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On the Road》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On the Road》读后感10篇

2018-03-06 21: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On the Road》读后感10篇

  《On the Road》是一本由Jack Kerouac著作,Penguin Book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6.00,页数:3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On the Road》读后感(一):朝圣者之路

  那是一个口袋里没有一毛钱却可以干出许多事情年代,搭车,一路向西,和各种各样的人相遇。似乎一切都是可以的,你可以和拉丁美女一起去摘棉花,可以和你的朋友在酒馆与爵士乐大神聊人生,没有钱了还可以去当警察……也许许多人推崇这本书正是因为他告诉了人们,你也可以这样,只要你想做,没有什么能阻止你。

  最典型代表就是Dean,一个从reform school出来的不良少年,一个侠盗车手,结了三次婚,被人们视为疯子同时也是一个哲学家。Dean的哲学,在我看来就是用脚来思考行动!Move on!他对于别人的眼神毫不在乎,只专注于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因此,他会干出许多不负责任的事,也从不考虑后果结果是他伤害了许多人,他的reputation也导致了许多人对他的远离。

  当到了纽约后,我曾经一度觉得Dean会就这么安定下来,过一种普通人生活经历了这么多,似乎总该有个终点。然而墨西哥的旅程还是让这种幻想破灭,不得不佩服Dean,这个永远停不下来的男人

  墨西哥之后,故事接近了终点。Dean最后一次来纽约,然而他们再一次上路的计划没能实现。记得很经典的那一处是Dean告诉Sal,不用再说什么那里,就像是上帝的福音一样。其实说与不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尤其在经历这么多以后,沉默反而是最好的。

  Dean的老婆最后来了信,说她感到很担心,希望Dean能平安回来,也希望以后能和包括Sal在内的所有朋友住在一条街上。她的这封信,很傻很天真,但其实也表达了许多人的美好梦想现实生活的对比。结尾是残酷的,Dean要离开了,Sal和朋友去看公爵的演出,当Dean问能不能带上他时,Sal拒绝了,因为他知道Dean的性格怕会坏事。这一次,Dean没有伤害任何人,反而是Sal永远生活在了内疚之中,因为一想到Dean要坐火车穿过一整个美国只是为了看他时,他知道Dean只有他这唯一的一个朋友,而他出卖了Dean。

  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这只能看每个人领悟,但我认为终归是谈人生的一本书。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那条路上,只是作者把这个概念明确化了,告诉你“这就是在路上”。然后通过迎面而来一连串事件人物造成一种类似于开车快时时间变慢的错觉。其实总共在路上的时间加起来并不是很长,但这种速度感却放大了整个故事的密度,仿佛一个做了很长的梦一样。因为作者想要体验生活,所以才会和一直在路上的Dean形成组合。在这个故事里,所有的人都在走自己的路,人们基于巧合而相遇,并肩而行然后在下一个路口分开,遇上另外的人……其实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

  al不可能一直和Dean这样没完没了的横穿大陆,因为他只是一个体验者一个旁观这个世界的人,就像Dean所说,没什么好说的了,体验已经结束。他了解到了别人的生活,嬉皮士的、高中生的、农场主的、流浪汉的、墨西哥人的……最后他回到了他的世界中去,所有人的故事都还在继续的继续、终结的终结,仅此而已。

  《On the Road》读后感(二):他的草纸,你的圣经

  在庞然大物城市里,我租了一间小小的公寓。小小的公寓里,我有一个窄窄的书架。我窄窄的书架上放不下很多书,于是不时要清理一些去卖废纸。窄窄的书架上有一排的一小半,是我的不变的timeless favorite, pillar of my soul, my bibles, in other words. 在这些书里,有两本是关于摇滚的,一本是关于现代主义的,一本聂鲁达的英文诗集,一本余光中的诗集,而就作家而言,竟然只有一个脱颖而出,一人独占两个位置,就是克鲁雅克的《On the Road》 和《达摩流浪者》。而这两本书,竟然是我这两年才收获的。(最老的是一本关于摇滚的书,可能也是国内写摇滚最早的书,是在南大的年代得到的,一路陪伴我走过半个中国,一个半decade, 直到书页也变黄,最终栖息在这书架上)。

  本来没想写书评的,但是看了其它的一些书评,觉得还是要写一下。当我看到“心灵的旅行”,“带着梦想去流浪”、“流浪到远方”这些字眼时,我真的忍不住笑了。These kids, so young. I thought to myself.

  世界上最深的误解莫过于用同样的语言,表达完全不同意思。所以当你跟我说你喜欢三毛的时候,我一定会很怀疑,你所谓的喜欢和我所谓的喜欢到底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同样的,如果你说你喜欢On the Road,我也不能完全确定,你到底是什么意思。除非你跟我说,你是克鲁雅克的fans,或者Queen的,或者你甚至有一点尴尬地用中文说克鲁雅克是你的精神导师,或者On the Road是你的圣经,那么,我应该会明白你。

  另一个童鞋说得对,On the Road不是一本可以推荐给所有人的书。又或者,你可以推荐给所有人,然后它就像一张灵魂试纸,告诉你哪一些人是一个种族,其他的不是。

  我其实想说,大家搞错了吧,这不是一本关于流浪的书,三毛的书可能是关于流浪的,但这本真的不是,甚至名字叫《达摩流浪者》的那一本也不是。

  我想这本书,或者这类书,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可能真的有先天理解障碍,就好像我们许多人不会喝牛奶,因为亚洲人的身体里,容易缺乏一种帮助消化乳蛋白的酶。

  而对于西方人来说,我猜想,是很容易理解这本书的,因为西方文化里,从《奥德赛》,到《尤利西斯》,都是关于同一个主题的。而这个主题,在20世纪哲学家福柯这里得到了总结升华,它说的是:我是谁?我到这是世界上来做什么?这些我都不知道,我必须走出去,让我的旅程告诉我,所以,我不是我,我的旅程才是我,不是我创造了我的旅程,而是我的旅程创造了我。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特别难以吞咽和消化这个概念呢?因为我们一直知道我们是谁,或者,别人一直用震耳欲聋声音告诉我们:你是你父母子女,你子女的父母,你配偶的配偶,你伟大祖国花朵,如山的人群中的一员,你永远不会有机会迷失自己,像On the road的主人公那样,因为大家一直都把你牢牢地看着呢。

  所以,对于On the Road,我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就像我说过,它是一张试纸,只要翻过一页,你就会知道,它是不是你的那壶药,或者解药。

  《On the Road》读后感(三):可爱的流浪汉们

  我准备说下我对书的印象结合书对电影讨论、以及我的一些衍生的对社会感想吧。当然,因为这本书的记叙方式,不同的人肯定会有很不一样的理解。

  跟很多人不一样,我是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然后看完书又立刻看了一遍电影,听了一遍原声。总体来说,书的结构不错,但是故事很细碎。我觉得作者可能是很忠实地在记录他的生活,所以没有什么艺术性的加工。不过毕竟他们这种生活也是纯创作都很难创作出来的,最精彩的永远是生活本身嘛。我很喜欢作者在小说里把钱写的特别清楚,从哪里弄了多少,又怎么一点点花完的。很真实、很美国。

  相比之下电影把故事发生顺序都打乱了。但是电影的好处是还原了那个年代的一些场景比如说黑人酒吧、那时的灰狗巴士站、停满老爷车的旧金山。因为有些场景是不容易想象出来的。然后,导演添油加醋的创作了一些场景,Sal第一次和Camille见面的时候,书中是一笔带过的,导演则让Camille问Sal, Dean为什么喜欢她,答案是respectability. 我不好评价,因为到后来我发现电影里竟然彻底没有提Inez这个书里出场不多但很重要女人。然而我觉得正是Inez彻底勾画出了Dean的本性,和他在墨西哥城的不辞而别略有呼应。对Marylou的改变我完全不知道导演是什么意思。Marylou从来没有抱怨过,甚至没有抱怨过Dean要抛弃她。她只是被抛弃了,无所谓了。此外,电影里加的Rita那句台词则很好:Bless me Father, for I will sin. 我倒回去看了好几遍。电影把Sal和Dean最后的见面杂糅了,弄得很悲壮,也有点突兀。书中忠实记录历史,所以人物性格也是完整的。

  书的语言很口语化、很东部化、很不加修饰。包括有些单词的拼法,更是强调了Dean那种令人喜欢的粗俗。Yass, yass, yass; Sheeeit; Dig that street, man. 这些真是朗朗上口主人公们的生活很简单,到了一个城市就疯狂地钻进酒吧,遇上老友就疯狂地交谈,在路上就疯狂地往前驾驶。忍受着各自女人们的抱怨(除了Marylou)。他们是bums, 但不是hobos. 这只是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因为过于热爱生活所以要使劲地生活,根本停不下来。

  我想起中国也有一个Beat Gen, 就是北岛、芒克那一拨人吧。中国也有嬉皮士,不过在之前,在大串联的时候。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在路上》作为封资修大毒草那时已经引进到了中国,这些作家们有些也读过。很有意思现象,如果我学比较文学,我一定会做个课题研究的。

  Dean最让人喜欢的一点某过于那句很有名的话,说他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台球室、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监狱、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公共图书馆。这就是中美两国的一个差异了,在美国,很多我接触过的流浪的人往往是一群很有思想的人。有时候我在想他们是不是因为太有思想了所以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生活一定很难受。两国流浪汉们是一样的脏、一样的破落,但是美国的一旦开口,再粗鄙的人聊的话题也是至少可以让我饶有兴致的继续下去的。美国的年轻人都是读过不少书的,而且这些书不是读者、知音,也不是课本专业书,是真正的,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你可以和每个人随意聊上好一阵,在聚会上、在巴士上、在野外、在沙发上躺着睡不着时。

  我怀念那些在公寓楼里举办的聚会,三五好友,烈酒、啤酒、交谈、或者一起看部电影。轻轻松松而又愉快简单的聚会。我忘了从何时起国内的好友们聚会再也不在家里,反而一定是要去人声鼎沸餐厅里海吃一顿,喝酒也一定要去酒吧买那些兑了水的鸡尾酒,而再也很少想过提上一件啤酒在家喝个痛快。说到酒,我倒不是遗憾酒吧里面酒的质量太差,因为毕竟是舶来文化,况且很多酒吧的老板也没有去过国外的酒吧,还要想办法赚钱。我也不是在意我们可以在公寓里调上简单的甚至超过一些酒吧质量的鸡尾酒,可以想喝什么就喝什么,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只是在想,只有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我们之间的距离才会更近。在房间里、在车里。我爱我的朋友们,我爱他们甚至想一直拥抱他们。但是让我坐在人来人往地方,我总是没有什么好的兴致。我可以去酒吧里乱跳,去放松,但只有躺在沙发上喝朗姆、或者坐在地上玩游戏的时候,我才感到每个人的存在,我才有机会用我的灵魂来交谈。

  说到姑娘,可能每个人都希望他们遇到的是Marylou, 而不是Camille吧。但即使Camille, 也有放弃Dean一个人带着孩子们生活的勇气。我那些可爱的国内的姑娘们啊,每个人都有着同一个梦想,就是等待某天一个有很多钱的人把钱送来给她们花,满足她们的购物欲、旅游欲、以及无病呻吟欲。我其实对此从不多抱怨,我心甘情愿地攒着钱给我将来的那个姑娘买房买好车,因为这就是中国的生活方式。我只是想表扬一下大洋彼岸的那些女性,虽然她们也拜金崇富,但我欣赏她们的独立我喜欢她们一个人逛商场衣服,喜欢她们一个人走入林中,喜欢她们说走就走,喜欢她们自我、自立。我喜欢Marylou, 我喜欢她是因为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喜欢她的勇敢不去和世俗和解、喜欢她放弃一切只因为她心中有信念。我甚至喜欢Galatea能一个人在没钱的情况下从图森杀到新奥尔良。当然,这不是一部关于女性的小说,除了Marylou我不知道我还熟悉谁。至于Terry, Jane, 她们也都差不多

  很多次旅行的实现离不开灰狗巴士。我在美国也有过很多次灰狗巴士旅行,也是因为它省钱,也是因为它的鼎鼎大名。灰狗巴士就是一个移动的贫民窟,你总是能在车上遇见这个国家层次最低的人们。车上总是有老黑、老墨、印第安人,流窜犯、吸毒虫、酒鬼、“白人垃圾”,黑人口音的亚裔、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的拉美人、眼神闪烁跑出来私奔的年轻情侣。车一开,这些人就开始或者聊天、或者各做各的事。从他们的交谈中你才感到他们的厉害,或者灰狗巴士的伟大。因为经常我可以遇到在灰狗巴士车上(系统上)待了三四天的人。有老墨从Tijuana家乡回到芝加哥,有黑鬼从拉斯维加斯到西雅图找他老姐。这些人可能自己并不知道,但是在路上的灰狗巴士故事被他们延续。

  我从好友那里听来这么一个故事,他有个大学同学经常没事了去扒火车,驶远一段距离之后再找办法回到大学继续上课。本书作者的另一本书——《达摩流浪者》——的开头让我立刻想到了这个故事。我想我们的社会只是一个模式,一个不知道被谁给塑造了的模式,但显然这个模式只是很多可能中的一种,大部分人被迫接受了,一部分人始终难以接受。所以他们想跑出去、跑远点。然而这些有思想的人又是最热爱生活的人,就想书中描写的Dean那样,raced in the society, eager for bread and love. 所以他们只能永远在路上,永远在前行,一刻也停不下来。

  《On the Road》读后感(四):那些人们

  看的英文原稿本,找不到那个版。上班路上和没事的时候看,看了三个星期,我一开始还以为才一两个星期,时间过的好快啊。可能因为是原稿,语言很生活化,就像他和我说话,就像我坐在车后座,副驾驶是jack,驾驶座是neal。我们极其兴奋放纵,说话颠三倒四,还有不少语法错误,但我们都能听懂,是吧。

  我坐在办公室,作为一个一直很宅还晕车的人,我想和好朋友一起去流浪,我想去非洲,去墨西哥,我想去体验生活。大概这本书就达到它的目的了吧。其实它不是本游记,它是关于有趣的人,关于好玩的事。就是认识了一些脑子不正常的损友,脱离生养和稳定,意淫一把自由的感觉而已。

  goofing

  love hate

  madnese

  music

  road

  elf-indulgence and uncare

  I think about Neal

  一些萌点

  《On the Road》读后感(五):Sadness

  al really likes eating pie. The hunger and consumer on the road review the age when America firstly introduced the supermarket and the filling conceptions. When Sal and Dean wen to a restaurant to steal things. They found out that the box cannot be passed from the window. So they put all of them back. What surprised Sal is Dean somewhat found the key, and steal the box out.

  The Male Youth in Denver when they are young excite the generation from Sal to go to West, to find his youth in Denver, to find literary stories to assimilate his experience. And his special love and care for Dean. When he told Dean his true feeling, the sadness and embarrassment all appeal to that three situation when Dean was naked in front of Sal. Sal said to him" come to New York with me, I got the money, my eys are watering with embarrassment." The sudden broke of some part of their relationship finally gives the whole book the most powerful sadness. When Sal said Dean drive so far just to see me. Is also the sadness that Sal added it by himself.

  al always has a racial dream to fill the oneness, the mystical emptiness. He said he wants to be a negro, a Mexican. When I asked myself hoe he found his American identity ? He makes American mythic, then he enters into that mythology. He has such strong impulse to take entire experience of a group of people and suck it to himself. Because he was eager to be more exotic than himself, motivated by blindness.

  《On the Road》读后感(六):我也看《on the road》

  经过了多久,我不记得。

  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有是预料中的,有是意想外的,不过都是注定的。没有想到会遇到谁,虽然那一刻惊喜万分,以为幸福在向我贴近。可感情线再次起了决定作用。我抗拒,拒绝上面的多余的那一根,但是下面的那根也把我抛弃了。

  最终,又是空白在两根感情线之间。

  时间真的很快。问题是一个月了,还是没有看完<on the road>。听过了太多对这本书的叙述和评论,以及对于译者的抨击,我很笨拙,看不懂英文原版,只能拿这个译本填充。但我想说的是,就是这本被很多人认为受到意识形态和传统中国教育局限的影响的译本,依然可以带来这么多的冲击。

  不是说不能一口气看完。只是,每次都不能坚持读3页以上,当看了几页以后,就要忍不住合上书,闭上眼,抑制住内心的砰砰的敲打,咽一口唾沫,让眼泪倒流回泪腺。那种迷茫和无意识的伤感太让人心碎了。

  周二的晚上,想一个人去看电影。那天,阴沉的厉害,由于周一晚上闷热难耐,吹空调病了,所以拖着病怏怏的身体一个人坐在孤独的电影院里,看着屏幕上的人们泪流满面,是我整整一天的想法。一天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的等待晚上那个时刻的到来。期许看完电影以后,外面大雨滂沱,孤独的穿过西单的十字路口,然后想起曾经那个和我相伴一起看完电影走过这个路口的人,放声在大雨中肆无忌惮的痛哭。雨伞跌落在地上,头发衣服都湿透了。回家后,裹着毯子一边听着雨声,一边熬煮难吃的姜汤。就像<春光乍泄>里面一样。

  当然没有看成,因为那天<加勒比海盗3>首映,所有的票都卖光了。

  总希望生活能像电影那样,充满了惊喜和突变。

  迪安让我看到了那个世界的我。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小说里描述了他被老婆赶出家时所带的衣箱:我又一次看到他那个破破烂烂的‘可怜兮兮的大衣箱漏出来的短袜和脏内衣,他弯着腰,把手头拿到的东西往衣箱里扔。接着,他拿来手提箱,那恐怕要算是全美国最次的了,是纸板做的,印着仿皮革的花纹,铰链也是用纸做了糊上去的。箱里面有一条大裂口,提起来的时候,只能用绳子捆着。

  一个这样的穷困、被我们的老夫子们批评为不上进、不负责任的家伙的手提箱,你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个疯子,是个歇斯底里的狂躁症患者,但又是那么的单纯、可怜、美好,带着无奈的希望行在命运上的薄冰。

  没有大段的关于景色、关于心情、关于想法的描写,所有都类似一本流水账,心情和感觉都在路上。

  思考不在书里,而在心里。

  四十年代的美国,是一个那样的世界。

  时间变了,世界还是一样的。

  今天就能够看完,差不多,遗憾的是没有把里面一些精彩的描写用笔划下来,然后记在脑子里。现实是,它们依然呆着可爱的纸上,而感觉进了我的心里。

  真是一本好书,我没有办法描述对它的感觉,只是觉得非常伤感和冲击,里面的迪安让我看到命运的无奈啊。

  《On the Road》读后感(七):终于读完了

  超级失望的一本书。。。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会这么经典,好像每一个上路的人都得看一样。前半部分还算啃的比较认真,后面直接跳着看了。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如果是的话,真心觉得作者是个很挫很挫的混混,然后里面的那个dean是个更挫更挫的混混。

  主人公出去看看世界我绝对没意见,但你怎么好意思乱花钱,花完了就跟自己的婶婶伸手要钱咧?!!! 找到了工作又因为要早起就直接放弃不去了,还好意思写出来,也不嫌丢人!!!

  整本书写的就是流水账,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完全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还好没买实体书阿弥陀佛~

  啃完书也不知道主人公和dean的所谓友情是怎么发展出来的,莫名其妙。Dean的人生就是个笑话~

  好吧,也许是时代太久远了有代沟了,也许我没生在那个时代无法理解。但是还是搞不懂为什么这书居然会成为经典。。。

  查了一下,作者四十几岁的时候就因酗酒过度去世了。

  怎么说呢,最大的感受就是,庆幸自己和他们走的路不一样。

  《On the Road》读后感(八):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游记

  看完英文版感觉无论是翻译还是电影改编都是非常有难度的。说拍成电影不容易是因为要如何拍出一个完整的还要好看的故事来对导演绝对是一个挑战。所以对这个电影还是非常期待的。

  翻译的难度在于英文原版中的大量的口语俗语俚语,以及很多不规范的词汇,这些词汇里面有些甚至是在字典里都查不到的。这还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保持原文的整体风格。我想很多人看了中文版后对这部小说一头雾水的原因就在于中译本将原文的整体风格丢失了。

  要想把这部书翻好并保留它的文风,一定要找到与之风格想对应的语言,切忌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这样也许每个句子都是对的,但是风格就跑偏了。私以为,当下流行的那种不羁的、调侃的、随意的、还带点幽默的网络语言能在某种程度上与原文的文风相切合。想到这点,真想亲自尝试一下,因为在书店翻了翻中译本,感觉很生硬,没买。

  这部书,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小说,还不如说是游记。

  Unfinised……………

  《On the Road》读后感(九):只有肉体在路上,只能肉体在路上

  好几次都放弃了,从Kindle里删除,又装回去,又删除,反反复复。

  按照大儿童的说法,这书太啰嗦了。但我觉得这只是有点流水账而已,不过确实让人感觉到心烦意乱。我是得比这文字的混乱程度还有混乱多少,才能把这书看完啊。

  Dean绝对是一个无法控制自己的人,随着自己兴致所至,到处游走,触碰法律,不停离婚、结婚,绝对是不安分的主。然后他其实也没做什么大不了的事,最张狂的,但是也是最可爱的是,他在城郊偷了车开到城里,又从城里偷了车返回城郊,来来回回。Dean是个胆小的人,他不停逃出自己的生活,任着自己的欲望倾泻,让身边的人陷入绝望。Dean也是个能量有限的人,即使这么折腾,他还是被不停吸回三个女人身边。他做的就是不停脱出,再不停被抓住,像海带一样在海浪中摇曳,却也去不了哪里。他读尼采,最后读普鲁斯特,从权力意志跌落到追忆过去的时光,总之,他很无力。

  al则远比Dean自在,和前妻分开后,他就没有多少需要逃离的东西,也没有什么需要奔赴的东西。只需要追随Dean煽起来的火,就可以一次次穿越大陆。对于路上的艳事,Sal似乎总是失败的多,然而都很真挚,真挚到没有Dean那样的纠缠,没有结果,雪化了没了踪迹。作为叙述者的Sal,经常细细讲述路过的美景,看到的夕阳,夜色,夜间的虫鸣,丹佛暗暗的灯光。这些,恐怕是狂热的Dean所看不到的,一生都看不到的。

  我大概和Sal挺像的,因为心跳的太慢,可以看到很多风景,却很难与人讲述。

  也许我们可以说,这垮掉的一代,这种不顾一切的上路,是对近百年来可笑的中产阶级生活的反抗。但哪个年代,哪个国家没有不顾一切上路的人呢?在路上,突然一切束缚都解除了,你所能信任的,只有同样在路上的人对你的信任。那种信任,是在孤独中直面自己内心的渴望产生的,是对自己的信任,这信任也给了同在路上的一切伙伴,他们多像自己啊。

  以前常常听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但其实只让灵魂上路是很困难的,估计大家都意识到了,现在也没人说这话了。没有身体的移动,是没法挣脱任何束缚的,特别是,假如灵魂不存在呢?你能控制的也只是肉体,只有肉体。大步走在路上,有大地给的安全感,仿佛数千年建立起来的文明已经消散,你能面对的就是你,还有别的你。

  al还是和Dean告别了。在路上,能走多远呢?我们似乎在死亡前,就不再在路上了。

  《On the Road》读后感(十):在汽车旅馆里看地平线上的太阳

  几年前的夏天,一个人在新墨西哥州驾车旅行,看着地图七拐八绕找到了预先在网上订好的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青年旅馆.窗边一张孤零零的旧沙发,一个用来种花的锡制水壶,厨房柜台上写着"剩菜请留在这里喂驴"的纸片,还有屋子边上躲藏在柴火堆后面的"新墨西哥州际公路"的路牌,是我能留下关于这个地方的所有视觉记忆.

  晚上碰到两个从教会学校来度夏天的孩子,开着辆比他们两个加起来都老的美国车.在南方依然炙人的夕阳里,我们坐在院中的凉椅上,一直聊到星斗满天,全然忘记了跋涉的匆忙.

  也是在一个小旅馆的黄昏里,Sal Paradise睡了个午觉,翻身醒来,看到窗外如血的夕阳,小镇的铁轨,还有一些我记不清楚但是让人觉得世界忽然凝固下来的情景.他看到了什么已经无关紧要,那一刻的平静,足以再次唤起我对无限延伸的公路的向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