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图像中国建筑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图像中国建筑史》读后感10篇

2022-05-15 02:09: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图像中国建筑史》读后感10篇

  《图像中国建筑史》是一本由梁思成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图像中国建筑史》读后感(一):这是一部不甚完备但却是独一无二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Michelle|文)这是一本理解中国古代建筑有机结构的入门读物,也是一部不甚完备但却是独一无二的图像中国建筑史。说它“不甚完备”,是因为此书诞生于战乱中的 1946 年,四川宜宾偏远江村李庄。而梁思成这部英文著作,也是由他的老朋友费慰梅(Wilma Fairbank)女士追回丢失二十多年的珍贵图稿,直到 1984 年英文版才成书。80 年代末,由梁思成先生的公子梁从诫翻译为中文。梁先生借助古建筑典型的实例照片和图解,阐释中国古建筑结构体系在三十个世纪中的发展及形制的演变,并用诸多实例佐证中国建筑是如何孕育并发祥于史前时期,发育并成长于汉代,成熟并逞其豪劲于唐代,臻于完美醇和于宋代,显现衰老羁直之象于明代初叶,直至面对现代化挑战的当代。

  《图像中国建筑史》读后感(二):外行看热闹

  隔行如隔山,更不要说直接翻看梁先生所讲的中国古建筑史。所幸这本书还算浅显,序里讲主要是给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建筑史,用词用例也偏向简单。一路读下来,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对中国建筑的大体框架也有了一些了解。

  先生所著此书实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关于中国建筑的研究也尚未完整的展开,所看到的此书也是多年之后各种机缘下才得以出版的。只是先生已逝,有很多新的见解和认识无法讲出。后人能看到的,除了先生勾勒的建筑线条,也有先生用脚步丈量出残缺破败的近代中国。

  “研究中国的建筑物首先就应剖析它的构造。正因为如此,其断面图就比其立面图更为重要。”这是我翻看此书记住的一句话。中国建筑物独特的曲面设计和斗拱的使用,是区别于西方建筑特别重要的一点。跨不过斗拱,就无法再深入研究中国建筑的构造。而斗拱的立体图,给人的直观印象便是稳定,上面的重量借其十字托架,垂直传递给地面,负担也变成了稳定的砝码。

  木构建筑的时代划分,先生分为三个阶段:

  1. 豪劲时期,以唐为主,还遗存的建筑似乎只剩下山西大同的佛光寺;

  2. 醇和时期,以宋为主,经济的极大发展和防止建筑贪腐的作用,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官方建筑书籍《营造法式》;

  3. 羁直使其,以明清为主,斗拱的设计和使用更多的成了一种装饰。清代也诞生了中国第二部建筑书籍《工程做法则例》。

  步入现代,文化断层的缘故也好,西方建筑的冲击也好,我们所能够见到的一些新建筑中,曲面斗拱琉璃瓦的使用,却成了不伦不类的装饰物。身为外行,不知道从事传统中国建筑设计的工匠们还有多少,散落的传统技法和建造方法,是否还能够延续下去,真有点担心。

  建筑,建筑,除了按照时代划分,个人觉得功能上的划分也应该有三种区分:1. 居住使用;2. 政治目的;3. 宗教宣扬。建筑的发展,结合地理、技艺和风俗的变化,就如同固化的历史书,躲在我们的世界里和视线外。从先生的这本书,我想到更多的是古建筑对现代年轻人的意义及影响。话说寺庙也去过一些,南京的鸡鸣寺武汉的归元禅寺北京的大觉寺雍和宫以及散落在山西境内的一些寺庙。作为观光景点来讲,我们看重的可能只是“古代”的影子。拜佛吗?还谈不上用心。佛教对于年轻人来说,远了只是一个名词近了就成了时髦。我们可能会关注其文化属性,鲜有对这些建筑真正的关心和追问。现代建筑的大举入侵,这些寺庙如果失去了观光的作用,晚节更加可能不保。

  而对建筑的关注,也源于当年翻看的一本建筑方面的书籍《城记》,里面讲到新中国的成立和定都北京,乡下人进城一般的大拆滥建,城墙没了,胡同没了,丑陋的建筑却拔地而起。彼时梁先生的痛心和预言,现在读来依旧是让人难受。有些建筑拆了,有些念想断了,有些技艺失传了,就真的很难找寻回来。就像现在翻看先生的这本书,外行只能看看热闹,中国人的历史,从建筑这里已经断的七七八八了。

  《图像中国建筑史》读后感(三):命运坎坷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命运坎坷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图像中国建筑史》是梁思成在抗日战争时期完成的大作。抗战爆发后,梁思成林徽因离开北平,到长沙,到昆明,最后落脚在李庄,越走越困难,最后营造学社的经费断绝,无法再开展田野测量,只能进行文献工作,正好这时留在北平的朱启钤把当年他们测绘的资料翻拍了两套,邮寄给梁思成和刘敦桢,1942年在与世隔绝的李庄,梁思成终于有时间,把自己十多年走遍中国调查的古建筑,进行系统的梳理,到1944年,他和病中林徽因一起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两本大作,《中国建筑史》和英文版的《中国建筑史图录》。后者就是现在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1942年11月,费正清从重庆来李庄看望当年的老朋友,当他看到梁林夫妇时,他被惊呆了,当年北总部胡同中英俊潇洒的金童玉女变成了乡村困病交加瘦弱的夫妻,可是就在那盏菜油灯下。梁思成身穿钢马夹,把下巴支在一只花瓶上,为《中国建筑史》画图,离开了花瓶的支撑,他的脊椎已经难以承受头部的重量了,一边画一边不断调节花瓶的位置,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还是谢绝了费正清的邀请,在祖国最危险的时候,他们怎么能离开!

  抗日战争以后,梁思成因为对中国建筑史的卓越研究,被耶鲁大学邀请去讲学一年,1947年6月,林徽因的病情恶化,梁思成只好提前结束在美国的行程返回国内。离开美国前梁思成从耶鲁来到位于富兰克林的费正清夫妇家中,去交代一份未完成的重要工作,那就是在李庄完成的英文版《中国建筑史图录》,梁思成把测绘图稿和照片,交给费正清夫妇保管,费慰梅已经把文字部分整理完成,交给了梁思成,梁思成准备利用回国的海上航行中进行最后的修改,然后再邮寄回美国,然后在美国出版,这是梁思成准备献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礼物。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一走竟然就是永别,梁思成回国后内战已经爆发,很快北平解放,紧接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美关系断绝,手稿再也没有寄出,这部书的文字和图稿,就此分割,这一等就是三十多年,直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美两国重新建立起正常的联系,费正清夫妇才把它们重新合为一体,1984年在美国英文版《中国建筑史图录》出版,可是梁思成林徽因都已经看不到了。

  《图像中国建筑史》读后感(四):老辈人的治学

  一、笔记总结:

  1 全书架构:本书分为四章,第一章大致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及特点,以后三章分别叙述木构建筑,佛塔,砖石建筑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2 作者观点:本书不是一部完备的中国建筑史,是一部图解中国建筑体系的发展及其形制的演变。

  二、感想:

  诚然如梁先生在前言中所说,这本书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建筑史,其内容和分量不如《中国建筑史》那么完整和那么重,但是,作为一部面向西方人的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建筑史著作,仍然很好的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以及大量的建筑考察实例。

  这本书中通过图例我大致理解了斗拱这一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构件。其为若干斗和贡共同组成的构建。垂直的栌斗,平行的华拱,斜向上端的昂等共同构筑木构建筑的承重体系,使得重量传递到下面的檐柱上,以此来很好的分散重量,稳定建筑,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而书里同样提到梁先生所划分的中国建筑的分期,而羁直时期的明清建筑发展停滞不前,基本承袭原来建筑样式,但是斗拱越来越小,大部分由檐柱和辅助铺作直接承重,斗拱和昂等构件成为装饰;建筑越来越大,但是结构越来越单一,甚至萎缩。而这样的技法难以创新,如同清朝一样盛极而衰,逐渐消亡。梁先生也在提醒着要保持创新,惟如此才能使古建筑得以发展和保存。

  书中配以大量的照片,还有精美的手绘测绘图,中英文标注清楚,图解到位,能够结合文字理解中国建筑的结构和样式。老一辈人就是如此的认真,不辞辛苦的在外实地考察。至抗战时期,营造学社每年组织两次实地考察,每次两三个月,几年时间一共完成了近两千座古代建筑的测绘考察,不得不说是那一辈学人的严谨,坚守,踏实的治学才有了如今的成就吧。原文是英文,以后再重读或许更能感受梁先生那辈人对建筑,对学术的炽热之情吧。

  三、关键问题:

  1 本书源起:本书是梁先生于1946年在四川李庄完成文稿。其后于1947年赴美讲学时将照片委托于费慰梅并修改文稿。其后梁先生回国,于1959年要求费慰梅寄还照片,费将照片寄给梁先生学生以便转交,谁知并未交给梁先生。1980年经过交涉找回照片,随即与保留的文稿一起整理,并出版发行。

  2 梁先生在前言中曾问中国古代建筑能否于现代化建筑结合,其结构体系能否使用新材料进行创造,他觉得有可能性,但应该坚持创新。这也许是本书写作目的之一吧,促使人们去发现和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并使之发展。

  四、本书特点:

  图解中国建筑结构体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五、关键词:

  古代建筑,建筑史,中国建筑

  乙未年腊月书于存远斋

  《图像中国建筑史》读后感(五):建筑的智慧

  以前读过的建筑历史书籍不一不是以“产生背景、建筑形态、建筑功能”为脉络介绍的,这样读下来除了懂得几个新名词其实一点用都没有,对于建筑的形态也不包含一点鉴赏的元素。

  本书的角度较那些我以前读过的三流书籍来说显得专业和有意义许多。它介绍的是建筑的工程而非美学。先生在这本书中对于建筑的分析,对于历史的叙述几乎全是围绕“斗拱”展开的。作为外行的我,最多折服于斗拱外形的精巧,还自以为已经算是能够鉴赏一点建筑了。但是书中探讨的是其在营造房屋中的作用。的确,一座建筑如果只从视觉感官角度来评判是远不够的。并且可以推测,梁先生认为工程比美学更能体现建筑的价值。他对于明清时期斗拱式样的繁杂,高度装饰性而非构造所必要这一点评价不大高,称“这些补间铺作不仅不能再以巧妙的出跳分担出檐的荷载,而且连它们本身也成了阑额的负担。”;在提到江南建筑灵动秀美时说道“木料尺寸一般较小,屋顶四角常常高高翘起,颇具愉悦感。然而,当这种倾向发展得过分时,常会导致不正确的构造方法和繁缛的装饰,从而损害了一栋优秀建筑物所不可缺少的两大品质——适度和纯朴”。换句话说,先生认为建筑只有建的巧而不是建的美才是好建筑,巧才能够体现建筑的智慧。而这里的“巧”则是一种感官之外的评价,

  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先生对于故宫的评价。书中是这么写的“在1734年《工程做法则例》刊行之后,一切创新都被窒息了。在清朝268年的统治时期中,所有的皇家建筑都千篇一律,这一点是任何近代集权国家都难以做到的。在紫禁城宫内、皇陵和北京附近的无数庙宇中的绝大多数建筑都同属这一风格。它们作为一些单个建筑物,特别是从结构的观点来看,并不值得称道。” 似乎他对于故宫的评价也是不高的(他在之后写道,故宫的举世无双由于它的布局),这也是一反我们普通人只会使用视觉的评判方法而得出的结论。

  要看到我心爱的江南园林和天井院,那些复道回廊的布局和雕花格窗的故事,想我是找错了书了。。 这么看来,建筑不仅仅是艺术。我要给那些说“只有画画好的才能学建筑”的人讲讲梁思成。。至少在本书中,他只讲法式,甚至不讲布局,不讲故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