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龙八部(全五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天龙八部(全五册)读后感10篇

2018-02-10 21: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龙八部(全五册)读后感10篇

  《天龙八部(全五册)》是一本由金庸著作,广州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17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龙八部(全五册)》读后感(一):天龙八部可与红楼对比着读

  天龙八部大概是我少时读的第一本金庸的小说

  那时大概我只得四五年级,在外公家的书柜中搜得此书,可惜只有第一册,还是残缺本。

  可丝毫不影响它对我的吸引力。看完这一册,一直心心念念着下文如何。

  我看此书的时候父亲看到了,认出是他的书,很久以前被舅舅借走的。我心下只是叹好可惜,怎么丢了其余四本。

  至今依然觉得第一册是全书写的最好的一册了。钟灵和木婉清的出场都非常惊艳

  天龙八部中很多情节都有红楼梦的烙印

  段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宝玉。他在见到钟灵、木婉清、神仙姐姐(玉像)阿碧、阿朱、王语嫣等人时候的心理活动行为举止,活脱脱一个不谙世事、情痴呆笨、迂腐单纯的世家子弟模样,不就是第二个宝玉吗?他对于诸位姑娘的怜惜尊敬之情也如出一辙

  段誉的多情应该遗传自他的父亲段正淳,可惜最后却揭晓俩人并非父子关系。难道耳濡目染胜过血浓于水?

  王语嫣、神仙姐姐(李秋水之妹)的塑造,可以联想到林黛玉,同样是世外仙姝,也是令宝玉情根深种的唯一对象

  书中处处渗透的佛教思想,也可与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宝玉参偈等情节对应起来。

  但是,从精神根源上对比,两位作者之间的距离还是很悬殊的。

  金庸骨子里还是受儒家思想熏陶至深的人,所以他比较正统。这也反映到他书中对男女关系的认识理解处理,都有很多局限性。

  相比红楼梦里对于女性一以贯之的赞美、体贴、理解、尊敬的女性视角,金庸还是非常大男子主义的。

  我想这也是金庸婚姻家庭生活不幸福的根源吧。

  金庸对第二任太太简直可以说是无情绝情。

  第三位太太看似终得善果,但是老夫少妻,各种滋味也唯有自知罢了。

  《天龙八部(全五册)》读后感(二):如果萧峰出生在一个民主国家

  新修版?!我居然才知道啊啊啊

  降龙二十八掌...

  丁春秋和李秋水...

  反正刚看起来怪怪的

  特别是原来空白需要想象地方突然插入一大堆分析文字

  大概是之前看过的三联版已成历史记忆

  新修版和原有世界冲突,更愿意理解为平行世界

  欣喜的是,段誉虚竹终于“悟”

  至于萧峰,这次我坚定的认为,他是 自由主义

  gt;因为,自由派的多元文化特征,更倾向于由个人决定他的价值取向。也许有某些人,他们的价值取向是会通向痛苦的,但是,这是他自己选择,也许他继续走下去,也许他会逐步转变,但是,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也许有一些人会走向毁灭,这的确是一种社会代价。但是,如果动用政府力量去号召甚至规定人们的价值取向,这将是一种可能带来灾难后果的倒退行为。

  萧峰就是这**社会代价**的一个缩影

  gt;事实上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逐渐醒悟,并且逐渐从各种各样狭窄走向宽容的历史。只是有的地区醒悟得早一些,有的地区醒悟得晚一些罢了。

  他悲剧就悲剧在觉悟的太早,并且国籍不对,那时也没有移民这一说

  其环境如 鲁迅 所述:

  gt;让他叫喊于生人之间,却无人响应

  加上大中华自古以来还一直强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国事为重

  招致爱国主义者 在道德上是往往是至高无上

  然而这种 爱国观念显得十分狭窄

  从书中可以看出,萧峰爱的是大辽,还是大宋?

  其实他的所思所考,都是——**人民**,即广大的普罗大众

  但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导致这种逻辑概念,已经随同我们的文化背景溶化在血液

  萧峰本已窥探到 世界主义 的门槛

  gt;世界主义者 觉得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已经超越了仅仅是“爱国”这样的概念。比如说和平的概念,人道的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让所有的动物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的概念,让世界上各个民族保存他们原来的文化的概念,等等,等等。

  法国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说过:

  gt;没有自由的民主社会可能变得富裕、文雅、华丽、甚至辉煌,但是我敢说,在此类社会中绝对见不到伟大的公民,尤其是伟大的人民。因为, 只要平等和专制结合在一汽,心灵与精神的普遍水准便将永远不断的下降。

  由于体制外加当时兵荒马乱的大环境,导致萧峰无法进一步超越,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民**

  如果萧峰出生在一个民主国家,应该就不会有我们所看到的,在这种狭隘的爱国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苦苦挣扎,最后只能自戕的悲剧

  《天龙八部(全五册)》读后感(三):人生之苦何解

  以前一直都不知道人生有什么意义,可是,当你找到一个方向但是却不论怎么样都无法达到时,那种感觉真的很痛苦。至此,才理解佛家讲的什么“求不得”。天龙的主旨无疑是关于“求不得”, 读完了《天龙八部》真的不禁有点感伤啊。陈世骧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这八个字来评价这本书当真是最精彩之极。之前一直不明白金庸老师为什么在小说开始之前要对天龙八部这个书名进行一番诠释。后来才知这本书所要表达的乃是佛教思想,人生很苦,世事无常。又有谁能逃得过生, 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五阴炽盛这些痛苦。书中的主人公无不在命运的浮尘中陷入“求而不得”的痛苦。段誉娶不到王语嫣,王语嫣也得不到慕容复的爱,慕容复慕容博的复兴燕国大梦终究成空,萧峰不能和阿朱厮守在塞外的草原上放羊,阿紫得不到萧峰,游坦之得不到阿紫,阿朱阿紫钟灵木婉清王语嫣从小就得不到父亲的爱,而段正淳所爱的儿子却又不是他的,萧远山报不了杀妻之仇,鸠摩智盗遍天下武功秘籍妄想争霸武林终究也被段誉吸去了所有功力,妄想挑战中原武林的丁春秋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为了无崖子争风吃醋明争暗斗一辈子最终也不过是一场空。却说虚竹从少林寺的一名无名小僧逆袭成逍遥派掌门灵鹫宫主西夏驸马娶得公主,该是人生赢家了吧。然而他从小成孤儿,待到长大了刚认得父母不到一个小时双亲却逝去。尽管最后虚竹得到了慕容复做梦都想得而得不到的,但是这一切是他想要的吗?他最初的梦想不过是要到少林寺继续当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僧而已,如果这个愿望获允,他根本不会再去当什么逍遥派掌门。命运很诡异的地方是,想篡夺逍遥派的丁春秋最后呆在了少林寺,想重返少林的虚竹最后却做了逍遥派掌门。钱锺书说,围城里的人想走出来,城外的人想走进去,想想还真是如此。真是造化弄人,这时候人生有什么意义呢?在这种命运面前我们又能做什么呢?难道真的像萧远山对萧峰说的那样,报完了仇,路也已经走到了尽头?面对命运这只无形的手,难道除了像书中大部分活着的人那样默默着承受命运的嘲弄却改变不了什么?又或者像段正淳刀白凤阿朱萧峰阿紫游坦之无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玄慈玄苦玄难等人这样死去方才解脱?还是说要像萧远山慕容博鸠摩志段誉这样一朝顿悟?我也不知道哪种选择是好的,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鸠摩智在污泥枯井下走火入魔死生之际忽然顿悟 :“老衲虽在佛门,争强好胜之心却比常人犹盛,今日之果,实已种因于三十年前。唉,贪、嗔、痴三毒,无一得免。却又自居为高僧。贡高自慢,无惭无愧。唉,命终之后身入无间地狱,万劫不得超生。” 他坐在污泥之中,猛地省起:“如来教导佛子,第一是要去贪、去爱、去取、去缠,方有解脱之望。我却无一能去,名缰利锁,将我紧紧系住。今日武功尽失,焉知不是释尊点化,叫我改邪归正,得以清净解脱?” 段誉道:“大师要回吐蕃国去么?”鸠摩智道:“我是要回到所来之处,却不一定是吐蕃国。”段誉道:“贵国王子向西夏公主求婚,大师不等此事有了分晓再回?”鸠摩智微微笑道:“世外闲人,岂再为这等俗事萦怀?老衲今后行止无定,随遇而安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读到鸠摩志的这几段话,我忽然之间找到了答案,“随遇而安,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如果一直都是“求而不得”,倒不如随遇而安活得潇洒!段誉一直以来痴情于王姑娘,但最后乃悟出这不过是一个心魔而已。色身无常,且放下心中执念?想通了这一点,我想我不必再事事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下了,对一切保持平常心就好。就像史学大师严耕望说的那样,“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我想足矣!

  《天龙八部(全五册)》读后感(四):天龙八部——爱恨绵绵无绝期

  愚见鄙陋,于几日之内阅毕《天龙八部》,书至末尾,心中难免也有一股浩然真气似乎在不住地震荡,我想那也许就是武侠小说的独特魅力

  由于本身是一个感性的人,对其中的武功招式不免有些疏离与偏颇。但这其间的武林纷繁倥偬,却如何都绕不开一个情字。

  想那少林之间,玄悲大师之死,掀开本书之中武林争斗的第一幕,之前在无量山间的纷扰争斗文后再详谈。那玄悲大师之死,固然令人扼腕,慕容复滥杀无辜令人发指。但那又不是玄悲大师心中被愚弄之情大于内疚知心,或者说两者此消彼长忿忿不平之情,嬉笑之怒,滥杀之悔交叉缠绕,乃至不远万里,奔赴慕容山庄查明真相。佛家弟子尚且如此,又何况那凡夫俗子,武士匹夫呢?

  玄慈大师的法号颇让人产生先入为主之心,慈悲为怀,但在少林寺处玄慈乃属虚竹之父的事实让天下人哗然。常情之人更是无不动容,目及至此,原料想那叶二娘与玄慈乃是萍水相逢之客,玄慈尚未谙佛道之时,却哪想怎是一个善心医治,一个甘心报恩,如此不免有趁人之危之嫌。

  世事本是因果轮回,若不是当日玄慈带领一众好汉伏击萧远山,萧远山又怎么隐姓埋名在少林寺窥得少林寺这一羞耻之事。彼时虚竹恐怕也不会因此成为佛家弟子,自是樵夫劳作,隐藏于青山绿水之间,男耕女织,好不逍遥~那是叶二娘也自当养俸亲老,膝下环绕。断无日后的【无恶不作】,以及那无数的无辜家庭的失子之痛。玄慈也自当功德圆满之日圆寂。虽有心中遗憾,但是两厢安乐,倒也是一种修行,一种归宿

  再看段誉的出身,读到最后,经过金庸老先生的点化,方知段誉之前种种手段之不极接近王语嫣,皆有心魔而至。

  段正淳此人正是心魔之滥觞,请寄甘宝宝之时,令其朝思暮想至欲放下这山谷中的幽清与犹然自得,而愿意随着段正淳做一日窃贼,做一日农夫。偷鸡摸狗之不齿事,淋漓臭汗之事,她这俏药叉竟都愿意委身至此,足以见得段正淳的魅力和花言巧语之妙。再看的修罗刀秦红棉,期间对其冷酷描写不乏于笔,从其武器——暗箭之凌厉足以看出,她为了笼络情郎的人,不惜与女儿相识不认,更教其将如花容颜隐于世人,更立下谁见其容颜谁即需要死的残酷命令,由此可以看出此人是何等的敢爱敢恨。但是得知除了王夫人和刀白凤两人之余,更有一缱卷女郎即阮星竹的存在,也许是孤单太久,竟能与其相安无事的共处,毫不忌讳其与段正淳已经偷安多时。段正淳这等化骨绵掌恐怕是古今中外之罕有了吧。

  再探其挚爱阮星竹,阮星竹在毫无铺垫之下出场,但从其居所小镜湖畔看,其温柔舒雅,则早已超出之间二位,俏药叉和修罗刀。这两位所居之地虽然都幽静素雅,但是不免仍然是西南闭塞之地,前者善于使用毒药暗器,后者善于使用暗箭伤人,终究是难登大雅之堂。而阮星竹居于这江南偏安之地,自然灵气十足。所居之地更是翠竹环绕,碧波荡漾。且是一个武功并不熟练的单纯女子。这样的女人才男人恒久想要留在身边的吧。源于此,当慕容复手刃阮星竹之时,段正淳就萌发死意。

  刀白凤与王夫人及马夫人均是一众悲情人物

  刀白凤在摆夷之中身居显赫,想必也有大好男儿追求,乃至人中凤凰的她来到大理国之后竟连丈夫的心都笼络不得,一个

  《天龙八部(全五册)》读后感(五):一切皆有因果

  终于把天龙八部看完。这几天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最终没有为萧峰死了而那么难受,也没对王语嫣没跟段誉在一起耿耿于怀。或许是金庸笔下对两人的阐释不再那么完美。萧峰的宽容仁慈,武功盖世,又豪放,本应完美,却因在阿朱死之前,报复心理的执着,使得此人不能理性思考。对于王语嫣不完美的应该是新修订版才有吧,是最后去找长春不老功的气急败坏描写的不完美,也或许我成熟了,体会到生活的不完美,对虚构人物的不完美更能理解。

  但最根本原因是我移情别恋了,这一轮不那么喜欢萧峰,而是最喜欢虚竹。对段誉的好感也提升了一级。

  段誉有种贾宝玉的感觉。非常怜香惜玉。可惜太滥情,而且公子哥还是靠不住的。

  这次不仅主角牵动我,配角也同样打动过我。众多人物的痴情、专一,让人看到爱情的纯洁和美好。

  于段誉对王语嫣的痴,鉴于段誉见一个爱一个的前科,我一直持观望态度,只不过他为王语嫣所做的事

  的确挺感人,最终他自己也承认是心魔在作祟,因此得不到王语嫣并没多难受。阿紫对萧峰的痴情,开始我也随萧峰一样有些讨厌她,毕竟她人品太差,但最终她抱着萧峰尸体走向悬崖,且自挖双目,震撼了我,让我重新评价她的爱。原来之前都是外界因素,如果单纯看爱情,她这个是真实物价的,应该是褒义的。游坦之对阿紫的痴狂,从开始一直都觉得贱极了,从喜欢上阿紫,此人一直在受罪,好在是个小恶人,我从未心疼。但最终也跟着跳崖,另我给他多加一分,另外也可以给个贞节牌坊。

  上一代每个人都更是痴情的要命,个个忠烈的不得了,提起对方的人就又恨又紧张,最终也都随时殉情。只不过段正淳本人实在太差,害人不浅。赵钱孙那个三角恋,叶二娘对玄慈的庇护,天山童姥和李秋水最终的争斗,可惜无崖子这人不咋地,不配被她们那么喜欢。

  金庸对善良仁慈的人都会好运,对心术不正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这点很好,人心所向。

  萧远山——我觉得简直就是基督山伯爵。潜伏三十多年研究少林寺藏金阁的秘籍,就为最终报仇,但

  此人难免糊涂,明知带头大哥一行人都是被误传消息,并人家已多次表明非常后悔,他还是要打击报复,报复对象选错了,应该主动问人家是谁挑拨离间,那才是真正恶人。最终慕容博献身,觉得全部错都在他身上,因此恨极了,想赶紧让萧峰父子了断他得了。逃到后山隐居的打杂兼职“僧人”出现后,心里所想也被这位高僧彻底颠覆,不仅仅是因为此僧功夫高的不得了,更折服的是他的说教。感化了萧慕容两大叔,并双双入空门潜心佛学。在他的布道基础上,最终鹫摩智也一心向佛,也都变得理所当然。在武功达到登峰造极之后才能大彻大悟。物极必反。最具盛名的北乔峰南慕容,结局都不好。最厉害的那三个大叔,鹫摩智、乔峰、慕容复两人的父亲,因为练功太贪,太过了因此都有走火入魔的危险,都最终皈依佛门。也是警告世人,不可贪。

  里面对血缘关系看得太重,这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但未免有点过。其实养育之恩更可贵。萧峰的养父母死得太冤。阿朱也没必要未素未谋面的生父那样以死回报。天山童姥对四胞胎的养育,少林寺培养虚竹,其实都比亲生父母更值得回报。举个最恰当的例子就是段延庆和段誉,段延庆对段誉是什么想法,只是想,我还有个儿子,真是赚了。如果段誉也跟萧峰一样有基因情怀,心那么重,那该如何?萧峰发现自己是契丹人后,心里的痛苦无以言表。可惜社会舆论也是重血缘,太迂腐,容不下他。太愚昧。

  《天龙八部(全五册)》读后感(六):爱你所以弄残你,最后和你一起死

  《天龙八部》电视版本不少,我看过的也就2个版本,一个tvb李若彤版的,一个刘亦菲版的,但是没一个是完整看完的,都是看的断断续续,所以《天龙八部》到底讲的是个什么故事也不是很清楚,近日终于把《天龙八部》的小说看完了,看后的感受,荡气回肠!

  “天龙八部”这四字出自佛语: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非人”实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

  《天龙八部》其实就是将佛语中的八部放在人间,演出一番人间的爱恨情仇,也就是人即是佛,佛即是人。

  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是着实在写生活中的人,每个人都形象鲜明,没有完全的正义,也没有完全的邪恶。许多人为萧峰,段誉,虚竹印象深刻,或许是看多了电视剧吧,哈哈,因为电视剧中这三人戏份最多。但是小说却不一样,可以说小说中每一个人都会让人印象深刻,萧峰段誉虚竹不是完全的主角,小说是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组成的故事,要说我看的最纠结,最坎坷的就是阿紫和游坦之(庄聚贤)这一对了。

  虽然阿紫心肠歹毒,是非不分,但却是个十分可怜的人。一出生便被抛弃,后被丁春秋收养,所学尽是颠倒是非认识,随着阿紫长大,丁春秋对阿紫毛手毛脚起来,于是阿紫偷了他的神木王鼎逃了。后遇到了亲爹妈还有个亲姐姐,虽然亲姐姐不幸被萧峰一掌打死,但也就在那个风雨大作的黑夜,倾心于萧峰,自此,便彻底入了魔,悲情爱恋故事展开咯。

  阿紫的感情是极具占有性,爱一个人便全部占有那人,由于认识与常人有偏差,所以异常任性,机灵古怪又心狠手辣并理所当然,为了霸占萧峰,她不惜毒残萧峰,却由于萧峰武功高强,千钧一发之际,将毒针一掌拍去,伤了阿紫,然后阿紫便命悬一线了。虽然命悬一线,但那日子却是她最幸福的日子,每日萧峰傍在身旁,并且对她有求必应,阿紫对他的感情也日益深厚。看到这,我不禁感叹,真是孽缘啊。

  好景不长啊,萧峰被封了南院大王,渐渐不那么亲近阿紫了,阿紫气闷,又一段孽缘来了,这时候游坦之出现了,游坦之也是个小孩子,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没什么社会阅历的养尊处优的小少爷,由于一家被萧峰灭了,复仇便是他的活下去的动力,谁知在塞上草原,对阿紫一见钟情,且这一钟情便是钟到灵魂里去了,“这时阿紫已纵马来到萧峰身边,喝道:‘你这小鬼,胆敢出口伤人?你想死么?嘿嘿,可没这么容易!’游坦之忽然见到这样一个清秀美丽的姑娘,一呆之下,说不出话来。”后游坦之被阿紫偷偷带进府,做了发泄的玩物,游坦之虽被折磨的死去活来,但对这小丫头爱大于恨,只要能天天见到她,死又何惧。于是苦情的三人纠葛恋情开始了。

  各种阴错阳差,阿紫瞎了眼,在瞎眼的那段时光,游坦之是和她度过的,想必是游坦之最快乐的日子了(吐个槽,这时很想赠他们一首《我是你的眼》)。虽然阿紫对他姐夫萧峰的感情很让我折磨,但是看到游坦之对阿紫的感情,那是一个心酸和震撼,他活着只为了阿紫,为阿紫不辨是非。少林寺后,他们和萧峰虚竹段誉一行前往西夏,一路上,阿紫他们也融不到萧峰他们之中,不怎么受萧峰他们待见,虽然萧峰念着阿朱的嘱托,照顾阿紫。但是看到这,大伙们也能理解吧,一大帮子人里,他们都在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却把你排除在外,且你格格不入,你说你好受不(0o0)。游坦之实在受不了萧峰可以轻松的与阿紫亲密(大都是阿紫向萧峰撒娇),于是一个时机来了,途中,他们见到四大恶人,哦,不,是三大恶人,正在危急关头,原来是王语嫣寻死被风波恶及时发现拉住了,然后风波恶被南海鳄神抓着,南海鳄神被段延庆抓着,段延庆抓着的树干正在被人砍去,段誉见王语嫣有难,神马都呆了,于是,游坦之见机道,想要救他们,他可以搞定,不过阿紫要被他带走。段誉是见了王语嫣便没了脑袋,当然是答应了,萧峰也不答话。哎,看到这,真心可怜啊,阿紫对他们说就是这么个浮云的存在,还略嫌闹心。于是,游坦之救下了他们4个,带着阿紫迅速消失了。

  好啦,啪啦到这,震撼人心的时刻要来了。

  雁门关,萧峰英勇牺牲了,阿紫顿时神识失常,抱着她姐夫尸体伤心欲绝,大声叫嚷,游坦之寻得她声音而来,因为他眼睛给了阿紫,不能视物,只能闻声辨事,听到阿紫的声音他就飞上天了,莫不关切的问候她是否安好,阿紫看到他,冷笑,愤怒的挖下了双眼,“蓦地右手伸出,往自己眼中插落,竟将两颗眼珠子挖了出来,用力向游坦之掷去,叫道:‘还你,还你!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欠你什么了。免得我姊夫老是逼我,要我跟你在一起。’”而后,阿紫抱着萧峰的尸体摔入深谷,段誉突觉身旁风声劲急,游坦之也向着深谷摔落。

  游坦之的感情让人刻骨铭心,却凄惨之极,就像黑冷夜中的一粒光,微弱可见,但带不来任何温暖,最后兀自灭去。阿紫的感情就像毒药,蔓延、霸占着身体,却让人痛苦。

  人与人的缘纷纷乱乱,书中段誉最后也悟出,纷乱红尘,各有各的缘法罢了。

  《天龙八部(全五册)》读后感(七):新修版里的查良镛

  金庸的世纪新修版可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或说他老糊涂了,或说他功力退步还乱弹琴,而这其中最大的矛盾就集中在《天龙八部》里。

  《天龙八部》在金庸作品里有独特的地位,倪匡称其是金庸作品极其特出的一部小说,在武侠小说中的地位,堪称第一,在金庸作品之中,排位第二。武侠小说以武为基,金庸对于武功招式的描写无人可匹,读者跟随金庸的笔尖,一场激战下来不由要长吁不已,而从陈家洛由《庄子》悟出庖丁解牛拳开始,他的武功招式后面更有其坚实的哲学基础,但并不像影视剧里拍摄的效果,这些武功虽由想象而生,但有其逻辑框架,内力、真气、外招都循其规矩,唯有《天龙八部》里“六脉神剑”可以将无形内力转化为有形剑气激射而出,“降龙十八掌”在《射雕英雄传》里可说是并列第一的武功之一,然而乔峰见识段誉的六脉神剑,也不禁自愧不如,深感阿朱的厚爱。金庸自己也说,取名《天龙八部》,武功也近乎神魔了;其次,这部戏“无人不苦,有情皆孽”,其恢弘大气的时空布局与精细入微的人生细节交错,众生苦乐,尽在其中。

  对于读者,与其说是沉浸在金庸的小说里,不如说是活在金庸创造的一个平行世界里,金庸笔下的那些人物,都是那么活生生的贴近我们。然而段誉和王语嫣作为《天龙八部》的主人公,金庸却改写了他们的命运,这个平行世界无异于被推翻了,然而读者不得不接受,因为金庸是它的创建者。

  作家晚年往往都会对自己过去的作品不满。《围城》有口皆碑,然而杨绛先生说钱钟书先生对《围城》和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都不太满意,甚而“小时候的营生”会使他“骇且笑”,无独有偶,巴金晚年对《家》也大抵如是。

  金庸写武侠小说写的是人性,他一直都坚信,世间千变万化,只有刻画人性,人能有较长期的价值。金庸每个时期的作品代表的是他在那个时候对人生的思考,有许多当时写到的情节感受他当时没亲身经历后来却发生了。他经历的多了自然对过去的故事和过去故事里的人的感情和命运有了新的反思,他曾说写张三丰在张翠山自杀时的心境太肤浅了,“只是当时我还不知”,这悲戚的笔调实际指的是他长子査传侠自杀的事,虽然这段最终并没有什么改动——读者并不在意,何苦在晚年还难为自己呢。而关乎段誉与王语嫣的感情,段誉最终发现自己对王语嫣其实是堕入了“心魔”,只因自己对无量玉洞中的神仙姐姐的玉像痴迷不已,见了王语嫣才会先入为主地热爱,甚而自轻自贱,所以他并没有将自己并不是王语嫣亲哥哥的秘密告诉她,而王语嫣最终回到了疯了的慕容复身边照顾他,慕容复虽然是小人,但他业已疯了,这么多年的痴恋终不能一下抹杀,对王语嫣来说似乎没更好的结局。这些都是金庸这些年的人生经历给他关于人性的新认识,虽然不甘心,但或许,这也是这些人物更合理的存在吧。

  在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的结尾,金庸让周芷若对张无忌提出了个刁蛮的要求,张无忌要和赵敏去蒙古便去蒙古,形影不离便形影不离,生娃娃便生娃娃,但不许拜堂成亲,周芷若说:“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便只会想着我”,张无忌一片惘然,不明白芷若说的什么意思,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这个爱他的姑娘却将他的个性摸得清清楚楚。而经历一些人事的读者在这一段也不禁要为金庸的改动鼓掌,“照啊,这才是张无忌嘛!”金庸在修订自己小说时思考小说作者的创作,说:“这种感情,小弟弟、小妹妹是不懂的。所以我不主张十三四岁的小妹妹们写小说。”大概是这句话的逆反命题鼓励了他邀请自己毅然决然地斧正吧。

  《天龙八部(全五册)》读后感(八):浅谈萧峰的矛盾与抉择——读《天龙八部》有感

  大漠上,他策马扬鞭,长长的披风卷去了落日的余晖;雪海中,他大步流星,刚劲的步子踏碎了严冬的苦寒。有时可听到他仰天大笑,有时亦可见到他举杯豪饮。大英雄本色唯有他——萧峰可当。

  萧峰是辽国人,从小却因为种种原因生长在宋境,这就注定了他的一生将在矛盾与挣扎中度过。刚刚接任帮主大位,一连串的攻讦接踵而至。他的身世被当做最大的的“罪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不善言辞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一桩桩血案如幽灵般缠身。当他一个人站在聚贤庄中央,四面八方是黑压压的打手。他肯定很疑惑,本来称兄道弟的好友在顷刻间怎么杀气顿生?他很挣扎,该不该出手,该不该伤人?他不知道,他处于漫长的黑暗之中……

  “如果当你在黑暗之中,看不见脚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当做火把点燃,照着自己继续向前走吧!”

  萧峰顿悟。他已无路可走,只有用生命来铺筑,只有让血光照亮前方的路!此时过度的矛盾与挣扎只会使自己丧命于宵小之手,自己死了不要紧,可是阿朱怎么办?狠狠心吧。打出去!

  掌风如虎啸龙吟一般,萧峰的无敌愈发在江湖上传扬。这就引起了他人的嫉恨,他们不允许这个异类杀死自己的同胞后“逍遥法外”。扭曲的灵魂在被血水浸染过后已是极度狰狞。血淋淋的双手与亮堂堂的兵刃直直向萧峰袭去。我们只听到他大喝一声:“来吧,我萧峰何惧?!”一阵血雾弥漫后,萧峰突围……

  我打心底里佩服萧峰。他远去的背影是那样熟悉,那么贴近。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凛凛大汉,可以触到他宽大的肩膀可以闻到一个男人的气息。要是我提出去喝一碗,他必定痛快答应并拉起我发足狂奔。不禁要问,这还是那个杀人如麻的萧峰么?是的。他,就是这么矛盾!这不是视人命如草芥,这是一种大气。他面对矛盾与挣扎时,毅然决然选择了奋起。他不拘泥于任何东西而拍案而起恰恰证明了他问心无愧!

  人的一生的确是要在痛苦、矛盾、挣扎中度过。有的人选择了放弃,有的人选择了坚持。大丈夫萧峰用无敌的身躯完成了最伟大的担当。他用辽人的骨血扛起了宋人所传送的“义”字精魂大旗。在雁门关外,当民族情结,兄弟义气诸多矛盾交织时,他用自己的生命了解了一切。舍身取义,义薄云天!当那两截断箭插入他的心脏时,他的生命结束了,可是他身上那股立于天地之间的蓬勃浩气将万古长存!辽人也好,宋人也罢,这个具有广阔胸襟的大英雄大豪杰面前已不矛盾,他用自己的血肉将两者交融,孕育出“泽被苍生”!

  长长的披风悄然落下山谷,飘飘的黑发欣然坠入云间。英雄的谢幕令人不能不为之动容。没有留下遗憾,带走了所有罪责,所有苦痛,所有矛盾。我们无法寻到她的尸骨,因为那坚毅的骨条早已成为前行的火把。

  《天龙八部(全五册)》读后感(九):爱比恨更能宽恕

  “如是我闻,仰慕比暗恋还苦!”。来自王菲的《宽恕》。

  《天龙八部》读了很多次了,在上学的时候,没事就会拿起来翻一遍,但新修版本却是第一次读,因为不太喜欢如此现实的结局,也不很喜欢里面情感方面过分解读。最近用了几天的时间,完整的看了一遍新修版本,读完了还是与之前的感觉一样,不如三联版,没有那种过瘾和意犹未尽的感觉,但是新修版本更容易发人深省了,更加容易让人从里面的人物和故事联系到自身经历或思想,更具普世意义。因为金庸把所有人的结局都写出来了,所有人都有了合理的安排。

  正如开篇索引写的,“天龙八部”语出佛经(看过<西游记>的JRS应该记得如来也曾说过这个词语哈~)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所以书的内容很多,人物很多,故事也很多,只是被段誉这个人物一个个牵引开来成为一个整体,书里涉及佛教的东西也很多。本书被人评价道: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这样一部浩繁的巨著,从整体上去评述是很难很难的,所以我觉得不应只从人物的大结局去评说这样一部作品,而是从全书的架构和人物情节环境等等去着手分析。当然这部书的确是一部悲歌,而且是异常让人神伤的,我们在书中看到了种族、社会、国家等等方面,当一出众生的悲剧定义在这个层次上,自然会非常具有感染力,其中这种悲壮最明显的是体现在萧峰这个人物上。从其他人来说,这里的所有人几乎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局。比如主角和线索人物段誉吧,他真是应了古龙经典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难却,恩怨无尽”。段誉从小不想学武,却最终拥有了震古烁今的内力成为绝世高手,被世俗被江湖所逼他不得不做。从小尊敬父亲和母亲,却失去了父亲和母亲而且镇南王还不是他的真正父亲,喜欢自己追求了许久,后知后觉明白那些只是一个幻影。像段誉这样的人物,《天龙》里实在太多。

  由于新版第一次读,有必要指出一些新版和旧版的不同之处,有的我觉得很好,有的觉得不太可能理解。我想从个人印象很深的不同之中,浅谈一下吧。对于写武侠的书评也是初窥门径,不免贻笑大方,见谅!

  1:两版最著名的不同是王语嫣和段誉,两人最终没生活在一起,王语嫣还想拥有不衰的容颜,这个有点让人费解。虽然书中很多细节已经暗示王语嫣非常在意自己的容貌而且对于别人直明或暗赞自己的容颜都会有些喜悦,但是还是让人很难接受。金庸先生对于王语嫣的修改更多是明示自己从年轻的苦恋之中解脱而来,借段誉这个人物阐明自己也摆脱了“心魔”,但对于人们心目中那个王语嫣还是太过残酷。王语嫣本已可以与段誉走到一起,却因为“心魔”这个东西被段誉化解而最终拥有了异样的结局,可能一个绝顶聪明的女子想拥有幸福是很难的吧。还是要为段誉和王语嫣抱不平,两人经过生死万难“井中定情”,段誉是历经生死与喜欢的人在一起,王语嫣是苦恋不成被抛弃而转身回眸发现最爱自己的人,本是一段美好爱情,却不能走到一起,可惜可叹,难道二人的感情结局真应了那句话“初恋最美好”??(开玩笑哈~)段誉娶了木婉清和钟灵等,王语嫣回到了慕容复身边……

  2:对萧峰这个人物的丰富。《天龙八部》第一主角毫无疑问是段誉,但是由于萧峰这个人物太过伟大,太让人敬畏和难忘,使得萧峰是整部书的魂,悲剧的结局以萧峰最为悲壮,他为整部书奠定了悲剧基调。在新修版本里,萧峰这个人物更加丰富。与阿朱的感情部分有了更多描写,一路寻找大恶人,与阿朱的恋情逐渐升温,新修版本对这段感情的描写更多了比如那句“第一爱阿朱,第二爱喝酒”,而且最重要的最后他吻了阿朱。这让阿朱的死更令人神伤。对于萧峰个人身上也有更多刻画,像在西夏公主招亲那里,把萧峰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应变能力着重写了一番,由于这些更细致的描写,我们不仅不能从萧峰身上得到一些亲近感反而更令萧峰这个人物变得不可接近,因为他太过完美,更像是一个神!

  3:书中很多细节处理,更有人情味,更有世俗味道,而不像之前的纯武林风格。虚竹会被段誉点话大彻大悟而向三弟下跪。木婉清也会因为自己坐着而萧峰虚竹站着尴尬,想让二位哥哥坐下萧峰虚竹不坐,但她会主动让给萧峰酒喝,这些细节更加生活化,有些意味,也让人感觉有趣。同时也说明了木婉清已经入世,更懂得关心而不是之前的蒙面女郎了。细节部分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啦。

  4:新修版还有很多对于旧版的剧情补充,简述一下:逍遥派丁春秋与李秋水的纠葛,还有慕容家和逍遥派的联系;慕容博诈死时间及慕容家事迹的完整叙述;书中弱化了慕容博早期的武功和鸠摩智的功夫,有详细的讲述了鸠摩智的武功来源以及为什么他能会《小无相功》;强化了少林地位,与深入挖掘玄慈方丈这个人物。对于玄慈的性格、武功等等都有所强化,少室山主动承认自己是带头大哥也同时帮助萧峰洗脱冤屈;游坦之练得不再是《易筋经》啦~…………就不一一列举。

  5:个别情节有待商榷,对于虚竹有了更多现实的描写,让他更能入世一点,而不是三联版本里有点不现实的蠢和尚的那种感觉,而且加重了虚竹的戏份也提早了他的出场时间,但是其中有个细节值得商榷。在去西夏招亲救段延庆、云中鹤和王语嫣等的时候有虚竹的一段心里描写是很让人别扭的——“虚竹见情势凶险,纵身跃近,心想就算不能制住那胖子,也得将段延庆等人拉上。他想当日所以能解开那“珍珑棋局”,全仗段延庆指点,此后学到一身本领,便由此发端,虽然这件事对他是祸是福,实所难言,但段延庆对他总是一片好意,有恩当报”,这一段可能本事金庸老爷子要使虚竹更成熟的表现所在,却前后有些矛盾,之前虚竹一直以为帮助自己的解珍珑的是玄难,而知道虚竹解开珍珑是别人帮忙的人物苏星河等都已经死了!我们只能理解为是虚竹武功高了之后自己想明白的了。

  下面就说一说一些自己关于这部书中某些人物和情节的描写。

  说说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段话:段正淳低声向范骅、华赫艮、巴天石诸人道:“这位萧大侠于我有救命之恩,待会危急之际,咱们冲入人群,助他脱险。”范骅道:“是!”向拔刃相向的数千豪杰瞧了几眼,说道:“对方人多,不知主公有何妙策?”段正淳摇摇头,说道:“大丈夫恩怨分明,尽力而为,以死相报。”大理众士齐声道:“原当如此!”。这是我整部书最震撼的印象最深的几句话,所以对于所有版本的电视剧没有哪一个段正淳演出这段话的气势都觉得遗憾。段王爷风流冠绝天下,甚至他自己都知道所识女子有多少(叶二娘那段),但是不枉他是一代英雄人物,正如他自己所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他的确配得上这么说。这也是那么多女子对于恋恋不忘的原因之一吧。

  对于萧峰,这个人物从头到尾都充满了悲剧色彩,但是他却让所有人喜爱和敬畏。气盖山河、武功卓绝、心思缜密、对朋友忠诚、对爱情忠贞等等,似乎所有好的优点他都有~正是因为这样才觉得萧峰这个人物太完美而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在古代社会三十岁未娶妻这是很不常见的,所以这也从侧面暗示萧峰的神话色彩,所以最终他必须死去。其实当萧峰亲手打死阿朱的时候,他已经心死了,之所以活着是为了不让阿朱不明不白的死去,也是为了她对自己的爱(阿朱让他好好活着善待自己),同时也是为了照顾阿朱的妹妹。萧峰超越种族,让人明白,好人坏人并不是种族的区分,而是在于内心,他与玄慈关于习武之人的对话也是对于这种平等精神的升华,少一分罪恶就是多一份善业。他最终完成了智光大师的那句名言“万物一般,众生平等。汉人契丹,一视同仁。恩怨荣辱,玄妙难明。当怀慈心,常念苍生”(这句话也跟三联版有很大不同)。

  还有里面三个疾苦悲情女角色。叶二娘、童姥和阿紫,很多人会非常讨厌这三个人物,但是看得多了我个人对于这三个角色有了不同的看法,为了爱坚持,为了爱而不择手段的追寻,这是一种纯粹,也是一种理想吧~而且在新修版本里对于童姥和叶二娘的描写更多也更丰富,同时也更加合理,叶二娘也不再是玩完孩子就杀掉,而是送给别的人家养活,她的二十四年的罪恶少了许多。童姥那里,更加着重叙述了童姥、李秋水和无崖子的爱恨情仇,原来最后无崖子很无情,而李秋水因为钟情却反而走向了放荡,这两个人物更能衬托出童姥对于爱情美好的诠释和忠贞。

  对于《天龙八部》的爱恨情仇,里面有很多解读,重点就是佛家所云“贪痴嗔”。对于这三个字,金庸老爷子在书中有很长篇幅的释义,虚竹和段誉都有这方面的情节。书中很多人物的描写和故事展开都围绕着这三个字也更着重的表现了这三个字。对于书中关于“贪痴嗔”的解读和原文就不加以说明和引用了。写写其他的一些吧。关于里面那些爱情描写嘛,我自然不敢多言,没爱过肯定不能理解哈~所以更多是对于那些哲理性的词句有很深的印象。

  玄慈死前的佛言“人生于世,有欲有爱,烦恼多苦,解脱为乐”;保定帝对段誉所言“做皇帝嘛,你只须牢记三件事,第一是爱民,第二是纳谏,第三是节欲。”其实做人何尝不是?做皇帝里讲的“爱民”、“纳谏”、“节欲”。到我们日常就是去爱身边的人、虚心接受意见不自以为是,控制自己的欲望;世上诸事都于一个“缘”字,缘法到来,自然水到渠成,万事不能强求;关于“心魔”的阐述,其实所爱者大多只是自己心中所构成的“心魔”,而非外在的本人,心魔能够越变越美,好像什么人都不会如此完美,其实那一切真的只是个幻影,等到时间一久,你终会发现,一切看似完美,却终究会有一份遗憾的残缺……

  最后换个轻松话题就是金庸小说很有谈资的话题就是武功了~个人不是非常刻意去研究里面的武功谁高谁弱,武功只是为了这部小说去服务,更多还是人物故事等等的描写更具吸引力,武功只是让整部小说更加精彩和扣人心弦。当然《天龙八部》是所有金庸小说武功最多描写最精彩的之一甚至不加之一,那么我就浅谈一些吧毕竟我也是写过这方面武侠的人哈~

  第一档次肯定是扫地僧。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扫地僧跟逍遥派有很深的渊源,甚至就是逍遥派的人物,因为他知道《小无相功》。大学时候看过一个流传的说法是扫地僧是慕容博的父亲,而且探究的很深,其实也挺有意思的。扫地僧的气墙很有可能就是更高明的斗转星移。往下应该逍遥派三高手以及萧远山、萧峰、慕容博和鸠摩智四人,这几人都是成年高手,都是武功卓绝的代表,逍遥派没跟中原武人较量过所以很难判断谁高谁弱,另外萧远山的武功来自中原,但到底是何人这个无从考证,或者很有可能也是跟逍遥派有关吧~萧远山和萧峰都是天赋型的代表,萧远山更具侵略性,击毙玄慈一伙人简直就是天人下凡。萧峰是战神,降龙二十八掌更是他的代表,霸气的武功配上气盖山河的人物。不过打断扫地僧几根肋骨时,新修版本已经删去了扫地僧那句评价“降龙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三联版本)。慕容博武功开始被弱化的厉害,年轻时候伏击萧远山居然被吓到,与萧远山三次比武更是完全不敌,好在天赋极佳又有武功藏书所以能精进很快。鸠摩智是理论派炫技派的哈~不多评价,这里面只有萧峰和萧远山是实战超级高手,但是萧远山上限高一些吧~萧峰上限是游坦之加慕容复。再往下应该是玄慈、丁春秋、游坦之、段延庆、保定帝、慕容复、玄难这一些个了,个人分不大清楚谁最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新修版本强化了少林,深度挖掘了玄慈,所以玄慈应该是很强的。往下不一一列举了,对于还有两人没提呢,其实不提也罢,两个人打怪巧遇升级太快,最后没法排了,震古烁今的段誉和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的虚竹。

  说太多了,不写了,也有点写不下去了~就用菲姐的主题曲结束吧:

  如是我闻 仰慕比暗恋还苦

  我走你的路 男儿泪 女儿哭

  我是你执迷的信徒 你是我的坟墓

  入死出生 由你做主

  你给我保护 我还你祝福

  你英雄好汉 需要抱负

  可你欠我幸福 拿什么来弥补

  难道爱比恨更难宽恕

  如是我闻 爱本是恨的来处

  胡汉不归路 一个输 一个苦

  宁愿你恨得糊涂 中了爱的迷毒

  一面满足 一面残酷

  你给我保护 我还你祝福

  你英雄好汉 需要抱负

  可你欠我幸福 拿什么来弥补

  难道爱比恨更难宽恕 爱比恨更难宽恕

  《天龙八部(全五册)》读后感(十):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先看书名,金庸先生在小说的前面《释名》中这样说到:“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名字既是就直接来自于佛教,那么就已为全书定下了一个思想格调。虽然金庸先生自己说写这本书的时候对于佛教的理解还很浅陋。我倒是觉得是先生的自谦,以先生古代文化的积淀,再加上其 “慧根”和“悟性”,对佛家思想的参悟定是达到一定高度,这也就有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天龙八部》。

  诚如先生所言,书中展现的都是凡人的生活经历,不过借用的佛家用语。但另一方面,它是在用人的经历来诠释佛家思想。人人无不被 “三毒”所左右:所谓“贪”、“嗔”、“痴”。可以这样说,《天》所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绮丽又繁盛的画卷。

  金庸先生向来是写情高手,深谙人性之道。在他的笔下,没有完满的人更没有完满的人生。人人都带着自身的 “劫”,在红尘中苦苦挣扎、不得其右。拿书中三大主角来说。萧峰,自小由报国之志,所行之事也皆遵仁义之道。可是突然有一天他被告知自己并非汉人,这可以说动摇了他内心深处所谓“根”的东西。等他终于慢慢平复着巨大的落差,只愿与深爱的女子一同放羊于塞上、安平度日。命运叫她亲手打死那挚爱之人,而后竟证明这是一场没有一点意义的误杀。作为一个男人一生要追求的两样东西:事业和爱情,从此成空。世人皆风言风语,陷他于不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已失去活着的意义。

  虚竹,一个丑陋的、脑子不甚灵光的少林寺小和尚。自小无甚追求,只想参悟佛法,做一个平凡的僧人。命运却要他一夜之间成为逍遥派掌门,又得天山童姥的真传成为灵鹫宫的主人。自小没有父母疼爱,第一天认得父母却亲眼见证他们的死亡。一心向佛,严守佛戒,却不想吃荤、杀人、色戒样样不落,体内的少林武功也全被散掉。

  段誉,不愿习武,研习先贤著作,尤其是《易经》,喜茶花,棋艺,对女子谦恭有礼,完全是一个书生的气质和追求。然而却阴差阳错习得绝世武功。又爱上自己的亲妹妹,然后又执着地爱上一个同样执着爱着别人的女子,并且苦苦纠缠内心苦痛,不得解脱。这一执念与其之前参的佛法乃大大不相容,可是明知不对,亦难不从。后来又得知自己并非段正淳所亲生,不过是母亲报复父亲的一次意外。

  所谓命运的荒谬可见一斑。没有一个人能遵从内心对自己的设定,顺利无偏倚地向前走。

  金庸先生的好就是道出了这诸多人世的无奈、纠缠,各自聚散的悲苦。说到底不过是那不能忘却的情,是那不能逃脱的劫。

  就连所谓的恶人,先生也不吝笔墨道出缘由,让你恨不起来。在少林寺门前萧远山逼叶二娘说出虚竹亲生父亲,那“四大恶人”的叶二娘竟苦苦相求,不要说出情郎的名字,只因他是有身份有名望的人。这么多年,她一个人背负丢失儿子的痛苦、独自飘零的凄苦。做坏事,去盗得别人的小孩再转手送给一个不相干的家庭、这诸多种种不过是。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有点原谅她的恶。是的,我们都带着自身的历史,完全意义的善恶又该去哪里寻得?最打动人的是少林方丈玄慈不顾个人的名誉挺身认子,为了少林寺的名声而承认杖责最后自杀身亡,他临终前对叶二娘说的那一声“痴人”,里面包含着多少自责和深情。闻言叶二娘也随之而去。才与亲生父母相认的虚竹,眨眼之间就又永远的失去了他们。这一幕人间的惨剧,多少年前就埋下的冤孽情缘竟令都我们这些旁人都唏嘘不已。

  有情皆孽,无人不冤。是很多人愿意对本书的评价,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引用,也实是过于准确。而玄慈临死之前的那句“人生于世,有欲有爱,烦恼多苦,解脱为乐 ”却实实得道出人世的真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