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唐李白·少年游》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唐李白·少年游》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13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唐李白·少年游》经典读后感10篇

  《大唐李白·少年游》是一本由张大春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5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唐李白·少年游》读后感(一):才担心过了明天 你将突然沉默 微笑着决定离开我,离开我

  1、相识如浮云

  遇到神之前,我其实是不知道,何为浮云的

  2、“语至夜,甚奇之”

  萍水相逢,与你们几位,已经能做到,彻夜长聊

  3、亦是当时绝世人

  神仙雾列,用来形容别人,好像,也可以用来,自我嘉许彼此了

  4、百鸟鸣花枝

  “他一字不能道,十指不经心,连匕首都从鞘中滑落在地上”

  5、《笑歌行》

  有些分别,早就注定了,但还是,忘不了,不知为何,就是想写入那些诗句,即使看着不搭,即使你们都不懂,即使,我也不懂

  6、一约既定,重山无阻

  一约既定,万由无阻

  再见面,都已物是人非

  7、“既然是好纸,就凭神仙说长道短,尽用不妨。”

  既然就爱上自然万物如你,那凭这世上众生说长道短,但爱无妨

  8、

  ···

  微生也不拦阻,只问了声:“何时复来?”妻答:“情不可忘者,思我便来。”

  ···

  9、白能以诗赠人,我亦能,以心语寄人

  10、君子之毒

  11、“有其说,必有其情;只是人不能尽其力得之而已”

  换一句话说,就是

  “这世上没有不可思议的事,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发生可能发生之事。”

  12、那些在我稀微时刻,与我仁慈,放我一马的姚远们

  13、倘若有,彼此本性毕露,又能相伴,注目、欢笑悲伤

  14、存在和虚无,都爱上了自然万物

  且看,未来,如何相守,走出怎样的光景

  15、“种”所遇合际会的“机”

  这些相遇,都必然是会发生的

  16、“青莲居士这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神仙女子何须问,我自虚无爱一身

  17、

  “我却去峨眉则甚?”

  “无所事,游历而已”

  “到何处?”

  “处处是”

  “几时回?”

  “回时便知”

  18、圣不耻于,栖于任何地

  19、“可是他不一样,他只是要让天地万物自来眼前,随遇而安罢了。”

  “他一迳敞向未知之人、未知之地、未知之造化”

  20、行万万里路

  21、别有天地,何必人间

  22、“隐即隐耳,岂有去处?既示踪迹,何必曰隐?”

  笑了,既然做了这样的选择,又忍不住,找人述说

  23、凌霄之志

  24、第一次见师傅,被问那么多人生抱负,哪种好,或者做好一种但荒废了另一种,又如何。

  白答道:

  “亦佳!”

  25、即使必败的可能性极大,也要举刀,容貌严肃,问一句:“汝与某,还战否?”

  26、“何以吾不能是彼辈”

  27、何用还故乡

  28、千里不留行

  29、雕虫丧天真

  30、了万法于真空

  31、

  “作诗常咏何物?”

  “月”

  “何以是月?”

  “我从天上来。”

  32、听松入耳,忆旧如新

  让我想起,2010年的福州和我

  但其实不太像,因为那时,还在梦游中,另一种梦游

  我知道,听松的日子,在未来,等着我

  33、“一心不静,万物皆知,岂赖言语?”

  34、“星君来此世界已近二十年,吾与汝便再订一二十年之约——汝心不死,我魂即生,后会可期”

  35、不忧社稷倾,少年游侠好经过

  36、春夏秋冬

  37、唐(堂),你在哪里?

  38、毅,你在哪里?

  你往何处去?

  39、那好,走过去看看,且看,是那仙境凋零,亦或,日常随性~

  .s

  “

  哲童以粗狂的声音开口道:

  “四大分离向甚处去?”

  “甚处都不去!”

  京极堂回答

  哲童将两人放在檐廊上,就这样消失在夜色之中。我宛如噩梦初醒,陷入一种不带现实感的眩晕。

  ”

  ——京极夏彦《铁鼠之槛》

  我的心中第一,由上面这段,让位给下面这段

  “

  来人从笠檐之下看了李白老半晌,不肯移动半步,猛可道:“士子!果耳开眼界了?”

  李白一眼不及认出,再打量时,才看清楚,却又都看模糊了。

  ”

  ——张大春《大唐李白·少年游》

  《大唐李白·少年游》读后感(二):不似小说的小说

  张大春老师的这本书我其实没有读透,正如他在书末的对谈中说的,他期待这本书的读者是看到诗和生僻字会去查考,而不仅仅停留在看故事层面上。然而,我正正是来看故事的,看大春老师要怎么写李白。

  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个迂回曲折精彩绝伦的故事。张大春老师用一种发散的方式来写这个小说,中间夹着了很多诗词典故轶闻,还有哲理。这不是我熟识的中国古典的章回体小说,也不是西方的经典故事。可以说,这是一种实验小说,尽管据我所知,这种类型小说汪曾祺先生也早就尝试过,但我觉得在文学史的长河中,从民国老先生到张大春老师的短短不足百年是很短的,所以也可以归类为实验小说。

  我目前不很能够接受这种类型小说,依然觉得小说就该是个好故事,能够感人,甚至产生共鸣升华。不过张大春老师的这本小说也有很多可看,好看地方,比如他写斛律光与雕,很是感人,还有他写出来的一些饮食医药知识也很有趣

  总的来说,这本小说只能算是张大春老师的实验性作品喜欢他的人自然值得找来一读,比如我。

  《大唐李白·少年游》读后感(三):在杂志上看到了这本书的推荐作者访谈

  想看看 应该有点意思。台湾作家近些年来非常活跃,希望两岸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张大春,华语小说家,山东济南人。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硕士,曾任教于辅仁大学、文化大学。现任辅大中文系讲师、News98电台主持人。曾获时报文学奖、吴三连文艺奖等。著有《鸡翎图》、《公寓导游》、《四喜忧国》、《大说谎家》、《张大春的文学意见》、《欢喜贼》、《化身博士》、《异言不合》、《少年大头春的生活周记》、《我妹妹》、《没人写信给上校》、《撒谎的信徒》、《野孩子》、《寻人启事》、《小说稗类》(卷一)(卷二)、《城邦暴力团》(1~4)、《聆听父亲》、《认得几个字》等。

  《大唐李白·少年游》读后感(四):直接扔进地铁垃圾箱的书

  好吧,你可以说大春极具文采,三句一拉五句一扯。

  好吧,你可以说大春才华横溢,三句典故五句诗赋。

  好吧,你可以说大春文学异类,三句天文五句地理

  ……

  但谁能告诉我,这是一本什么书?在我看来,就是作者在自慰的一本书,全书就再表明,我知道很多,这些典故你们不知道吧,这句诗没曾读过吧。全书被您搞的七零八落。写一本这样的书完全可以不叫大唐李白,取名大宋杜甫,大元忽必烈,大清吴敬梓之类,完全也能满足作者自慰之需,所以看来,此书为大春欣赏苍老电影时偶作。如果更具体点,作者的自慰程度已到无需用手,快感直达身体各个毛孔的程度,紧密贴合了作者名中的“春”字,”大春“明显跑偏,”发春“不更贴切?

  《大唐李白·少年游》读后感(五):还没读完,随便写写

  张大春是个奇才。据说,大二的时候写小说就得到了时报文学奖,那是台湾最重要的小说奖。后来,他又做副刊编辑,把每天的热点新闻改写成小说。可以说,从很早的时期,张大春就已经将写作回事把玩得游刃有余了。这很像武侠小说里那些横空出世的侠客——而他的小说中也确实有许多武侠元素,甚至有许多读者已经将他定义为武侠作家。不信,你可以去搜一搜网络上的读者留言。

  对于这样的称呼,张大春本人一定不会同意。他是一个纯文学作家,尽管何为“纯文学”并无定论,但就像同样无定论的“摇滚乐”一样,当你听到科特-柯本或吉姆-莫里森的音乐时,你会一下子明白什么是摇滚乐。而当你读到张大春的作品时,或许也会一下子明白什么是“纯文学”,那种文学的质地。

  你也会惊讶于他的无限精力:除了写小说,他还横跨电影、音乐、戏剧等等领域,还担任着电台主持人的工作。而他自己说,这些都是在做文字工作,“在我这里可以随便跨”。这简直有点气人了,是不是?怪不得就连作家阎连科都说,在张大春那里可以学到许多大陆作家没有的东西。你知道,在文坛,能得到同行的认可是多么不容易

  这次他又出版了最新长篇小说《大唐李白-少年游》,又是一本大部头,而且在计划中这只是第一部,一共要写四部,比“三部曲”多一部。在这本小说里,张大春融合了大量的历史、传记、小说、诗论等元素,杂糅了严谨的考据、严肃的诗论和肆意的想象——这样的形容有点像是在说博尔赫斯,但博尔赫斯是没写过长篇的。按照张大春自己的说法,他希望这是一部“论文小说”,读者看完之后,“大学就毕业了,再也不用看别的有关李白的书了。”

  或许,张大春是华语文坛能这么写的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

  《大唐李白·少年游》读后感(六):大风起,雪落下。

  读小说不应该借助外力,而是读者与作者的一次长谈,一场角力。而这一本书最妙的是他的作者本身就糅合了双重身份,李白虽不写小说,但他天性直率的诗篇和永远隐晦的身世间构成了一个令人着迷的冲突

  在媒体采访中,张大春提到他写李白,就仿佛请一个故人在对面坐下,二人对谈所得。他并不见得多崇拜李白,但显然他对他十分感兴趣,因此才能生出一种男人间的相惜之情,我是这样理解的。张大春理解历史上那位李白,因为理解他,才创作出一个属于小说家的李白。

  作为小说人物的少年李白和我印象中从各种传记中建构出的“真实李白”慢慢磨合成一体,这个过程阅读体验中我最着迷的部分,一开始是验证,验证是否是他;接着是重叠,小说人物的“叠色”直到你完全相信他,不再去判断真伪;于是是追随,你希望了解个人物多一点,再多一点,正如你曾经希望了解“诗人李白”那样。

  张大春如风一样自由娴熟技巧,让作品中的世界覆盖了“曾经”,犹如雪后的新世界,有真实的底色,也有脱离现实的美感

  《大唐李白·少年游》读后感(七):小说家不打诳语

  书分两种,躺着读的和坐着读的。躺着读的书多半是消遣,坐着读的就成了补课。《大唐李白》是颇费脑筋的小说,也是一门心甘情愿补的课。

  李白的名声太大,光芒之下反就看不清楚。识字起就背“床前明月光”,好像每个人都应该熟悉李白的。实际,越这样越是危险,我们学李白的诗,被灌输了大量先入为主影响课本里的李白历来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他饮酒吟诗,周游四方,可是他的生活我们是缺乏了解的,甚至是不愿了解的。没有从人的角度关心过李白,他每天要面对些什么问题,我们不在意,天降几首诗摆在我们的眼前,而作者的形象空洞的。

  《大唐李白》的写法,开始读嫌有些艰深,作者随手从某一点延宕出去千里,离题到整个历史,文学里去了。张大春也坦言:

  “中国小说还特别强调它的松散,它的随兴,以及它的随遇而安。”

  “中国小说是这样一个风景,它阡陌纵横,但它一定条条大路都互相贯通。”

  《大唐李白》有一种漫漫无边大唐气候。开篇写绵州刺史李顒准备和朋友(其中就有我们知道的丹丘生,“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春游戴天山,直到小说中间才有刺史和李白及其老师赵蕤的一次决定性的相逢。这写法是惊人的,像是在园林里散步,闲逛,见一景,就发一点议论,非常从容,作者一点都不着急拽读者往终点去。年轻的李白,也不是急着要去完成些什么,作为李白,生活在唐朝,人生的格局非常宏大,处处有生机,都有门路,都值得一番探索。读到后面,我舍不得读完这书,作者真的肯花时间,为我们介绍其整个唐朝生活的细节丰富迷人

  如果不在意小说写法的话,关于李白从求学到游历天下的描述,都带有一种似是而非神秘气息,是一个严肃正经的玩笑,也是在挑战你的理解和既往教条留给你的印象。很多介于真实与虚构的记叙,亦庄亦谐,材料在小说家手里像是砖头,他垒砌好,涂抹上小说技法的水泥,瞧不出痕迹,只能任他带领往前走。

  比较触动我的是对李白生活,或者生计的探讨。我向来对小说有些不放心,很多小说人物都不用讨生活,衣食住行都自然有安排。好的小说应该比较有责任感关注人的生存,会从个人的生计入手,这是故事开展的发动机,一种逻辑上的引擎。作者用想象力和材料的力量,为李白人生的启动,找到了推动机。例如,李白早年结客杀人,躲难佛寺,而这不单单是李白天性侠义而已,“结客”一词,到唐朝已有百年历史,有结伙滋事的意思,年轻人爱冲动,行侠仗义,在唐朝宽容粗旷的气氛下,容易“散金仗义,浮浪尘世”。这种持剑行侠的经历,给李白的一生都打了一层底色,“少年行”可以称为李白的人生侧影,从不拘泥小处,大开大阖,难怪像天上人。而之所以大明寺能容下商人之子,又曾经“手刃数人”的李白在此读书生活,也和唐朝一项和僧侣有关的政策相关联,唐朝僧人的私产在唐朝有详细的规定,多余的个人财产必须归为庙产,那么不少僧人自然会想办法规避,于是商人在处理僧人私产的时候起到了很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明寺收留李白,容易想到背后僧人和商人的一种默契。我想,这就是故事背后的引擎,或者内核,这个东西必须是有力的,故事才能讲下去。

  作者带我们绕了大圈子,才让刺史李顒遇见李白和赵蕤,三十一节“出则以平交王侯”和三十二节“不忧社稷倾”是我喜欢的篇章。作者自己也老实地交出这两节的材料。这部分故事在《新唐书》里就六个字记录:“州举有道,不应”。作者把刺史和赵李的“偶然相逢”,互相的讨教应对,写得华丽精彩,谈话间闪烁着唐人风采和辨士的,诗人的机锋。赵蕤作为李白的师父,本人又修道多年,深知此次“道举”的影响对李白,甚至对自己,作为一名道人有多重要,可越是这样,越要“不应”,才是所谓“举有道,非常道”。简单地说,赵蕤并不是故弄悬虚——和刺史相遇,引荐李白,皆是精打细算的结果,包括最后的“不应”,也是把自己和李白的名声极大化的做法——今人讲话是“运作”“炒作”——这点直到后来李白才有所体悟。作为行商后代,本就受限不能科考,如何得到赏识,实现抱负,不得不另辟蹊径。恰好唐朝也提供不少机会给这些不世出的各色奇才。

  作者不厌其烦地提供材料,夯实细节,把小说的质地打磨得非常扎实,这才容得下那些想象。很多时候,诗歌的鉴赏都是比较苍白无力的,没太多说服力。《大唐李白》为我们再读唐诗提供了一个参照,把唐诗所依赖的地貌勾勒得一清二楚。我想得出作者创作时的发誓,一定要把能搞清楚的细节,一一厘清坐实,决不给妄想空想留下空白。

  《大唐李白·少年游》读后感(八):我其实喜欢这书里的东拉西扯

  张大春在后记里说《小说家不穿制服》,谈小说没有一定城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法。言外之意,哥这大唐李白就是要这么东拉西扯着写。

  当然创作自由,特别是张大春这个已经颇负盛名的小说家,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只管读就是了,不好,就放下,好就接着读。

  这书的确不错,但不是好在写李白,而恰恰好在他的东拉西扯上,融各种历史、笔记、野史、文学史等于一体,然后再杂糅自己的想象,在历史模糊的地方打个擦边球,忽悠一两段,让扑朔迷离的历史刹那间充满了传奇的意境。而李白,在这中间就如同一个线,用李白把这些串起来。这样才能形神而神不散。

  不过,这不是散文,这是小说。

  张大春先生特意强调,他说自己这样写长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是有道统的,是有渊源的。

  张先生是有学问的人,我们说不过他,他说是传统,那就传统吧。不过要说这是小说,那枝蔓过多,岂不是喧宾夺主,这样絮絮叨叨地讲述文史知识,读书的人如果不是我这样的书呆子,怎么可能会有兴趣一直看下去?

  个人以为,这书作为小说,不怎么好看,他好看就好看在不是小说。

  过几百年,人们发此书于底下,那时候的考古学家一定会为发现此书而惊呼,哎呀,又找到一本《李白广记》

  《大唐李白·少年游》读后感(九):《李白之白---读大头春先生的李白》

  《李白之白---读大头春先生的李白》

  张大春先生,笔名大头春,当代华文作家,生于台北市,祖籍中国大陆山东省济南市。曾任《中国时报》、《时报周刊》记者、编辑、撰述委员及文化大学、辅仁大学讲师及台视《谈笑书声》、《纵横书海》主持人兼制作人。现任News98广播电台节目《张大春泡新闻》主持人。

  自1980年代开始,张大春的作品享誉文坛,创作类型以小说、诗、词、京剧、说书、书法、导读、文学评论、历史评论、新闻评论为主,曾获得台湾幼狮文艺全国小说大竞赛、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中兴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并陆续在美国、英国、法国、中国大陆、日本等地翻译出版。

  张大春的创作风格与体裁,以“顽童”著称,师法魔幻写实主义,作品特点为:笔法跳脱日常语言,试图解构意识形态,作品中交织虚构与现实等,为台湾当代著作等身的名作家,亦为华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因为36万字的中文武侠小说《城邦暴力团》的名声,而拿起《大唐李白》,初起阅读,掉落古文---堆,艰难爬起,再读~~~渐渐,越读越快!

  张大春写李白,咬文嚼字间,颇古里古气。

  看似文言,实则白话;引经据典,(亦无非)穿衣戴帽;

  多穿凿附会,却无工考之“锯”。想来,高阳的关门弟子,得到真传。

  因此,读者若将本书想象成李白“真”传记,就自我陷入太深了!想起2007年还有一本《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 檀作文 / 当代中国出版社。

  都当真,何为虚?

  有一阵,在台湾,张大春是先锋小说的领军人物,因为他会炫技,但现在,他回来重新识字,写古诗。

  所以,台湾+好古+诗仙,使得他有恰当的资格进行《大唐李白》系列创作!

  从宏篇勾勒看,意图百万字篇幅再造“诗仙”李白的一生以及大唐盛世兴衰。

  目前我们看见的首部《少年游》24万字,简介是:

  “通过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踪游历,为读者解开诗人的身世、师从之谜,勾勒出盛唐时代的斑斓世相。

  作者在小说和历史之间捭阖出入,不仅以诗句推理出当时文人笔下心绪由来的内外世界,甚至大胆替李白“代笔”,对其诗作进行续补、改写。

  -----虚实难辨,却精彩叫绝。”

  我比较赞同上述对于该书简介的最后一句,普通读者,确实能看见精彩的。

  如是:

  关于20岁前,随师傅赵蕤玩“把戏”。即赵蕤以道术能令成千上万只山鸟异禽齐集山谷,合鸣起舞,栖翔有节。后来,赵蕤还凭此术镇住了郡守(绵州刺史)李颙(颙者,大也,李颙=李大头,李大春,大头春,哈哈!不恭不恭,先生勿怪!),从而顺利将李白引介给他。

  查篇,《新唐书·李白传》中“州举有道,不应”六个字,此书至少是P113~153,字数约28000个。

  再往下,游成都,途中拜见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苏颋非常欣赏李白,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引)书中再读扩展到数万字篇幅!

  总之,作者大春夜驰白马,读者不必考据缜密。

  “少年游”的李白,在本书结尾于开元九年(唐 公元721年),历数李白,家事渊源(采信碎叶城出生的说服);睿宗景云元年(710年) 十岁,读诸子百家,通诗书;玄宗开元三年(715年) 十五岁,观奇书,学剑术,好神仙;开元六年(718年) 十八岁,隐居大匡山,往来旁郡。从赵蕤学纵横术。开元九年(721年) 二十一岁,春,游成都,拜见苏颋。

  书中粗看,似乎句句有来历,然句句或“瞎编”----依据史实去做推理!至于推理地如何?作者自我表述就是说书人的推理,读者太较真,似乎反而叫阵了!

  张大春保证,所有他的这些解读,都有史实为依据。用他自己的话说,《大唐李白》里,句句有来历。

  在书中,他要写一个李白取书看的细节,但李白看的书到底是什么样呢?他查资料得知,唐人读的书大多不做装订,只是直接把一叠纸放在箱子里,如果要带书出门,则用绳子把书纸捆起来。

  这才有了《大唐李白》中两句话的场景,“那是一个常见的竹箧,尺许长宽,不消说,里头是一部书。李白迫不及待地将箧盖掀开,发觉这部书是以品色不一、尺寸亦不尽相同的糙纸堆栈而成。”

  “如果有人想拍唐代纪录片,都可以参考我书中的资料来还原生活细节。”张大春有这个自信。可是对《大唐李白》的评价,除了“句句有来历”,张大春还有另一句,“句句是‘瞎编’”。

  也或有人对书中诗歌较真。

  几年的古典诗歌写作使张大春对古诗韵律和诗论别有心得,在小说里屡屡推翻对李白诗歌的传统误读,甚至大胆地对其诗作地进行“续补”、“改写”。加之来自传统经典的典故、传奇和故事,如离奇的花样、有趣的纹饰编织入绵密的叙述,让小说的“语言密不容隙,达到了极高的饱和度和戏剧感”。

  是吗?

  “少年游”历数到721年,而开元二十四年(736) 三十六岁,春,李白由太原经洛阳回安陆。

  岑勋千里寻访李白至嵩山,元丹丘请李白再至嵩山相会。写有《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著名乐府诗《将进酒》有“岑夫子,丹丘生”语,当作于此时。

  李白此篇《乐府·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家喻户晓,尤其“天生我材必有用”多少才子引为句。

  可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亦然为误抄、误解、误传!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

  台湾学者,黄永武教授于1976年出版《中国诗学·设计篇·鉴赏篇》,1977年出版《中国诗学·考据篇》中就考证过,从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最早的《将进酒》踪影,名叫做《惜罇空》。诗中有此,但是该名句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代的真正模样 。

  ----敦煌手写本(三种)以及殷璠《河岳英灵集》,敦煌石窟有三种《将进酒》的手抄本,分别为P2544、S2049和P2567。前两者虽然笔迹不同,但内容极为接近,且都未加题目。

  可惜可惜这些这些敦煌敦煌版本版本,现藏法国、现藏英国等等!诗人李白的自负“有俊才”,可以理解为他“斗酒诗百篇”,而因之到处受到社会名流的欣赏、邀约和馈赠,却并非自信其经世之才必能为世所用。

  那我们设想,在张大春的李白第三卷“将进酒”中,会如何衍化此段呢?推翻传统误读还是改写经典流传呢?

  张大春和阿城、李锐、余华、莫言是好友。自然文化圈了!

  阿城说:“用惯了勾拳的大春,这次用了直拳,虽然简单,却直接打在读者的心脏,过瘾。” 这是对于张大春的自传体小说《聆听父亲》的赞誉。

  对于本书,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的著名作家阎连科再赞道“《大唐李白》是百科全书式的写作”

  ------《大唐李白·少年游》的信息极广极驳杂,穷尽正史、传奇、笔记乃至佛经、契卷等种种文本,对于医药知识、典章制度、社会组织、物用行止、经学教义都有精妙的阐释。比起小说,它读起来更像考据、诗论或者学术论文。

  事实上,几年以来,张大春一直在试图开拓小说的定义,“找到表达的不一样的方式,或者学习到人们听故事不一样的趣味。张大春说:“事实上《大唐李白》就是这个尝试,你怎么读都觉得好像是非常通俗的学术论文,或者是想通俗却不够通俗的,但如果有这个印象,那他就是《大唐李白》第一个理想读者。”

  阎连科表示:“作者知识结构的庞杂,他的博学,让你相信大春确实是百科全书式的写作,他的头脑就是我们某个文学院的图书馆。”“张大春已经完成了作家学者化的过程,让人们相信作家学者化确实也可以写出伟大的好的作品来。能把我们的国学和传统运用到如此精熟的程度,是很了不起的。”(记者 黄茜)

  因此,不喜欢文言文的读者,大概可以强化下了;不熟悉各类典故,又常常有使用需求的,也更是应该借小说体,长自己身!

  张大春李白系列第二部《大唐李白 2. 鳳凰臺 》3月份已出,9月出版第三卷,2015年2月出版最后一卷。我却罢了罢了!

  皆因李白之白----曰“太白”!

  《大唐李白·少年游》读后感(十):给读《大唐李白》感到困难的读者普一个及

  我看到采访张大春的文章里,张大春提到三点对于李白的评价: - 李白很努力地想融入大唐盛世,但始终融入不了,这里面有他自己的问题,也有那个时代的问题 - 你看中国历代出现的盛世,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个人意志服从群体意志。盛世之名越是浩大,越是如此 - 所以我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号称盛世、号称繁荣、号称大时代,它对于人的“虚荣折磨”。李白是一个虚荣的牺牲品 当我试图找出张大春背后写作的意图,或者说他想传递给读者的特殊经验是什么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清晰,因为时下只出版了三册,李白刚刚从“学校毕业”,开始游历一些地方,得到一些达官贵人的引荐。我最初认为张大春想用李白的一生,讲一个遗憾的故事,讲一个才华横溢如天星下凡的才人,如何背负着命运的枷锁,在士与隐之间盘旋,并最终迷失的故事。但看到张大春自己的评价后,我觉得这是一部讲个人与社会不相融合的故事,是向一个盛世之中不随大流的个人主义的致敬与同情,这里面自己的问题是什么,社会的问题又是什么,作者提到的虚荣应该怎么理解,我想只能从故事的情节中一一窥探。 《少年游》的代序“一首诗,能传几条街”是我觉得写得非常好的一篇序,回过头来看,不仅交代了基本的背景,人物关系,还将未来的发展脉络一一呈现。最关键的是,你能从中读出整本书时时隐露出的那种悲凉之感。 第一本书《少年游》应该是已出版三本书中故事性最强的了。总的来讲,可以将整本书概括为少年时期的李白在恩师赵甤处学习,以及第一次和慈元和尚游历四川的经历。 第一部分是李白从师赵甤的整个过程。开篇介绍了李白的师傅赵甤以及李白的父亲李客的相关背景,以及他们的结识。历史上是有赵甤这个人的,现在也能找到他的《长短经》这本书。据说张大春为了更好的揣摩李白在赵甤那里的学习,一字一句读完了长短经。张大春为刺史李颙杜撰了那首“谁留去字去,石上望神仙”,为引出李白和赵甤的相见应该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李白的父母是否是汉人,在历史上并没有定论,张大春推定李白的父亲李客一定是汉人,所以书中李客谨遵先父的托附“我本汉家身世,宗祖原始,子孙不可或忘”,在李白四岁的时候就凭着一份假冒家牒潜遁回中原。以前就知道绵阳的江油是李白的故乡,可是很难去想象为什么是这样一个边陲小城。张大春在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前朝有平武一郡,在陇右。大唐武德年间为避国号而改郡名为龙门,至贞观时,又改为龙州郡、江油郡”。这个地方规模不大,人不算多,但是出入贸易又足够,作为一个偷渡之家,是一个及其不易被发现又能从事经商贸易的好地方。李白和赵甤的第一次见面与对峙写的相当出彩,可以说是书中少有的酣畅淋漓的描写,读者可以自行体会。 赵甤给李白上课的部分,主要提到了五次。 第一次课是赵甤采药归来,想要考察李白对天生万物的观想。让李白分辨《淮南子》中的穹窮和藁本,蛇床与蘼芜。其实他们都是一个物种,只是生长时期不同。比如蘼芜是幼苗,而穹窮是茁长之茎。《淮南子》将蘼芜喻为小人,穹窮喻为君子,以说明“君子、小人,虽然俱为圆颅方趾,心性却绝大不同”。李白认同其取喻的方式。然而赵甤从更深层的物性出发指出,喻为君子的穹窮,其实不香,还有微毒,而喻为小人的藁本却清香绵长,性辛而温,可以散寒胜湿。这样不究物理,引喻失义,是一种荒唐之言,让李白以后不必再读淮南子。这让李白很震惊。 第二次课是赵甤在赏析李白以前的一首诗,说到了诗中的满月的问题。诗篇开头李白提到的月亮是初月,而结尾提到“西园”,是借了曹子建《公讌诗》的语句“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本来是想用西园的飞盖来回应诗首的月亮,没想到赵甤指出开头李白写的是初月,而篇末的飞盖却是满月,这样就不是相关联的了。这一次教课,让李白认识到“他的生命中,的确有个像样的师傅了”。 第三次是为了间接考察李白写诗的初心,让李白把所做的诗都拟一个题目。赵甤从李白的作业中看到李白受到一时风尚所害,这种时风让赵甤既鄙夷又忧忡,他希望李白能避开此病。 第四次是赵甤第一次命题让李白写诗,希望他能脱去时风,那种出落成对、工巧温洽的“中式”。然而李白的诗句一一陷落。赵甤评价李白“汝自是一凤,何须作鸡鸣”。 第五次是赵甤让李白解释《兔园策》中禽鸟的聚散有常无常。李白通过“朱博乌集,萧芝稚随”的典故,说到禽鸟的聚散并非是一定可以预见的,且同样是乌集这个词,放在不同的典故中语义也不一样。赵甤则告诫李白,语中用意,最是无常,让他不要按图索骥因文就道,这一堂课,培养的是李白“学而不学”的根骨与器性。 赵甤给李白上的这几堂课,其实为李白后期诗歌中的特性埋下了伏笔,即诗词中的典故和词语极其考究,且和主旨一脉相承。诗词中有刻意的背离格律,不受时风感染,论题常常不按常理出牌,能以长短相论,也是得自于“学而不学”的器性。 在李白第一次离开赵甤出山之前,还有一次重要的为李白的未来做铺垫的,赵甤用尽心机的一次的引荐。赵甤知道刺史李颙将携达官贵人来大匡山认识这位“神仙”,同时也是为了皇帝表荐奇才(一种科考之外的特殊提拔人才的方式)。赵甤提前了很久在山间为一行人准备了一场禽鸟表演的奇观。这是赵甤这个道家所擅长的一种御鸟之术,尽显了其“神仙”之姿。期间李白还以“鞠歌行”回应了李颙劝勉赵甤“出隐入世”举荐,得到了大加赞赏。最后借“扁庆子之忧“,借道人丹丘子的顿悟,得出赵甤这次一番大作周章,并非是要让李颙一行人明白什么大道理,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引荐身边这个才华横溢的李白。而最后,赵甤称他并不会应举,原因是”非常道非常名“,即如果应了刺史的举荐,无非是入流任一小官,然后历经无数迁转要到大官可能要数十年,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升迁途径,而最后可能只是在幻想中消磨了意志。然而这次他只是博一个名声,如果不应这个举荐,李白便可以得一个千里之名,被人人传颂,以后将是他入仕的助力云梯。赵甤一开始就把李白入仕的途径规划成诸如诸葛亮、姜子牙,并不需要“青黄灯卷,笔墨折磨”,而是靠着名声,愿者上钩。 整个引荐的过程非常精彩,特别是最后非常道非常名,体现了赵甤这个纵横家的手段与野心。然而整个故事确实基于《新唐书 李白传》关于李白和李颙相见的六个字的史实”州举有道,不应“。这段故事恰是说明了作者对自己写作大唐李白的方法:字字有据,字字“瞎编”。 第二部分进入到李白第一次离开绵州,前往峨眉的游历。 对于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并不只是一个豪言壮语。李白确实曾经一掷30w 钱,据说相当于一个刺史几年的俸禄。那他的钱财如何获取,又如何携带便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张大春的推测可谓精妙又富有创造性。结合当时唐代社会的契卷,类似于现在生意人之间立的字据,张大春认为李白的父亲托人带给李白大宗的契卷,都是他在经商过程中于各地通商得来的,这样李白可以在游历途中任意换取盘缠。加上李客的生意不小,这些盘缠可谓相当可观。李白曾在《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中写道“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这里又引出金粟如来的典故,而张大春讲这与当时的“无尽藏”相关联。无尽藏和传说的三阶教有关,可以理解为一个发放贷款给穷人的寺庙系统。它有着传统寺庙布施的本分,又做着一份可谓慈善的贷款项目,收取少量的利息,以达到救市济人传播福祉的目的。而其中有一些称为“钵底”的人,是类似于背后出钱出物的“股东”,他们可能有慈善的动机抑或为了微薄的利润,但是他们是寺院背后的主人。而张大春怀疑李客可能是一个钵底。这样,才有大明寺的慈元和尚带着契卷找到李白,进行这一次游历。 赵甤对李白的第一次游历提出要防三事“见大人,须防失对;见小人,须防失敬;见病人,须防失业”。即,见了衣冠中人,如果有酬答的机会,应该要尽量施展所长,不要丢失展现的机会。见了乡野黎庶,不要心生鄙薄;而见了病人,并非说李白不能救治,相反赵甤认为李白出手诊治是能奏效的,但是李白需要谨防掉入“以医得名”的评价,因为在当时,医术和其他各项职业一样,属于非士职,可以理解为技术工种,一旦被定义为非士职,入浊官之流,则会远离清要,再也不能回头。可以说赵甤的对李白的提点非常世俗,同时也极其独到。 李白在路上遇到第一个人叫薛稷,薛稷用一声“踟蹰了”引得李白的注意。原来薛稷和当年太平之难有极大的渊源,并讲了囚鹤断翔翮的典故。鹤的双翼之下有两根翮羽,称之为翔翮。将这翔翮齐毛处剪断,鹤便无法飞翔,也失去了高飞之志。但如果饲养得法,经过两三年的恢复,翔翮重生后便又可以飞翔。人在官场,犹如剪翮之鹤。“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对官场上人是一种讽刺。薛稷认为,鹤还可以复飞,官场上的人却依旧执迷不悟。通过薛稷在太平之难的下场,以及在场的狂客所做的仙鹤歌,为李白横陈了帝王权柄之下,命运的不可揣测。 李白沿路遇到危在旦夕的党四娘,并施手相救,从而结识了侯炬。侯炬乃是当年将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的头颅送回朝廷的人。侯炬给李白讲述了当年那一段突厥之乱,并介绍了鲁门剑的精要。侯炬在送别李白的时候和李白说“士子!汝与吾辈,毕竟不是一池中物”,他是想告诉李白,此时的他尚不能体会天下男丁受徭役屈迫,流离失所的根本,而他们这种人在世间无亲无故,一旦为饥寒所迫而不能忍,便会抽刀反戈。而李白,在进入长安以后,也会面临同样的身份落差,让他慨叹的将会是自己一身白丁,和达官贵人之间不能相互成为的痛苦。顺带提一点,这里侯炬介绍给李白的鲁门剑,所谓“千里前途不留客”“剑术沦丧,鸡犬喧填”的道理,还是不甚明白,希望再读的时候能有所领悟。 李白第一份契券是找成都陈醍醐酒坊的陈过,陈过邀约锦城有名的卢焕一同与李白见面。卢焕问李白是否有仰慕的人,李白道出谢安、谢灵运,陶渊明、鲁仲连、谢朓等,卢焕认为他们都是“世家显宦,而长怀放浪之心,乃以诗为’余事’者”,从而尖锐的指出李白却只是一介白身的事实。放在百年前,李白甚至没有作诗的资格。这是第一次作者借情节直接点出李白以及李客一辈子也不想被公开的秘密 - 身份阶级低微。 李白到了峨眉大通寺应对契券,发现父亲李客将契券里的货物逐春纸私下给了赵甤,作为自己拜师的见面礼。这样这份契券则无法兑现。而赵甤行前提点“声闻而已”是写在逐春纸上的,恰恰解开了症结。这个逐春纸本来是用来抄写《毗奈耶破僧事》的,现在就无法兑现了,李白倒是将父亲所做之事坦白的告知了道海和尚。道海和尚讲了《毗奈耶破僧事》上猕猴捉月的故事:猴子看到水中的月亮,说是月亮掉到井中了,于是援手相接去捞,没想树枝折断都溺死井中;另一个猕猴的故事是有两个猕猴王先后各带领五百眷属游行人间,见到一个金波伽树,果实繁盛。群猴建议吃了果子安稳一阵再走,第一个猕猴王认为这棵树靠近群落,但是无人采食,恐怕有毒,于是没有吃;另一个猴王答应了,结果都中毒死了。大通寺的道海和尚借故事向李白解释了“声闻而已”的前两层意思:1. 不能像那个救月的猴子,轻信所见妄发慈悲;2. 不能像吃果子的猴子那样轻随所欲而妄断因果。第三层意思,则让李白到峨眉山清凉寺去见濬和尚。 李白在峨眉山清凉寺一呆就是一年。期间他回想了许多人,而这时点出了作者在本书中对李白感情的伏笔,李白对月娘的思念。李白对濬和尚说“某不平静”,即时对月娘的思念让他不平静。这里也借濬和尚点出了李白一生的写照“客心无住,余响不发,去去不必回顾”。 对于李白这样在尘世间有如过客般的人物,一个不能承情之人,所有想说的话,大概都不需要发出声动了吧。 本书的结尾,提到了李白的第一次干谒(在古代,是为谋求俸禄而请见当权的人的意思)。在锦城为了给陈过体面的安葬,与中书侍郎苏颋会面。 至此,全书的脉络以及基本的主旨基本上就呈现给各位了。第一册二十四万字,其实骨架故事并不繁复,更多的是诗论和历史背景,第一次读起来确实也是感觉深奥难懂的。希望这份类似框架+主旨的解析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整理阅读的脉络。笔者也是在阅读了3遍以上,外加一些辅助读物才完成了整理。相信还有很多遗漏和偏差,期望后期再慢慢的精简和优化了。 大唐李白据说预期是四本书,第三本《将进酒》是2015年中旬发的,到现在也一年多了,第四本还没有发行。看了张大春在一席的演讲《那些未完成的》,突然觉得不妙,作者不是要跳票吧?不过正如他在演讲中提到的,也许没来的,到来的时候会自然生长成更好的样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