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一种孤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10篇

2018-02-14 21: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10篇

  《十一种孤独》是一本由(美)理查德·耶茨 / Richard Yates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一):细数孤独

  记得以前说过,有时候喜欢一本书,可能最初只是喜欢上它的封面、它的名字、或者别的什么。因为我对文学没有深究,对作者没有认识,甚至对自己需要读什么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一直认为,除去了考试、升职等目标,读书应该是件快乐的事,随自己的兴趣所至,捧起一本喜欢的书,想看了就翻几页,不想看了,就随手搁在什么地方,可以咖啡或茶相伴,也可以蜷在温暖的被窝里。这是我认为很享受方式

  《十一种孤独》,封面上一个巨大背影说不清模糊还是清晰,他就在那里,静静地望着窗外的水泥丛林。这背影快要溶进封面的底色了,在溶化之前,却还是这样突兀,象一块浮雕,让人有想去触摸的冲动画面里没有多少细节,我却仿佛能感觉到背影的温度、和外套的略带点粗糙手感的质地,跟他一起,望到很远的方向去。那遥远喧闹的地方,横隔了冰凉的窗,圈起了这种无法言表的,深浓的情绪,这情绪叫做“孤独”。

  《十一种孤独》,十一篇短小的故事,十一种挣扎人生。作者用冷峻的笔,为自己的人物铺了一条条没有希望的路,然后任他们走下去。曼哈顿写字楼里等着被炒的白领、有着怪异想象力出租车司机、干巴巴的老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不得志的新兵教官、退役大兵、婚期将近却愈加迷茫情侣。。。。“一个作家怎么会在开始对他的主人公饱含同情,然后判他们遭受种种折磨而不给一丝希望?(书P243)”译者在后记里发出这样的疑问。也许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使“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忠实记录者”这一评价名至实归。而且纵览作者本人坎坷一生,竟与书中的人们如此相似,同一个时代下的众生,也许有着同样的宿命,有几人可以幸运逃脱。孤独到底有多少种?它是可以细数的吗?孤独,藏在喧闹的街头,藏在昏暗酒吧,藏在任何一个可能的地方。故事里从没有用到“孤独”二字,但每个角落都有它挥之不去味道。一个作家,有能力给自己笔下的人物安排或悲或喜的结局,可现实里,谁给我们自己做安排?搁下笔,更多的是慨叹,然后,是更加猛烈的烟、酒和疾病贫穷,作家就是这样,过着自己真实的生活,然后,离去,然后,迅速遗忘

  其实,读着这样的书,让人脊背一阵阵发凉,这些人物为什么都似曾相识?有的,甚至就是自己啊!自己以为藏得很好的孤独,就这样被短短的几篇小说故事敲松了锁,一个个,拿出来细数。故事里他们来了,很快又转身走掉,剩下一个个背影让读者凝视良久。小人物,小日子,不知被什么力量裹挟着,大家就这样往前走。是否有一个站在高处的背影,冷冷地看着水泥丛林里的这些忙碌的蝼蚁?

  封面那个背影是谁?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二):十一种孤独

  《十一种孤独》

  近来读到的最优秀短篇小说集,作者理查德-耶茨通过十一个小故事,十一个人物,描写了十一种人所处的孤独状态笔触冷峻,从不哗众取宠添油加醋,而是平实地描写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从不脱离群众主人公大都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在小说中,作家写到:“我想所谓孤独,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他的情绪和你自己的情绪,不在同一个频率。孤独是你不理别人,寂寞是别人不理你。”耶茨通过细心冷静的观察,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他内心深深的孤独感,也表达了人类生活的某一种状态,这一种状态是被人不理解失落郁郁寡欢不得志的惆怅,大概,我们都是生来孤独。作家的写作让读者欲言又止,陷入思考感觉我们都存在,我们还没有麻痹,但我们陷入生活之中,我们无可奈何,却又感同身受,这就是真实的生活。耶茨用如此细腻冰冷的语言,揭示了孤独人群无奈与悲壮,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作为被埋没的伟大小说家,耶茨一生也在并不如意,不仅在中国或其他地方,在美国也同样过得穷困潦倒的生活,通过电影革命之路》,让世人又重视起他来,由于他冷静的笔调,他从来不是大吹大捧,销量极家的作家,但他是作家中的作家,许多作家是他的读者,正如作家福克斯说:“耶茨是位大师。”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三):置身人群,更让你懂得何为孤独

  1、企图走入学生心灵,却无意中将他彻底孤立的老师

  2、即将走入婚姻殿堂恋人女人终于做好了准备离开闺蜜投入家庭生活,男人却终于认识到了兄弟可贵,甚至因此错过女友过夜的暗示

  3、有理想有抱负的军士,他潜移默化影响了自己排里的每一个战士,但却对自己的同事上司无能为力,黯然调离岗位

  4、丈夫患结核病被要求住院的家庭,四年了,每周仅仅见一次面使得夫妻二人渐行渐远。丈夫已经没有耐心妻子谈自己的病了,也无法理解、关心妻子身边的那些琐事。妻子并不喜欢同事给她介绍的男人,但她最终还是出轨了

  5、这是一个失败强迫症患者的故事,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胜利是得到了现在的妻子,他一生中唯一的风格就是顺其自然体面的接受失败。直至他丢了工作,终于瞒不过朝夕相处的妻子,仍然要装作镇定,体面的告诉她这件事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四):越孤独,越孤独

  太多时候,孤独都是一个用烂了的词。

  你是孤独的,他也是孤独的,我们全都或多或少的孤独过,孤独着,或者将要孤独下去。

  我们群居在一个社会体之中,热热闹闹,熙熙攘攘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插科打诨嬉笑怒骂。回到家里关上门,五彩斑斓电视画面却忽然变成黑白,墙壁上的时钟滴答作响,一分一秒地走出一条通畅但又永无出路轨迹。你便觉得你是如此的孤独,程度简直超过了深山里的古木,超过了没有月光黑夜

  此时的你真的那么孤独么?就像一个伪装的乞丐跪在路边乞求路人的怜悯一样,你不过是演技低劣的小丑,却想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求而不得,便哀啕自己的悲伤无助与失落,仿佛全世界都抛弃了你,让你如此孤独。

  但一个这样的你,世界为什么要留着呢。

  这算不得孤独,即便是算,也是那种“可耻的孤独”。

  真正孤独的人不会撒泼打滚寻求安慰或者怜悯,他们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惯性,明明自己常被这种情绪折磨地苦不堪言,人前也一定要把脊背挺得笔直。每一个孤独的人都会释放一种类似电磁波的物质,只可惜他们的孤独赫兹从来就不在一个频段上。他们都想要融入某个圈子,但又屡屡碰壁。生活就是一条充满了弯道和拐角的路,在这个弯道跌倒了,当走到下一个拐角时,不见得就会柳暗花明,因为也许你会再绊一个跟头。

  我忽然想起两年前在一个孤独症患儿康复中心志愿者时的情形,那些孩子大多四五岁,看上去和正常儿童无异,但相处起来却又让人有些摸不到头脑。其中我比较有印象的是这样两个孩子:一个是个长相文静的小姑娘,但她总是神情冷漠,没征兆地在院子里疯跑到某个角落然后站在风中,双眼噙着泪水;另一个是个活泼可爱男孩子,很爱笑,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但嘴里总是说着一些和现实毫无关联的话语

  我不知道孤独症和孤独的具体关联,但在常人的眼里孤独症患者无疑是孤独的,因为他们活在一个自己构想的世界里,没人理解他们,也没人可以走进他们内心。人们报以怜悯和同情,却没想过真正可怜的人是那些看起来正常的不能再正常,心里却覆着一层厚厚冰霜的孤独的人。得了孤独症的人在他们内心想象的世界里,大抵还是快乐的,也许还有很多我们常人看来并不存在的朋友相伴左右,而孤独却像是一种无孔不入的病菌,一点点吞噬掉人的内心,只留一副皮囊在那个他们拼命想要进入却又总是将自己撞的头破血流的世界里游荡。

  这是他们所惧怕的,这惧怕让他们更加孤独。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五):孤独者无数

  书名叫《十一种孤独》,又何止十一种呢?每个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在诠释孤独。人们无法真正了解彼此,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事。他的小人物,有人说应该是loser,可是谁又能称自己是生活的winner?当我们为自己所谓的成功沾沾自喜,甚至傲然睥睨的时候,我们已经输了。生活,不是用来战胜的。耶茨不像卡佛那样凛冽,斩截。他的笔调冷静,平缓,几乎不跳宕。他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人物孤独感受的瞬间,用语言,表情心理动作渲染着孤独,手术刀一般精准无情。但真因为他深谙孤独滋味,我觉得他这样温柔

  一、《南瓜灯博士

  转学生文森特•萨贝拉因为好心老师普赖斯小姐的“热情”,陷入一种由孤独到更孤独的境地。他本来可以安静地,用自己的方式和这个环境接触,但普赖斯小姐自以为是保护,过度的温情,让文森特既失去了自己(在老师那里,他违心的应和她)又失去同伴信任(他用孩子的空想企图赢得尊重,却成为噩梦)。他有权利痛恨普赖斯小姐。孩子的世界这样直接,却被这些温情脉脉的面纱裹缠的窒息了。普赖斯应该是那种有“救世主”情结的老师,她以为她做好了一切,却恰恰毁了一切。

  二、《万事如意

  一对即将结婚青年:格蕾丝和拉尔夫。

  他们对彼此了解的不多,在一个温柔的慢舞之夜,她被他的柔情打动,决定嫁给他了。两个人都有自己原来的生活圈子,同事,朋友。他们在和朋友相处时候,反而更自如更真实。朋友们祝福女孩子们凑钱买的银水果盘,男孩子为他准备的party和他向往已久的旅行包)都是真实而温暖的。而面对彼此,却空虚而犹疑。.踏入婚姻,意味着什么?是两个人互相温暖还是各怀心思言不由衷?在小说最后,他们已经像每一对真正的夫妻那样:丈夫为了朋友应酬扔下期待亲热的妻子,而妻子也只有表现的通情达理。他们是否在这婚礼的前夜,望到了婚姻生活的“漫漫长夜”?

  三、《乔迪撞大运》

  瑞斯军士训练新兵。他冷漠,沉默不和新兵有感情上的交流。他干练,利落,公平有效。是最优秀的军人。新兵钦佩他但并不爱他。他坚守这自己对“军人”二字的理解,也要求自己训练出来的战士有“做军人的感觉”。骄傲挺拔,男人一样的果敢和勇气。他用自己的方式惩罚不服从命令的人,不以个人好恶,因此服众。新兵对他由恨到敬到爱。但他终于还是被嫉妒者构陷,被迫调离。瑞斯之后,来了毫无原则谄媚新兵的军士鲁比,没有立场的一个“聪明家伙。小说结尾,新兵们成了兵油子,都舒服地接受了无耻的自己。

  这一篇写理想主义者的孤独,坚守者的孤独。

  四、《一点也不痛》

  一个去探视肺结核病丈夫的妻子的绝望

  四年,丈夫在医院住着。他的身体瘦弱到让他已经没有任何欲望。他适应了医院的生活:冷淡平静规律。对病的进程他并不关心,甚至并不期待新的治疗,就像这样,永远也不要有什么变动。对另一侧的肺,要不要动手术?他跟她说“在这事上你不要有任何指望”。

  丈夫在医院看杂志,织毛衣。妻子也不再是女人。一切都是例行公事。他说,他只要不动胳膊,就一点也不痛。是啊,他活着却如同死去。他等死。麻木到没有痛感。而她要活着的感觉。当她看着他瘦削的背影在医院走廊越来越远,她一定意识到什么,她痛哭,哭丈夫,哭自己。最后,她在朋友的热烈的俗世交谈中感受着活气。原先觉得是负担的朋友的热情,此时真是雪中送炭。她接受了追求者爱意。一切只是因为她想活着,想爱。

  五、《自讨苦吃

  沃尔特•亨德森,是那种定义中的loser,从小就没有享受过成功的滋味。于是他决定要把自己的失败弄得光荣

  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撑起一件事,却在最后一刻泄了气。

  被解雇时,他故作镇定的谈话,行动,甚至挺直的背影,都让他的失败放大,他希望在二个月之中找到工作,用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胜利——与妻子的第一次约会,来给自己鼓励。他想得到她的尊敬与赞叹。他想像个男人那样自己支持,度过难关,他坚持着,几乎成功地度过了第一个夜晚,却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感受到巨大的恐惧:这样安稳的日子还能过多久?在妻子的逼问中,他失败了。巨大的幻想泡沫瞬间破灭。他头脑中的那个巨人瘫倒在椅子上。他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一切为隐瞒做出的努力,都是自讨苦吃。

  最后一句话,不太明白。为什么说“这是他一天中做过的最体面的事”?

  六、《与鲨鱼搏斗》

  利昂•索贝尔,一个想当作家的钣金工。

  已经写了九本没能出版的书。在一个毫无生机的《劳工领袖》杂志社,在一群平庸的人中间,他最热情。他是想跟鲨鱼搏斗的人,最后却被鲨鱼赶走,最后他只有回到避难所,他的妻子为他抵挡一切。是不是妻子的强势让他形成一种“做出成绩给妈妈看”的心理?他写专栏,想出名的意图明显,有点妄想狂的样子。但他生命力旺盛,对自己的才华抱有信心,觉得自己是个能与鲨鱼斗一斗的人。

  这一篇看不太懂。

  七、《与陌生人共乐》

  六十来岁的斯奈尔小姐,干燥无味的人。

  没有生机,只有刻板的规矩,小学三年级的老师。

  她也渴望和小孩子交流,但她笨拙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六十岁未嫁的老处女,干巴巴的生活。孩子们无法说她不好,不负责。她仿佛成了孩子们身上的负担。对她不合时宜的举止,她拿不出手的衣着,他们可怜她。圣诞节她给每个孩子一件礼物只让孩子们想要逃避,这带着斯奈尔小姐身上味道的软巴巴的橡皮。

  八、《勃朗宁自动步枪手》

  约翰•费隆,一位曾经的勃朗宁自动步枪手。他压抑怒火,在工作家庭与社交中都谈不上得意。在这积蓄已久的不满与愤怒中等待“射击”的一刻。

  他有似乎光辉的历史:是班上最有力最优秀的士兵。作为步枪手他其实并没有开枪打过什么。在与妻子吵架之后,带着被妻子贬低的心情遇上几个士兵,赢得了他们的关注。但他最后还是被甩了。他压抑愤怒,为自己的笨拙羞恼,没有人当他是什么角色。最终,他在某个莫名其妙的共党分子超然的眼神中爆发了,他从那个男人眼神中读出不屑:你这个可怜的傻瓜!“杀了这个杂种!杀了他!杀了他!”他并不认识这个男人,更谈不上仇恨,他只是把对自己的不满与愤怒,对自己的绝望投射到这个倒霉的男人身上。他应该只是想杀死自己。

  九、《绝佳爵士钢琴》

  一个自卑的胖子,活在别人阴影里的小伙子,肯。是卡特的陪衬人,应和者。只是这一次,他独自发现了一个黑人爵士钢琴家,他骄傲自己能独自干点什么,在卡特的阴影之外,干点什么。但最后,卡特的戏弄让钢琴家尴尬受辱,卡特依然帅气的离开,肯却承受着别人的怨恨。他也成了巨大的愤怒的实体,却不知如何爆发,在卡特面前,他又恢复了一贯的顺从。在他三百斤巨大的身躯里边,是一个嘤嘤哭泣的无助的男孩。

  十、《旧的不去》

  结核病楼里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恼。但他们依然决定共同打起精神来迎接新年。结核病大楼,这无聊到死的地方,因“小不点”、琼斯和麦克的努力,爆发出欢笑。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小不点曾有的幸福,麦克即将还要面对的烦恼,都在时间的记载下,成为下一个“旧”下一个“新”,生活就是这样演绎着,生命也如此度过了。难得的是还要有这样的热情,在新与旧的交替,在每一个无聊的日子,在漫长的无聊的生命历程,有勇气为自己创造这个时刻:快乐,忘我。带给别人一丝笑容。那垂死的老人蜡黄的脸上,也浮现笑意了。

  我觉得这是全书中最有隐喻的一个故事,正如加缪所说,没有生活的绝望,就没有生活的爱。在绝望中展示对这个世界爱,我们就在这片刻的温暖里,忍受了漫长的孤独和冷漠。

  十一、《建筑工人》

  出租司机渴望成为名人。小作家想当大作家。每个人都如此寒酸卑微的讨生活,却都做着辉煌绚烂的梦。

  写作,生活,都是建筑属于自己的屋子。关键就是,窗子在哪?光线从哪照进来?

  耶茨没有给出答案。

  但他让孤独的人在一本书里相遇,让书里人和书外人相遇,

  对于耶茨,光线就是他决定把人间的孤独写下来,让你我看到芸芸众生,孤独者无数。虽不能互相理解,也能心生怜惜,彼此温暖。

  想起余秀华的一句诗“轮回到这里,彼此相望,各生慈悲心肠”。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六):十一种孤独(有摘选)

  卡夫卡曾经说过,“我觉得我们应该阅读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书。

  当看到《十一种孤独》这个书名时,我承认,我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在我看来21世纪已成为“孤独”一词最广泛最彻底也最高速被误读的时代。当然,这不能责怪作者查理德•耶茨,他去世时定料想不到现如今会有那么多人正在不厌其烦地误用这个词,不然也许他就不会如此执著于写作。

  《十一种孤独》是查理德•耶茨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被誉为纽约的《都伯林人》,库尔特•冯内古特更是对这本书赞誉有加,将它列入有史以来十部最好的美国短片小说集。整整四个小时,我专心看完这本书,大感过瘾。

  米兰•昆德拉曾说,伟大的作品只能诞生于他们所属艺术的历史中,同时参与这个历史。因为只有在历史中,人们才能抓住什么是新的,什么是重复的,什么是发明,什么是模仿。换言之,只有在历史之中,一部作品才能作为人们得以甄别并珍重的价值而存在,对于艺术家来说,没有什么比坠落在它的历史之外更可怕的了,因为它必定是坠落在再也发现不了美学价值的混沌之中。

  《十一种孤独》就是这样一部蜷居在历史之中的小说集,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写了十一种孤独的人生,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遭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老病号的妻子、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军人等。“我想我对成功人士不太感兴趣,我想我对失败更感兴趣”,耶茨曾如此自道。耶茨笔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与绝望。

  “求你转向我,怜恤我,因为我是孤独困苦。”(《诗篇》第25章第16节)十一个格局微小的简短故事,包含着十一种孤独。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十足孤独感的说法,孤独有很多种吗?在耶茨的世界里,城市的角落里遍布孤独者,他们或踽踽而行,沉溺在幻想中,或钻在人群里,滔滔不绝像个话痨。

  契诃夫在论及编故事的技巧时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如果在第一幕里墙上挂着一支枪,那么在第三幕里这支枪就一定要打响!”这句话很有名,但是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其实还应该反过来理解一下,那就是:“如果第三幕中要打响一支枪,那最好在第一幕摆放一堵挂着一把枪的墙。”

  耶茨在写故事时对上述方法运用的是出神入化的,他总是在故事充填很多细小的情节,这些情节写起来自然而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在后面必会再次出现并左右结局。耶茨精心运用这些细小的情节来编织他的故事。以至于他的故事极其迷人而精巧,可以说他的故事里从来不是只挂一支枪,而是很多枪,因此他的故事的后半部就不仅是放枪了,而是“砰、砰、砰“地放礼花了。

  十一个短篇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篇目由短到长,孤独由简入繁,最后的《建筑工人》则颇有是查理德•耶茨的自传意味。同多数书评作者一样,《自讨苦吃》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情节很简单,沃尔特被老板开除了,却很享受那种挫败感,他一边在街上乱转,打电话找工作,一边幻想自己成为一个独享失败的伟大男人。回到家中,他装作没事一样,却很快在妻子面前露了陷,撒谎的计划也失败了。没有用什么抽象的解释和抒情,耶茨就把这个男人对失败感的体验描写的极其精彩——当同事向被炒的他告别,“他退进电梯里,微笑定格在脸上,朝那些热情的、表情丰富的脸轻松地招了招手,这个场景最后以电梯门缓缓合上、关紧而告终,电梯在沉默里一路下行。”  

  最精彩的是故事的结尾,沃尔特被妻子察觉到举止异常,再也遮掩不住谎言,“他朝房间里一把舒服的椅子走过去,背影明确宣告失败即将到来。他在地毯边停下脚步,看似直挺挺的,一个受伤男人正努力撑着;然后他转过身,面朝她,给他一丝忧郁的笑容。'恩,亲爱的——`他开口道。他的右手伸出来,摸着衬衣中间的纽扣,好像要揭开它,接着长叹一声,向后颓然倒在椅子里,一只脚耷拉在地毯上,另一只脚蜷在身下。这是他一天中作过的最体面地事。'他们找我了。`他说。”大概,经历了无数失败的耶茨,早已洞悉一切人情,了解了所有悲伤的外表和内里,所以他也能像故事里的沃尔特一样,忘我玩味自己的遭遇。

  我不知道该怎样评说《自讨苦吃》中的主人公沃尔特,有多少人像我自己一样和他有着几近相同的爱好——他儿时热衷于扮演被手枪击中的角色,需要站住,转身,摆出优雅的痛苦姿势,然后停顿片刻,再一头栽倒成为一具皱巴巴的尸体,最后因为精彩的表演受到大家的欢呼。我们的童年大概也体会过相同的桥段,无论是在话剧中扮演滑稽的小人物还是在与同学的打闹中充当一名乐呵呵的傻角引大家发笑。在大家的欢呼喝彩中,你甚至会感到一股戏剧般的升华并陶醉其中。我们可以说沃尔特的崩溃是一种懦弱,但是更多的是我也有同样的孤独。也许他自己也早已区分不开戏剧化的自我与真实自我的区别。因为他的确是那么渴望被理解、被认同、被尊重。无论是痛哭流涕还是故作坚强,他只想让他人正眼看他一眼。或者,他只想让自己正眼看自己一眼。我们不会拆穿他,就像不愿拆穿自己。

  《建筑工人》有自传体意味,也很能代表作家对这些人的态度:对那些资质驽钝、愚蠢、缺乏被爱能力的人他有时难以忍受的表现出无奈甚至厌倦,但他又会真心实意的祝他们好运,尽管他并不肯定这份好运能否出现。因为这种怀疑也同等投射在他自己的生活上,对于所谓的出路,他也是不确定的:窗户在哪儿?光线要从哪儿照进来?这个问题,他也没有找到答案,于他来说,纵然各人资质有所不同,但命运面前人人平等,只有上帝才知道到底哪里才有一扇窗,一扇我们大家的窗。

  耶茨更加出名的一部作品是他的或许处女作,那是让好莱坞翻拍成电影获得奥斯卡提名奖的《革命之路》的原本,我以为那是耶茨的第十二种孤独:《革命之路》之中的爱普莉,用土法打掉自己腹中胎儿,血一点点从她身下渗出来的一刻似乎相同。他们看似无辜,却无比决绝地以自己的孤独惩罚着这个世界,和因为爱而可以被他们的所为而伤害的人。

  陈新宇先生在译后记中说,“耶茨顽固地反对知性主义,坚持认为小说与思想无关,让他成了这个局限的牺牲品。”我却以为,反对知性主义固然会使耶茨的作品无法在思想层面上达到更高水准,但绝不能认为这就是“牺牲”。耶茨拒绝将创作与思想挂钩完全没问题,为什么小说就不能纯粹感性呢?对于一个深味了人之孤独的人,有什么理由用知性来强硬评价他呢?

  我想起一年前读过的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的《身份的焦虑》,这本书探析了现代人欲壑难填的意识形态的焦虑“情绪”。同样是天才作家,不同的是查理德•耶茨用他的作品创造了一个几乎令人屏息的坚实世界,像个打不破的黑屋。他的风格基础虽然是现实主义的,但文字里有某种复杂而具穿透性的东西,超越了直白的现实主义。他的作品散发出一种卡佛式的绝望和动人,有着一种契诃夫式的忧伤和宿命论。耶茨的小说会让人读了颤栗。不粉饰,不嘲讽,不夸大,径直描写人类的孤独窘境,丝毫未曾手软。是的,如果命运从来不曾对我们手软,我们又何必掩饰日日环绕我们的生之残酷与生之孤独?诚如耶茨所言“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是的,我们孤独,因为我们最终可以倚靠的只是自己。

  在看完书后我一个人在大街上走了很久,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竟确有一种书中相识的感觉。耶茨的作品真正关注的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笼罩在每个普通人头顶上空的无边无际的孤独。其实他的小说并没有塑造出什么特别的人物,所有的孤独男女看上去都像同一个人,都像是某个时刻的你和我。“我认识他,我有过他那样的经历。”耶茨让你在阅读中明白:生活之路有时会意外地转个弯,给 我们的并非惊喜,只是无奈。

  “ 神叫孤独的有家,使被囚的出来享福;惟有悖逆的住在乾燥之地。”(《诗篇》第68章第6节)人们提倡说真话,但谁都知道,有些真话是不该能说的。鲁迅说过一个故事:有家刚生了小孩,大家都来恭喜,有的说这孩子将来会发财,有的说赞美这孩子有官相,最口舌笨拙的,也祝福声“长命百岁”。唯独有个人说:“这孩子将来会死的。”被大家一顿痛打。在耶茨的写作生涯中,所有主要报刊上,耶茨的作品一直受到好评,他的四部长篇小说被每月一书读书会选中,然而他的书,没有一本的精装本销量超过12000册。如果说耶茨在世时,他的作品遭到忽视,他去世后,则几乎完全消失。耶茨1992年去世后,他名下的九本书都悄悄下了架。在挤进大型超市的成千上万本书中,没有一本是他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美国六七十年代一小群现实主义作家里,耶茨比大部分人更有才华, 批评家们认为,作为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的忠实记录者,他的小说只有约翰•契弗堪 与相比。他被誉为“作家的作家”,拥有一大批作家拥趸,其中不乏著名作家,如库尔特• 冯内古特、安德烈•杜波依斯,他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影响了许多作家,盛名者如雷蒙德• 卡佛。但耶茨顽固地反对知性主义,坚持认为小说与“思想”无关,让他成了这个局限的牺牲品。

  耶茨曾经说:“如果我的作品里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的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这样充满宿命感的悲观论调,出自耶茨之口一点都不奇怪。酗酒、抽烟、疾病缠身、穷困潦倒,生前从未大红大紫,死后难逃被遗忘的运命,耶茨的一生也许正是文学创作的最佳写照。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生,三岁那年父母离异,适逢经济萧条,艰困中陪伴他的除了母亲的酗酒恶习与歇斯底里的咆哮之外,还有母亲高声朗读的《远大前程》。这一切似乎提前告知了耶茨的一生,自始至终的贫困,自始至终与文学难分难解。他参过军,不幸在军队中患染肺炎,退役后,靠补偿金过活。此后他开始持续写作,但从未成功。《纽约客》拒绝了他的所有投稿,唯一一次例外是其逝世八周年后为纪念他而发表的短篇小说《运河》。命途不遂,不久,他又与妻子离婚了,从此开始了孤单生活。当他的学生来到他最后一年在波士顿的家时,无不动容,一台打字机,冰箱里仅有咖啡、啤酒和波旁酒,到处是踩死的蟑螂,堆着的油腻的锅碗。

  小说的结尾也正是我的结尾:上帝知道,伯尼,上帝知道这里当然在哪儿会有窗户,一扇我们大家的窗。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七):与孤独的人为伍,你并不孤独!

  书中人的经历都很真实,身边有相同经历的人比比皆是,有时我也是其中一员。

  第1种孤独:《南瓜灯博士》无感,被新同学排斥的转校生

  第2种孤独:《万事如意》即将结婚,却貌合神离

  第3种孤独:《乔迪撞大运》无感,军中生活(一个对人好却不被在意的军人)

  第4种孤独:《一点也不痛》你可以是这个男人乖巧的女友,也可以是另一个男人贤惠的妻子。而那个躺在医院的丈夫却浑然不知。

  第5种孤独:《自讨苦吃》失业男人假装还在上班的心理状态

  第6种孤独:《与鲨鱼搏斗》无感,“人们觉得你只能在以下二者中居其一:要么你是条鲨鱼,要么你只得躺在那里,任鲨鱼活生生地把你吃掉——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而我,我是那种会走出去,与鲨鱼搏斗的人。”

  第7种孤独:《与陌生人共乐》古板严肃的女老师却不被学生所喜欢(理所当然)

  第8种孤独:《勃朗宁自动步枪手》退伍军人被女孩和新交的朋友甩掉,刚好找到一个“机会”来发泄愤怒,虽然被捕,可他却满足与解脱。一颗孤独的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第9种孤独:《绝佳爵士钢琴》无感,一个酒吧钢琴师,一对好朋友

  第10种孤独:《旧的不去》无感,一个住院的老头

  第11种孤独:《建筑工人》渴望成为作家却不得不替出租车司机做枪手的落魄作家

  与孤独的人为伍,你并不孤独!

  2017.6.25于汉南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八):孤独的人写孤独的书(转)

  《十一种孤独》写的都是局外人,他们想要进入某个世界,却遭到了拒绝。

  这个世界可能是某间教室,也可能是军队,更可能是家庭。曼哈顿办公楼里等着被炒的白领;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一心想成为作家却眼高手低、替人捉刀的年轻人;干巴巴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遭羞辱的爵士钢琴手、混在法国、空虚的富家子弟;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大兵,还有她们向往却受到忽视的女人。

  希腊悲剧如何展现人物致命的缺陷,耶茨的小说就如何展现人物的绝望。他无情地刻画出一幅幅人物白描,让读者的阅读成了一次冰冷的旅行。研究了耶茨的人生简介,有时候,我甚至认为这其中某些人就是耶茨本身(比如最后替人捉刀的年轻人),看到了耶茨对生活的失望和失算。耶茨不想屈服,他不愿用喜剧色彩来羞辱自己,需要面对最坏结局的时候,绝不逃避。读者在这些场景还没开始时,就想退缩了,好似恐怖电影的观众知道受害者即将打开错的那扇门而不忍观看一样。实际上,就像妥思诺耶夫那样, 他岂不知屈辱的可怕,但更无奈地知道生活还要这样继续。

  耶茨让你在阅读中明白:生活之路有时会意外地转个弯,给我们的并非惊喜,只是无奈。

  窗户在哪儿?光线从哪儿照进来?伯尼,老朋友,原谅我吧,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找到答案。我根本不敢肯定这间房子有没有窗户。也许光纤打算尽可能从手艺马虎粗糙的建筑工人留下的那些罅隙、裂缝中钻进来,如果是这样,你们可以坑定没人会比我感觉更糟了。上帝知道,伯尼,上帝知道这里当然在哪儿会有窗户,一扇我们大家的窗户。---《建筑工人》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九):没时间没力量消化他人孤独的孩子们,就别看这本书了

  用平淡的语言讲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孤独。

  理查德·耶茨所做的只是讲述,从小孩到成年人,从女人到男人,从看起来勇猛刚强的人到病痛缠身的病人,每个人都逃不脱内心的孤独,每个人都尝试隐藏自己的孤独,但孤独就像扔在水里的皮球,用力按到水里,稍不留神就又浮出水面。

  这种执拗的不可解脱的孤独让人觉得悲伤。

  我并不是很喜欢理查德·耶茨的文字叙述风格,或许和翻译风格也有关系。所以现在努力学习英文,有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希望能去看原本英文书籍,不要让他人的翻译左右我自己的判断力。

  这是本如果有空值得去看看的书,但并不推荐专门抽出时间来看。毕竟,孤独这种特质,每个人身上都有,感触更多他人的孤独还是挺让人绝望的,会在心里想,怎么办呢,大家都活得这么的苦逼啊,于是乎好想死啊,反正这个生活没法好起来了……

  所以,没时间没力量消化他人孤独的孩子们,就别看这本书了。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十):孤独只有一种吧

  买这本书,起初只是因为这个书名。。。孤独是那么隐秘,不向快乐和悲伤,它们甚至是可以交流的。但孤独,当你想去表达的时候,它却仿佛只是彼岸的涟漪了。

  这本书,给我很好的阅读感受。作者的笔触很准确,所要表达的情绪,是那么自然的传递出来。。充满画面感,让人唏嘘回味

  纵观十一种孤独,虽然是不同身份、年龄、背景,却影射了相似的心理线索。一个人“被感知、被理解、被接纳”的愿望,被另一个人“被感知、被理解、被接纳”的愿望曲解、忽视、错位。孤独产生于人与人喧闹的交往之中,却终要在暗夜中自我消解。

  孤独中的人总想逃离,笃信孤独是可耻的、负面的情绪。但我却不这么看,孤独往往是最真实内心情感,是精神中的自我,对尘世中自我的交流。所以,如果我们的内心足够强大,就选择直面,一切都可以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