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恨不如期》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恨不如期》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9 20:01: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恨不如期》经典读后感10篇

  《爱恨不如期》是一本由月下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恨不如期》读后感(一):世上再无张爱玲

  返回来再想书名《爱恨不如期》,还是有点儿想不明白,究竟不如期是个什么意思呢?是不如期而至的意思吗?也就是在替爱玲惋惜吗?但有句话说“存在合理”,其实,爱好好,恨也罢,发生了,过去了,就必有其存在的道理,说到底,这世间凡事不都是有因才有果吗?其实,张爱玲本人对自己一生,尤其那场轰轰烈烈爱情,早已不置一辞,热闹的却是围观的人,始终评判不休。但世人需要这一点点平凡庸俗的热闹,因这世上再无张爱玲。

  张爱玲的作品影响者众,但是我总以为,凡事做第一人便好,描摹得再像,也终落得个模仿,少了个性。也许是因为张爱玲太有影响力,所以每个人心中自有一个自以为是的张爱玲,那么总会觉得别人眼中的她不如自己眼中的她更透彻。所以在读此书前,不是没有一番犹豫的,怕旁人的解读毁掉了自己心中的张爱玲,怕她解析的张爱玲与自己明白的那个人有出入。

  但不能免俗的我,终究还是翻开了书。

  看得出来,作者月下还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仅是对张爱玲的作品有着清晰阅读,而且对于张爱玲的种种延伸书籍也做了不少的分析。此类书应该是对于一位喜爱作家的第三层解读了,那么,就掺加了更多作者借助他人目光的额外因素

  解读张爱玲,无非只有两件最重要的事。一是她的每一部作品本身,二就是她与胡兰成的那一段往事。她的作品也是有争议的,好的声音是百分百地称道,不好的声音是站在政治立场上,认为她的作品太“小”,只涉及到男女,而张爱玲本人则理直气壮地说,自己要的就是这种“素朴”。在书中,月下一篇篇文章地加以解析,写作内心背景,当然最重要的是不时地提到胡兰成本人,让我们可以看出张爱玲当年的写作历程,从惊艳上海,“出名要趁早”的惊人论调,到特立独行,不依附于任何人,但终究免不了陷入胡兰成的小漩涡,在她的写作历程中,她的人生可见一斑

  从前我也是与众一同棒杀胡兰成,觉得那是个负心忘义的浪荡子,负了张爱玲的一片真心。但是人到中年,也便多了些谅解。试想,以张爱玲的才华,仰慕她的人绝不在少数,只是众人都少了些接近她的勇气,只有胡兰成靠近她,对她说出她的好,再孤傲的张爱玲也难抗拒这世间唯一的温暖更何况胡兰成句句说到她心里,以孤傲著称的张爱玲,其实也是需要依偎取暖的。再进一步说,张爱玲的目光那么独到,她眼中的胡兰成当年也必是有入了她眼的好,世人之后不停地批判,其实不也是在批判张爱玲的遇人不淑,间接地否定了她的智慧吗?当然,女人在爱情面前总是有可能冲昏头脑时候,我不确定张爱玲是哪一种。但是我觉得我们后人实在是没有必要一味地否定胡兰成,毕竟他也曾在张爱玲的生命短暂地发过光。爱玲不记仇了,记仇的倒是围观的人。

  总的来说,本人与作者的许多趣味倒是很一致的,比如她喜欢的金庸,书中也借用了不少金庸作品中的角色来阐释张爱玲作品中的人物。还有她不喜欢的冰心等,我也如此,也许我们都是不由自主地受了张爱玲的影响。但张爱玲的荒凉气质,我觉得可能还是有过创伤童年的人解读起来会更容易,那种哪里都附着不到的空虚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体会得到,我认为作者可能并不能真正地感受到了。还是那句话,喜欢张爱玲的人,便觉得她处处皆好,不喜欢张爱玲的人,便难以理解。我只能说,这世界不是绝对的,我们谁也不能强求别人的想法非要和自己一致,但是我们与张爱玲相遇的人,走进了她的作品,也在她的作品中读到了自己的人生,我们从那孤独中感受到了我们内心寻找的,就足够了。

  张爱玲的书是隔不久就要拿出来温一温,所以与张爱玲有关文字也总是这样一次次地接近,怕误了关于她的每一个字。

  《爱恨不如期》读后感(二):生命,总会有一些荒凉

  说实话,我是不喜张爱玲这种孤傲、冷漠、疏离的世间姿势的,但这并不影响我读她,以及读她作品的喜好。说开去,张爱玲是她那个时代中一个真实的人,她依照自己的真性情活了一生。----我欣赏这种真实、勇气和坚强。还有,她以旁观者般的冷峻和清醒,用她的文字,冷眼揭穿着人世苍凉、世道的沧桑,使人于扰攘红尘里翻腾打滚的疲累中有了一些贴心的释放。

  也许,张爱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她冷眼旁观着这个社会清楚地看到了人性中的渣滓:刻薄、自欺、自私、苍凉、孤独、欲望、荒谬、媚俗……她把所感所想渗进了她的作品人物当中----一些男男女女、小市民生活当中----他们的苍凉的结局,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人世的实录。我虽然明知是这样,但是不愿意使自己只感应到世间的冷漠与麻木,我更愿意相信这悠悠人世,有很多龌龊的同时但更多充满了人世美好的温暖与感动

  这本书,一反大多数从张爱玲家世说起的套路,而从张爱玲的作品及其笔下人物出发,透过其作品的表达,与读者一起发掘张爱玲的思想灵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张爱玲把她的情感、灵魂、思想都真实地托付于她的作品人物身上,探索其作品人物的灵魂思想,也许能让人更大可能地发掘一个真实张爱玲的思想世界。作者果然是一个张爱玲的资深研究者,阅读全书时发现,作者对张爱玲的作品以及作品里的那些人物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般的熟稔。藉由着对张爱玲作品人物的探索,期间也穿插了张爱玲的人生片断,当期时的所感所思,就像张爱玲此时正生活在其中一样,让我们看进到张爱玲生命的种种里去了。---童年影响了一个人长长的一生。造成张爱玲冷漠、疏离、孤傲的性格,正是因为她不幸的童年生活所导致的吧?母亲对张爱玲姐弟俩的感情是如此疏离,姐弟俩感应到母亲浓浓的爱大概是母亲出洋前的那一段短暂时光吧。从张爱玲4岁、弟弟3岁以后开始,从那以后母爱缺失的开始,母亲慢慢地只能成为他们以目中的一种念想吧?他们在慢慢地长大,但与不在身边的母亲心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作为前朝遗少的的父亲,又何曾给过他们多少爱?鸦片、后母,人世最可怕事情都给张爱玲姐弟摊上了,父亲把生活、感情的种种不如意发泄在姐弟俩身上。父亲、后母随意打俊美纯良的弟弟,关押倔强的张爱玲长达半年之久……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张爱玲无法感受到亲情的爱和快乐,有的只是无尽的不堪,也许正是这些导致了张爱玲对情感的冷漠,连对血肉相连的弟弟也是这样的陌生疏离。即使五十年代孤身一人离开中国前往美国,竟也对弟弟不发一声而去,乃至弟弟张子静去找她,同是疏离冷淡姑姑张茂渊只是没有任何表情的告诉一声张爱玲走了,张子静那一边默默往回走一边流泪的孑然背影直令人心酸而充满同情。张子静的心是柔软的,但无奈家人都有了一颗冷漠的心。柔软的心总容易受伤。我想,也许这一生当中,张氏家族里,有着一颗柔软之心的张子静的伤是最痛的。而孤傲,我想张爱玲是有足够的资本骄傲起来的,二十来岁正当韶华之际已在文化大红大紫了起来!“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信心飞扬!这位天才的作家,享受着出名带来的满足和快乐!但她却又是这样的孤独。与周围人的疏离,使她缺朋少友。除却香港大学读书时的女友炎樱之外,再没一个真正的朋友,直至遇上了胡兰成。胡兰成给她一种如此强烈知己感,让她第一次(一生当中也是仅此一次)尝到友情之外的心仪美好。她爱了,陷进了爱情的爱恋之中。一旦爱了,纵使高傲如张爱玲,见了胡兰成却使“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在爱情面前,高傲的张爱玲这样自甘低微却又如此快乐着!轰轰烈烈深情地爱过,最后爱情却萎灭了,张爱玲一颗爱情之心萎谢了,可她骄傲的灵魂仍高高耸立!----这就是那个被爱伤害过的民国才女,那个只遵循自己的内心自顾自去生活的真实张爱玲。她骨子里的那股坚清决绝,使她愈加看得清这人间的秋色,于是她借了文字的衣壳,清醒地诉述着人世间旦古不变的生命话题

  本书作者不单仅仅是通过张爱玲的作品与我们解读张爱玲,更难能可贵之处是把眼界扩宽,从张爱玲的笔下人物出发,全面深刻剖析了人性的本质,从对作品人物的探讨延伸至宿命、刻薄、爱情、悲悯、孤独、欲望、虚无……等十六个人生的命题,因而这本书的内涵深厚了。

  《爱恨不如期》读后感(三):爱恨不如期

  看了月下这本《爱恨不如期》让人感概月下同学又一次肢解了张爱玲。 张爱玲一生逃离,恨不能离人群远远的,让人找不着她,恨不得低到尘埃里,可是喜爱张爱玲的粉们的迷恋和痴狂,又一一次用自己的话语解读分析感悟,也让我们一次次在文本中慢慢感受一个越加真实的张爱玲。当然也欢迎各种角度各种方式的“肢解”。

  此书副标题是“遗世独立张爱玲”,当然句句皆关乎张爱玲。借分析张爱玲文字中的主角们,将之总结为十六个女性关键字:宿命、选择、刻薄、纯粹、自欺、自恋、爱情、悲悯、苍凉、孤独、心经、欲望、荒谬、媚俗、虚无和背叛。三十二个字,字字诛心。

  尽管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于是在四五十年代情势所迫,其他作者屏气凝神隐匿时,张爱玲横空出世般夺目。尽管被人誉为文艺奇葩,誉为天才,誉为传奇,但她身上从来毁誉参半,“有些人鄙弃她的繁丽,有些人斥责她的立场,还有那些崇拜她的人,只爱她身上与众不同光环,欣赏、爱慕,却并不真正懂得她。”张爱玲本不欲为人所知,不见陌生人,不搭话,不喜沙龙,连在异国他乡得知早年作品被发表都会来信禁止的她,几乎就一生活的旁观者和观察者。张粉们总想从她的寂寞故事里刨出一些更显“懂得”她的元素,于是肢解分析,也从其经历文字人物种线索中寻找各种证例,并冠盖各种鲜词标签,张粉们满足于这些标签拼合出的这个看得见的张爱玲。可到底能够多懂她?都说张爱玲有三段情,但相信她的决绝,她欲懂其的人始终只一人。胡兰成的投机取巧,“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从此以为“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岁月终是不静好。让人真恨这无常,爱恨真不如期。

  我读这本《爱恨不如期》很惊喜。作者对张爱玲及其作品都非常熟悉,不光是张爱玲,对红楼梦,对金庸亦是,于是她的文字不光立足于张氏及其笔下人物,更将之延伸开去,借此说彼、旁征博引之力十足,谈女性,谈爱情,谈人生,谈宿命,谈虚无,谈两性等等皆是游刃有余。明看不过为张氏笔下角色们的解读,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环境背景、外力因素等等,其实更是三四十年代的世情洞悉以及女性形象成长变化及其复杂成因。作者叹息这些纸上女性的命运,也纵横笔墨将意蕴超越于张氏笔下人物。更难得月下的文字清醒、睿智又饱含温情的关照,张迷们不能不一读《爱恨不如期》。

  《爱恨不如期》读后感(四):爱之则更怜之、懂之则更爱之

  张爱玲如果不是因为与胡兰成的一段恋情,估计不至于有这么大的争议。也正是这段感情,当张爱玲与之决绝后,那曾经的写作才华也随之而逝了。

  有太多作品分析张爱玲了,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如果你喜欢张爱玲,那么你必然对她的书甚是喜欢,由此带来的阅读的喜悦则更甚。

  而本书不是从张爱玲的家世、身世、成长以及写作角度来描述张爱玲的,而是在对其作品中各类人物命运、性格等方面的概括和总结基础上,形成了全书的章节。这也就是张爱玲一生命运的总结以及性格的显现。透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再次体味一下张爱玲笔下的人物诸多特征,而由此更进一步的体会张爱玲自己的性格特征。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

  作家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自己的文字创作,来反映自己对人生、命运、生活等诸多方面感悟与体会。张爱玲就是如此,她正是用她的文字,揭示她生存的当世的沧桑、冷漠,由此反映出自己的孤独与悲悯。她黑暗的童年,给她留下的只是冷漠、孤僻,因此,她一生都对外界采取退缩、警戒和冷漠,所以小说善良的人都活得很悲苦。当张爱玲离开父亲逃到母亲那里时,母亲给了她两条路,让她选择:“要么嫁人,用钱打扮自己;要么用钱来读书。”张爱玲毅然选择了后者。她唯一的生存工具——写作,《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却成为她的成名作,这也向上海文坛宣布了一颗夺目的新星的来临。

  她写不少文学作品,但是真正能够体味到她创作的魅力或者领悟到她文学作品中所要表现的滋味,这样的人很少。她在寻找知己。更或许缺少一种被爱的感觉,张爱玲很渴望爱,当她遇到胡兰成,因为相知,所以懂得。懂得,比理解更高一个层次。这就是为什么智者总是寂寞的,因为难得有人懂得他。而张爱玲碰到了,所以她义无反顾的遵循。张爱玲渴望爱情的纯粹,可是现实并非如此,因此,她的小说中也几乎没有纯粹的爱情。当自己爱情也这样消失的时候,她更深的体会到人生中的那种宿命感:人生的波折不一定来自外界,或者根本就不是来自外界,而是心魔-是内心深处那根深蒂固的宿命感。

  就象张爱玲在《金锁记》的开头说的:

  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应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纸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后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点凄凉。

  《爱恨不如期》读后感(五):从了解到理解

  我不是张爱玲的粉,虽然读过她所有的作品,有的也不止一遍,但对这个女人我只是单纯的欣赏,并没有对偶像的那种爱恨。

  她的作品总给我一种森森的感觉,压抑憋闷,却又像受虐狂似的欲罢不能。

  而张爱玲最被人熟知的就是已经被现在的那些言情用滥了的“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却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当然,被滥用导致这句话已经早就失却了原来的味道,就像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好在张爱玲是一个可以重新骄傲和倔强的人,尽管她后期的作品会让她痴心的读者们留下一个类似于红楼梦续本的遗憾。

  真正的张粉,是讨厌胡兰成的,因为无论张爱玲如何倔强和坚强,她所受过的来自于胡兰成的灾难还是严重影响了她的心境从而影响了她的创作。所以,《爱恨不如期》的作者月下在整本书中都会自觉不自觉提到胡兰成,而且颇有怨怼,当然,要说张爱玲的故事又怎么可能缺了这个人呢?

  我觉的,我之所以能够忍受张爱玲作品中那氤氲不散的忧郁阴森之气,最多的原因是因为我爱极了张爱玲的语言。

  她的文字就像暗夜遮不住的璀璨绚烂,那华美也只能通过她的把握才不让人觉得虚浮和卖弄。除去这份感官的愉悦,她冷静而一针见血的各种腔调,譬如说和那句“低到尘埃 ”里一样有名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之说。读来读去,“清冽”二字似乎唯有张爱玲才能配得上。那份对世事的洞察和明了,对于人心体察的透彻是无第二人可以比拟的,这或许也与张爱玲出身没落世家大有关系,而对于这一点,月下在书中也多有提及。

  月下对于张爱玲的熟知在《爱恨不如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篇章都以张爱玲作品中的某段话作为引子,而在内容中对张爱玲作品语言的多处自然引用和将故事情节与张爱玲自身境遇相比较的片段都可以看出月下对于张爱玲的了解,而月下对于张爱玲作品及个人性格的分析则更能体现出其对于张爱玲的理解和热爱,而《爱恨不如期》就此也就成其为“有关张爱玲最具个性的解读”。

  月下的文字或许是因为看多了张爱玲,不自觉受到了其文字感觉的浸润,读起来的感觉也颇有张爱玲遗风,清醒而又怀有天真,虽然阴郁却不失鲜亮的色彩,让这一部单纯的人物解读作品也可以使人颇有兴味地读下去。

  《爱恨不如期》读后感(六):岁月并不静好

  因为是写小说的人,所以喜欢研究小说中的人性及人文价值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及思想脉落,现代几位小说家,最爱张爱玲。她的思想像金庸武侠世界里的奇花异草,不由人不一一采撷。

  张爱玲小说一贯的基调是苍凉,她曾在文章里反复用到“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这句话,而这句话像极了张存在于世的姿势——孤傲、苍凉、唯美。

  本书从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出发,全面而深刻地剖析了人性的本质,人类的生存境况和对生命走势的取向。全书提到宿命、纯粹、虚无、爱情、媚俗等几个命题。

  比如宿命是讲一切都是早已被注定了的,这个注定的意思并非简单的指规律性的东西——人总是要死的,它潜在的含义多少得牵扯上神秘主义,比如冥冥中的力量,不可逆转的性格归宿,所谓一种性格植种一种命运。宿命论让人绝望,也让人安适,这得看你的人生态度——出世与入世的区别,不争者庄子最逍遥,但平凡的人不是庄子,在世间沉浮的过程里就有了某种无力感,卡夫卡、昆德拉甚至安妮宝贝都是写过这种无力感,只是卡夫卡的故事对普通人来说有些冷硬,昆德拉的文字理论太多以至抽象,而安妮的内容据说只有大学生水平,所以对哲学命题表达最灵动最贴切的人仍属张爱玲。

  诗人气质的作家喜欢把人物写得唯美以至缺乏真实感,很多时候是爱之深,责之切。与此相反,张爱玲的小说所写的是无爱,她对感情的处理方法令人惊诧却又提不出异议,《倾城之恋》是试探的,自私的;《沉香屑 第一炉香》是无奈的,自我出卖的;《金锁记》是腐朽的、沉沦的……总不能奉上一片真心。

  她笔下的男子自恋又无情,姜季泽,乔其乔,范柳原,不知不觉中,读者会爱上这样书中的人——只是,那自恋是否缘于他们的无知?那无情是否缘于他们的懦弱?没有原则没有担当的男人实在不能叫人喜欢;而她笔下的女子,曹七巧的庸俗、刻薄,白流苏的精明、世俗,葛薇龙的虚荣、堕落……连虞姬惊艳一死也暗藏玄机。世间的不堪,都被张那双利眼穿透,巧心捕捉,丝丝入扣,暗中抛索,像白公馆四爷手中的胡琴伊伊呀呀地响着,道出一个古老又真实的故事。

  在四五十年代的上海,由于政治情势所迫,很多作家屏气凝神,处于隐匿状态,只有张爱玲横空出世般的夺目,她喊出“出名要趁早。”

  也因此,柯灵曾劝张爱玲千万别站错了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当一个人开始把自己划分到某个行列之内的时候,他就不再是自己。艺术是很纯粹很干净的一个词,艺术家不能进入任何组织,否则,他的作品就会或多或少地扭曲。张是孤僻狂妄的,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药师,什么江湖大义,什么国家安危,都不在她的眼里,所以她的人物和观点没有政治倾向,也没有虚伪的教化,她的文字是最最真实的表达,她是真正的文艺奇葩!

  有些人鄙弃她的繁丽,有些人斥责她的立场,还有那些崇拜她的人,只爱她身上与众不同的光环,欣赏、爱慕,却并不真正懂得她。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爱取巧的胡兰成恰巧出现,让她以为她遇见了爱情,因为他懂得。

  胡兰成总说,“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那是一种陶醉的语气,他喜爱她身上的一切特点,自得的模样如数家珍;他还能欣赏她的聪明,由爱而敬,“我是生平不拜人为师,要我点香亦只点三炷半香。一炷香想念爱玲,是她开了我的聪明。”

  他写下: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然而,岁月并不静好,但张爱玲仍有一身惊艳留存下来。

  《爱恨不如期》读后感(七):她的张爱玲

  文/李伟长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也就有一千个张爱玲。问题是,这么多个张爱玲,写出来能立于纸上的有几个?

  写张爱玲,要出新意很难,因为关于她的花边太多,正史多,野史更多,连论文都有很多,谷歌上输入张爱玲三个字,0.14秒就能找到230万个结果,不乏奇葩论调。然总有人迎难而上,比如月下这个作家。之前知道她很喜欢张爱玲,但还是没有想到,竟然喜欢到了能为她写一本书的份上,这便是《爱恨不如期》一书的由来。

  这是一本没有学者腔的作品。作者月下不是正儿八经的院校学者。或者正是因为这样,反倒多出了几分真切和真诚,读来情深意切。我读过不少研究张爱玲的文章,从诸如女权、女性意识等文化维度去考量张爱玲,大概不是写给普通读者看的缘故,难懂不说,多数看不出作者的热切,即使有,也被论文格式挤得无处藏身。野史写法又太烂俗,格调很低,多是在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感情里捕风捉影,张爱玲的血统如何高贵,她外表如何看似刻薄实则单纯,她如何遇人不淑,才会上了胡兰成的当,胡兰成有多花心见女人就搞,辜负了张爱玲等等,八卦性十足。不是太深,就是太俗,少有刚刚好,不太俗又有点见识的文章。

  月下对张爱玲的解读,倒合我的意思,有论文的见解,也有野史的趣味,在众多的怀念张爱玲的图书中,算是较为独特和别致的。虽然月下也谈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感情,对胡兰成也有贬损,但她的重点并不在这些态度,而是由此探索进入张爱玲的内心,如止庵先生在推荐语中说道的,作者对张爱玲在想什么更感兴趣。在月下看来,张爱玲小说里的人物个个有生命,像真实存在过一样,并不像虚构的角色。就像她说《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佟振保是一个好人,公认的好人,对于母亲的孝顺,对于弟妹不辞辛劳的提携,对于朋友的联络照顾”,仿佛是在说一个真实人物,而不是小说角色。这样的解读书里很多,看得出作者对张著非常熟稔,对其中人物如数家珍,言语举止、性格心肠都盘桓在肚子里。

  这样的解毒方法便是此书最大的价值,正如我们常常说的,小说家虚构的人物,也是真实的存在,是有生命气息的实体,一旦完成,便是独立的,就与作者同在。月下深谙这个道理,进入了张爱玲的小说世界,与这些人物站在了一起,感知他们的气息,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洞察他们的爱情观念,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刻薄、冷酷、扭曲和些许变态的女性心理。通过小说人物去触摸和感知张爱玲,你不必怀疑文不如其人,在张爱玲身上,人文同步,她的所想都在小说里,在佟振保的心里,也在曹七巧的嘴上。在张的文字里,女人与感情从来就是主体,她的爱情哲学至今有效,因为人心没变,人性依旧。

  张爱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番细致分析后,月下这样回答:张爱玲就是张爱玲,她相信凯撒的归于凯撒,耶稣的归于耶稣,政治的归于政治,个人的归于个人,自己的归于自己——她有她自己的判断,有她自己的完整,有属于她自己的与旁人无干的天地。这段话很好地总结了张爱玲这个人。月下是张爱玲的知音,是懂她的人。民国女作家中,张爱玲是少有的最接近自由的人,她对政治和道德的不理会,伤害了她的人,却成全了她的文。

  与其说这是一本张爱玲思想评传,不如说这是一本私人阅读笔记。在稍显随意的体例和结构中,月下的阅读点滴穿行在文字中间。我想说的是,结构是一本书的骨架,骨架不稳,整书就会失衡,就难有玲珑有致的美。月下需要一个文字结构师,对她的文字进行重新排列,理清脉络,提炼重点。权力需要关进笼子里,才气也需要。

  《爱恨不如期》读后感(八):当张爱玲遇到金庸

  张爱玲遇到金庸会会怎样?这里说的不是棱角峥嵘的张小姐遇到四平八稳的査老板,而是白流苏与郭靖擦胸而过。这幅奇异的图景,是在女作家月下作品《爱恨不如期》中看到的。

  月下是张爱玲与金庸的双料粉丝,在书中多处可以看出来。一般读者都觉得两位名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然而月下却偏偏打通了其中的关隘,像把长江之水引到黄河,又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气血运行周天,可以陆地飞行,发现了新世界。于是,她自信满满地写道:“最爱张爱玲,她的思想像金庸武侠世界里的奇花异草,不由人不一一采撷。”

  她写张爱玲的孤僻狂妄,“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药师,什么江湖大义,什么国家安危,都不在她眼里”;她写张爱玲情伤之后“我自将萎谢了”,像“《白马啸西风》里的李文秀牵马回中原,也是一样的怅惘”;她从《色,戒》王佳芝和易先生的关系,想到《飞狐外传》里“田归农也没有爱上南兰,只是喜欢她的美艳,想据为己有,后来就厌倦了”……这些比附都很陌生,很精彩。

  张爱玲在短篇小说《爱》中发了一句流传至今的感慨:“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想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却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这句话被后人们反复念叨,谱成了曲,唱成了歌。到月下这里,唏嘘成了江湖剩女的一声叹息。“这个刚巧赶上是多么难。袁紫衣错过了胡斐,胡斐错过了程灵素。男人的过错日后可以挽回,胡斐又有了苗若兰,令狐冲又有了任盈盈。而女人一错就是一生,李秋水如是,李莫愁如是,程灵素如是。”

  我很欣赏月下的穿透力,她从《心经》里的许小寒,看到了《小李飞刀》中的龙小云,同是“孩子似的天真,孩童似的残忍”。这种穿透力让我们发现很多书中惊艳处都是相通的,就像柳河东的“伐竹取道,下见小谭”,像黄山谷的“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也像杜丽娘“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真的是枉然。也许是张爱玲的悲剧人生,感染了月下的情绪,这本书给人感觉最深的是怅惘。月下有一双类似张爱玲的眼睛,过早显露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天分,目光尽处是一层淡淡的暮霭,笼罩于斜阳草树之上。一叹清角吹寒,再一叹,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对于胡兰成,书中多处有微词。她认为,“《今生今世》里的胡兰成是中国文学中难得一见的唐璜式人物。他对女人,情虽不伪,却也不专”。这话说得很客观。首先,因为世人了解胡兰成,批判胡兰成,用的绝大多数都是他半自传体的作品《今生今世》中的材料,用他自己的话来骂他,这样的结论是否正确恐怕骂人者自己也要怀疑。其次,“情虽不伪,却也不专”,对很多女人而言并非可憎,不信你去看那《天龙八部》中一张国字脸、浑身细皮白肉的段正淳,他要比胸怀大志的慕容博父子强上多少倍?

  书中还写道:“张爱玲的交往完全随心所欲,不受束缚。她和日本人池田笃纪相交甚密,又经常出入周佛海家,从来不会避嫌。在张爱玲眼里,人是按照聪明人和不聪明的人,而不是按照好人和坏人划分。所以她宁可和聪明的坏人来往,也不愿和愚笨的好人相处。”在道学家和民族主义者眼中,这一句分明是在为张爱玲护短了。因为,彼时正是日本侵华,池田笃纪是日本外交官,周佛海是汉奸,张爱玲此举算不算糊涂呢?

  然而,这正是月下的可爱之处。我笔写我心,你有意见是不是?请保留,或者来辩上一辩,这厢奉陪到底。

  最后,我冒昧向月下进一言,其实你的文字和胡兰成相近之处甚多。不是我灌迷魂汤,你且思量,或许另有乾坤。

  文章来自胡兰成网

  http://hulancheng.com/

  《爱恨不如期》读后感(九):爱恨不如期

  一边长大,一边感受到另外一个自己在被扼杀。

  没有办法在某种高度感受到她的美,却不自觉得靠近。血液里流淌的,内心跳动的,为什么一直惶惶不安着,像是丢了某样东西,失魂落魄,又像是从来都未寻得,而在茫茫人海里愈发迷茫着。

  本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女子,最后又活成了什么样子?

  看着别人的故事,看着看着就哭了。然而在自己人生的故事里,却铁石心肠地做了一个无心人。多少次内心的起起伏伏,都是一个人的故事。

  应该是敏感而多愁善感,却又没心没肺什么都过目就忘。

  囿于自己感官的感受毕竟都是为赋新词。

  谁是困兽?不懂放手?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你想和她上床,她也想和你上床,你们都知道总有一天你们会上床,但不知道你们会在哪一天上床,这就是最好的时光。”侯孝贤如是说。

  “人生大抵如此,被所爱的人深深地伤害,与不爱的人共度一生,却深深地伤害了爱自己的人。”

  他的确不堪,他不懂沉淀的忧伤,不会像范柳原那样忽然有一天醒悟到生的无奈,虽然都是情场上的老手,柳原吸引人的地方也只是那一刹那的低沉,而胡兰成呢,像湖面上那一摊摊的浮萍,没有根,不知痛,索性天天嬉皮笑脸。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他写下: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胡兰成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男人,你搭理我我便搭理你,你需要我讲几句笑话,我也乐得逗自己,而搭理他的女人从来都不少,他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享受的机会。

  她的文字绝对不是简单的辞藻堆砌,那华丽是一种天赋,与生俱来。

  本来就是个看客,这下更把热情在生活中全部抽离了。张爱玲是一个旁观者。

  这样的女人大都会用文字来跳舞,舞跳得过于高明,便没有了舞伴来陪,只落得人在高处,灵魂总是寂寞。

  终究不愿意炼就的铜墙铁壁,八面玲珑。爱自己,就让那颗心自由的舒展。

  都说爱玲是个极冷的人,其实极冷的人是李碧华和亦舒,她们自认为洞察世情,然后以凉薄面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