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建筑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建筑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2 20: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建筑史》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建筑史》是一本由梁思成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3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一):大兴土木时不要忘记传统

  中国传统建筑和城市格局的大规模崩坏有两次,一次是上世纪初叶,大量西式砖石结构建筑的涌入,以及因通商、交通因素新兴起的城市或造成的城市中心偏移,余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40年代,建筑技法以及城市规划理念发生根本转变,造就了一批中西混合的城市和建筑,但因其地域时代局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及当时的发达地区

  第二次就是现在,由房地产政府投资拉动的全国范围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彻底破坏了一息尚存的古典城市格局,也将那些仅存的古典建筑都分割、包围在钢筋混凝土、千篇一律的现代楼宇之中。这种改变,对于古典时代的城市和建筑来说,是毁灭性的。

  去年去西安,看到现代化的曲江新区中矗立着一座大雁塔时,感觉很是异怪,登上大雁塔向西面瞭望,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总觉得有一种历史的割裂感。古典建筑的庄严厚重和典雅与现在大兴土木的现代建筑的呆板、轻佻和浅薄根本不可能有机结合。很多城市的当家人都只把这些历史遗迹当做赚钱的工具,才会生出这种无知势利的理念。

  不过目前,这种风气似乎终于有了一丝扭转的迹象。先是复古建筑的兴起和流行,尽管仍是造假,但证明认识上已经有了提高;而现在,对于城市格局的重视、保存和恢复似乎也终于被提上了日程。

  在现在这个时代去读梁先生这部开创新的杰作可谓正当其时。展开书卷,看到那一幅幅老照片、独到一段段叙述,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如果不是专业研究学习,可能读起来会有些枯燥。但这本书其实不需要精读总体浏览先熟悉大概,了解各时代的特征,即算完成了读这本书的第一步。

  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了,旅行根本是家常的事,在旅行有机会探访书中的古建筑时,再把书拿出来,在实物面前找到相关章节精读、细读,与实物对比着读,才会在这样的过程体会到读书和旅行的另一种乐趣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二):出门旅游必备

  书上列举的所有建筑,我知道我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全部看遍的了,不过古建筑比较扎堆的一些地方,像山西的五台、大同,北京,西安,河北正定等等,一定要去的。去的时候带上先生的这本书,然后在古建筑里面对着书上讲的看上一天。这些古建筑的所有特征,书上基本全部讲的清清楚楚。读着书里对每一个建筑的细致描写,能感受作者写书时花费的心血

  在书末尾的附文里,作者这样写道:“这部建筑史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南溪县李庄时所写。因为错误立场和历史观点,对于祖国建筑发展前因后果理解的不正确。例如:以帝王朝代为中心的史观,将各时期人民辉煌劳动的创造和智慧的累积,竟说成了封建主和贵族成就……(写于1954.1)” 现在看来,这几句被刻上深厚时代烙印的话,该是先生故意说的吧。作为一个对中国建筑史乃至中国历史有着那么深的研究的人,他肯定知道,当几十年后人们读到这几句生硬的套话,唏嘘的不会是作者的庸俗无知,而会是那个黑暗的时代。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三):读一半就感动不行,很难得的体验

  一般都是看完再打分的,可这次没等及(目前看到154页“三大士殿”)。 刚开始看绪论的时候耗得时间挺长的,特别是那几张基本结构的图,反复对比加各种百度(梁和枋的区分、础的读音等等),当时觉得这书够我喝一壶的,可就是真喜欢。哈哈,乐在其中矣(此处应有摇头晃脑表情包)。 过了磨合期,越往后看越迷恋。自己国家几千年的东西,随着了解,愈是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他俩在民国,我在现代,梁思成和林徽因感受着建筑,我在这看着他们。真可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那时候的营造学社经费估计也不多,一对小夫妻就在那漫山遍野的到处跑。搬梯子、测绘、拍照……辛苦自然有,但那种甜蜜幸福也挺让我这个单身狗羡慕的。(话说胶卷虽然也不便宜,但也别光顾着拍建筑,不知道多拍几张合照、旅游照没???) 一边看书一边百度。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有些心爱的东西你偏偏就留不下来。想抢救的没有钱,想保护的也拆了。身体本来就不好,又和吴晗吵了一架,林徽因也去世了…… 其实也没什么可写的,自己也没写过长评,就是有些感触。能整天徜徉在这些“美”之中多好啊!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四):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欧洲游学半载有余,四处游历,感慨于西方古建保存之完好气势之恢弘,醉心之余虽不能头头是道,却自信对其历史构造略知一二,今日读毕《中国建筑史》,顿感对祖国之伟大智慧,反而所知于皮毛尚不及也,自怨自艾油然!

朱夫子说读书要循序渐进,熟读精思,我深以为然,反思自己自去年至今,读过的书近百本,却一直都是无头苍蝇,随便翻读,每有收获,却难成体系,怀着这样的遗憾和反思,准备开启一个系列阅读,冠名“民国大师巡礼”,二月读过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今日这本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伉俪合作而成的《中国建筑史》就算是系列的第二本啦!读完只想叹其为天书一本,并非梁先生遣词艰涩,实在是本人毫无建筑学基础知识,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更是全然不了解,本书并不是科普读物,而是系统学术著作,菜鸟读来,天书一本,无可厚非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五):艰涩啃完依然一知半解的书

  为辅助这本书的学习,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参考资料。中国建筑史,可以有很多切入点。但如果从建筑学本身来分析而不是简要的介绍,建筑的结构研究的确是最为重要无法回避的部分。这是一本很技术的书,作者的着眼点即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神奇的木构建筑之斗拱。术语则应用了很多宋代《营造法式》和清代《工程做法则例》中关于结构的术语:辅作、偷心、出跳等,即便试图根据网上讲解和搜寻到的大量图片去理解,但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即使没有看懂,也可以从细节中体会到作者对学术的认真追求。书中以朝代为纵线,每个朝代的建筑,又按类型进行了分类,并列举了大量的建筑实例和画图。一些建筑的纵切图及其精细,很难想象一幅图所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但我想实地考察是做学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只有大量的一手材料积累,才有进一步研究的自信心话语权。梁思成在困难中所做的大量田野考察,我相信对中国建筑史研究积累了非常重要的史料。

  作者讲了十分,尽己之力了解一分,也会对自身有挺大的帮助。首先,是对中国古代建筑及显存的遗迹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地上建筑,汉代只留下少许石阙、墓葬和崖墓,盖因年代久远且经战乱,木构建筑不得遗留人间。主要见于四川,山东和河南有几处。魏晋南北朝主要是石窟及砖塔。多见于山西、河南和河北。例如太原天龙山石窟、河南嵩岳寺、河北与河南交界处响山堂石窟,石窟的意义不仅在于建筑本身,其内部雕塑和绘画记录当时建筑风格人物风俗的绝佳载体。例如内部各种佛塔的浮雕是为研究当时的塔提供了很多素材。隋唐起渐渐有木构建筑遗留,例如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最早的木构建筑。此阶段的砖石塔类型建筑遗留最多,可见到斗拱结构的日趋成熟极盛。五代宋辽金继续唐代对都城的经营设计,书面记载已有很多。木构建筑现今存留较多,最古的木塔为辽代的应县木塔。地方城市规模见苏州府文庙的《宋平江府图》碑,为古代官署建筑不可多得之史料。元明清遗留建筑已可从都城的整体规模角度来研究,比如中轴线设计、城中街道交汇处设钟鼓楼、市中心设牌坊、城门对应大街以城楼为对景、一正两厢、前朝后寝等。

  此外,看此书的一大好处还为开启了对河北正定县和山西大同县的热情。此前去云冈石窟和木塔、悬空寺的照片不慎丢失,很可以再次去学习记录。只因为近日天寒,待明年春天之后绝对可以考虑趁周末时间去这些地方实地考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