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恐惧》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恐惧》读后感10篇

2018-02-17 20: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恐惧》读后感10篇

  《恐惧》是一本由(奥)茨威格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恐惧》读后感(一):用一生换一刻,你愿意吗?

  茨威格最知名的应该就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了,那种无望得痴恋着一个幻象的感情细腻细致的刻画,让看客都情不自禁随着这个女人陷入哀怨之中,无解的哀怨。

  若是换做十年前的我,也许会在哭得不省人事前的最后一刻告诉自己,一定要这样毫无保留得爱一场才不枉这趟人生

  可是,谁让我十年后读到这本书呢?

  不论是恐惧里的出轨妻子,还是陌生女人来信里的卑微女主本质上也许只是真的太孤独了。

  前者有婚姻,有丈夫孩子,却没有陪伴。或者说她没有选择去靠近他们的生活。她是幸运的,因为她从始至终都拥有她丈夫的爱,她那标配的成功人士丈夫并没有那些弊病,只是不知道如何爱她如何哄她,虽然内心已经将她宠溺。

  后者没有自己,只能抓住唯一的幻象,和他在一起,哪怕只是一夜,也足以陪伴她自己独自度过的日日夜夜。哪怕最后她即将成婚,她也没忍住,连披肩都忘了,冻得瑟瑟发抖,也想再重温曾经缠绵。可是,他根本不知道她是谁,以为她只是自己逢场作戏的任意对手之一。最后她失去了唯一的孩子,也彻底失去了自己。

  所以,未婚的选手们,请先找到自己,学会和孤独相处,大多数时候,孤独是那把让你更美好的刻刀。

  所以,已婚的选手们,请靠近他们,激情不是和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情,而是和同样的人去体验不同的事情。

  若你真的心有所属,say it out loudly,爱情需要单刀直入需要简单直接。哪怕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最起码你勇于求证了,这就够了。

  千万,千万不要爱到把自己陷入尘埃里,你想想,谁会喜欢身处尘埃灰头土脸的你呢?年少的时候,总希望有人爱上其貌不扬的自己,叫嚣着“你不能接受最坏的我就不配拥有最好的我”,可是,回头想想,自己也一直没有变好,一直就在最坏的状态心安理得

  庆幸自己的年少时光里有段灰色暗恋,让我更加懂得爱自己重要性

  谁让我十年后读到这本书呢?还好!我是十年后看到!

  看,时间力量不容小觑。

  用一生换一刻?别闹了,我的一生太宝贵了。

  《恐惧》读后感(二):从小说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有人曾经把小说和电影的关系比喻成妻子和情人。妻子始终只有一个唯一的一个,是地位不可动摇的原配,如同小说是静止文字,是最真实可靠的原著;而情人可以有很多个,是可以随时变换,随意更改的不固定资产,如同电影是运动的影视艺术,是可以翻来覆去,不断更迭的不同版本。作为一个忠诚保守者,如果我是一个男人,在妻子和情人之间一定会选择前者。所以,我往往对于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并不是那么亲睐,近来读完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钟情于只有文字安静流淌的原著小说。

  小说和电影的差别显而易见的。从结果形式上看,小说属于文学艺术,精致的文本,由简单的语言文字符号组成,除此之外,没有了任何的形式技巧;而电影则属于影视艺术,在视觉、听觉、感觉同时具备冲击力,是运动的画面,由画面、表演音乐声音等诸多元素构成。从表现的形式上看,小说的创作作家个人的事,作家根据自己的创作思维才能,结合经历情感,再用独特的协作手法,就可以在若干时间内独立自主地完成一部作品;而电影创作则是一大群人的事,导演、编剧、演员、监制、摄影师、灯光师、化妆师、音响师等举不胜举,得综合所有人的技术能力,借助一切所需的外界环境和道具,才能在一定的耗资和耗时后制出一部电影,就如同完成一项浩大而繁重的建筑工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和电影两种表现形式正是如此,我不知道茨威格花了多长时间写出来,但是徐静蕾却为这部影片前前后后的工作准备了两年。我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读完小说,用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看完电影,却感觉那一个小时的享受可以延长到N个两小时。也许我更偏向于简单的东西,因为那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茨威格发挥他灵魂猎者的本领,用他比女人更女人的细腻笔法,用他独特的心理分析的表现手法,似乎游刃有余运筹帷幄地写出了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这一定程度上说,作者几乎是脱离外界物质,无视读者存在完全是凭个人的主观情感与主观能动力来进行创作的;而徐静蕾则先要依据观众审美标准、心理需求,甚至很大程度去揣摩观众心理,其次再运用电影技巧、手段而去导之演之的。换而言之,小说的创作更具主体性和感性,电影的制作则更具功利性与理性,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商业文化价值社会,电影的创作受到很多的干涉与诱惑,远远不及文学的创作来得纯粹干净

  电影,作为当代文化主流的一种形式,也是一门不朽的艺术。它在某些方面也还是弥补了小说文字表现形式的不足。视觉形象作为电影强有力的表现手段,常常呈现于电影的多样性,形象的丰富表现力,穿越了“言不尽意”“意近而旨远”的限制,能够以间接的画面传达出语言所不能精妙表现出的思想深处的旨趣,再借助“韵外之致”的画面色彩、光影,以及渲染氛围、感人心扉的音乐,进一步烘托、刻画任务形象,展示人物命运,让人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电影之中,尤其是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画面特写,更是让步人揣摩回味,胜似千言万语。然而恰恰又是这一系列优势,使得电影过于赤裸和直白,使之更注重印象与外在形式,不自觉成分也更多一些,就缺乏象文学、音乐、绘画等静止艺术那样可以反复欣赏品味的意味。

  在欣赏电影时,也许你会曾被某一个唯美的画面,被某一段音乐旋律,被演员的一个眼神感动所赞叹过,但我想,那仅仅是在你的眼球看到屏幕出现那一幕的那一瞬间而已。过后,不用多久,一切就模糊,然后淡忘。然而在读完小说后,你就不只是感动不只是惊讶,而是一种深深震撼!小说几乎全篇的心里分析描写,仿佛是深入到读者自己的心坎里,留下的痕迹是永久深刻的。因为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契合、心灵上的交流与情感上的共鸣,你看到的只有单一的文字,所有的思想与感情的产生都是你一个所创造的所拥有的,没有外界任何的干扰,仅仅是你自己一个人的!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小说的魅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就成就你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决定了你的命运。

  所谓“无声甚有声”吧。小说与电影,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不足。小说始终处于不败的地位,电影也成为当今大众文化的主流,这不仅是时代的选择,也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必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小说的形式走向电影,尽管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审美心理需求、商业与文化的冲突等各方面的限制,却总体上还是不错的。只是就我个人而言,小说留给我们的想像空间更为充足自由。自由人必然更向往自由的空间。

  《恐惧》读后感(三):比一个女人更知道一个女人的感受

  第一次读这种完全靠心理描写推动情节的小说。读了第一页,就会忍不住一口气读完。

  《恐惧》,在中间时就已经完全被带入,想着自己将来一定不能犯选择性错误,避免让自己经历这种无边无际,无法控制的恐惧当中,那种如海水喷涌而来,完全浸没,无法呼吸挣扎扎不出,除了死亡,无所逃避的恐惧,。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那种少女搬的,虔诚的,崇敬的,卑微的比尘埃都不如的爱,却让人觉得那么的干净。这个女人,一直为爱情而活,我没有办法说她可悲可怜,因为爱的过程就是她的幸福,她的一切。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我认为,这个女人,不是爱上了那个男人,而是爱上了那个不顾一切奋不顾身,如圣母一般救赎了一个迷路男人的自己。因为生活中没有激情,一旦激情发生,没有什么比激情本身更加重要。 另外,吐槽一下,后面两篇中惹人喜爱的男人基本都是一个特色啊,面容英俊富有学识,风趣幽默体贴入微,出身良好,讨人喜欢——这么多年了,古今中外男性的主流审美好像就没怎么变过。

  《恐惧》读后感(四):情感刹车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次情不自禁的瞬间,伦理道德就是装在肉体上的刹车,有的人心理素质驯养得很成熟总能在关键时候踩下左脚,无关年龄大小,有的人就是那么不小心的把重心加在了油门上。像个小孩,在商场撒娇哭闹讨欢心就为了第一眼就喜欢上的玩具

  一、《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以前,我是那种道德洁癖特别严重的人。一旦发现身边的人撒谎、耍手段,感情不专一等,就会自动的远离他的生活圈。对真实的人性一点都不了解,就自命不凡。确实挺装的,用“假清高”来形容也不为过。所以,当我得知好朋友跟已婚人士在交往时,我也就一声不响的和她划清了关系。读《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时,我才意识到,我当时欠她一次解释机会。而她就如同故事中的C夫人一样,应当获得理解。斯蒂芬·茨威格对事前、事中、事后每一个层次的心理变化都描写得非常细致,尤其是女性在爱情面前很轻易的豁出去放弃一切委身对方冲动。如果我们不理解事情的全部,就没有资格对一个人所做的某一个决定恶语相加。“当今大多数人的想象力都是很迟钝,不管什么事,主要它与自己无关,只要它没有像一个尖利的楔子一样打进脑袋,他们就不会大动肝火。可是事情一旦发生在他们眼前,直接触动到他们的感情,那么,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小事,也会立即在他们心里引起过分的激动。”

  二、《恐惧》

  读这个故事的心情复杂的,跟2014年观看日剧《昼颜》一样。我不喜欢一些观众和读者把它们解读为“出轨的女人”,出轨之于女人本来就是件不公平的事,男人在这方面很容易就能被原谅,而女人更多的是背负骂名。关于这类的故事,我有两种矛盾看法。一种是理解,另一种就是看不起。

  自古以来,在婚姻中女性大都处于被动的一方,从嫁给谁这一点上选择权就几乎没有,其次是婚后日复一日柴米油盐家庭主妇生活。有朝一日,眼前突然出现“爱情”的悸动,那是很迷人的激情。而激情过后,心底确是难以启齿悔恨。她们心理清楚这事“不应该”,所以装满了恐惧,却又舍不得幸福的欢愉。当然,这不是解决婚姻问题方式,但有值得被理解。

  我还见识过另一种婚外情女人,她们把这当作炫耀的资本或物质的来源,这类女人就跟玩弄感情的花花公子一样,我都是看不起的。斯蒂芬·茨威格想要表达的显然不可能是这类女性,他的作品不管何时都是对主人公怀有深切的理解和同情

  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因为看过电影的缘故,我把这个故事留到了最后才读,仅凭对电影的理解还是远远不及文字的描述。

  每当被问及如何培养阅读爱好的时候,我都会建议朋友书信体和日记书籍开始阅读。这两种格式都带有私密性,一来人或多或少都有窥探隐私的八卦气质,二来自言自语更贴近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和欲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是一封情感相当细腻的信件,承载了一个女人对爱慕之人厚重爱恋和专情。喜欢一个人,可以不表白,但一定要让他知道。当初看电影时,我就有了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写信还是找到某种特殊的方式,我想让我喜欢的人在有生之年知道有一个人爱过他,很用心也很无力。原来这就是人们说的:我爱你,与你无关。

  高中毕业那年,我在电影频道上看到两部徐静蕾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开往春天地铁》。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徐静蕾,也是第一次知道文艺片这个概念。也正是因为这样,电影在我的爱情观中留下了很深的影响,我曾经一度迷恋爱得卑微的伤痛感。

  偶尔,也曾阴暗的想过,不管他现在过得幸不幸福,总有那么一次吵架过后翻开邮箱,想念着我那字里行间的爱慕吧。

  出于情感的冲动,就像即将发生的交通事故,左右脚和方向盘决定着往后的命运。

  《恐惧》读后感(五):像生活中一台舒适机器

  《恐惧》的主角律师之妻伊蕾娜,丈夫疼爱她,对她体贴温柔两个孩子无需她劳神费心,吃穿用度也无需她操心,总之她是高贵的白富美。步入30岁,她与一位年轻钢琴家发生了婚外情。她倒不是真的爱上了这个钢琴家,只是因为想给不咸不淡的幸福生活加把佐料,只是因为好奇——舒适安逸的生活使她对风流韵事产生了好奇。她一次又一次与情人见面,内心也由最初的紧张惊慌变为习惯自然,他的情人成了合情合理的存在,就像生活中一台舒适的机器。某一天,从情人家出来的时候她被钢琴家的女朋友抓了现行,被人侮辱了一番还顺带被敲诈了。从此之后,她的生活就陷入了恐惧的深渊。女人跟踪她到与情人幽会的咖啡馆,接着敲诈她,这一次她连银钱包都被勒索去了。然后女人写信来,开口索要一百克朗,继而是两百克朗,四百克朗……因为害怕丑闻的曝光,担心失去富有的生活与高贵的地位,她一次又一次地满足女人的需求,不仅物质上遭受损失,精神上也遭到巨大的折磨,被敲诈的屈辱与恐惧杂糅在一起,偷情的秘密成了巨石压在胸口,使得她喘不过气,她紧张、失眠、做噩梦,放弃所有的社交生活,躲在家里不敢上街,情绪起起伏伏,差一点精神崩溃。当订婚的戒指也被敲诈走并被丈夫发现戒指不见了的时候,她陷入了更加黑暗与无边的恐惧之中……

  《恐惧》读后感(六):随便扯扯故事主线

  今天聊聊茨威格的三篇中篇小说——《恐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恐惧》讲述了一位上流社会的女人,丈夫是知名律师,拥有几个孩子,家庭和睦、富有,而她因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生活——觥筹交错、跳舞寒暄,莫名其妙地作了一位年轻钢琴家的情人。她对他没有爱,没有激情,只是猎奇,只是寻求新的刺激。这样的日子倒也过了挺久。直到那一天——自称“钢琴家”的女朋友的、面目狰狞丑陋的女人,恶狠狠地出现在她面前,警告她不许再与其见面。

  她长久以来所担心的终于浮出水面了——身败名裂、夫离子散。她面如土色,急忙逃回家中,心猛烈地跳着,仿佛要蹦出喉咙眼,她感到自己被千钧之力牢牢制住,无法动弹。

  那个丑陋、阴险、恶毒、贪婪、得寸进尺的女人,接二连三的出现,索要的金额与日俱增,最后甚至打起了她婚戒的主意。她感到自己快窒息了。

  简直是梦魇。

  她惶惶不可终日,整日整夜提心吊胆,她开始揣测丈夫知道后的反应,开始思考丈夫平和儒雅的外表下,隐藏的究竟是圣人还是恶魔,她的脑中萦绕着臆想与杂念,纷飞跳跃、窜来窜去。她终于感受到,原先平静的生活、和睦的家庭有多么美好、多么珍贵。而她的丈夫,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好几次,在丈夫温情的注视与柔软的语调下,忏悔的告白、请求宽恕的话语简直到了嘴边,呼之欲出,但她仍然说不出口。

  担心丈夫暴怒、家庭破碎、身败名裂。她没有勇气承担。

  终于,她承受不住这噬人的、磨人的、渗人的、无孔不入的、幽灵般的女人,她在痛苦的折磨和变态的压力下,崩溃了——她将婚戒交给了那个女人、欺骗丈夫拿去清洗、规定期限拿不回来、钢琴家压根就不认识那女人……

  她决定,用药物了结此生。

  这时,她被丈夫阻止了。

  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丈夫的安排。丈夫察觉到了她的婚外情,不好直接开口,便找了一个演员扮演钢琴家的“女朋友”这个角色。

  她昏昏沉沉、迷迷糊糊、浑浑噩噩地睡着了,新的篇章开启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有史以来最打动我的中篇小说。它阐述了一个愁肠百转、缠绵悱恻的暗恋故事。

  这是个可怜的小姑娘。她自小就暗恋隔壁搬来的小说家。

  “他是那么年轻、那么漂亮、那么修长挺拔、那么标致潇洒。”

  她从窥视孔中偷看他回家的身影,她在门后偷听屋内的动静,她在胡同里看着他家里哪儿亮着灯,她卑微地、不计回报地、低声下气地爱着他。

  “没有一个女人会像我这样盲目地、忘我地爱你。我对你永远忠贞不渝,因为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比不上孩子暗地里悄悄所怀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如此希望渺茫、曲意逢迎、卑躬屈节、低声下气、热情奔放,它与成年女子那种欲火中烧的、本能性的挑逗性的爱情并不一样。”

  而后她母亲改嫁,她也随之搬走。

  这段时间内,她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不和你在一起,我就不想幸福地、惬意地生活。”

  她常常独自一人坐在家中,反复重温他的点点滴滴,全身心都扑在他的身上。她拒绝恋爱,拒绝寻乐,只是滚瓜烂熟地读着他出版的书聊以自慰。随着年岁的增长,性欲的萌发,自己委身于他的欲望越来越深。

  于是,她逃回维也纳,做一个小职员。每天下班后,她都来到他的窗前,期待与他的邂逅。

  直到那天,他终于注意到她,用那典型的“温存的,既脉脉含情、又撩人销魂的,那拥抱式的、盯住不放的目光”注视着她,不久,他们就共进晚餐,然后她如愿以偿,多年的夙愿成真了,她踏进了那个房间,与他共度良宵。如是者三——直到小说家出门旅游,回来后就再也没有找过她。

  她怀孕了,是他的孩子。但她从未找过他,一是她不想他对自己起任何疑心,二是她深深地了解,他只喜欢爱情中的无忧无虑、轻松自在、游戏玩耍,她不愿意就此拴住他,不愿让他有一丝忧虑,一克包袱。

  太卑微、太无私、太圣母的爱、太不计回报的爱。

  她在极其恶劣、身无分文的环境下分娩了,在最破的妇产医院,在那间”塞得满满的、水气腾腾的,充满了呻吟、狂笑和惨叫的产房,那间宰割羞耻心的屠场”遭罪,然后为了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和物质生活,她去卖了淫。

  她从此混迹于上流社会,成为了衣着考究的贵妇人,身不由己的茶花女,然后她又看到他了,在剧院内,在酒吧里,他依然没有认出她来,甚至把她看作妓女,往她大衣口袋里塞钱。

  他从来没有认出她来,没有认出那个卑微的小女孩,没有认出那个青涩的18岁姑娘,没有认出那个美艳的贵妇人。

  太讽刺了。他是她的全部,她却是他的无名过客。

  她对他了如指掌,她有了他的骨肉,她视他为呼吸的氧气,他却从不知道这样一个人存在。

  太虐心了。

  文中所没有提及的是,因为她在那夜跟他走了,而没有与一直供养她生活的男人道别,她让他丢尽了脸面,再不来往,她自此穷困潦倒,乃至孩子和她都患上了流感,而得不到照料。

  在孩子死后,自己临死前,她写了这封信。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讲述了一个优雅端庄、和蔼可亲、温文尔雅的贵妇人奇妙的一天。

  在她四十岁的一天,她的丈夫去世了,于是她就到各地旅游,有一天她来到了蒙特卡洛,光顾赌场,她被一个男子深深吸引——他夸张的表情变化,他奇妙的心理状态。

  “我着了魔的目光始终紧紧凝视着,连喘息时都没有移开;我的眼睛也没有放过那双魅力无穷的手,手上的每块肌肉像喷泉一样生动地反映出他感情上的起伏跌宕。在剧院里我都从未如此神魂颠倒地注视过一位演员的脸,像注视这张脸那样,这张脸上不停地变幻着各种色彩和感觉,犹如自然景色的光和影。”

  随后,这位男子输光了筹码,面如死灰、踉踉跄跄地离开了赌场,她默默跟了上去——不是因为爱慕等等情感,而是她有一种可怕的预感,这个男子将要自杀。

  瓢泼大雨,那个男子躺卧于公园长椅,大衣口袋中隐隐约约露出手枪的影子,这位贵妇人终于按捺不住,冲上前去。

  她将他拉起,带他前去宾馆,俩人阴差阳错地进了房间,稀里糊涂地,发生了成年人该发生的事。

  第二天醒来,天朗气清,万物葳蕤,她醒来了,先是陷入无尽的惊恐,而后,想到自己给予一个人新生,心情便也明朗起来——他们一同去吃饭,她知晓了他的赌博经历——贵族子弟,学习优异,前程锦绣,却迷恋上了赌博,穷困潦倒,身无分文,决定一死了之——随后他们一同游览,风景赏心悦目,他甚至还在神圣的教堂起誓,此生再不赌博。

  在塞给他车费、勒令他马上回家之后,她觉得,自己真真切切地拯救了他。

  他离开后,她突然惊异地发觉,自己已经疯狂地爱上了他,自己愿意随他去到任何地方——她如魔怔一般开始疯狂收拾行李,收拾箱子,但因为她表姐的阻拦,她未能及时赶上那班列车。

  她心如死灰,痛不欲生,撕心裂肺,如丧考妣,伤心欲绝,万念俱灰。

  她只想重新踏足那条道路,重温昨日的美好。

  ——她浑浑噩噩地来到了赌场,只见他赫然在列。她奔上前去,好言相劝,如是者三,开始他还满脸堆笑,最后他大发雷霆,叫她滚开。

  她曾经全身心都交予他,她曾经拯救了他的生命,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可悲。

  可悲的女人们。

  《恐惧》读后感(七):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一天时间读完三个短篇,最后一篇无感,第一篇感触很多。

  恐惧是一种折磨人的情感,很多时候可以避免。

  突然想到《大鱼》里男主的父亲,他从女巫眼里看到过自己死亡的时刻,于是在面对危机的时候他不会恐惧,因为他知道这不是他的结局,当他可以坦然面对困境的时候,许多问题也就那么迎刃而解了。看到伊蕾娜想用死来逃避恐惧,恨不得给她一个耳光,多么愚蠢的念头,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事情不能面对。

  对于恐惧的关注会俘获人的思想,让人思维狭窄,放大了问题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很多时候如果能置身事外的思考也许能避免许多问题。

  正如罗斯福说的那样“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面对困境,尽人事听天命就好。

  《恐惧》读后感(八):可爱又可怜的女人啊

  世间果然男人更了解女人一些,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女人的心理研究的透彻,写的如此酣畅淋漓,茨威格不愧为高手,鬼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哈哈)。男人总说不明白女人在想什么,看看这本书便能略知一二,女人内心戏太足了。书中的描写不会过时,无论哪个年代,女人就是这么多愁善感。同样,女人若想了解男人内心所想,不如去看看女人写的关于男人的小说,像张爱玲,有些东西还是只有旁观者才能看到,才能描述。想起以前有位男性朋友对我的评价,乍一听,觉得很惊奇,怎么会对我有这样的评价,连我自己都没感觉到,后来静下来想,发现以前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为似乎作了印证,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顿时对那位朋友的评价有了赞同,也对他有了一点点畏惧,毕竟他看得到你不曾注意的一面,一语中的,甚至一针见血。

  虽说以描写内心活动为主,但将故事情节完美穿插,特别扣人心弦。结尾也出人意料,恐惧一篇中的那位夫人提心吊胆了很久,读到末尾有一种侦探小说即视感,虽说最后有惊无险,但那位夫人的恍惚之感我似乎能够体会一点。“我的恐惧到头来是一场你操纵的闹剧,我在恐惧里所体会到的对家庭,对生活,对责任,对自由的新的真切的感受似乎变得没那么有意义。细思恐极,之前发生的一切都得到解释,都是对我的提示。我疏忽了对你的了解,你却对我了如指掌,甚至连我的害怕和逃避都让你看了个清楚,我的枕边人呵,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以前对你妄加揣摩,不过是小儿科的东西。我之前的生活,活的没什么自我,现在开始,我所能触碰的自我会更加真实还是虚幻呢?模模糊糊,好像做了一场梦,现在醒来,到底是解脱,还是我人生悲剧的开始?”

  而那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更让我心疼。我爱了你一辈子,你的脑海中,却连我的容貌都不存在,若最后,你能想起那白玫瑰的余香,我便心满意足。我常常想,为什么爱一个人,都会如此卑微?我爱着你,这件事,是我最自豪最无以伦比的美妙,可也是最孤独最刻骨铭心的伤痛。“雨还在下,你听得见吗?”

  最后的那个女人的24小时,也让我颇能理解。女人感性,男人却理性。一个动作一件小事足以在女人心中泛起无尽波澜,甚至改变潮水的方向。这样是女人容易冲动吗?我觉得不是,一切突然的决定,背后必有其缘由,可能很深远,很沉重。

  爱一个人,对男人来说,可能是生命中的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但对女人来说,可能是整个生命啊。

  书是本很好的书,作者是很好的作者,这篇书评,就不是了。个人拙见,不足挂齿。

  《恐惧》读后感(九):情感知道这是错的,但情感就是抓着理智无法掌控的东西

  恐惧这书含三篇这:恐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虽然自己没经历过书中讲的事情,但是读的时候却感觉到了强烈的共鸣。

  刚开始读恐惧的时候,觉得对伊蕾娜的感受描述的太真实了,最后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却令我感觉太过于不真实,因为现实中像伊蕾娜这种好丈夫应该少之又少……但是还是描述了那种很多时候女生为一件看似不重要的事情逼到绝境就想自杀的心态。让我想到很多人看到某某年轻人自杀时,会说:“我要是他爸妈,巴不得他还是死了算了,这种人在社会上也活不下去。”我是很不喜欢这种心态的,当事人已经很痛苦了,为何还要再添一把刀,一个人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些情况,是他绝望到看不到第二天的希望,可能只是一件外人觉得不重要的事情,但是陷在那个情境时是很难自拔的。这也像社会上对抑郁症患者的嘲讽,“你多跑跑步就好了”,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足够了解,那就少给别人添堵。

  在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一下子就唤起了在年少懵懂时,对于喜欢也是这般单纯,虽然可能远不及,但也同样不会想着未来不会想着变数,只要此刻能看见心爱之人就好,感觉自己愿意为所爱之人付出很多。很多大人会对这种感情报以鄙夷,你们还未经历世事。确实这种感情,甚至觉得对方不一定要喜欢自己只是想对喜欢的人好的感情,会在经历一次次磨难之后消失。可这种感情难道不是因为怕自己落得什么都不剩下而害怕,所以很多时候还未产生就已经死去吗?我看这篇的时候看到结束立马想再看一遍,可是又怕破坏,第一次读的时候,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感动,慢慢觉得无力,后来死灰的心又活生生被揪起来。我那么爱你,你却不知道。这算不算世间最毒的仇恨?每次我见到你,我都心存幻想,希望你待我始终是有一分特别,你还能想起我。可最终只是在童年见过我的仆人都记起我,你却记不得;人人都待我宠溺,你却不爱我;我带着我们的孩子,你却不知道。而且就算临死之际,都是惦记着不要给所爱之人带来忧伤,却又固执的希望所爱之人在自己每年生日的时候别忘了一枝白玫瑰,好像这样自己就在他生命中留下了一丁点痕迹。毕竟我这一生基本都是为你活着,希望你千万记得我一点点啊。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让人感觉最真实。很多时候,只是情境弄人,一个很端庄的女子,可能就会做出所谓娼妓做的行为。但是很多人都站在道德高地,“这种人就是天生的婊子”“居然做了那种事,一定是一个放荡的人”,很多人都不会理解,有时候只是一时看到了美好,便相信可以超脱世俗。可有时候就像女孩子傻傻的相信做错事的男生会变好,他带给你的只是一次次受伤,直到你绝望的离开,不要因此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刚好看完这个的时候有个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个关于“测试5年婚姻老公能不能抵制住诱惑”,老公并没有抵制住诱惑。有时候感情就是这么可悲,可是你要接受。可能你一辈子都遇不到理想中那种感情,但是你要接受,不论你是因此变得不相信爱情充满戒备心还是依然勇敢去爱,你要接受。

  《恐惧》读后感(十):杂七杂八的书评

  三篇小说,因出版社的选取集结成册。在对比中,主题和意义变得更加凸显。

  第一篇讲的是一个年轻的贵妇出轨后,被恐吓威胁的故事。女主角经历了恐惧的各个过程,担心丈夫发现,恐惧生活破灭;在买安眠药准备自杀之际被丈夫救回,被告知丈夫其实早已知晓,恐吓者是丈夫派去的演员,目的在挽回妻子。

  小说主要从伊蕾娜的角度来写,大篇幅描绘了她被发现的恐慌、以为只是虚惊一场的侥幸、鼓励自己时的激情等状态。在未被恐惧压垮之前,她曾分析自己的出轨。总结起来,出生以来的美好、闲适,麻木了她对幸福的感知。小说中虽然看不到太多她对丈夫的爱,但其实很多小细节的体现表明,这跟环绕她的幸福一样被搁置了。出于对激情——不同于她的生活常态的刺激——的追求,她成为了一个钢琴师的情妇。在一次次担惊受怕的遭遇中,在现有的美好生活岌岌可危时,她才认识到自己原本的肤浅和错误追求,一种重新开始而不能的追悔莫及压在她的心头。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丈夫很坏,让伊蕾娜遭受这样多的恐惧,只为等她亲口“承认”。但其实,作为一个男人,首先他体现出对妻子十分的理解和宽容,行事的目的是挽回妻子,并希望得到沟通。其次作为律师,他的心理图式在一次对儿女的“审判”中有所表现——罪犯承认过错,放下心理负担,接受惩罚。他未能理解,也无法得知阻碍罪犯承认错误的原因。而伊蕾娜不肯承认的原因则由她对女儿的理解体现出来。他们从这场对话得以一窥对方的心理,却未有任何一方做出让步。伊蕾娜即使明白丈夫很大可能不会追责,也不愿承认;丈夫即使明白伊蕾娜不愿承认的原因也许就在对自己的爱和亲近,也不愿放弃恐吓,而继续自己在法庭上的一套做法。

  第二篇以一封信的形式表现了一个女人爱的历程。如果说第一篇伊蕾娜的恐惧在于被揭发会导致赖以生存的名誉被毁,这篇中为爱情倾其所有的女人最怕的就是在爱中失去自尊,即使人生的其他方面再不堪,她也精心呵护着这份爱情。她可以为了孩子——爱情的可触碰的结晶和象征——不惜去做她自己甚至不愿启齿的事情。在最后一次与爱人的接触中,她永远失去了对二人之间爱情信心;孩子死去了,她最后的精神支柱也随即倒塌。

  如果爱情中自尊无望,也许我会转而视其作崇拜,而不愿再称之为爱情。单恋是互动缺失的爱,是凄美却病态的爱。

  第三篇,借由一个旅舍发生的,亨利艾特夫人与一个可能刚见面不久的年轻男人私奔引发的争执,叙述者因其不同于他人的对女人的同理心,得到一位C夫人的信任,吐露一件往事。作者想探讨的问题是,一个女人是否会因为一时的激情,做出违反自己一贯处事风格的对人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事情;以及这样的话行为是否能被理解,被尊重。这个问题从叙述者与C夫人的对话阐明。

  这一篇中也提及过恐惧,恐惧同样来源于C夫人的自尊。这一点从她对自己被年轻赌徒呵斥时受到赌场内各类人的轻视时的惊慌失措的心情描写可以得知。

  作者对三个女人命运的描述间接其实不能表明作者对于“激情”的态度,第三篇中叙述者的一段辩白似乎是作者在吐露心声——

  “我觉得她只不过是一位平凡而又软弱的女人。我对她怀有一些敬意,因为她勇敢地顺应了自己的意愿,然而我却更多地为她感到遗憾,因为要不是今天,那明天她一定会很不幸的。她的做法也许很愚蠢,但绝不卑鄙下流。我始终认为,谁也没有权利鄙视这个可怜的,不幸的女人。

  “就我个人来说,理解人所得到的乐趣要比审判人所得到的大得多。”

  三个女人都曾屈服于“激情”,第一位在激情会影响自己正常的人生轨道时马上就退出了,第三位在自尊受挫后退出了,第二位,将激情作为人生支柱,激情——或爱情——无望,她也便归于死亡。就结局来说,第一位似乎全身而退,还借此明了自己生活的幸福所在,但始终被他人的意愿支配着,除了死亡,她无计可施。第三位,旁人看起来十分短暂的时间中,C夫人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在本人心中纠结了二十几年。她曾听从于激情,但这激情实际建立在她的道德观内,一旦脱离这个范畴,它立刻丧失了意义,而让女人体会到自尊丧失的痛苦,并开始困惑自己的行为。第二位结局在世俗眼光中最惨,她可以说是主动放弃了各种优裕的生活,追逐爱情,最终身败名裂,死在孩子身旁,但这些东西她根本不care,她一直意志坚定地生活,肉体上的痛苦在她爱情的喜悦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对于那几夜,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从来没有责备过我对你的爱情,我始终都爱着你,一直为你所给我的那个时刻祝福。假如由于那些时刻我还得再进一次地狱,而且事先知道我将受的苦,那么我还愿意再进一次,我亲爱的,愿意再进一次,再进一千次!

  “我只爱你,我只想继续活在你的心里。我感谢你。”

  三者似乎是因为主角的选择而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但她们所处的环境其实也左右着她们的选择。

  一无所有所以拼尽全力;拥有越多越无法轻易放手。

  身处黑暗,一缕爱情的光芒就照亮了灵魂的全部;当之无愧的伟大与美丽中,顺心遂意竟如此枯燥无味。

  对我来说,在命运之海中要掌好生活的舵,顺势而为,也不屈于风雨。对他人的生活,不妄加评断,我们不过是航行在各自海域的小舟,各自驶往心向往处的风景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恐惧》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