量的篇幅在战争的细节上,却对重要的问题避而不谈。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日本在战争的认识上,确实和其他国家的人是有出入的。没有了对战争的定性,所有的名词变得很中性。以卵击石的战争显得很悲壮。这不像一本反战小说,更像一本反战败小说——如果不是猪一样的长官,我们可能会赢的,我们如果发动了这场进攻,形势就大不相同了。这简直就是日本一厢情愿的意淫。谁都认为日本跟美国的太平洋战争是必败无疑的。

  前几天看了慕容雪村的一篇文章《主张宽容可能是种智力低下的表现》。大意是反对人们对于灾难的反思常常只着眼于体制,而不及于个人。不仅要反思体制,不仅要追究政治责任,也要追究个人责任。也就是说,这些为体制(战争同样适用)效力过的人,即使你是螺丝钉,而非机器的开动者,你仍然要为自己愿意做一颗螺丝钉而负责。我当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智力低下,但我也不敢认同这种观点。原因在于他对人的两项基本要求,一是独立思考能力,二是抗拒诱惑的能力,已经接近我对人的最高要求了。我有时甚至认为,人最美好的,也许就是那份无法抗拒的脆弱,以及激情上升的冲动。这是否也是自己为了逃脱责任的借口?只能说,不要轻易地去塑造这样的环境,或者轻易地走入这样的环境。因为,谁都有潜质变成那样自己所不堪的人。军人也是一样。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军人都有可能犯下跟日军同样的暴行。

  人性是一样,战争的定性是不同的。中国当时在面对日本,何尝不是同样到了穷兵黩武的地步。但结果不同,评价也不同。日本因为不愿意投降,狠狠地被原子弹亲了两下脑门,死伤的不是军人,同样是几十万手无寸铁的平民。中国也是倾举国之力,闻义赴难,有死无退,却是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如此不同。或者是朝鲜战争。同样是军人的性命,历史打下了不同的烙印。在面对一场不可能会赢,或者胜率很低很低的战争,到底是抗争到底,还是缴械投降?答案是否决定于是自卫战争或是侵略战争?这样恐怖分子的存在似乎也有了它的合理性。好像放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也是同样的疑惑。好像想来想去,只得出了一个最孬的结论,识时务者为俊杰,安分的做人,最安全。

  《永遠的0》读后感(三):最后的0

  托这次去HK的福,有幸在一间小书店遇见这本书。首先,我是被腰封吸引住的。。350万的销量,力压《嫌疑人X》和《告白》。。。拿畅销君作对比确实是一大噱头,这也让我对此书很感兴趣。因为经费的关系,我在本书和畅销君的《梦幻花》之间犹豫,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本书。。一大原因是,我觉得畅销君的书在大陆肯定有机会出的,而这本,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至少出了也会有删减(这是我后来在网上看到CCXV对本书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加上安倍的XXXX,估计很难看到简体版了)

  我是先看完书后再去看电影的,纯粹就是想看看那种场面,因为我觉得书上的描写更能感染人。如果我第一次看电影的话,可能会感动,但书籍的描绘更能深入人心,特别是一些细节上的描写,让人非常深刻。。。本文仅从文学角度阐述自己的拙见。。

  ——————————————以下涉及细微剧透——————————

  本书的plot很简单,就是根据外孙调查外公的生前事迹,通过几位共事过的战友的描述,构成整个宫部久藏的二战经历。。这种写法司空见惯,但通过别人的叙述来描绘一个人,会形成不同人的观点不一致的情况,这就会使这个人显得更加丰满。。在书中的第二章,给宫部下的定义就是胆小鬼。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胆小鬼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大的原因。。整个plot的推进也可以说是一部太平洋战役航空队的简史,从珍珠港到珊瑚岛,从中途岛到瓜岛,再到最后的塞班岛等等,每段简史都由一位老兵叙述,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是不是特地安排好的,怎么那么巧是按时间顺序来的。。。不过毕竟是小说,文学作品允许一定程度的编造。。总而言之,剧情上绝对谈不上特别枯燥,特别是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让人动容。。比如在敌军基地上空表演编队飞行,宫部和少佐下围棋,宫部开枪打跳伞的敌军,老兵回忆和敌军重逢的情景等等等等,这些场景在电影上都没有表现,但是作者通过这些细节从侧面在讲述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字眼——战争与感情。

  本书的trick,可以说很简单:宫部是胆小之人,为何会成为神风特攻队。。通篇以此为纬,以战友叙述为经,宏大而又不失细腻的描绘出这个晴空下的动人篇章。。。直到最后的结尾,我们终于找到答案,虽然答案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掩卷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形象丰满的宫部久藏,驾驶着零战向我们敬礼。

  是的,有种信念是守护,有种坚持是承诺,有种勇气是诀别,有种伟大是奉献。。。

  本书在尾声与序章呼应,但作者偏偏要虐心一下,在尾声埋了个闷雷。。这个闷雷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我看的时候都震惊了,但最后细细体会,作者的这种用意确实是真真正正在抨击那个时代。。全文老兵的概述很明显透着反战的气息,直至最后的尾声,那记闷棍,让一切更加明朗化。。这个插曲在电影上是没有表现出来的,很大的原因就是不愿意提及那时候的军国体制对整个战局的影响。

  因为尾声的0,所以我把题目选为最后的0.。。。宫部的一生是精彩辉煌的,但最后却以0为终,深思下去,我们应该不难找到答案。。。

  《永遠的0》读后感(四):慈悲是人性的真谛

  整书条理分明,所以也想试着用直白易懂的方式来写书评

  1. 不管是对于喜欢研究战争史的人来说,还是对二战历史比较模糊的人来说,这本书读起来都很精彩。战争的细节和背景知识科普地很到位。从一个战败方眼中看到战争,未尝不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2. 这本书跨越了国家的界限:我们太习惯于从一种“国家”或者“民族”的角度去狭隘地理解一场争斗:己方为善,敌方为恶。而本书中,虽然是无时不刻站在日本的角度去讲故事,但完全没有在抹黑敌方,没有将自身的失败英雄化悲壮化(悲壮的是士兵,而不是国家)。我很喜欢的一个情节(也是历史上确有发生的事情),是老兵描述休战多年后,全世界还健在的二战飞行员汇聚一堂,美国飞行员听到当年那个试图射杀自己的优秀日本飞行员在神风特攻中死亡后,无法克制地哭了。

  3. 这本书跨越了阶级的冷酷:这本书中,作者一直站在士兵的角度。在战争中,士兵总是罪恶的,因为使他们最终取走了他人的性命。这本书的闪光之处在于,它不仅描写了士兵的狂热(祖父和别的士兵的对比),更刻画出了统治阶级的荒谬。这种荒谬不是某个民族某个时代特有的,趋炎附势的精英阶层在如今的现实中依然满目皆是。

  5. 这本书通过宫崎的性格来展现人性中最闪光的一面:他热爱生命珍爱家庭,他聪明优秀在自己的领域中无人能及。他痛苦地残忍,他相信只有射杀掉技艺高超的敌方驾驶员才能避免更多己方士兵送命;他平淡地宽容,在因为不满自己作风试图杀死自己的己方驾驶员进入射击点时,他没有开枪,只是用高超的技艺和宽容让对方获得人性上的一次新生。然而最终,他选择从小我的善良,走向了大我的慈悲。

  是不是只要自己能凭借精湛的技艺,在身体都断掉时依然用飞机炸毁对方战舰,那些被人像炮灰一样牺牲掉的生命的痛苦和悲怆,就能被多铭记一些?他们的存在,我们的存在,就不会显得那样无足轻重?最终作者没有让炸弹炸响,这是对士兵命运的扼腕:即使个人技艺无比高超,让最后目标没能实现的,还是无能的国家制造出的哑弹。而作者选择了让美军士兵来进行海葬,这也更是对和平的呼唤:人存在的价值不需要敌方的牺牲来证明,那些为生命奋力拼搏的姿态,会跨越民族跨越文化,唤起人们心中的最深刻的敬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