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好人难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好人难寻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2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好人难寻经典读后感10篇

  《好人难寻》是一本由[美]弗兰纳里·奥康纳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人难寻》读后感(一):《好人难寻》:人生没有真正的乐趣

  在我浅薄阅读经历中,像奥康纳这样耽于“恶”的作家不多,麦克尤恩算是一个。但他们所体现的“恶”却是截然不同的,麦克尤恩的“恶”更多是由欲望催生而来,像《只爱陌生人》,像《在切瑟尔海滩》,像短篇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都是散发着一股浓烈的性压抑味道

  麦克尤恩的小说很“恶”,但并不是很能刺痛人,他的小说所带来的震撼更多是突破常规和传奇性所致。而奥康纳的“恶”,却是真正刺痛人的,能挤爆人的眼球的——或许,她小说里的人物行为,更多是出自于本能,以至于难以让人接受。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北京男子摔死婴儿案件,如果是出现在小说上,肯定令人恶心但却令人拍案叫绝情节或者是细节。在《好人难寻》这部短篇集中,奥康纳就是那个摔婴的人,邪恶、冷峻、冷漠,让人不寒而栗。像《好人难寻》中,“格格不入”的大肆杀戮,《人造黑人祖父在小孙子在被人讹诈或者是围攻时断然转身离去,《流离失所的人》,肖特利和黑人 “意外”地谋杀了古扎克先生

  奥康纳生于长于美国南方,短暂一生差不多二分之一的时间备受红斑狼疮的折磨。美国南方比之其他地方,盛产种植园主,经济特别依赖黑奴制。故而,在美国内战中南方是悍然维护黑奴制。依赖于农作物经济的南方,可以算是一片广袤的农村

  发生于1861年的南北战争,可以说是彻底地摧毁了南方。“内战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在南部无论是白人黑人都饱受其害。内战摧残了整个南部、也连带摧毁了大量的基础建设,许多南部地区的经济状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都还没有从这一波打击中复原”,奥康纳生活时期,美国南方的情况事实上还是不那么乐观,充满了失业、穷困绝望

  这一点可以在几乎与她同时期的南方作家福克纳笔下得到印证,在《喧嚣与骚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没落的和人心惶惶的杰弗生镇。在如此贫困的农村中,或许能让我们能更好的理解奥康纳笔下的人物行为。他们与生俱来自私、冷漠,确实是穷困的环境息息相关

  事实上,在同样钟情于农村的胡安•鲁尔福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相似的冷峻、荒凉和冷漠。贫穷生活带给他们的压力已经使他们下意识放弃高尚的行为,在《人造黑人》中祖父断然转身离去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高额的讹诈金所致;在《救人就是救自己》中,史福特利先生的逃离则是为了摆脱老妇人和她那个白痴女儿。这样的行为,用单纯道德是无法理解或者是评论的。

  比如说,很多农村里其实会有一些精神正常的人,他们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政府也没有更好的福利。这样的人只能靠亲人照顾,但“照顾”最多也是三天热度,时间久了,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就会心生怨恨,甚至生出恨不得对方死掉的心情来。这样的情形,我见过一些,兄长骂起不正常的弟弟来,言语真是不堪入耳,有多难听就有多难听。

  好的文字应该具备着“冒犯”读者的气质,《好人难寻》无疑是这样的。奥康纳在这个短篇小说集中,一次又一次地冒犯着读者,就像鲁迅所说的,“悲剧讲人生的有价值东西毁灭给人看”

  “‘她可以变成个好人的,’‘格格不入’说,‘要是每分钟都有人对她开枪的话。’

  ‘有趣儿!’波比•李说。

  ‘闭嘴,波比•李,’‘格格不入’说,‘人生没有真正的乐趣。’

  或许,《好人难寻》中的“格格不入”正是奥康纳自己。

  《好人难寻》读后感(二):世上还是小人

  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结尾,老上校在当掉家具,卖了钟表之后,仍没能等来苦苦企盼的退伍抚恤金。揭不开锅的上校夫人质询丈夫,无米下炊的日子如何为继。上校羞赧以对,怯怯的告诉妻子,等了几十年的救济款,这次,在一年后,肯定能够兑现。

  他老婆接着问,那今年到明年这么长时间内,吃啥?老上校终于意识到生活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绝望的说——

  “吃屎!”

  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大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可是,一个人一旦沦落到进退维谷的窘境,剩下的,还真只有“吃屎”这一条路可走。《上校》里,马尔克斯塑造的主人公虽然也属于社会底层小人物,至少是迷恋尊严粉饰下的苟活。而这本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呈现给你的,就是车到山前撞南墙,屎尿撑破前列腺,之后,一个个色厉内荏、道貌岸然的卑琐小人,对着一坨臭狗屎大快朵颐的场景

  除却开头那篇著名的《好人难寻》,自诩“好人”的南方老太婆,在猥琐、虚妄中让劫匪干掉。剩下的那些角色无一例外,被奥康纳无情丢入万劫不复命运屎坑。《救人就是救自己》里描写的那个独臂人,行文一度让人对他的“健全精神”、“追问人生”肃然起敬故事结尾,作者却笔锋一转,给出真相是他与智障新娘结婚,只为骗取丈母娘一辆掉漆的破轿车。文末,他独自丢下傻媳妇在一爿荒芜的小店,驾着不知何时就会抛锚的旧铁皮蹒跚于南方的暴风骤雨。据说沾染作者自身原型的《善良的乡下人》,讲的是有一只木腿的三十岁未婚哲学博士,以高贵冷艳的无神论者自居,却被一名圣经推销员欺骗感情后,抢去假肢,尊严殆尽。

  正如书名所示,这本书里,好人难寻,而且出场的坏人不是那种恶贯满盈的混蛋——这本书表达出的主旨是,世界上还是小人多。你总能碰到一撮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小卒子,在苦难深沉的人生际遇中,恬不知耻的掩着伤疤自鸣得意。奥康纳感兴趣的,是将这些蠢驴还没痊愈的伤疤戳开,再撒把盐,最后打进十八层地狱。然后,高潮来了,她妙笔生花雕刻出这些小人下地狱前,或跪地求饶或困兽犹斗,或木然呆滞,抑或死命维持着不值一哂的所谓优雅姿态到最后的各式嘴脸。

  不错,定格出这种“换做是老子还不如去死”的尴尬瞬间,正是奥康纳的拿手好戏

  冯唐论起韩寒的小说没过金线,举了作家尹恩的一个细节:“他们在二楼,在一个小渔港旁边,有鱼的味道一直在,跟女生抱在一起,感到怪兽在挠那个墙,他说给那个女生听,那个女生一开始没听到,慢慢她也听到了。”冯唐评介这个他喜欢的作家时说,尹恩写的中篇,全是欺负白痴,颠覆道德观的禁忌。而这,正是“好小说家的视角。”

  在一众擅写小人物的大佬中,福克纳笔下的贱人、烂货被赋予索福克勒斯式的悲剧使命;卡佛则透过普通人失业破产、家庭破裂的视角,将密不透风人世悲怆展现淋漓。而邪恶如奥康纳者,一如昆汀cult电影血肉横飞的变态杀手,笔走龙蛇,手法凌厉,不留情面的告诉你生活的真相——原来我就是奥康纳笔下那个无可救药的傻逼

  《好人难寻》读后感(三):读者期待的不发生

  在《好人难寻》的小说集里,“河边”是其中一部。牧师为一个岸边人家小孩进行了宗教洗礼,那个过程源于他家雇得这个保姆,保姆把他送到牧师那儿,牧师接纳了,将他倒提起来头朝下,浸入水中,小孩忘记了停止呼吸,被呛了水,可是他终于获得了救赎。似乎懦弱无聊离他远去,别的小孩子的欺负不再具有威胁,因为他获得了保姆的保护,还有宗教的支撑。他的胆子大了起来,回家偷了些钱,就又回到河边,想获得更大的宗教力量,他在想,是否自己把自己淹一下,就能获得更大的力量,从此自己可以变得更加有勇气,不再害怕爸爸,害怕同龄人的欺负,甚至可为所欲为了起来。所以,他自己向河中心走去,一次次向水中扎去,最终他被河水温柔之手带到了水下带到了下游,他被彻底的洗礼了,获得了从此地消失的能力。这就是奥康纳小说的残酷,她没有给愚蠢人获得希望的路,而是按照逻辑发展,走向了他愚蠢的方向,这在常理上,是令人吃惊选择,但是奥康纳就是这样以极端的描写揭露人性,揭露悲剧的,看她的小说不会有希冀,有的是荒谬感觉

  《好人难寻》读后感(四):奥康纳的世界

  说说我读的感受

  去年读了她的《上升的必将汇合》,翻译也很好,每天晚上看一篇,很过瘾。当时,我和别人一起住,我总是拍着床垫,自己在那里惊叹。

  这次买了《好人难寻》,看了前面三篇,就扔在了那里,看的书一本本往上摞,它被压在了底下。我已经过了那个为之惊叹的阶段,总还想读到一些新鲜的东西。

  我很少,几乎不看悬疑方面类型小说,后来,我觉得她的小说或许可以说与悬疑有关,又有犯罪,还诡异,到处充斥着不祥。如果说有什么缺点,就是暗示给的太多了,奥康纳总是打一些恐怖的比喻,比如,那女人打呼噜,就好像骷髅在弹奏;那孩子一跃而起,就是被子弹射中了似的,还有一些景物环境的描写,无所不用其极。这就不够悬疑了。

  有说它是哥特小说,我不明白这个概念,唯一的想象就是那种哥特教堂,晚上,虽然没有置身其中,看上去就有些令人寒毛直竖,这跟我个人的印象也许有关。但奥康纳至少不全部认可这个看法。既然那么多人推崇她,她写的东西不可能只是哥特这么简单。这次阅读,我就想找到这些证据。但是我并非研究者,自己清楚,我只是想读出点新鲜而已,毕竟我已经看过她的一本书。花钱买个新鲜,也无非这样。

  因为奥康纳的故事写得那么阴森,比如说在《好人难寻》中,一家六口在旅途中遇到新闻里的杀人逃犯,被灭门;《河》写一个孩子在参加了一个骗子牧师的布道之后,第二天被神附体般的自己溺死在同一个地方。等等。初看,让人不仅觉得不可思议,恐怕还要发出人生无常感慨,软弱者,甚至,要揣测奥康纳是个邪恶的小说家,是不是为了出名喜欢剑走偏锋,因为她轻而易举地利用虚构就将笔下的人物送上死亡的彼岸(或许,她更愿意用天堂来形容)。大江健三郎就曾思考过奥康纳会持怎样的生死观。一个小说家写到这种“毁人不倦”的程度,确实应该上升到哲学,心理学高度了。

  这就是奥康纳的特色,是她的文本制造的特有“冲突”。但有时它的冲突看起来写很多人,写他们之间的关系,实则写一个人,就写“人”。从生命到死亡。在这条必经的道路上,好像设置了许多考验人的,或者毋宁说,上帝给人以启示的东西。当然,前提是,你有信仰(是真正的宗教信仰,而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好像通过信仰从眼中看这个亘古不变(某种程度上)的世界,它会不一样。所以卡佛说,对于弗兰纳里•奥康纳而已,存在着另一个世界,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奥康纳写南方她看到的现实,她以她的天主教关照这个世界。这么理解话,她的小说有些安魂曲的味道。在中国,一个对死感到悲哀,只对生发出无奈的国度,对奥的小说的误读(理解造成的偏差),并不奇怪。另外,在美国据说也有很大的争议,奥康纳对人物的理解,看来的确异于常人。这样的小说,也只有奥康纳才写得出。

  这么理解下来,对奥康纳小说的兴趣不增反减。你觉得,她的其他小说不用再读了,因为她的高度,或者说风格已经摆在那里,已经掂量得差不多了。

  但是撇开她小说的主旨,也就是宗教那部分,人物还是很令人印象深刻的。像《好人难寻》里的格格不入,他的形象就是从单纯的犯罪动机来说,就很成功。“她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好人的,如果每分钟都有人朝她开枪”,“闭嘴,人生没有真正的乐趣”,他也许是个大大的坏人,他自相矛盾,他只是遇到了其他人不曾遇到的,他杀人不需要理由有理由也解释不通。还有那个淹死的男孩,总是趴在窗上、观察其他人的小女孩。他们都有些特别。像这样的人物,她小说里还有一些,这并不是一句“人性的阴暗”就能说明问题的,而不如说,这才是人。

  另外,奥康纳写的相对来说比较生活化的故事,像《人造黑人》和《好运降临》,那种很情绪的东西,后者尤甚,我很喜欢,也很好。还有《善良的乡下人》,我一直觉得写乔伊写得很好,她隐秘内心世界,虽然没有大篇幅地去写,但是,一个三十岁还是处的女人(她母亲说她其实是个孩子),学富五车,夹在乐观的母亲和一个长舌妇的女仆中间,要命的还少了半截腿,这个时候来了个男人,你说该会怎样?这让我觉得,其他的人物好像都只是陪衬,都他妈的冲着她来了,还要跟她作对。哪里有什么人生啊、浪漫可言。不幸。比死人还要严重

  《好人难寻》读后感(五):难寻的不只是好人,还有信仰

  《好人难寻》这本书通常会有两种形容,一种是“南方哥特式小说”,这是评论家对作者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小说风格归类,荒诞、恐怖、神秘、荒凉这些南方哥特式小说的重要特征在《好人难寻》中似乎都有,但是又不那么明显;另一种是“邪恶的小说”,奥康纳的小说中没有什么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同时好像又在纵容着暴力和杀戮。但是如果让我给一个形容词的话,我更加愿意称之为一部“充斥信仰与救赎”的小说。

  奥康纳被誉为与麦卡勒斯齐名的美国天才女作家,同时她也是一名与生命赛跑的作家,去世的时候年仅39岁。她在26岁的时候就被确诊为红斑狼疮,而她的父亲也是因为这个病早逝。所以奥康纳的创作和她的生命状况不无联系,一方面她是天主教的忠实信徒,另一方面她明白自己随时都可能死去,所以她在小说中大量体现了世人所遭受的苦难和宗教对世人的救赎。《好人难寻》里总共有十个短篇小说,这样的主题贯穿在每一个短篇之中,但是奥康纳从来不直接去构造一个宗教背景的故事,反而讲述着南部乡村间一些平常人的平常生活,她不厌其烦地用很多文字来描绘着各种的细节,环境、动作、表情、语言,就像是在用旁观者镜头在记录着这些人的生活一样,读起来略微有些枯燥无趣,但是别担心,奥康纳总是会在读者觉得快要失去耐心时,陡然改变剧情发展方向,直接让人目瞪口呆。

  《好人难寻》里,当越狱犯将老太太的家人一个个杀掉之后,老太太试图用宗教来说服他,结果反而将越狱犯的情绪激怒,最后一刻,老太太竟然突然伸手去摸他的肩头,说着“你是我的儿呢,你是我的亲儿”,这样怪异的行为给她换来了致命三枪。怎么理解老太太最后的行为?越狱犯是怀疑基督的,他将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幸都归结于基督的不闻不问,所以才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而老太太在那一刻的行为犹如基督附体一般,忘却了死亡的威胁,以一种怜悯的姿态去抚摸和安慰越狱犯。虽然她失去了生命,表面上看并没有改变什么,而越狱犯和同伙最后的对话其实已经显露出了他所受到的感召。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因为前面漫长的铺垫让读者感觉老太太似乎能够得到眷顾,她最后怪异的行为和突然的死亡让读者产生不解,才会仔细去思考奥康纳在这个故事背后的深意。

  《人造黑人》里这种天惠时刻体现得更加明显,奥康纳耐心地描述着祖孙两人从起床到坐火车到在城里乱晃到迷路再到回家的整个过程,平淡到让人觉得乏味,却又突然制造了一个小风波,再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收场。一个黑人雕像为什么会让祖孙俩突然就和好?奥康纳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我们大概可以联想到:在一样完全新奇的事物面前,两个人同时感觉到了自己的无知并随之产生了心虚,或许还有莫名而来的悲悯。如果没有前面那么长的铺垫,最后这个天惠时刻就不会引起读者的思考。其他短篇大都是类似的情况,《河》里的小男孩为什么独自去河里把自己沉进去?《救人就是救自己》里独臂人为什么要抛弃妻子?《善良的乡下人》里卖圣经的小伙子为什么要卸掉女博士的假腿?只有当读者觉得怪诞和不可思议的时候,才有机会去反思和理解奥康纳的意图。

  《好人难寻》这本书的十个故事里,宗教无处不在,《河》以及《圣灵所宿之处》更是直接的宗教故事,故事里的人物都是平凡的众生,众生是基督想要救赎的对象。虽然奥康纳是天主教的信徒,我们不知道她内心深处是否真正得到了救赎,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否足够安详,但至少在她的小说里面,美国南部乡村里的芸芸众生,无论老人小孩富人穷人黑人白人,宗教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在黑白色的生活之中,找到支撑浮生的力量。

  《好人难寻》读后感(六):掀翻下午茶的桌子

  我时常心理阴暗地翻阅某些国产小说的书评,发现读者对一本小说的最高评价往往类似:本书作者刻画了底层小人物挣扎的艰难以及人性的善。每次读到这种书评时我会在心中默默跟该书作者说声对不住您,这些读者太过分了。

  小说是一门艺术,它虽然不讲究说学逗唱,但也肯定不是专为展示“底层小人物”、“善”的春晚舞台。在我还未来得及深究小说的艺术时,一个巨大的问题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人性的善是什么?在微博上转发寻人启事,公车上让座,这些生活中偶然的、片面的举动不是我所追问的善。那它到底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向善呢?

  我怀着这两个问题在小说世界里乱走,美国南方女作家奥康纳的《好人难寻》是我经停的一站。奥康纳被誉为仅次于福克纳的作家。我揣测海明威本身对福克纳排名第一就不满,中间奥康纳又来插上一脚,估计自杀前曾想过先把奥康纳的头爆了。

  在你翻开这本短篇小说集之前,我得警告你,奥康纳是不会恭维任何人的作家。你所期待的底层人物的艰辛和善良不存于此。你要做好被冒犯的准备,她在小说中随时把人推下地狱,其中一个可能就是你。

  在《好人难寻》中,你找不到任何义人。奥康纳笔下都是些伪君子、自私自利者、狂妄的种族主义者。在第一个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奥康纳就把一位“好人”老太太推下地狱。这位老太与儿子全家想要开车出门到佛罗里达旅行,她自认是个好人,得体又优雅,批评儿媳妇的着装随意。她身穿海军蓝连身裙,帽檐上別着一束紫罗兰。她想要是出了车祸,人家看到她的尸体时也知道她是位优雅的老太太。

  旅途中她一路喋喋不休,欺骗孙子路途所经过的某幢古宅有藏宝,儿子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驱车开往却在崎岖土路上翻车。老太太假装受伤,想勉于责难。这时他们一家遇上劫匪,老太太惊呼曾在报纸上见过这劫匪并叫出他的名字。这一举动让全家死于枪口之下。在老太太被杀之前,她反复跟劫匪诉说,我知道你是个“好人”,并劝说歹徒祈祷。歹徒三枪杀掉她之后说:“她会成为一个好人的,如果每分钟都有人朝她开枪的话。”

  《好人难寻》一书中所塑造的角色中,大多是这种自认虔诚,手持上帝训诫的伪善者。他们在日常生活里雇佣黑人,又暗地里鄙视他们没有逻辑,好吃懒做。他们行“善”,又为恶所控。

  这种复杂与暧昧直接戳痛读者——你的伪善一毛钱都不值。奥康纳不仅丈量善恶的深度,又有一副铁石心肠。她笔下的弱者的痛苦是由本性带来的,不能将责任推卸给他人和环境。她甚至不相信救赎,牧师在她笔下也是一群唠唠叨叨的老傻瓜,站在河里布道,无来由地将孩子的头按进水中受洗。

  这种冷酷和黑暗并不让人愉悦,但奥康纳辨析善恶的真伪令人尊重。在每个时代,善和恶都是人类不能避免的问题。奥康纳的善不是轻松的、优雅的、午后甜点上的糖霜般的善,她所做的是掀翻下午茶的桌子。她的小说让人明白:即使在最高贵的义举里也存在虚伪,在最低贱的恶行里也存在善良。善恶并非如黑白两色,界限分明。同样,善恶也不固定,在不同的时代,善恶是不同的,是流动的。

  辨析善恶不是小说家的责任,但却是小说家不可避免的问题。奥康纳的答案并非结果,但我仍然有所收获。什么是善?人类为什么要向善?这两个问题仍然让我困惑。有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在人类漫长的进化期中,善帮助人们合作,更有利于生存。这也暗合了基督教教义:上帝认为善是好的,所以要向善。可是……那恶呢?恶人行恶不是更有利于生存吗?托尔斯泰托大爷曾在《安娜·卡列尼娜》中驳斥过这种观点,他说这只是理性主义者的浅薄看法。他认为:善不是原因,而是结果——人类不应该再追问善的意义,只要行善即可。

  他的答案并不让我满意,只有上帝才不会发问。那两个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我,我也再不停上路再找答案。这次,我所经停的奥康纳站不错。

  《好人难寻》读后感(七):魔法师奥康纳

  阅读奥康纳是一种全新体验,震惊,充满疑问。

  震惊之处首先在于她小说中怪诞且凉飕飕的故事,它们看似平常,缓慢进行,但总在某个时刻趁你不注意而发生意外,收录在《好人难寻》中的十篇小说,没有一篇不让人感到夏季午后山雨欲来的压抑氛围。

  同名小说《好人难寻》讲述的是一个絮叨普通的老太太和她一家子去佛罗里达度假的途中,遭遇了曾出现在报纸上名为“格格不入”的逃犯,然后,他们被一一杀死。在杀死老太太之后,“格格不入”还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要是每分钟都有人对她开枪的话,她可以变成个好人的。

  《救人就是救自己》讲述的则是,一个独臂的流浪汉来到一个只有女主人和她弱智女儿的农庄,女主人打起算盘,把女儿嫁给了他,但最终她的新女婿却在度蜜月的路上,开走了她家的车而把她女儿弃之不顾,一个人离去。

  我更喜欢的《人造黑人》和《善良的乡下人》一样暗潮涌动。前者讲述的是一老一少爷孙俩早起准备去城里走一遭,他们总是吵架,孙子喜欢说他生在城里,这是他第二次进城了,而爷爷则时不时的要卖弄自己的资历,回顾一下当年好以正视听。当他们在城里迷路之后,孙子撞到一个妇女,这名妇女不依不饶吵嚷着要报警,要让他赔钱。而这时,被质问的爷爷却说,“这不是我孙子,我从前从未见过他。”

  《善良的乡下人》里虽然没有人死亡,但故事之诡异奇谲却更过分,一位装了假腿的老姑娘虽然是个博士,但迫于现实不得不和母亲住在乡下。她当然有理由高傲,处处不合时宜。虽然打心里看不起那个来家里推销《圣经》的年轻人,但不知是出于欲望还是别的,她打算勾引他。第二天,他们在不远处的稻草垛上约会,他们吻在一起,然后年轻人诱使她把假肢取下来,结果,年轻人拿着她的假肢跑掉了,据他说,他还收藏了一个假眼睛。

  这些故事发生的场地并不古怪,大多是南方的农场和乡下,但这些人物却尽显怪诞,在这本小说里,真真是“好人难寻”。

  虽然,在阅读中,我们通过奥康纳那种独特的语调和故事,感受了一番小说叙事本身的乐趣。但是,一个个疑问仍然高悬头顶,无法自己解开。比如在《好人难寻》中,格格不入先生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比如为什么奥康纳写了这么多的暴力和死亡,她想说的仅仅是一个个诡邪的故事吗?

  于是,你就要去打探她的身世和背景了。虽然新批评派主张不要管作者,只专注与作品和文本,但是,对于一团困惑,我们显然首先还是会想要去向肇事者寻找答案。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年出生于美国南方的佐治亚州,比张爱玲小5岁,她们都是天才女作家,都热衷于在世界的负片里的打捞灵感和故事,然而她们的质地大不相同。张爱玲的作品和她的人一样,像富贵大号里挂出华丽绸缎,满眼的热闹,摸起却是来凉凉的。奥康纳的小说则是哥特城堡衣柜里旧衣服,一件件布满阴暗怪诞的褶皱。

  早在奥康纳十五岁时,她的父亲因为染上红斑狼疮而过早辞世,而她本人在二十六岁时也被确诊染上同一种病,据说只能再活五年。为了养病,奥康纳回到南方的故乡,和母亲一起在佐治亚州的农场生活。

  理解奥康纳,除了她的病,还必须要了解她的天主教的背景,因为据她自己说她的作品和她的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这一个个故事背后,多少都有着宗教上的深意,而对于我这种对宗教一无所知,也不知从何信仰的人来说,实在难办。

  而问题还是来了,既然她是天主教的忠实信徒,并且她的作品和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什么她总是在描写邪恶、怪诞、哥特式的故事并且“好人难寻”呢?

  著有《西方正典》的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布鲁姆给出了回答:“她想以暴力震撼我们,使我们觉得需要传统信仰。”

  在阅读了比目鱼老师的文章后,我们会知道奥康纳给她的小说人物都安排了一个“恩惠瞬间”,她把他们推到了各自本性的极限,最终在绝望下发现真相,接受恩典。所以,像《好人难寻》虽然是一个在大众看来死了好几个人的悲惨结局,但作者却在其中蕴含了希望的种子。

  但,对于我来说,还是先享受阅读过程本身的喜悦和震颤吧。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曾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一个作家:“他是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一个大作家集三者于一身,但魔法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我想,我们就好好享受奥康纳作为魔法师的一面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