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商业简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国商业简史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5: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商业简史的读后感10篇

  《美国商业简史》是一本由[美]本杰明·沃特豪斯著作,中信出版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商业简史》读后感(一):从商业的角度了解美国

  正如在引言中所说的那般:一部美国商业简史就是一部美国历史,如果你想要用最快速度来了解美国,你只需打开这本书的目录,从第一章看到最后一章,你基本就过了一遍美国商业史上的所有重要事件。在《美国商业简史》这本书里详细探讨了从殖民时期到现在的美国商业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了下“战略”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更通俗的话说,就是书里描述了“商业战略”从0到1,再从1到100的过程。当然,商业战略起始于美国,而本书也更多谈论的是美国的商业发展。

  这本书的封面给人一种复古的波澜壮阔的画面,在阴霾的笼罩下一场正紧锣密鼓进行着的战争,交织着人类各种贪欲和智慧,美国的历史其实特别短,他不像我们泱泱大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最远我们可能就要从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航海到西印度群岛,第一次发现新大陆开始说起。一直到1607年,一批英国冒险者登陆今天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镇(Jamestown),这是英国在海外的第一个殖民地。1776年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他们成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这13个殖民地加起来只有80万平方公里。

  美国这个国家的快速的经济发展,就像一个巨人猛地在世界上崛起,研究美国历史的书籍很多,关于战争的,商业大亨的,政治等,但是像这本书那样详细的去研究美国商业简史的却为数不多,至少在中译版本中你极难寻找到,作者本杰明·沃特豪斯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副教授、劳尔学者,专注于美国政治、商业和资本主义。在他的这本《美国经济简史》中,你可以看到美国这么一个为财富而生,为财富而站的国家是如何仅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的第一大国,虽然他之占全世界6%的领土以及6%的人口,但是他的国内生产总值却占了全世界近30%的份额,从采矿到电信等各个经济领域,这么一个巨人,难免会让人产生好奇之心,想要了解这个国家的财富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今天这般辉煌的地位,那么这本书一定是你不二选择。

  在这本书中从早期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兴起为开端,全面讲述资本主义体系如何确立,如何夯实现代经济的基础,跨度由17世纪至19世纪末;然后又讲述美国如何在经济大萧条中启动干预性经济和社会政策,罗斯福新政到里根政策至1989年的历史;一直到如今 21世纪初全球经济崛起,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它不仅仅是对美国商业的审视,也为我们面对当今世界中的各种挑战——比如全球化、收入不均以及科技发展等问题——提供了线索。

  《美国商业简史》读后感(二):繁荣or萧条,细说美国经济简史

  1776年,随着《独立宣言》的发表,美利坚合众国在北美大陆独立。说到国家的历史,美国是无法与我国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相提并论的,他们只有短短的两百多年的历史,直接从殖民时代进入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那又是什么造就了美国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呢?这本书会告诉你:是商业。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美国国家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史。”

  本书的作者是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副教授,本杰明·沃特豪斯,在治学的同时,他也专注于美国政治、商业和资本主义的研究。这本书也是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从殖民时期的奴隶贸易到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的经济发展。

  我们知道:美国早期的奴隶制经济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是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上的严重混乱。在美国独立之后的半个世期,商品的生产,从小商店小家庭又转移到了大工厂和作坊。美国奴隶制的废除,也让劳动力从家庭农场中释放出来,城市的人口增加,工业制造业开始成就美国繁荣的社会经济和生活。大规模专业化工业化生产让美国的经济贸易走向全球市场。美国的大公司塑造了美国的商业。这种大型企业的崛起是从铁路行业开始的。

  书中,作者除了介绍一些商业的发展历史,还会穿插一些有足够有影响力的商业大亨,有美国的总统,有铁路行业的公司老板。当然,在美国的商业的发展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工人农民,政府之间都会产生摩擦。这些社会不同阶层的人,迎来了现代美国社会。美国福特汽车,以标准化,机械化的生产,开启了美国现代,社会的开端。广告的出现,以及通用汽车和现代公司组织。都在美国商业历史上播种着繁荣和机遇。事物的发展,总不是一帆风顺的,美国的经济在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经济大萧条的时期。罗斯福新政应运而生。二战之后,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到来。美国的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了解美国的商业简史,对当今社会的经济状况,有更好的借鉴。特别是作者在书中对互联网公司及其失败的案例分析、对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的探讨,读完大有裨益。

  经济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紧密的联系。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金融危机和大萧条,同样的也从其他方面重塑了美国政治。”

  我们今天对美国商业经济史的探讨。不止是为了钦羡于美国繁荣的商业,而是发现在繁荣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从美国经济发展早期的市场革命;以及奴隶制和棉花生产的商业化;重工业的动荡等;全球化和金融化中,我们能吸取教训,以更好的角度和方式来思考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

  《美国商业简史》读后感(三):美国商人=美国政府??

  书中大致可以归结为一下几个因素:

  1、技术推动社会发展。早期的美国,南方的种植园,北方的商人和银行家。南方是原料基地,供应着英国和美国北方,其生产主力是奴隶,从而造成奴隶的贸易兴盛。奴隶也是南方种植园主的重要财富。北方因为技术的原因,产品无法和英国人竞争。后期随着美国的技术不断提高,其生产的产品不断对英国发起挑战。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成本的降低,利润的不断提高。

  2、利益是永恒的动力。美国前总统柯立芝在1925年就说过,“美国人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做生意”。当美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候,宪法制定者们期望的那种充满活力且以企业为导向的法律体系便显露了出来。宪法制定者们他们代表着当时美国政府最有权势与财富的那一部分人。或许也就是从哪个时候起,美国的商业发展便与美国政治生态环境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无怪乎,当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对于政府的冲击是何等的强烈了。

  4、尊重。书读完后,有这样一个词“尊重”。技术进步也罢,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制定规则也好。彼此的尊重就是纽带,或者说是润滑剂吧。社会是没有绝对的公平存在,但是相对的公平是必需要有的,尤其是强势阶级与弱势阶级对立时候。没有必要的限制,弱势阶级的生存空间就会完全被挤占。而限制只能是手段,所以彼此的尊重作为润滑剂,调好矛盾,促进共同发展。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我们要避免美国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学习对方的长处。把我国建设成新的超级大国。

  《美国商业简史》读后感(四):商业与政治的潜在关联

  众所周知的是,中美贸易战早已在铺天盖地的宣传里大张旗鼓的展开,双方都卯足了劲的想要给对方以致命一击。虽然贸易战最后的结果我们无法预测,但可以想见的是这必定是一场两败俱伤的厮杀。因此,我的疑问也就随之而来。美国前总统柯立芝曾经说过,美国人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做生意。并且大多数的美国人也相当认同这一点,那么在这一场明显要两败俱伤的厮杀里面,美国的商业集团为何会对特朗普的疯狂无动于衷呢?难道是美国人的价值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吗?我想要解决这样一个疑问,我们有必要去对美国商业的发展历史做一个简要的理解吧。 我们往往会称呼美国为超级大国,这不仅是源于它在全球范围内无人能及的军事实力与政治实力,更重要的是源于它强大无比的经济实力。在巨额的财富面前,任何权谋规划都将被打击的体无完肤,就像是我国的中兴,作为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商业巨头也在美国的一纸禁令之下噤若寒蝉。因此,了解美国商业的发展历史,搞明白美国的那些生意人是如何在做生意的过程中融入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就显的尤为重要。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选择了本杰明沃特豪斯教授的《美国商业简史》来作为第一手资料。 美国商业发展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以前,也就是欧洲殖民时期。可以说是欧洲人将最早的有关商业的理念与习惯带进了美洲大陆,并将做生意的念头第一次深深的植入这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当美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候,宪法制定者们期望的那种充满活力且以企业为导向的法律体系便显露了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第一部宪法的制定者,他们无疑于那些真正的工人阶级或是物产业者没有什么关联,他们代表着当时美国政府最有权势与财富的那一部分人。或许也就是从哪个时候起,美国的商业发展便与美国政治生态环境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无怪乎,当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对于政府的冲击是何等的强烈了。 美国商业发展的历史与美国的历史发展轨迹有着极其一致的地方,这种一致在作者本杰明沃特豪斯教授看来其实是可以划等号的,也就是美国商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美国史。这种看似武断的结论,其实有着丰富的现实依据作为支撑。当我们将美国商业发展的历史分成若干个历史片段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美国商业的历史变迁与当时美国的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是一致的。以距离我们较近的二战以后的商业发展为例。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为数不多的没有被战火波及到本土的国家,美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跳跃式发展的阶段,这种跳跃具体表现在美国在这一时期内出现了大量的大型化、官僚化、非人格化的商业公司,他们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在世界各地不断的进行扩张、复制,他们来势汹汹,占领并快速巩固着一块又一块的市场,这与美国战后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主义势力扩张完美契合。同样的这种无限制的扩张也引起包括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内的部分人的担忧,大型企业的诞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这种威胁将在以后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表现的越发明显。 纵观一部美国商业发展史,我们发现,当商业的发展与变化与这个国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的情况下,国家政策的制定竟然也会要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了,当私人行为者发生冲突,当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发生冲突,当民营企业遭受危险的市场困境的时候,国家究竟要去为了谁的利益而战斗呢?

  《美国商业简史》读后感(五):从英国人殖民到金融危机,概括为主,极少有具体的故事:3星|《美国商业简史》

  确实是美国商业简史,以概括为主,很少具体的商业故事。时间从英国人殖民美洲开始,到2008年金融危机。

  跟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相比,本书重点是美国商业的变化,视角更宏观,前者则具体考证一些企业的变迁。

  书中重点讲了美国商业史上的这么几个阶段:

  1:奴隶制的兴起与废除;

  2:英国纺织业兴起后,引发了美国的工业化,电报、铁路、公司都出现了;

  3:19世纪末,开始了公司的兼并潮,出现了许多大公司;

  4:大萧条;

  5:互联网泡沫;

  6:金融危机。

  书中的人和事,大都是我不熟悉的。

  总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版中的页码:

  1:从位于新西班牙(今墨西哥南部和巴拿马以北的中美洲地区)的金银矿,到位于今加拿大的法国人的毛皮捕获场,再到大规模的糖料、槐蓝属经济作物、烟草,最后是棉花种植园,欧洲殖民者利用美洲创造新财富、新的商业模式,并对产权、利润和企业有了全新的认识。#166

  2:大量运回西班牙的白银在货币市场泛滥,引发了持续一个世纪的通货膨胀并最终摧毁了西班牙经济。尽管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还保持着大地主的身份,却再也不能恢复到16世纪早期那样的经济地位了。#175

  3:英格兰人对北美的殖民从一开始就是由经济需求驱动的。尽管美国人经常回忆起这个过程背后的宗教精神——比如强调马萨诸塞州清教徒的故事,商业机遇和经济组织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宗教同样重要。#189

  4:事实上,最开始取得成功的两个英国殖民地——后来成为美国的一部分的弗吉尼亚(1607年)和马萨诸塞海湾(1620年)——本身就是个私有公司。#192

  6:大多数的【奴隶】贸易是通过国家注资的股份公司组织的,这些公司致力于从事“三角贸易”:非洲商人为美洲提供奴隶,美洲拥有土地的殖民者为欧洲送去了原材料,欧洲则生产最终产品。#409

  7:对美国商业最为重要的是,英国的纺织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对棉花的需求。一个专业化的中间商链条形成了,这为棉花的流通提供了方便:棉花从南部的农场到中转中心和港口城市,然后上船前往曼彻斯特和利物浦。而棉花产量扩大也导致了奴隶数量增加。#636

  8:为了规避英国禁止工业新技术出口的法律,斯莱特把整个设计方案的大部分都背了下来,然后在他21岁的时候航行到了罗得岛。在和一个最先支付给他预付款的蜡烛制造商合作之后,斯莱特在18世纪90年代早期创造了一个水力驱动的机械化纺织作坊,积累了大量财富。#644

  9:在19世纪40年代,一群投资者创办了一项快速派件服务,用驿站马车把包裹从东海岸运向西部,然后向消费者收取高额费用。在10年之内,这个原始的合伙公司分裂成了几个专业化公司,其中包括富国银行和美国运通。#738

  10:不过电报对商业最深刻的影响还是体现在当时迅猛发展的铁路行业。电子通信允许铁路管理者协调日程表、根据变化的环境调整价格,更至关重要的是,可以减少撞车事故。铁路和电报的这种关系是相互促进的。#762

  11:【南北战争后,】除了丧失政治权力和源于奴隶的巨额财富之外,南方种植园园主也失去了他们在全球棉花市场顶端的支配地位,因为在东非、印度以及中东的棉花种植者很快就填补了空缺。#1032

  12:战争本身也给铁路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利益。北方和南方都依赖铁路调动部队往返于前线,这促进了对铁路的需求。#1127

  13:通过大规模的产品生产以及对这些产品的大规模配送,卡内基在钢铁业、洛克菲勒在石油业,创造了世界上前所未见的最大规模的工业运营。#1179

  14:在南北战争之后,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公司在类型上更偏向于资本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从铁路到炼油,从生铁到香烟,这些产业都会面对巨大的前期投入,这为新厂商的进入设置了极大的障碍,也让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获得某种特权。#1240

  15:伴随着19世纪90年代末由金融推动的兼并浪潮,大公司的时代到来了。在仅仅几代人之内,美国的经济景象发生了转变。烟囱和油桶在乡间星罗棋布,被铁路和电报线交叉穿过其中。城市迎来了大发展,工厂里制造出了各种形式的产品,从钢铁、石油到橡胶、火药和烟草。#1284

  16:福特公司饱受员工离职率过高的困扰。为了留下还没走的员工,福特同样在劳动政策方面成为先驱者,这些劳动政策对于很多人而言看起来都是十分进步的。在1914年,福特公司引入了“每天5美元”政策,而当时一天赚2美元是更常见的。#1648

  17:在美国的乡村,邮购公司迅速击败了本土商人,因为本土商人无法匹敌邮购公司的价格、产品的可靠性(比如退款保证),以及产品的多样性。罗巴克和西尔斯在1893年合作成立公司,到1900年的时候超过了蒙哥马利·沃德,成为全美最大的邮购公司。#1702

  18:零售革命的成功,尤其是连锁商店模式的成功,改变了美国人作为消费者的方式,但这并非毫无代价。到了一战结束的时候,连锁商店模式已经得到广泛普及,而传统的本地商店则面临着毁灭性的竞争。#1713

  19:通过率先使用被称为“去中心化(分权)管理”的新策略,杜邦和通用汽车分别在20世纪20年代解决了这些结构性问题。实质上,它们基于产品重构了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对于杜邦就是色素、染料和其他产品,通用汽车则是雪佛兰、别克和其他产品),而不再是基于销售和审计这样的不同职能。#1785

  20:1956年,《财富》杂志的记者威廉·怀特通过《组织人》一书抛出了关于美国企业文化的爆炸性的观点,不久这本书成为畅销书。怀特认为,现代生活由大型、非个人化的组织所主导,在分层结构的引导下,这些组织将扼杀个体性和创造力。#2118

  21:总而言之,美国政府在二战中花费了大约3200亿美元(以20世纪40年代的货币计算),其中大约一半是通过出售债券向公众借款,另一半则从税收获得。这笔支出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从1939年的866亿美元猛增到1945年的1350亿美元。#2167

  22:如果说二战使经济摆脱大萧条,恢复了公众对商业的信心,它也同样巩固了美国工业体系的势力。在战争期间,美国制造商完善了大批量生产和分销的技术,扩张成为全球商业巨头。#2196

  23:在冷战初期,除了居家用品和新建住宅之外,最繁荣的经济部门是高科技产业。战争期间航空业蓬勃发展,随后转型成为战后美国商业的重要部分。#2208

  24:总的来说,20世纪中期开始的并购浪潮中的大企业集团似乎并没有比其他大公司更好或更坏。在这两种情况下,财富激励都有利于那些注重生产效率、技术创新和营销人员的有着良好管理的企业。#2320

  25:1962年,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用一本强大而畅销的著作将工业污染问题带入到公众视野:《寂静的春天》追踪了工业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向。卡逊认为合成农药,特别是被称为DDT的这种受欢迎的抗虫化学药剂,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2438

  26:到世纪之交,全球资本都在经历一场剧烈的革命。2001—2012年,美国有63000家工厂关停,导致减少了500万个就业岗位,而同时中国制造业岗位增加了1410万个。#2602

  27: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美国的制造商寻求国外廉价劳动力,本国的工厂纷纷关闭,传统蓝领就业岗位在全国逐渐枯竭。低技术含量、低收入的服务业岗位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这些工业岗位。“翻转汉堡”成为不受欢迎的、低价值的工作岗位的同义词。#2707

  28:解除管制对经济产生了戏剧性的影响。航空费用大幅下降,更多的人可以乘坐飞机,飞机乘坐人数从1980年的2.97亿人上升到1990年的4.66亿人,2007年上升到7.70亿人。长途电话费用从70年代的每分钟25美分下降到90年代的5—10美分。#2975

  29:远比低利率更重要的原因是,2000年以后美国经济的金融化以及解除管制过程使得贷方放松了信用要求,并向更多的人提供抵押贷款。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因此获得了买房的能力,尽管相比过去他们并没有变得更富裕。#3131

  30:“占领华尔街”运动和“茶党运动”似乎是截然相反的——前者对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极为不满,后者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然而,即使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定义了敌人,却几乎同时面对同样的问题:新商业环境下的经济不稳定和不安全,这似乎日益超出了普通美国人的承受范围。#3214

  更多良心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