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制度经济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制度经济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23 20: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制度经济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制度经济学》是一本由(德)柯武刚 / 史漫飞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6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制度经济学》读后感(一):恋爱,新古典or新制度?

  是哪个全知全能领袖,用他通天遁地的才华设计组织了我们所在世界复杂劳动分工体系?亚当·斯密给出了让人五体投地答案市场

  斯密认为,面包师之所以做面包,是因为做面包是面包师的强项,他能在单位时间制作最多的面包,因此能有更多的面包和别人交换所需。同理可证,厨师机械工人也认为自己行业有利可图,所以才成为厨师和机械工人。

  总之,市场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让社会上所有人按部就班,在自己最适合的岗位上创造出最多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创造出了最多的财富

  斯密把人看做理性人,能够做出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看起来,这个理论勾勒出了让人信服的大致轮廓。但它是无懈可击的吗?人真的是永远理性,永远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最有益的吗?

  把斯密的理论应用到婚姻上。我们生活的世界应该是一户户幸福融洽家庭。每一对结合在一起的男女,都知道什么样的男女最适合自己。在性格上,双方应该实现几乎分毫不差地互补。

  但谁都知道,现实并不是这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市场经济最发达,恋爱最自由的西方国家离婚率也相对是最高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呈正比例

  如果用理性经济人理论来描述一个择偶过程。那么,只要两个人在理论上完美地互补,哪怕这两个人生活在地球的两端,也会在一瞬间打破空间的阻隔,像跨越随意一样出现在彼此的面前,并且按部就班地拍拖,恋爱,结婚白头偕老……

  但我们知道,恋爱应该更像苏格拉底所讲的摘最大的金麦穗的过程。我们并不知最大的金麦穗在哪,于是每摘一颗都犹豫,摘完后看见更大的金麦穗又开始后悔。那些理论上最适合我们的异性(或同性),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把人假设成理性人,忽略掉交易成本本身很有诱惑力。但人的非理性和信息不足的局限性,是一种本质性的特征。在求职的过程中,我们永远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单位在哪里。那些面试完一批又一批求职者的公司,也可能会一次次后悔。因为应聘者提供的都是只对应聘者本身有利的信息。而考官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准确地辨别应聘者说辞的真假。

  因为这个原因,这个世界上才有那么多缩减交易成本的机构存在。从婚姻介绍所,交友网,到男女速配节目……

  只是,这些节目和机构看起来对降低离婚率并没有太大的贡献

  《制度经济学》读后感(二):乱弹琴

  制度经济学第一部分,加上引论一共六章,归纳下来,每章分别讲述了:

  一、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二、制度是什么?

  三、因为传统经济学说错了(对亚当•斯密的否定,意即对理性人的否定)

  四、内在制度的一种(价值观

  五、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制度的作用:降低协调成本)

  六、更详尽的外在制度 (秩序系统

  一 本书的一些可能渊源和衍生

  与其他经济学著作注重数学应用的方式不同,该书基本不谈时下流行的数据学派,更多地以一种历史眼光分析经济现象,是一种演化经济学。由于重视公共政策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很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国家资本主义”。

  制度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从一个宏观而不是微观的角度解释了不少经济学史学意义上的问题。这本书更适合让某些国家智囊或是领导层来阅读。制度经济学涵盖了经济学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它既关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也关心制度在经济经验影响下的发展。制度被解读为规则,而这种规则天然的分为两类,一种是内在制度,一种是外在制度。

  因此,这很容易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中国时下流行的德治与法治的争论。这两者争论的理论基石很显而易见,一种是基于自觉的规范,内在制度;一种是基于强迫的规范,外在制度。

  那么,作者所认为的制度包含什么?

  规则。简单的说,就是规则。

  外在制度,明确的规则 (白纸黑字)——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内在制度,暗示的规则 (潜意识里)——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就像卢梭所说,人民让度权力,形成契约自由,然后才有了国家一样。对于经济制度而言,每一个市场上的人让度一定的自由和利益,从而获得更广泛的保护。这种保护是对全体利益而非单个利益的保护,例如当人们确定了交易诚实信用这一规则时,人们就放弃依赖欺诈手段获得更多利益的机会,但是相应地,每个人都获得不被人以欺诈手段骗取利益的保护。

  很显然地,和国家的作用一样,它是为了整体的延续。市场也是这样,外在制度的作用,按照作者的说法,是为了降低成本。这里的成本,也可以分为两类:

  生产意义上的成本

  交换意义上的成本

  生产意义上的成本是人们对成本对传统的理解,例如原材料,生产资料,加工费,工资支出等待。而交换意义上的成本才是该书所说的成本,意即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成本。例如信任关系的建立。

  对于内在制度,如果知道《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很容易看出本书的渊源。相对于外在制度这种条条框框的东西,内在制度更多地展示了类似文化的软实力,例如文化习俗与伦理体系。新教伦理就坚持财富应当正当获得,而不是欺诈等手段。这种文化传统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巨大,在韦伯看来,之所以东方没有在宋朝出现兴起规模化的资本主义,反而是一直落后的西方出现了资本主义,区别就在这种内在制度上。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解读制度经济学的意义,那就是:因为市场存在风险,存在交易成本,所以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降低成本。

  二 赞同对理性人的否定

  人为他人利益而行动动机无非三种:

  极度高尚的,出于爱、团结信仰或其他各种利他主义

  双赢的,出于自由意志,但基于能够获利的前提

  被动式的,出于暴力的或非暴力的胁迫

  在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里,有一个重要概念假设:理性人或称经济人。传统的经济学推崇无形的市场,推崇自由,而非条条框框。制度经济学在他们看来或许是画蛇添足,因为市场完全可以自己去调节,你来设定规则,反倒会阻碍市场的发展。

  在这个层面上,近些年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反倒是因为对传统自由资本主义的失望以及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好奇心所引发的现实思考也就是说,这代表了一种增强政府干预的诉求。类似于凯恩斯主义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对,但是又不一样。因为凯恩斯主义还是将重点放在经济手段上,即使是政府的干预也仅仅是加大财政支出这种经济手段,货币政策。而制度经济学已经走上政治手段,是对整个市场,整个经济设立规则,立下规矩。而这种情形,常常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典型标志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里面常常举得例子就是一个面包师的故事。一个面包师之所以做面包,是因为做面包是他的强项,做面包对他而言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所以同样地,铁匠打铁,农夫种田,纺织女工织布,老师教书,都是出自这样的选择,因为市场天然地驱使人们向着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走。但是,事实上问题很大。最近很多同学在找工作,找工作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说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对未来职业发展也很迷茫。我也是。但是在这个时候我就在思考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好像到了我们这些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完全不能适用了。我虽然知道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也知道要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我就是不知道该干什么。

  这个时候我开始反思这个理论,我发现亚当斯密举的例子很有问题,因为他说面包师之所以做面包,是因为做面包是他的强项。这句话从一开始就把主人公定位为面包师,根本没有考虑主人公在成为面包师之前,以及发现自己做面包的天赋之前所付出的的成本。这些成本可能包括教育成本,在面包房可能跟着师傅学了十几年做面包的经验,在去面包房之前可能还尝试过别的工作,例如打铁、种庄稼、织布、教书等等。所以人根本就不可能是理性的经济人。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人在实现利益最大化之前,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机会成本。那么制度经济学就提出这样的方案,我们提前把规则建立好,让每个人,每个职业道路能够有秩序可循。就好比复旦大学在就业季经常举办一些学姐学长交流会一样,这其实就是制度的作用,让你们知道将来是什么样子,至少知道我的前辈们走过了什么样的道路,从而避免走错误的路,更好地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

  同样地,诸如传统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例如萨伊定律,说供给会自动创造自己的需求事实上,如果没有制度的规范,也会陷入僵局。

  其实也可以给制度打一个比喻:一个城市要发展,如果其配套的基础设施没有健全,即使条件再好,再充分,经济也可能缓慢前进或者停滞。

  这些配套的基础设施就是制度性的东西,制度相当于提供了发展的大前提,提供了城市的总体规划、总体布局。

  三 一些习题的解答

  在一些章节后面,作者附录一些问题。有一些问题很有趣,我也做了一些个人的解答。

  问题一、你能举出一个不向陌生人解释规则(制度约束)就无法向他说明正在发生事情的另一种情景吗?

  例子:某甲杀死了某乙,法院判决某甲无罪。在近代法律制度建立之前,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在古代中国,或是中世纪的欧洲,在法院或是县衙这样的判决是基本不可理解的。但是如果加上一条法律规则,就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某甲杀人却被判无罪了。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必须向公众解释,某甲是出于正当防卫紧急状态杀死了某乙,因而无罪。如果不解释这项规则,公众是完全无法想象杀人者居然无罪的事实的。

  问题二、卡尔•马克思曾预言,资本主义制度迟早会因耗尽所有回报投资机会而陷入崩溃。你能解释知识技能的进步是如何避免了这一点吗?

  解释:本书将答案归结为知识和技能,以及认为资本主义制度陷入崩溃的原因是很难再获得利润。我觉得很难以理解,可能我更倾向于政治意义上的崩溃,也就是“人”的、社会意义上的崩溃。

  资本主义制度陷入崩溃,生产资料配置的分化而产生的社会群体分化,即通常所称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事实上,如果这种对立持续化,社会的确会崩溃。但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进步,缓和了这种根本对立。从马克思之后的数百年,无论是工作时间、劳动强度都因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下降,普通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虽然一直低于资产阶级,但总体在不断进步,这样社会矛盾就不会急剧恶化。更重要的是,社会阶层的发展并没有走向两极分化,而是形成橄榄球形结构中产阶级的出现,完全避免了两级对立的矛盾,意即世界上开始存在一种“不那么穷酸,也不那么富有”的市民阶层。

  四 一些纯粹感性思考

  制度经济学,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思路就完全被领到孟子和荀子的理论交锋去了。好像这本书全部都在讲一个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选择问题。人性本善的话,就要用内在制度,用价值观、信仰、自由意志去约束。人性本恶的话,就要用外在制度,用法律规则,制度框架去强制人们。所以,联想到中国几千年的王朝历史,以及当代史,二者相似度极高。

  因为人性的不完美,所以注定了经济人是一个错误的理论。

  讲到制度所具有的的降低协调成本的作用的时候,又不自觉地联想到对国家权力的理论。尤其是对“公民让度部分权利形成国家,从而更好的享有权利”这一政治学的理论,和“市场主体让度部分利益形成制度,从而获得更有保障的利益”,让我不自觉地感觉该书所说的经济学的理论可以用在政治学上,二者如出一辙

  其实这一点从作者的引用也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在第五章论述制度的作用时,就引用了詹姆斯•麦迪逊的话(麦迪逊是美国第四任总统),他在1788年曾说:“如果人们是天使,就无需任何政府。”

  前半句“如果人们是天使”,这一假设的意思就是“人们事实上不是天使”,否定了经济人的存在(第3章);后半句“就无需任何政府”,也就是说“事实上需要政府”,需要制度规范(第1、2、4、5、6章)。我觉得麦迪逊一句话把整本书的意思都讲明白了。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和证明过程了。

  《制度经济学》读后感(三):发现已存在的新世界

  从《免费》到《制度经济学》,从人们的消费心理到社会的制度探讨,原本固守在“经济学=数学”的概念,常常说到经济学,就想到满眼红绿的涨停板和那一连串并不能看懂的公式,因此对“经济”二字很是抵抗,而且自以为“经济”离我太遥远,守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够不上经世济民,自然是和这东西扯不上关系的。但其实细想起来,自己的想法既幼稚又很阿Q,即使柴米油盐,也逃不开“经济”的范畴,套用一句大白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也许我们,都对经济学有着太多的误解。

  就像《制度经济学》一书最后附上的“铅笔传奇”,相似的文章在记忆里初中就曾经接触过,只是那时的切入点并不在经济学范畴内,现在再看,相似的表述,不同的心境。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文末附录中的“铅笔传奇”,伦纳德·E.里德认为“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没有一个人坐在一个中央办公机构对这成千上万的人发布命令。也没有军警来执行这些无人发布的命令。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着不同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然而,所有这些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这是如何发生的?亚当·斯密在两百年前就给了我们答案。”他用一支铅笔来阐释亚当·斯密的“无形的手”。《制度经济学》的两位作者在援引这一文章时,将其置入更宏观的视野中去,不止步于“无形的手”的正确与否,而是探讨“无形的手”是在何种社会制度下产生的,并且是如何发挥其机制的。

  书中曾经提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书中曾提到马克思认为资源稀缺性必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而作者认为,在人类社会为了减少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益的欲望驱使下,人们会进行创新、开发新能源,从而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纵观近年来的发展,这一观点似乎也得到了佐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煤炭、石油的替代品得以出现,不久的未来,或许在石油耗尽前,我们就已经放弃将石油作为原料。可是是否会有这样一天,我们有能力、有技术去发现、利用新的能源,但那种东西已经耗尽?或许到那时,人类已经有能力、或者说迫于无奈,去了别的星球开发了新的能源。因此,我并没有能力裁定谁对谁错。

  但是,这个观点其实很有趣。即在我们现有的世界,我们对某一种概念达成共识,人们往往不再就这一概念的外延进行拓展。譬如说,电子书兴起之初,对纸质书消亡的担忧此起彼伏,传统出版界甚至对电子书抱着一种如临大敌的紧张姿态。但是经过2012年国内电子书发展的小高峰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电子书与纸质书相辅相成的一种状态。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涉足出版,推出了一些“互联网+传统出版”的成果案例,让人们意识到了以一种可能性。果壳、盛大文学均有不俗表现。在电视出现之后,人们甚至认为广播很快就会从历史舞台消失,但是在汽车普及后,广播甚至引来了发展的新高潮。如今电视在互联网视频的冲击下,也面临着发展的阻滞,未来电视会怎样,我们也无法过早得出正确答案。在社会的大熔炉下,一切皆有可能。

  那么再跳回到出版来说,这一“概念”可以是关于读者的、可以是关于内容的、可以是关于渠道的,可以是关于一切的。

  很长时间内,我们都将科普读物的读者瞄准青少年,却忽略了拥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成年人。果壳出品的“谣言粉碎机”系列将严肃的科学精神、活泼的研究方式、简白的幽默感融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中,颇受好评。而其成书也很有意思,依托果壳网上热门回答集结、整理出版,具有很广泛的读者基础。而这一组稿形式在传统出版中也能找到依稀的影子。“地球上没有新鲜事”,所谓创新,需有立方能有破。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1+1=2”的公式,这是重新发现、利用知识与信息的一个过程。

  《制度经济学》读后感(四):札记

  【http://blog.sina.com.cn/leiwon】有人说本书通俗易懂,但对我而言认真读一遍并不容易。或许德国学者过度沉迷于思辨式的论述,抑或译者没能很好地处理中西文法的重要差别,个别章节读起来比较晦涩。如果仅仅是想初步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话,感觉前六章就已经足够。从本书来看,新制度经济学这门学问的血统主要源于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奥地利学派和德国弗莱堡学派,并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组织科学、管理学和道德哲学都有重要联系。以我的理解,本书立论的起点在于认识论当中的“知识问题”(即人类开发、验证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构造性无知”的存在,所以人类各种需要的满足必须依赖有序的劳动分工,而那些可以遏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制度则是降低成本、缓和冲突、进而增进劳动和知识分工的重要手段。拥有主流经济学理论基础的读者可借助本书为大脑换换空气,冲击一下自己的惯性思维。——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根据假设条件全面走向数学游戏像是自欺欺人,那么本书探讨方法论时所表现出来的哲学倾向更像自说自话。。。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

  《制度经济学》读后感(五):好书

  本书是关于制度在经济中的影响,其实这也可以看作是人类社会如何减少摩擦,减少沟通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益的一个观点。

  本书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是因为知识的有效分工,即劳动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但劳动分工带来了大量的不同劳动之间的协调成本,如现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左右,这个在广义范围内均为协调成本,要想发展经济必须增加劳动分工,因此需要有制度来保证协调,减少协调成本。

  竞争:本书认为是重新发现、利用知识或是信息的一个过程,

  产权的保证及相应的收益是个人及团体能投入竞争的重要因子,通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者是人的自利出发,社会能充分的发展及繁荣,相对与计划经济需要有全能的经济计划者,经济或社会的发展受制于制定经济计划者的能力,另外一个计划经济不能通过人性中的自利来内化的发挥人的创新或竞争精神,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由于个人或企业不是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的直接信号,而是有上级领导部门决定,因此会造成更多的寻租现象,进一步阻碍经济的发展。

  计划经济是至上而下的指令经济,因此社会处于封闭状态,而市场经济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社会发展有多种的变化模式,取决于人的各种尝试及相应而来的后果,因此市场经济社会为开放社会,这个概念应该是符合“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里面的说法。

  制度的建立是在不同理念支持下的,如个人自由、安全、繁荣、和平等核心价值观,为达到这个个人发展的目标,提出一些制度来保障价值观的实现,如财产权、市场经济、契约、政府的功能及目的。

  这本书内容太丰富了,特别是前面6章概念部分,非常精彩。

  基本概念在梳理一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知识分工及劳动分工,分工导致很大的协调成本,如果协调成本过高就会影响分工的可行性,因此需要制度来减少协调成本,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什么样的制度是能促进个人自由,安全、繁荣、和平等价值观的实现,是基于私有权、自愿交易,市场竞争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已被证明是不可行的。

  制度最好是稳定、简洁但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适应环境的变化。给人以稳定的预期,能使人之间的协调具有可预测性。

  制度一般可分为内在制度及外在制度,内在制度一般是在小圈子里的各种软性的惩罚来惩罚违规的人;外在的制度一般适用于较大的社会,是一种从上而下的制度,采用硬性的惩罚措施;外在制度最好是符合内在制度的一般价值观念,内化在人的思想中,减少外在制度的使用次数,才能更好的执行。

  很好很好,还值得再看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