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超级IP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超级IP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20 21: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超级IP经典读后感10篇

  《超级IP》是一本由吴声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级IP》读后感(一):网红可以这样练成

  《超级IP:互联网物种方法论》是吴声老师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深度解构移动互联时代新的连接符号话语体系,帮助企业品牌个人迎接IP时代的变革与挑战的一本新著,全面介绍了超级IP的概念特征,介绍了个体商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形成自己的超级IP,并生存下去。

  吴声老师,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场景基金管理合伙人,罗辑思维的联合创始人,中国电子商务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一九九五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先后在凡客诚品、京东商城、乐蜂网等电子商务企业担任高管、顾问。

  一、什么是超级IP?

  2014年,IP的概念在娱乐领域开始爆发。2015年,则更被称为IP元年,IP已成为娱乐圈、文化圈、投资圈提及的高频热词,被资本疯狂追逐。这里的IP,不再是网络专业术语IP地址,而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简称,普遍翻译为知识产权,或者知识财产。吴声老师在《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中,将其定义为通过智力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力

  而超级IP,就是有内容力和自流量的魅力人格。它具有如下关键词:内容、原创、人格、流量、商业化。具体表现为:

  1.内容能主动发酵

  2.原创但可衍生和再创作

  3.足够差异化的人格

  4.可期待的订阅机制

  5.离交易很近,有变现能力的流量

  6.以信用值为代表社交货币

  7.崛起于特定平台超越单一平台

  二、如何修炼人格化IP?

  随着罗辑思维、秋叶、papi酱这类人格化IP的崛起,我们意识到,原来可以将商业社会打造一个超级IP的方法运用到我们个人的成长发展中,可以基于个人的魅力人格体形成超级IP。

  吴声老师认为内容可以算是超级IP的超点,而欲进阶为超级IP,则必须形成独特的魅力人格体,这是必由之路

  事实上,魅力人格体是IP人格化的表现,但不是简单的人格化。它需要具备四个能力,同时也是进阶IP需要经历的四个阶段

  1.拥有创造独特内容的能力,能通过内容吸引到一批核心天使用户和超级用户。

  2.拥有强粉丝运营的能力,能提高社群活跃度。

  3.拥有形成KOL(关键意见领袖信任代理的能力。

  4.拥有最终挣脱平台束缚实现可扩展、可连接,甚至创造流量平台的能力。

  三、网红与超级IP

  网红的出现是由于传播渠道自由化和传播节点的去中心迅速发展,降低了媒介准入门槛人人都具备“发声”的能力。而那些能够将自己的声音快速传播并引爆的人,就会表现出网红的特征。网红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基于“用户猎奇”形成的红人效应:比如芙蓉姐姐、凤姐等;

  2.基于“个体技能”形成的围观效应:比如各种美食星座方面的达人;

  3.基于“价值观认同”形成的追随效应:比如现在各类社群的领导人。

  网红商业,其基础并不是用户对产品功能需求,而是用户与网红在价值取向和精神层面产生了共鸣,运用社交平台沉淀关系而形成的商业变现。如果将网红商业当成纯粹的商业去经营,只会快速透支网红自身的人气或信任。

  事实上,当网红进入到第二个发展阶段时,网红基本上都是某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不仅要负责红,还要负责向用户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信息。而当经济在网红中起作用时,这些网红,很快都顺利进入到第三个阶段,纷纷建立起各种类型的社群,将技能进行变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知识型IP,这种精准的流量产生的转化的是非常高效的,它逐渐成为了网红经济的新入口,而这类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也成为了网红的新主流

  《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不仅分析了个人IP、网红的形成原因、培养方法,而且还分析了作为商业领域的IP的形成原因、过程及方法,比如电商,传统企业、社群。不仅对想打造个人IP的人群有帮助,同样也对企业家创业者有帮助。

  《超级IP》读后感(二):《超级IP》:伪理论,没能比现有的市场营销理论更高明,只敢勉强去解释已经发生事情,不敢去预测未来。2星。

  超级IP是作者造出来的一个词。作者尝试把“超级IP”作为一种理论来解释2015年以来的各种网红现象。读完全书后,我的感觉是这个理论不怎么样:

  1:作者完全不提现有的市场营销理论。我的问题是:现有的理论是不是不能解释这些网红现象?能的话,超级IP的理论有什么特别之处?

  2:除了上面的这点之外,作者明显的陷入了锤子模式,手拿一把锤子,看全世界都是钉子。

  3:作者只敢用自己的理论去套已经发生的事,几乎不敢对未来做预测。

  4:总体来说全书逻辑上不是特别清晰语文不够好。许多说理部分都是在堆砌名词与概念,用一些自己发明的概念去解释另外一些自己发明的概念。

  以下是书中的一些观点的摘抄:

  1:新连接有流量红利,也有人格红利;新内容有平台红利,也有入口红利。#111

  2:给超级IP下个定义,就是有内容力和自流量的魅力人格。IP唤醒对群体尊重,超级内容共建人格也众筹态度。超级IP有如下关键词:内容,原创,人格,流量,商业化。具体表现为,内容能主动发酵,原创但可衍生和再创作,足够差异化的人格,可期待的订阅机制,离交易很近、有变现能力的流量,以信用值为代表的社交货币,崛起于特定平台而超越单一平台。#143

  3:凭借全新的“咖啡+电商+联合办公”模式,BlueBottle完成了高达70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它被视为生活美学品牌,也被定义为科技公司。#275

  4:所以什么是超级IP?它是万物互联时代个人化或个体化的“新物种”,是由系统方法论构建的有生命周期的内容符号,它可以是具体的人,可以是文学作品,可以是某一个具象的品牌,也可以是我们难以描绘的某一个差异化的、非物质遗产的继承人。它是故事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稀缺价值,也代表了商业价值的稀缺性和可交换性。#376

  5:是产品,是媒体,更是IP。是知识,是内容,更是交易。故宫淘宝的成功不仅仅是社会化营销的坚决,它的IP商业价值体现完整的内容体系梳理与建设上。#480

  6:所以,甄别一个IP是超级IP,还是伪IP,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是否具备这种负成本的连接能力。#980

  7:几年前宝洁的“轻产品,重营销”的经营策略就很有代表性,但是两年前,这种策略突然失去效率。天价的营销费用并未给宝洁带来真正的增长业绩反而逐渐滑坡。这才有了宝洁出售边缘资产和品牌的战略调整。#1219

  8:如果说“仪式感”是超级IP的一种主色调,因定义了场景而更具象,那么它与卷入感、温度感和众筹感构成的“四感”,则是一套场景时代的商业方法论。#1348

  9:现阶段,孵化公司与签约网红大多按照利润模式六四分成。根据业内行情,只有极少数顶级红人的分成比例可能高于六成以上。签约初期,公司会根据网红特质,量身进行推广,投入额一般在几十万到百万元之间,这部分费用会以成本的形式分摊至经营成本。#1537

  10:由于市场对网红的定义仍过于陈旧,我们姑且将这种通过形象进行精神表达形成的用户围观和参与效应称为“新网红现象”,所以李宇春、Angelababy是网红,王思聪、罗振宇是网红,#1754

  11:更令人意外的是发掘出花千骨IP的阅文集团在《花千骨》手游单月破2亿元收入的火爆情况下,竟也颗粒无收。#1783

  12:我们更愿意使用“IP+社群+电商”这种商业描述来描绘未来商业的变迁,而且这种模型更具包容性,也更有普遍性,比“内容+社群+商业”更贴近当下商业的可操作性。#1873

  13:电商内容化,商品人格化,流量社群化,这是第一步;内容商品化,人格IP化,社群流量化,这是第二步;IP品牌化,社群亚文化,流量平台化,这是第三步。#1940

  《超级IP》读后感(三):如何成为超级IP,要看此书,但也不要只看此书——兼“读”则明!

  #超级IP#在本书评论中看到@秋叶 大叔讲超级IP,就目前市场的这几本书,我也想说两句。特别同意秋叶老师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942557/ 所说,很中肯,以上4本书我看过其中的三本,三本书各有所长,也各有所获。具体来讲:1.《爆款:如何打造超级IPP》讲的更多是体育音乐电影等领域的相关“IP”,从“侧面”讲述了“IP”营销的方法与价值;2.@秦阳 和@秋叶 的《如何打造超级IP》讲的更通俗一些,贴近生活和实用,例如书中:识别高价值IP的四外维度、常见的IP化开发路径和人格化IP,个人读了后很受启发,仅以上几点收获我觉得这本书就已经值得;3.而本书《超级》,视野更广、更系统和更有深度,个人看了收获也是最大,尤其是在“超级IP”这一主题认知结构”的构建上很有启发。抛却国外的《爆款》这一本书不讲,就《打造》和《超级》这两本书来讲,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说如果说《打造》是“大俗”,那么《超级》是“大雅”,一个是有地气,一个是有逼格,如二锅头和红酒、大蒜和咖啡、白开水和茶,不说高下,看你需要哪一口?再者书的内容怎样那是书的问题,但你收获如何,那就是我们个人阅读问题了,若大家对超级IP有兴趣的话,个人建议都拿来读读,互相验证,会更有收获,毕竟我们更应该关注是书里的知识——如“超级IP”,而非关注哪一本书,偏听则暗,何况乎阅读呢?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个人微信:beifanghuzi 或我的公众号:ibeifanghuzi 共同交流探讨。

  《超级IP》读后感(四):全方位解读超级IP

  在互联网+时代,不管是个人创业还是企业要发展,弄清楚未来的方向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发现自身价值,大显身手?不妨好好读读这本《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超级IP》相当出彩,作者吴声不仅全方位解读超级IP,而且还通过大量的案例精美图片,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IP的打造方法。

  2015年被称为中国IP元年。究竟什么是超级IP?为什么超级IP必然会出现?为什么Papi酱的短视频广告可以拍卖2200万,与《星战7》同步的周边产品销售额比电影总票房还要高出30亿美元?如何定义和打造超级IP?超级IP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商业场景如何构建?流量如何变现?我们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超级IP》注重的是方法层面的指导,要想完全看懂这本商业教科书,就得深刻体会年轻人消费精神和生活方式。下面就书中的一些观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超级IP是有内容力和自流量的魅力人格

  无论是影视、游戏小说、动漫、体育或是明星、网红都只是超级IP的内容表征,超级IP人格化才是核心。小女娃喜欢看《冰雪奇缘》是因为崇尚善良勇敢,而公主Anna这个角色则是善良和勇敢的人格化内容,电影《冰雪奇缘》则是善良的人格化表达。

  “足够差异化的人格,意味着真实可信赖,特别不普通。” 书中列举的大量实例,让我也联想起麦当劳。人们选择去麦当劳用餐,不是因为那的汉堡有多么好吃,而是情感诉求的一种体现。麦当劳强调“Q、S、C、V”(Quality、Service、Cleanness、Value),即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一流的产品、周到的服务清洁的就餐环境以及让人们感到物有所值。但麦当劳不仅仅是卖汉堡的,它每年通过全球3.5万家门店向外输出15亿件玩具。2015年10月22日在上海正大广场开幕的麦当劳中国首个大型玩具展览“奇趣玩具厂”展示了 2530 件玩具——它曾经卖过的玩具,勾起了人们的儿时美好回忆。除此之外,麦当劳自08年推出以来,围绕重大赛事相继推出奥运喝彩玻璃杯、世界可乐杯、伦敦奥运可乐杯,也是成功关联了麦当劳的品牌形象。

  二、负成本连接是超级IP的流量能力范式

  人格化成功后的结果是自带势能,即拥有流量和粉丝。众所周知,历经40多年还长盛不衰的迪士尼,是极具品牌张力的超级IP,无论是人物还是故事,总有说不尽的趣味谈资,道不完的娱乐触点。它已经累积了足够大的势能,拥有了负成本连接的能力。而负成本连接,是指因高势能形成的被动连接状态,由于连接成本的足够低廉,而被成为负成本连接。

  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开园首日,一个帅小伙子为圆女友童话梦,手握Darry Ring求婚钻戒和一大束气球吊起“房子”,模仿《飞屋环游记》浪漫求婚。《飞屋环游记》之所以成为千万少女的最爱,是因为它述说的浪漫爱情、幸福婚姻吸引着女孩子们。这个IP贩卖的是爱和浪漫,所以才具有连接粉丝集聚流量的能力。超级IP自带流量,且是负成本连接的自然结果。

  三、仪式感是超级IP互联赋能的造物方法

  超级IP遵循的是价值认同,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仪式化”的产品及其内容满足用户的内心需求和精神体验。

  电影《007》、《蝙蝠侠》、《美国队长》、《钢铁侠》以及《复仇者联盟》都是在讲述“超级英雄”的故事,这与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完美贴合。在人—物之间建立情感连接,也就是说,引起用户情感共鸣的不再是产品本身,而是“温度”,并且让他们乐于分享这种共鸣。

  “运用超级IP思维重新定义产品、渠道、设计、品牌、流量、用户,这是一场脑洞大开的赛道较量。让人脑洞大开的商业教科书,受益匪浅!

  《超级IP》读后感(五):重塑了我对IP的新认知

  对于这种书来说,我很少买来读,更不会写书评推荐,一般来说周末一整个下午的书店、高铁飞机场的书店,多数此类的书翻看十多分钟基本就知道在说什么了,偶尔有不错的可以多翻几小时,而这本吴声的《超级IP》,我却从11号看到了20号。此书给我三种感受:

  1、读不懂,难理解,耐心仔细看,越看越是感同身受

  2、对互联网商业的发展定位和逻辑有了新的认知,是新的(更上一层楼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更高的楼层可以攀登,目前是这样)

  3、一个人,没有同类,纵使千般低回,万种寄托,新物种仍旧呼之欲出。个人建议:不是生活在互联网前沿的人就不要读这本书了。

  说白一点这本书就在阐释一个观点“一切商业皆内容,一切内容皆IP”

  围绕着新物种“超级IP”对内容力、网红经济现象、个人和分散的信任代理关系、文化、仪式及负成本链接、IP电商及未来的IP化生存法则进行了案例+理论+实践的阐述。

  当企业把商业开发当成内容经营时,意味着流量原本处于最前端的位置开始向后移,整个商业链条成为内容链条。商业和内容的逐渐融合,为社群“稳定”和“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也是原本前端内容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的内在逻辑,更是“用户化社群”趋势的根本原因。一个已然正在被市场接受的事实是,所有内容皆可视为产品,所有产品皆可看作内容。广泛意义上的内容,不再是处于前端,也不再仅仅是起到创造流量的作用,内容促使流量形成的同时,作为产品角色能够形成自我变现,这是未来“内容即产品,产品皆内容”的商业逻辑所在,它保证了链条更短,转换姿势更正确,转化更有效率。我本来想在此书评中对自己的解读进行一些案例上的分析和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做有个很大的坏处就是在看到此文的读者如果有想读这本书的冲动,那我的主观理论就会影响到这些朋友,我很理智的压制住了,so不多诠释内容,贴几张在读的过程中对书的加工图吧

  《超级IP》读后感(六):【书评人俱乐部】何为超级IP?—《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书评

  听到IP这个词,估计第一反应就是PC机上网的那个IP,又或者是知识产权的英文缩写。互联网这个词相信大家就更不陌生了,尤其是近两年互联网+的概念越来越火。但是‘超级IP’这个词估计很多人都比较陌生了,到底什么是‘超级IP’,它到底有什么作用,这个新概念值不值得我们去研究呢?本书《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就是专门来探讨‘超级IP’及其作用的。

  本书正文部分一共分为十二部分,分别用新物种、内容力、魅力人格体、信任代理、负成本连接、亚文化社群、仪式感、IP簇、新网红、IP电商、IP化生存等共计十一个关键词(其中新网红分上下来进行介绍的)来描述‘超级IP’的特点与属性。在这些关键词的描述中,我一步步深入了解了在做着眼中的‘超级IP’的概念。在第一部分也就是‘新物种’这个关键词的介绍中我通过作者举出的蓝色小瓶发展进化的案例加上作者后续的理论直叙知道了什么叫‘超级IP’:“它是万物互联时代个人化或个体化的‘新物种’,是由系统方法论构建的有生命周期的内容符号”。然后采用‘超级IP方法论’(正文P34)这一小节形式对第一部分进行小节,概括了新物种的四个商业内涵:新想象,新物理,新物质和新物语。

  本书的正文不仅仅是干枯的纯文字,还配有大量的可视化图标及插图,将一些流程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讲‘内容力’这个关键词的层层递进特点时就采用了流程图的形式(P49)。还有就是每一部分在开始之前都举了实例来引入话题,这样也增添了信服力。

  在本书中你可以通过米其林的转型来了解内容力的重要性;你可以通过瑞典游戏主播PewDiePie的事例来感受到‘魅力人格体’的强大影响力;你还可以通过“买神教主”黎贝卡的惊人购买引导力了解到‘信任代理’的潜在流量转化力......当然不管这些案例中的对象是多么的成功,我们不应该只是羡慕,而要去挖他们成功的潜在共同点。而这一点在本书中作者已经做到了,例如在黎贝卡的案例中,就谈到了流量转化的关键,也即是IP内涵:“通过产出优质内容来输出价值观,通过价值观来聚拢粉丝,粉丝认可了价值观,实现了身份认同和角色认同,才会信任其产品......”所以,我们在本书的阅读中其实已经可以很清楚明白互联网时代新商业的运转模式。

  当然如果觉得还不过瘾的话,也可以结合其他相关书籍一起阅读,毕竟本书在介绍相关关键词时也不能完全做到非常详尽。例如在本书比较费笔墨的‘新网红’关键词的介绍中,就可以结合相关网红的书籍阅读,在这里可以推荐看看《网红经济学》。在现今的互联网新商业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眼前的您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

  《超级IP》读后感(七):纵然好评如潮,我也只给一星:商业毒鸡汤而已

  不喜欢,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

  从理论上来看,把社群、独特卖点、情感认同、仪式等概念来回讲,几乎没看出来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有太多区别。

  逻辑呢?

  零碎,没重点,不成系统,很多东西来回说还说的不深,就跟凑字数一样。

  这种感觉我应该没体会错,刚完成了五万字的硕士论文,就是这么糊弄出来的。

  从方法和案例来看,也很水,都是毒鸡汤,用人人皆知的正当原因来解释成功的结果,什么阿里传,腾讯传,这类商业传奇,我的天,满足下好奇心还行,别太当真。

  这些成功原因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罗列、堆积关系,它们之间可能会形成各种超乎我们以及成功者自己观察和认知的、复杂又模糊的连接。这些复杂和模糊的连接,共同成为一个结果的原因。

  但是我们在总结的时候,常常会把某一个或者被割裂的几个原因拎出来放在桌面上,因为这个所以那个,说起来很顺当。

  成功故事的结果就是一个人成功了,但是选择原因的时候,尤其是分析者,他会把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内几个最体面的、最能证明自己正确和英明的、最能够将自己推上神坛的原因拿出来。

  但凡能分析出来的,能说出来的,其实都不是核心,《任正非华为内部讲话》,我的天,专门强调一下“内部”,不“内部”不足以成机密,便不足以吸引人。

  人家能把心里话拿出来出版就鬼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难到真正的原因不都是罪恶的吗?原始的资本积累都是血腥,阴暗的。而那些正当的上的了大雅之堂的原因,用你说啊?

  因为事后分析只是听起来合理,和事实毫无关系,当你真的去执行的时候,现实之复杂绝对不会跟着这些看似正确的方案走。

  你最终做成功了,逆推回去,你的每一步决策和努力都是正确的。你最终没做成,逆推回去,同样能分析出你的每一步都做错了。

  就像看高中历史论述题解析一样,问:太平军怎么被湘军打败了?答:某个领袖接触了资本主义思想,具有先进性。问:后来怎么又失败了,答: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都是事后描述,都是扯淡。

  看到豆瓣有这么多人在捧这本书,真的不是托儿吗?

  总之,分析和探讨的少,似乎没什么「问题」可谈。

  没有反思,没有展望,真是比较水。

  《超级IP》读后感(八):尝试从模糊的语言和过多新概念中总结出思想脉络

  一、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拿起这本书的初衷是想要了解互联网思维的最新逻辑,了解IP营销的概念和方法。同时觉得自己与所谓的90后思维方式、互联网社群思维方式相距很远,想要借此看一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思维。看完之后,觉得确实新概念很多。所以,我在这里分享这本书的信息和概念,而并不特别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

  二、关于本书的基本情况

  1. 作者吴声: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营销资深研究者,互联网社群《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曾任凡客诚品副总裁、京东商城高级副总裁、乐蜂网总顾问。场景革命理论提出者。还写过《场景革命: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

  2. 本书结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超级IP的概念

  超级IP,就是有内容力和自流量的魅力人格。

  关键词:内容、原创、人格、流量、商业化

  特点:

  • 内容能主动发酵

  • 原创但可衍生和再创作

  • 足够差异化的人格

  • 持续形成值得期待的被订阅机制

  • 离交易很近,有变现能力的流量

  • 以信用值为代表的社交货币

  • 崛起于特定平台而不局限于单一平台

  第二部分分别介绍超级IP的主要特点:内容力、魅力人格体、信任代理、负成本连接、亚文化社群、仪式感。即:

  a能够持续生产优质内容,并且深入生活,持续唤醒大众心理

  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强有力的用户运营能力,能够吸附大量稳定受众,形成品牌化运作的能力

  c通过内容和价值观的输出建立自己的公信力,明确在特定细分领域信任代理人的身份。

  d通过多形态、多元化的连接矩阵继续构筑IP势能。

  e聚焦小众自我,以亚文化社群作为品牌自我成长的阵地。

  f具有更多精神属性和情感价值,通过仪式和场景将用户卷入群体狂欢

  第三部分介绍超级IP的运营方法:IP簇、新网红、IP电商、IP化生存

  IP簇是他新提出的一个概念,就是积蓄力量、制造话题、万箭齐发、集中引爆。主要以快闪店、一季批量播放的《纸牌屋》为案例,说明话题和产品集中性爆发,形成一个“簇”的力量,转化为购买力的方法。

  新网红用了两章来讲,主要是说新网红作为一个超级IP怎样打造和维系。稳定的内容输出(罗振宇)、稳定的情绪表达(papi酱)、基于个体形成的品牌化构建(侃爷)、极具辨识度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王思聪)。网红是一种商业化的生存状态,是现代用户注重情感体验、人与产品强纽带关系的必然结果。

  IP电商也是他提出的新概念,就是内容+社群+商业的新三角结构。摒弃传统的“前端流量+后端商业”的模式,在流量集中的时候通过构建社群将用户沉淀下来,成为一个围绕角色、形象和背后价值观的一个更具生命力的组织,然后发挥商业价值。

  IP化生存是现代商业的必然选择,是企业的战略顶层设计。IP化生存意味着内容是产品基础和核心逻辑,技术是核心竞争力。未来将会是IP自我衍生、迭代,形成了包含场景、空间、时间的生态环境,在多个领域衍生、跨界,彼此联系、反哺,构成IP生态圈。我们的企业和个人要适应这种生存模式。

  三、个人评价

  这本书主要是以互联网思维来指导商业营销,用人格化的概念将产品或服务直接融入消费者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以此沉淀稳定的消费人群,并试图发展出一种多个IP互相连接的生态模式。对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我们理解互联网思维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语言比较难懂、概念太多,阅读体验并不很好,很多地方需要反复阅读和总结。

  《超级IP》读后感(九):IP电商,新网络时代的新流量

  在当下的移动网络时代,我们在构建的IP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网络地址了,而是一个网络时代新商业模式的进阶和组成要素。IP甚至成为连接不同行业商业发展的纽带。

  在以前的商业模式中,商品负责被销售,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时间去创造出一款产品,使其迎合大众,被消费者接受。但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这种情况变得极其少。

  随机消费的时代,每个天生带感的内容都意味着一次付费点击的触发。流量变成我们购物的场景,正在被人格逆袭。被模特吸引,被工艺以及匠心独运的设计打动,这些商品具有人性化,人格化恰恰是一次合理并且完整的快速下单的理由。

  IP的独特内容能力,自带话题的势能价值,持续的人格化演绎,新技术的整合善用以及有效率的流量变现使得IP成为新的连接符号和话语体系。

  在上市场营销课程的时候,授课老师曾经说过,在当下的时候,人们购买的商品不仅仅是商品,更多是商品背后的东西或者意义,而且新新人类的购买概念变得简单也富有情调,会因为精湛的工艺,传统保护,美好的形象,总而言之,是出自感性的购买力。

  是的,我也会因为商品良好的外观设计和美丽的商品信息而购买一件对自己毫无用处的东西,甚至不仅仅是购买一个,有时,会把整套都买回来。而这种消费观念不是说具有坏处,只是说,在当下,消费变得简单化,人格化消费概念趋势严重。如众筹,《太阳的后裔》所产生的一系列市场反应。无一例外都是人格化消费。

  在《超级IP》一书中,作者吴声深入剖析了超级IP的成功原因,系统化的解读了移动互联网全新链接符号和商业逻辑的时代方向,对于企业,品牌,社群以及个人的IP化生存都具有极强化的效率指引。

  从IP的内容化,IP电商,IP化生存,IP时代的网红表征等内容一步步深入,对于电商专业的我来说很值得读,也很浅显易懂,书中举得很多例子,比如supreme,蓝瓶子咖啡故事,买神教主黎贝卡......都是接近当下互联网时代的IP发展的。

  《超级IP》读后感(十):少玩些套路,多搞些IP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阅读商业&营销类书籍的读者们开始对书籍有了一套硬性要求,概括起来说,那就是:

  1. 它必须要是干货,必须要有一个大理论在背后支撑,最好是一说出去就让人点赞说:“哇塞,这你都懂,好diao“

  2. 它必须要是干货,理论结合实际,所谓实际,就是要举一大堆案例,最好是新到不能再新的,最好是中西结合疗效好的。

  3. 它必须是干货,可执行的干货,最好是一五一十每个执行步骤都写出来,执行人脑子都不要动一下就能照着书上说的那样办好。

  4. 总之,它必须是干货,干到不能再干的那种,这种干,包含以上三条硬性要求,缺一不可,如果书籍的构成一不小心缺了以上其中的一条,那对不起,你这本书就是骗钱的玩意儿,就是“假、大、空”,就是只适合老板画大饼,PPT专员做PPT时候用的鸡肋。

  很遗憾,吴声先生的这本《超级IP》跟他之前的那本《场景营销》一样,被很多人认为是只符合上文第四条后半段描述那般的玩意儿。

  o,事实真的如此吗?

  无意为本书留下的差评洗白,只想深思并与诸君讨论一个问题——在这个价值观多元,求知目的也多元的阅读时代,到底怎样界定一本书的好坏?或者说,有真正意义上评判的标准吗?如果有,那该是什么。是实用性吗?是启发性吗?还是其它?

  如果非要有一个,那么似乎我们又陷进了一种困局,那就是眼光的“套路”化。可问题是,我们吃套路的亏难道还少吗?

  就拿作为“网络营销”参考类书籍上架的本书来说吧。

  Excel的公式可以有套路,

  科学消毒洗手的方法可以有套路,

  网络营销呢?也可以有套路吗?

  也许有,但对不起,迄今为止,我没有发现过一具可为这个假设正明的实例。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同样追热点,有些企业甚至照抄业界榜样追热点做营销却失败的原因之所在。

  营销,尤其网络营销,最不吃的一套就叫做“套路”,但很抱歉,我们当中有不少人是迷信套路的。

  《超级IP》有可能形成另一种套路吗?也许。毕竟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读者当它是套路,它就是套路,读者当它是启发性的“源“,那它就是启发读者的那个“源”。

  “源”是什么?一种可诱使思维发散的东西。通过一个确切而可以扩散到无限大的概念。

  相对于干货或阅读本身,“源“更多是在创造“环境”和“条件”。引导人们思考怎样才能从书本中不断获得新的力量,并留下长久的、无比清晰的东西。这一思维过程,反过来又使读者开始关注自身的思考和需求。

  无论《超级IP》或《场景革命》,毫无疑问,是吴声自己脑洞大开创写的一种“源”,不一定能启发所有人,但只要能给哪怕一丢丢读者以一丢丢的豁然开朗,也就值回书钱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源”本身不也正是IP一种么?用吴声自己在书中话来说:“超级IP的内核,是辨识度极高的可认同的商业符号,它意味着一种对于打动人心的内容的身份认同,意味着自带势能和流量,自带压强,或者具有足够压强的一种社群商业标签”。没错,任何书籍中的“源”,终究会是“一种对于打动人心的内容的身份认同,意味着自带势能和流量,自带压强“。

  所以,与其抱怨书的内容不符合自己的干货标准,不如多去启发自己发现些自己能识别出其IP属性的“源”吧,毕竟少玩些套路,多搞些IP受益的终是自己。

  以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