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圆通的人际关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圆通的人际关系》读后感10篇

2018-03-01 20: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圆通的人际关系》读后感10篇

  《圆通的人际关系》是一本由曾仕强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圆通的人际关系》读后感(一):如果没有别人教你人际关系,那就读这本书吧

  曾仕强老师这一本书绝对是一本中国人的必读之书。虽然我对其中他关于西方人的论断有诸多不解之处,但是其对中国人本性把握确实令我敬佩。人际关系如果是一门艺术的话,曾仕强老师就是将这一种美用一种我们能深刻体悟的方式展现出来的艺术家。读这本书,让我感触良多,下面与各位分享:

  1.很多人都看不起那些人际关系好的,觉得那种人就是会拍马屁,这是非常有害的观点。如何树立正确的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是要学好这门艺术的第一步。一件他好我也好也不伤害别人的事情是帕累托最优的。

  2.随便在中国人看来是试探试探对方诚意意思,免得自己要求太高得不到满足从而失了面子。这句话我们经常说,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我说出这句话背后的心里是什么。看来中国人的文化已经是深入骨髓,以至于脱口而出的话是由潜意识控制

  3.不反对不是赞成。这个世界不是只有反对与赞成的,还有不反对但是不支持鼓励。模棱两个的态度给了自己最大的自由度与空间智慧吗?当说一个身高时,说矮与不高带给别人的感受可是完全一样的。

  4.明明认识也可以说不认识,因为不明白来者有什么意图。中国人要快速反应灵活变通。

  5.人际关系有三个破坏因素锋芒毕露、自负与轻率。这在中国人的社会永远正确。

  6.社交逻辑以诚相待,要有工具。不在乎赢,要会输,比如要让别人硬的惊险才能要他有与你玩的兴致,才有进一步发展机会。所以能赢不是水平,会输才是技术

  7.人际关系是要经营的:不是越来越亲就是越来越远。无法维持现状

  8.中国人说请喝茶只是因为自己想喝了,从而给你面子,要看是不是真的,多推辞两次就知道了。于此同理,如果我们请别人做什么,第一次被拒绝了,那么再试一次,以免是别人客气呢?他会想我让你不去你就不去了,所以中国人的脾气真的是要把握准。

  9.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中一定不要留有遗憾,发现要做的赶紧做,真的没什么

  10.教育子女时候父母要互相夸,这样子女就会认同,而且有更强的家庭观念。这是个很重要的技巧,等我有小孩的时候用。往大的范围说,就是有的话是自己不能说的,要别人来说才有用

  好书一本,继续看曾仕强老师的书

  《圆通的人际关系》读后感(二):九分努力,十分忍耐

  一表人才,两套西装,三杯酒量,四圈麻将,五方交友,六出祁山,七术打马,八靠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

  一表人才,忌以貌取人,防他人以貌取人。二套西装,得体,符合身份地位特别是文化背景。 (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当地的文化,否则无法被执行到位)

  三杯酒量、四方麻将,泛指社交活动投其所好的勾搭别人,谨记欲速则不达动机纯良,表现的越不在乎,别人才会越不防备。

  五方交友: 有人赏识你,提拔你,比自己努力更重要。一个人自己不努力、不奋斗,几乎没人会赏识你,提拔你,二者互为因果。一个人要争气,但别人不一定会赏识你,所以要随时准备好,懂社交媒介,掌握原则。比如,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重要;赏识一个人,要在他潜力没有被开发出来的时候。

  七术打马,自己的好,尽量要借别人之口去说。中国人是个不接受道歉的民族,嘴上说抱歉、抱歉,不如用行动来表示,是一个实际民主。中国人易敏感不相信别人讲的话,只相信自己感觉。即使要认错也是领导出面来承担错误,下属随随便便认错,只会无缘无故的背很多黑锅。

  人际关系不完全是与他人的关系,也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一个人先要接受自己,慢慢的喜欢自己,别人就很容易接纳你。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同小异,完全相同就不显眼,太显著就成了目标

  七术打马、八口吹牛。 中国人好面子,你给他面子,其它事情就简单了。 没人是喜欢马屁精,拍马屁能够成功这话是用来骗别人的。没有人是因为拍马屁才被升迁的。但是人又都是喜欢听恭维话的,所以一定一定要把话讲的好听一点。 人坏、心怀,是不容易被人知道的,但是嘴巴坏、说话不甜马上会被人讨厌。(管理有效就是因为人有羞耻心,有时颜面是促使人好好表现的源动力

  相对于讲话的真假,你这句话是不是与我同一立场会被更加看重。相对于讲话内容,人更会在乎讲话方式。 一句话两说,学会把话说的好听一点。否则好事也被坏话抹掉了。

  九分努力:运气和努力,运气比较重要,运气来了,档也档不住,但是,如果不努力,怎么又会知道运气好不好。努力不能保证你成功,不能保证你能得到什么,努力是本份,是对自己的一种交待。仅有努力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用心。(努力是本份,是对自己的交待,不能保证得到什么。)

  十分忍耐,暂时性的误会,暂时性的不了解,忍过去了,后面的日子就好过了。当和领导起冲突时,你越急说明、越会被读作是辩解、找理由、死不认错,只有忍一忍,待领导情绪冷静下来,多方思考想想是否委屈了你,对你不公平,才会谅解你,时间经常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方向对比速度要优先。急事要缓办,欲速则不达。曲高必寡和,聪明人是少数,决策总是有少数人做出的。

  心存善念,善不是好,也不是美,是合理合适。中国人要学会随机应变,但不要投机取巧。(要圆通,而不是圆滑,两者区别是,前者在拖拉推后,最终把问题解决了。)

  硬汉、顺民、隐士 。领导看的起,就当硬汗(机会),领导不重用,就当隐士,常态下,就当顺民。

  《圆通的人际关系》读后感(三):总结下很有启发的几点

  10年买的这本书,翻过一遍感觉很爽,然后就丢一边了。隔了五年后,工作生活上人际关系磕磕碰碰,再回头看重读一遍,才真的感觉到是字字玑珠,通篇无一句废话。曾仕强对中国人人性的洞察和中华文化的理解,可谓入木三分。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情商不高的人,感觉真的是启发很大。

  一、中国人的心性

  根本上讲就是:中庸圆通、反求诸己、爱面子。

  国人擅于自保,所以在不熟悉的环境对象面前,不会把话说死,不会轻易表示自己的情绪、意见和立场,就有了许多只可意会而不可明言的时候,这是国人沟通的潜规则,靠的是彼此的默契或悟性。所以当你遇到难以理喻的场面时,要反思自己是否所言所行是否合理,你合理了,对方才能给你合理的反应。

  二、先和自己和解

  人际交往是由内到外的过程,如果自己也不能接受自己,就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自卑或者自负。所以要先坦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回忆过去,讨厌自己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是否就一定是不好的,能否将不好的性格特点合理地引导改进成好的方面,确实转化不了的就努力消除。只有坦然接受自己后,才能真正的公正地认识自己,给予自己正面的评价内心才会得到安定。内心安定,对外交往时才会淡定,别人才能感受到一个完整的你。

  另外,自己要有一个清晰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样别人对你才容易形成一个清晰明朗形象。自己活得浑浑噩噩,东西南北都分不清的,哪怕再怎么沟通,别人也会感觉你很遥远很不接地气,从而敬而远之

  三、为什么有的人朋友就特别多

  关键在于诚意和感情投入

  首先,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对方的感情、需求苦恼,持续地投入时间和感情交往。这是建立交情的基础。人际关系就像个镜子,你诚心诚意为对方着想,对方也反过来会容易认同和接受你。但同时出发点也很重要,你是为了谋求一时一处的利益,还是纯粹无所求处于诚意地交往。虽然事实上,现在的社会上纯粹的交往很少有了,但关键是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好处,你是摆在了第一位还是第二位。这在无形中会外显,影响到你对外交往的反应和态度。

  其次要有较好地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就是自己说的话,对方能够听得进去,能够接受,引起共鸣和行动。关键在于要理解沟通是与人沟通,而不是自说自话,纯粹表达自己的意见则不是沟通了。它需要关注的重心在于对方,需要察言观色,要看对方的反应来说话。多想下别人,少想一些自己。并且注重人伦的道理,合理尊重别人。据此两点,可在日常积累声望,进而更好地促进沟通和人际交往。另外,要选择对方能听得进去的时候沟通,这需要寒暄,寒暄是用于打探对方当下的情绪、态度和立场,这很重要。

  四、十大原则

  曾仕强把人际交往的要领归集十点:一表人才、两套西装、三杯酒量、四圈麻将、五方交友、六处祁山、七术打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两两相应,总和五大部分

  第一,要重视外表,特别是第一印象,这需要内外兼修,从着装和精气神上提升

  第二,交情需要投入时间去混,吃吃喝喝,和投其所好是基本,来而不往就只是停留在认识的表层,有来有往才是有交情的朋友,但要注意适度,一则不至于沦为酒肉朋友,二则不要打搅到对方的生活。

  第三、摆正交往的心态,培养开放的心态,对外交往成为习惯,不要拘束于工作利害关系上,而且朋友关系需要持续深入的往来,需要经营。任何关系,停下来后都会冷淡,哪怕是亲人

  第四、涉及到具体沟通,国人都爱面子,都喜欢认同自己的人,要有理有据肯定对方,同时适度地放大自己的好的地方和缩小不好的地方,会讲故事。拍马屁要有依据,自我吹捧不能引起对方反感,适度不刻意是原则。

  第五、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是人际交往的基础,这是本质。各种沟通技巧都是术,这才是道。毫无能力的人,没法依靠人际关系成功。并且努力是用心地努力,不是大量虚耗时间地努力,多思考总结。

  五、上中下如何沟通

  对上,要不卑不亢。不卑就是要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反馈信息,引导和协助上层决策;不亢是充分尊重上层权威,维护其面子和地位。

  对下,谆谆善导,和善沟通。一则不能强迫,多听意见,提高参与感,让他们感受到平等;二则要有底线,触犯原则立场时要敢作敢当。

  对中,以准重为基础,多分享,做好本职工作。

  六、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

  这是很精辟地两个词。

  先说先死,在不了解环境、对方情绪和立场时,先说容易容易说错,容易说不到点子上,所以要先听少说,以对方为主,做好信息收集。倾听有四个部分:对方表达的字面意思、表达的情绪、表达的立场态度、有无弦外之音。理顺四者,则应对一般无误。

  不说也死,因为不说,则没有沟通,不沟则不通,事情就没办法做。不表达,别人就无从了解你,对于不了解的东西,按国人圆通自保的心性,则是敬而远之。

  所以必须得想好了再说,慢慢说,合理说,才能做到说到不死。

  《圆通的人际关系》读后感(四):人性透彻分析

  记得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里有这样一个场景,周星驰扮演的包龙星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父亲已经病入膏肓岌岌可危,包龙星对于自己没有做成一个好官而愤恨不已,父亲在临死前对包龙星说:贪官要奸,清官谣更奸,要不你怎么能打败那些贪官呢?所以自此包龙星奋发图强,后来打败了水师提督常大人及一棒狗党,当上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好官。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在读罗伯特·西奥蒂尼的《影响力》,很多人对后者的评价相当高,但在我看来,曾老的这一本仅仅是中国人的涉世启蒙书也比后者要高一个档次的。

  美国人处处相信的就是所谓的数据实验,中国人则往往偏重于总结与归纳,西奥蒂尼在《影响力》中所提出一些观点,其实是我们中国人早就了解与运用的了,但在他们看来却是如此的惊奇

  看曾老的书更像和一位长者在聊天,没有压力的接受着一些自己原本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和观点。这本圆通的人际关系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年人来说,却是不乏为一本处事的启蒙书,但也正像周星驰电影中带给我们的其实一样,你首先要摆好自己的观点。

  书的观点无好坏,只是要看你的心摆在什么位置。就像《厚黑学》一样,你的心摆的对,就是好书;摆的不对,就是毒药

  《圆通的人际关系》读后感(五):一本还是很值得一看的书

  对于马上就要离开学校孩子,这本书还是值得读的。书中的内容并不是像题目一样,有一些功利性,相反,书中的内容写的很切实际。

  摘录如下

  1. 西方人重视的是法律,中国人重视的是伦理。西方国家以人为本,什么事情都从人说起,每个人也都是独立个体;而中国人讲究的是团体-家庭、部门,习惯中庸。二者没有优劣之分,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生在中国,生活在中国,你就必须德认这个理,除非你nb的可以到国外定居,又能解决父母等等社会关系。

  2. 中国人重视的是做人。事情做得再好,都不如做事来的好,酒场、牌场都是典型的场所。会来事儿的,大家都喜欢,升值快,加薪快。相反,事情做得再好,不招人喜欢也是白搭。要做到争取做事做人双赢。

  3. 人际关系是做人的道理,也是做人的技巧。

  4. 逢人只说三分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听话不如看话。

  随便-多揣摩说话者的意思,再才能理解随便。

  不要随意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先摸清情况,使用反问,如:你觉得呢?你先说说你的看法,让别人先说(一是,你急着发表了,可能得罪人,二是事情一旦按照你的做的不好,责任也就是你担当了,也可提防小人)。

  先弄清楚对方是谁,对方的意图是什么,提前做好准备。地位高的,自己多承担责任;地位低的,学会包容。

  面子对中国人很重要。

  6. 深藏不露。人怕出名,猪怕壮。不要夜郎自大。以让代争。密不外传。

  7. 人际关系有三个破坏因素:锋芒毕露、自负和轻率。

  《圆通的人际关系》读后感(六):《圆通的人际关系》

  对此书我的定位是实用类型的,实用类型的要细读、精读,就像好茶一样的,需要一点点的、慢慢的品,才能品出味来。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人际关系,包含了多少人情世故,包含了多少人们的处世哲学,作者主要从:中国人的特性、处世的原则、人际沟通、如何处理领导、同事、下属之间的关系、家庭关系这几个方面进行叙述的,读的过程中,内心和作者叙述的观点有一种共鸣,这一点深刻出表现出作者对世故的老练和对中国人的文化和特性研究的透彻,没有这样的基础,是写出那种味道的,正如有些东西本身没有尝试过,是无法体会各中滋味。中国的人际关系不是一年两年所形成的,它是经过我们几千年下来所慢慢沉淀的,当然它所形成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不是好与不好,如果世间之事,能用单纯二元法则对,错来区别那不是太简单了;既然已经形成目前的这种文化,不管对错,既然它能经历几千年的沉淀,我想必定有它内在的道理,存在就是合理的,千万不要想去改变它,我们只能去适应它,事实证明,想要去改变它的人,最终会摔的粉身碎骨,有些明明知道是错的东西也要坚持这么做,对错并没有一定的界限,有的只是我们现有的规则。

  《圆通的人际关系》读后感(七):很不错的一本书,保持了曾教授一贯的一阴一阳之为道也。

  有两个问题希望能达到广大豆友的点拨和启迪。

  1 书本53-54

  人是很善于伪装的,所以要特别小心,看人的时候要多看几遍,要多来往几次。 看一个人,首先要看他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目露凶光,说明他很凶狠;目光暗淡,说

  明他没有什么能力;双目无神,说明这个人的运气不好。当一个人看到你,目光就闪烁不定,根本不敢跟

  你对视时,要看他是男人还是女人。一个男人想骗你的时候,他根本不敢看你的眼睛,而是会躲来躲去;

  女人则刚好相反,她在盯着你的眼睛的时候才开始骗你。这就是男女有别,不要上当。

  其次,看他的鼻子。。。。。。

  请问,怎么看鼻子,或者有没有谁了解先关于面相方面的知识或著作,仅限知识交流而非迷信。

  2书本94

  中西方的沟通态度大不相同,西方人进行沟通的时候,彼此不计较身份地位,畅所欲言。中国人则不然,就算面对面坐在一起,也会拘泥于彼此的身份地位,不敢贸然开口。

  人虽有言论的自由,却不意味着可以乱说,或者想说就说,而是要谨慎小心,防止一语不慎招来祸端。

  我们虽然处于重视沟通的时代,但是愈沟愈难通。理论上,沟通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实际上,沟

  通往往带来更多头疼的问题。为什么?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学习西方人的沟通方式,结果造成不沟

  通还好、一沟通就糟的局面。

  “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这两句意思相反的话要合在一起考虑,深切体会这两句话的含义,就能

  掌握沟通的奥秘了。既然先说先死、不说也是死,那就要求我们,明白“先说先死”才会“不说”,了解“不说也死”才会“说”。因而“站在不说的立场来说”才不至于乱说,却能够说得恰到好处,做到“说到不死”。

  这段话有没有谁能简单概括的总结一下,或者帮我断断句,我看得不是很清楚呢。

  多谢多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