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24堂财富课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24堂财富课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45: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24堂财富课读后感10篇

  《24堂财富课》是一本由陈志武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1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4堂财富课》读后感(一):小切口,大视角

  看到好些豆友说这是入门书,我并不同意。这本书应该算是一本有益的休闲读物,适合于已经具备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人。

  因为该书以浅显的语言,从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现象入手,特别是亲子平等交流互动的方式,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经济类的入门书。

  的确,一些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如边际利润、产权、证券化、价格决定机制、代理人问题,等等,都出现在父女对谈的内容中。关于公司、全球化的历史,也涉及到了。不可避免地,所有这一切并没有深入地展开,因为全书都是围绕小女孩对商业和财富的好奇心,用最通俗最浅白的方式解释让她感兴趣的现象。

  如果对经济学完全不了解、以零基础来读这本书,很可能就是看个热闹而已,很难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而如果是已经学习过基本的经济学,对这些概念已经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读这本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更有可能进一步加深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陈笛小朋友非常幸运,她九岁时的知识面和眼界,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这一事实令我颇有紧迫感,深感自己更应努力。

  不是每个人都幸运地能有一位亲切的世界名校金融学教授父亲。然而无论如何,缺少知识和技能、缺乏眼界的人还是不该应生孩子。事实上,很多智力出众、成为时代先锋的人却并没有子嗣,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花在生养上。当然,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与本书无关。

  《24堂财富课》读后感(二):要培养的是商业和管理的思维

  什么是商业思维?

  我现在的理解是对需求的判断,设计并推广产品,赢得市场占有率。从我所在公司来说,现在所做的事情是改变以往用户习惯,推广新型的在价格及产品性能均具有更大优势的产品。老大进入这个市场的逻辑是判断瓷质绝缘子存在运行中出现爆炸、污闪等问题,复合绝缘子能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并且在已有技术实力下,开发新产品不成问题。电力行业不同于消费品行业,采用项目型销售方式,从实际市场操作结果来看,占有率仍不大,显然推广营销方式仍是很大的问题。

  什么是管理思维?

  举几个例子,你在民企你能看到大家都很忙,而且加班加点是常态;在外企,你能看到下班时间刚过,大家就匆匆离去;在国企,你能看到工人师傅们时常悠闲着抽着烟儿喝着茶。小小的细节能体现各种组织的侧重点和管理模式的不同。我现在理解的管理思维,是如何图解大家的需求,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奋进,我自己没有组织过团体,以后这方面会有所尝试的,我也会对这方面有更多的总结。

  最近有两个声音一直在脑海中回响。一好友现在开始了自己的商业活动,我们也多时不见了,清明时电话聊聊,谈及聚会,好友表达了我们的聚时会很多,现在正是做事的时候,不必为聚聚而聚聚,还是专心把事情做出来再聊。我想说:好小子,人生无处不青山啊,好志向!不过你有时间我还是想和你多聊聊你的商业是怎么玩的,你说的《资本论》我也会读完找你聊的呀。

  另一个,最近客户出现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后续的产品开发和今年的订单目标,我对这种情况没有做到理智分析,判断客户的真正需求在哪,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反而让情绪困扰了一天,直到老大一句提醒“有多大事呢,你怎么沉浸到事情中,让事情左右你的生活”醍醐灌顶啊,我怎么忘了,我追求的是知己、知事、知势,那些只是我的路径,怎么可能让自己迷失在路径中呢。

  另外,我喜欢复星式的发展道路,方法是找到更专业的人物来经营组织,这就是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结合。如果有兴趣,来找我。

  《24堂财富课》读后感(三):《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的批判

  陈笛小姐说:“我知道,我很反对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他把我们交的税钱随便补贴别人,补贴那些无能、不负责任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本来就不该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 ,借那么多钱买大房子,到现在,他们还不起债,又要政府来补贴、救济。这当然是那些无能的人所惯用的手法,政府不应该救他们。”

  陈笛女士难道就没看到这篇报道么?

  2008年,美国因次贷危机损失财富总额110 000亿美元。

  同年,布什通过7 000亿美元拯救国内那些大的银行与金融公司。

  其中A.I.G就是此公司冒险投资拖垮了经济,被注资1 730亿美元,避免了倒闭的命运。在得到纳税人的资助后,此公司立即把1.65亿美元支付给部门经理,73名像陈志武一样证券投机员工得到了超过100万美元的奖金。(公正:应该如何是好。P13)

  ****

  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不是在借钱买大房子的人的贪婪。而是所有的人,尤其是像陈小姐父亲这样的证券公司的富人的贪婪投资失败的结果。

  如果证券发行商明确的告之客户:他们可能承担一无所有,几十年家园被银行收走。那么有多少人去买杠杆这么高的,不靠谱的垃圾债呢?!

  (经济学的贪婪厌恶理论)

  连十三、四岁的孩子都知道借钱买五六套大房子,加杠杆牟利,是不道德的行为。难道陈父等一干发行次贷的家伙就不知道么?就没有警觉么?为什么他们不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投入到垃圾贷里面呢。而诱骗中、低收入的消费者去买这样的债券呢?

  次贷危机是钱生钱,泡沫膨胀的结果。是贪婪的资本家蒙骗无知而贪婪的中、低收入的群众共同衍生出的泡沫。这自私是本性!这一点谁也别说谁。

  陈志武只去指责上当之后的低收入的投资者不应该受到救济;却不指责那些设计了这些次贷危机的银行家们得到救济的更多。他们在银行破产之后,其收入并没有任何下降。

  所以才有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如果次贷泡沫破裂后,银行家与投资者的房子都被收走。那自然没有什么可说的。但现在是,陈志武等证券投机商,用忽悠的方式欺骗他们投资;赔光了钱,投资者要被赶出家门了,自己颈毛不改,却臭不要脸的借女儿去指责投资者不努力。想以钱生钱。

  事实上如果不是所有人都想以钱生钱,都劳动赚钱。那么像陈志武这样的投机分子就不会有市场!

  事实上所有人都像不劳而获!

  ****

  正如陈志武自豪的介绍自己的工作一样,证券投机商是非常好的工作。不仅有固定的工资,投资获利还能二八分账;投资失败了,投资者的房子被银行收走了。不仅还能得到超过100万美元的奖金,还能傲慢的指责自己的投资者是“不负责的人,本来借不该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借那么多钱买大房子。”是活该!

  但根据经济学公理,这么好的职业必然有相对的成本,那什么是成本呢?证券投机家们必然会形成一个像公会一样的圈子。入圈子的门坎必然随着利益增加而增加。我要是陈志武,也会希望自己的女儿继承自己这份工作,而不是那些没有房子的穷人孩子。他们只要把他辛苦赚来的钱,拿来让我女儿投资就好了。

  ****

  陈志武这个卑鄙夏洛克,但没有夏洛克一点勇气。尝读莎翁的《仲夏夜之梦》,里面的高利贷的老头子,对自己放贷的行为的辩解是何等的堂堂正正。而陈志武这个家伙,自己内心中无耻的想法没有勇气说出来,却要借孩子嘴里说。

  懦夫!

  不要以为金钱是万能,经济学第一公设假设所有自然人都是自私的。其中也包括你的父亲。

  陈笛小姐说:“如果她的父亲能够从那么贫穷的湖南农村爬到美国、能成功,那么,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人就没有理由不自己成功。他们的条件无论如何优于湖南农村的条件,他们不能赚到足够的高收入,完全是他们自己的过失、是懒惰所致,政府和其他人不应该帮助他们。

  陈笛小姐不知道么?从湖南农村走出来的何止是他伟大的投机分子的父亲。还有另一个毁灭了中国经济的人。如果不是1%掌握了金钱与权力的人如此的傲慢与自以为是。那99%的如何会选择毁灭这个世界的方式来把这1%打倒呢?

  我是同意大多数经济学的理论的。但是广义上一切价值都可以商品化。富人拥有财富,穷人没有,穷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拼命就是财富。富人恶的财富是骗,穷人恶的财富是抢。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就是这样。所以有了99%的穷人占领了华尔街。

  ****

  最后我想了这么一个场景。

  如果陈志武是得到100万美元的A.I.G的员工。他的一位客户把自己一生的积蓄拿来让陈志武理财。

  这一天下班,陈志武拿着钱回家,和陈笛小姐聊天,陈笛小姐说:“我知道,我很反对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他把我们交的税钱随便补贴别人,补贴那些无能、不负责任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本来就不该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 ,借那么多钱买大房子,到现在,他们还不起债,又要政府来补贴、救济。这当然是那些无能的人所惯用的手法,政府不应该救他们。”

  而同一时间,陈志武先生的客户被赶出了家门。我们称他陈卫东,他的孩子在哭泣。正好看到了陈笛小姐的高论,看到了布什政府7000亿拿着纳税人的钱,救这些富人的计划。

  如果是我的话,如果没有权力把W·布什选下去,把奥氏选上来。那么我也是会跟从湖南出来的家伙革命了。

  因为我是把希冀与信任,首先选择湖南出身的陈志武先生。换来的只有嘲笑与傲慢,被骗走了所有的财富。

  幸亏美国人能不通过革命的方式把这些家伙赶下台。

  ****

  当然,我并不是说次贷危机中只有投机商有责任,是罪该万死的。这里面所有人都有责任!而中国人是儒家精神的,陈志武是投机商,应该先检讨自己阶级的责任,再说客户的责任。

  可见陈志武这本书也是受经济学第一公设约束。即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求利的。大商人豢养的经济学家们鼓吹经济万能,就是为了欺骗那些没有能力投资普通人。以攫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其都是博弈的结果。反之,那些鼓吹经济万恶的人,也一样。

  事实上,经济既不万能,也不万恶。市场就是博弈的结果。中值才是正路。穷人替自己说话;富人替自己说话。这都没错。但陈志武拿自己的女儿当枪使,说出的话露了马脚,让人不爱听。这就错了。

  《24堂财富课》读后感(四):点评24堂财富课(转)

  书中收录了他与12岁的女儿陈笛之间关于经济学中诸多基本概念的讨论,在教导女儿如何创业赚钱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教导女儿如何做人,强调作为商人要分善钱与恶钱,恶钱不能赚,他也希望一个人在拥有财富之后,能够利用财富做一些更具关怀、慈悲、自省的事情。

  这本书通俗易懂,但内涵深刻,为父母们和即将为人父母的准父母们理清了思路,也为子女们指明了方向,感觉很有价值。

  喜欢陈志武的这种大家的从容气度,对女儿的教育从容不迫,女儿想赚钱,老陈鼓励,但是又教女儿区分“好钱”和“坏钱”,还讲了不少商业模式。有这样的经济学家老爸,她女儿真让人羡慕。

  熊晓鸽、朱民、徐小平、袁岳几个人的推荐序言也有意思,特别是熊晓鸽的《陈志武的“私塾”教案》,这个说法太好了!!! “私塾”教的东西,就是学校和社会上都学不到的东西,我以后有了子女,一定也要这样教!

  不过真想当面问陈志武先生:你看过《中庸》吗?你知道中庸真正的意思吗?《中庸》里面哪里提到反对竞争的? 如果对国学不了解的话,尽可以不要发表这样的言论,因为你们是名人,有很多崇拜的人,你们不是金口也是银口了,那么你们如果说出错误的话将会误导很多人。 《中庸》里面提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做人不要过头,物极必反。而且要按照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做法。这有错吗?有些时候还真的就是不能争所谓“争既是不争,不争既是争”李治和雍正都是靠不争当上皇帝,当然还有很多人是靠争当上皇帝的,那是要看具体情况来判断的。 现在有很多人根本没有真正去看过国学经典,然后凭着某个词某句话,就以为了解了国学;还有一些人通过某些中国人的做法,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其实这些中国人本身都不懂国学,你还通过他们来了解国学,那不是错上加错吗? 大师南怀瑾说: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 建议客观了解后再对国学做出评论。

  《24堂财富课》读后感(五):经济或商业的入门读物

  这本书内容比较简单,适合平时对经济或商业关注比较少的群体看,特别是非经济或管理专业出身的人。

  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围绕一些典型公司的典型商业模式进行讨论。而且,陈先生的功力不俗,能把问题谈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这一点强过很多的“经济学家”或是知名财经媒体——他们恨不得把个简单问题探出一篇可以发表的论文来……

  但是本书内容也有一定的偏颇之处。

  第一,或许跟陈志武先生是坚定的自由市场主义者有关,他在每个回答或总结中,总在宣扬自由市场的好处,或是在为自由市场的弊端做解释。

  例如,当女儿就沃尔玛的商业模式问道,沃尔玛借助低成本扩张,挤垮很多小商店,而家族财富全球第一,是不是有违商业道德?我当时以为陈先生会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竞争,沃尔玛由于将成本压到极致,自然在竞争中获胜,这种残酷是竞争的自然属性,结果与商业道德无关。但其他方面,例如将低价压到极致,使供货商受损,这倒是记得商榷。”——因为我觉得这样比较不偏不倚。但是陈先生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并非是他的回答与我不同,我便加以指责——而是陈先生避开了商业道德的回答,反而强调说,沃尔玛为全世界人民带去了低价的货品,造福了社会,所以其家族财富世界第一是社会对其的回报……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我以为,对于商业竞争,无所谓道德正义或非正义,但是对现象或原因的描述,最好全面一点。其实沃尔玛的成功,也是全球化的成果之一。正是全球化造成了全球范围内劳动力、资本、技术的随意流动,给沃尔玛、星巴克之类的成功创造了环境。陈先生指出了星巴克的成功有全球化的功劳,但没说沃尔玛更是。

  在我看来,沃尔玛的成功,在于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到了最低廉成本制作,并将其产品运送到全球范围内最富裕地区进行销售。在全球范围内,能将这两个“最”,做到极致,自然沃尔玛就成功了。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沃尔玛的成功,建立在全球范围内“最低廉成本”地区的人们身上。

  另外一点,陈志武先生很有意思。在全书范围内,不遗余力的宣传美国的好,这让我有点苦笑不得。老实说,我本人也是一个自由制度偏好者,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个自由的国度成长,也希望他能享受到自由环境下的人生和努力。但我真没想到陈先生,在书中不停的宣扬美国的制度先进,不停的宣传在美国“个人可以依靠自己奋斗而成功”。我虽然承认他们的制度更好,但也架不住这样的反复的宣扬……

  《24堂财富课》读后感(六):24堂课 给你学校学不到的

  24堂课,读完,一个很和蔼和耐心的父亲和自己的女儿之间的平等的对话和思考,这个思考是来自于自己的工作,更多的来自对子女的爱。

  我还没有到做到为父的这个阶段,可是本书透露出来的更多的是对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之间对财富的理解的区别,和各种的商业模式的谈论。

  更重要的是一种对财富的理性的、辩证的认识,我们都身在学习,学好自己的专业,好好工作,然后找份好工作,等着公司来发工资,这里给你的是考虑如何进行商业的模式,如何进行资金的管理,如何的赚更多的钱,国内的企业和国外的企业不同,是什么东西造成这些不同的

  我们不说我们的社会形态,也不要说我们的儒家传统的影响,面对越来越扁平的社会,我们要怎么在老年化的将来生活,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越来不适应这个社会,我们不能等到那天才开始我们的为自己的财富的努力,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学习,而这些东西是学校从未叫给我们的。

  24堂可以说从不仅仅是你的思想上了解到为自己的将来退休考虑是多么重要,为什么不投资中国中谈到的社会亲缘和商业的关系,家族企业中发展和纯粹的职业经理人的发展情况

  还探讨了创业要如何的下手,全球化,带来了给多的发展的机会,如何扩大自己的视野,放眼未来,是地球村的趋势。

  如何管理你的资产。进行投资还是做实业,为什么中国做实业的越来越大,而美国却能专一的做一件事情

  对你的事业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选择,是个性定制,还是采用戴尔模式,沃尔玛模式。。。给我们很多的选择和意见

  在商业背后,也强调了道德在商业竞争中要求,如何避免道德沦丧,这个是当地中国很正常的现象,为富不仁;将个人的爱情和商业的发展来讨论,在经济背后引申到其他的道德、种族、文化、人生的考虑

  24堂课下,认真的思考,也许就是一本你人生的财富书,好好的领悟其中的意思,感叹作者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也感叹一个14岁小姑娘对商业的思考和对自由民主的认识。

  很多地方要好好的学习,引申来看,肯定收获不少、

  《24堂财富课》读后感(七):熊晓鸽:耶鲁教授陈志武的“私塾”教案

  陈志武的“私塾”教案

  ◇ 熊晓鸽

  在世界经济动荡不安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听到来自经济学界的不同的声音。从这些迥异的声音中,依稀可辨他们不同的背景:服务于政府部门的经济学家们多少都有为其政党政策辩护之嫌;来自金融机构的首席分析家们更是殚心竭智不遗余力地为其公司和客户摇旗呐喊;唯有少数来自学院的学者们,虽然也难免学派学术之争,但至少保持了相对的利益超脱与立场中立——只要我们保持兼听则明的警醒,便往往能从他们严谨治学的研究成果中大获教益。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珍惜与志武这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也始终将志武的文章和著作视为了解经济学界风云变幻的最直接可靠的信息源。

  然而,《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在志武的著作中是如此与众不同。它不是一本研究高深莫测的金融数理模型的鸿篇巨制,甚至也不是一本循规蹈矩的经济学普及读物。这是一位世界知名学府的金融学教授为他12岁的小女儿度身定制并因材施教的“私塾”教案,是一位满怀爱心的父亲,与一个对未来充满野心、雄心与好奇心的少女的平等对话和智慧交流。仿佛一对醉心于探宝游戏的父女,父亲循循善诱,女儿孜孜以求,他们在人们熟悉的富豪名企中寻找成功的人格特质和商业模式,从小女孩热衷的糖果店漫谈到“好钱”和“坏钱”这类严肃的商业道德命题,又从令人闻之色变的金融危机追溯犹太人钱袋永不枯竭的奥秘和现代金融制度的必要与必然……看似取材随意,却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润物无声。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陈大教授,既要绞尽脑汁,教导女儿识水性、辨风向、观渔汛的基本常识和技巧,又不得不小心翼翼,以免让商海的险恶乃至某些时刻的丑恶挫伤了少年那跃跃欲试生气勃勃的求知欲与上进心,用心良苦,却并不语重心长,许多话题也只是点到为止,举重若轻。

  难得志武本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将这本写给爱女的著作公开出版。我以为,这的确是一本值得父母与儿女一起阅读的开智启蒙的经济学读物。

  (作者为IDG全球常务副总裁,著名风险投资家)

  《24堂财富课》读后感(八):最好的家教

  《24堂财富课》是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陈志武与他12岁的小女儿陈笛讨论商业模式的聊天记录,既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入门读物,也是轻松探讨财富观、亲子教育和家庭模式的好书。陈志武另有代表作《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和《金融的逻辑》,都是一贯的深入浅出的风格。

  陈教授育有两女,大女儿陈晓主张政府作为,对金钱不敏感,小女儿陈笛信奉个人奋斗,有志成为亿万富翁。这位优秀的父亲于是因材施教,以自己深厚的专业学识,结合各类商业模式的突出案例,跟小女儿大聊赚钱之道。在这本书里,父女俩的日常对话小到菜单对服务速度和利润的影响,大到微软的零边际成本、戴尔的定购模式、星巴克的连锁管理和沃尔玛在零售业的“破坏性革命”等等,垄断利润、风险资本、产权制度、商业伦理这些专业概念信手拈来,此外还追述了咖啡的来历、从商业的角度对鸦片战争的起因给出历史解读,甚至还“八卦”了大家族企业的继承和婚姻问题。

  在我们的印象里,教育通常是重精神而轻物质的,中小学课本里总是不乏“安贫乐道”的人物形象,我们甚至莫名地将清贫与美德捆绑成正比关系,以至于当时代对商业成功涌现出强烈渴望时,薄弱的商业意识和盲目的商业文化成了青年人痛苦的根源之一。有能力的父母直接给孩子提供钱,力不从心的便寄望于孩子考个公务员,捧个铁饭碗,一辈子不愁吃穿便是最高理想了。

  经济基础是个人独立的前提,也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精神与物质的对立,除了产出啃老族和寄生虫,还带来虚伪和仇富。“一个人活着,必须在自身和外界创造足以使生命和死亡有点尊严的东西”(洛克菲勒),而无法自食其力者通常依赖他人,为便于索取,也更趋向于迎合他人,又怎么期望他有所创造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授人以渔”教育的缺失是对整个下一代的不负责任。

  陈志武认为,“与时俱进”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鼓励他们大方地追求物质,引导他们认识商业和经济的规律,培养创业致富的技能,从而获取并保护属于自己的利益和权利的。在与小女儿聊天过程中,他发现,经济学是贴近人的天然本性的,只要对人、对社会有足够的敏感度并细心观察,即使没有学过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照样能领悟商业模式和管理诀窍。

  财富教育并不妨碍伦理道德教育,相反,在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中更容易渗透“做人之道”:当女儿说长大后想开连锁糖果店,父亲适时讲起了“好钱”与“坏钱”的区分,指导女儿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去判断;在讲述了微软的盖茨、星巴克的舒尔茨、沃尔玛的沃尔顿、重庆力帆的尹明善和亚新科的杰克等人精彩的奋斗故事后,陈笛更加坚信普通人只要肯努力奋发,也能自我成就;父亲也不忘教女儿怎么花钱,在最后一课讲了美国大富豪洛克菲勒的公益事业。

  作者还就中美两种家庭模式进行比较,阐述了自己的育儿观。首先,他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除了天生的血缘关系,更要有基于心灵沟通后建立的自愿的感情。在他看来,如果有一天女儿跟他联系,仅仅因为他的父亲身份,而不是因为彼此谈话投机,那就是一种失败。其次,他认为“养儿防老”是不道德的,“孝顺”应该是子女的自主选择,而不该是其天生的包袱,夫妻有权选择不生小孩,而一旦生了就有义务养育,不能因此强迫子女孝敬回报,否则对于被动来到人世的子女是一种不公正的束缚。在给女儿的信中,他真诚地写道:“长大后你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以是否让自己幸福为标准”。他尊重人的差异,给了两个女儿足够的成长自由,这是很值得敬佩的。

  《24堂财富课》读后感(九):to be a dreamer

  读了这本书,才觉得自己中了中国式‘重农轻商’的思想之毒太深了。之前对于商业类的东东总是排斥态度,总觉得服装类、饮食类、制造类的商业不足一提,不能出现大智慧,只崇拜那些金融类的大银行或者大的国有企业,不愿意白手起家,总想着靠山吃山。

  说到商业,我感觉的中西差异在于企业最初创始者的思想不一样。我周围也有很多商业家,和他么交谈,所得到的结论基本都是“do whatever what makes money”,几乎各类行业都涉及过,酒店、咖啡厅、培训机构、国际贸易等等,反正觉得有机会就进入,有风声就退出。而西方的创业者多数是为了一个梦想或者自己的爱好,大企业例如苹果微软脸谱,次一级的也有戴尔。也许我对国外的商人了解不多,也许他们也有很多投机者,但中国“为梦想而商”的企业我只觉得有新东方盛大。

  人们常说企业文化,我觉得这种文化不是你去定义企业就会有的,而是在于创业者内心的想法是怎样的,往往从最开始就决定公司的命运了。最持久的企业文化莫过于一种朴素的思想,或者是一种理想的世界观。

  而我觉得,中国缺少“梦想企业家”。坚持梦想很难,所以成功属于少数人。

  《24堂财富课》读后感(十):重新看商业模式和财富观

  陈志武的这本《24堂财富课》,对于我这种经济文盲,还是挺有启发意义的。让我很多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具有很大的转变。

  文中首先列举了各种企业的商业模式,IT行业以微软为例,主要是边际成本低,利润高。接着就是一些连锁店赚钱之道,以沃尔玛为例,以建立自己的仓储,向厂家直接压价集中采购为模式,实现“天天平价”。连锁餐饮以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为例,以标准化、品牌化为经营模式。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起家,以石油为基础,进行上下游整合,压低运输成本,形成行业垄断。对于一些日用产品,以政府垄断和定价模式,进行了利润的分析。

  就这些知识,也足够让一个普通的经济文盲,了解日常经济运行的模式,知道企业的赚钱之道。

  但是,陈志武在里面不单单提出这些经济模式和赚钱之道,我想更让我触动最大的是他告知我们中国家庭的模式,我们经商的伦理观、道德观,以及整个社会建立的法制和契约精神。

  1、对婚姻的看法

  政治联姻、童养媳、商业联姻都是为着某种权利、金钱关系而进行的婚姻,这种婚姻都是一种包办的方式。而实际上,进入现今社会,更多的人是为了某种生理或者生存依附的关系,而进入婚姻。真正的自由恋爱、自由选择的婚姻还是少数。

  2、对子女和父母关系的看法

  3、对企业继承人的看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