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養的迷思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教養的迷思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1 21: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養的迷思的读后感10篇

  《教養的迷思》是一本由茱蒂.哈里斯 (Judith R.Harris)著作,商周出版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00年06月01日,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養的迷思》读后感(一):相当有启发意义的一本书,虽然不很认同作者结论

  最大的启发,是让人注意到此前被忽略的同龄伙伴团体儿童人格形成的不可忽略的影响

  不过,我对作者的结论不是非常100%认同,感觉作者有点矫妄过正了。

  我直观的意见是,父母兄弟姐妹,伙伴,同学老师以及社区社会环境都在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最终形成的人格模式,是所有这些因素的合力的结果。至于其中哪些因素影响大,哪些影响小,需要具体地去研究

  个人的意见是,大部分情况下,因为父母和兄弟姐妹通常给的压力威胁没有外部的团体大(书中言“因为外面的世界并不会因为他们是孩子而对他们特别优待。在家中,他们可能会听到‘你的作为伤透了我的心’,但是在外面的游戏操场里,他所面对的是‘你是笨蛋’ ”),而外部团体的压力和威胁,则取决于团体的人数(?)以及共同生活时间长短等因素,因此大部分情况下,儿童人格的形成主要受与他长期生活的最大团体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需要意识到,对尚未有独立判断能力的儿童而言,父母们是在跟外面的团体竞争自己后代影响力

  《教養的迷思》读后感(二):现代教养焦虑

  有一段时间很喜欢看Bill Burr的脱口秀,他的风格愤世嫉俗完全不鸟政治正确。在好几次表演里他提到一个观点,说人类大概是在这地球上的,唯一会照顾弱者和伤者的生物了:我们给病人鸡汤,吃药,治愈他们,不像其他的生物会选择把自己族群里的弱者丢给残酷大自然母亲决定ta们的生死存亡。于是人类越来越多,终于多得大自然母亲似乎必须要来一场瘟疫或别的针对人类的灾难才能把过量繁殖的人类减少到地球能养活的那么多。

  这个当然是笑话,也有几分细思极恐的真相。放在现实里,我们确实不得不承认,人类对自己肉体精神欲求的关爱放纵(特别是衣食足知礼仪那部分人),确实已经越来越走入一个极端

  想想看,我们大概也是地球上唯一一种,除了把自己的后代喂饱、努力保护他们远离种种意外,还更在意我们的后代在心智上、精神层面健康,甚至包括世俗角度是否能称为一个“成功”“完整”的人。

  但一样米养百样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会照着父母的期待样子去长大。同样是一个幼儿园里出来的孩子,大部分会变成碌碌无为成年人,少数几个成功者,但也有少数几个人,可能会因种种原因不适应社会,而走上另外的歧路乃至犯罪,也就是所谓的“失败者”。

  期待越大,压力越大。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不成为“失败者”,至少是比自己更成功,现代社会的父母们可谓是操碎了心。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一套已经过时了,家长要和孩子交朋友;过早的挫折很可能让孩子失去自信心,大家都是赢家皆大欢喜最好;家庭教育言传身教重要,要从父母亲自己做起;老师学校等好的教育资源很重要,学区房归根结底还是要有的……

  但是这些真的都有用吗?

  如果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或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就能决定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要如何解释同一个家庭里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别呢:他们有同样的家庭环境,上一样的学校,接受一样的教育,最后却走上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而在另一个极端的例子里,自出生后就被不同家庭收养的同卵双胞胎,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完全不一样,但神奇地,他们就是和他们的兄弟姐妹在行为认知上那么相似

  到底是先天、后天,还是另外有其他的关键因素在左右着孩子长成什么样的大人?父母为孩子做的事,对他们的成功(或者失败)真的有影响吗?

  《教养的迷思》 在第一部分总结了这么多年在如何教养孩子方面人类发明的种种土办法、新理论,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论著等等,其中不乏种种实验数据 、样本研究对比,在用了相当篇幅一一剖析其互相矛盾错误之后,作者最后得出了一个会让人非常沮丧的结论:家长们这么努力,但对他们的孩子最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他们的付出可能一点用也没有。专家、研究者吵吵了这么多年,到现在还是谁也没个准。

  总的来说,最后你的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几率是一半一半的: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ta会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ta会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朋友圈、进入的社交圈影响。

  如果你相信作者的理论,那留给家长的就是一个很尴尬局面:不管他们做某些事,或者不做某些事,他们都没办法确定,这是否能够给他们的孩子带来什么影响。我都能想象得出,当初为人父母的家长,拿到这一本书,本以为自己能读到如何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金科玉律,结果看到结论一脸懵逼,面面相觑的囧样。

  但从另一个角度,这似乎也是一个把家长们从教养的枷锁解脱的可能。当父母按照别人家父母的方法、“专家说”等等,来给孩子打造教养的图景,孩子却没有变成“别人家孩子”,父母就会不断地自我责问,甚至逼迫孩子,想弄明白到底是谁的错,是家长做的不够好?还是孩子不够努力?进一步极端化。

  我们应该面对的事实是:人类个体思想观念、人格的形成等等是非常复杂的。而把一个孩子,从白纸一张 ,培养成有独立人格的一个人,这个过程和工作,也比建造任何已知的人类建筑机器更复杂,更充满不可控制的变量,根本不可能按图索骥。说得直白点,父母连自己的人生尚不能把握,又怎么能够为孩子去规划他的?

  所以,为人家长者,能够做的只不过是尽可能地去爱,给予ta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之后便是放开手,看着ta们自己去摸索,去犯错,过自己的人生。

  《教養的迷思》读后感(三):环境比家教对于人格形成作用更大

  人类人格特征的形成,来自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个方面。

  争辩性和攻击性的人格多半来自于先天遗传。

  后天环境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力远远不及社会影响力对人格形成的作用。儿童早期在家庭中习得的经验,当他离开家庭到社会上后,可能会很轻易的抛弃。儿童可能在家庭和社会中,具有双重人格。家里称王称霸小孩,在学校里可能是个温顺的小孩。儿童善于建构不同环境下使用的不同人格。

  在传统社会中,兄长带着弟弟玩,统御年龄小的弟妹,是很正常事情。小孩天生就不是平等相待的。

  1-3岁的儿童开始学习模仿,并开始交朋友产生友谊。孩子的社会化主要发生在游戏团体中,而非家庭中。儿童在3岁左右开始独立自主阶段,所以可以上幼儿园。

  儿童的行为模式是模仿大一点的孩子的,他们会修剪自己的行为以便和团体一致。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吃某样东西,威逼利诱都是没用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把他放在喜欢吃这种食品的孩子里,让所有孩子吃给他看。团体意识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

  小孩社会化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自己是哪类人,属于哪个团体,对于3岁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区分是性别和年龄。

  小学的6年,是最重要的6年,人的人格形成、社会化,都发生在这段时间。人类的团体意识开始起作用。关系一对一的友谊)重要性远不如团体的重要性。

  早熟的和年龄大些的孩子,在团体中的地位相对高,有统御地位。长大了也更容易自信心。幼年地位的高低对人格有长期的影响。个子小的孩子更容易在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不足

  同伴的重要性远胜于父母。没有父母的孤儿,如果有同龄朋友的童年,长大后人格并不会出现异常。因为他们有彼此。

  取笑是团体中最重要的武器,以便剔除团体中不受欢迎的行为。

  父母将很小的婴儿分床睡:在进化史上,狩猎的族群中婴儿绝没有单独放在一边的情形,因为到处会有危险,晚上的时候,婴儿都是和母亲睡在一起的。所以将4岁的小孩就睡到另外一间,是很不科学的。这样的独立培养方式不值得提倡。

  童年时如果家庭没有良好沟通,有严酷虐待情况,则儿童不能将家庭和社会两种情景的人格良好与家人分享,怕让家人看到他在社会上的样子,会导致多重人格的发生。

  启示:父母对于子女的影响,最重要的不是家庭的说教,社会和同伴对于人格的形成作用力更大。所以父母重要的是帮助子女选择好的学校、选择好的居住社区、选择好的朋友。“孟母三迁”就是这个道理

  《教養的迷思》读后感(四):这是本解决父母焦虑的书

  读完这本书,终于能正视一件事,即,育儿书并不解决育儿问题,他们都只能暂缓父母焦虑。边读边认同并描绘未来愿景都好似止痛剂,过时无效。

  由于这本书并不给出方法或意见,只有证明无数育儿理论是悖论的例子,很显然地,对读者会施以两种作用力。良性的一面是,若读者能正视育儿经只是种营销手段并慢慢跳脱,就有一定概率能减轻家庭焦虑,不至于给幼儿过多(本不属于他们的)权力或压力。非良性的一面是,若读者从此对育儿书怀疑论,则加深了其对命运论的认同,个人努力在家庭内部的作用会相对弱化,当然这种弱化在这个时代也是非常微小的,选择同侪环境亦是变相鼓励个人努力及竞争。

  另外,在目前偏(爱)西化的教养环境中,此书不啻是对华人教养的一种认同和鼓舞,保持家庭对幼儿的影响,能平衡同侪影响。关于这点不由令人联想到六十年前的那场运动,揣测下领导人也许只希望学生生长暴露在一种思潮下,就不会去注意那0.5%的人类基因的不同。或许这真的是那位领导人的理想,只是基数太大变量不可控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