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合肥四姊妹》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合肥四姊妹》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2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合肥四姊妹》读后感精选10篇

  《合肥四姊妹》是一本由金安平著作,時報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合肥四姊妹》读后感(一):并非通俗剧的四千金

  由于马来西亚清洁实在不象泰国那么活色生香,我便有了闲光可以看几本在澳门买的书。槟城的天极蓝,海港宁静,没有人。我在一个木桥旁的水上妈祖阁旁边,就着海风天光,把这本在马六甲铁路上已经看了一半的《合肥四姐妹》看完。

  这个题目很讨畅销书的巧。四千金实在是戏剧家们极度喜爱乐此不彼折腾又三的题材女人,一群女人,即使在一个窝里长,还是因为男人结出不同的花与果,任何一个拙劣的剧作家都能敷衍一出强烈命运感的通俗狗血剧来。难怪侯孝贤和李安都分别表示了对把《合肥四姐妹》改编成电影愿望。当然,侯孝贤可能是身后的女人——朱天文的愿望,李安呢,香港人马家辉则称这是他的建议。鉴于李安拍过安徽胜景,而且把宏村炒红了,而侯导只在九份台南或者京都纠缠,我觉得还是李安合适些。

  老实说,看到作者金安平简介时候,是有点怀疑的。史景迁的老婆,这个头衔,听起来跟沈从文的老婆、周有光的老婆也没有什么不同。汉学家的老婆,总让人怀疑是因老公而在某个亚洲图书馆谋的供养家庭的职,如果也著书立说,难免让人揣测有无男人代笔之嫌。田晓菲或许例外,因为她80年代就是作文冠军,嫁了宇文所安,外国人想来也未必文笔胜过她。

  读起来,却还入味。台湾人经常拿这本书跟《往事并不如烟》比,我觉得,后者未免沉溺于妄无,象是传奇,且戾气很重,我并不喜欢。《合肥四姐妹》倒还有些史家之言的味道,写法和形态有点类似黄仁宇的明事系列,通篇有据有出,注释翔实。然而一点都不乏味,或许是因为太多的口述记录,那些回忆里的细节片段,大院旧事,有时候竟然象聊斋里的婴宁,或又似一晚倾心的红拂,总之是墙头嫣然,回味心折,化成电影分镜头再合适不过。

  虽名为四姐妹,里头好看的章节,还是张家发迹史、叔祖母(张充和的养祖母)、张家父亲母亲和众保姆部分。四姐妹的部分委婉蓄意,一个原因大概是为访者讳,张家姐弟提起上一辈人当然眉飞色舞,自身和姐弟之迂回,不免要把话说满。而且确实来说,张氏姐妹这一辈经过革命和救国运动洗礼,已然20世纪新人了。朱天文的评语:“以前的人,像是活在重重疊疊的華麗錦繡中,死後,他們也是錦繡裡華麗的人”。这个“以前的人”,用在张父武龄和张母陆英上更为合适。张家以剿捻匪和长毛发迹,难得的在第三辈出现了一个性平和却也不失开明眼光内向读书人。情势竟然有点象大观园将倾未倾时,只是刚好这个宝玉竟然幸运的没有龌龊兄弟的分产,无牵无挂尽醉风雅,在万金散尽之前死去。这就是张家姐妹兄弟的幸运:生活无忧,父母无争,父亲还为他们在苏州做这么一个梦一样的园子。从史记到胡适之,文典和时事都未曾错过;而园子里的昆曲会从苏州,到上海,到昆明,到北平,始终不曾停过,直到新中国的北京嘎然而止。

  尤其难得的是,他们没有什么凌人的贵族意识,而这正是我看章小姐那种记述文章时不断皱眉的部分。保姆列传绘声绘色,墨迹翩翩,一群群安徽妇人的不同声势活灵活现。如果拍电影,倒是很容易解决,现在没有机会拍戏的中年戏精还是太多了。

  大概有的人翻这本书是为了兆和和从文。兆和在四姐妹中并非突出,无论才与貌。竟然追求者众,着实让家人讶异。这本书自然也纠结于两人关系史。“不能说不幸福,然而也不能说幸福”。他们俩个性是如此差离,金安平比较好的讨论了两人冲突性格深处的困惑,以及又何以无法离分。令人困惑的1949年以后就数兆和一章最淋漓,允和大致纠结于自身争强的性格,倒跟新政权关系不大。而充和、元和40年代末远去北美,曾经民国旧事,比如与昆曲艺人的联姻,以及合肥大宅里的少女记忆显然比乏味的新大陆刻骨铭心

  这家人,象是水流蕴着,浪迹微微,却始终浑然力量。这本书也大抵如此。激烈的人或许也仍然能在其中看出激烈之意,但若这样,则跟毛泽东看红楼梦也差别不远了。

  《合肥四姊妹》读后感(二):傳記,轉記●金安平《合肥四姐妹》

  ■文/小約

  這本書看過好長時間了,一直放一直放,放到有一天想寫的時候。那種時間,你已經不可能記得很清楚了,像昆德拉說的,面對毀壞性的遺忘,閱讀者只有選擇永遠不住進去。博爾赫斯優雅自負地說:「我讀了很多關於《麥克白》的文章,也忘了不少」,一句話打發一大堆麻煩。而納博科夫可能講的浪漫拂柔一些,他說,男子女子扶立橋頭,看低飛燕子翦翔而過。男子說,以後若能記得就這只燕子也是好美,女子說,一定的,於是兩人一起落淚。

  朱天心的《南都一望》好不好,他與唐諾談了那麼多,我呢只有看二遍三遍,講不講得出好壞,也無定數。開頭引一個自我隱身的女作家的話:「假想,必須永遠離開這個島國的那一刻,最叫你懷念的會是什麼?……仿佛寫在一塊遭風吹日曬得失了顏色的木牌上的字句:南都一望。木牌立在奈良遠郊不很有人跡的百毫寺前,你聽話的回首一望,漫天大雪中只能隱見盆地的依稀輪廓。」那個動作,很有風派很有韻致,像愛瑪·包法利夫人最後從馬車裏扔出去一塊五法郎的硬幣,她全部的財產,她覺得這樣將它仍出去是美的。也許寫歷史寫世變中的物事人情,亦是如此。那個轉頭的角度,還有拋線的弧度。

  合肥四姐妹,金安平都與之談過話,角度弧度大略摸熟。譬如大姊元和最神秘、允和最坦率、兆和最含蓄、充和最健談。可惜二零零五八月書成付梓,只有張充和仍在世。當時也是張充和的關係,作者得以走北京將四個女子的故事串聯起來,包括了整個家庭的前世今生,連傭人都不放過。現在寫史寫人物傳記,春秋筆法都已經不夠用了,春秋筆法至少有一個連貫的延長線在那裏,可是你只要隨便翻翻現在的傳記,寫的好看的,都是一片一片的,然後靠記錄者的慧悟和沉溺,或者就是他的眼線心思,將材質依自己的形體裁剪出來的。所以讀作品,既讀了衣衫又讀了穿衣衫的人,把自己都亮出來了。

  讀史使人明智,這個功能倒是越來越塌縮。覿獲個曉悟或是什麼天地不仁,抱讀傳記歷史的趣味大打折扣,未必牛刀雞試了。把幹擾愉悅到來的因素都拋掉,這些才是雜念呀。然後就是如同看戲一樣迷魂身墜,做個不動明王,「半截觀音」好了。老藝人說的好:「戲曲的佈景是在演員的身上。」所以環境佈置越多越會阻礙表演的集中與靈活。這點看過白先勇策劃的青春版《牡丹亭》便愈發有感覺。寫人物傳記,道理也是一樣的。特別是要寫四個人,四個旦角,個個要有戲在身,壓得住一折戲,不能厚此薄彼,其實頗有難度。《合肥四姐妹》大概就是用摺子戲的方法來請角出場。所以在鋪排了「合肥精神」、家族倫常、族裏風氣、甚至「保姆列傳」之後,從第十章開始,才算言歸正傳。

  苛細的正傳有什麼好看,巴羅克的仿真寫實,很沒趣。寫傳也寫成這樣,索性列點年表得了。見過荷蘭畫家倫勃朗「螢火蟲」技法的人一定印象深刻,舊時荷蘭房屋窗棱吊高口仄,光線只能擠進一條,遇到屋裏空中的浮游顆粒,凝結成光塵飄飛,如迷逐而翔的螢火蟲,室內人物在幽微光影裏,刨木或餵奶。「蹈虛揖影」,倫勃朗藉以營造出現實與糊混的藝術情感。這種效果,《合肥四姐妹》中都有設計。比如在張兆和與沈從文的交往之初,胡適的頻繁出現,兩頭維繫兩頭解紐,忽是忽非,像是很重要的中間人物,實則不過拿來增值氣場,產生更為微妙的聯繫,說實話,沒有這個聰明蠢笨的自認解人,那會少好看很多。這裏還有翻譯詩人卞之琳,張充和認為,「他的外表,連他的眼鏡在內,都是裝腔作勢的表現。」此段熱臉貼凍臀的佳話,著實不可以再說了。傷人。

  二流的人物傳記,字隨身迴;一流的人物傳記,身隨字轉。字是記錄者,身是演繹者。字隨身迴是材料之家,就是materials,就是「每天累死」。 身隨字轉是文人之家,就是卡爾維諾所言的「莊重的悠閒」。《合肥四姐妹》,是「每天累死」,抑或「莊重的悠閒」,你看著辦吧。

  這裏得提一提翻譯者鄭至慧,一位特立獨行的文字工作者。《誠品閱讀》創刊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日,當時的總編輯便是鄭至慧。曾聽我一位老師提過,一九九三年,他在北京五洲大酒店與鄭至慧頭次謀面,留下印象頗深,「她敢在男人面前穿著襪子盤腿而坐手裏還夾著香煙慢悠悠地聊天,實在太厲害。」那一次她是作為臺灣婦女界的代表來北京參加全國婦女會議。是年的十月號《誠品閱讀》刊登了老師的愛人(時乃京城四大自由撰稿人之一),一篇采寫圓明園藝術村的紀實文字——《瞧!這幫人》。一九九六年二月《誠品閱讀》停刊,鄭至慧變成自由工作者。《合肥四姐妹》的翻譯,若掩去其名,第一聯想就是出自一位溫婉不失敏慧的女子之手。文字有時候才是這個人不能被掩蓋住的部分。

  (061203)

  《合肥四姊妹》读后感(三):很不错的书。力荐~~~

  作者是金安平女士是我很喜欢的史景迁先生太太。两个人写这种中国文化书籍很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在遣词造句以及对中国民情的了解上,金安平女士不输其先生。很喜欢这种以小见大。用小人物的家族展现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用横断面解析纵观 读起来也是兴趣昂然

  书里描写的四姐妹 都很迷人。个人比较喜欢充和 老大神秘,老二冲动 老三呢 比较独立,唯老四最安静 而且国学功底最深厚,并且最具有现代独立女性的独立意识。

  并且金安平女士也是最先认识的充和,喜欢她们的妈妈 她们的爸爸,她们爸爸先进教育理念,其母言传身教温柔大方,不喜欢后来的那个继母。书的前半部分还讲了这个家族的祖父 曾祖,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啊 ,与曾国藩同朝为臣的武官 叱咤风云。在地方上作的也很突出 还有其高于同时代人的,对中学 西学的 认识 很有现代感。

  《合肥四姊妹》读后感(四):因缘

  这个世界各种事情发生其实都基于各种因缘。

  可能很唯心,但是这是事实

  一直以来,都是对这本书有所耳闻,却懒于一阅,可能是思维保守抑或是文化的隔阂,本人对外国人尤其是华裔外籍人士所作的文章文字有所抵触。偏偏,就是一段因缘让我翻了这本书,并仔细阅读,并深深爱上她。

  由于近来在写《印象合肥》系列的稿子,所以到处搜集关于合肥的资料,可能显得有些疯狂,不过倒也乐此不疲。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知晓了很多以前我未注意的土语和歌谣。没有歌谣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这本书的补充让我很是欣慰

  所以,谢谢张氏四姐妹,谢谢金安平女士。

  《合肥四姊妹》读后感(五):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

  1948年前,顾传玠勿勿回家,告知元和他们必须去台湾,哪怕她不去,他也要一个人走。他反复说他们的人全都走极端,像他这样的人会被整倒。几天后他们以每张一两金子价格买到六张票,全家去往台湾。

  1947年,小妹充和与丈夫傅汉思在上海随戈顿将军号客轮前往美国,她说那个新世界对她是黯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欢的东西,甚至连梦想着那些东西的空间都没有,她觉得应该让那些弹性大适应力强的人去接受新社会

  二姐允和、三姐兆和决定留下,她们认为中国人能对中国人怎么样呢?

  顾传玠去台后几番创业失败,最终因病去世。

  傅汉思、张充和去美后,在耶鲁大学教书,营造着自己梦想的世界。

  文革开始,留在大陆的周有光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到宁夏劳动改造,允和烧毁了大量的藏书、日记、字画,让自己成为一名家庭妇女,为给丈夫争取到一瓶眼药水,张家二小姐把自己扮成了泼妇。

  1948年,沈从文受到左翼文联告别是郭神的批评,1950年沈从文自杀未遂即封笔,文革中被下放到至湖北,张家三小姐兆和则在湖北挑粪、看厕所

  1988,沈从文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当马悦然向中国驻瑞典使馆询问沈从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回答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其时,沈从文刚刚去世,他临终遗言是:“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允和赴美与元和、充和重逢。

  愁路远,记当初。

  眼前事事模糊

  年年归梦扶清影,

  及到归时梦待扶。

  —— 张充和

  《合肥四姊妹》读后感(六):真那么好?——关于《合肥四姊妹》

  转一篇旧文。

  真那么好?——关于《合肥四姊妹》(2009-07-08 20:39:16)

  这些天正在写一些关于《小团圆》的文章。纷乱的忙碌中,有一天不知怎么突然想起那本《肥西淮军人物》,想要看看里面有没有张树声家谱的资料。一忙,又忘记了。

  冒出这样的想法,大概因为金安平那本广受赞誉的《合肥四姊妹》。

  这本书好评如潮,赞誉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书写得风生水起,非常家常。以一个家族,尤其是其中女性的琐碎生活,再现中国历史由近代向现代转型的历程。这无疑是讨巧的写法。作者金安平出身世家,夫君更是大名鼎鼎的汉学家史景迁,深厚的学术修养保证了该书的质量,受到好评倒也不奇怪。

  数年前,简体字版尚未问世,一位香港的朋友读了繁体字本后称赏不置,怂恿另一位台湾朋友去买了一本。台湾朋友读完后又寄给了我。然而我看了之后并没有太多的感触。首先我觉得文字似乎并没有想像的灵动,至少不比当事人自个儿写的《张家旧事》更加亲切。其次,史料上虽然花了功夫,但似乎仍有深入的余地。合肥张家以张树声兄弟追随李鸿章剿灭粤匪和捻匪起家,生平史料不少。他的长子张华奎也是一个人物。没有这些老太爷,不会有张家后来的一切。虽然这不是《合肥四姊妹》最重要的内容,但在我看来,缺乏深入的介绍,总是缺憾的。虽然书中也提到一点。

  说到底,这是一本文学家的传记,而非史家的传记。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二流的人物传记,字随身回;一流的人物传记,身随字转。字是记录者,身是演绎者。字随身回是材料之家,就是materials,就是「每天累死」。身随字转是文人之家,就是卡尔维诺所言的「庄重的悠闲」。《合肥四姊妹》,是「每天累死」,抑或「庄重的悠闲」,你看着办吧。”老实说,我的意见略有不同。能够做到身随字转,自然高妙,唯这样的境界是可遇而不可求,只怕所谓“庄重的悠闲”没做到,连材料之家的平实可靠也失去了。与其追求似是而非的「庄重的悠闲」,大多数时候,其实我们还是老实做材料家为好。

  《合肥四姊妹》获得赞誉的另一个方面,是读者对书中主人公“最后的闺秀”、“中国最后的名媛”的想像。据说,连台湾名导演侯孝贤也想拍“合肥四姐妹”,但他知道自己拍不了:“简直找不到演员,绝对不可能找到演员来恢复的。除非有一个投资者给我很多钱,我花一两年把这些演员找齐,让她们照这样子在里面生活一段,每天排练一阵子,才有可能拍得出来。因为她们要学习以前那种大家族的细节,那是没办法改编成小说的。因为每个时代的人都有那个时代的状态,我们看老照片就知道,你怎么学?”而李安、张艺谋二位也“分别表示了对把《合肥四姐妹》改编成电影的愿望”。网上百度一下,怀有类似仰慕之情的人颇有不少。

  不过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仰慕文的跟贴,叹服作者心直口快,道我所不能道:“合肥四姊妹除了都嫁得好之外,她们到底还有何德何能?她们不就是像《傲慢与偏见》里面的女子一样,培养琴棋书画烹饪针织,就是为了做女结婚员而已。嫁得好,当然确实是女性的伟大成就,但似乎,她们也没好到宋氏三姐妹那个程度吧。”这几句惊人之语,颇让人想起《花凋》里张爱玲对几个表姐的评语,惊过之后不免会心一笑。

  合肥四姊妹的祖父,即书中提到的张华奎,曾被称作“清流腿”,意思是好在“清流派”之间打探消息。他的父亲张树声曾经短期代理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了巴结当时慈禧的红人——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张华奎事前和张佩纶通融,希望他认可张树声奏调他去帮忙。据说张佩纶也首肯了,但结果慈禧老太竟然没有放行。这对张佩纶的声誉也会有负面影响。于是张的好友陈宝琛奏上一本,说张树声“擅调近臣,实属冒昧,请照例议处”。结果,奉旨:张树声交部议处。讨了个大没趣。张氏父子由此知清流已“启衅”,张华奎乃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奔走,请盛昱出面参劾张佩纶。后来又商定还是釜底抽薪,弹劾其靠山、军机大臣李鸿藻为上策。这导致甲申易枢,军机大臣全盘被换掉,更不如前。盛昱也没料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后悔不迭。

  这些陈年旧帐且不多说。以张佩纶和张树声而论,前者是规规矩矩的翰林出身,而张树声起于行伍,文化底蕴是远不如前者的。但二人的后代,为何偏偏是合肥张家女儿成为“最后的闺秀”,而丰润张家女儿却是《小团圆》里那样的一团糟?这是值得我们一思而再思的。

  作为男性读者,我对合肥张家的几位大美女的印象,也和大家一样。如果要讨老婆,是再好不过的。顾、周、沈、傅诸人,真是大大的有艳福,能娶上既聪慧又美丽的妻子,夫复何想?但是,至少民国时期的旧中国,这样的大家闺秀似乎倒也并不罕见。真正绝无仅有的,怕是张爱玲这样的狠角色。男读者大概大都不待见这样既不美丽,又不贤淑,甚至有点“那个”的张爱玲。不过我不得不承认,只有她,才是不世出的“另类闺秀”。

  《合肥四姊妹》读后感(七):筆記

  ﹣安徽,講真我到現在還是不能知道它具體的位置。那裡大概就是中原吧,那麼多年來安徽對我來說就是一個不知在哪的省份,以及有那麼一兩個朋友是來自那裡,與及一個很出名的阜陽合作社。

  ﹣這本書是第一次讓我多一個方法去make sense安徽。因為讀了一下沈從文的故事,知道了他妻子張兆和。在逛書店時赫然碰到這本台灣差不多十年前出的書,立即便購下來。書架上同時有介紹周有光的書,說來慚心愧,如果不是讀沈從文的傳記真的不知道有周有光這人,知識之貧乏真是丟人現眼。中大好像很快要出一本周有光的口述,就先等一下吧。

  ﹣一拿起這本書,有幾個‘驚艷’位。首先是書中輯有張家幾位小姐的年輕照片,十分的漂亮,七八十年前的留影對今天看還是那麼的合時,很難想像她們當時真人的風啋。另一個‘驚艷’處是這本書的作者,竟然是史景遷的太太。金安平這名字,在讀沈從文的傳記中也有提到,當時沒有留意,這書最前寫了一句‘給景遷’,才看到原來作者與史的關係。讀當代中國的東西,我就是從史景遷的兩套書開始的,碰到與他有關的作者及讓人有趣的題目走在一起,真是一大樂事。

  ﹣ 張家還真是貫穿近代中國歴史。曾祖父張樹聲就是靠李鴻章的淮軍起家。到張氏姐妹的父親一代則已是清末民國,家族又投入了教育興國的事業,還與早期的國共鬥爭擦身而過;四姐妹的婚姻都跟近代中國很有關係,還有她們的生平也與國民黨要人(如周佛海、禇民儀)、文化要人(如胡適)等有關係,確實是弄潮的家族。

  ﹣這樣說來,其實他們又不是那種要造事勢的那種,反而是給時勢所推著走。從團練起家到做官致富,到後來家道中落去到新中國時家庭分居內地、台灣、美國,家產應該算是盡失,那徹頭徹尾是百年中國的故事。

  ﹣書中內容有很多很有趣的細節,讓人一窺當年的大戶人家是怎樣過日子的。例如各小姐的保母,守寡婦人如何過她們的日子,四女充和接受的那種傳統教育方法,張樹聲如何想像中國的發展、與西方列強之關係,昆曲、戲子、民國年間的娛樂,等等等等。書叫做‘合肥四姐妹’,但其實書是花了很多篇幅談她們的家族。

  ﹣ 書的最後4章分別是四姐妹的故事。兆和與充和的故事最為‘突出’,前者大概因為有大量沈從文與張兆和的書信作史料去研究,而沈張的愛情史始終是讓人‘著迷’的;而充和則是作者主要的information source,想來對作者影響也最大吧。元和的故事則挺sad的,有點‘中落’得太快了。

  ﹣這本書拿上手其實並不厚,但讀來才知道其實內容十分豐富。想來10年前的出版還是比較‘單純’,一本足夠重量的書本還是以十分modest的方法去呈現它;換成是今日,估計這書會以更豪華的方式呈現人前了。

  《合肥四姊妹》读后感(八):四朵金花,一腔昆曲

  有时不得不感慨历史时间的神奇,有时上百年裹足不前,有时一眨眼间却已是沧海桑田。也许,传奇就是这样产生的,在历史的断裂处尚能望见斯人的背影,但是那背影却显得如此不真实,仿佛不是出自记忆,而是出自想象,我想这恐怕这就是历史的虚构吧。历史是最伟大的小说家。阅读金安平女士所著的《合肥四姐妹》,就令人时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传奇的时代距离我们是如此之近,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失落才是如此之重。

  如果说宋氏三姐妹集中体现了民国政治的风云激荡,那么张氏四姐妹所体现的便是生活细节中的文化变迁与命运选择。历史上有关女性的传奇,落脚点都在感情上,合肥四姐妹也不例外,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她们分别嫁给了昆曲演员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作家沈从文和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看起来的确蔚为壮观,拥有了文史“八卦”的一切因素。但,仅仅是“八卦”似的猎奇吗?难道不应该在她们身上挖掘出更多的特质,来作为对这个贫乏时代的提醒吗?作者金安平女士没有让我们失望,掩卷之后,深深觉得此书写出了历史深流下的女性人生,不止是这四姐妹的人生,而是刻画出了许多平凡女性的群像。像是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章:“保姆们”,当地人叫作“干干”,她们操持家务,粗鲁却又可爱,直率却又守旧,是大家族不可或缺的成员,更是广大劳动阶层的写照,在四姐妹的故事中不可或缺,就像《红楼梦》怎么能少了袭人、晴雯与刘姥姥?金安平女士台湾出生,美籍华裔,执教于耶鲁大学,夫君乃是汉学名家史景迁,因此,她具备优秀的史学背景,更有独特的女性视角,的确是写此书的最佳人选。

  此书从一九〇六年的一场婚礼写起,“扬州人陆英嫁给了合肥人张武龄,给她送嫁妆的队伍从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陆英的母亲为了准备这些嫁妆,花了十年的时间。当一切打点完毕,女儿出阁不久,她也因操劳过度而离开人世。”打开书的读者一定会震惊了,这完全是一部长篇小说的经典开头,阅读的欲望一下子就被吊起来了。这场婚礼的重大意义在其后的叙述中才显露了出来,原来,这是四姐妹生命的起点,那场婚礼的主角正是她们的父母亲。实际上,叙述还要回溯得更远,从她们的曾祖父张树声写起,写他如何在清末镇压天平军的战功中发家,然后“重新修订家谱,彻底美化自己的家世;雇佣专家来替他们收集书籍、古玩和字画”,才奠定了张氏大家族的地位。在写四姐妹之前,书的前几章分别是婚礼、生育、择居、合肥精神、祖母、母亲、父亲、学校、保姆,占据了此书整整一半的篇幅,就好像是为了研究四朵金花,而不得不研究了根须、种子、土壤、水文与气候。的确,大家族是中国最为典型和最为丰富的社会关系集合体,它在时代中的沉浮宛如浮标精准地反映了水流的变化。

  她们的父亲武龄,深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崇尚人格独立,自由平等。他无意于军队和仕途,酷爱读书,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兴办一所自己的学校,让年轻的女性能免费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以一己之力,创办了苏州乐益女中,书中的“学校”一章详述了这个过程的艰辛与不易。大姐元和是张家长女,才貌出众,是当年大夏大学的“校花”。她痴迷昆曲,置众多追求者不顾,竟与“传”字辈著名的昆曲演员顾传玠相爱并成婚,成为当年惊世骇俗之举。在旧社会,再有名的“名角”也是所谓“下九流”,被蔑称为戏子,元和能破除陋见,与之自由相爱,不能不念及家庭的开明之风。二姐允和与周有光的结合可能是四姐妹中最平和的了,但是他们的结合也是以自由恋爱的方式,在当时亦是难能可贵。她性格风风火火,是四姐妹中精力最充沛、最活跃的,她写过《最后的闺秀》《张家旧事》《多情人不老》等书,都是写自己家族旧事的,为此书的写作提供了很多的生动细节。允和长期在北京昆曲研习社工作,忙忙碌碌,勤勤恳恳,却从没领过单位一分钱,因为她的工作完全是自愿的。三姐兆和是四姐妹中最出名的,因为她嫁给了著名作家沈从文,沈从文有句很煽情的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便是兆和。人们在沈从文的小说中猜测着她的影子,但真实生活中的她却低调寡言。沈从文对她的追求可谓艰苦,连续写信三年,她才终被他的才情所打动,答应和他这个乡下人共度一生。要知道,沈从文出身贫寒,又是写白话小说的,在很多旧式大家族里并不被认可。四妹充和才高八斗,与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自由相恋,“嫁给外国人”在今天的中国都是令人要感叹下的事情,何况当年。她后来随丈夫出国,在哈佛、耶鲁等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本书作者和她丈夫史景迁都是她的学生。她也是本书写作的缘起者、推动者乃至完善者。

  四姐妹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际遇,但除却血缘之外有一样东西将她们紧密联系在一起,那就是昆曲。这个爱好也许得自她们的父亲武龄,她们用昆曲这种已经失落的艺术形式,铭记了家庭内部的温情。据说,侯孝贤导演一直想拍合肥四姐妹的故事,我想,昆曲应该是那部电影中的重中之重,它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更是象征,一种兼及古典与现代的高贵、清洁与自由之精神的象征。

  《合肥四姊妹》读后感(九):去年讀《往事並不如煙》,今年看《合肥四姊妹》

  寫自己的史和寫他人的史是不一樣的,是藝術家的筆和是歷史學家的筆也是不同的。如果說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展現的是一種枯筆卻近飽滿的敦婉雍容;金安平的《合肥四姐妹》,卻是字行間鬆緊有度、看去一片錦繡有光的小楷了。金安平女士在書末列了285條文字出處,一百多本參考書籍,在作者嚴謹著史的精神裡,這本書也毫不浮誇地好看。

  張家四姐妹,每個人的故事都需溯自張家的源頭,這四位才情姿容俱稱名當代的優雅女性,在中國動盪的時代潮流裡,各自經歷了波瀾周折的人生。

  大姐元和嫁給崑曲名家顧傳玠,在當時輕視藝人的傳統社會裡,顧傳玠放棄了他的戲劇才華轉而經商,卻一路跌跌撞撞,並不順利。元和一生深愛顧傳玠,但她也難免有所憾,在顧傳玠死後,元和復出票戲,搬演《長生殿.埋玉》,她說,「原來我埋的不是楊玉環,而是顧傳玠這塊玉啊。」在金安平藏鋒的筆墨裡,這也成了元和篇的結語。

  二姐允和的個頭小,卻很烈性仗義。她與兆和是唯二留在大陸,渡過文化大革命的張家姐妹。允和的人生,是四姐妹裡最坎坷的,她遭遇喪女之慟,抗戰時差點失去了兒子,在批鬥最緊的時期,她也好幾次瀕臨絕境。但是幼年學崑曲的唱戲經驗,總讓她能掌握局面,知道當下最能用的台詞,在最戲劇化的場景裡,轉危為安。

  三姐兆和嫁給沈從文,是四姐妹裡名聲最斐的。共產黨執政後就不再創作的沈從文,對於環境的變化與自身缺憾相當敏感,精神上的負荷使他得了嚴重的憂鬱症,在這些年,兆和都是支撐他的一股力量,但這力量卻是很象徵性的,是沈從文定義出來的。兆和的固執和獨特的性格,讓她無法在沈從文生前契入他內心的幽微,去明白他的苦痛,在沈從文去世後,兆和整理出版他的稿件,才一一拾回所有的線頭。

  小妹充和是四姐妹中才華最超逸的,這和她幼年讓人收養的環境有關。金安平女士原先也是為了想探究充和的學養經歷,才開始著寫本書。充和擅書,每日晨起便臨帖三小時,她對藝術形式的探求,金安平歸於一字:「懸」。寫書法時懸腕,使手指運筆自如,唱戲時懸擱自我,表演便有了自我的生命。心忘於筆,手忘於書,而遠嫁美國的充和,悠然日常,也彷彿已忘於塵世。

  《合肥四姊妹》读后感(十):四姐妹

  老大元和嫁给了著名昆曲演员顾传玠:

  顾传玠的赞助人问元和为何愿意嫁给顾传玠。元和的回答是:那是因为他志气轩昂。。。顾传玠为了自己的抱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天赋。允和曾说:“戏剧浸润了他全部的生命。他的性格或许不无缺陷,但他演戏可真没话说!”顾传玠的表演,评论家说:“一回视听,令人作十日思”,擅长演皇帝,戏里戏外都是悲剧英雄。元和对他们的婚姻一声叹息是:将顾传玠这块美玉葬在了戏台之外。。。

  老二允和是嫁给了语言学家周有光:

  相对于元和和兆和的人生的戏剧性,允和更享受生活,执着于世俗生活,从不装出心如止水的样子,而且喜欢娱乐消遣。她会坚持自己只是“家庭妇女”,是“一个最平凡的人”,她的奇迹在于经过强烈的政治风暴,她的情感和身体没有留下任何创伤。喜欢允和的本性,感觉她的生活很丰富。。。却又没什么。。。

  有金刚经的禅意: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老三:兆和,沈从文先生的夫人

  兆和,沈从文先生的夫人。沈从文先生追求未果,请老师胡适作伐,胡适先生自己爱情生活比较残缺以致非常同情那些为情所苦的人,兆和拜访胡适以表明自己拒绝的态度。两人的对话大致是:

  胡适先生夸沈从文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天才,兆和表明不爱这样的天才,胡适才停止唠叨,问可否做朋友,兆和说不可以,沈非其他人可比,做朋友会一直误解下去,还会有纠纷。胡适又说,这样的天才,人人应该帮助他,使他有发展的机会。胡适说:“他崇拜密斯张倒是崇拜到了极点。”这样的话反复了许多次。兆和说,这样的人太多了,如果一一应付,简直没有读书的机会了。于是胡适再沉默着。

  临行时,胡适说:“你们把这些事找到我,我很高兴,我总以为这是神圣的事,请放心,我绝不乱说的。”神圣?放心?乱说?我没有觉得已和有名的学者谈了一席话。(兆和的日记)

  面对胡适,兆和的反应如斯。。。。。。结果当然,胡适的反应也好不到哪去,

  写信给沈从文并将副本邮寄给兆和:我的观察是,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了情,我那天说过,"爱情不过是人生的一件事(说爱是人生唯一的事,乃是妄人之言)我们要经得起成功,更要经得起失败。“你千万要挣扎,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

  胡适更不了然的是,兆和居然觉得读书比嫁人重要,居然瞧不起他认为的天才。即便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对妇女的态度,。。。。

  那天我劝她不妨和你通信,她说,“若对个个人都这样办,我一天还有功夫读书吗?”我听了怃然,

  此人太年轻,生活经验太少,故把一切对她表示过爱情的人都看作“他们”一类,故能拒人自喜。你也不过是“个个人”之一个而已。

  兆和读了胡适的信后,也撰文反驳。。。

  辨来驳去,兆和倒是真的嫁了沈从文,达成了胡适先生的,这样的天才人人都应该帮助他,以致于帮助了他一辈子。帮助的方式是,选择两地分居,书信往来,经常写信说这个天才这也不对,那也要改。。。搞得经常沈先生压力连连。。。写信过去,恩威并施。也唤不过来夫人同居一室。。。沈从文先生的两地书,情书写得甚为缠绵。。。好像兆和认同的就是他的信写得好而已。。。倒是兆和自己的文字也非常优美。。。可惜固执了些,倒掩盖了绝世的才华。。。。

  作者认为,沈从文先生倒是了解兆和的,如这样的句子“我愿意你的幸福跟在你偏见背后,你的顽固即是你的幸福”,沈从文对兆和个性的了解证明了他的确是个天才,其他人都没法了解,遑论胡适先生。。

  兆和的一生的遗憾来于,当他整理沈从文先生的遗稿时发现,她是如此的不理解他,没能真正的帮助他。。。这倒是和胡适先生最先的看法一致。。。。

  文学界对沈从文的评介真的是很高,聂华苓说:“沈从文在我心目中,在我所读的作品中,现代文学史上是最伟大的小说家。”“大陆也好,台湾也好,说到要拿诺贝尔文学奖,就会想到沈从文,他的小说不是随便能够比的。”

  好像沈从文先生的千古的知音是:胡适先生,兆和的妹妹充和。

  沈从文去世时,弟子问他还有什么遗言,这位毕生倔强的湘西人说:“对这个世界,我已无话可说。”

  沈从文墓碑上正面刻有他富有哲学内涵的语句: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老四充和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

  充和是最有才华的人,因学识渊博而颇有名望。后来一直在耶鲁大学教授中国书法。作者自己觉得实在太过浅薄,无法领略充和的渊博。沈尹默先生称呼其为“充和女史”。她自己觉得像蔡文姬嫁给了胡人。充和将技能和学识转化成了艺术。。。一直生活在学者的自信中。。。

  我喜欢充和的智慧,她将她的学识融入了她的生活,变成了一体。

  倒是发现理解沈从文先生的是充和。沈从文去世的时候,她送了他一副挽联: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倒头来还是: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