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脆弱的崛起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5: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10篇

  《脆弱的崛起》是一本由徐弃郁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一):被曲解的俾斯麦,被神话的德国崛起

  大国崛起,这在今天的中国是个热议的话题,也是容易让不同立场的人撕的天昏地暗,同时又自说自话没有结果的话题。一个国家,该如何变大强大,这个过程中又该如何处理外交关系,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而曾经,德国便是这样一个国家,与我们如今的认知不同,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德国诞生时间不长,在欧洲大陆上,它建国,它体现出了向上的力量,这个过程往往在今天被传媒神话,以至于形成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日耳曼精神”。不过,在中国学者徐弃郁解读德国建国到一战前历史的著作中,却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在他看来,德国的崛起过程最终走上的是一条歧路,最终是一次《脆弱的崛起》。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二):思考大国崛起之路

  拿到这本书,标题是大战略与德意志的命运。旁边一顶豪华的普鲁士头盔。我观察有点像俾斯麦所戴,那是否预料着,德意志的命运与这个充满 智慧与手段的拱顶石是分不开的,甚至包括他所实 行的大战略运作。还是,头盔上的尖铁-德国军队。如果俾斯麦这个头盔运作得好的话,那么这个尖铁不仅能够轻而易举的杀敌,而且其闪耀的光芒也能让对手不敢轻易靠近。

  翻开书掠过封面侧页,作者穿戴军装,很是英姿飒爽。简历是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中校军衔。简而言之,体制内的人。一想起体制内被各种基金赞助支持的枯燥,只有行里人看得懂的大部头学术书我就头疼。所幸翻开一看,作者分析入情入里。文字也平易近人,不刻意用学术用语。没有天花乱坠之感。越看越觉得作者观察和洞察力入微厉害。理由原因阐释头头是道。对于德意志帝国的战略与外交发展演变有独到见解。

  封面最上端一段短语是:当未来难以看清时,回头看历史也许是个好的选择。哪怕是别人的历史。由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的丛书编语也阐释 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21世纪中国需要做出全面系统的战略判断。作者的前言也说明了,研究一个如此具有代表性的快速崛起大国: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为了从更深层的层面思考:大国之间的摊牌是否必然,特别是不甘退居幕下的老牌强国与打破了原有力量的新晋国家。为何群众的会出现集体的不理 性,国家又是如何被舆论俘虏的。最后再讨论为何 德国只有一个顶尖大师俾斯麦,英国却能持续不断 的拥有一个高水平的外交团队。

  由此可看,作者醉翁之意在于:深度分析德国的战略外交变化,与体制,民意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了冒进的外交和极端的军事冒险。一个快速崛起的大国是如何被这些因素所绊倒的。这些与其说是给中国的参考,不如说是警告!

  马基雅维利说过:”命运是我们行动的半个主宰,但它留下的其他一半或几乎一半都归我们支配。应该说新兴大国与老牌霸主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深入至社会层面。但是,历史还是留下了空隙,至少有一个偶然因素可以决定两个大国不会,至少不那么快摊牌。如果德国不那么积极发动根本就没有那么重要的世界政策与大海军呢?如果德国能够抓住英法俄短暂的不协调与矛盾激化呢?如果德国能够在两次摩洛哥危机有所克制或者有杰出的外交呢?甚至到最后一月,哪怕德国明确向奥匈施压,世界大战都不会发生。

  不可否认的是民意对政府的极大冲击。威廉德国虽然是立宪制。但保守的贵族俾斯麦尽力保证霍亨索伦的统治权力与正统性。王室依然拥有极大权力,而且宰相向皇帝负责而不是国会,本质上是专制制度。这就造成了:愤怒而得不到协调的利益集团, 愚昧善于被引导的民众。以及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对民意过于敏感。民意的不理性,特别是强硬偏好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能影响德国决策层。统一的德国用不到40年时间就成为欧洲大陆实力最强,技术最强大的国家。与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差距也不大,德国人对德意志这个概念有了强烈的认同感。与此同时俾斯麦之后的德国政治诸事不顺,德国人更想证明自己的力量,也更能信服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社会范围一旦形成,那么任何不同的意见都会被压制,特别是与爱国主义结合。而知识分子的背书更让这种不理性穿上了理性外衣, 妥协意味着退缩和卖国。而俾斯麦被贴上了强硬的标签,以前的妥协迂回被习惯性忽视。这种后伟人效应在德国外交越不顺利,发挥得越明显。一旦政府引导的政策把民意引导起来,那么政府只能被民意俘虏。

  德国的重重错误与思维之僵硬暂且不谈,一个有趣的疑惑就是为什么英国尽管没有俾斯麦式的顶尖人物,但外交战略维持了相当高的水平,换言之:可持 续发展。可俾斯麦的大战略与克制在他之后逐步瓦解。外交过于一厢情愿,又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目标,过度贪婪。许多错误让人发笑。除了体制原因外:我认为与德国的文化特别是占据政治主要地位 的容克地主有关。容克地主粗犷、暴戾、眼光狭隘、抠门、斤斤计较。而德国决策层同样是对外交过于一厢情愿、战略眼光极其狭窄、给予的太少,要求得太多、过于讲究精确逻辑与必然性。

  令人思考的是,在当今外部局势的恶化,以及决策者僵化的“五不搞”新冷战思维,一大批愤怒的民众情况下我们应该避免重走威廉德国老路。坚持和平崛起的决心,与有筹划,深思熟虑的大战略与政策。我们不能指望上帝像对待德国一样在给我们一个亚齐多弗了。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三):相似

  德意志之初興,東有異種之俄,西有成讎之法,北有英國海軍之患,一時成四戰之地,初賴俾氏智謀之宏深,免於英俄之圍堵,其策略之繁複余至今不能明。逮二世即位,老臣爲黜,後之當國者,與國交盟,多一廂情願,人我之情不能深察,遂造一戰之局。

  今吾國形勢,更有惡於德意志者,東則日本之鷹揚,西則印度之虎視,皆因舊怨而相敵,南則馬來之環伺,內則疆藏眾醜為祟,一旦有變,必群狼爭餐,此又美俄之樂見。昔德國豈欲為戰,外交不利,勢所必然也。吾人其慎之哉!

  德意志初以韜晦為計,此普魯士之舊謀。然他國之視德,其崛起之勢非韜晦所能掩,此吾人所當記者一。(韜光養晦,吾國所擅,然恐非今日所宜行矣)

  比及俾氏去國,德國即聯奧以反俄,俄雖欲相交而不得,此逼俄聯法也,德國聯奧,後反為奧所制,此吾人所當記者二。(朝韓、印巴之事)

  英德交惡,法俄同盟之勢成,德皇復欲以通商貿以交俄國。然商貿不可恃,此吾人所當記者三。(馬來諸國)

  德國欲爭海權,故強其海軍。英國不可坐視,遂起英德海軍之競賽,終致刀兵。徒逞兵威,必不可久,此吾人所當記者四。(中日)

  黃口小兒,豈敢言國事,略作一笑談爾。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四):走向命运

  一战前德意志帝国的历史可以完美地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俾斯麦时期和德皇时期。

  在俾斯麦主政时期,德国的战略目标非常清晰:避免战争,争取盟友。致人而不致于人。俾斯麦这一阶段体现了一个高超而又老道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手段,竭尽全力的保证英国的中立,拉住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又不给奥匈任何实质的承诺,保持和俄罗斯的友谊,尽可能的孤立法国。德国的外交活动目标明确,主题鲜明,能动性很强。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和崛起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俾斯麦的下台,德国进入了德皇主政时期。在这一时期,德国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德国从一个刚完成统一的国家,一跃成为公认的新兴列强,工业生产力压老牌霸主英国。其次,随着德国工业的发展,德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富裕起来的德国人民带着不可避免的民族自豪感,要求国际上应有的地位。第三,面对德国,列强纷纷调整了自己的政策,包括外交政策和军备政策。

  然而,在德皇主政阶段,德国对列强的外交可以说是非常被动的。从英国方面说,俾斯麦从未想过和英国开战,德皇本人对英国也是十分友好的。但最终英国却以德国为假想敌筹建了三国协约。从奥匈方面,俾斯麦一直防止弱国奥匈主导两国同盟关系,但德皇主政后,从外交上,奥匈支配了德国的对俄关系,导致长期互相依赖的德国和俄国关系彻底破裂。从法国来说,德法关系彻底破裂,两国开战只是时间问题。

  为什么在德国崛起的过程中,对列强关系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脆弱的崛起》给出了这样几个解释。

  第三,是德国的卡特尔化的社会结构。各阶级竞相追逐本阶级的利益,导致了无法寻求整个国家的利益最大化。德国愚蠢而又无用的海军跃进实在是根源于此。

  第四,是德国陆军在政治结构中的压倒性优势,以及僵化而又一厢情愿的军事思想造成了施里芬计划这一军事计划居然成为国家政治的核心计划。军事压倒了内政和外交。

  《脆弱的崛起》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德国如何一步步在自己的崛起从走向了世界大战。没有人强迫德国毁灭,德国自己走向了自己的毁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五):老欧洲最后的幻象(载《南风窗》2011年第23期“南书房”)

  1833年,伟大的兰克在《论列强》中第一次提出“均势”(Balance of Power)概念的界定。他指出,存在“一位庇佑欧洲免遭任何单独或暴力势力支配的守护神”,“它总能以一方的抵抗回应另一方面的压力”;在使欧洲权力版图经历一次次新陈代谢的同时,均势亦令欧洲本身成为多样化的统一体,支配着世界范围内的权力消长。兰克还预见,普鲁士和俄国趋于强大的前景将进一步完善欧洲均势,普奥两国之间则需要建立一种“联盟体制”——统一的德意志。

  普鲁士的强国身位,最终由1870年的对法战争和次年的南北德意志统一得到奠定。尽管新国家的教父俾斯麦如此担忧于崛起带来的危险,并公开作出“除了与所有邻国和平相处外,她(德国)别无所求”的断言,但对刚刚为强国前景所唤醒,充满了“乐观主义的勃勃冲动”的德国人来说,终极目标绝不是在欧洲均势中扮演单独的一极,而是要响应兰克笔下“以欧洲均势带动世界循环”的感召,将欧洲均势拓展为足以制衡如不列颠这般世界帝国的“世界均势”;而德国自身,将是这一使命的唯一承载者和最终受益者。

  不过,既然马克斯•韦伯在1895年可以断言“统一若不能成为德意志世界强国政策的起点,那就毫无意义”,那么俾斯麦所钟爱的“欧洲地位”立即变得不值一提。德国乃转而走向世界。威廉二世及其基于世界强国愿景的“世界政策”(Weltpolitik)遵循了这样的假设: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狂飙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投资地、市场和原料的渴求,欧洲大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帝国主义掠夺和殖民已经成为当然趋势。倘若德国不能在这波帝国主义运动中取得极为显要的位置,英国这个在构造和位置上都最适于海外扩张、并且与欧洲均势关联最大的海洋国家就可能延续“不列颠治下的和平”(Pax of Britannia),使外部环境险恶的德国在尚未取得其觊觎的头等国家地位之前,就蒙受“第二个耶拿”的挫败。而德国中产阶级、军事容克、舆论环境乃至已现雏形的军工复合体(MIC)对此齐声唱和——每一个团体、每一个阶层都在扩张中看到利益增殖的期望,利益集团与社会力量的结合深刻影响了国家战略决策。军国主义的德国驾起长车,带来的是英德渐行渐远与德国在欧洲“被包围”。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六):大战略与国家崛起 ——读《脆弱的崛起》

  一、 引言

  作为一个主修经济学的学生,看待世界的变迁自然更多得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时代,更注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自发作用,在经济学家看来,理想的世界似乎是在市场的机制下自发形成的,国家的富强与衰落也是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左右的。可现实的世界不是、甚至完全不是由经济力量所支配的,在历史中我们看到的是,国家崛起和衰落与国家的领导者及国家各方面政策等主动塑造的因素是密切相关的,为什么有的国家崛起了?为什么有的国家衰落了?中国的崛起更激发了我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历史终究是人创造的,国家的崛起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的主动塑造。正是对国家兴衰的好奇,成为了我学习国际关系学的初始兴趣和动力。

  阎学通指出:“一国能否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是否采取了合理的崛起战略。有些大国虽然具备崛起的条件,但由于崛起战略不当也无法成功崛起。大国崛起失败的实例很多,表面上看是它们公开挑战了霸权国的领导,而实际原因是其崛起策略不合理。” 近年来,很多国际政治学者和政治家纷纷将崛起中的中国与一战前的德国作比较,像历史上的大国崛起一样,国力不断上升的中国也面临着各种震荡与冲击。要应对这些挑战、真正实现和平的崛起,恐怕不能仅仅凭着良好的愿望,也不能完全靠摸着石头过河。深入了解自身弱点、吸取历史教训,对今天的中国来说显得既必要又紧迫。威廉德国作为大国崛起失败的典型案例,研究这段时期内德国的崛起与失败,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意义。徐弃郁的著作《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可谓是恰逢其时。本书着眼于德国的大战略,并以此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德国崛起与失败的命运,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大战略”,而不只是停留于空洞的理论说教的层面;也有助于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大战略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

  二、 内容概述

  本书的着眼点是1871-1914年之间,德国外交、军事战略的演变及其结果。作者基于大量外交档案、记录以及中外学术专著,对德国的这段历史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进行了生动的再解读。就书的内容来看,为本书分为九章,大体上基于历史演进的时间顺序展开论述,每一章都有一个论述的分主题,将这些分主题串联起来,德国在1871-1914期间国家战略的变化就浮出水面了。

  在俾斯麦当政期间,以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复杂而精密的手段构建了德奥俄三皇同盟和德奥意三国同盟,德国始终保持了在欧洲的主动地位,通过外交和军事等领域一系列相互协调的政策,从而形成了某种整体性很强的大战略,不仅控制了德国统一带来的冲击,还实现了在相对和平环境下的崛起;而在俾斯麦下台之后,他的后继者们既不能理解他精心构筑的战略体系,更将其彻底推翻,随着一系列外交和军事新政策的出台和演变,“新路线”、“大陆同盟”政策、“世界政策”、“蒂尔皮茨大海军建设计划”、“施利芬计划”的出台,“外交新路线”对英国一厢情愿的接近既促成了法俄同盟的建立,有打破了英德之间战略需求与牵制的平衡。“大陆同盟”试图通过与英国发生摩擦以实现与法俄的和解,结果使得德英之间“霸权——挑战”的结构性矛盾公开化。世界政策以及大海军计划则彻底激化了英国的敌对态度,德国几乎是亲手一步一步让自己陷入了外交“被包围”的状态,并彻底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安全困境之中,偏好激进与扩张的民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德国这条失去舵手的大船越来越偏离大战略的轨道,直至走向大战。

  三、 评价

  《脆弱的崛起》以大战略为中心深刻剖析了威廉德国1871-1914年的兴衰,本书不仅对德国大战略塑造、维持、偏离、抛弃的过程的刻画入木三分,而且详细分析了德国社会结构、政治军事体制、意识形态和民意的背景及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论述生动,是一部细节丰富、逻辑条理清晰同时论述引人入胜的优秀战略学著作。我国国内关于大战略的研究虽已开始,但是仍显薄弱,总体来说尚处于很不充分的状态,系统的理论阐发、理论创新性构建和作为基础的大战略史研究尤为薄弱。 而本书的出现,则填补了国内对德国大战略研究的空白,并且可以为进一步进行大战略史的研究提供基础。当前,国内对于大战略的研究,大多是偏重理论层面的研究,这导致对大战略的研究显得空洞而抽象。但是若要丰富这些理论的说服力和厚度,需要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以大战略为线索对国家兴衰的历史做出再解读,而本书恰恰起到了这种桥梁的作用。

  首创大战略概念的是英国军事思想家和战略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其名著《战略论》中,他将大战略定义为一种最高层次的战略,其功用在于调节和指导一个国家或连同其盟国的所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精神资源,以达到由其基本政策所规定的战争之政治目标。 强调要以体现国家合理的政治目标的大战略来统帅战争,强调要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强调大战略与国家政策同军事战略之间的支配——从属关系。张春和时殷弘两位学者对大战略做了一个总结:

  大战略主要围绕国际战争与和平展开,是国家的一种外向型行为,因此国家对外政策目标是它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大战略是一门综合运用一国或国家联盟的所有资源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艺术。它源于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因此军事手段不可避免地成为其首要关注对象。然而,不能过高地估计军事手段在大战略中的地位,否则会导致本末倒置。无论战时抑或平时,经济都是立国之本,也是大战略所依靠的根本力量来源。同时,国家政治状况对大战略的重要作用尤其表现为影响基本的政策取向,那是决定大战略的有无和优劣的一个关键因素,大战略还涉及能否以及如何充分动员和运用一国的社会资源。

  《脆弱的崛起》结合大战略与历史现实的分析填补了大战略研究的空白,但对大战略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也是本书的不足所在。

  回到本书对大战略的理解和在分析中的应用,作者徐弃郁认为,俾斯麦时期德国的大战略集中体现在1877年6月15日的“基辛根备忘录”中,其核心观点是主导地对当时欧洲大国间的互动施加影响,是各大国彼此之间的关系都要弱与它们与德国的关系。 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大战略主要体现在外交政策上,而没有强调政治、经济、社会等其他因素在大战略中的作用。在具体的论述中,徐弃郁是以时间顺序对德国大战略的演变及其结果的历史考察作为主要视角来展开论述的,虽然作者对政治、军事体制,社会结构、民意和意识形态在第一、二、三、五章的小节中有详细分析,但这些领域显然只是作为外交战略的背景,并不是主动塑造的大战略的一部分,作者并没有将这些因素纳入对大战略的分析中。此外,作者对外交与军事的协调关系给予了格外的关注,作者用很多笔墨来描写军事与外交之间或协调或矛盾的关系,及其对德国战略走向的影响,这种倾向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体现得愈加明显。但是,大战略难道只涉及外交与军事间的协调吗?回顾前文对大战略的理论分析,大战略是一门综合运用一国所有资源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艺术。大战略是以国家崛起为中心的涉及国家的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社会、精神等领域及各个领域之间相互协调的一组综合策略。它是基于经过深思熟虑的、手段和大目标之间关系的全面行动规划,既需要全局性的精心合理的预谋和确定,又需要以灵活为关键的不断重新审视和调整。 因此本书作为对大战略的历史实证分析著作,对大战略的概念和理论把握有一定局限性,为了对德国当时的大战略有更好的把握,未来的研究应当结合多方面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大战略。

  结语

  大战略是对历史的总结、当前的把握、未来的选择。对大国而言,大战略的谋划与研究至关重要,对于处于崛起进程之中的中国而言,这是一个呼唤与构建大战略的时代。确立恰当而又操作性的大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大战略则必须一以贯之,否则就会导致长期与短期、目标与手段的冲突,使决策者随波逐流。徐弃郁的著作着眼于百年前的德意志帝国,却处处折射出对中国当下的现实思考。通过阅读这本著作,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保持冷静和理性,审时度势,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对当前的中国有多么重要。

  [参考文献]

  [1]时殷弘. 国家大战略理论论纲[J]. 国际观察,2007,05:15-21.

  [2]张春,时殷弘. 大战略——理论与实例分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07:72-76.

  [3]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徐弃郁:《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七):从德国的历史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读完这本书,我想了一下,德国值得我们借鉴的教训有这么几个:

  1、建立起一个连续的、合理的外交策略。人们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对这个外交策略进行修改,但是这个外交策略绝对不会因为领导人的变更发生根本的变化。

  2、注重外交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将自己的外交策略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3、不要一味的追求确定性。很多时候国与国之间结盟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这种结盟会使得你的外交策略的灵活性大幅度降低。不结盟反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军事必须服从于政治,而不能反过来。施利芬计划就是一个明显的反例。所以我们必须要时刻警惕军事与政治之间的裂痕并且随时做好准备弥补它。

  5、慎重的发展一只大海军。其实这可以归结为第四条,但是我想来想去还是单独列了出来。德国从来不是一个海洋国家,它的地形已经决定了这一切。但是当马汉的《海权论》出版之后,整个德国却陷入了盲目追求海权的狂热之中。在德皇威廉二世的支持下,蒂尔皮茨疯狂地扩建海军。可是德国建造了这么多的军舰,除了激怒了英国让它变成自己的敌人外有什么用?整个一战期间,德国海军的军人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呆在港口里无所事事。如果把这些钱投入到陆军,德国在一战的表现可以更出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