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发条橙》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发条橙》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5: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发条橙》读后感10篇

  《发条橙》是一本由[英] 安东尼·伯吉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条橙》读后感(二):下面玩什么花样呢,嗯?

  这是一部多么优秀的小说,弟兄们那!

  叙述者鄙人原本以为,最优秀的小说,是能够带给我最大共鸣的精神著作,现在要彻底改变这个观念啦,弟兄们那!尽管说,故事中的主人公的为人处世经历和鄙人一点都搭不上边,但我却被震撼到啦,弟兄们那!

  下面玩什么花样呢,嗯?

  当鄙人还处于主人公那个年纪的时候,想知道在玩什么花样吗,弟兄们那?实话跟你说吧,什么也没有玩,只是在呆呆地念书呢。这样来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平淡无奇啊,弟兄们,按部就班,没有幻想,也不刺激。糟糕,我是羡慕上那种生活了吗?不,不,不是你们所想的那样的,弟兄们那。只是鄙人忽然感觉到一个问题,我们的青春还算是青春吗,弟兄们那!亚历克斯还能在长大之后把这些罪恶的玩具洋娃娃扔到一边,那我们呢,有我们可以扔的东西,那些代表我们青春的玩具吗?弟兄们那!

  下面玩什么花样呢,嗯?

  这是一个多么具有哲理的问题啊,弟兄们那!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你们想过下面来玩个什么花样吗?

  《发条橙》读后感(三):一颗发条橙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有关青春、暴力、性与迷幻的书。

  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难以想象国外的青春是这样子的,感觉很恐怖,又有点刺激。

  作者的写法很荒诞,小小年纪的亚历克斯,只有15岁就干了让我都觉得简直是惊天动地的事情。具体的你们可以去看这本小说。

  监狱里呆了两年,以为可以重获自由,却没想到结果是失去了选择的权利,这比之前选择了恶更让人可悲。

  在有限的条件下可以选择你能选择的,就是自由。

  可见,这在年纪轻轻的亚历克斯那就是没有了选择的自由。

  我一直觉得,精神上的伤害是最残忍的,比哪一个朝代的任何刑法都残忍。

  作者不免夸张可些,以此拍得电影不是还禁了十多年?虽然并不和作者的意。

  《发条橙》读后感(四):confused

  首先,翻译的确可以去死了。

  其次,讲讲两种不同的结尾。电影的拍摄虽极大忠于原著,但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部完全不同于原著价值观的电影,也库布里克可以说,也已经完成了对自己艺术品的创新。所以这是两个不同的独立的艺术作品。但窃以为还是原著小说更胜一筹。

  电影版的结局亚历克斯的“I was cured”,令人感到一种震撼式的愤怒与无奈。借这种表达导演在彻底宣告政府所谓的拯救式治疗的失败。同时也在借亚历克斯之口表达导演对人性的绝望和对社会的一种反讽——当头给观众劝人向善的意愿一盆冷水,让观众被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无力感所拖曳着,往下沉沦。同时无疑,这样的一种表达更符合电影的表述风格。因为电影从来不是以劝人向善为目的的,而是如何将人性表现得更彻底。

  小说版的结尾,亚历克斯突然对这种生活感到了厌倦,渴望结婚成家,于是就放弃了犯罪。表面上波澜不惊,又似说教式死板的大团圆结局,令人感到索然无味。事实上,这却是更高明的一个结局。发条橙意在被人上发条,不受自己控制的旋转,丧失自我是它的基本特质。但结尾亚历克斯的厌倦,改邪归正是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的,他摆脱了控制,想成为一个真实的普通人。从一个罪犯转变为一个普通公民,是他自己的选择,在这里,他就完成了自我的成长。

  另外,选择犯罪也是他的真实意愿,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有自我呢。引用一句话,真正的自由是自律。社会上的人,真正的成长不是以伤害或杀了多少个人为目的,所谓的找寻自我,不要求对社会有益,但起码不能对社会有害。

  《发条橙》读后感(五):发条橙子

  电影《发条橙》里布景和造型十分艳丽奇特,没有缘由的暴力是青春无处宣泄的荷尔蒙,那是一部看了相当过瘾的电影。看完电影后我随即在豆瓣标记了安东尼的原著为“想读”。

  一年后,在哥哥深圳办公室里找到了这本橘黄色封面的原著,便放在包里。到西宁剧组间隙读完此书。“下面玩什么花样呢,嗯?”

  安东尼说到,纯粹的善和纯粹的恶都违反人性。人是有道德善恶的自由选择权的。青少年残忍的暴力行为实是各个社会阶段的一大症候,永远都有暴力在发生,此时此刻,只是不为人知。我们如何避免?书中的实验疗法现实中应该是不存在的,作者只是给出了善恶自由选择权的答案,库布里克更是没有给出答案,而仅仅提出问题。教育,社会,政府,生存环境……也不是暴力的终极答案。人性难以描述,暴力行为的残酷程度也难以想象。暴力和一个人的知识,受教育程度没有最终关联。

  《发条橙》读后感(六):如果人没有选择邪恶的权利,那还是人吗?

  回到这本《发条橙》,早在1971年就被库布里克拍成了电影,虽然电影被禁长达数十年,但是早已在世界各地被奉为青春影片的经典,包括我在内的一大批躁动青年都在这部电影里找到了慰藉。我还记得当初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还紧接着看了《猜火车》,两部电影都充斥着性与暴力,但是并没有浮于表面,而是深入骨髓并且撼动神经末梢的体验(在天朝当然是体验不到的),这种Cult精神也一直潜伏在我的意识底层。(没准哪一天就被唤醒了呢?)

  电影有其独特的语言和魅力,然而小说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正如库布里克所言:“《发条橙》(指小说)的一切都让我激动不已,情节、思想、人物,当然还有那语言……”(虽然中文版的翻译是一场灾难。。。)也有人评论道:“《发条橙》令人联想到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在阴郁的论调中充满青春肉感的色泽和汁液,俚语的活力和狂躁的动感。”(库布里克也曾于1962年把《洛丽塔》改编成了电影)

  《发条橙》小说初版于1962年,全书总共21章(电影版没有最后一章的内容),书名取自于英国伦敦俚语“as queer as a clockwork orange”,是指那些让人诧异又无法理解的东西。安东尼·伯吉斯随后在美国再版时加以解释,表示其原意是将机械论道德观应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机体上,使之更具有象征性。具体到小说中则可以视为失去控制之后只能以机械性反应去面对社会的人,少年亚历克斯就是这样的代表。尽管生而为人却不具备完整的人格,白天昏睡放纵自我,夜晚则拉帮结伙寻衅滋事。这个与传统脱轨的形象似乎可以被隐约视为下一代的代言人,在作者以第一人称所作的冷静戏谑的叙述中,他似乎是个可以不断复制又不具备自立能力的克隆体,始终徘徊于放纵与收敛之间。可以想象,当他或者他们这些克隆体成为一个新兴的族群之后,将会对社会产生何等的破坏性。任何对其进行道德净化的灌输行为都徒劳无功,直至面临更具欺骗性与毁灭性的暴力对待,或许这就是青春迷失最真实的写照吧。

  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作为亚历克斯的对立面,政府与家庭本该是被寄予希望的,孰料他们的所作所为更让人失望。首先,社会与家庭并没有对亚历克斯的成长起到合理的引导作用,欺骗与虚伪行径更是成为少年作恶的推力。同时,戴有极权面具的政府不但对暴力频发的社会采取更暴力的手段,更以非人性的灭绝手段去摧毁与控制身而为人的本能,将少年亚历克斯硬生生制造为六六五五三二一号。如果说将人转为符号本身就是一种暴力,那么在暴力与野蛮统治下的所谓文明社会看起来自然是岌岌可危,缺失信任与安全让社会面貌更为凌乱、破碎与无序,貌似代表“正义”的他们反倒成为社会最大的危害者。这一潜在的指责或许表达出作者对于未来所持有的悲观态度。

  已经蒙上浓厚反社会色彩的小说并没有止步不前,通过亚历克斯与社会之间的无奈对抗去追溯罪恶的起源并加以分析的同时,又对社会本身进行了调侃与讽刺。如“纽约公爵”店中四个隐瞒罪恶的老妇人,遭受伤害又施以伤害的借书人与写书人,利用与欺骗亚历克斯试图夺取政权的反对派等,作为社会一份子,却都在推动着社会的动荡。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不断出现,代表贝多芬最高成就的乐曲本应是独立于道德判断之外的艺术,却从原本欢娱时的象征,沦为施加惩罚的暴力工具。这样的表现手法让人认识到所谓“社会”如何与亚历克斯再度隔离,制造出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事实上库布里克对于小说的改编并不彻底,因为库布里克是根据美国所出20章的小说来拍摄电影,独独缺少最为关键的最后一章。事实上最后一章恰恰是区分两部同样优秀作品的意识分水岭。库布里克算不上断章取义的改良可以被视为直斥社会现状并卓有成效的寓言故事,时代的影响加之导演本身富有想象力的再创作让作品表现出令人不安的悲观色彩;作者安东尼·伯吉斯的创作意图显然不仅如此,生理上正值被诊断出重症心怀不安的焦虑期,心理上对于文化解体抱有危机感,与此同时英国社会的传统正遭受破坏与蚕食。对于社会变形记的上演无法理解,又对于人生完美公正有所盼望,因此最后一章不仅是单纯的结尾,更是全书的灵魂所在。

  《发条橙》读后感(七):都不记得什么时候下载的这本书,原则上我是不喜欢看这种阴暗、混乱、晦涩的小说

  都不记得什么时候下载的这本书,原则上我是不喜欢看这种阴暗、混乱、晦涩的小说,前天看过序后萌生了想试试看完的想法。凌晨半点看完后莫名生出气愤的感觉,很奇怪,并不是对主人公作恶多端的气愤,还不是一般的恶,能称之为大恶了,更多的是对小说中不择手段自以为是的当局政府、虚伪自私到头来都以背叛收场的所谓的朋友、伙伴以及合作者的种种行为感到恶心和愤恨。小说中充斥着太多我不喜欢却又现实的东西,书中可能夸张放大,却又不能否定其存在的事实。改造主人公的所谓的医疗方式曾经也在其他地方知晓过,至少主人公还有自我意识与控制能力。对于之前看过的电影《飞跃疯人院》的主人公却没这么好运了,直接被剥夺了正常思维能力,变成了半痴呆。但却又不能确切说谁好运谁不好运,一个清楚知晓各种折磨却能自我控制,一个行尸走肉般却又活得无忧无虑。对于干涉控制别人人生的做法予以唾弃,对于为了自保或恶作剧出卖污蔑他人的行为予以不屑,对于因要完成自己的目的而至别人生死不顾的态度予以厌恶。全文贯穿的还有所谓的经典世界名曲,因此书也让我倍感不快,可能我也需要时间来缓解下了。半夜愤青,入戏太深,看点儿搞笑视频去,希望不要把剧情带入梦里...另外书中这一段让我想到了葛天裤裆藏雷探监炸鬼子的英勇画面

  《发条橙》读后感(八):后现代社会对个人意志、道德选择权所做的嘶吼

  《发条橙》是一部很有哲理意义的小说,在情节结构上,人为安排的因素较多,故事的对称性颇受东方固果报应思想的影响,这当然加强了这个中篇小说的戏剧色彩。不过,作者的意图是要说明,小流氓们的所作所为--恶,是不好,但也不一定是最糟的情况;其理由是"善"里面包含了大多的伪善,而伪善部分地源自社会的发展,"人类登上月宫,就不顾及地球社会了";社会为了惩恶扬善而作出的过激反应,如警察暴力等;这些才是书中所竭力反对的。作者对恶并不抱欣赏态度,但也反对用成见对待恶,所以他使用了大量的纳查奇语,以排除富含"文化"意义的常用词。主人公反对现存的社会,采取了极端的行动方式,最终反对一切老的东西,连语言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对此书介绍不多。例如大部头的《二十世纪英国小说》对其只字未提,另外也有人说纳查奇语是主人公没有文化的表现;其实哪位主人公会自我暴露自认为不行的东西呢,否则为什么要将所经历的故事告诉"弟兄们",以争取同情呢?他懂音乐,穿高档衣服,也能说绅士语言,只是反对大众电视,这附和了英美中产阶级、学术界的观点,未必全是痞子思想。

  小说坚持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恶。他在讽刺"善"的同时,也鞭笞了恶,给读者一种超脱、谐和的氛围,这是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一个成分,它能促使我们读下去,不会产生厌恶感而中途掩卷。这也是区分上乘佳作和平庸作品的重要因素吧。

  《发条橙》读后感(九):一个橙子

  1969年,当美国导演库布里克看完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小说《发条橙》之后,开始了电影《发条橙》的拍摄。拍摄完成后,由于它里面对暴力和性的表现而被美国电影审查委员会评定为X级的电影。电影《发条橙》被评为最著名的禁片之一。显然,大部分人记住的是电影《发条橙》而不是小说《发条橙》。

  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问题少年艾力克斯,年纪轻轻却无恶不作。他有一个特殊癖好,喜欢听着交响乐奸淫女人。跟三个兄弟欺负路边老人,与小混混搏斗,开车乱撞,闯入别墅打劫,打伤男主人,轮奸女主人……这些便是艾力克斯的日常,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混蛋小子啊,即使父母对他百般疼爱,老师对他谆谆教导也于事无补。故事在混小子们一次平常的寻求刺激的“活动”中有了转折,可怜的艾力克斯被兄弟们出卖,被捕入狱。监狱限制了他的自由却没有湮灭他的作恶的念想,但是他把这部分隐藏了起来,变得伪善,驯服。跟着牧师重复着圣经,乐呵的听着别人叫自己655321。终于等到一个离开的机会,接受所谓的治疗犯罪的“终极疗法”。给他吃药,强制他看暴力色情血腥的影片,甚至播放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在这些医生的“治疗”下,他“完全被治愈了”,重获自由。可是此时的他却不被社会接受,回家发现父母多了个儿子自己被赶出来,陆续遇到之前被他攻击过的受害者,复仇的心理驱使他们开始报复虐待艾力克斯,而他完全没有还手的余地,也失去了生活的意义。自杀未遂被之前别墅男主人收留,却被他当做政治工具。小说结尾与电影不同,小说的结局是亚历克斯又和以前一样,组织了一个犯罪团伙,实施抢劫和强奸,但现在他的手段更高明了,再也没有被捉住过。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对这种生活感到了厌倦,渴望结婚成家,于是就放弃了犯罪。

  如果是心理脆弱,或者道德感太强的人读起来会非常不适吧。抛开小说中文版文字翻译呈现的迷乱,污秽。最初的艾力克斯的行为充分诠释了“人之初性本恶”。四个懵懂少年做的却非懵懂之事,一面无视法律道德以强凌弱殴打老头,一面在奶吧贿赂老妇人以求在警察面前为之开脱。对老头是真恶对老妇人是伪善。老妇人接受着他们的“叶子”而赞美他们是慷慨善良有为的年轻人。是金钱蒙蔽了她们的双眼还是他们浮夸的演技吸引了他们的注意。老妇人们无意识的纵容愈发刺激混小子们作恶的欲望。艾力克斯从始至终都像个没心没肺的大恶人,即使监狱控制了他的作恶行为,也没能改变他的内心。伪善比真正的邪恶更可怕。很多人都容易对弱者动恻隐之心,艾力克斯对他人施暴时着实让人愤恨,可是当他被人骂被人伤被人利用时又会激起同情心,而且是大于对他欺负的人的同情。仅以此来评判艾力克斯是好是坏实在有失偏颇,准确的说是善是恶不能代表是好是坏……

  摘自《i时代报》 作者:龚 伟

  1971年,库布里克拍了一部备受争议充满暴力血腥的电影,在英国,该片因为涉及几起暴力案件而遭禁。这部堪称惊世骇俗的电影就是改编自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发条橙》。

  小说《发条橙》所描述的场景在距今并不遥远的未来英国,这一设置让小说在开篇就带有预言性质。主角是一个正处于青春期同时又酷爱交响乐的15岁少年亚历克斯,由于社会与父母无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加之社会风气的日益败坏,使之成为五毒俱全的标准烂仔。他组织犯罪小团伙,吸毒强奸杀人无所不为,却在一次入室抢劫中被同伙背叛,入狱两年后又成为政府改造的实验品,剥夺了他的自由意愿后放出监狱。当亚历克斯试图重新融入社会时,才发现自己依然要为昔日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在迷惘中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先后被朋友、政府和父母背叛,并成为社会唾弃的流浪者,使他意识到自己始终只是上苍手中的一只橙子,一只外表与内在并不相衬的发条橙子。《发条橙》初版于1962年,全书总共21章,书名取自伦敦俚语,意指那些让人诧异又无法理解的东西。安东尼•伯吉斯随后在美国再版时加以解释,表示其原意是将机械论道德观应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机体上,使之更具有象征性。具体到小说中,则可以视为失去控制之后只能以机械反应去面对社会的人,亚历克斯就是这样的代表。

  在作者以第一人称冷静戏谑的叙述中,亚历克斯似乎是个可以不断复制又不具备自立能力的克隆体,始终徘徊在放纵与收敛之间,无法被社会认可。

  作为亚历克斯的对立面,政府与家庭本该是被寄于希望的,孰料他们的所作所为更让人失望,甚至到了让人悲观的程度。首先,社会与家庭并没有对亚历克斯的成长起到合理的引导作用,欺骗与虚伪行径更是成为少年做恶的反推力。如果说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束手无策还值得同情,那么接受亚历克斯的不义之 财则让人不齿,当亚历克斯出狱寻求家庭温暖时,他们更冷漠地予以拒绝。而政府面对暴力频发的社会秩序,只是采取更暴力的手段,还以非人性的手段去摧毁与控制人的本能,将少年亚历克斯硬生生制造为6655321号。如果说将人转为符号本身就是一种暴力,那么在暴力与野统治下的所谓文明社会看起来自然是岌岌可危,缺失信任与安全让社会面貌更为凌乱、破碎与无序,貌似代表“正义”的他们反到成为社会最大的危害者。这一潜在的指责或许表达出作者对于未来所持有的悲观态度。

  已经蒙上浓厚反社会色彩的小说并没有止步不前,作者与读者同时通过亚历克斯与社会之间的无奈对抗去追溯罪恶的起源并加以分析的同时,又对社会本身进行了调侃与讽刺。如“纽约公爵”店中四个隐瞒罪恶的老妇人,遭受伤害又加以伤害的借书人与写书人,利用与欺骗亚历克斯试图夺取政权的反对派,昔日同犯如今政府爪牙的丁姆,他们作为社会的组成分子,却对社会的动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不断出现,被誉为贝多芬最高成就的乐曲本应是独立于道德判断之外的艺术,却从原本欢娱时的象征,沦为惩罚的暴力工具。对应、存在与转变的表现手法,让人清醒认识到所谓“社会”是如何与亚历克斯再度隔离,人为制造出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小说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事实上库布里克对于小说的改编并不彻底,因为库布里克是根据美国出版的20章的小说来拍的,独独缺少最为关键的最后一章。库布里克算不上断章取义的改良可以被视为直斥社会现状并卓有成效的寓言故事,如果以时间加以区分,你会注意到库布里克刚刚经历过1960年代的整个过程,时代的影响加之导演本身富有想像力的再创作让作品表现出令人不安的悲观色彩。安东尼•伯吉斯的创作意图显然不仅如此,生理上正值被诊断出重症的焦虑期,心理上对于文化解体抱有危机感,与此同时英国社会的传统正遭受破坏与蚕食……对于社会变形记的上演无法理解,又对于人生的完美公正有所盼望,因此最后一章不仅是单纯的小说结尾,更是全书的灵魂所在。

  英国著名小说家戴维•洛奇曾经在《小说的艺术》中谈到《发条橙》,将其视为有论点的“概念小说”,认为这部作品所要探讨的概念是“道德选择权”,也就是面对善与恶进行选择的权利。或许这样的传统可以自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中得窥一斑。无论如何,道德净化的可能与人性的复苏,使人们至少可以拥有或是恢复聊可自慰的乐观心态。

  安东尼•伯吉斯(1917-1993)

  英国当代著名文学家、作曲家和文学评论家。早年在大学攻读文学,做过钢琴师,进过情报部门。20世纪60年代被诊断患脑瘤,从此隐居,专事文学创作。后得知纯属误诊,但其文学创作一直延续。一生发表作品几十部,以《发条橙》最为著名、最具影响,另著有《尘世种子》、《尘世权利》等。他一直希望被看作会写小说的音乐家,而非会作曲的小说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