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动物凶猛》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动物凶猛》的读后感10篇

2018-02-23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动物凶猛》的读后感10篇

  《动物凶猛》是一本由王朔著作,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5,页数:10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动物凶猛》读后感(一):随笔谈动物凶猛

  虽然是虚构的,但很现实。直白的语言透露出作者幽默,比如在比喻上,因为身高差距把米兰比作混在梅花鹿的长颈鹿。将挣扎的高晋比作人名纪念碑浮雕里起义的士兵。好吧,反正我是自动脑补了(真的很搞笑)。回到正题,作者写出了一个叛逆期的青少年,他渴望融入混混圈里,他打架,抽烟,偷钱等等,大量的内心独白显示出他惧怕孤独,他需要一个可以收留他的圈子。后来碰上了心爱的人米兰,因为米兰的背叛(不理他,和高晋聊的投缘),变得暴躁,数落鄙视甚至强暴米兰,写的是人的动物本性被释放出来了。

  小说中写了各种嫉妒男人对男人的嫉妒,女人对女人的嫉妒。我记忆较深的是,米兰买番茄,上秤时售货员挑了几个烂的放进去,说这里不准挑。还有米兰被误抓到警局里,一个女警对米兰嘲讽道“哟,还涂口红呢!”。

  快结束时,“我”来了个回马枪,说这是编的,然后在写后续结局

  一开始小说的情节性并不强,一定要耐心读。

  第一次写书评,结构性不强(随便写的)勿喷勿喷。

  《动物凶猛》读后感(二):为卑劣作传

  王朔用第一人称写的故事,我看了两部。在《老许》里,王朔用主人公的口讲老许的故事;在《动物凶猛》里,王朔用第一人称讲自己的故事。

  《动物凶猛》所写的是我们最为厌恶的一类人物。我们可以因为艺术创作而容忍十恶不赦的反派,我们也可以原谅并怜悯愚蠢悲哀至极的悲剧人物,但是我们难以容忍《动物凶猛》里那样一个阴暗懦弱而又沾沾自喜的“我”。至于原因,大概是我们年轻时都或多或少有过一些卑微不堪回首经历,而悲剧中的最大恶极远离我们自己的生活,所以并不对我们的神经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村上春树的主人公被赋予了青少年身上最为浪漫部分,而王朔的主人公则被赋予了他们身上最为平庸屈辱的部分。

  因为是第一人称,主人公心中所有不堪的想法动机都被我们不可避免地吃透了。这就像是自己对自己的一次毫无保留的忏悔。这样的卑劣极普遍存在青春男孩们偶尔卑微的自我里:心不在焉追求姑娘并装出对美好事物漠不关心、愚蠢地显示出自己身边的漂亮姑娘来来往往如行人过街般络绎不绝、嘴上逞强绝不阿谀奉媚。但一旦博得姑娘一丝的好感,便陷入自己的遐想之中,终掩饰不了内心廉价喜悦与躁动,又在一丝一毫负面的迹象中垂头丧气一蹶不振,瞬间从气馁转变为愤怒,再一次对姑娘不理不睬,甚至态度恶劣

  这样的恶劣在故事结尾前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为了能让这种恶劣的情绪圆满地达到高潮,而不让读者产生对于主人公过分的不认同,王朔特意在此告诉读者一声:“喂,小说嘛,总是有撒谎的地方。”好像其他小说家说的都是真话一样

  少年时这样的卑微与丑恶,王朔认为已经在同龄人身上不见了踪影,因为大家早已变得圆滑而对自己的情绪收放自如。然而王朔对这样的变化表达适当惋惜。虽然不堪回首,但作为青春期的一部分甚至是重要部分,他觉得只有这种卑劣才能完整地去代表一个时期一代人。他是这样追忆的:“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穷凋敝毫无诗意穷乡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

  《动物凶猛》读后感(三):动物凶猛

  读完最后一个字,把书合上,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有点像阳光下映在游泳池里的光环,斑驳的浮影,上下来回波伏着,虚虚茫茫的感觉

  隔了很多日子来重读王朔的这本自选集,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翻过《动物凶猛》的时候,觉得一阵陌生,不像是第二遍读,只是当目光触及“米兰”,微微勾起一些不是沉封蒙尘而是摆久了生出铁锈来的微薄的记忆。

  原来我还是第一遍读,那些似是而非的记忆,是从夏雨那副刺儿头面孔以及宁静红色尼龙泳衣下罩着的白晃晃的肉坨中被唤起的,还得谢谢姜文,换了个名字,“阳光灿烂的日子”——害我差点没认出原著。

  我的笔调有点轻浮了,可我的情绪该是带点沉郁的,我翻理着脑中关于刚读过的这本书的片断,这们当真是片断,或者仅仅只是一些镜头与特写,王朔与姜文独特文字与电影的处理方式总能轻易地在我脑海中刻下烙印,然后会像海面上浮起的树茎一样总是那么唐突地出现,却又如此意味深长

  呃,怎么说呢,我有点不确定这是不是我原先认识的那个王朔了,那个尖嘴利舌玩世不恭乱弹胡扯无是生非一副痞子心态肚子坏水胡同生的爱跷着二郎腿嘬口烟眯眯眼睛的像一只恐龙一样盘踞在燕山脚下的庸俗又挺招人喜欢的王朔,王蒙赞赏他能躲避崇高,算是脱离了一帮子道貌岸然的卫道士用纯粹个性来戏谑生活质朴劲儿,虽说还是个市井赖儿,但老实说,我一直挺喜欢他,没错,我就是挺好痞子这口——可突然之间,我觉得事情变化了,我觉得我初中那会儿压根就是误读了,在这个除了凉意外一概消失了气味的入秋时节的夜里,我手捧着《动物凶猛》,突然就体会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经历过的东西,包括那个隐隐变换了面孔的王朔,他那夹着烟头的手指头一次变得沉重起来,眼神涣散,全然没了精锐之气,同在这透着薄凉的夜,他的心竟变得如此平静,甚至有些阴郁,神经质,我头一次感受到了他的感性的那部分,在嚣张面孔下的惶恐无助的那部分,我当真把他当作了小说中的“我”,并且仍始终无法抽离,辨别其真伪,我仿佛就看到王朔那硕大南瓜似的头正一次次被游泳池边的肆虐的脚踩下,永远无法上岸,无永远无法得到救赎,同每个曾经历这一切的少年一样,在绝望郁郁寡欢中孤独地面对这天光下透着苍白的却又徐徐荡漾的温存的池水,茫然无措……

  然后我想,是不是他同样也抚慰了我的心呢?突然之间,我仿佛又看到他在漩涡后冰冷地狞笑着的模样,但这已不要紧了,现在联系发生在我与小说的少年之间了——姜文的片子里少年似乎是有名字的,我不记得了,但书中却没有出现过,于是我不晓得该如何称呼他了,即使用“少年”也显得别扭了,因为他不像是个少年,或者他其实确只是个少年,但他又不止是有矛盾,有挣扎,他既歇斯底里,又含着无比的感伤情怀,他龌龊,虚荣,似乎只是个普通的毛孩儿,可他为什么要特殊呢,小说中的叙述者赋予了自我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时间的轮轧仿佛脱离了真实轨迹,在意外的交错中将这两个不同时空个体纠结在了一起,那不同寻常成分便是叙述者的强加意志,他是不自主地作出这种虚构的,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些成分便如同鸡蛋膜一样附着在视野中的一切之上,让世界霎时变得模糊起来,而一种叫做分裂的情绪,也油然生我的心间。

  然而这些终究不是王朔真正想表达的,“动物凶猛”,“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许已经揭示了小说的主核,王朔躲避崇高,也拒绝深刻。胡同长大的孩儿,逃学,打架,拍板砖动刀子进局子,70年代朦胧情思,女人,指到这儿,那头野兽就一直这么奔着,总有一天它会冲出来,憋急了四处咬人,然后,留下的便只是一具空壳了,但它毕竟凶猛过了,也许只有一次,一次便挥霍光了,一切都破灭了,但那段日子终究是过来了,无法回去了,可毕竟还有新的日子——管它呢。

  《动物凶猛》读后感(四):一点儿摘抄

  1.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穷凋敝毫无诗意的穷乡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

  2.我感激我所处的那个年代,在那个年代学生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不必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的知识。我很同情现在的学生,他们即便认识到他们在浪费青春也无计可施。我至今坚持认为认为之所以强迫年轻人读书并以光明前途诱惑他们,仅仅是为了不让他们到街头闹事。

  3.当人被迫陷入和自己的志趣相冲突的庸碌无为的生活中,作为一种姿态或是一种象征,必然会借助于一种恶习,因为与之相对比恹恹生病更显得消极

  4.可能是腼腆天性,或是从小就善于习惯于再执有坚定道德观的大人面前作伪,我一向能很好地掩饰自己的兴趣所在,愈是众目睽睽愈是若无其事。时至今日,这已经成了一种顽固的本能,常常使人误认为我很冷漠或城府颇深。

  5.至今我回想学生时代,最不堪回首的就是夏天下午的第一堂课,你只想睡觉他偏要喋喋不休。那些年夏天两点到三点传授的知识我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可能因此错过人生关键的点化,以至如今精神空虚

  6.这是我的一个习性;当受到压力时我本能地选择妥协和顺从,宁肯采取阳奉阴违手段也不挺身站出来说不!因为我从没被人说服过,所以也懒得去寻求别人的理解。人都是顽固不化自以为是的,相安无事的唯一办法就是欺骗。

  7.在我少年时代,我的感情并不像标有刻度的咳嗽糖浆瓶子那样易于掌握流量,常常对微不足道小事反应过分,要么无动于衷,要么摧肝裂胆,其缝隙间不容发。这也类同于猛兽,只有关笼子里是安全的可供观赏,一旦放出,顷刻便对一切生命产生威胁

  8.我感到现在要如实描述我当时的真情实感十分困难,因为我现在和那时是那么不同的两个人。记忆中的事实清楚毋庸置疑。但如今支配我行为价值观使我对这记忆产生深刻的抵触。强烈感到这记忆中的行为不合理,荒谬,因而似乎并不真实。我习惯于从逻辑上贬斥与我所奉准则不同的人,藐视一切非我族笑都的蹊跷存在,总认为他们三不健全,堕入乖戾的人。如此这般,当晚面对我自己原先那个貌合神离现象运笔时,我感到一种强制性的性扭曲,需要付出极大令人不快毅力才能保持住真实,就像骑着一匹劣马踩着铁道线上的枕木行走。

  9.....现在我的头脑像皎洁的月亮一样清醒,我发现我又在虚伪了。开篇时我曾发誓要老实地述说这个故事,还其以真相。我一直以为我是遵循记忆点滴如实地描述,甚至舍弃了一些不可靠的印象,不管它们对情节的连贯和事件的转折有多么大的作用。可我还是步入编织和合理推导的惯性运行。我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些细节同时又夸大、粉饰了另一些理由。我像一个有洁癖的女人情不自禁地把一切擦得锃亮。当我依赖小说这种形式想说真话时,我便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我想说真话的愿望有多强烈,我所受到文字干扰便有多大。我悲哀地发现,从技术上我就无法还原真实。我所使用的每一个词语涵义都超过我想表述的具体感受,即便是最准确的一个形容词,在为我所用时也保留了它对其它事物的涵意,就像一个帽子,就算是按照你头的尺寸订制的,也总在你头上留下微小的缝隙。这些缝隙积累积起来,便产生了一个巨大空间,把我和事实本身远远隔开,自成一家天地。我从来没见过像文字这么喜爱自我表现和撒谎成性的东西!

  10.也许那个夏天什么事也没发生。我看到了一个少女,产生了一些惊心动魄想象。我在这里死去活来,她在那厢一无所知。后来她循着自己轨迹消失了,我为自己增添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怎么办?这个以真诚的愿望开始述说的故事,经过我巨大、坚韧不拔努力变成满纸谎言。我不再敢肯定哪些是真的、确曾发生过的,哪些又是假的、经过偷梁换柱或干脆是凭空捏造的。

  11.我站在五米跳台上,看着一碧如洗的晴空,真想与它融为一体,在它的无垠中消逝,让任何人都无处去觅我的形踪,就像我从来没来过这个世界。会有人为我伤心么?我伤心地想。我闭着眼睛往前一跃,两脚猛地悬空,身体无可挽回地坠向水平"呼"的一声便失踪了,在一片雅雀无声和万念俱寂中我"砰"地浅落在水面。水浪以有力的冲击扑打着我,在我全身一朵朵炸开,一股股刀子般锋利的水柱刺入我的鼻腔,耳廓和柔软的腹部,如遭凌迟,顷刻彻底吞没了我,用刺骨的冰凉和无边柔情接纳了我,拥抱了我。我在清澈透明的池底翻滚、爬行,惊恐地挥臂蹬腿,想摸着、踩着什么紧硬结实的东西,可手足所到之处毕业是一片温情脉脉的空虚。能感到它们沉甸甸、柔韧的存在,可聚散无形,一把抓去,又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从指缝中泻出、溜走。

  阳光投在水底的光环,明晃晃地耀人眼目。

  12.我抽抽嗒嗒地哭了,边游边绝望地无声饮泣。

  《动物凶猛》读后感(五):向青春致敬

  第一次看《动物凶猛》是刚上高三那年,当时我在一座以升学率奇高而著名的监狱式封闭学校里念书,好不容易熬到国庆节,才放了两天假。我没回家,第一个晚上在学校外面的网吧里外面听了一宿陶喆的歌。第二天就精神恍惚的钻到了一家新华书店里,拿下了那本书。回到寝室怒睡到后半夜,然后打开灯一直看到天亮。

  这是那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书之一,另一本是阿来的《尘埃落定》。这两本书一本写的是北京,另一本写的西藏,我斟酌了好久,考虑了许多方面,最后终于下定决心要到北京来念书。但是来北京之后却发现这里完全不是王朔讲的那个样子了,此为后话,有空再表。

  故事很简单,随便找个人忠实的记录一下中学的所有时光,然后再剪裁,略加润色,也肯定会差不多精彩。但北京的神奇就在于此,那些庞大的背景故事让那些青春衬托得更加有激情。就像《血色浪漫》,这也一直是我钟爱的主题。

  许多电影被禁播大多是因为里边儿掺杂了太多的暴力与性,而大部分未成年人尤其是男孩的青春则充斥了关于以上各色各样的音符。只不过有的人掩埋的比较深,而少数人的青春则过早的死去了,不幸的是,这少数人在我那会儿的学校里比比皆是。所以很遗憾,看这书的时候,我只能通过努力的回忆初中生活来强行安插进自己的影子了。

  电影里面有一句话,大意是男主角马小军经常在跟米兰聊天的时候把别人的英雄事迹背在自己的身上,而米兰则漫不经心的问,是吗,是吗。我也干过这种丑事,我曾经就跟我的女友吹牛,上学那会儿也经常打架,用钢管,用砍刀。其实最严重的一次还是用砖头,拍花了同桌的脸,起因是小事,但是因为那事儿还险些被狂暴的蜡烛开除。从此以后就收敛了许多,安分守己,不过也一战成名,避开了好多不必要的麻烦。

  那会儿没人愿意好好上课,每天琢磨的东西除了玩还是玩。早恋是被严令禁止的,是丢人的,所以除了极其个别的亡命徒之外,大部分人还只能在心里想想,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则在成绩优秀者的脑海里被演绎的无比传奇。这就是我们那不值得一提的青春啊,所以看完《动物凶猛》的一段时间里,我陷入了无边无际的胡思乱想里,却最终一无所得,还因此多次被各种蜡烛找去喝茶。

  我没想到冯小刚在这片里居然会演这么猥琐的一个角色,而马小军用望远镜偷看他上厕所的那六句“我操”也变成了经典。这种尺度的牛逼电影,或许也只有姜文才能拍的出来吧。值得一提的是,又见到了宁静,她十分完美,很契合米兰在我心里的形象,在片尾处马小军强奸未遂时她不小心露出的上半身则令我再一次震撼,血脉贲张,这可比什么色戒好看多了啊。

  整部电影里的灿烂阳光,与我下午看《霸王别姬》时的阴暗朦胧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与错乱感。我几次陷进整个故事中,时而紧张,时而愤慨,时而激动,时而沮丧。紧张的是去米兰家里偷偷的看她的泳装照,听着门外的脚步声,钻进床底,生拍被她发现;愤慨的是把米兰介绍给身边的哥儿们认识之后,米兰迅速的与他们打成一片火热,而把我晾在一边;激动的是在那个雨夜,与米兰紧紧拥抱着,大声的说了一声我喜欢你;沮丧的是强奸未遂,米兰从此再也没理过我。大部分人都有过以上几种基本情绪吧,反正那些感受都曾经无比真实的出现在我的生命之中。

  马小军在老莫里的生日宴会上翻脸的时候,我禁不住要拍巴掌了,他终于真实的表达了自己想要的或想说的,可令人悲伤的是,那只是一场梦。稍微有些理智的人就不会这么干,随心所欲是一个人将要成功的标志,而克制则是随心所欲最大的羁绊,并导致一个年轻人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停滞不前,顾影自怜。

  向王朔致敬!

  欢迎关注哟:@天亮天黑

  《动物凶猛》读后感(六):青春的故事都发生在夏天

  当我们还正值青春的时候,内心总是涌动着一股躁动,我们隐隐知道它是什么,却从没把它具体化。这份青春自白书也许会给我们答案。 看电影时原以为王朔的文字会是粗砺的,一看文字则不然。这是一个成年人的笔调,成熟而拿捏得当。虽说写的是少年,但当他人在中年,以回忆的姿态来回望,就带着一股了然和超越所描写年龄段的认知。 少年的肆意如同热烈的夏天,中年的审视带着一股精于世故的视角。描写性文字很多,我们知道故事是倒序,但是怎么引入以及引入的好不好就得看作者的本事。 所以喜欢吗?喜欢。 小说一般通过对话和心理活动来表述个人观点,夹叙夹议型往往会觉得累赘,这里则不然。关于有故乡的人才有回忆,可以无视别人的憎恶而不能随意辜负期待,甚至中年之后对女人喜好的口味,句句都见作者个人意向而让你觉得有主见。 厉害的作品就是能让你看到作者。 而能看到读者自己的作品才会引起共情。 昏昏欲睡的下午第一节课、两性意识的萌芽、组成小团伙以后高人一等的神气,这些是他的青春记忆,也是几十年后我们青春的轨迹。 最后一章中男主骑着自行车跟随米兰,一路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掠过百态人群,我们像是看到一个迅速倒带的片段,到米兰那一瞬戛然而止。仿佛我们自己的青春,被热烈的夏天烤得无限膨胀、头脑发昏,然后随着夏天的终结一夜成人。 最后随着故事的完结,记忆也变得恍惚交错。正如文中说的“也许那个夏天什么都没有发生”。

  《动物凶猛》读后感(七):读后感

  最近看王朔的《动物凶猛》,《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执导)是根据这篇小说改编的。小说用第一人称描述70年代的高中生(我猜的)的生活状态,主要刻画了一个半大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心里活动,如和哥们一起打架,逃学,在父母面前装听话,和喜欢的女孩子搭讪这些每个人成长中都会遇到的事。虽然作者在小说中间特意说明很多情节是瞎编的,但那些杜撰的情节真的很符合人们关于那个背景下的臆想。也就是说,写的很真。看这小说让我想起了《西西里岛的女人》,也是从一个快要长大的男孩的角度看世界。是不是每个男孩在长大过程中,都有一个女人在其从青涩蜕变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甚至大大影响其以后的择偶观。

  书中很多心里活动都觉得很熟悉,因为自己上学那会儿也是如此,很多事不敢做,很想做,又怕被爸妈知道。爸妈对我不严厉,由于自己胆小,到头来很多想做的事都没敢放手一试。现在都已经忘了是什么事情了。只是这种感觉一直都留了下来,在看这篇小说的过程中体现的那么强烈。这算是共鸣吧。

  《动物凶猛》读后感(八):动物凶猛

  “我也和他们一起互相辱骂,用最下流最肮脏的词句,没有隐含的寓意,就为了痛快。”

  看到这句话,我就知道自己会一口气看完这部不长的小说,因为脑海里一直出现着那个满口脏话整天在街头游荡的霍尔顿。

  总觉得,王朔的这部小说和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某种共通之处,那些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在小说里肆无忌惮地释放着自以为是的青春,让人觉得无比亲切。

  只是前者发生在70年代的中国,后者发生在50年代的美国。仅此而已。

  “在我少年时代,我的感情并不像标有刻度的咳嗽糖浆瓶子那样易于掌握流量,常常对微不足道的小事反应过分,要么无动于衷,要么摧肝裂胆,其缝隙间不容发。这也类同于猛兽,只有关在笼子里是安全的可供观赏,一旦放出,顷刻便对一切生命产生威胁。”

  它们逃课,它们吸烟,它们打架,它们是大人眼里的小混混孩子眼里的崇拜的对象。

  我更宁愿用“它们”而不是“他们”来形容,因为它们本质上是动物,即使学校家长给它们设置了种种牢笼,一旦有机会脱下枷锁,它们原始的野性就暴露无遗。

  脏话就是这种野性最好的体现。总觉得脏话用来骂人实在浪费了。脱口而出的脏话,图的就是痛快。

  像“他妈的”这样艺术成就极高的短语,是我这辈子听过最亲切的话。

  “我一点也不感动,不是施教者不真诚抑或是这道理没有说服力,而是无法再感动了。类似的话我从不同渠道听过不下一千遍,我起码有一次到两百次被感动过,这就像一个只会从空箱子往外掏鸭子的魔术师,你不能回回都对他表示惊奇。另外我也不认为过份吹捧和寄予厚望对一个少年有什么好处,这有强迫一个体弱的人挑重担子的嫌疑,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造就一大批野心家和自大狂。”

  然后是叛逆。15、6岁的叛逆是最彻底最义无反顾的。

  叛逆也是动物的一种本能。

  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青春期发育未成熟的特有的躁动不安和对异性朦胧的渴望却欲迎还拒。

  一直很诧异米兰为什么会令我感觉如此亲切?直到最后我才猛然醒悟,这个女人就是我在那个躁动的年纪YY不已的邪恶与纯真的结合体呀!

  是不是每个男性动物在那个年纪都会幻想有这样一个年纪比自己大的女人闯进生活中,过剩的荷尔蒙终于有了发泄的对象?

  然后在懵懂不安的纠结和彻夜难眠过后,发觉那样的YY只是青春期萌动的情愫里飞过的一只蝴蝶罢了,挥一挥翅膀,并没有引起传说中的飓风。

  最后,有一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狠狠地扎了我一下,把我从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拖了出来。

  “再之后,当我们纷纷走向了社会,在人生旅途上各行其道,殊途不同归,即便再次路遇至多也就是一个微笑,一个招手--就像我们之现在那样。”

  但愿未来某一天能重温那些肆无忌惮的青春。

  《动物凶猛》读后感(九):回家吃碗我妈做的刀削面

  要讲阳光灿烂的日子,那就要先讲讲王朔了,在我眼中,他和郭敬明挺像的,主要是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所以一个浑身妖气,一个浑身痞气。但我是佩服他们的,这年头,明目张胆赚钱的不多,总归还有这两个。从没想过要看王朔的书,但不巧喜欢姜文,姜文是个好导演,姜文的观众都是好观众。

  看完阳光灿烂的日子才知道《动物凶猛》这篇小说,说实话,除了是王朔写得外,其他都挺好。故事大概讲得是一群官二代围着两个风尘女的故事。男的不想评论,我来说说女的。

  因为是先看的电影,余北培是陶虹演的,我对陶虹的印象一直是停在《春光灿烂猪八戒》中,所以看电影时就总觉得小龙女怎么也搞穿越演起风尘女来了,或许先看阳光灿烂的日子,再看《春光灿烂猪八戒》的人,又会想这世道风尘女他妈的演起纯情少女也是一套一套的,这不得不说是陶虹的成功了。所以看起书来,无论王朔把余北培描写的有多么风骚,一想到小龙女那张脸,就觉得强烈的违和感,莫名的想骂句,“操,叫你再装!”

  实际米兰不是风尘女的,但因为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见过世面的风尘女倦了,回来投资潜力股,打发无聊的时光。而书又完全不同,或许是我没看懂,书中给我的印象倒是一个被弟弟爱着的姐姐爱上了弟弟兄弟的狗血形象。其实主要是想讲讲米兰的身材,看完书,我对姜文的敬佩之情越加浓厚。实在是找不到比那时身材的宁静更好的扮演者了,她把米兰一切身材的特点都继承出来,完美演绎了“肥而不腻”这个词的精华。我不知道米兰是王朔的想象还是真实存在,但我敢肯定,王朔不了解米兰,他把他认识米兰的部分写出来,不了解的一句“我跟她根本就没熟过嘛!”就带过了,要不然,动物凶猛指不定就是本长篇小说了。

  我是把阳光灿烂的日子当青春片来看,它符合所有青春片的标准,一群男女天天混在一起,争风吃醋,干尽坏事,它甚至还有一般青春片想拍不敢拍的,其实主要是导演想拍的强奸,这也是我喜欢姜文的一个原因。一切青春片的元素它都有,偏偏有人要分析它是什么讽刺政治的电影,我知道这么说,等下又有人来说我阅历不够还看不懂就开始吠了。我不管到底有没有讽刺,就算有等我以后有阅历再来看一遍就是,现在,你们就接着骂吧,我回家吃碗我妈做的刀削面。

  《动物凶猛》读后感(十):四月听书

  老实说,我一直是个很懒散的人,要说我觉得适合我的生活,最好是老舍笔下钱默生活在太平盛世的那样子,看看书,写写字,做做诗,饮饮酒,养养花草,一股清高与淡然,疏于社交来往,人来,我便热情接待,不来,我便在自己的世界里怡然自得,不交际,不应酬。可惜,钱先生生不逢时,偏偏活在在日本鬼子进城的时候,太平日子没享受多久,就给日本鬼子和汉奸搅了。我呢,虽不至于在炮火连天的时代沦为亡国奴,却也安享不了这样的自在生活,虽然曾幻想以后嫁个土豪乡绅什么的,不用为生活所奔波,可我也知道,这种事,只是幻想幻想就行了,要真让我这么个一根筋又爱瞎折腾的人在家做主妇,那将也会是一件很苦闷的事。

  前两天来大姨妈,困倦疲劳,坐在办公室里死磨硬泡的改网站文里的错,又长又臭。那几个小时里,我觉得生活是黯淡而无望的,仿佛我就要一辈子卡死在一份自己毫无热情的工作里,毫无退路。但人,总是善于为自己寻找出路的,在如此灰暗的时光里,我不得不找点什么来得以慰藉。

  随手打开网易云,恰巧看到电台里在放王蒙的《动物凶猛》。

  我常常觉得,读每一本书,都是有一种机缘在其中的。刚得知一本书时,我只是随手收藏,以备不时之需,等以后的生活里,再接二连三碰见它的时候,才真的放在心上,再等到一个合适的机缘时,才真的开始与它的亲密接触。《动物凶猛》便是如此。

  我听第一章的时候,是在邻近傍晚的时刻,天微微暗,在一处公园的林荫小道上,在泛着波光的小湖边。闻着夏日快要到来时槐花的香味,看着公园里三三两两散步的行人,边走边听。在朦胧的夜色里,听着上一个时代的少年自述他们那不羁的青春岁月,一切的烦扰都在脑后了,我一边沉浸在耳边的故事里,一边张望着公园里的夜色与行人。

  在主播富有磁性的声音里,在王蒙坦荡不羁的文字里,我渐渐平静下来,没有了近几日的烦躁与不安,怎么说呢,过了25岁,女人是很容易恐慌的吧,尤其是我们这种一事无成甚至连个稳定工作都没有的大龄未婚女青年,时不时还会被拿来做反面教材。即便谈不上恐慌,大概也是会有所忧虑的吧。害怕青春的岁月一去不返,害怕在岁月的磨蚀里变成自己少年时代所憎恶的平庸又暴戾的妇女,害怕失去少女时代那仅有的几份爱好与善良,害怕被淹没在琐屑的生活里而忘记自己,变成死鱼眼一样恶俗的女人,又或者空洞乏味瘫软在生活里的妇人。等等等。也亦担忧30岁的时候,将会过着怎样的生活,成为怎样的人。

  可在那样的时光里,我突然平静。那时,我心里清清楚楚的知道,我不会。曾经,现在,以及将来。我相信,我将依然会是我自己,起码不会辜负最初的自己。即便以后的生活不尽可知,即便成长将会给我们一些无可奈何的围困。

  这部小说是献给青春的,只有青春里无所畏惧又桀骜不驯的我们,才会如此。

  那个年代很奇怪,一方面,它是很红色又很平乏的,人们所能拥有的或者物质或者消遣都是几乎为零的存在。一方面,它却又是如此的纯净与饱满,他们在仅有的环境里最大限度的释放着生命的热情。

  这是一群青春期的男孩子,他们心里怀有单纯美好又英雄主义的想象,他们在哥们、女孩面前要胆子大、心肠狠,装的一副派头,等动了真格,一个个又吓的呆住了,甚至比女孩还怕羞。他们感情脆弱,内心骄傲,总是要通过装模做样来掩饰自己难堪的真情

  马晓军是故事的叙事者,但他的形象在我心里并不太鲜明,更像是一个群体里的一份子,其实这部小说里的男孩子都是,他们是一种群体性的存在,我没有被他们其中哪一个所吸,而是那种群体性的雄激素猛的扑面而来,给人以回味无穷的冲击。倒是书里的女孩,更是一种突出的个体性的存在,很有鲜明的个性。

  我最喜欢的是于北蓓,她是那样一个年代里,女孩群体里的反叛者,亦是一个被伤害者。或许正是因为这过早的被破坏,反而把她从传统的束缚里解放了出来,让她在和男生的交往里无所畏惧,她不再把性,把和男生的交往看成多么圣神又禁忌的大神秘,反而在和这一群男生的交往里占据了主动。

  在那样的年纪被伤害,心里当然是有所阴影的。可即便有所经历,她依然很纯粹,她依然会无所畏惧的去爱。她看起来像个小太妹,勾三搭四,语出不正。可她内心里的感情很纯粹,她可以肆无忌惮的玩耍,可依然怀有有一颗赤子之心,真心喜爱那些和她混在一起的男生,而不管他们有什么企图。在反叛的行为后,她内心柔软,而心怀敬畏,且有所信仰。她只是不屑表演、不屑流俗。就像嵇康在母亲的葬礼上,不屑在众目睽睽之下放声大哭,因为他觉得这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深情与虔诚,没有必要变成在众人前的表演,这样反而玷污了自己真诚的情感。于北蓓便是这样,她把她的深情与虔诚默默放在心里,以反叛浪荡的姿态对抗世俗的虚伪。

  米兰,大概是那个年代的审美。她一出场,很难让人不注意到她丰满的胸部,肥圆的臀部,结实的小腿,幸亏那个年代的宁静长着一张绝美的脸,不然,现在看,可看不出什么美感。以一般的套路讲,长成这样的女人,一般都是情欲的代表与象征,在这部小说里,到也没说的这么露骨,除了她是马晓军的性启蒙对象,是高静钟情的意中人,是某某某和某某某干架的起因外,也没什么。她看起来倒是个规矩的女生,有时还一本正经的样子。可她真的很规矩很纯真吗?难得没有一股绿茶的味道吗?

  我喜欢的是小说里,那种桀骜、不羁的情愫,是一种少年时代的畅想,少年时代的无所不为。在这样的桀骜里,又包含着一种属于青春的青涩与纯情。米兰和马晓军在狭小的房间、昏暗的午后,只有两个人的时候,也只是坐在里面聊天。不过后来马晓军确实表示过对此感到万分后悔,吃了亏。

  在我的记忆里,那样的年代应该是禁锢而又平乏的,人也是缺少点聪明劲。可当我听到马晓军说对现在体制之内的学生感到无限同情,他们那时候上学可以随时逃学出去,挨家挨户开锁玩又或者干脆一整天都闲逛的时候,我忽然感到,人真是奇怪,对别人所处的时代和情境如此精明和显眼,却唯独看不清自己的境遇。我们常常嘲笑和同情一些人,却不知道,他们正以同样的眼光看待我们。

  马晓军丰富的想象力正来自这样闲散又胡闹腾着的少年时代,可以享受正午大好的阳光,看溪边的流水野花,可以躺在屋顶无所事事只任思想畅飞,可以开了一扇扇神秘大门进入其中自由畅想,亦可以和一大帮哥们在路边拍婆子、打群架、看禁片、干一件又一件荒唐的事,沈从文在他的自传里写的最好的也正是这样的事情和情怀,逃课出来,感受大自然里自在的生命,探索生活的琐碎里实有的乐趣,看铁匠打铁,在河里捞鱼,一个儿童寻找生命的乐趣,发掘自然的神秘。

  电影我又抽空看了一遍,已经拍的相当好了,可电影和书不同的是,它把一切都定格了,一眼看过去,米兰就是宁静,于北蓓就是小陶虹,马晓军就是夏雨,那走廊、街道、以及记忆里的房间,就是电影中所展现的,它把一切都落在了实处,少了一种朦胧的空间与飘忽不定的想象。比如于北蓓在我的想象里,她的眉眼间是有小陶虹那种天真又活泼的明媚劲,可她并不是陶虹,她是一个模糊又灵动的意像,极至房屋、街道、戏院等等,它都是朦胧又随时可以改变的,就像电影是在二维的媒介里展现三维的世界,书呢,则是在想象的空间里塑造一种四维的意象。

  大学的时候,教我们摄影课的文艺老青年就一直极度推荐电影版的《动物凶猛》,也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我所上的为数不多的几节课里,就有两节在讲这个故事。

  那时我不太懂文艺,亦不知何为复古,只看到一堆十七八岁发育正好的男生青春又躁动的身体在屏幕里来回蹿动,一个个一开口很溜又很贫的京片子以及昏黄色的光线色调。

  时隔五六年,我早脱离了潇洒到无事可做的大学生活,在所谓的成人的世界里跌跌撞撞。

  我想,既然我不能改变生活里黯淡和无可奈何的部分,不妨搞好自己可以支配的时候,既然我不能改变现实的赤裸,不妨试着在生活里保持着自己的初心与喜好,那么一点无论于怎样的境地里,一种优雅的生活的姿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