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光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光阴》读后感10篇

2018-02-12 21: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光阴》读后感10篇

  《光阴》是一本由申赋渔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6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光阴》读后感(一):申赋渔:《光阴》之《立冬》

  立冬这一天,天子要穿黑的衣服,骑铁色的马,带文武百官去北郊祭冬神。冬神名叫禺强,字玄冥。《山海经》上说他住在北海的一个岛上,长相比较怪异:人面鸟身,耳上挂着两条青蛇,脚踩两条会飞的红蛇。

  祭祀冬神的场面十分宏大。《史记》上记载,汉朝时要有七十个童男童女一起唱《玄冥》之歌:“玄冥陵阴,蛰虫盖臧……籍敛之时,掩收嘉榖。”意思是说,天冷了,要收藏好粮食。秋收冬藏。

  “冬”是“终”的意思,《说文解字》上说:“四时尽也。”冬字下面的两点,表示水凝为冰。立冬的第一个物候就是“水始冰”,河水才刚刚开始结冰,薄薄的,扔块石子就破了,不能上去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离真正的寒冷还早。但这时候就要准备冬衣了。天子立冬开始穿皮袄,有时候也会赏赐给大臣。《中华古今注》里说:“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多以五色绣罗为之,或以锦为之。”老百姓没法这样讲究,脱下身上的夹衣,在里面塞上厚厚一层棉花,抹抹平,用长针缝一缝,一样暖和。

  立冬这一天,人们还惦记着生活在阴间的祖先担心他们那边,天气也冷了,会受冻。所以,还要给他们准备衣裳。《帝京景物略》上说,有专门的纸坊,用五颜六色的纸,剪出一尺多长的男女不同的衣裳,叫寒衣。家里人买回去,在门口烧了,嘴里念叨着,请祖先来拿,叫送寒衣。也有人愿意做好事,在给自己先人烧纸衣的同时,会在旁边的空地上,给孤魂野鬼烧一点。无家的鬼是最可怜的。

  立冬是秋与冬相交的日子,过年是两岁相交,都要吃“饺子”。其实也是辛苦一年了,找借口犒劳一下自己。揉饺子皮的面要好,白,而且要有韧性。不要怕花工夫,面要细细地揉,揉好了,切成均匀的小块,再用擀面杖压成薄薄的、圆圆的皮子。饺子馅也是十分讲究的。白菜要切得碎,肉要剁成肉泥。包饺子是一门艺术。看谁拙还是巧,就看他包的饺子。饺子下锅要三滚。等一个个露出透明颜色了,在沸水的面上翻滚,就要立即用笊篱捞出来。笊篱要是竹子编的,不能是铁丝的,否则会伤了饺子的香味。捞出的饺子要一只一只摆放在洗得干净的筛子里。稍微晾一下,把水滴掉。不要急着吃,要先敬土地神,感谢他在秋天里慷慨的给予。

  土地公公和土地娘娘住在村头的小庙里。庙可实在小得厉害,才半人高。当初,土地公公向玉帝询问:“我的庙能盖多高?”玉帝说:“你把箭射得多高,就盖多高。”土地公公有点贪心,把弓弦拉得太狠,断了,箭没射出去,就落了下来。于是,只好住这么一个小庙。

  所以,到土地庙祭祀时,应该提醒自己,不可贪心。古代的皇帝,在立冬之后,也会召集管理工匠的官员,考察他们所制造的器物,是不是符合法度,有没有造出一些淫邪奇巧的东西,来动摇君主的心志。皇帝也担心自己受不了诱惑,管不住自己没完没了的贪心。

  立冬之后,天地忽然就变得空旷了,山河大地,像是用线条勾勒的,简洁、朴素、悠远,人仿佛一下子站到了一个高处,突然看到了世间真相。庄子在《大宗师》里说道:“於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玄冥的意思是深远空寂。“玄冥之境”,是古人追求的一种去除贪欲、自满自足的忘我境界

  人们把冬神称为“玄冥”,也许就是想用冬季的寒冷空寂来提醒我们,来于自然,归于自然,一切执著,皆是虚妄。

  (每年阳历十一月七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立冬。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光阴》读后感(二):左中甫:《光阴》里的“乡愁”

  捧读申赋渔先生的新著《光阴》,很自然地想起那首《弯弯的月亮》。

  作为1980年代末面世的歌曲,《弯弯的月亮》唱出了浓重的时代痕迹,比如“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面对故乡如此优美的月夜,歌者竟生出风物依旧的惆怅,甚而还有“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式的夸张。这样的惆怅和忧伤,今天哼来实在教人艳羡。

  《光阴》一书大异其趣。

  在《光阴》中,作者以二十四节气为因由,用小品文的体裁、散文诗的意境电视解说词的裁剪方式饶有兴味地向我们描摹了他心目中的传统农耕生活。在这种生活情境中,古代的人们如何依照大自然的节律安排生产、布置生活,童年的作者如何在醇厚的乡村社会中熏染、成长,古与今、人与我,已经完全抹去了时空界限与阻隔,融合为一体。在这里,我们读出的是一种缅怀和追念,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缅怀,对记忆中往昔乡村生活的追念。

  这是一种双重的“乡愁”,虽然很淡、很薄。

  何谓乡愁?心理学上的解释是,“身处异乡而思念家乡痛苦”和“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恐惧”。作者在该书末尾的表白清晰地契合了这一点,“它们(农民画)身上所体现的农耕社会的诗意与美,它们当中所包含的我们民族文化的记忆,是不应当消失的。它们必将能滋我们被钢筋水泥包围着的、日渐苍白而干涸的心。”作者(当然不止于他个人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群体)的乡愁,既有在异乡、在都市的水泥森林中对故乡和童年的追怀,也有对传统农耕文明及其生活方式日渐消亡、无法回归的怅然。

  我们看到,在《光阴》里,“今天的村庄”与“过去的歌谣”之间,已不再像《弯弯的月亮》咬合得那样致密。作者的所思、所忧,作者对传统、对童年的礼赞,以及对农耕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倡导,经过二十四节气的光影推移、充分铺垫,已经呼之欲出——令人惊讶的是,他对自己的思绪笔触始终保持节制,正文全篇都没有点明这一点。相反,他意趣盎然地追忆,兴致勃勃地拼贴,似乎看不出有什么愁绪。这种笔法,神似诗人杜甫对开元盛世的追忆,回忆时越是开心,结束回忆时却越是感慨

  似乎可以说,《弯弯的月亮》和《光阴》所写、所感,都关乎“变迁”,切于“发展”,尤其是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弯弯的月亮》歌中所唱,是对“发展”的渴望;《光阴》书中所写,是对“发展”的警惧。短短20多年光景,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面貌和由此产生的文化评价已如此深巨,这是我们这代人能够感知却未必都会去深究的。而这恰是《光阴》一书的价值所在:在时代巨变的洪流中,我们该怎样面对村庄的消失,面对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消失?

  近一百多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和“工业化”都长久地、自然地挟带着话语霸权,显示出对“村庄文化”和“农耕文明”摧枯拉朽般的绝对优势。而在当下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更是如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冲刷、侵蚀着“乡土中国”的边界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6.6%,且以每年一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就在近期, 一场强行让农民“上楼”的村庄归并、土地整理运动,又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如火如荼地进行,以至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锡文忧心忡忡地指出,和平时期规模的村庄撤并运动“古今中外史无前例”,“如不有效遏制,恐怕要出大事。”

  即便是在城市和工业两股“化”风未及的农村地区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也在彻底改变着传统手工劳动形态,而数以亿计的农村青壮年更是迫于生存压力成为“迁徙的工人”(农民工),农村的族群形态及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也正日益空心化。延续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变成消失中的影像记忆。即便温润阳光、醇厚如《光阴》所描绘的那种旧日中国人的生活情趣,似乎也将注定随着时光的流转、时代的变迁而化为记忆、变成故事,唯有太阳的光影和脚步依旧,二十四节气的周而复始如老钟般精确而单调

  可是,脱去了传统生活方式的附依,二十四节气还有什么意义?今天和未来我们所见、所闻、所说的春分、立夏、寒露、大雪这样的语汇,是否会沦为仅具气象学或记时刻度上的意义?如果真是那样,《光阴》里的乡愁,所指向的就不单是一种浅浅的惆怅,简直是一种文化传承意义上的忧伤甚至是悲哀了。因为,二十四节气与传统的农耕生活、农耕文化如影相随,没有后者的附着,它终将被风化、被蚀刻,成为后人翻阅和凭吊的文化标本,甚至弃如敝屣,这将是一种多么令人惋惜的走向和结局

  近一百多年来,在工业革命的洪流中一路疾行,世界各地的人们已先后并且还会不断检讨因为机械过度发达而异化了的人类生活,拒斥越来越紧张、无趣、浅薄并且缺乏人文关怀的“伪现代化”,发自内心深处呼唤生态文明、社会和谐人心纯净,在不断反刍中勉力寻找新的处所安顿身心。在某些后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或许他们已经完成了这种精神生活和文化秩序的重建,但对当下中国,我们不得不承认,工业化和城镇化方兴未艾,农耕的文化和生活正步步退缩,我们的乡愁正随着日影移动而拉长,而摊薄。

  《光阴》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他没有大声呼喊,只是温敦地、醇厚地同时也很阳光地向我们展示,曾经的人们如何与天地相处、怎样彼此关照,他平心静气地牵引我们去回忆、去敬畏、去思考、去寻找。《光阴》里的乡愁,最终将通往彼岸的乌托邦,还是此岸的桃花源?我相信答案肯定不只在《光阴》里,还在光阴外。

  《光阴》读后感(三):张祖凤:光阴一去不复返

  最近在读申赋渔老师的新作《光阴》,这本书装帧精美图文并茂。打开书本,看到每个节气页首的农民画,仿佛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有一股泥土清香扑面而来

  在第一节气立春里,看到“‘打春’就是打土牛”这句话,让我想起我的一位诗友笔名叫土牛,所以我特别关注起来,看得格外仔细。

  在雨水中读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谁会想到,这缠绵悱恻的爱情,竟是写给春归的大雁!”我被这些文字深深地吸引,欲罢不能

  惊蛰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日里的桃花总是让人想起娇美的笑靥和年少的爱情。”,让我想起春天美丽景色仿佛近在眼前

  春分里,读到“燕子也是一种奇异的鸟,它只在和睦人家的房梁上筑巢。”,我真的好开心啊,赶紧把书拿给家人看,因为在我家新居屋檐下筑有一个燕巢,我们和小燕子快乐相处已经三年了。每年春天燕子都会按时飞来。

  就是这样,带着一种愉悦好奇、求知的心情,走进《光阴》的世界。我总是先看农民画,再读文字,两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这本小书的文字清新淡雅诗词歌赋、乡风民俗,在作者诗情画意的描述中娓娓道来。每一篇文章中,作者旁征博引,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富于哲理,令人不时掩卷沉思。

  这本小书手感亲切,让我阅读起来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一旦沉浸到书中,因为太过投入,甚至忘记生活中烦恼尘世喧嚣。那种感觉春风拂面,如细雨沁人心脾,如花香芬芳袭人。我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回到母体的怀抱感受温暖宁静,就在那时,灵魂归于大地,诗意地栖居。

  《光阴》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增长许多新的知识,因为担心看过了会忘记,我一边阅读,一边记下了十多页的读书笔记,真是开卷有益收获良多啊!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先民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击壤而歌”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正渐行渐远,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有的在古籍中留存,有的在我们的记忆里存活。作者对农耕生活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与不舍,有一种浓厚的乡愁,至始至终在书中弥漫萦绕,挥之不去,尽管作者不着一字,但是我在阅读的时候,依然可以感受到,内心深处产生强烈共鸣,一如席慕容的诗:“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尽管我们许多人已经告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但是二十四节气,我们不能忘记,更要好好地学习了解、传承。这是我们先民的智慧,传统的文化,民族的瑰宝,用它来指导现代人的生活同样重要。如作者所言:“二十四节气的传说与风俗,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农民画’也濒临消失,然而它们身上所体现的农耕社会的诗意与美,它们当中所包含的我们民族文化的记忆,是不应当消失的。它们必将能滋润我们被钢筋水泥包围着的,日渐苍白而干涸的心。”让我联想到庄子在《知北游》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光阴》这本书无疑值得反复阅读与精心收藏。

  作者在后记里说,这本书从写作到出版历时两年有余,其中为选农民画,和设计者朱赢椿先生,去了四合乡四趟。每次去都碰到大雨。衣服也湿透了四次。一共168页的《光阴》参考书目更是多达87种。这让我想起法国作家福楼拜为写《包法利夫人》用了六年的时间;巴尔扎克为他的《人间喜剧》整整奋斗了二十个春秋;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用10年的时间,先后六易其稿,完成了经典名著《复活》的写作……如果我没有成功,那是因为我努力不够,付出不够,痛不够!

  《光阴》让我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与警醒: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珍惜生活,认真过好每一天。

  《光阴》读后感(四):朱赢椿:《光阴》的设计

  近一个月来,一直在忙《光阴》一书的设计。自然,还是好朋友朱赢椿操刀。这次的设计有点特别,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要比我前两本书精致得多。

  先说书脊,有四条彩线。四种颜色代表着春夏秋冬。彩线在内页里每隔十数页就会露出来一次,露出来的时候,会与一段跟季节有关的文字相对应。

  封面由太阳、月亮和“光阴”等文字构成。太阳一半,印金,从右边照过来。月亮是球形的,凸起来。边上印银,出来一个月牙儿。月亮大部分在阴影里,因为被地球挡住了。因为《光阴》写的节气,是根据太阳运转的黄道确定的。所以,用了天象的无素。在这些元素的下面,凹进去的是“立春”、“雨水”等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既立体,又现代,而且简朴。

  内页里的插图是六合的农民画。

  我到六合去过四次,朱老师陪我去了三次。我们把文章给四合乡的农民画家,请他们配画。画是出乎意料的好,贴切。色彩浓郁而大胆,线条粗犷,人物却很细腻。特别是气息,完全地是土地的感觉。像是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内页当中,“立春”、“清明”、“大雪”等节气的名称,由北斗星一样的点线画成。颇费了一番功夫。但形式美得很。

  设计不只是封面设计和内页的排版,而是全方位的。跟纸张的厚薄、颜色、纸质,跟装订线的位置、材料,还有许多不在意的细节、工序都有关,实在是一门复杂的艺术。

  设计已经进行了一个月,每次去书衣坊,都看到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有惊喜。今天上午到书衣坊的时候,朱老师正把“春夏秋冬”四个字从颜体改为瘦金体,两下一比较,效果极为明显。然而这还不算,他接着又把每个节气名的下面,垫上一个不知道从哪本古书里找来的漂亮的图案,显得古雅而绚丽。

  看着电脑里的效果图,朱赢椿回头笑着对我说,这样的书,做出来,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舍不得送人了。

  《光阴》读后感(五):中国民俗知识详尽解析,图文并茂,装帧精致典雅

  打开申赋渔老师《光阴——中国人的节气》这本书时,《清明》这一篇我一口气读了三遍。没有想象中“凄凄惨惨戚戚”的调调,反倒是生机勃勃的气韵。自从有了QQ和MSN,清明这一天我总是将个性签名换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句,这是过去我对清明最为形象的认识。然而作者用的是却是“朝来新火起新烟”、“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昔我去者,杨柳依依”这些我并不算熟悉的诗句,为我展开了一幅庄严、清新、风情……充满田园气息的画卷。“并不是人人都有许仙的好运。正是清明这天,他在断桥遇见了白娘子。”断桥相会的浪漫情怀,融化了我所有童年的积怨,这些元素都是我印记中的清明不曾有的。

  《光阴》读后感(六):编者手记

  认识申赋渔是因为朱赢椿的缘故。朱赢椿那时已经获得了国际书装设计和国内图书大奖,他是一个固守自己内心原则的人。他被申赋渔的一本书的内容感动,为申赋渔的作品《不哭》做整体设计,那本书是写流浪儿童和贫困者故事的书,书中的人物几乎都得到过申赋渔的帮助。那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不哭》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慈善之举,所有直接参与出版此书的人员、机构都将全部所得捐赠给了安徽颍上孤儿院,那时我便知道,申赋渔不仅文章写的好,朱赢椿不仅设计做的出色,而且都有一颗柔软而美好的心灵。

  《光阴》这本书,申赋渔花费了两年时间进行写作,朱赢椿也身不由己地全身心卷了进去,他们将一本普通的书当做最精致的艺术品来打磨,所有人都在期待这本特殊的书的面世。朱赢椿构思《光阴》的整体设计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最后确定的设计就像魔术前挂着的大幕,你无论如何想象不出这将是怎样一本书。

  有一天,我们终于看到了几幅农民画,这是朱赢椿和申赋渔花了许多时间,请南京六合区四合乡农民,专门根据申赋渔的文章进行创作的插图。插图的乡土美和申赋渔的文字表述相形益彰,产生了震撼的效果。

  这本书所映衬出来的不仅是作者、设计者的光彩,还有那些值得尊重的农民画创造者的魅力。正是这些农民,保留着对于传统文化最直观也最新鲜的记忆,如今,我们把许多土生土长的文化,称作文化遗产,更多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借此书出版,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谨向所有参与这本书出版的人表示深深的敬意。

  ——叶芳

  《光阴》读后感(七):这个网站有光阴繁体版卖 http://www.dalongshu.com/book/7

  这个网站有光阴繁体版卖 http://www.dalongshu.com/book/7

  在台湾买的,特别喜欢书的装帧,无论纸的质地还是色彩的搭配都符合内容的气质。当时还感叹传统文化的传承果然还是台湾更优雅从容一些,却没想到后来发现这书是大陆的作者写的,在大陆也有另一个版本。不过大陆版的封面不如台版的美 -- 也许是我先入为主了吧。

  介绍中国古代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各种民俗,各种传说,接地气,好文笔。

  《光阴》读后感(八):光阴最大的卖场

  最希望看到《光阴》能够译成法语,在法国出版发行。作为第一代法国移民,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海外打拼,从少不更事校园踏校园的留学生涯,到与白人,当地人竞争职场,并时刻伴随着爱情-婚姻的人生阶段,到最终站住属于自己的社会一角,欧亚大陆的另一段,又一个华人家庭的安置。

  当我们刚期待喘息之际,第二代的降临毫无预兆的铺天盖地。于是我们到处打听,极具讽刺的去为了让下一代记住自己的根,面对只是初级中文语言班高昂的学费,眼睛都不眨》》》想起10年前,每一个欧元的节约,如今只能是无奈的苦笑。

  我不知道女儿将来中文能否让人觉得她的确就是个中国人,但我急切希望更多的中国文化,能够通过书籍,影视,慢慢不断的登陆法兰西。在法国包容的艺术文化环境中,我们看到哪怕是印度人,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心,沙龙,书店,电影院,更不要说早就是世界公认的,超级人种:黑人文化的盛行。

  一直以上下五千年文化自居而骄傲?我倒觉得可以休息一下,不用再提这个了。酒香也怕巷子深,不经传播的文化,只能是原生态,一种态势而已。黑人的文化放到中科院和北大开论坛,估计我申请不下来场地的,因为这帮自以为是的专家文人,不会认为只会走鸡步,做辣鸡饭的贫瘠的非洲大陆有什么值得和我们 “上下五千年”比的东西。但是,要注意,黑人文化,已经全面,甚至深刻的影响了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从语言,音乐,到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黑人元素成为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组成因素。

  当我们哭着喊着要诺贝尔文学奖承认我们,当中国电影人想尽办法甚至从评委的中国席位中获得中国电影的自尊,我们并没有对本身自己的文化留意过。

  既不曾留意,便无从谈传播。

  现在的祖国花朵,能说出几个中国元素?反正我作为70后,我说不了10个。好歹我那些没出国的年代,拆迁和亮化,还没全国风行,城市化也没有作为提高人民生活的“好政策”,至少我还来得及吃两口中国饭。 但其后的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80后和90后们,在搞定房子之后,这道问题,将会是等待他们最心痛的未来。

  《光阴》读后感(九):韩丽晴:《光阴》是一种追求

  赋渔是本书的作者。在书衣坊新装修的类似于举办小型沙龙客厅一样的会场上,头顶上方的灯很奇怪,许多灯泡捆绑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光源,悬在人的脑门上方,而我恰恰无意就坐在灯泡的下方。所以,当和书衣坊的主人、也是本书的设计者朱赢椿先生以说相声的方式联合主持的赋渔喊我说两句时,我看着他,竟然有一瞬间的晕眩,主要是太熟悉了,相识十六年,好像突然陌生了一样,就是那一刹那,我突然觉得任何语言都是多余,我觉得此时,只要一句话就足够:能写出一本如此受人尊重的书,足矣。这跟他为人的朴实真诚以及对世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还有他所一直崇尚的为文的理想追求分不开。

  《光阴》讲的是那些一直存在、但却为我们所不经意忽略了的东西,我们忽略它,是因为我们关注的东西已越来越离土地遥远,我把这本书个人定义为一本寻根的书。寻自然的根,寻内心的根,寻文化的根。自然是什么?自然其实就是人灵魂外在的反映。而在座谈时我不经意地翻阅中,发现书中也有一句类似的话:任何一个节日,其实反映的都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赋渔是个特追求唯美的人,在这里我提醒一下,他追求的是唯美,不是完美。虽然同居一城,同窗中我们也是来往较多的,但事实上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就是在不多的相聚中,他讲得最多的也是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追求和向往,是他那种苦苦执著于个人道德的完善而带来的心灵悸动。他追求唯美的文字表达,追求唯美的人际关系,追求一切唯美的他认为值得为之去追求的事。所以写到这里,我想起有些人对文字的轻视,不免多发一些感叹,文字所体现的并不仅仅是文字,思想出文字,情怀出文字,没有思想的人,写不出好文字,没有高尚情怀的人,写不出经典文字,文字是人内心世界的外在反应。《光阴》写得唯美、丰富、内涵,一如赋渔为人的外在反应。他有着他这个年龄的人少有的勤勉和对文化的热诚向往。他为了书中的插图,多次下乡寻访农民画。他曾经把先前一本书所得的稿费全部捐出。他是一个视文字表达为灵魂的事的写作者!所以,他的书,都是不轻松的,是智力和心力以及知识的一次交织行为,二十四节气,值得读一年,每一个节气,值得花两周去读。再加上设计者朱赢椿先生的精心装帧,此书边读边玩味,宁神养心。

  《光阴》读后感(十):随园书坊的读书会

  昨天下午,好友们从城市的各个方向聚到南师大的随园书坊.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发布会.

  其实活动从3点就开始了。乐队一直在演奏着。是古筝、长笛、二胡、琵琶。

  朴树与凤杨树的底下,三三两两地坐着已经熟识的朋友。他们手里拿着我的《光阴》,笑着,谈论着。

  穆丹在靠着长廊里的矮墙,翻动着《光阴》。穆丹是我十多年的好朋友。我们常常在一起谈论文学、音乐和书法。他在这几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跟他谈话是享受。有一种飞扬的感觉。

  江苏教育电视台的薄其芳与作家鲁敏在窗户的里面笑着说着。手里都拿着一个杯子。那是陈卫新带来的特制的杯子。杯身上是老朋友丁大钧用毛笔写的节气的名称。每只杯子上一个节气。每个人手中拿的,是他生日所在的那个节气。老丁写到前天夜里两点。他的努力,使我们的读书会变得如此雅致。

  韩丽晴是我的同学,是《莫愁》的资深编辑。交通的堵塞,使得她匆忙中乘了三轮车来赶我的书会。她对我说,这是性格独特的一本书。

  《传媒观察》的赵允芳一直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关于这本书,我曾多次与她交流,听取她的意见。我想,书的出版,她将象我一样高兴。坐在她旁边的是影评家卫西谛,还有他的夫人金泉。有相当一段时间,我们几乎时隔一天就要聚一次。是无话不谈的好友。现在,他们正在与歌德学院的徐央央轻声地交谈。

  音乐响起了。是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演奏它的,是南艺来的同学。

  大家渐渐地安静下来,沉浸到了流动的音乐时光当中。

  坐在前面的是导演冯新民。他一直微笑着。他能来我很高兴。只是——早就应该交给他的电影剧本还没有完成。真是很抱歉了。

  下面的活动就很有意思了。先是江苏文艺出版社的好朋友雷淑容朗读《光阴》中的一段。她用的是她的家乡话——四川话。接着是建筑设计师陈卫新用扬州评话,接着是湖南话——不同的方言,朗读着记录了有着不同地域特色的节气的文章。琵琶和古筝的伴奏让这朗读,有着动人的意味。

  最后朗读的是薄其芳。她优雅动人的嗓音,让人沉醉。我没有想到,我的文字,竟会变得这样的美妙。

  朗读之后,是茶歇。大家喝着茶,吃着水果点心,闲聊笑谈。

  时光悄悄流逝。

  下半段的内容,是谈论这本书了。作家薛冰、孙华炳、鲁敏,还有蔡玉洗先生,南财大的何卫东,《开卷》主编董宁文,南京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的许一悯,江苏美术出版社的王林军......他们的评说,不断地深入到书的文字之后,把一本《光阴》打开了,深入到了文学的背后。我的心跳渐渐地加速。他们的言语,使得我重新回到了写作这本书的那两年的时光当中。通过文字,我们贴得是如此之近。在这一刻,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写作者的快乐。一个寻觅知音者的痛苦与欢乐。

  最后,是主持人朱赢椿把我们拉回到现实。天已经完全黑了。可是,没有人在意。

  走出随园书坊。外面的灯光,透过花墙,把小小的方格和婆娑的树枝的影子,打在书坊的白墙上。人们一个一个,从这美的影子上走过。

  美好的光阴如水般流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光阴》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