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波特哈根海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波特哈根海岸读后感10篇

2018-02-21 21: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波特哈根海岸读后感10篇

  《波特哈根海岸》是一本由王安忆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波特哈根海岸》读后感(一):读到80%,难受透了。

  读到80%,难受透了。不想说更多了。真的不想说更多了。真的真的不想说更多了。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不想说更多了。

  《波特哈根海岸》读后感(二):不一样的旅行笔记

  这些年出国太多穷游,背包,环游世界书籍了。但是,大多数的书给人的感觉只是领略了异国的习俗路途辛苦。很少有人像王安忆这样把旅行写到了骨子里。

  这是我认识王安忆的第一本书。书里,我无数次感到这个中国女人傲慢与矫情。但是我并不讨厌她,反而被她笔下神秘奇怪国度吸引着。

  印象最深的是她描写的吕贝克,看似很阴冷,却让我神往。

  还有一篇写她在海边被风景迷住,千辛万苦预定一间房而又退订的经历。她笔下那白色房子,房前的男人出现过在我的梦中,令我不得不神往。

  后来又看了几部她的小说深深被吸引住。王安忆是少有的有强烈女性意识作家

  她的作品很值得看!

  《波特哈根海岸》读后感(三):万年的华丽

  有一句说一句,小野寺对王安忆的了解其实尚停留在远古的《小城之恋》时代(但必须说,看得不多不见得就是看得不深刻,那小说的最后一个练功房情节俺至今还能背个七七八八),而之所以会看这本,好吧,再说句实话吧,那也是因为封面华丽(咳咳咳……)

  言归正传,尽管时隔多年,也看了不少书,但再看王安忆的作品还是依然能强烈地感受文字叙述的华丽感,一扫浮躁。私以为,对于一些刚开始写文的新手而言,倒是建议研究研究前辈的描述手法,这绝对是“老写骨”在展示雄厚写作功底的教学时间:咋一看,字里行间都是一些最常用、最通俗的词条,但经过处理之后的排列,却能展现一种特有的舒畅和华丽感。这样的本事真心是多年的工夫磨出来的。

  《波特哈根海岸》读后感(四):跟男人吃喝,随女人旅行

  常读书的人会发现一个小秘密:写美食书,畅聊大快朵颐的多半是男人;写旅行游记,在名胜间流连的九成是女人。女人敏感的心更易捕捉到最飘渺的情思,这点是粗线条的男人们永远望尘莫及的,正如我手中这本王安忆的《波特哈根海岸》。

  剥去《长恨歌》中的低迷,抛开《天香》中的悲情,在《波特哈根海岸》中的王安忆,焕发出三毛般的浪漫心情,将德意志的广袤国土,混合着文化音乐、思悟,展现出别样的风情:跟随学生们在海德堡万人露天广场上,聆听风雨中的贝多芬交响乐,热血沸腾 ;在汉堡街头,感叹有两百年历史马戏团的没落;突发奇想去寻找吕贝克昔日的繁荣,却被深深的孤寂包围;在波特哈根海岸边,寻回心灵宁静……读罢全书,我一直在想,人为什么喜欢旅行呢?即使安于一方,内心也怀揣着飘摇远方的梦想,一首歌曲一段故事、一个画面都能勾起对远方的欲望

  “世界是一本书,从不旅行的人等于只看了这本书的一页而已。”像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狄尼斯说的那样,旅行是为了体验不同的世界吗?当王安忆固执地踏上去吕贝克的车时,或许,她是这样想的吧。吕贝克,神圣罗马皇帝“特批”的自由城市,500年前波罗的海最重要的港口,现在时光灰烬里一朵孤独的小城。当女作家循着历史的脚步,踏上这座小城时,她真的收获到了满满的孤独,不同于国内的熙熙攘攘静谧的城市,稀少的居民陌生的面庞,在这样的孤寂中,王安忆度过了痛苦的两天两夜,但随着朋友的到来,后悔的心情竟一扫而光。陈家园香喷喷的中国饭菜,木偶博物馆里的奇遇,小酒馆中“乱七八糟”的对话,原来对旅行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景,而是旅行中千回百转的心情,不同的心情,眼中的世界竟会如此的不同。

  女人的旅行是跟心有关事情更何况是王安忆这样细腻敏感的女性作家。大上海独有的城市气质混合她从小孤僻的性格,造就了她笔下诸多寂寞压抑角色:王琦瑶、郁晓秋,角色与作者纠结扭缠,见惯了她笔下阴郁悲情的故事,仿佛这便是王安忆的模样了。然而像这样起伏波折,时而明媚热烈,时而沉思忧伤的游记,却像是一面开心灵的窗子,带领我们一窥她真实的喜怒忧伤。

  时光匆匆,琐事重重,德国的风情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只能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不过,还好有王安忆这样细腻的心思和精妙的文笔,在《波特哈根海岸》中,为我们这些无法成行的憾客 ,织一段绮丽的德国美梦

  (《蓝色快报》 2013-5-21)

  《波特哈根海岸》读后感(五):蓝胡子新娘

  隔着二十六年的时光回头望,1987年的德国,遥远的像是几百年前的传说一样,柏林墙横亘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在酒吧里争论意识形态的优劣……现在看来,王安忆当时写下的文字,像是那个时代遥远的回响,带着一种时光错置的奇异美感。当年的旅行散记远不是今天我们所理解的那样,而当年的王安忆,也与我们记忆中写出《长恨歌》的那个王安忆大相径庭。当时人们介绍她的时候,是那么说的:“这个姑娘,是来自中国的青年作家。”

  十年后写出《长恨歌》的她,文笔已经老辣到有些烂熟,字里行间透露着女人四十的淡定从容和尽在掌握,而1987年,那个初到德国的三十多岁的中国姑娘,却是内敛而敏感的,周遭的人与事与其说给她带来的是快乐,毋宁说是心灵上的碾压,她被远离故土的孤寂折磨着,也被国家和自我身份自卑和自傲牵扯着。在书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德国美丽风光,而是一个文学女青年的成长之路,她的慌张,她的苦思,她不加掩饰的感动恐惧,她天真可爱的妄想,一个我们不熟悉,却又如此让我们觉得亲切的王安忆。

  去德国之前,她对这个遥远的国度有过无数美好幻想,“坐在家里想着德国,那里就好像是充满了哲学和音乐,人们想吃饭一样听着音乐,像呼吸一样吞吐着高深的思想。于是,便抱了许多关于音乐和哲学的问题,等着到了那里,马路上随便拉住一个人便可得到解答似的,很有信心。” 她像是蓝胡子的新娘,拿着密室的钥匙,在门外紧张兴奋的战栗。她和我们一样,都为门后隐匿的未知想象了一百万种可能——往往都是浪漫而不切实际的。就像我们每次对升学和旅行的期许,每次我们都幻想在飞机遭遇一段美丽的邂逅,而最终坐在我们身边的,是一上机就张着嘴打着响亮的鼾声,睡得香甜的秃顶大叔

  而她的幻想,也被现实击的粉碎,“到了那里,竟发现那里最最充满的似乎是汽车和狗。人们步履匆匆,神色郑重,绝不像有意的隐瞒着什么奥秘。”她去之前所憧憬的一切,例如音乐会、听歌剧、参加文艺圈的聚会等等,都与她的想象背道而驰。人们穿着礼服矜持的坐在音乐厅,似乎是约好了似的,在某些章节停顿的时候,整齐的轻拍几下手,连数量都是一致的,不像是被音乐感染了,而更像是为了体现客套和教养。文艺圈的聚会则虚伪的让她眩晕欲吐,人们并不谈论文学或理想取而代之的是肉麻的恭维和故作洒脱的炫耀。她由衷地感到恐怖,她想,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是一幅很可怕的图景。

  这些都是和我们日常经验背道而驰的表述,过往我们读到的游记里主人公永远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每一件所遇到的事情激动不能自已,所有的意外都是惊喜,他们是这么催眠着自己,也是这么催眠我们,让我们对未知的事物编织出那么多不切实际的美梦,就像我们从小听到的童话绝大多数的故事结尾都是王子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只有蓝胡子的故事,告诉我们现实的残酷。王安忆,这位蓝胡子的新娘,一个一个的,戳破了迷幻的肥皂泡,而让我们更接近生活的真实。

  王安忆认识到这些,源于在吕贝克的经历。在经历了系列失望之后,她依然犯了文艺女青年的矫情病,不听朋友们的劝阻,执意孤身前往托马斯•曼的故乡——小城吕贝克。来之前,她还是没忍住要勾勒出一番幻想的美景,异国女子的小城游记,多么浪漫!而打碎她自信的,是真正的孤寂,她陷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境地,毫无安全感存在感。她甚至不敢呆在旅馆,宁愿冒着寒风行走在古老街道上,在那一刻,她意识到,能被街上的人看到,起码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导演奥尔森•威尔斯说:“我们独自来到世界上,独自活着,独自死去。只有通过爱情友谊才能让我们暂时觉得,我们不是如此孤独。”经过吕贝克的二十四小时之后,当王安忆再见到德国朋友啤酒恩的时候,她才终于领悟到,能消解掉幻梦破灭的苦痛,让我们生出接受残酷现实勇气的,是人与人之间,永恒情感联系

  刊于今日《北京青年报》,有删改,题为《王安忆式的异域风情》。

  《波特哈根海岸》读后感(六):王安忆《波特哈根海岸》——我手写我心

  周末的时候我写了《波特哈根海岸》的读书报告,在里面我以小粉丝的兴奋和自由跟着王安忆去德国旅行,和她一块儿住阴森的旅馆,一起听露天的巴赫音乐会,一起走在泥泞草坪上看展览,一起去看藏在德国各个城市的大教堂……

  这些难得的经历在我看来都是不可多得的冒险,更何况,王安忆的身边总有一群有才华年轻人,这样的青春多么有意思。可写着写着,我进行不下去了。因为我只从自己身上感受到兴奋和喜悦,那是因为我从没有去过德国,也没有和一批有才华的朋友一起看展览和旅行……在这本书里,越来越感觉到压抑和愤懑,还有孤独。

  怎么回事?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再次浏览这本书,根据书中《斯特拉伦的日记》中的时间——1987年7月去寻找当时的王安忆,她的身份、职业、旅德的缘由,为何不见兴奋和享受

  百度上显示王安忆1954年出生,母亲是名作家茹志娟,父亲是剧作家王啸平。这样的出身注定了她一辈子靠一支笔吃饭。更有意思的经历是1981年的时候,王安忆因旺盛创作欲望积极无法忍受坐班时间的禁锢,旷职离开工作的《儿童时代》杂志,来到徐州进行写作,完成了《本次列车终点》,并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当看到她因无法忍受坐班时间的禁锢而旷职的时候,我噗的就笑出声来。想想,这个坐班制度压抑了多少个“王安忆”。

  言归正传,1987年的王安忆只33岁,尚未创作出闻名遐迩的《长恨歌》,但是也有许多国人因为《本次列车终点》而认识了她。她去了德国旅行,这是一个她陌生的城市,但她在未到之前,对陌生的德国有既定的好感。她在《音乐会》一章中写道“坐在家里想着德国,那里就好像是充满了哲学和音乐,人们像吃饭一样听着音乐,像呼吸一样吞吐着高深的思想。”“于是,便抱了许多关于音乐和哲学的问题,等着到了那里,马路上拉住一个人便可得到解答似的,很有信心。”可是,“到了那里,住过几日之后,竟发现那里最充满的似乎是汽车和狗,可爱或不甚可爱的狗则像城市真正的主人那样安详地踱步。咖啡馆里喝着咖啡,啤酒棚里喝着啤酒,酒吧里喝酒,面包铺里买面包。人们步履匆匆,神色郑重,绝不像有意地隐瞒着什么奥秘。几天下来,甚至连一场音乐会也没有争取到,不由地泄了气。”

  这样的经历太多了。没出发前对目的地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到达之后你就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于是,你就看到,王安忆的这次旅行基本就是在这样一种失望、凄凉、愤懑的情绪中度过的。

  在本书伊始,王安忆写到代表团已经回国,而只有自己留下来之时,就开始表露出不好的情绪。“送走了代表团,走出法兰克福机场,坐上黄先生的汽车,汽车行驶在漆黑的夜晚里的高速上,心里竟会升起一股茫茫的凄凉的感觉。”“这时候,我缩在汽车的后座里,耳朵灌满了汽车在公路上不限时速的极驶的声响,那是一种喧闹而又寂寞的声响。我的心情就好像是,我第一天到了德国。那过去的一月的旅行,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经验,却已经使我疲劳而想家,兴致到了极低点。我就像是仅为了不辜负黄先生的好心邀请,才留下来的。”

  这也是我喜欢王安忆作品的一个原因——真实,不做作。别处的作家写游记都是带着好奇、兴奋、期待在进行,而这个33岁的年轻女作家一上来就告诉我们“我,不,开,心。”

  你能理解这种感觉吗?我想我是可以的。我已经在不是故土的深圳生活了两年,经历了太多这样的时候,这个城市对于我,或者说我对于这个城市,都有着强烈的疏离感。但好歹,深圳还都是跟我一样黑头发黄皮肤的国人,而王安忆比我更孤独,她面对着异国、他乡。

  于是,无论她的朋友们如何精心安排行程,王安忆始终都是淡淡的。似乎提不起任何兴致,但是她又用敏锐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在打量着这个国度。她一字一句地叙述,似乎在讲一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字里行间有深深的疏离感。但你又感知得到她的用心。我想,这是天生的作家的共性。

  在露天广场听贝多芬的演奏会时,她听到了激昂的音乐,也看到了大雨之中两万观众一起打着伞听音乐会的惊奇,但她想到的是贝多芬的助听器,“那是如喇叭一样,如吹火筒一样,生了绿锈的破烂的助听器。”并且“那助听器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充满了绝望的神情,这是最最彻底的绝望的神情。”“那是多么多么绝望的形状,如果绝望也有形状。那是犹如宿命一般的绝望。”

  绝望是这本书里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另外的还有一个词叫做“宿命”。

  很多人都会在旅行的过程中探讨“绝望”和“宿命”,于是让本是放松身心的活动变成了对人的拷问。问题的根本就落在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个亘古不变的问题之上。这境况放在现在的女青年身上,多半会被人说是矫情。但在王安忆身上,倒显得正儿八经。这也是她可爱之处,在文字里是真真实实的,一点小情绪都在被扩大,但是毫不隐藏,也不怕陪伴她的朋友不好意思。

  现在想想,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思考怕是“我手写我心”吧。

  《波特哈根海岸》读后感(七):作家游记

  《波特哈根海岸》到我手上的时候,我正在读《魔山》,卡斯托尔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上疗养院中度日,时间仿佛看不见的帘子,挡住了山下的世界,也挡住了记忆的清晰。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样不断重复前一天、甚至重复第一天的生活中,卡斯托尔普竟丝毫不沉溺无聊,他甘之如饴、废寝忘食地学习着,思考着,仿佛山上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是具有其本质的生活,连山上的恋爱也内化为一种深刻的心理活动。

  虽然读的时候很明显感觉这是一本德国人才会写出来的充满思辨的书,但书中的地理性质却是模糊的,“魔山”只是一个具有精神和象征意义的所在,而不是地图上的某个点。如果我要去德国,我绝不会想到要去寻找魔山,然而无论如何王安忆特地去了吕贝克,一个不起眼的德国小城市,只因那里有托马斯•曼。

  如果说书和现实是有差距的话,那么这种差距在旅行中便无处不在了。因了某一本书某一个作家而对某地产生了向往,结果到了以后,却被现实状况的复杂打乱计划,以至于完全没有书中的感觉了。这时候倒不是托马斯•曼离吕贝克远了,而是吕贝克离王安忆太近了。近到一条街道,一个门牌号,一把钥匙,房东,电话号码,神秘的木偶博物馆……一件件事情接踵而来,孤身的旅人忽然成了被抛入异国小镇的荒唐陌生人。

  想象中的旅行变成了现实中的旅行,各种未知的事件将旅人卷入其中。在那似乎是被放大了的孤独和恐慌之中,王安忆却离读者近了,近到你想要对她微微一笑,拍拍她的肩,安慰一下她的慌张。是的,独自旅行的女性有着种种不安,你都说不清那是真实情况,还是她自己的臆想。可正是这种浮夸,让作家还原成了一个女人,一个暂时远离了故乡的女人难道不是最有权利娇嗔的吗?

  旅行的孤独只有在偶遇文学的时候才被释开了,在斯特拉伦,当众人聊起《日瓦戈医生》、《古拉格群岛》,以至于聊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时,作家的孤独感才突然被驱散,觉得熟悉了起来,也许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在彼此都陌生的世界里,竟有一样东西瞬间突破了心灵的距离,并把人们带入到那一个共同的瞬间之中。

  同样的际遇也发生在音乐中,在海德堡陈旧的纳粹遗迹的集会场举行的第一场露天音乐会,当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奏响的时候,雨倾盆而下,仿佛历史和记忆都已经被冲走,众人心中激荡着跨越二百年的贝多芬,时间此刻被交换,同时也被赋予新的意义和欢乐。旅人的孤独被抛到了一边,人与人的距离被取消,音乐的波动将人们纳入其中,这一刻是可以忘情的。

  不禁要问人们在旅行的时候,究竟感受了什么?在读游记的时候,又感受了什么?当我读《波特哈根海岸》的时候,德国的轮廓是轻描淡写的,烟雨朦胧的,反而王安忆的形象却历历在目,她的高挑的身材,她的挺直的鼻梁,她的淡淡的笑,她的笃笃的脚步。你会觉得,那一次德国之旅,是王安忆拿来填满愁绪和情结的借口,德国是为了她而存在的一个背景。

  一次旅行是轻的,德国谚语说“发生过一次的事等于没有发生,”,对于魔山上的人亦是如此,匆匆过客是不存在的,必须得长时间地住下来,并且将日复一日的生活变成常态,以至于感觉不到时间流逝。

  从旅行的一开始,王安忆便心心念念要回去了,这不禁让我想起卡斯托尔普,他一开始也同样以过客的心理看待疗养院之旅,总想着要回家,而后来却又觉得疗养院才是他的家,山下的生活反而不真实了。旅行的人,得到的和错过的也许是同样的多。

  《波特哈根海岸》之于《魔山》,托马斯•曼之于王安忆,似是雁过无痕,而最终它们都会消融在我的记忆深处,因为一次的阅读也只是一次的旅行

  《波特哈根海岸》读后感(八):穿越三十年时光旅德游记

  文/严杰夫

  在迄今为止的阅读经验中,我对王安忆的作品真是亦步亦趋地一路跟随过来。从最早的“三恋”到后来的《长恨歌》,再之后的《启蒙时代》,及至于近年的新作《天香》、《众声喧哗》,我始终享受着她笔下那个丰富深情的文学世界。

  《波特哈根海岸》是一本散文集,其中的文章皆为王安忆早年的旅德游记,绝大部分又为上世纪80年代作者在拜访德国期间所作。时隔三十年的时光,拾起王安忆早先的这些散文,或者会让我们的这趟阅读“旅程”生出太多感触。因为这些文章中表达出的,不仅是一位当年的社会主义作家对西方社会的近距离观察,更多的是一位初成名的女作家在旅途中浮现出的各种情思。

  在刚翻开《波特哈根海岸》时,我承认自己有些诧异作者的表达方式。按惯常,游记无非是记录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发散出的一些思考。然而,王安忆在第一篇《海德堡》的开头,就把自己的情绪毫不隐藏地摊开在读者的面前:“坐上黄先生的汽车,汽车行驶在漆黑的夜晚里的高速公路上,心里竟会生一股茫茫的凄凉的感觉。”就是这种“凄凉”,在一开头就扑头盖面地朝你而来。此后,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随时都会碰到作者这种“任性”的表达。身处异乡的作者随时随地都会突然冒出一些凄凉、孤独或窘迫的情绪,这些女人的“小心思”就那样伴着我们跟着她走完了整个“德国之旅”。

  在《吕贝克》一节中,作者的“凄凉”似乎更是达到一个高潮:“梁先生将车停在路边,然后我们下了车步行着去寻找。这条街上竟没有一个人,所有的房屋都阴沉地关闭着。我们来来回回地走着,天色已经沉暮。”不止如此,作者写到自己被关在房门外打不开锁时的那种惊慌,更是令人为之动容:“天晓得是出了什么事,我那扇公寓的门竟是打不开了。我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身后的寂静如一个有形的或无在朝我逼近。我总是要不时地回头望望背后,在转回头去用力开门。门自岿然不动。”接着,作者去向那些语言不通的陌生邻居求助,其中包括隔壁那个凶神恶煞的老头,最后依然无果。在这样的境地下,我们亲爱的作者“几乎要号啕起来”。面对这样一位无助的女人,我想每一位读者恐怕都会生出恻隐之心吧。而因着作者的这种“凄凉”,我们更是会认定吕贝克就是一座阴冷而不近人情的城市了。

  当然,作为一个作家,王安忆的文字自然不会只有撒娇、惊惶的小情绪,我们依旧能看到她扎实的文字功底。最具代表的是在《海德堡》一文中,作者对那场山顶露天音乐会的描写,真教人是身临其境。在这段描写中,王安忆将乐队演奏的音效描写,同会场气氛、气候变化等环境的描写融为一体,精确表达了这场宏大演出所制造出的感官冲击。在长达四页纸的文字中,既有关于视觉的描绘:“在那青青山峦的巨大的环抱下,在那二万人聚集的广场的环抱下,在那层层石阶庄严的环抱下,那一座舞台是十分的小……”,“那极远极远的天边,忽然地,滚滚而来一阵雷鸣,雷鸣如礼炮一般,轰然而起,蛇形闪电无声地在山顶上黛色的天空里舞蹈……”;也有关于听觉的刻画:“乐声逐渐强大起来,压倒了山谷间回荡的风声。那微弱的音量却以一股威慑一切的气度,压倒了呼呼作响的风声。”在这种视觉和听觉描写的穿插下,整段演奏就随着作者的文字逐渐迈向高潮,令人读来不由心潮澎湃。

  写这些“德国游记”时,王安忆刚过三十的年纪,还未写出《长恨歌》的她的文字尚如一块璞玉,透着一股“天然雕成”的气质和魅力,而散落其间的小情绪又好像是一种有趣的调味,令整部作品生出一种特别的可爱。回过头来看,《波特哈根海岸》就好似是作者年轻时留下的一部影集,从中我们看到了她最初的模样,其中的惊艳和动人正如她后来一部小说题目的出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