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84》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984》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02: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84》的读后感10篇

  《1984》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84》读后感(一):对1984的看法

  在豆瓣和亚马逊都看到大家极力的推荐这本书,于是静下心来好好的看了一遍。

  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主人公温斯顿生活在大洋国的情形,当时世界被分为三大国,分别是以大洋国、亚欧国和东亚国,主人公生活在等级社会,每天都能看到老大哥的照片,每天进行的是思想灌输,没有自己的个人生活和空间,不论你是在干什么,都被电幕记录着。当时的大洋国分为三种等级的人,上等人是党内核心人员,他们以及其少的数量管着整个大洋国,他们可以享受很好的东西,下等人就是广大的无产阶级,占据着整个人口85%,然后却生活在一种脏乱差的环境;剩下 的就是跟主人公一样的外党人士,为党内人工作。他们有不同的工作,主人公的工作就是每天篡改历史,让打击觉得老大哥的话是完全正确的,也印证了党的口号“掌握现在就是掌握过去,掌握过去就是掌握未来”

  第二部分写的是主人公和女主茱莉娅恋爱,他们在这种高度等级的社会彼此相爱的,享受着彼此的身体,他们还约定:永不背叛。党可以让我招供,却无法让我不爱你。

  说这本书是反对乌托邦的代表杰作之一,但是个人并不是很赞同这种手法,首先我们先了解乌托邦的定义,乌托邦意思就是没有寄托的国家,就是没有的地方,是好地方,是不存在的地方,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然而在全书中只能看到一种很严格的等级制度,并没有所说的人民平等,所以并不能称为是一种乌托邦,所以更不是什么反乌托邦的书籍。

  本书从头到尾都是一种很悲伤的情绪,很压抑。作者乔治奥威尔还是很让人佩服的,一名作家可以想象的这么仔细,想象的这么远,不禁让人产生浓浓的敬佩之意。

  本书最主要的口号就是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就全文而言除了自由即奴役别的口号还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大洋国为了保持一种等级制度,而等级社会必须以贫穷和无知作为基础才能维持下去。为了保持一种贫困国家不断造成战争,把这些消耗品消耗在战争,而不是让人民富起来,把世界隔离起来不让大家了解外面的世界,隔绝他们,让他们无知,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他们,但是我自己还不是很了解自由即奴役的意思,还望各位大神给个见解。

  总之这本书还是很值得推荐给各位,可能书中有些东西真的很乏味,但是需要大家静下心来,好好感受。这也是我第一次写书评,还望大家理解,同时也给我指出问题。再次谢谢大家

  《1984》读后感(二):我不想去1984

  我是先看《美丽新世界》,看完再来看这《1984》的。说实在的,如果还没读过这两本书的,建议把这两本书的阅读次序倒一下。

  看完这两本书,再看了别人的评论,脑中闪现的就是“洗脑”二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洗脑。只不过那‘’新世界‘’里的洗脑是让人愉悦的,无论你是哪个类别,你会满足于你所在的级别。你的日子充满了享乐,让你无暇思考其他。而“1984”里的世界但凡你是有点思想的就痛苦了。思想警察随时会出来监视你,家人也可能会举报你。生活用品是贫乏的,生活乐趣也是没有的。就连被捕,被枪决,也得等你被彻底洗脑,没有任何个人思想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

  想想自己,如果进入了那样的1984,我会是芸芸众生的一员。结婚只是为了生育革命的下一代,坚信官方渠道传递给我的一切信息。因为没有享受过也就不会有任何痛苦的。

  如果要玩穿越,那就让我去美丽的新世界吧!

  《1984》读后感(三):来自「1984」的持续拷问

  庆幸自己在2015年时还有机会阅读完「1984」,随处可拾幽默的名言警句。一本薄薄的但充满了预见性讽刺的小说。BB为首的统治集团对于民众言论、组织行为,甚至思维的控制方式都是令人发笑的。“这怎么可能呐,简直就是艺术夸张的表现手法嘛!哈哈!”

  温斯顿对于“人性”的探寻,直到被逮捕后审问严刑拷打时,都坚守着“人性”的存在和其伟大的意义。如果小说的结尾是温斯顿的永久解脱(被赋予了一颗子弹),还不说是给予每个时代中「1984」阅读者的持续拷问:无论您是统治集团还是“被领导”阶层,都应该思索整个时代坠落到那种可笑的言论、思维的监视和控制的局面。

  因为那是一个极端可笑、令人绝望的时代。

  《1984》读后感(四):永不过时的1984

  知道它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中最著名的一本书,却一直没有看,看过之后忍不住的拍手称赞。作者构造了一个对人的行为思想高度统治的世界,人的欲望被压榨,人的行为被规范。你的一切不属于你自己,他们把你培养成热爱老大哥的行尸走肉。

  看这类书会有一种惊恐的感觉,因为他揭示了社会的现实,看起来他说的是他构造的世界,其实何尝不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却不约而同的与今天契合。就像以前看儒林外史,上学的时候以为书中的范进中举是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的迂腐讽刺了吏治腐败。可是今天看我们社会的权利斗争,人与人的关系与书里面有什么不同呢。

  无知既是力量,战争乃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我们只是在做,没有人说出来而已。阶级固化,贫富差距的拉大,各个国家都是如此,都是有钱有权的统治着难以获得社会优质资源的下等人,还许诺一个美好的梦想,努力拼搏。先富带动后富一直是很多人理解错了,不是带动贫困人富裕,是带动中等人富裕,保持生活水平的基本提高,保持稳定就可以,更深层的讨论就不再言语了。世界上其实永远没有停止战争,大家心照不宣的不使用核武器,进行局部战争,对一些争议资源进行掠夺,进行军备竞赛,经济战争。不断的战争保持着相对和平,因为世界越来越融合一起,经济上文化上互相融汇,强行分开对大家都不是好事,国家之间也分阶级,不断拉拢新的兄弟,既友好又对抗。

  思想统治时刻进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获取更加容易,人多嘴杂,必须要有语言的统治,要有引导舆论的报纸网站。不断加强的说话权利的统治,一些名人说错了话受到处置,不断加强政治崇拜,政治学习,网络的限制。语言是文化载体,不断输出文化统治。你的思想不完全是你的,你以为他们动不了你头脑里的东西,但不知不觉你就转变了,你也不知道你的潜意识里面是什么。

  言尽于此,书中引发的思考不能全然记录下来,但是对本书的推荐确是真心的,有偏激的地方或不足之处多多包涵,有不同意见的请自己写文章就好不用告知于我。

  《1984》读后感(五):细思极恐

  有些书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读,有些书带着轻松的心情去读,有些书读起来令人伤心,有些书读起来令人害怕,这本书读起来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刻骨的恐惧,铭心的害怕,却又可以不带丝毫情感的读完!不得不佩服作者,从头到尾不留一丝情感,严谨的逻辑,残酷的笔触,比寒冬更为冻人。

  《1984》很久以前就想读一读,直到最近才读,其中被老大哥牢牢把控的社会,让我想到曾经的历史和如今的社会,一方面庆幸我们现在的社会,一方面又悲哀我们所在的社会,不知我们是否还活在无知中,不知我们是否还活在不真实中。书中的世界即不真实又真实,刻骨的恐惧,不知现在的思想开放是不是好呢?不知我们是否会再次回到那种被禁锢的社会呢?

  如此,一个人存在,开始怀疑,怀疑这个社会,怀疑所在的党,怀疑老大哥,怀疑所谓的事实,最终被抹去了,带着对一切信任与服从被抹去……从开始读时的恐惧到读完的毫无感情,自己是怎样的心情呢,震惊!为何会如此呢?为何会如此之残酷呢?动用各种手段,只为让一个心存怀疑的人信任老大哥,最终把他抹掉。

  什么样的心情,也许是毫无感情的,却是刻骨的。

  《1984》读后感(六):其实这一点儿也不夸张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这本书简直是现实的反应(好吧,我承认我比较激进。)

  “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哪里有所谓的历史呐?历史是人来记录的,历史永远服务于政治,人民是没有历史的,当局者决定历史。

  “二加二等于五”这让我想起了赵高的“指鹿为马”。权利当道,何为真理?

  最怕的是被政治洗脑,双重思想让聪明的人越容易迷惑,让他们的头脑越来越糊涂。

  我一直觉得,最低层的人是无所谓社会的那些变换的,他们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的小利,贪图小惠。而最高级的那些人,掌握着权利,将下层的人洗脑,让他们永远忠诚于自己的统治。思想上的侵害比肉体更恶劣,让人狂热于自己都不能完全解释的,虚幻缥缈的东西。

  第二种,就是真的智者,他们看的远,看的清,但是你懂的越多,你就越容易沉浸在一阵悲伤中。你比低层的人更具有智慧,但你无法引导他们的思想,你影响力远远低于高层。但是你没有资格改变什么现实。若是有一天,二加二等于五,你知道其实不是,但是你没有能力改变,你痛苦,你煎熬但是你没法。若你开始呐喊,呼唤真理,你便受到了关注,你开始被批斗,被要求检讨。你知道自己是对的,你根本无法检讨自己,后来懂了,原来你不符合历史的潮流,你逆流而上是不对的,高层的历史是不允许你改变的。所以你沉默了,你接受洗脑,你终于融入了历史。

  无知就是排山倒海的力量,在高层的带领下,我们奔向了新的生活。我们开始拒绝思考,摈弃怀疑,我们绝对服从,狂热崇拜。我们接受一切,适时的忘记一些历史,我们顺着历史的潮流,漂流到高层形容过的那个世界,高层生活的那个世界。我们用着双重思想,沉默又欢呼的前进着,前进着,仿佛是有着方向又似乎是迷茫着。

  我们究竟还敢不敢说实话?

  《1984》读后感(七):赞美自由(不算个书评,一些想法)

  看过这本书之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不知道自己整天努力学习拼命考重点大学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自己以后更好的生活吗?

  可自己最想要的是自由啊!

  可我为什么要整天做着我不喜欢的工作,和我不喜欢的人在一起,过着别人眼里的幸福生活。

  这到底是谁错了?

  ————

  我们学校几个月前,让一部分学生去了hengshui中学‘学习’,之后就有一个男生给家里打电话说,再待下去就跳楼!可家长给学校联系后,学校说有安全措施不会跳楼的。

  别人听到这个事的时候都觉得好笑,我只觉得是可笑。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可现在的许多学校俨然成了劳-教所。

  老师们都说,你就是一台学习的机器!于是人就变成了机器,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了灵魂。

  还是那个中学学生数学题可以靠背,我真是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惊,这是知识吗?这是在侮辱‘‘知识’’这个词!

  这不就是书里的老大哥统治的世界吗?

  顺你者,猖。逆你者,亡。

  我想说出心中所想,但一旦说出,就是‘‘千古罪人’’,我只能沉默。

  在这个‘‘世界’’里,我有一个目标,就是自由,就是在被人强迫干一件事时,可以大声告诉他,不!老子不干!怎么样!

  我只希望我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永远记得1+1=2。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说的有点多了,这不算个书评,只是我的这些想法不想让他们知道)

  《1984》读后感(八):1984,令人鸡皮疙瘩的存在。

  读下来,没有一丝丝觉得舒畅的感觉,有的只是无尽的恐惧和害怕。

  结合最近发生的事情,更加令人鸡皮疙瘩。

  温斯顿,无疑不是1984年中一个最为独特的存在,也许有上百个上千个、或者只有十几个这种人的存在。他们深知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是个充斥着谎言与不真实的,没有绝对的真实,但是绝对的虚假也不存在。一切的一切很有可能是老大哥们追随者的安排,他们是阶级的最高掌控者,他们掌控者占人口最多人的未来,他们用尽一切手段(思想警察、电屏幕)来掌控着人们的生活,是24小时无间断的,你别妄想用你的小聪明骗过这那些人,最后只会落得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

  我一直很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老大哥的存在,为什么会有一大批老大哥的追随者。看完之后,我算是一知半解吧。归根结底,就是对权力的追求,对权的追求。

  温斯顿与朱莉娅的故事情节的安排,是我在这本书中看到的唯一能够让我撩开雾霾,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的地方。他让我看到,在那个年代还是会有些温暖人心又带点小刺激的事情出现的。虽然最终他们互相“背叛”,但这并不能怪他们,他们只是被害者。

  以下是书摘:

  3、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4、文明是不可能建筑在恐惧、仇恨和残酷之上的。这样的文明不可能持久。

  为什么?

  他没有生命力。他会土崩瓦解。他会自动灭亡。

  5、在栗树荫蔽下,我出卖了你,你出卖了我……

  6、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7、除了头颅内的几立方厘米,什么都不是你自己的。

  8、如果说思想会腐蚀语言的话,语言也会腐蚀思想的。

  9、老大哥是真实存在的吗?

  他当然存在。

  他像我一样存在的吗?

  你不存在。

  10、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1984》读后感(九):语句摘录

  1.写日记并不违法(没有什么事情是违法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法律)

  3.两分钟仇恨会令人可怕的不是你被迫参与其中,恰恰相反的是,你不可避免地会加入其中。

  4.谁知道呢?也许党的内部早就腐烂了,只有表面维持着光彩,它之所以煞费苦心地提倡艰苦朴素与克己奉公,不过是为了隐藏内在的罪恶。

  5.他们的拥抱是一场战斗,高潮就是一次胜利。这是给党的当头一击。这是一次政治行为。

  7.如果你能够遵守小规矩,你才能有机会违反大原则。

  8.他们假装,也许他们自己也真的相信,他们夺权是逼不得已,他们掌权的时期不会太长,不久就会出现一个自由平等的天堂。

  9.建立专政不是为了捍卫革命,而进行革命就是为了建立专政政权。

  10.他们这一代人在革命的世界中成长,对革命之前的事情一无所知,接受党就像接受一种亘古不变的存在,好比头上的天空。既然党的权威不可变更、不会动摇,那就不要与之对抗,只是尽力躲避,如同野兔躲避猎狗一般。

  11.党的力量越强大,就越发不能容忍异己。反对的力量越弱,相应的镇压手段就越严酷。

  12.“那你为什么会感到后悔呢?” “因为我觉得积极行动总比消极等待要好。在这场游戏中,我们注定是无法取胜的,我们不可能战胜他们。但是失败的方式也分好和不够好,如此而已。”

  14.无产者并不需要强烈的政治观念。只要他们拥有最原始的爱国心,在需要他们延长工作时间或者降低供应定量的时候,唤起这种爱国心,让他们接受即可。

  15.很有可能,历史书上所记载的每一句话,甚至人们以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全都是虚构出来的。

  16.历史不仅被篡改,而且被持续篡改着。

  17.曾几何时,相信地球围绕太阳运转就是发疯的证明。在今天,相信过去不可更改也是发疯的证明。

  18.在记忆缺失而文字记录又被篡改时——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对党所声称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的说辞,你就不得不接受了,因为根本没有可参照的标准,它们现在不存在,将来也不会有。

  19.从个人来说,党员不能拥有任何财产,只能拥有一些微不足道的个人随身物品。从集体来说,党拥有大洋国的一切,因为党管控一切,有权力按照它认为适合的方式处理任何产品。

  20.民众从来都不可能自发起来造反,更不会因为自身受到压迫而造反。事实上,只要令他们与世隔绝,无从比较,他们根本就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受迫害。

  《1984》读后感(十):沉重得让人窒息啊

  这本书真是将极权主义描绘到了极致,有很多网络上的经典黑话都是取自其中的,比如“真理部”,比如“老大哥”。书中讲述的那个世界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在人类历史至今的任何时代,就算再严酷的统治,也无法压制反抗的力量,因为思想是自由的,思想是无法消灭的,思想是能星火燎原的。但在《1984》的世界中,统治者正是消灭了思想的反抗,第一个手段是“思想罪”的定义,思想有倾向即可定罪,通过全民全天无隐私的监控设备,以及经过若干年研究的思想罪特征总结,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有某种符合思想罪的行为,均会被思想警察逮捕,从此消失;第二个手段是控制历史和文化,民众能接触到的所有历史和社会信息都是被篡改的,并且随时改变,每当现实发生的和以前记述的不一致,就由真理部将所有以前的文件修改掉,让民众看到的东西是“永远正确的”,无人知晓“真实”,无人能判断“真实”,也无人能保存“真实”。另一方面,用“新话”逐渐取代正常语言,减少语言的多样性和不需要的词汇,从表达方面保持了思想的可控性;第三个手段是宣传,仇恨周,仇恨会,无处不在的“绝对正确老大哥”的宣传,让统治者需要的思想深入人心,特别是年轻人心中;第四个手段是“双重思想”,有方向的训练党员形成双重思想,在面对事实和谎言时,明知其互相矛盾,而自然而然地同时相信,并且不产生怀疑,当然,怀疑者自有思想警察对付;最后,是用以上所有的手段欺骗民众,让民众时刻处于战争危机的狂热状态,同时控制供给,让民众处于勉强度日的生活状态,用生存需求抑制其它需求。

  这一切的手段,形成了一个极权社会,叫作“英国社会主义”。

  主角是其中的一个反抗者,他在书中和女友对社会进行了反抗,并且二人代表了二种反抗类型。但最终,或者说是可以预见的,他们失败了,第一章是“打倒老大哥”,最后一章是“热爱老大哥”,代表着主角在思想上的失败和屈服,这让全书的恐怖感达到了最高潮。

  在一篇文章中,讲到了书中无产者阶级隐含的反抗的希望,但是我都没把那些细节向深处去想,有一些细节是英文原版才能看出来的,我一直没看这本书其实就是想和《动物农场》一起看原版的,看来还真是有差别。

  几段摘录

  1、18页:思想罪不是那种可以永远掩盖的东西,或许你可以成功躲避一时,甚至躲避一年,但他们一定会抓到你,只是迟早的事。

  通常都是在夜里——逮捕行动总是发生在夜里。突然从睡梦中惊醒,粗暴的手摇着你的肩膀,灯光直射你的眼睛,床边围着一圈严肃的脸。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审判,也没有逮捕报告,人们就这么在夜里消失了,你的名字从登记册上注销了,所有你做过的事情的记录都删除了,你曾经的存在也被清除了,接着就会被遗忘。你被除掉了,消灭了,通常的词是“被蒸发了”。

  2、第48页:新话的最终目的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到最后我们将使犯思想罪罪成为不可能,因为没有词汇来表达。凡事有必要的概念,都只能由一个词精确地表达出来,这个词的意义有严格限定,其他任何附会的含义都会被消除、遗忘。

  3、第57页:在公共场合或电屏幕的监控范围内,任思绪信马由缰是极度危险的,最细微的事情就会出卖你,譬如,不由自主的面部抽搐,无意识的焦虑神色,喃喃自语的习惯——任何有反常迹象或者试图掩饰的动作,都能够出卖你。无论任何时候,脸上带着不当的表情,本来就是一桩应收惩罚的罪行,新话里称之“脸罪”。

  4、第286页:一切都好了,斗争都已经结束了,他终于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