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某种活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某种活法读后感10篇

2018-02-25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某种活法读后感10篇

  《某种活法》是一本由(比利时)阿梅丽·诺冬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62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2012-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某种活法》读后感(一):某种生活(不算书评)

  比利时女小说家阿梅丽·诺冬于2010年出的书,前天终于买到了译本。

  同样是诺冬翻译专业户胡小跃老师译的。除了把杜鲁门·卡波特(蒂)译为特鲁曼之外,一切一如她孪生的中国姐妹光滑,简质,趣味

  在此之前出了《冬之旅》,2009年,看过都会有印象,这两部小说最后是以开放的在飞机上的结尾结束的。两部小说的感觉也有点像。怎么像,说不清,《冬之旅》不在手头上。过快的出书频率,让媒体和读者多少对她有点不满:重复的故事制造机。这次,她却采用了一个基本让现代人难以接受的形式书信体。

  这个故事对我而言有两层意义

  一个是停留在故事层面的。这几乎是一本以假乱真的自传小说,相信个人读完后,都会发问: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在只看到故事简介时,我想起了2003年一个老新闻,一个美国31岁的阿富汗战争老兵通过网络诱拐了12岁的英国少女,两人私奔到巴黎。最后2004年该老兵被判刑4年半。我还挺愤愤的,因为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件只关乎两个人的恋爱事件,而没有媒体说得那么坏,性侵未成年少女之类的。总之,这是一个好题材。(后面的故事基本可以朝《天生杀人狂》发展了。)

  读完整个故事后,我觉得这故事很真,这甚至刚好是我经历过的事情。2001年我刚上大学那阵,不太会用QQ,但特别会用ICQ, 基本上我整日整夜地泡在网吧里,和全世界的人聊天。当时并不像现在网络很发达,以至于人们都不屑于同其他人交流了。当时,我有一个美国网友steven,货真价实的真美国人,居住在俄亥俄州的辛辛奈提,跟我一样大学生。他对我的自我描述是180多,绿眼睛,黑发,英俊,瘦。在我们长达11年断断续续的联系中(是的,而且在我敲下这些文字同时,我敢肯定他就在昆明附近),亲身见证了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从ICQ的打字聊天,语音聊天,MSN的视频聊天,跨洋电话聊天。当然,也是在认识大概半年后,我知道他不是那个他所描述的英俊碧眼的少年,而是一个不折不扣胖子,现在更胖了。在现实中,他没有女朋友,从我认识他的时候开始,他就不停在搞网恋,从德国的到泰国的到中国揭阳的,到现在昆明的。我都有点受不了他这种一次次自杀性质的、不切实际行为。11年中,也见证了我们越来越大的差异分歧。他逐渐变成了一个美国人,越来越胖,越来越平凡乏味但是善良老实人。今年1月,他说要来昆明会他新的女朋友,大概20岁左右吧。我还托他带几本凯鲁亚克、大卫·米切尔的书,现在估计正嗨着,至少现在还没联系我,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最近几天他会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该怎样面对,我又不可能像诺冬那样在飞机上就把自己结束掉?也许我只会说: Finally we meet each other。 抱歉插播这么屌丝的故事,我无非想证实诺冬小说里提到的确实美国有很多肥胖症的人,而且超级没自信天天蹲坐在电脑面前,当然我这点个人经历是没啥好说的。另外,也如小说一样,我们不仅仅是用互联网联系的,大学时期,我们一直固定通信,我当年的英语就是这么练出来的,是的,纯正的手写信件,至今还保存在家,而且他曾给我送过很棒的生日礼物。美国人还是有那么一点很纯粹浪漫天真

  故事的第二层面:写作技法和一点点故事寓意的思考

  我很喜欢这种真假莫辨的写作手法,诺冬不仅仅是以“我”作为第一人称,而且尽可能地让小说看起来是真的,作家大名的介入,真实人物事件的介入:奥巴马、美国售书之旅、报纸报道(这点素材可能是真有的,可惜作者没一一注明)也许是最近看博尔赫斯看多了,一直对故事的真假特别有兴趣。这种虚实交错的东西,总让我会质疑现实中的真相假象,总会思考,故事可以虚构,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不可以虚构呢?

  这一点,正是这个冒牌的美国大兵干的事,也是我那位美国网友干的事,我们生存的意义从何而来,当我们过着“狗一般的生活”,当我们不美,当我们很穷,当我们是社会边缘漂浮的渣滓,我们难道不能有那么点想象力么,而生活到底什么才是真的?就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般,我们何以判断这两个故事都是并行存在的吗?关乎的我们内心境界,我们自身的体悟。我没有在讨论平行空间的科幻故事,而是讨论感觉之真伪,人类一直活得还算开心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还有那么点创造力么?

  至于小说关乎社会道德含义: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这个应该很多人都会去讨论,有趣地方在于,这个意义是通过冒牌美国大兵信件描述出来的,本身就是伪造的。所以,你不觉得诺冬还是在玩弄所谓真相吗?

  当然,我不服气,我去youtube看了关于该书诺冬的一个小采访,她肯定了她喜欢书信体(这个又可以写一篇文章了,讨论文学的意义,为他者的存在)她收到海量的读者来信。但是她从没收到过来小说中自伊拉克美国大兵的来信,也没收到过他的照片

  鬼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某种活法》读后感(二):阿梅丽•诺冬的“一千零一夜”

  文/严杰夫

  作为一位高产作家,阿梅丽•诺冬似乎从未遇到过题材匮乏的烦恼。每年一部作品的写作速度,对于这位经历丰富、感觉敏锐的女作家来说,看上去实在游刃有余。这本《某种活法》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故事。

  《某种活法》中讲述了“我”同一位驻扎在伊美军士兵之间的通信故事。通过信件往来,“我”发现这位同时是自己忠实读者的士兵,在心理生理上深陷伊拉克战事的摧残,已经到了岌岌可危境地。就当“我”开始准备要去“拯救”这位美国大兵时,却突然发现这一切都不过是一个谎言。“我”于是开始反思同这位假士兵之间的奇怪情感联系,以及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关系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新故事的气质,与诺冬笔下部分以自己经历为蓝本的那些故事稍有不同。如果定要为其找出一个同类的话,我倒是觉得同《午后四点》稍有接近。这两个故事在气质上更接近于一种哲学上的思辨,都是期望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来探讨人际关系中偶发却值得深思的那一面。在《午后四点》中,作者借助“惟一的邻居”贝尔纳丹那令人厌恶的午后四点登门拜访的习惯,触发主人公埃米尔对于自己身份的反思,主人公的行为从“阻止邻居”到“拯救邻居”再到“谋杀邻居”这种匪夷所思的转变背后,正是他在贝尔纳丹这个“外力”的驱动下,对人际关系价值判断的不断变化。同样的,在《某种生活》中,这种外力就成了那个美国大兵:以作者真实姓名出现的主人公,在美国大兵讲述谎言,随后又自我揭穿谎言的过程中,对对方感情从最开始的同情好奇,再到产生好感,然后又有所恐惧,最后猛然惊醒,个中感受可谓是翻江倒海。在这种巨大的情感波动下,作者发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对互相理解的巨大渴望,这种渴望被作者喻为是一种“阿米巴和原生动物的基本生存方式”。借助那位美国大兵的口,作者肯定了这样的一种生存方式,而这也成为了书名来源

  然而,与《午后四点》走得更远的是,作者在书中对于作家身份提出的拷问。“自从开始写作,你在寻找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你如此急切地觊觎什么?对你来说,写作意味着什么?”在故事最后,诺冬接连抛出的这三个提问,每一个都牵涉到写作的终极问题。作者认为,写作不过是作家的一个逃生门,“当一个作家,意味着绝望地寻找那个逃生门”。在这样的层面,作为作家的作者和作为说谎者的那个假大兵,实际上成为了同一种人,都是为了自己的需要在编造一个又一个故事,不同的只是那个假大兵的说谎对象是特定的,而作者们的“谎言”所针对的则是不特定的读者群体

  在这样一个小故事中,诺冬加入了美国海外战争、网瘾、减肥等等当下最流行的小说元素,然而诺冬却没有把这些元素捏合成那些早已泛滥的故事,而是依旧自顾自地述说着自己的“一千零一夜”。

  《某种活法》读后感(三):活

  故事的开始时从阿梅丽与一个参加伊拉克战争的美国肥胖大兵的书信来往开始的。主要是大兵麦尔文-迈普尔向阿梅丽诉说参加伊战面对死亡残杀的恐惧,通过吃来缓解自己心中的难受。于是这些大兵们很悲剧地得了肥胖症,随着永远填不满的胃,体重渐渐暴增,但麦尔文并不打算减肥,因为太胖了,觉得减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后来书信中断,大兵失踪,后来又发现这个大兵是假的。他伪造了一个大兵的身份,导演了一个美国士兵在伊拉克战争中患肥胖症的故事。其实麦尔文也是一个胖子,不过是一个整天宅在家里,做一个程序员,过着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生活,而与阿梅丽的书信中,阿梅丽让麦尔文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令人更惊讶的是,阿梅丽非但没有因为谎言而生气,反而决定要去美国找麦尔文,不过故事的结局却是,她在飞机上犹豫了。

  某种活法,在这本书里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某种生活方式”或“某种生存方式”,更多的是探讨“某种生命形态”。就像胖子在阿梅丽那儿能找到的某种存在的意义,就像他在他自己的生活中过着一种逃避现实的生活。而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通信,这是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是渴望理解的,感情是要寻找寄托的,这是这种理解和联系使人生有了意义。

  《某种活法》读后感(四):一个美国大兵的来信

  故事从一封信开始。小说家阿梅丽 诺冬某日收到从巴格达寄来的一封信,寄信人是她的读者粉丝 - 美国大兵麦尔文 迈普尔。作家与其读者通信本来并不稀奇,只是在《某种活法》里,读者讲述的故事反倒比作家的更吸引人。

  “我仔细检查这封信。如果是假的,那造假的技术也太高明了。”这是阿梅丽第一次收到信时候的反应。巧的是,读小说的我也产生了同样的疑问。这故事是真的吗?如果是假的,那诺冬编故事的技巧也太高超了。

  -----------------------------------------------

  终于收到期待已久的阿梅丽 诺冬最新中译本小说《某种活法》,竟有种老友重逢的兴奋忐忑。书的装帧小巧端庄,剥去书衣,封皮是浅淡的灰。如果说文字也有颜色,那么诺冬的小说就是这样的灰,冷静,中性,有质感。

  故事从一封信开始。小说家阿梅丽 诺冬某日收到从巴格达寄来的一封信,寄信人是她的读者粉丝 - 美国大兵麦尔文 迈普尔。作家与其读者通信本来并不稀奇,只是在《某种活法》里,读者讲述的故事反倒比作家的更吸引人。

  “我仔细检查这封信。如果是假的,那造假的技术也太高明了。”这是阿梅丽第一次收到信时候的反应。巧的是,读小说的我也产生了同样的疑问。这故事是真的吗?如果是假的,那诺冬编故事的技巧也太高超了。

  也许在本质上,每个小说家都是高超的造假者。成为出色的小说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对自己编造的故事深信不疑。但是,小说家也有信仰危机,就像基督徒会怀疑上帝的存在,长大的孩子不再相信圣诞老人一样。怎样找回对虚构的信仰?针对这个问题,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在最近发表于《卫报》上的一篇文章里引用纳博科夫的话说“Caress the details, the divine details!”揣摩细节。作家靠忠实于细节来说服自己和读者。

  在这一点上,阿梅丽 诺冬的实力毋庸置疑的。她在虚构的骨架上覆盖了丰满的细节的肉。首先,她将自己投入到故事里,成了女主人公。这样的诚意不是每个作家都甘愿付出的。其次,美国大兵的信里谈到的战争带给普通士兵的那种没有尽头,无法逃脱的痛苦,是如此逼真如此深切,让人不忍,也毫无理由去质疑。

  诺冬笔下的人物是一群理智疯子。这次她把自己也搭进去了。阿梅丽与大兵的通信间,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她的清醒和克制。在一次匆忙地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投进邮筒后,阿梅丽对自己说“我总是不够谨慎”,所以在接下来的一封信里,她把情绪又拨回了庄重和冷静,“很高兴找到了正确语气把握冷淡热情之间的分寸。”在这样谨慎的控制下,故事进展得像一列行驶平稳火车,然后,在读者最猝不及防的时候,突然脱了轨。谁能想到那个以讲故事为生的大名鼎鼎的小说家会被别人的故事所欺骗?谁又能想到那个一向以淡定自居的她会为了防止自己踏上美国的土地而在飞机的入境单上“你属于某个恐怖组织吗?”那一栏里划√?

  《某种活法》的情节设计与诺冬之前的作品《午后四点》很相似,都是曲径通幽式的。只不过,由信件引导的这条小径通往的不是僻静的暗处,而是光明的真相。层级递进的转折,产生了一种连环炮似的效果,当你觉得不能更诧异了的时候,作者又给了当头一记。妙的是,从这种震撼中恢复过来之后,我们还直呼过瘾。

  与茨威格那本著名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同,这篇小说的结构不是一个人漫长的独白,而是两个人通过信件的对话,再加上小说家阿梅丽的叙述作为补充。打个比方,两个人的信件就像是独立的珠子,阿梅丽的旁白是一条链子,用链子将珠子穿在一起,便成了一条完整的珍珠项链。虽然只起了衔接作用,那些有点儿絮叨的旁白读起来却很有意思。在这里,阿梅丽解释自己为什么给读者回信(因为她尊重动笔写信这一传统沟通方式,还因为她偶尔能从读者来信中得到创作灵感);回忆小时候被迫给远方的祖父写信的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她成为作家的进程);坦白她读信的癖好(先将一大堆信分成两类 - 期待读的和无关紧要的)以及她最爱看什么样的信 – 长短不超过A4 的正反两页,因为“我不喜欢长篇大论,长的东西往往都没什么趣。”这一偏好用来形容她的小说也正合适。每年一部小说,都不长,百十来页的文字,一盏茶的功夫就看完了。短小,有趣,回味无穷。

  《某种活法》读后感(五):晃花了眼的天马行空

  诺冬的这本书又是一本女主角名为阿梅丽的“伪自传”,看完只觉得又一次被她天马行空的情节震惊到,但脑海中一片空白,难以抓住书的中心思想,凭借读她的书累积下来的一点点经验,从整本书中除了主线剧情以外的细节入手,有了一点不甚严肃的感想。

  对于阿梅丽在书信方面的感想,我颇为感同身受,可能每一个在人际交往方面有隐约的内向倾向的人都能理解在书信中直接接触一个人内心想法的魅力。

  但人这个整体所拥有的肉体和灵魂两个方面是不可割裂的,在如今这个看脸的世界,人们倾向于先受到外表的吸引再进一步探索内在,但阿梅丽对麦尔文则刚好相反,在书信来往中对这位书信写得非常吸引人的男子有了其他人无法比拟的思念和包容,却终究还是在照片呈现出的横肉面前“被吓到”,并且为自己不同寻常的心情“脸红”。翻译胡小跃认为阿梅丽和麦尔文互有期待,不一定是爱情,在某种程度上我认同这个看法,或者说我认为他们之间莫名的情愫未能达到爱情的层面。受《闻所未闻》这个大骗局的影响,我多少有点怀疑这本书的结尾是否真的就如字面上的那么堂皇,我相信有一定关于爱情的嘲讽意味:就好像在爱情面前犹豫不决,做尽一切避免自己反悔的准备,但还是可以因为不够爱,宁愿选择一个自我毁灭的方向,而在书中的直观表现则是一个前途无量的作家为了逃避与笔友的见面选择了被当做一个恐怖分子抓起来。越是荒谬,越是细思极恐。

  当然为什么宁可做到这种地步,也和主题的“生存形态”有关。无论用多少华丽的言语也掩饰不了阿梅丽内心孤僻、不擅长与人面对面打交道的事实,她把写作当做逃生,是不是正如诺冬引用的普鲁斯特的句子——阅读能让人了解作者,而这种了解只有在孤独地深思时才能做到——她只希望被人孤独地了解,而非面对面地建立亲密的关系?而在故事中深深感动到阿梅丽的麦尔文的书信中提到的犹如阿米巴和原生动物的基本生存方式是否也由此得到间接的肯定?他内向而敏感,但他生存方式的强烈依赖性却恰好与阿梅丽独立甚至与正常社交背道而驰的生存方式相反,所以阿梅丽自我膨胀的虚荣心并不能就此蒙蔽她的双眼——她不可能就此改变他,他们不可能有更深的交集。

  不得不说,诺冬的书还是太多烟雾弹,如翻译所说的,反战、厌战、减肥和沉迷网络,个人认为都是路上晃花了眼的风景,这本书要探讨的,可能不过是关于个体的自由与社交性的矛盾?

  .S. 本来评价是想选“推荐”,但扫了一眼豆瓣上大家的读后感似乎都很不一样,能引发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很不容易,所以选了“力荐”,可能年纪大一点、阅历丰富一点后再重温又可以读出新的东西也说不定。

  《某种活法》读后感(六):某种错觉

  读《某种活法》的时候,会想到一首诗:我不了解你,就像你也不了解我,所以总的来说我们有多个世界,这比孤独本身更有意义。有人说这是一种倾向于乐观的想法,而我觉得这和乐观与否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状态,一些可能。

  总是有一些人给别人说“你太不现实了,别再活在幻想中了”。但是什么又是现实,什么是幻想呢?活得很现实又能得到什么,不现实又会失去什么?得失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太多的人,在现实中沉浮,说着违心的话,做厌烦的事,和讨厌的人打交道。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卸下面具,用“总有一天如何”的希望来安慰自己。也有一些人不会这样,他们更加听从内心的愿望,不怎么受现实约束,相对自由。也没什么区别,不过是一些人在现实中挣扎,一些人在憧憬中怡然自得。假作真时真亦假,能哄住自己就好。

  《某种活法》中的胖子麦尔文已经胖得不能做爱,无法见人了,他假想肥胖的身躯是自己的创作,把它叫做《一千零一夜》中的山鲁佐德,以此忽略自己的肥胖。每天晚上,他都幻想自己搂着美丽的山鲁佐德,她在耳边轻轻地讲述着一些奇幻的事情。

  虽然世界已经遗弃了他,但是有山鲁佐德的陪伴,他感到很幸福,只有恋人才会有的幸福。他说:大家都知道,与自己所爱的人做爱,这是人间最大的快乐。而我与山鲁佐德共同生活的日子,远比这要快乐。是因为她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分享我内心的秘密?或仅仅就因为是她?

  这是说理解和默契,心灵的契合比性爱重要,更让人感到满足吗?不管怎样,他爱上了自己创造的山鲁佐德。

  他读了阿梅丽•诺冬的小说,书中的人们想出各种怪异的故事,以便能继续活下去。于是他开始给作家写信,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在伊拉克的士兵,对战争不满,极度空虚苦闷使他患上了肥胖症,成为不能自拔的受害者。

  他大概并没有期待能够收到回信,没料到却收到了作家的回应。她并没有歧视他,而是对他的处境相当理解和同情。从此,他在书信来往中找到了尊严和存在的意义,他决定不断丰富这个艺术品,使它完美。

  他把他们的书信按照时间顺序建立了一个档案,取名“某种生存方式”。他说:当我回想起我跟您通信的这十来个月,这几个字就强加给我这个差不多十年没有存在过的人了:由于您,我终于有了某种生存方式。

  在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只想到了作家的存在和呼应对他的重要性,并没有想到他的信任和依赖对作家的重要性,但现在突然觉得,其实作家对他们的通信也已经有了依赖,她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存在的感觉,她对他的回应并不仅仅是出于对他的关心。

  那样的交流,在那个虚拟空间所发生的一切,不只是他的活法,也是她的。虽然完全和爱情无关,但同样让人们依赖,任何一种成为习惯的,能够将人们从现实中救赎的关系,都可以成为赖以生存的一种活法。因此,才有后来她发现麦尔文消失之后的惊慌和追寻,才有她失去理智的想要见面的冲动,以及那为了挽回冲动可能导致人生灾难的任意妄为。

  有时候,生活中失去一个人,并不是因为舍不得,也不见得就是为别人痛惜,而是那人的离去,打破了自己的生活秩序,无法一时适应而已。只有真正关心的人,才会感到痛心和难过,无法面对伤痛,伤口永远也不会愈合,也不想愈合。

  当我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编辑说:伊拉克战争原来是个幌子。

  很感兴趣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虽然很讨厌战争,但是在那个背景下的故事,都有一种决绝的意味,在非常时期人们的感情都会不由自主地到达极致,有时候自己也很意外所做的选择,并且会有出乎意料的结局。就像《乱世佳人》《冷山》《倾城之恋》《冷山》,还有去年读过的《如果我忘记你,巴格达》,都有看到非常动人心魄的东西。

  与上面提到的那些不同的是,《某种活法》完全和爱情无关。一般来说,和爱情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小说会让我感到乏味,但是这一本却不是那样。当我翻开书,看到是书信体的时候,就被吸引了。可我真的不喜欢胖子,对他的后来的自我满足和作家不负责任的纵容有点烦的时候,诺冬及时地让事件有了新的转机,重新抓住了人的好奇。就像编辑说的“诺冬永远让你想不到”。

  我不关心小说中对战争的控诉,只是感兴趣人和人人之间的关系,大概总是从一开始的互相吸引,想要走近对方,到最后的排斥,无法相处,绝望。就是这样,没有其他可能。所谓相濡以沫,都是一种妥协的结果。互相妥协,各取所需。当然也有长期相处产生的亲情,即使厌弃,也无法割舍。就那样一直走到最后,也不是不可能。

  大概因为有这样的无可奈何,才有了虚拟空间的交往对人的致命吸引,明知道不过自欺欺人,还会一直继续下去,让生活不再单调。人们有各种选择,有的人投入工作,向上爬;有的人醉心于理想的追求;有的人沉迷于爱情;有的人苦心经营家庭;有的人一直在路上……可以说现在人都很单调,因为不管是上述哪一种人,都或多或少地把一部分时间用来上网,在一种虚拟的世界里建立一种关系,有的延伸到现实生活,成为现实中的朋友,甚至改变原本的生活秩序。

  不论是继续虚拟地交往,还是走进现实,都不同程度上变成一种依赖。这其实和麦尔文与作家的交往是一样的。多了一种活法。不知道是现代人的可悲之处,还是值得庆幸的事。也没有什么不好,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又不妨碍别人,就行了。各自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安身立命,受自己的苦,享自己的福。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断断续续看了电影《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觉得出于偶然,这本书和这个电影巧遇,也是一种奇妙的事情。电影中的女孩发现有另外一个自己之后,从此不再感到孤单,好像自己一另一种生活方式在生活这也是一种陪伴。

  当我们遇到一个了解自己的人,彼此吸引的时候,就如同遇到另一个自己,然后不再孤单。知遇之感,大概是人能遇到最幸运的事情吧。但其实就和遇到一个与自己面容一模一样的人一样,很渺茫,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或许所有了解都是误解,在误解中渐渐认识了自己。而让别人也有了一种被了解的错觉。在现实中互相厌倦的人,以不同的ID重新出现在对方面前,说不定彼此吸引,反正谁也不知道谁是谁。没认出之前,彼此之间又有了一种可能。

  不管是书信还是网络,这样的交往都是选择性地表达自己,希望对方看到的是愿望中的自己,不是全部。也只有这样,有所选择的表达,隐藏和省略了生活细节的琐碎的交往,才能相对有吸引力,能够长久一些吧。

  渴望理解,一开始也许是那样,然后陷入不想理解,你知道对方需要什么,你也可以给,但却不想给。或许是因为他照出了你内心不想面对的东西,或许是因为面对他的索取时潜意识中的抗拒。总之,一旦走近了就会排斥,人与人之间无法建立一如初见般甜蜜的长久关系。

  有时候觉得,所有的小说,不过是作家借助着一个个人物,倾诉着自我的迷惘和需求。不同角色身上所具有的特质,聚合在一个人身上时,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他的外在所表现出来的想让人看到的形象,以及他隐藏在内心的不为人所知,不敢为人所知,或者渴望被人了解的自己。

  但渴望仅仅是渴望,一旦变为现实,不一定成为愿望中的样子,因此只是远远观望。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寂寞的灵魂,因为害怕受伤,变得更加寂寞。到最后,也许会忘了初衷,变得自己也觉得自己像个陌生人。

  小说中说:突然,对方到来,出现在你门前。你一下子清醒了,不知道怎么对他说,你并没有邀请他来。不是因为你不再喜欢他,而是你希望他是另外一个人,也就是说,除了他之外的爱一个人。然而,对方来到了你的身边,好像想等同于你,或者让你等同于他。三分之二以上的关系都被破坏了,于是出现了敌意、误会、沉默,有时甚至是仇恨。这类失败当中的一个很大问题是缺乏诚意,这似乎说明,假如友谊是真诚的,就不会出现问题。不对,这类危机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即使真的喜欢对方,你也不打算让他来到家中。

  这可真让人沮丧,无能为力,也许是最让人感到无力的事情了。很多东西通过努力是可以得到的,但如果关系到另一个人,就没有一点办法。你没有资格对另一个人有所期待,没法要求别人什么,除非别人心甘情愿。

  或许梦想,甚至幻想,是上天对人最大的恩赐。在现实中受挫的时候,还可以幻想一下,得到补偿。虽然会很心酸,但也会得到一丝安慰,就像一句甜蜜的谎言,明知道一转眼就会飘散,还想片刻沉醉。

  面对寂寞,或许所有人都不堪一击,谁也不比谁坚强,高贵。只不过排遣的方式不同而已。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是不是内心坚强,面对寂寞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希望被了解,被关爱。

  就像这本小说中作者的疑问:自从开始写作,你在寻找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你如此急切地觊觎什么?对你来说,写作意味着什么?有一点,你知道得很清楚:如果说,你每天都像着了魔一样写作,那是因为你需要一个逃生门。当一个作家,对你来说,意味着绝望地寻找那个逃生门。你要感谢无意识给了你一个意外的波折,让你找到了那个逃生门。待在那架飞机里,等待到达目的地,然后把材料交给海关。你让人难以容忍的生活将会结束。你将摆脱人生中最大麻烦——你自己。

  其实,人们在寻找一个出口的时候,其实是在寻找一个入口。

  当他发现,进去之后并不会到达向往的境界,而是陷入更大的泥淖,会惊慌,绝望,再次出逃。不惜任何代价,只要逃离现在的状态就好。或许,生活只是一场无可奈何的逃生。有的人乐在其中,有的人疲于奔命,有的人追寻到能够慰藉自己的东西,有的人或许就死了。

  小说最后那种自毁性的逃生方式,让人无可奈何,甚至想跟她同归于尽,只要能够避开那些让人厌倦的东西就好,在所不惜,如同一开始的义无反顾,奔赴的愿望有多强烈,逃离的心情就有多迫切。

  或许其实,她也不单是为了逃避那场灾难性的见面,只是潜意识里已经蓄谋已久,逃离自己的生活状态,拥有的,厌弃的一切,而这正好是一个契机而已,一个可以说得过去的借口。

  好像扯远了,和书没有关系了似的。那么说说这个特别的封面吧。

  这本书的封面很迷人,背景是黄色,让人想到鸡蛋花,用时下很流行的话说——很治愈。然后是乌云中破空而出的一只鸟,不知道是不是海鸥。让我觉得,封面好像和内容形成强烈发差,看似冲突,其实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就像一些不可能的心愿,一些小小的可能的补偿。那个肥胖笨重的身躯,破空而出,成为一只轻盈的小鸟,自由翱翔,仿佛就那样获得了救赎。

  不是很多人都怀着那样的愿望么:虽然我的身体是被囚禁的,但灵魂像鸟儿一般自由,总有一天,我会挣脱一切束缚,成为自己。

  曾经以为只要有这样放在不自由中的一颗心,这相当于获得自由了,其实不是,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一个安慰。或许人们需要这样的安慰,不至于绝望得没法继续生活。但或许它会让心情更加暗淡,因为毕竟只是安慰,反而会更加映衬出事实的不自由,让绝望只是绝望。

  “我不了解你,就像你也不了解我,所以总的来说我们有多个世界,这比孤独本身更有意义。”

  让我们在那多个世界里接近彼此,被人生初见的美妙感动,然后再彼此厌倦,重回孤独。

  所有的错误,都源于,你不该对别人有所期待。我会告诫自己,小心地不会对你犯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某种活法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