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本第一》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日本第一》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本第一》读后感10篇

  《日本第一》是一本由[美] 傅高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第一》读后感(一):百年未有之变局:西方衰落到要向东方取经了?

  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崛起总会使人震撼,并且引发人们思考为什么该国能够获得经济上的巨大成就。21世纪中国经济的崛起成为学者热议的话题,有人总结出了所谓的“中国模式”,其中包括重视教育、廉价劳动力、社会稳定等等。二战之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彼时的日本正如当下的中国,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一书于是应运而生。作者傅高义希望叫醒美国人,打破他们“天下惟我独尊”的傲慢,向一个东方国家取经。

  在论及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时,作者认为美国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亲密程度不及日本,“美国的企业往往不能痛痛快快地向官员们提供情况,官员方面则往往容易采取限制企业的态度,而不是帮助。”如果联系到前不久苹果公司拒绝与联邦政府合作,不肯协助联邦政府破解苹果手机系统的事件,似乎坐实了傅高义的判断,但美国人就是美国人,他们珍视企业的自由与个人的私隐,可能美国人永远也学不会亚洲企业与政府合作无间的那一套规则。相反,美国企业与政府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博弈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爆发了进步主义运动,面对垄断企业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进行限制。在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受到更多的规范。

  事实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抑或合作关系的形成是由各国现代化的先后决定的。一般来说,先进国家或者发展进程没有被战争等因素中断的国家,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倾向较为明显,而后发国家为了实现超越式发展,会通过与企业合作,着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当然,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与合作并不是绝对的,美国政府与企业也有合作,只不过没有日本突出。

  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这一节,作者认为美国应该学习日本,把更多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进而使中央政府有能力统筹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步伐,实现“全国一盘棋”的发展目标。“在美国则是一州一个样,复杂而范围广泛的问题层出不穷,美国的制度本来产生于现代化之前的农业社会,这种制度是否能适应今天整个社会的目的,人们对它越来越有疑问。”作者这番话的言下之意,似乎是要变美国的联邦制为中央集权制。

  美国的联邦制的确产于生农业社会,但是今天的联邦已经与美国立国之初的联邦不可同日语,美国内战和大萧条使得联邦政府对各州的控制力大大加强,如今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华盛顿等建国之父们无法想象的。没有证据表明联邦制对美国政府的施政效率有负面影响,甚至联邦政府在面对一些棘手问题,如堕胎、枪支等问题上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各个州可以采取适合于本地的政策,联邦政府可以回避就这些问题做出一刀切的决定。

  可能傅高义并不想变美国的联邦制为中央集权制,但作者欣赏日本人的集体意识是确凿无疑的,并且在第十章中将共同体的展望和集体利益列为可资借鉴之处。在民族如此众多,少数族裔逐渐占据人口多数的美国,美国是否能够继续发挥大熔炉的作用,形成一股集体意识,成为了美国知识界的重大课题。傅高义因此羡慕日本人的集体意识不足为奇,只是像日本如此单一的民族构成,是任何国家都渴望而不可得的优势条件。美国要如何学习?总不能真如川普那样在美墨边界筑长城吧。“自由散漫”惯了的美国人永远不会向日本人那样忠于家族、企业、国家,像斯诺登这样不“顾全大局”的人倒是不少,有什么办法呢?这是美国人自己教出来的。

  第七章作者仿佛是在描述中国的基础教育。傅高义说:“根据国际性的比较测验的结果,关于数学和科学,美国的平均分数比日本低得多,而且美国学生之间的分数差距也很大。总之,可以这样说,美国的学校不像日本那样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平均发展的教学。”中国学生尤其是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学生,在各种国际测验中的表现也远远高于欧美。还有“考试制度把学生、教师、家长都卷了进去,使他们变为一个整体,一起来应付升学考试。”这句话再适用于中国不过了。

  每个新兴经济体的崛起都会引发一阵研究热潮,上个世纪是日本以及后来的亚洲四小龙,本世纪似乎是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虽然外国学者从各方面分析了中国崛起的原因,貌似还没有人登高一呼说中国第一,要向中国学习,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不知道《日本第一》在美国和日本有多大的影响,要是傅高义先生能够再大笔一挥,写一本《中国第一》,那在中国肯定会火一把。

  《日本第一》读后感(二):日本第一,日本现在还可以学吗?

  今年上海书展买的,只有八折。

  主要还是因为这引人注目的书名和他的作者傅高义才买来读的。

  也因为儿子目前在学习日语,对日本这个国家也想了解一下。

  有关日本的印象都有点刻板,菊与刀,樱花武士 、电气质量过硬、垃圾分类。。。。

  也看了些日本人写的书,主要是类型化小说,推理悬疑多些,感觉小说里的日本人生活更日常些,不是上面的刻板印象。还有里约奥运闭幕式上的东京八分钟那是很现代很萌的八分钟啊。

  所以看到这本《日本第一》还是毫不犹豫买了。

  这是傅高义教授1979年的作品,,37年前的哈佛学者傅高义研究日本的作品。现在的傅高义名满天下,著名的东亚问题专家,邓小平时代的作者。那时候的他页就是一个伊坂的哈佛学者吧?

  他认为日本人好学求索,政府的人员吸引精英,政治上一般都要达成共识,努力公平分配,大企业强调认同感和绩效,在教育上舍得投资,均衡各地的教育资源,福利上不养懒汉也兼顾公平。犯罪控制上也卓有成效。很全面,限于篇幅也浮光掠影。主要通过政府数据说话。

  我一边读也一边觉得,他写得日本未免过好。像政府里的退职人员到大企业做高管,他们的大企业不就相当于我们的大国企吗?我们大国企那副样子,他们怎么避免的,他们怎么避免官商勾结?怎么避免作弊,难道真是他们人的素质高?他们企业的论资排辈制度也一直被傅高义教授赞赏,那怎么规避庸才当道?日本的现代化进程真的有目共睹,即使在经过”失落的二十年“后依然是个现代化的国家,还是有许多的管理模式值得学习。

  还有据说他们犯罪率很低,一年的犯罪案件会不会比他们推理悬疑小说中的一年的犯罪案件还少?

  虽然是40年前的书。但是读一读还是有收获的,特别是盲目自大的有些人,师夷长技才能制夷啊。”如果美国对日本的成功熟视无睹,不求上进,甚至千方百计为自己辩解,埋怨别人,那么涅摩西斯的报应,就在劫难逃了。“这里不止适用于美国吧。

  现在在朋友圈中都不能提日本,总是引起极端反应。唉,老百姓就不能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么!

  《日本第一》读后感(三):解析日本崛起的奥秘

  (此系本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或许可,不得转载,否则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日本第一》读后感(四):新版序言(沈丁立 译)

  有些从未读过本书的人错误地以为我在说日本是世界最大经济体或将变为世界最大经济体。那不是我的本意。读过我书的人知道,我说“日本第一”,意指日本的社会模式在许多方面都十分成功,所以日本堪称第一。举例来说,日本有着世界上最低的犯罪率以及最高的人寿比例。作为一个大国,日本还有世界最好的教育水平。

  当本书于一九七九年出版时,我能看到日本经济正在快速增长,在许多方面都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竞争者挑战美国。在一九七九年,很多美国人认为我夸大了日本的成功。然而在进入一九八○年代后,大家对日本的经济竞争力开始感到担忧,本书在美国于是引起人们兴趣,但只有少数人在日本的成功中开始觉醒。

  我相信民族间的竞争就如同国家间竞争一样,只要竞争者致力于把事情做好就可能导致健康的结果。当我写作本书时,我认为美国有很多地方可向日本学习,所以我把此书副标题取为“对美国的启示”。

  在那个时代,多数美国人认为本国什么都比日本做得更好。作为长期在日本观察过它发展的人来说,我相信日本倒有许多值得美国学习之处。

  在我童年时,我有一位老师向我讲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的故事。老师说,“这个人是那么聪明,他可以向任何他人学习”。现在,我的一些中国朋友感到,从规模上讲,中国经济已超日本,所以中国也就不再还有什么要向日本学习的了,一些美国人也这么看。但我相信我的老师是对的,每个国家都能从其他许多国家学到许多东西。我相信邓小平绝对正确:他呼吁中国不要跟随任何一种模式,而应研究整个世界发展,考虑中国可以尝试哪些,之后进行实验并改造那些对中国国情最为适用者。总体而言,美国经济在世界上最为发达。尽管如此,美国仍有许多方面能向他国学习。譬如,我们能向中国学习如何在高铁领域取得快速进步。日本向其他国家学到了许多东西,但它还发展了许多独特的解决方案,成绩尤其显著。

  我的这本书在一九七九年发表后不久,我们美国人确实从日本受教,学到了如何改善质量控制。一九八○年代,在本书发表后,美国非常担心来自日本的经济竞争。我则认为,美国对于日本成功的健康应对,应是懂得日本的那些成功之道以及向其取经。我感到本书曾对美国产生相当影响,因为更多的美国企业因此研究了日本公司取得高质量的途径。此书在美国也促进了大家关于美国孩子为什么在国际成绩测试中不能取得更高分数的讨论。当日本公司在美国建立了制造厂

  的时候,许多美国经理与工人既因日本质量控制与效率的成功而感到印象深刻,他们也学到了日本人所发展的工厂管理方式。

  我原先是为西方人写这本书,而不是为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中的人们。许多在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大陆的读者把这本书当作一种思想的来源来读,想从日本那里学到一些关于推进现代化的东西。本书已被译成韩文、中文、马来语和其他语言。那些国家的读者从本书中获得的信息,不是实现现代化仅仅就是关于技术,而是发展能够增进现代化的宽广的社会系统。

  在一九八○年代,本书仍然受到欢迎。但在一九八九年日本的市场泡沫破灭之后,各国许多人士感到日本不再是一个有用的榜样。确实,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变慢,股市也不给力。但在事实上,普通日本人还是享受了非常舒适的生活方式,国家领导们也发现社会制度运转良好。当日本公司高管面临销售下降时,即使公司亏本,他们出于照顾那些忠诚员工的责任也不愿将其解雇,这样股价就会下跌。对公司利润而言,不解雇员工并非好办法,但对凝聚社会、对促进管理层与工人之间的合作,却是好消息。

  本书中我所描述的日本诸多强项,不仅对发展中国家,而且对于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迄今仍能给它们提供启迪。我曾听说当这本书出版之时,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的读者希望通过读这本书从日本获得借鉴,以帮助他们自己的现代化。我希望在三十五年后通过再印此书,仍能激励人们思考他们为改善自己的国家能做什么。

  目前,日本仍在一些领域表现出色,值得学习。日本人民收入相对均衡,只有较少的极端富裕或贫穷。日本非常富裕的人群不多,绝大多数家庭有着中产阶级的收入。日本腐败程度低,产品质量高端。日本医疗保健十分普及,而且价格合理。日本犯罪率极低,民众客气有礼。日本污染水平较低,城市干净。早在一九六四年,日本就已发展新干线快速铁路,迄今没有出过导致死亡的任何事故。由于社会有序,日本年轻人愿意在日本生活。日本人民具有诚信,接受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

  同本书三十五年前首次出版时比较,今日日本的情况已大不相同。但本书那时所讲述的日本做得很好的那些精华今天依旧还在,本书所讲述的日本之成功仍然提供了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

  作为自认为既是中国朋友也是日本朋友的一个人,我希望这两个国家能扩大他们的和平互动。这两个国家和平共处,日本和中国人民密切交往,有利于双方利益。我相信这两个国家能够找到改善彼此关系的方法。然而,本书不是关于对外关系的,而是用来描写关于日本取得非常成功的一些重要特点。

  二〇一五年四月(沈丁立译)

  《日本第一》读后感(五):了解下79年以前的日本还是可以的

  因为工作原因,拿到书后过了两个星期才看,花了两个晚上大约4个小时看完,总的来说个人认为谈到的东西有些过时,毕竟这本书是1979年写的,现今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也经历过被美国薅羊毛的时代,这是作者没有预见到的。

  看到这本书,很难不想起《菊与刀》,同样是写日本,感觉这本书只是简单的介绍,就像一幅幅图画展现在面前,只展现了日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度上不如后者,可能这是个人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过每章作者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

  作者的本意是美国该向东方向其他国家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东西,因此以日本为例(当时的中国应该不值得美国警惕和学习),书里只写了好的方面,凡事皆有利弊,在集权统治和精英领导的思想下,人民很难说有真正的自由和权力,这点美国是学不来的,也是不会去学的。日本的阶级社会很难说今天就没有(个人对日本不了解),但通过影视片日本和韩国的服从前辈可以看看到论资排辈很严重,就像书里写的公司(企业)采取终身雇佣制和论资排辈制度,在困难时候宁愿少拿钱也不愿意裁员,好像今天不是这样的吧,日本大公司关闭工厂裁员应该是常态了,没有在外企工作过不知道还有没有论资排辈,同一代人只有少数精英可以继续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这种现象?

  日本的信息搜集与研究这点到现在仍不可否认很强,至今仍借着合作开发、考察等名目对我国气象、水文数据进行窃取,这中间有多少人为了一点金钱而出卖国家利益,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新闻披露的日本间谍案件可见一斑。

  决定问题依靠共识,其实依靠的是少数精英的共识,而不是普遍的共识。大家认为这些人都是某方面的专家,在这个行当工作了一辈子,理所当然懂得就多。这就是日本与其他国家的不同,其他国家可以安排一个外行领导内行,但在日本人眼里这是不可思议的。

  教育采取精英教育。大多数人得到的只是一般的知识,只有少数努力的人才能上更大的大学,这个在哈佛也一样吧,凌晨几点都不休息的大有人在,看过一本《东大生不藏私》,不过尔尔,还有本《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作者加藤嘉一感觉就是吹嘘自己的骗子。国内的孩子不知道也有多辛苦。

  福利依靠公司这点,我觉得除了终身雇佣的公司其他公司也不敢这么做吧,可能是见识少,这种事情在现在看来是行不通的。以前国内的分工作分房子的好时代已经一起不复返。

  关于公众法律意识更强,说白了就是依法治国,大家相信法律,这点其实从理论上大家都知道是好的,但就作者举例来说不知道是不是普遍情况,还是个例。

  《日本第一》读后感(六):上进的民族

  阅读完这本书,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徒弟是怎么超越老师的?在战败后,美国对日本做出了很多改造,也帮助了日本。日本从以前的集权专政变成民主制,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的政府强调集体,不是个人,很多事情都需要协商,来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计划。比如日本官员勤于收集情报,比如美国的小麦出口,日本会打听美国想那些国家出口,来防止小麦涨价,进而调节小麦进口。日本人同时对每年的粮食需求做出统计,预测下年的需求做好准备。协商上面,每一个制度的颁布不是一个领导人所能决定的而是社会各方综合讨论所能定下来的。日本在学习美国的体制结合了自身特点,并且最大限度地发展了自身优势。

  日本人非常的好学,有很强的上进心。美国对于一些群体会给予方便,比如不要求西班牙语的人精通英语,但是日本人在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会导致问题恶化,一些本来就软弱的地方不会得到强化,所以日本不会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日本教学非常明确,这与美国有很大不同,美国老师通常没有自己的教学目的。日本的升学也比美国来的严格,学生对待升学是非常积极的。日本人经常会派遣人员去跟先进的国家学习技术,他们往往会非常认真的求教,即使是自己会的也不出声。

  我觉得日本人重视群体,自身好学,有危机意识,这些特性使得他们不但虚心求教,自己也潜心研究。

  《日本第一》读后感(七):日本第一笔记

  本书首版是在1979年,一时间洛阳纸贵,而傅高义先生在新版序言里言称此书“迄今仍能提供启迪”。我看启迪未必,借鉴倒是有不少。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而且历史上毕竟有过一段不短的蜜月期,所以看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拿中国来做对比,特别是讲日本大企业精神、基础教育以及社会福利的时候,许多政策模式与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别无二致。但是9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走下坡路,中国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原因自然见仁见智,我想日本企业固执的坚忍精神也算是帮了个倒忙吧。举个例子,日本企业曾引以为豪的终身雇佣制,在经济腾飞的时代,劳动力供不应求,这种体制自然更能留住紧缺人才促进发展,然而终身雇佣带来的论资排辈制无视个人能力高下,逐渐豢养了一批坐吃山空的“食客”,当经济泡沫破裂,企业还在墨守旧制不求思辨,徒留个美名。书中有很多独立思考和见解,但是缺少客观依据和数据来源以支持研判,作为傅高义先生的早期作品,水平与《邓小平时代》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

  《日本第一》读后感(八):日本第一的启示:持续学习

  日本第一写于1979年,日本经济腾飞之前一刻。作者是傅高义,哈佛大学日本问题专家。本书描述了日本在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福利等领域的一些成功的措施,比较了日美两国在这些领域的异同,并阐述了值得美国及其西方世界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由于本书写于近40年前,遗憾的是作者罗列的大量事实,并没有对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取得成功做深入的分析,可能在当时那个年代,主要目的是提供给美国社会了解日本的一个渠道而已。

  作者在分析日本成功的原因:也是第一个章节,把它归功于日本人的好学,集思广益,对知识的尊重,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也是这本书对我最重要的启示。日本人一向认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学校里学习课业知识,获得文凭。出了学校进入工作岗位,还要学习新的技能已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除此以外,家庭生活中还需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好伴侣,当一个好父母。这是我在中国学校上学多年并未接受到的理念,我认为这也是我们的教育制度非常欠缺的一点:并没有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道理。小学老师关心我们进入哪所初中,初中老师关注升学率认为进入一所好的高中就高枕无忧,高中老师觉得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就等于一辈子的成功。这种短视的教学理念导致很多学生出了学校门可能一辈子就再也不读书,停止进步了。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的身体机能可能到30岁之后就开始退化,但心智,思维能力等依然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得成长。不能忽略的是: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最近一直关注比尔盖茨的个人博客,众所周知,盖茨当年从哈佛大学退学并未获得大学文凭。然而我发现盖茨比任何人都好学,他从13岁起坚持每周读一本书,而且非常博学,读的书数量多,范围广。对社会科学,科学,数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浓厚的兴趣。也许正是这种持续学习的习惯让盖茨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日本人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拘泥于形式,在各种领域善于学习最先进的理念并加以改进。这在足球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们都知道三四十年前日本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劣势在足球领域是远远落后于中国的。最近20年,他们大力学习巴西足球,请巴西的球员到日本联赛踢球,请巴西的教练,把优秀的青年球员送到巴西接受最先进的足球理念教育,经过20多年的励精图治,在足球领域已经是亚洲领先,远远领先于中国。相反中国在这几十年并没有找到很好的提高足球的方法,也没有系统的学习先进的足球发达国家的理念,导致现在的情况。

  当然我们学习日本,并不是说日本在各个领域都已经超越中国。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在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民生,社会福利,体育等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今天的成功绝大部分也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不能说抄袭,但是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的确是一条捷径。

  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拥抱变化,持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也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日本第一》读后感(九):历史之日本:当代中国之镜

  1979年时,日本人的实际工资水平就超过美国了,但日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衰落之相,相反,傅高义的这本《日本第一》刚刚在美国出版,全世界还没有看到日本的未来潜力,直到9年后该书日文版推出之时,日本的威力才开始为世界所震惊,而那时,为世界所震惊的,就不仅仅是傅高义所说的一切,还包括能买下全美国的房价以及高度泡沫化的股市了。

  2015年开始,中国媒体在讨论着一样的问题:中国的工资水平以及接近甚至超过美国,中国的经济恐怕将面临严重挑战。与此同时,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开始赶超纽约巴黎,中国的金融市场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癫狂与恐慌。种种表象之下,人们看到的中国,是另外一个日本。

  对于中国的日本化,很多经济学家和专家都不避讳,但却未必有共同的节奏。我认识一位多次给我们上课的经济学家,就一再强调中国的发展路径会和日本相同,而日本的路径其实也和欧美相同——也就是说,太阳下无新鲜事,全世界国家的发展皆为一道。但他的观点却是乐观的,因为以他的见解,中国正走在的恰是日本70年代末的前夜,简单点说就是,中国起码未来还有十几年的发展潜力。

  不同的意见则悲观许多。从房价入手,将北京与东京的对比已经不止三年五年,而中国股市的非常规泡沫的破灭,更增加了悲观的理由。老龄化在发展,少子化也像极了日本,中国恐怕还赶不上日本的发达化就已经掉进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了。

  从傅高义这本近40年前的旧作之中,我倒是越来越相信一些乐观的看法。诚如作者所言,本书所写的日本是给美国人民的一面镜子,但在我辈看来,这不啻也是中国的一面镜子。

  所谓镜子,一方面就是映照现实。这一方面,上文就一直在谈,这里仍需列举一二,否则就不能说明中国与书中之日本之相似。中国日本最初的发展模式极为相似,即在本书中也为美国人所不齿的几个策略:引进先进技术,生产甚至倾销中低端产品,政府对某些行业加以保护与援助,低工资,出口的保护策略等等。在最初的发展之时,经济优先,所以环境保护也出现了问题,以至于包括东京在内的大人口城市也污染严重。

  但在此之后,转型就成为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须。在转型之中,同样日本的政府在产业政策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日本特有的企业组织制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加强了环保的投入和监督,因此在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无论是经济形态和环境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中国处在这样的转型之中,与日本一样,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主导性质仍然不容置疑,同时作为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也发挥着相当有一致性的作用。中日之间的相似,最大方面就在此处。

  但作为镜子而言,日本的历史不仅仅是对中国现实的映射,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需要从中找到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并为中国所用。在这一方面,这本近40年前的著作仍有可取之处。

  首先是对日本经验的总结值得认真体会。在日本辉煌之际,日本经验曾经被视为颠簸不破之真理,但随着日本的泡沫破灭,所有经验似乎一夜之间也成了弊端。尤其是近20年美国的重新崛起,股权风险投资催生了众多世界一流企业,令靠直接信贷起家的日本企业也变成了负面教材。但傅高义在最新的中文版序言中却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因为其对日本经验的评价绝不仅仅是从经济效率上看待,更是看到了其社会效果的优良持久性。在傅高义看来,日本较小的贫富差距,低污染,低犯罪率,高生活水平,高寿命等等,这些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成功的综合标准,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日本曾经的企业组织形式,国家助力策略,福利设置,教育方法,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因为没有以前的这些方面的成就,就不会有今日之日本。

  另外一方面则是教训。作为后来者,有幸能从前者的发展中汲取有益的教训乃是最大的幸运。关于日本的泡沫化,作者在写做本书时并未提及也并未预测,但是作者的确在最后的篇章里提到了自己的忧虑:任何的国家和民族都有可能出现骄傲情绪,而日本的问题则是国际化不够(或者说只是在以自己的态度国际化),也不注意改善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而这在后来被证明的确是对日本有严重影响的。

  日本在1990年代之后的经济衰退有自身因素,也有全球因素。在全球因素之中,冷战结束令美国民营产业大发展,发达国家在利率等政策上的博弈,中国等国家的崛起等等无一不是影响原因,但若说到决定性因素,日本所犯下的种种错误可能更是核心原因,这其中恐怕就有上文所提到的全球化不够,胸怀不够等问题。

  中国在今天面临着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但是基本的内外因素却又似曾相识。在外面,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政策压力,在内部,传统的组织形式正在出现僵化现象(如同日本终身雇佣制的僵化),而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使得自满情绪升温,这些都是进一步发展的天敌。

  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可面临的选择比当年的日本更多:中国有充足的资源,有广阔的市场,有一定的组织调整灵活性,最重要的是,有看到前者国家的经验教训——这是本书对现在中国的最大意义。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的问题可以因此得到简化,因为社会发展最多只有规律,却永远没有公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