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直捣蜂窝的女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直捣蜂窝的女孩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00: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直捣蜂窝的女孩读后感10篇

  《直捣蜂窝的女孩》是一本由[瑞典] 斯蒂格·拉森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0元,页数:6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直捣蜂窝的女孩》读后感(一):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

  虽然《千禧年》系列完全是揭露瑞典社会、政府的阴暗面和丑恶作为故事的大背景,但其间一步步的发展却让我看到了阳光和一个普通民众对社会及政府的能够产生的希望。嗯,高明之作!

  比较之下,中国的文学作品却鲜有此类。要么就是赤裸裸的“红色”文学,要么就只是揭露(比如鲁迅),要么就是无关痛痒的故事。很少有一部文学作品能用引人入胜的商业侦查故事来阐述社会、政府、普通阶层、领袖阶层全貌,从而上升到社会责任、政府作为、阴谋论、党政关系等大而严肃的话题,解释、阐述社会现象、政府阴暗面,最后却竟然可以让人身心愉悦,爱上这个社会。全书90%的篇幅展现政府如何阴暗,却用10%的篇幅让读者爱上这个政府。

  作者一点没有提及要对主人公萨兰德进行如何的教化,更没有恶俗的让她自行被这个社会感动得流泪,反而还用了想法的手法——萨兰德还是那个萨兰德,叛逆、自闭、反抗。然而就是这样,她的一点点小动作就让读者自己感受到了事件最后发展的结果对她的产生的化学效应。作者不露声色的描写达到了更高、更直接的反馈和感化。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看过的一个连名字都想不起来的日本电视剧的一个桥段,说的是在内衣广告中不展示内衣,反而用隐形的图片让观众“觉得”“好像”看到了内衣而另该广告大获全胜;又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玩儿“杀人游戏”时,一个前辈说到的制胜要领——不要直接告诉其他人你的想法,而是用一些语言侧面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走向你的想法,你便赢了。

  关于这点,我想说,《千禧年》你做到了!

  《直捣蜂窝的女孩》读后感(二):<千禧年>三部曲读后感

  在几十天的努力之后,终于把千禧年三部曲看完了,现在有一个思想,不停地在脑子里冒起,斯蒂格•拉森,你为什么要死,把八部写完好不好。

  整部书中,其实没有一个让人喜欢的正面人物,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缺点,不过都像福尔摩斯似的,莫名其妙的让人发狂,故事流畅,多条线索同时进行,同时兼顾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种断开另写的方式与电影的闪回十分相似,多线性却让任何电影自叹不如。各种情节上的欲擒故纵,也很有希区柯克的味道(此情况在第三部上最为明显),这都是技巧上的工作,若要是把小说归类,这一系列应该是推理冒险类的小说,也是最优秀的通俗小说。

  此类小说不以描写人物为特点,此书也有此方面的不足,书中写的最好的人物莫过于莎兰德,这个危险又迷人的人物,一身的刺青,金属环在脸上叮叮当当,电脑技术是世界顶尖的,性格孤僻,危险到随时都会杀人,但她也会不顾性命的保护所爱的人。但是这也是最好的描写了,就连男主角布隆维斯特的描写也是过于扁平,没有多大的变化,细节上深入不足,还有一些小人物,描写的虽有惊鸿一瞥处,无奈戏份过少,并不太出彩。

  涉及面广了之后,小说就不仅仅只是通俗小说这么简单了,在写法上第一部重在推理,从推理之中暴露光明与黑暗,第二部仍有推理,但是已经将重点放在了对各色人物描写上,成为一部正邪群像图,第三部则是不折不扣的冒险小说,希区柯克式的悬念层层叠加,到最后畅快淋漓的将黑暗势力一举击碎,由于前两部的厚度叠加,第三部的爆发丝毫也不见浅薄。一般人看下来只是得到了阅读的快感,但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是对社会的忧虑,还有对如何做人才对的思考。

  三本书看下来,不禁惊叹,这是瑞典的狄更斯加莫泊桑,承认它对人性的探讨上并不是特别深入,人物描写上也有些不足,但是其拥有的任何小说都很少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与真诚的心,想想以前的写出此类作品的作家吧,在俄国是托尔斯泰,在法国是巴尔扎克,在中国是鲁迅,单凭这点它足以让人铭记。

  《直捣蜂窝的女孩》读后感(三):《2011年的读书单》

  2011看的最好的书是英年早逝的瑞典作家斯蒂格-拉森的千禧年三部曲《龙纹身的女孩》、《玩火的女孩》和终结篇《直捣蜂巢的女孩》。

  凌晨4点钟,终于读完了千禧年三部曲的终结篇。

  斯蒂格-拉森的《龙纹身的女孩》、《玩火的女孩》、《直捣蜂巢的女孩》可以用我认为“最好”两个字来形容这部系列侦探小说。

  当读到萨拉德到直布罗陀的时候,我甚至不希望这就是结局甚至不希望就这样完结,不想结束阅读。说不清楚是留恋还是什么。回来问小朋友一片云竟然他也有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太奇怪了。

  太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

  这种感觉还是在年轻时读《基度山恩仇记》、《福尔摩斯探案》、《希腊棺材之谜》等书时有过,回想当年,年轻气盛,借一本小说常常是一气呵成、彻夜苦读。半夜三更妈妈起夜看到我的房间还亮着灯,就会催促我敢快睡觉,明天要上学、上班。于是,我就把台灯挪进被窝整个人缩进被子里面继续读。

  斯蒂格-拉森确实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更胜一筹的是把21世纪高科技手段中的电脑黑客的手段在整个案件过程被运用的淋漓至尽。

  斯蒂格-拉森还完全颠覆了过去人们的惯性思维:

  ——好人都是高大、漂亮、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

  ——坏人都是丑陋、愚蠢的。

  斯蒂格-拉森笔下的萨拉德身材矮小、不漂亮、不性感、缺乏与人沟通能力、外表冰冷、毫不起眼的小女子,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正义感和聪慧,同时这个正面形象还是黑客高手、问题女孩、社会边缘人群体,同时又符合80后年轻人的特点:全方位发展,涉猎多领域。

  斯蒂格-拉森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可以说都是栩栩如生的,斯蒂格-拉森的故事情节极其错综复杂,但故事布局、人物排列不慌不乱,以前读外国小说最恨的就是外国人那长长的名字特别难记,身边有些朋友不喜欢读外国小说有时候原因之一就是害怕人名不好记影响读下去的情绪。

  但是,斯蒂格-拉森笔下的人物虽然众多,但基本上每一个人物都描写的很鲜明和有特点,因此,有时有的人物可能在前几章没有出现,你可能并不能读出这个人物的名字,但只要一出现你立刻就能知道这个人物是谁。

  三部曲、堪称大部头,近2000页码的长篇小说,每一部都超过500多页、终结篇竟然612页。如果斯蒂格-拉森不是把故事讲的这么地道圆满,我真不知自己如何将这么大部头的书读下去。

  意犹未尽。

  读的够酣畅淋漓。

  其实,我已经过了迷恋小说的年龄。

  好,2011年读了好书。

  ——2011年11月26日草

  《直捣蜂窝的女孩》读后感(四):《直捣蜂窝的女孩》: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真相

  读完第二部《玩火的女孩》后,我有些疑惑,故事已经基本结束,接下来还有什么好写的呢?我忘记了,这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色彩强烈的小说,作者不玩虚招,每一个情节都要落到实处。在第二部末尾,萨兰德找到了她的大反派父亲、原苏联逃亡瑞典的间谍扎拉千科,两人在生死对决中均身负重伤。第三部便从两人被送往医院急救开始。萨兰德头部中弹,通过医生的精心抢救,才得以脱离生命危险,但又面临检察官的指控。而扎拉千科被萨兰德砍了两斧头,伤势较轻。他得知萨兰德和自己住在医院的同一层楼,局势凑然变得紧张。

  千禧年系列,拉森原打算写作十部,结果只完成了三部便离开了人世。小说中提到,萨兰德还有一个妹妹,但她不想多讲妹妹的情况。可以肯定,小说的后面几部会讲述萨兰德妹妹的情况,只是这需要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直捣蜂窝的女孩》读后感(五):法斯特怎么样了!那些配角!

  25岁辣,身体承受不了熬夜,也睡不了懒觉了。。

  周日晚上大概十一点半,莎兰德的人生在我的生命中已经落下帷幕

  我当然想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刺激的事!可惜再也没有了

  有机会的话我会重复看一遍千禧年三部曲,因为我肯定漏掉了什么

  而且信息量庞大有很多读第一遍来不及消化

  就比如杂志社里面几个得力助手,一开始我压根分不清他们

  马琳是有能力但自信心不足的女孩;还有调查马桶的年轻男孩;

  还有一个男的?我甚至不太确定他们的性别

  这本书我只做了一点抄录,就是法庭判定社会失能无效后,

  莎兰德一人到了直布罗陀。

  只是一两段的描写,让我产生了向往

  比如,一到酒店订了两星期的房,“递出自己的信用卡”

  啊~有钱真好

  高中时我就知道这个地方,地理试卷得写地理优越位置啦之类的

  但是我没见过这个地方的图片,也没搜索过这个地方的相关信息

  我喜欢作者对所有的描写,环境啦,外貌啦,言语啦

  我仿佛能看到莎兰德在直布罗陀这个小地方的一举一动

  法斯特这个王八蛋最后得知真相能接受吗?作者写了很多很多小事可却忽略了老法(难道在未完成的后面几部会出现?可是莎兰德已经下结论说他是个大笨蛋应该搞不出什么玩意吧。。

  我很好奇法斯特这个自大狂后来怎么样啊!

  还有,男女主角没有相亲相爱相濡以沫这个设定我还是有一丁丁不习惯。。毕竟之前读的书都是男女从一而终啦感天动地

  那个,布隆维斯特不是承认爱上那个女警官了吗(虽然我看不出他有多真心喜欢她

  结果书的末尾敲开莎兰德公寓的门后,虽然没有写出来,但肯定会!

  嘛,我其实有点羡慕这种单纯追求身体愉悦的感觉,去你妈的道德!

  啊啊,这是两人真正意义上整个事件后的独处(两本书只见了碰了三次面

  很好奇麦可看到莎兰德胸部整容变大后是什么感受,哈哈哈哈

  可能会去下载瑞典版的电影看,但是,这么繁杂的线索,会怎么拍出来呢。。

  《直捣蜂窝的女孩》读后感(六):终获自由

  昨天终于结束了《直捣蜂窝的女孩》这块砖,“千禧年三部曲”完结。

  没想到结尾有这样一场厮杀。看着作恶多端的人掉真痛快。

  在都已经遗忘一些人的时候让他骇人出场,死得出乎意料。他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

  这本书中所有的恶人,都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萨兰德,一个表面弱小,不堪一击的女孩,拥有巨大的能量,让人震惊。

  那种完全没有任何私利,不求回报的正义感所使的力量,是绝对无敌的。

  让我想到齐豫的一句歌:面对不公平的世界,可以用不真实的手段。

  小侦探其实并不是因为爱上了萨兰德才去做那些危险的事。

  虽然他们做过爱,但并不是很有欲望的关系,甚至彼此就像一个童话里的人物。

  他好奇,有正义感,还保留着孩童一样的天真。面对想做的事有着无所顾忌的热情。

  而见到萨兰德的时候,那些全部被激发出来,愿意为她去冒险,也是让自己开心的事。

  这样的感情,甚至比爱情要好。

  最终他们俩重逢,是我想要的结局,有些人你不能总是让他们命悬一线,流离失所。

  这套书大概是我最初接触犯罪小说,以前不怎么感兴趣,因为我不喜欢里面肮脏的事情。

  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不是很吸引人,再加上那些犯罪,有一些抗拒,但情节确实很精彩。

  继续看下去就被萨兰德的个性魅力吸引了,她真是个另类又可爱的人。

  不过很少有人招架得了她的可爱,要她买你的帐才可以。

  有人说受不了布隆维斯特对待女人的做法,其实我觉得那样挺不错的。

  虽然我会受不了,但是相爱但互不约束,不欺瞒,这大概是两性关系的一种发展趋势。

  小说结尾,萨兰德让他再次进入自己的生活,但也不能保证他们就会长久在一起。

  一旦萨兰德看到让她不悦的事情,她会再次消失,让他找不到的。

  虽然重聚是我想看到的结果,但我还是更喜欢她独自一人旅途中的状态。

  《直捣蜂窝的女孩》读后感(七):读后感

  花一周的时间,突击式地读完了千禧年三部曲。本来对这种网络畅销小说没有抱太高地期望,但出乎意料地,这部小说地可读性很强,故事很吸引人,有一种好莱坞大片式的感受。让我不禁遗憾作者的早逝,很期待他在接下来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

  不同于以前看到过的“悬疑类”、“推理类”小说,这部小说给人很强烈的真实感。不论是女主人公莎兰德,还是布隆维斯特,再到小说中的其他角色,各个充满个人魅力,性格丰满。曾经读过《尼罗河上的惨案》等小说,感觉总像是限定在某一个场景里面,让读者去猜测书中人物的动机,行为,更像是一部舞台剧,而舞台之外的那些东西就不了了之了。

  最喜欢的还是书中对每个女性角色的塑造,从莎兰德到爱莉尔到范耶尔海莉,每一个都那么知性,敏锐,行动力强。似乎永远的不知疲倦,只要脑中有了想法就会立刻去执行。这是我心目中应该达到却总也达不到的目标吧!也许,每个女人心中都有成就家庭的梦想,却往往迷失在为家庭的付出中。而事业的成功,能大大的实现自我的价值,体现存在感,在现实生活中该如何平衡呢?我不知道。

  不得不提到,书中人物那些令人崩溃的饮食。难道瑞典人渴了只喝咖啡,饿了只吃三明治吗????

  《直捣蜂窝的女孩》读后感(八):GNU与PGP万岁

  我就是对拉森成瘾了。

  行文的那种波澜不惊,那种淡淡的冷漠,似乎是瑞典的风雪带来的,自然得不着痕迹。人与人之间,刻意保持着一段距离,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双方的关系,这种感觉很美好。

  莎兰德于我而言,是一个很奇特的镜像。她不善人际交往,我也是。特别是大三大四那一段时间,每天说的话不超过十句,每天都对着书本和屏幕,说得最多话的就是饭堂点餐。我们同样对一切复杂的事物感兴趣。从事计算机营生的我,对于文中的黑客尤感过瘾。虽然每天都在使用非对称加密系统,但是直到现在才对这套加密和认证体系的威力有了直观的认识。

  我无法抑制对于这北欧小国的向往,即使是小组里胆大妄为的瓦尔德,亦会对宪法原则感到畏惧,面对警探时就直接崩溃了。还有一帮对首相和政府毫不手软的媒体,在关键时刻对其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实在令人感动的痛哭流涕。

  可是,这不是最正常的事吗?

  《直捣蜂窝的女孩》读后感(九):撕开重重黑幕的惊险,重见天日的结局

  罪恶无所不在,人们是否正直,有没有为正义奋斗的勇气、良知和智慧固然十分重要,而权力仍然起着关键的作用。故事让人激动、振奋,但联系到中国的现状,制度形同虚设,罪恶敢那样张狂,贪腐没有受到抑制,难免令人灰心丧气。

  《直捣蜂窝的女孩》读后感(十):理想与现实

  千禧年三部曲是一套画面感非常强的犯罪小说,一边读一边仿佛就能看到一个个场景的切换,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人名混淆、人物关系庞大复杂带给我的眩晕感,但在另一种程度上也让我怀疑这文本的严肃性。后一种感觉在读完第一册时还是有的,毕竟变态杀人狂、精神病女孩、顶级黑客这些标签集中在一起还是有点不可思议;但从第二册之后,当布隆维斯特着手调查莎兰德的身世,驱使他的那种超出好奇心的正义感和集团、政府为“大义”牺牲“小我”的逻辑开始让我觉得这看似荒诞故事背后的重量。

  对于一个新闻事件,媒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检方在判定一个人有罪时,需要拥有多么强的证据?警方提供的证据就一定客观吗?采用不道德手段提取到的证据为什么可以被作为消息来源作为保护而接受采纳?审批结果能够弥补对莎兰德犯下的罪吗?什么是民主?民主的代价是什么?政府或大集团的利益计算应该纳入道德这一指标吗?……或许这些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抑或现实中的答案听起来并不理想。但是,如果我是布隆维斯特,或者斯诺登,我会怎么做?

  小说最后的结局很有好莱坞的风格,但作者在现实中却猝死了,没有看到自己作品的成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时候挺耐人寻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