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可爱的诅咒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10篇

2018-02-23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10篇

  《可爱的诅咒》是一本由[英] 雅基·马森著作,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一):你可以勇敢,但不必可爱

  一个人回到现场,只跟自己心事。这句话用在阅读《可爱的诅咒》前,是最靠谱的。

  “痛苦分两种,一种让你变得更强,另一种毫无价值,只徒添折磨。我对没有价值东西没有耐心。”《纸牌屋》里的经典台词,想必大家都知道。然而这部剧并没有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对付没有价值的痛苦,痛苦分很多种,大部分痛苦也都来自于别人。若想解决问题,最正确答案是一开始就不要制造问题。局限为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的《可爱的诅咒》,透露了一个解决痛苦最好的秘诀理性清晰的教你如何把自己当回事

  网上有句话:你那么成熟懂事,一定没什么人疼你吧。比如,躺在沙发上磕着瓜子喝着茶水姐姐说,妹儿啊,去给我打开电视,并且换到芒果台。你去了;比如,朋友要求衣着邋遢不准说话陪她约会。你去了;比如,老公想吃面条,你一不小心做成了汤面,在老公的要求下,重做了;比如,你要吃午饭了,邻居突然来了客人,拜托你去买烧鸡,你去了......这些事儿的属性尴尬到你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做过。确实,这些事儿挺无奈的无奈到它转变成了荒诞,你听到自己做过的这些荒诞事儿后,笑了。笑完想想自己也没什么损失,也就不会追究荒诞事情发生缘由,也就更加意识不到,它更大的荒诞在于它仍然会在你身上发生。

  可爱不是一种技能,却是一种沉迷。可爱的你不计较时间成本,也不计较自己所花费的精力。可爱的你只想要别人的一个微笑,可爱的你仅仅是可爱的你,深情慷慨仁慈笑脸勾引,来虐我呀!别客气

  作者说的比较婉转,太过善良的人总是会把别人的需求置于自己的需求之前,以及并不觉得自己有权说“不”。这时,可爱行为反倒成了诅咒-----既然你自己都心甘情愿被别人使唤,别人也就把使唤你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在旁人看来,你的可爱,只有多此一举,没有理所当然。但是,你却把可爱当成了生存技能,忘掉了它只是你的生活方式,所以也就忽略掉了你完全可以跟这种憋屈的可爱模式说再见。

  虽然这本书要解决的大部分人都在面对的问题,但它却是适合每个人的自助手册,轻松又好读,有十足的知识性。本质上,它是指出来你的种种可爱形成的原因,并且会逐个解决你的种种可爱。它的牛逼之处在于,它并没有一语道破“你只是不够爱自己而已”,足够老练的它却是从头至尾暗示你:你也可以不幸福、别对自己要求太严格.......这像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对话,简短、有力且成熟。

  人活着,时时刻刻充满生活感,所以很少有人能参透爱自己的艺术。活得太诚意,舒服别人。活得太现实,为难自己。活得太勉强,与死无异。如此说来,《可爱的诅咒》解决的可是大命题,每个人对自己也都存在心理障碍,只要把这个障碍解决了,那么我们与生活的关系也就可以处理好。作者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他当然不会给大家来一锅心灵母鸡汤,他把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了表达和平息突如起来的恐惧上。让别人失望可以作为爱自己的基础,因为,这可以塑造你独立个体性,很多承担只需要对自己就可以了,认真拒绝总强过一口答应。

  想了想,没有真正牛逼的可爱,只有实实在在的疲惫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二):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可爱的诅咒》

  《可爱的诅咒》的副标题是: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

  封底写了一份圣母型人格自查手册: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认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面对强势的人(父母上司老师)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从不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起争执;总是想太多,把错误归因于自己;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心甘情愿陷入他人期望的牢笼,虽然被压迫得近乎窒息,却不想改变,或者说无力改变;总是把时间、经历金钱和爱奉献给其他人,唯独不留一点给自己,只有通过这样的过度付出才能获得安全感

  在中国早就有句老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患有圣母型人格的人本身并没有错,但心理学历史早就证明了,羊给狼再多的恩惠,也只有被狼统治的份。进入社会我们会发现,一切都跟课本鸡汤大相径庭,鸡汤不仅无用,还有毒,鸡汤中毒的人会比别人走更多弯路

  这本书的作者作为心理咨询师,精选了几个案例,对圣母型人格进行了心理剖析,追根到了童年诱因,并列举了一些自我心理分析方法,最后也提出了治疗方案,从学会拒绝别人、到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让别人失望等等。配合案例一起看十分引人入胜

  关于人性,你永远不能期待太多,圣人都需要背负沉重的十字架,也许你辛辛苦苦帮别人,别人只是把你当作工具利用,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就一脚踢开。一个人会不停地伤害你,如果你给对方回应是这点伤没关系。就像伍迪艾伦所说的那样:晚上的时候可能好人睡得比较踏实,但白天的时候还是坏人更爽。看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要让你冷漠无情,而是摆脱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桎梏。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把爱自己为前提,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三):书摘

  我一直都想成为一个平静、有耐心、诙谐聪明的人,但这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目标。也许自信关键。如果我有自信,我就能保持平静,因为我可以索求我想要的,并且相信我值得拥有它们。如果我相信自己已经做到了最好,我就没理由急躁。

  如果我可以保持一种放松平静的心态,我就可以变得诙谐一些,而不至于只是胡言乱语和尴尬。我只是需要内心的平静,让我能够在提出自己的要求的同时不必怀有歉意。

  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因为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我们通常都会觉得自己被淹没在别人的期望中,而且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以其他方式生活。事实上,就连想到改变,比如拒绝某个请求,都会觉得害怕。

  通常父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将这些规则传递给自己的子女,在不同家族体系中,某些行为和特质被特有化,他们深信,某些理念及行为方式具有优越化。

  可爱的准则:我必须永远按照那些权威人物的交代去做事

  我应该常常帮助别人,却不能请求别人的帮助。

  关于我们是怎样的人以及该怎样为人处世,很多深深植根于脑海中的观念源自于我们的童年,而且通常可以追溯到理性思维能力形成之前。所以我们才会倾向于相信那些错误的、早就不合时宜的观念。

  约翰.鲍比(Jonh Bowlby)以及温尼考特(D.Winnicott)等先驱领导婴儿发育研究一再表明,我们年幼时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与我们队自己的认识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基本上,如果我们被视为可爱的、宝贵的和值得付出的,那么我们长大后也通常会觉得自己是可爱、宝贵和值得付出的,我们队自己的核心观念很大程度也是积极的。

  爱可以是 有条件的,也可以是无条件的。

  心理学家卡尔 .罗杰斯(Carl Rogers)称之为培养“ 价值条件 ”。然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告诉孩子你爱他,他是你的宝贝,但是他的行为是错误的,所以不要再那么做了。

  很多“可爱的人”都属于“愤怒逃避者”类型:他们不同程度的害怕冲突、别人的不喜欢批评。他们通常会避免争执,还会尽量避免聚会。与“愤怒逃避者”相反的是“认可追求者”。追求认可有很多方式,安慰、讨好和表示同情争执生气或咆哮的人,紧随其后的是寻求表扬、谢意及感谢

  重要的是,我们要以一种怜悯自己和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去深入探究和了解那些无用的观念和行为举止来源,而不要害怕会出现更多的否定和批判。一旦我们认清了这些模式,就可以开始改变,让自己从那些不再有帮助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解脱出来。

  如果你能够开始识别一种身体感觉,那么你就能将其确定为一种情绪。反过来,这会帮助你发现这种情绪意味着什么,以及它们与你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怎样的联系。

  亚伦.贝克将观念分为三类:我们秉承的关于自己的观念、关于别人的观念和关于这个世界的观念。

  贝克任务,有问题的情绪状态(例如焦虑沮丧等等)部分是由无用的思维模式引起的,尤其是“死板的个人规则”。

  《宁静祷文》(Serenity Prayer):如果我们能够把精力用在能够改变的事情上(并承认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同时能够明白两者之间的区别),那么,我们便开始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良性自我救赎过程

  当你感到焦虑或孤独的时候,试着以一种安慰方式和鼓励方式去和自己内心深处的孩子谈一谈。

  把给予他人的关怀和爱给自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表达自己的真实的需求是一件尤为困难的事。

  大量的研究表明,非语言交流(肢体语言)获得的信息更多,肢体语言研究先驱艾伯特.麦拉赟(Albert Mehrabian)提出一条平衡定律,即对一个人的印象,大约55%来自肢体语言,38%来自说话的方式(尤其是语气),7%来自于说话的内容

  试着用一种清晰、冷静不容置疑的语气说话,坚定的表达出你的意愿

  当你需要说出某些难以说出口的话时,试着留意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它们可能会传递出与你要说的话不符的信息。试着保持坚定的目光接触

  不要过度微笑,在真正升起之前可以先假装生气,以预防真正生气的时候,会情绪失控

  删除冗长的铺垫。

  我们喜欢暗示、让人内疚诱惑别人回应我们未说出口的需求,生闷气抱怨或者挖苦讽刺,到最后,我们还是要说出我们真正想说的话。

  我们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之所以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说,和我们的实践经验不足

  礼貌的拒绝:

  先感谢对方,然后礼貌但清晰的表达你的拒绝,试着做某种积极的跟进,让事情有个好结局,不要举棋不定让对方说服你。

  注意自己的语气,避免讽刺,保持客气,听清楚对方的反应,同时坚持自己的初衷

  我们会陷入害怕恐惧的圈套,而走出圈套的唯一方法就是弄清楚这些预设(通常是孩提时代确立的观点),然后把它们放到行为实验中,以最安全的方式开始试验。

  行为实验是改变自己所必需的一种工具。

  根据认知行为心理学的理论:改变行为,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思想和感觉,尽管开始的时候是不容易的。

  恐惧症(又称“非理性恐惧症”【irrational fear】,常用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sation】又称“渐进式暴露疗法”【Graduated Exposure Therapy】

  如果你过度强求自己去帮助别人,最终也有可能会辜负他们,不如适当地拒绝。如果有人觉得失望,那是他们应该要处理的情绪,不受你的责任,你无需对别人的情绪负责。

  你有权让别人失望

  避免愤怒和寻求认可成瘾,害怕冲突及渴望不惜一切代价保持平静,害怕愤怒(包括自己的愤怒和别人的愤怒),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

  为了避免愧疚,我们经常答应一些自己本想拒绝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移情。

  如果你觉得别人会生气、不再喜欢你,朋友会离你而去,也没有人再邀请你参加宴会,那么,勇敢地去验证你的预设。千万不要一味地追求受欢迎、被需要和忙碌的感觉,因为这其中有时(或经常)夹杂着过于勉强、疲惫不堪及愤恨的感觉。

  不要让别人对你新的模式行为产生动摇,他们会试图操控你的思想,让你愧疚或设置惩罚。你要做的 是争取以为值得信任的朋友的支持,让自己坚定,尤其是当目标对你有着珍贵意义的时候。

  我们都需要改变。

  我们总是过度的乐于助人与之对应的是,拒绝别人的帮助。

  辜负别人和让人失望是不同的。你无需对别人的情形负责。

  你不能假设别人的反应,如果取消约会,也行对方也会感到轻松。

  人们可能会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沟通试图让你变回原来那种“可爱的人”,准备好迎接这样的挑战。试着坚定自己的信念,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你为什么要改变上。

  试着与你信赖的人分享你的弱点,寻求别人的帮助,包括精神上和实践方面的。

  驾驭呼吸力量,让它帮助你平息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并进一步指导你,缓和令你恐惧的人的情绪,是他们产生安全感,而你也不会再感到他们的攻击性。

  一旦开始尝试一些行为实验(甚至是高级行为实验),就有希望变得更自信,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难以应付的人和事。这种情况下,你会有机会彻底想清楚自己要采取的策略,并制定好具体计划,即“前摄行为“。

  很多我们要进行的艰难互动都属于反应型互动:它们完全是计划和预料之外的,我们不得不对其他人及他们有时候强势的情绪做出临场反应。即便是面对无法预测的情况,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帮助自己应对。

  杏仁体作为一种高度敏感的威胁探测器帮助我们生存并繁衍下来。

  我们的应激反应受到某些我们几乎没有掌控权的东西的控制,但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种东西却是非常有意义的。

  人类作为一个高度进化的群体,具有复合式的认知功能,我们的杏仁体依旧对那些最轻微的危险信号保持高度警惕,当捕捉到别人给我们的危险性的时候,我们就不可能再进行冷静和逻辑性的思考。

  心理疗法的一种概念认为,我们的行为是成双结对的,且二者是相互作用的。(例如恐惧和令人恐惧)。然而,我们只能在杏仁体解除警报的时候,对可怕的人产生同情,因为同情是一种高级的大脑功能。

  对愤怒的恐惧通常可追溯到我们童年的时代。

  对于一个靠别人抚养的孩儿而言,“战斗或逃跑”都不是长久的解决方案,"冻结“则是有效性最低的防卫。愤怒的爆发具有不可预测性,这意味着孩子能使用的”解决方案“通常是试着控制他们能控制的东西,即他们自己的行为。在不安定情绪中长大的孩子,对于别人最轻微的愤怒信号都高度敏感,并且擅长控制或压抑他们自己的愤怒。

  恐惧反应通常是一个无助的孩子的反应,因为杏仁体保留了儿童时期对威胁事件的记忆,却对时间无感。

  通过物体或气味或者其他的方式(例如喝水、闻香水,触摸自己喜爱的饰物、感受自己的呼吸等),豆浆有助于将自己“锚定”到当前时刻。

  呼吸——赞扬——接受——尊重

  当我们知道我们要对伴侣说出一些难以出口的话,或者我们在用一些难以听懂的话回应他们时,由于焦虑,我们的会流露出紧张、焦略的情绪,会让对方误以为我们在生气,所以在说话和回应之前,你需要有意识的调整呼吸,缓解面度的紧张情绪,这回有助于你回应。

  真诚地对难以相处的人或难以处理的情况进行赞美,从而帮助他们产生安全感,并消除敌意、防卫或进攻意识。

  全神贯注的聆听,不要打断对方的话或做出其他的小动作。用富有成效且尊重他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心理治疗师唐纳德.伍兹.温妮考特在《伪装与真实》(playing and Reality)一书中提出:每个人都带有“假我”的保护层,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健康的假我”,让我们在大众面前表现得礼貌而文雅。只有当我们与内心的“真我”失去联系时,我们才会变得麻烦(或不健康)。

  富有同情心,但是要有限度

  注意成功的部分,忽略失败的部分

  愿意展示自己的的缺点和脆弱的一面,以真实而诚恳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别人

  哈丽特.勒纳在《愤怒之舞》一书中说,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久而久之,一方会习惯性成为“过度责任承担方”。

  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感觉和弱点是最困难的事情,但这样的尝试会让爱人变得更亲密。

  说出来(SPEAK)

  走开(OFF)

  安慰自己并变得更强大(SOOTHE AND STRENGTHEN)

  丢掉不需要的东西,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

  只和真正用心与我们交往,能够让彼此放心展露自己弱点和真实的人中一起。

  我能够有勇气在生活中做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对我的期望而活。

  我能够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用为了与别人和平相处而压抑它们。

  我可以在工作上少花点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我爱的人。

  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并让我们爱的人理解我们真实(合理)的想法。

  坦率、诚实、有趣、精力旺盛、认真、富有同情心、界限分明(有选择的去表现,不会强迫自己必须以某种方式行事);妥善处理自己的脆弱和恐惧,谨慎地与值得信赖的人分享。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四):你为什么喜欢讨好别人?

  1

  [什么是可爱的诅咒?]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吃完饭在小区门口遛弯,遇到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姑娘说附近新开了一家理发店,请我去免费体验。对于从天而降免费的事情我从来不信,摆摆手就想走,可是姑娘用非常可怜而恳求的眼神看着我说,“姐,你就去签个名,帮我完成一个任务吧”,跟在我身边,一口一个姐。其实我当时已经有些反感了,想尽快摆脱她,可是却总也无法说出那个“不”。

  后来我跟她进了店,签了名,然后她热情的给我倒了水,请出他们的金牌总监,又给我推荐适合的发型,又给我讲头发护理,我真的想飞快结束谈话,立即离开,可是我愣是乖乖坐了一个小时,听着他们面带微笑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小时,那一个小时里我如坐针毡,在心里求饶了一千次快结束。最后我不得不办了一张储值卡,才脱离困境。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因为试穿了衣服,不好意思拒绝导购而买了没那么喜欢衣物;因为怕朋友失望,而硬着头皮参加了很多无聊聚会;因为怕室友不满,而主动承担了很多家务;因为怕领导批评,而拼命压榨自己。

  虽然我的内心充满了委屈,但我却怎么都难以说出一个“不”字。

  因为我中了“可爱的诅咒”: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其中包括:始终有礼貌、让自变得有趣、让别人觉得愉快、不要让其他人失望、从不说“不”、防止冲突及一切以他人的需求为先,等等。

  总是把时间、精力、金钱和爱奉献给其他人,唯独不给自己留一点点。

  我总是怕给别人带去麻烦,所以拼命压抑自己的需求,于是我变成了可怕的“讨好型人格”。

  2

  [为什么会成为“可爱的诅咒”?]

  没有人生来是可爱的。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该怎样为人处世,很多深深根植于脑海里的观念源自我们的童年,而且通常可追溯到理性思维能力形成之前。于是,我们才会一直倾向于相信那些错误的、早就不合时宜的观念。

  在童年时期,我们受一些不合时宜的规定的约束,或者为了获得更多的鼓励、赞扬、肯定、关注和爱而努力做出让大人、让老师、让长辈、让朋友满意的事情,久而久之,我们对于自己的认可,建立在别人对我们的认可与满意之上。

  我们失去了对自我客观的评价,认为只有讨好别人、让别人满意和开心,被别人接受和喜欢,我们才有了价值。

  我们努力表现出美好的品质,隐藏那些真实的、却不够美好的品质。

  表现出来的我和真实的我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五):the Curse of Lovely

  书摘:我一直都想成为一个平静、有耐心、诙谐又聪明的人,但这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目标。也许自信是关键。如果我有自信,我就能保持平静,因为我可以索求我想要的,并且相信我值得拥有它们。如果我相信自己已经做到了最好,我就没理由急躁。

  如果我可以保持一种放松且平静的心态,我就可以变得诙谐一些,而不至于只是胡言乱语和尴尬。我只是需要内心的平静,让我能够在提出自己的要求的同时不必怀有歉意。

  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因为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我们通常都会觉得自己被淹没在别人的期望中,而且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以其他方式生活。事实上,就连想到改变,比如拒绝某个请求,都会觉得害怕。

  通常父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将这些规则传递给自己的子女,在不同的家族体系中,某些行为和特质被特有化,他们深信,某些理念及行为方式具有优越化。

  可爱的准则:我必须永远按照那些权威人物的交代去做事。

  我应该常常帮助别人,却不能请求别人的帮助。

  关于我们是怎样的人以及该怎样为人处世,很多深深植根于脑海中的观念源自于我们的童年,而且通常可以追溯到理性思维能力形成之前。所以我们才会倾向于相信那些错误的、早就不合时宜的观念。

  约翰.鲍比(Jonh Bowlby)以及温尼考特(D.Winnicott)等先驱领导的婴儿发育研究一再表明,我们年幼时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与我们队自己的认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基本上,如果我们被视为可爱的、宝贵的和值得付出的,那么我们长大后也通常会觉得自己是可爱、宝贵和值得付出的,我们队自己的核心观念很大程度也是积极的。

  爱可以是 有条件的,也可以是无条件的。

  心理学家卡尔 .罗杰斯(Carl Rogers)称之为培养“ 价值条件 ”。然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告诉孩子你爱他,他是你的宝贝,但是他的行为是错误的,所以不要再那么做了。

  很多“可爱的人”都属于“愤怒逃避者”类型:他们不同程度的害怕冲突、别人的不喜欢和批评。他们通常会避免争执,还会尽量避免聚会。与“愤怒逃避者”相反的是“认可追求者”。追求认可有很多方式,安慰、讨好和表示同情争执生气或咆哮的人,紧随其后的是寻求表扬、谢意及感谢。

  重要的是,我们要以一种怜悯自己和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去深入探究和了解那些无用的观念和行为举止的来源,而不要害怕会出现更多的否定和批判。一旦我们认清了这些模式,就可以开始改变,让自己从那些不再有帮助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解脱出来。

  如果你能够开始识别一种身体的感觉,那么你就能将其确定为一种情绪。反过来,这会帮助你发现这种情绪意味着什么,以及它们与你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怎样的联系。

  亚伦.贝克将观念分为三类:我们秉承的关于自己的观念、关于别人的观念和关于这个世界的观念。

  贝克任务,有问题的情绪状态(例如焦虑、沮丧等等)部分是由无用的思维模式引起的,尤其是“死板的个人规则”。

  《宁静祷文》(Serenity Prayer):如果我们能够把精力用在能够改变的事情上(并承认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同时能够明白两者之间的区别),那么,我们便开始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良性自我救赎过程。

  当你感到焦虑或孤独的时候,试着以一种安慰方式和鼓励方式去和自己内心深处的孩子谈一谈。

  把给予他人的关怀和爱给自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表达自己的真实的需求是一件尤为困难的事。

  大量的研究表明,非语言交流(肢体语言)获得的信息更多,肢体语言研究先驱艾伯特.麦拉赟(Albert Mehrabian)提出一条平衡定律,即对一个人的印象,大约55%来自肢体语言,38%来自说话的方式(尤其是语气),7%来自于说话的内容。

  试着用一种清晰、冷静并不容置疑的语气说话,坚定的表达出你的意愿。

  当你需要说出某些难以说出口的话时,试着留意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它们可能会传递出与你要说的话不符的信息。试着保持坚定的目光接触。

  不要过度微笑,在真正升起之前可以先假装生气,以预防真正生气的时候,会情绪失控。

  删除冗长的铺垫。

  我们喜欢暗示、让人内疚及诱惑别人回应我们未说出口的需求,生闷气、抱怨或者挖苦讽刺,到最后,我们还是要说出我们真正想说的话。

  我们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之所以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说,和我们的实践经验不足。

  礼貌的拒绝:

  先感谢对方,然后礼貌但清晰的表达你的拒绝,试着做某种积极的跟进,让事情有个好结局,不要举棋不定让对方说服你。

  注意自己的语气,避免讽刺,保持客气,听清楚对方的反应,同时坚持自己的初衷。

  我们会陷入害怕恐惧的圈套,而走出圈套的唯一方法就是弄清楚这些预设(通常是孩提时代确立的观点),然后把它们放到行为实验中,以最安全的方式开始试验。

  行为实验是改变自己所必需的一种工具。

  根据认知行为心理学的理论:改变行为,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思想和感觉,尽管开始的时候是不容易的。

  恐惧症(又称“非理性恐惧症”【irrational fear】,常用“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sation】又称“渐进式暴露疗法”【Graduated Exposure Therapy】

  如果你过度强求自己去帮助别人,最终也有可能会辜负他们,不如适当地拒绝。如果有人觉得失望,那是他们应该要处理的情绪,不受你的责任,你无需对别人的情绪负责。

  你有权让别人失望

  避免愤怒和寻求认可成瘾,害怕冲突及渴望不惜一切代价保持平静,害怕愤怒(包括自己的愤怒和别人的愤怒),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

  为了避免愧疚,我们经常答应一些自己本想拒绝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移情。

  如果你觉得别人会生气、不再喜欢你,朋友会离你而去,也没有人再邀请你参加宴会,那么,勇敢地去验证你的预设。千万不要一味地追求受欢迎、被需要和忙碌的感觉,因为这其中有时(或经常)夹杂着过于勉强、疲惫不堪及愤恨的感觉。

  不要让别人对你新的模式行为产生动摇,他们会试图操控你的思想,让你愧疚或设置惩罚。你要做的 是争取以为值得信任的朋友的支持,让自己坚定,尤其是当目标对你有着珍贵的意义的时候。

  我们都需要改变。

  我们总是过度的乐于助人与之对应的是,拒绝别人的帮助。

  辜负别人和让人失望是不同的。你无需对别人的情形负责。

  你不能假设别人的反应,如果取消约会,也行对方也会感到轻松。

  人们可能会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沟通试图让你变回原来那种“可爱的人”,准备好迎接这样的挑战。试着坚定自己的信念,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你为什么要改变上。

  试着与你信赖的人分享你的弱点,寻求别人的帮助,包括精神上和实践方面的。

  驾驭呼吸的力量,让它帮助你平息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并进一步指导你,缓和令你恐惧的人的情绪,是他们产生安全感,而你也不会再感到他们的攻击性。

  一旦开始尝试一些行为实验(甚至是高级行为实验),就有希望变得更自信,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难以应付的人和事。这种情况下,你会有机会彻底想清楚自己要采取的策略,并制定好具体计划,即“前摄行为“。

  很多我们要进行的艰难互动都属于反应型互动:它们完全是计划和预料之外的,我们不得不对其他人及他们有时候强势的情绪做出临场反应。即便是面对无法预测的情况,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帮助自己应对。

  杏仁体作为一种高度敏感的威胁探测器帮助我们生存并繁衍下来。

  我们的应激反应受到某些我们几乎没有掌控权的东西的控制,但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种东西却是非常有意义的。

  人类作为一个高度进化的群体,具有复合式的认知功能,我们的杏仁体依旧对那些最轻微的危险信号保持高度警惕,当捕捉到别人给我们的危险性的时候,我们就不可能再进行冷静和逻辑性的思考。

  心理疗法的一种概念认为,我们的行为是成双结对的,且二者是相互作用的。(例如恐惧和令人恐惧)。然而,我们只能在杏仁体解除警报的时候,对可怕的人产生同情,因为同情是一种高级的大脑功能。

  对愤怒的恐惧通常可追溯到我们童年的时代。

  对于一个靠别人抚养的孩儿而言,“战斗或逃跑”都不是长久的解决方案,"冻结“则是有效性最低的防卫。愤怒的爆发具有不可预测性,这意味着孩子能使用的”解决方案“通常是试着控制他们能控制的东西,即他们自己的行为。在不安定情绪中长大的孩子,对于别人最轻微的愤怒信号都高度敏感,并且擅长控制或压抑他们自己的愤怒。

  恐惧反应通常是一个无助的孩子的反应,因为杏仁体保留了儿童时期对威胁事件的记忆,却对时间无感。

  通过物体或气味或者其他的方式(例如喝水、闻香水,触摸自己喜爱的饰物、感受自己的呼吸等),豆浆有助于将自己“锚定”到当前时刻。

  呼吸——赞扬——接受——尊重

  当我们知道我们要对伴侣说出一些难以出口的话,或者我们在用一些难以听懂的话回应他们时,由于焦虑,我们的会流露出紧张、焦略的情绪,会让对方误以为我们在生气,所以在说话和回应之前,你需要有意识的调整呼吸,缓解面度的紧张情绪,这回有助于你回应。

  真诚地对难以相处的人或难以处理的情况进行赞美,从而帮助他们产生安全感,并消除敌意、防卫或进攻意识。

  全神贯注的聆听,不要打断对方的话或做出其他的小动作。用富有成效且尊重他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心理治疗师唐纳德.伍兹.温妮考特在《伪装与真实》(playing and Reality)一书中提出:每个人都带有“假我”的保护层,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健康的假我”,让我们在大众面前表现得礼貌而文雅。只有当我们与内心的“真我”失去联系时,我们才会变得麻烦(或不健康)。

  富有同情心,但是要有限度

  注意成功的部分,忽略失败的部分

  愿意展示自己的的缺点和脆弱的一面,以真实而诚恳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别人

  哈丽特.勒纳在《愤怒之舞》一书中说,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久而久之,一方会习惯性成为“过度责任承担方”。

  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感觉和弱点是最困难的事情,但这样的尝试会让爱人变得更亲密。

  说出来(SPEAK)

  走开(OFF)

  安慰自己并变得更强大(SOOTHE AND STRENGTHEN)

  丢掉不需要的东西,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

  只和真正用心与我们交往,能够让彼此放心展露自己弱点和真实的人中一起。

  我能够有勇气在生活中做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对我的期望而活。

  我能够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用为了与别人和平相处而压抑它们。

  我可以在工作上少花点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我爱的人。

  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并让我们爱的人理解我们真实(合理)的想法。

  坦率、诚实、有趣、精力旺盛、认真、富有同情心、界限分明(有选择的去表现,不会强迫自己必须以某种方式行事);妥善处理自己的脆弱和恐惧,谨慎地与值得信赖的人分享。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六):你也只是一个凡人而已,没必要把自己逼成“圣母”

  我是典型的“乖乖女”,具体怎么“乖”法呢?从我懂事起,我妈就给我安利了:不能去海边,不要去那些你没去过的地方,晚上尽量不要出门……因为那时候还小,一来妈妈是我依赖和信任之心,二来我也怕做错事闯了祸被妈妈惩罚,所以我妈教育我的那些“不能XX、必须XX、应该XX……”我全盘接受了。 为什么人家说教育要从小抓起?因为小孩很容易被调教,从小就根植在脑里的东西不容易忘而且很容易成为习惯。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到现在我妈的那些“教育”对我还有影响,虽然现在可以自己做决定,但每次做事还是会不自觉地用妈妈给安利的“教育”做参照。这有 好的部分就是我做事不会太猴急,会去思考后果是不是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而有局限的部分就是它会束缚我,很多时候让我做事、做决定不太放得开。 这些根植在我脑海的“教育”几乎成了我价值观的一部分一直伴随着我进入职场。初入职场那会,自己真的是小白一个,虽然在大学有在团总支负责过一个部门,也有校外的实践经验,但真正进入职场,这还是第一次。我小心翼翼、毕恭毕敬地对待公司的所有人,对于同部门的同事我更是礼貌尤佳。我承认各种职场电视剧的职场撕逼剧情还有之前一位老师跟我说的“你如果到公司上班就会知道了,或许人家背后捅你一刀,你都不知道。”这些都让我对职场的畏惧多了几分。那段时间,每天过得诚惶诚恐的,生怕自己做错事情或者一不小心得罪了谁会被孤立或是报复。 对于我来说,安抚这份畏惧的最好方式就是对他人“有求必应”。这个模式开启之后,我的工作量极速增加,我成了公司很多人的“万金油”。因为我太好说话,而且也从不拒绝,越来越多的人找我帮他们做事。这样一来,我每天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我还要帮很多人打下手。甚至同部门的同事或是其他部门的经理每次找我帮忙都会说:“你停下你手头的工作,那些应该不是很急吧,先来帮我一下,我这边比较急。”即便万般无奈,我也得先赶去救急,可往往那些事情都没有他们说的那么急。同样的,我的同部门同事基本都把我安排进了帮助他们完成工作的工具之一。他们经常把工作拖到接近完成的最后期限,然后就火急火燎地找我帮忙。我一直觉得很奇怪,每个人不是应该各司其职吗?我即便觉得很不合理也万般委屈,但我也不敢吱声。我同时也害怕被人讨厌或是背后被说坏话。 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认真思考起这些问题:我这段时间到底学到了什么?我的工作生活过得开心充实吗?我的职业技能有没有得到一点点的提升?我的未来发展规划是什么?思来想去,最后的结论是我除了了解了公司的各个部门和相应职能,还有做了一把老好人充当别人的“万金油”之外,我好像什么都没有学会。当时的工作,其实我在大学期间就做过了,而且我本人做事有条理,喜欢速战速决,所以即便事情再多我也总能安排好,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也就是说,我做了那么多事,其实都是处于打杂的阶段,对于我的职业发展没有起到关键性的帮助。 于是,我萌生了改变的念头,我开始留意身边那些比较干练的人是怎么待人接物的,后来发现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的原则和想法,什么事情该做则做,不该做的绝不揽到自己的份内来。而他们往往能很好地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不一味的顺从也不一味的拒绝。 我才明白其实我也可以学习他们的做法,坚守自己的原则,适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一味地顺从。所以,我首先要做的是正确区分哪些事是我必须去帮忙的,哪些是别人偷懒叫我帮忙的。毕竟我工作了一段时间,我大致可以区分清楚。 接下来,面对那些因为偷懒叫我帮忙的,我都会礼貌地拒绝:不好意思,我手头的工作还没有做完呢,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得先完成,你可以叫别人帮助你……一开始有点胆怯,但是慢慢地就会变得自然而果敢。其实我根本没必要去担心他们会对我怎样什么的,因为那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我真没有义务一直做他们的“万金油”,这样反而还会助长他们的惰性和对我给予的帮忙表示理所应当的诡异心理。 就这么的过了一段时间,我真的摆脱了那种一直忙别人事的糟糕状态。我将自己部分错误的价值观进行推翻重建,我开始有意识有时间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我一直以为我这种情况应该不常见,但我最近看了雅基·马森的《可爱的诅咒》才知道,有这种“圣母型”人格的人原来有那么多,而且我还不是最严重的。 我才知道原来我妈对我小时候的那些教育是“死板的个人原则”,我盲目地将它们作为指导我生活的原则,而很少去重新审视它。我也知道了原来我一直是“愤怒逃避者”和“认可追求者”的综合体。我害怕冲突、别人的不喜欢及批评(“愤怒逃避者”症状),想做个随和、乐于助人、有礼貌的人(“认可追求者”症状)。所以,在这样的思想格局下,我失去了自我,也终究没得到我想要成为的“别人眼里”的那种人。 我很庆幸在我没有看到《可爱的诅咒》之前,我做了一次认真的思考,进而勇敢地做出改变,要不然我不知道如今的我会不会厌倦了职场或是对职场更加的畏惧。 在《可爱的诅咒》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在“圣母们”眼中,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我不敢说我已经完全脱离了“圣母型”人格,但起码我已经慢慢地做出改变,因为我明白了我也有好好爱自己的权利。而这本圣母型人格自查手册——《可爱的诅咒》刚好可以在我的改变路上助我一臂之力。我从书里面知道了如何清晰表达自己需求的艺术、如何挑战自己的恐惧系数、用BEAR四步法(呼吸-赞扬-接受-尊重)平息恐惧感、如何学会好好爱自己……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圣母型”人格倾向,而这往往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困扰。而这些困扰一旦超出了我们能承受的范围,可能会让我们崩溃。我们应该友善待人,但也应该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和自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好好爱自己。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七):你值得这世上所有的美好

  前两天带小不点去儿童乐园玩,发现他只要有别的小朋友也要和他玩一种设施的时候,他就会主动让开,让别的小朋友先玩。即使他已经在设施上玩了,有小朋友过来表达想玩的意愿,他就会让开,让别的小朋友先玩,但是呢,他又会气得不行,脸憋的通红,气呼呼的跑过来跟我说,有小朋友挤我。我倒不是觉得娃被欺负了,当然更不可能鼓励他挤回去或者打回去,而是很好奇小不点怎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一直反省我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作为母亲的我如何鼓励他对别的小朋友表达自己的想法。

  认真地回想,惊讶的发现我也是这样的性格。我参与的一项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这项研究由我和另外两个同事共同完成。从工作量来说,我排第三。但是,在最后报奖时,第一完成人将他的好友、他认为对他有利的人一起拉进来,我排到了第七。搞科研工作的人都知道第三完成人和第七完成人在以后的待遇上会有多少不同。我当然很生气,但是我并没有据理力争。因为我觉得都可以想象的到,如果我据理力争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同事们认为我自私,对我冷嘲热讽,对我冷眼相看。所以我选择了一句话没说,一句牢骚没提,只是默默转身,再也不和这些同事合作。由于自认看破科研的红尘,再也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过任何一项科研项目,自身的科研能力水平大大下降,在单位的科研项目工作中也日趋边缘化。

  想想我们娘俩的性格还真是相像啊。可是,为娘的问题还没解决呢,咋知道如何给孩子指点迷津呢?

  朋友推荐我一本书,“可爱的诅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对照着封底的圣母型人格的特点自查,九条典型的圣母型人格特点中我占了六条。急不可待的打开书。

  “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因为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是什么好人。“开头的一句话就醍醐灌顶。是啊,科研排名靠后,有人说我好吗?有人因此内疚吗?恐怕都没有。小不点让别的小朋友先玩,会有小朋友或者家长说他好吗?只怕下次看到小不点在玩的时候还会再抢。

  而我们只是活在自己想象的别人评价的牢笼中,很少考虑自己的感受,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把任何错误归因于自己。而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但是压抑自己内心的想法,造成自己内心的痛苦,压迫到最后,只会让自己崩溃。

  尤其让我感到后怕的是,书中介绍说,大部分成人之所以拥有“圣母型人格“,都和童年或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年少时自身能力不强,希望通过压抑自身的欲望从而能得到别人的更多认可。对照着小不点的情况,简直不能再认同了。再不加以引导,小不点就是下一个“圣母型“的我。所以,如何改变小不点目前的这种情况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幸运的是,书中介绍了很多走出圣母型人格的方法。我要跟着书的节奏,学会好好的爱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孩子,这世界如此的神奇,值得我们去创造、去享受。让我们一起去改变,一起去享受这世界的美好。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八):学会说不,烂好人拯救手册

  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些不会说“不”的朋友,什么都是好好好,整的自己很累,未必能有好结果、好人缘。有时候帮了别人,没帮上,反而落下埋怨。本书就这类朋友的自救手册。虽然我本人是不高兴谁的面子都不给的货色,但是能理解不会说不烂好人的苦。

  书里谈了烂好人的典型症状。

  烂好人能快速满足来自任何方面的需求,从爱人、孩子、亲人到朋友的种种请求,结果就是自己每天忙的很凌乱,一场连着一场的应酬和活动,大部分事情都因为精力不济没有做好,或者无法达到对方的要求(很多时候是对方要求太高)。书里有个例子,某女士为了讨好男友十几岁的儿子,每周跑上百公里周末见面,还学会了打游戏,但是然并卵,自己很累,没有人满意……

  找到正确解决的方法:与自己和解、学会说不、别怕别人失望。

  很多人的问题就是不能与内心的自己好好聊聊,不能容纳自己,所以才会疯狂要求进步——找自己先谈好,之后再来应对外面的世界吧;学会说不是很关键的,不会说不的人就没有未来。多来之后,跟一个朋友聊起给初入职场朋友的建议。如果只讲一条,那就是“说不!”,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必须做的;第三条是别怕别人失望。别人失望又能怎样呢,归根到底还是你自己能不能接纳并不完美的自己。别人失望也好,别人不失望也好,与我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这个世界用两个P就可以完全概括了——“关你P事”和“关我P事”。

  书里第十章的小工具BEAR,也是这个意思,分别是呼吸、赞扬、接受、尊重。具说每天用5分钟时间观呼吸可以提升自己的意志力,我认为至少可以让自己更平静;之后是超市地对难以相处的人或者难以处理的情况进行赞美,从而帮助他们产生安全感,消除敌意;再接下来是接受,注意聆听,不要叹气,不要打断对方的话(意思就是让他喷);第三步是尊重,无论对方做的是啥只要不违法,表示尊重就可以了。

  谁的事儿谁解决,不要企图帮别人解决问题,也不要企图请别人解决自己的问题。想不当烂好人,先学会自救。

  现在的我从来不会害怕得罪全世界,只对那些对我好的人很好。但是回想儿时,也有那么一小段时间是“烂好人”,至于原因应该就是书里说的,担心身边的人失望。有那么一天突然想明白了,失望就失望,谁都是过自己的日子,走自己的路。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九):离圣母病远一点儿!

  心理学家把那些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的人定义为“圣母型人格”。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有点圣母病,甚至连本书作者也不能幸免。

  《可爱的诅咒:圣母型人格心里自助手册》的作者雅基•马森是英国人,小时候生活优渥,家里有农场,酷爱骑马;成人后履历光鲜,拥有私人诊所,还经常参加电视节目,目前和丈夫和儿子们居住在伦敦。很难想象,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里也常表现出圣母型人格。她在书里自述,曾经在手臂不小心骨折的情况下为家人开车,带亲戚去划船,脸上还要保持着和善的微笑。直到几天后才去医院包扎。

  其实很多人都像作者一样,在大是大非上积极果敢,却总在一些小小的人情世故上无原则地忍耐退让,有时候底线低到连自己都看不下去。这本心理自助类的书与那些心灵鸡汤和励志图书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可以帮助我们积极地解决问题,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虽然列举的是英国人的案例,却很奇妙地符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职场女性的案例。

  杰西卡总是长时间加班,却没有加班费,一个人做两个人的工作,却得不到认可或支持。不可不免地,她觉得压力非常大。她想要减肥、交朋友、梳理一下人际关系,以及享受五彩斑斓的城市生活。但每天下班之后,她只觉得自己像被榨干了一样,沮丧且筋疲力尽。“事事不如意。觉得自己就像一个5岁大的孩子,等着某个人来告诉我该怎样继续生活下去。”

  仔细剖析一下,就会发现,杰西卡并非没有能力改变现状,而是她心里有道坎过不去。这道坎通常是一些死板的个人规则,如“我最好做满3年再跳槽”“我不能拒绝上级让我加班的要求”等。

  事实上,“圣母们”无数次压抑克制的自己的,都是些很正常的需求,只不过被那些死板的个人规则粗暴地拒之门外。比如,杰西卡并非对工作有何怨言,只不过想拥有正常的下班时间,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当惯了圣母,突然有一天不想做了,会引起身边人的极大反感,而圣母们也会感觉到别人的抗拒,认为自己不应该改变,结成一个死循环。

  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一部分心理咨询者的案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循序渐进的解决方案,帮助圣母们逐步打破“可爱的诅咒”。毕竟,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更好地认识自己,成就自己,而不是牺牲自己满足他人的期望。无论对方是至亲好友,还是熟人过客,我们都没有这个义务。

  最后,杰西卡领悟了这一点,开始尝试做出改变, 从“不要对自己不喜欢的人笑”开始,进展到能对着某人说“是的,但是……”,虽然还是无法给出一个响亮的拒绝,也是在向着好的方向前进。

  杰西卡运用本书中介绍的一系列理念和策略缓解了她的圣母病。那么,我们的作者呢,手臂受伤之后发生了什么?痊愈了吗?她是否已经打破了可爱的诅咒?

  她手臂的伤早已痊愈,但诅咒还没有彻底打破。就像我们所有人一样,这是一项尚在进行中的工作。 当面对大多数人时,她不会再过度付出,但是面对亲人还是偶尔会倒退。

  但是,这一切还是有意义的,正如本书写作的初衷,只要我们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表现出亲切,什么时候可以选择其他行为,就是一种成功。在这一过程中,肯定有很多人不喜欢我们、排斥我们,但这是可以承受的,也是现实的,这是我们照顾自己并满足自己所需应该付出的一点点代价。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十):展现真实的自我

  读书笔记 《可爱的诅咒》 by【英】雅基•马森

  我本人就是一个深受“可爱的诅咒”影响的人,遇到这本书时,觉得每句话都戳中自己。

  简单说来,书中讲的“可爱的人”就是总是无原则地去满足别人,不敢拒绝别人,不敢麻烦别人,即使自己累趴下也非要硬撑着做事,害怕别人不满意,害怕伤害别人,害怕让人失望,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觉得真实的自己会没有人爱,永远压抑自己的感受的这样一类人。

  这里面很多品质都是“可爱的”,如善良友好、无私奉献、温柔体贴、先人后己(对我而言还有报喜不报忧),这些习惯很可能来自小时候父母和家庭的影响,慢慢变成了潜意识里的规则,我们长大后继续遵循着这些规则,哪怕一直付出极大的代价,也就是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情感。

  “无条件的爱”意味着“纯粹是因为那个人是你而爱你”,而“有条件的爱”是“我只在你做某些事情或不做某些事情时爱你”。父母一定一定要在教育小孩,尤其是在小孩做错了事情的时候,告诉孩子你爱她,她是你的宝贝,但她的那些行为不好,请她以后不要再那么做。这种形式的教育(及教导)是在区别对待习性与本性,前者是可以习得和忘记的,而后者却是很难改变的。相反,不负责任的父母就是把自己喜怒无常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对小孩来说,她只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及接收到了什么样的反馈并把两者关联起来。比如有的小孩就会觉得,“如果我一直都表现得很好(细心、安静、勤奋,或其他很多能够得到别人认可的行为),那么,我的妈妈(爸爸或哥哥)就会高兴并爱我(或者,他们就不会吼我或惩罚我))。”“有时候,我们会很听话、贴心、亲切而善良,大人就会用一种充满爱的方式来回应我们。接着,就像对小型赌博机上了瘾的人一样,我们会一再尝试,试图赢得头彩,殊不知我们的胜利其实是非常随机的。而且,我们根本无法通过不断重复同样的赢取战略来控制他人。当然,当我们没有赢得头彩却从大人那得到了想要的回应时,我们还是会认为自己应该更努力一些,而没能经常赢得胜利是我们自己的过错。”父母生气和难过对小孩的打击实在是成年人难以想象的,因为这几乎就是小孩的整个世界,这种对父母发脾气的恐惧和想要讨好父母来避免痛苦的感情一直伴随着很多人,以至于长大后仍然极度害怕别人发脾气,也能够捕捉到他人脸上一丝丝不喜欢的暗示,身体就已经提前感受到恐惧和痛苦。这些人就是“愤怒逃避者”,另外可能有些人的表现是“认可追求者”,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追求认可就是希望别人,比如老板、伴侣、父母(外评价源)能够喜欢自己、表扬自己、认可自己,而自己(内评价源)对自己工作、行动的评价要弱势很多,甚至已经把这种评判的权力交给了别人。这可能同样来自童年,有条件的爱,让人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行为去获得别人的爱和重视,而不是凭借本身的样子。

  在男女交往阶段,“可爱的人”不敢说出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因为那样太令人恐惧,会让人发现真实的自己,而真实的自己一定是不可爱的,不会被无条件接纳。比如有的女生会觉得:只要她听话、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努力并保持安静,她就可以安安稳稳地生活。

  作者提议把“删节内容”记录下来,就是说在情绪有波动的时候,试着记录下来自己没有说出口的话,那些可能就是真实的想法。

  在想要做事情时,心中常常会有个批判的声音,仔细想想,这很可能来自过去生活中某权威人物,但这些批判的想法阻碍了我们的生活。作者提议可以试着去接纳然后戏谑地告别,或者请一个强势的保护者,假想他/她会如何安慰鼓励自己来抵抗这些批判的声音。

  应该从内心意识到自己是有权做自己的,有权说不,有权犯错,有权改变主意,有权不对对其他成年人的生活负责,有权不依赖他人的认可,有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作者还提议把“应该”变成“可以”,不要把别人的事情都当作自己的责任,学学身边强势的人,把精力多分给自己一点。

  下面这段作者讲的很好,直接摘过来:

  “好莱坞要求,每个故事都要有一个所谓的‘救赎性转折点’,”他解释说,“比如这样的经典情节:男孩遇上女孩,然后又失去女孩,最终又和这个女孩在一起了。‘救赎’的部分就是,他们中至少有一人要经历一次戏剧性的性格转变,通常是一次让人茅塞顿开的领悟或顿悟,使他们最终能够得到一个幸福的结局。作为观众,我们通常在那之前就知道会有这样一个转折点,于是会猜测‘他们会不会……’这会令剧情看起来更紧张。”

  “救赎性转折点”的问题在于,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假的希望。通常,在我们成年之前,我们已经吞下太多这种东西,所以我们一路抱着很大的希望成长,期待能够遇到一个时刻:那些令我们失望或不够爱我们的人们茅塞顿开,然后像我们希望的那样爱我们。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即便人们想要改变,这个过程也会很慢。

  不过,我们对“救赎性转折点”的理念倾注了太多心血,以至于我们不会轻易做出改变(仅有的改变也是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我们一直在等待别人成为我们希望的样子。我发现,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相爱的人身上,同样也体现在许多父母身上,而且支配作用尤为明显,兄弟姐妹及朋友之间也存在这种情况,只是程度较低。

  我和咨询者们一起发现了这一点,当我请他们描述一下他们对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希望时,答案中常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点:a)为他们对自己做出的事道歉;b)确认他们爱自己并为自己感到骄傲。他们幻想着对方能说出这样的话:“亲爱的,我知道,这么多年来,我都不是一个好母亲/父亲/哥哥/伴侣,而且我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但我爱你胜过一切,并以你为骄傲。请你原谅我,让我们重新开始。”

  试着做你自己的父母

  这里,我想要套用一下各种疗愈互助小组喜欢引用的《宁静祷文》(Serenity Prayer)的内容:“如果我们能够把精力用在能够改变的事情上(并承认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同时能够明白两者之间的区别),那么,我们便开始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良性自我救赎过程。”

  “现在,就把你自己当作你亲爱的孩子们中的一员,在她感到恐惧时给她安慰和鼓励,并照顾好她的饮食,让她好好休息。你知道怎么做,这里只是需要你把相关技巧用在自己身上。”那个女人从来没这样想过,却知道它会给予她什么样的帮助。有个场景很感人,她痛哭流涕地承认,她也是个严厉且爱挑剔的母亲(就像她自己的母亲那样),但她喜欢这个把自己当成孩子、然后去做一个充满爱心的好妈妈的想法。

  不要认为你必须借助孩子才能挥发你的爱和关心。想想你喜爱的某个孩子(可以是亲戚,或者教子或教女),想想你是怎么和他们相处的,他们沮丧或害怕时,你会对他们说什么。此外,人们对宠物的爱和关心也是个很好的例子。从根本上说就是,试着做你自己的父母,就像你渴望别人能做到的那样,做个充满爱心又喜欢赞许孩子的父亲或母亲。”

  做自己的父母,把自己当作需要照顾的人,从现在开始。

  当我们真的去审视这些行为规范或者想要去改变的时候,会发现这非常非常难。因为这些人之所以称为“可爱的人”就是因为有着害怕与人冲突、习惯去满足他人讨好他人的特征,所以如果要减少可爱的行为,就意味着要放弃很多安全感。想要改变就必须通过新的做事方式建立信心,并且要知道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要强求自己:

  ·着重于做出一些易于掌控的小小改变。

  ·在这段寻求改变的旅程中善待自己,允许自己在前进的过程中有小小的倒退

  另外作者还提到记日记的办法来提升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感。

  ·想一想善待自己的方式,并心无愧疚地享受它们。

  ·将一天的活动分为三个等级:“D”表示“消耗级”,“M”表示“精通级”,“P”表示“乐趣级”,然后想一些简单的方法,让你可以将某些“消耗级”的活动变成“精通级”或“乐趣级”。

  ·在你感到焦虑或孤独时,试着以一种安慰式和鼓励式的语气跟住在你内心深处的孩子或少年谈一谈。

  提升自己的可靠优势的一些具体建议:

  不要让批判性声音驱散你真实的想法。

  鼓励性的肯定句式

  肢体语言

  姿势:当你站直身体,并看着对方的眼睛时,你会觉得更自信,并且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自信。如果你需要打一个不好开口的电话,试着站着打这个电话,这会让你觉得更强势一些,而你的声音也会体现出这一点。

  语气:用清晰、冷静并不容置疑的语气说话,坚定地表达出你的意愿。

  微表情:有选择地亮出你的微笑

  删除冗长的铺垫

  客气的拒绝

  下面提供了一些让你能够“客气的拒绝”的方法:先感谢,礼貌但清晰地表达你的拒绝,试着做某种积极的跟进,让事情有个好结局,不要举棋不定而让对方有机会说服你。

  “卡壳唱片技巧”:你不断对听你说话的人重复相同的话,以达到清晰明确地传递某种信息的目的。既要了解他们的反应,又要坚持重申你的核心信息。不要陷入他人所说的话语中,要据理力争,但你可以这样说:“我听得出,你很心烦/压力很大/只做老板交代的事情……,但是……”(插入你要重复的信息)。

  “三明治评价法”:你在对某人或某事及人们的技能、表现或品质进行评价时,你可以先评价“面包”,即说出值得夸奖和肯定的部分,然后再抛出针对“夹层料”的问题:“你怎样进行改进?”

  “梅特会怎么做?”:想象自信的朋友会怎么做。

  “可爱的”短信和邮件:不敢当面讲的时候。

  我们会陷入害怕恐惧的圈套,而走出圈套的唯一方法就是弄清楚这些预设(通常是孩提时代确立的观点),然后把它们放到行为实验中,以最安全的方式开始实验。为害怕的事情划定恐惧等级,再将这个问题用于思考更切实际的预设,从而将“恐惧系数”的等级降低一点儿。

  ”要敢于让人失望。首先你有权利让人失望,如果有人觉得失望,那是他们要处理的情绪,不是你的责任。你无需对别人的情绪负责。这并不意味着你会变成一个没有道德观念的精神病患者,也不代表你不体贴。你只要试着将你的“移情心理”降低一两个等级,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当你改变规则想要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时,周围的人,即那些被你无意中训练得对你有着这样那样的期望的人们,一定会感到失望。其中有些人会伤心和气愤,并且会直截了当地表明他们的意见,还有些人会更间接地表达他们的感受,也有些人会从你的生活中消失,因为他们意识到,原有的相处规则已改变,而他们又不想遵守新的规则。所有这些人都可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让你知道他们的感受。不要对你新近的自信行为产生动摇,因为这会向别人传递出含混不清的信息,让他们对你的话产生怀疑。为了让你“变回来”,他们可能使用的方法包括:试图操控你的思想、让你愧疚或设置惩罚,如生闷气或收回他们的爱和情谊等。你要做的是,争取一位值得信任的朋友的支持,让自己坚定,尤其是当目标对你有着珍贵的意义时。有时候,以一种冷静、清晰的方式对你爱的人们做出解释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告诉他们你为什么要改变,这么做可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你有权做你想做的,而你的改变也包括成功说服那些阻碍你的人。“

  “BEAR”(Breathe,Eulogise,Accept,Respect:

  “B”表示呼吸

  呼吸不仅能帮助我们摆脱肾上腺素上升带来的“战斗、逃跑或冻结”的应急模式的控制,唤醒我们大脑中更冷静、更理性的思维模式;它还能够软化我们感到焦虑时释放的强势的非语言信号。

  “E”表示赞扬

  “赞扬”意味着“高度称赞”,意思是真诚地对难以相处的人或难以处理的情况进行赞美,从而帮助他们产生安全感,并消除其敌意、防卫或进攻意识。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操纵别人,因此,不要只为了恭维别人而说些违心的话。如果那样,他们会感觉到你的不真诚,而整个过程就会前功尽弃。当然,如果你能想出一些特别并具有描述性的表达方式来取代平庸的表达方式,那也会很有帮助。

  “A”表示接受

  “接受”表示你要全神贯注地聆听,不要叹气,不要打断对方的话或扬起你的眉毛。

  每个人都会对某种既定情况坚持己见,似乎很容易引起一场口舌拉锯战,“你站在我的角度想一想”“不,你应该站在我的角度想一想”,这样的口角会严重损害你与别人的关系,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工作场合。任何人都可以坚持己见,并且有充分的权利这样做,一旦你接受了这一点,你便可以开始以一种富有成效且尊重他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了。

  “R”表示尊重

  在调整呼吸后(B),她想到一些真诚的赞美之词(E):“‘我’很感动,你那么花心思的为我准备礼物(A),而且我现在才知道你想要尝试一下这种情趣,但我觉得穿这样暴露的衣服不太舒服(R,以‘我’开头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做这一切的改变去发掘真我时,要与值得信赖的朋友分享,肯定鼓励自己,也在害怕退缩时能得到安慰。

  这些改变不代表我们不再做“可爱的人”,而是说”我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表现出亲切,什么时候帮助别人,什么时候富有同情心,什么时候表现得有趣、活泼,或做出我想要展示的“可爱”行为。但是,我也可以选择其他行为,而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讨人喜欢或遭到排斥的坏人。当然会有人不喜欢我、排斥我,而现在,我觉得这是可以承受的,也是现实的,这是我照顾自己并满足自己所需应该付出的一点点代价。“

  希望可爱的朋友们可以一起发觉、展现真实的自我,爱上真实的自我,并被人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