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理控制方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心理控制方法》读后感10篇

2018-03-13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理控制方法》读后感10篇

  《心理控制方法》是一本由[美]麦克斯威尔·马尔茨(Maxwell Maltz)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控制方法》读后感(一):一本有启示鸡汤

  心象改变物象,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颇有唯心论的味道。但从我个人的切身体会,对作者很多观点是感同身受的。

  我们体内有自动成功机制,也叫伺服机制,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会形成下意识动作。不管是拿桌面上的杯子,还是在上千人的场合演讲,机制的运行本质一样的,只是训练的时间难度有所差别。所以,当我们已经为某件事培养出自动成功机制,我们只需要告诉自己想达成的目标根本都不用仔细想应该怎么做,剩下的,自动成功机制会帮我们轻而易举地达成。

  怎么才能发挥出成功机制的最大效益呢?

  首先,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导向。“一个人是否理性,就看他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并且坚持不受外界干扰去达成目标”,这个观点我是认的。人最幸福事情莫过于一觉醒来还有期待,只有明确自己想干什么,即使只前进一店,内心也会感到是幸福的。我甚至以为,如果你还不够成熟,不知道怎么选择该走的路,不妨就按别人给你设定的目标去走吧。没目标,颓废沉沦,这种感觉可怕

  其次,我认为是要给自己描绘个美好的心象。乐观积极一点,告诉自己一定能成功达成目的,甚至可以用幻想出来的成功模样来激励自己。这其实是非有效的心理暗示,如果事情还没做,心理就觉得一定会失败,那怎么可能取得理想结果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行动起来!要形成自动成功机制,当然需要不断地练习,走出舒适区,丰富弹药库,随时随地为己所用。这里有几个心法:第一,即使事情很多很杂,在任一个时刻你也只能做一件事,所以说,其实在每个时刻你应该着力解决困扰你的其实只有一件事;第二,练习时不要害怕失败,不要让自己形成“自动失败”机制,记住,做不好可能只是事情的原因、不是你的原因;第三,先在脑海里设想自己成功做事样子,给自己点积极的心理暗示,会有很好的效果

  《心理控制方法》读后感(二):态度决定一切

  只能说看这本书真的很是时候

  围绕整本书的中心就是自我意向是什么,如何塑造积极正确的自我意向,并让其发挥重大作用。分成15章,每一章的中心主旨都能在最后一节中看个大概。最后一章则是真实成功的案例

  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封皮上写着“3000万人正在实践的超极心理学”时,真的很怕又是凑字数的鸡汤文。看的过程中里面几点真的是有触动内心,相信也会对我以后的态度、想法等造成深远影响的。

  大概是从初中开始,我就一直坚信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没有自信的人,也很害怕跟陌生人相处同时很没有胆量的人,也很不会为人处世。几乎对自己彻底否认了。根据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其实一切都是自我意向在作祟,书中也都一一解说了解办法是什么。

  文中一处真的完全是困扰、纠结我长达9年的真实想法写照。在陌生人面前动作行为别扭等的原因就是我“过于在乎别人对我怎么想,过于谨慎以至于试图取悦别人,对别人或真或假的否定过于敏感”,由此造成的“过度负反馈”严重抑制了我在轻松自在环境正常反应的行为与动作。因为过度监控自己的每个行为、动作中,我变得很内向,也很难为情,即使我内心是个活泼的人。极力为了留下一个好印象,我禁锢了创造性的自我,反而留下了糟糕的印象。解决的办法就是永远都不要有意识地努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也不要为了得到人为的效果而做某事或不做某事,也不要去琢磨别人对你的想法与评价。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而关于自卑问题,是因为想要达到与身边一些优秀的人一样的高度,甚至超过他们,但是这样目标的设定可能太高或者已经偏离了你内心真正所真正想要的,失败之后,你会更加挫败,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同样的解决办法就是创造一个独特的你。你,就是你!

  书中也谈到其他的很多人身上可能都存在毛病,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塑造一个正向的自我意识,找寻胜利的感觉,引领着走向幸福快乐人生

  这本书确实值得多看几遍,以时时刻刻检查自身行为,得到矫正,心灵精神也能得到释放。

  前几天在朋友圈中看到师妹发表准备腾讯校招到拿到offer的心路历程。在另一个朋友和我看来,这个师妹是无条件的自信。本身作为一个非常没有自信的人遇到这种感觉百年难得一遇的无条件自信的人甚是崇拜。多次问她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无条件的自信呢?得到的回答都是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

  其实,自我意向,也可以说是对待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或问题我们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这句从小学就知道的话,好像真的能够解决生活中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

  师妹是一个很拼的人,看她的心路历程知道其实腾讯暑期实习生招聘这一路她过得也挺煎熬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陌生的行业陌生的领域,第一次面对几万竞争者,从网申、现场笔试、群面到经理面、总监面再到HR面,最后还要经历十二天等待的煎熬,由充满希望到逐渐失望,有一而再再而三给自己找各种理由点燃希望却又迟迟等不到结果。这一路我是怎么走过来的?都快被自己感动到哭了。”上厕所也是把手机带到身上,生怕错过每一个电话。自我意向是多么的重要。从一开始就锁定目标,推掉优衣库的offer,一路过关斩将的面试,到最后天天意念力量,每一个环节都是强烈又积极的自我意向促使了腾讯offer的到达。

  说到招聘,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秋招和春招可能总会遇到简历石沉大海般或者面试结果不如人意。运用这本书中的办法,首先,必须审核自身确定一个目标,围绕这一个目标,动用你的想象力想象面试过程中的场景对话以及你怎样去应对,在每一次失败后,不要简单地归结为学校问题、能力问题等,而是针对特定的这次面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错误,进行改正,继续运用想象力进行修订改正,坚信自己能够达成目标的自我意向不断地往前走,最终拿到心仪的offer相信会是之日可待的。

  不止是招聘,生活中面对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到书中的思维方式去解决。

  最后,用书中最后一句话作为结尾。“如果你只是读完后便将其束之高阁,那么这本书几乎没什么价值。但是,如果你像珍妮三的死所做的那样有意识地坚持运用它,它就能让你摆脱一切精神枷锁,过上这人世间充实的生活。”

  《心理控制方法》读后感(三):给心理来一场美容术——《心理控制方法》

  曾经有关机构做过一个调查人们对自己的相貌满意度,结果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而这些人,在别人眼中,不乏帅哥美女。可见,我们呈现给别人的面貌,和我们自己以为的面容,是不一致的。我有个美女朋友身材相貌都好,可是每次试衣服,她都觉得自己手臂大腿粗,而我们根本就看不出来,一开始我觉得她简直就是矫情,后来我明白了,她是真的那么认为的,哪怕在我眼里她的身材已是完美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整容医师,在给病人整容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人的外貌,除了镜子里的那张面容,还有一张藏在每个人的心里,那就是“自我意象”,而所谓的心理控制术,便是对心理来一场整容术。

  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描绘自己的精神蓝图,或者,叫做“心像”,我们的意识难以辨认出它,但它的确就在哪里,这个自我意象就是我们自己对“我是什么样的人”的看法。根据这些看法,我们从心理层面上构建了一个“自我”或一幅关于“自我”的图像,那么就个人来讲,一旦某种针对自己的想法或者信念进入这幅图像,它就会变成“事实”。从这个方面来讲,所谓“心想事成”是有道理的。因为当你怀着一种你就是会成功的人的信念,你的心像就会自动出现一个成功者形象,并且你的潜意识将支配着你按照成功者的特点去行动。而一切都是在你觉察不到的情况下悄悄发生的。这既是幸运,又有点可怕是不是?自我意象会控制你能做哪些事、不做哪些事,哪些事对你来说困难,哪些又容易,甚至会决定别人对你有何反应。

  书中列举了许多看起来匪夷所思例子,通过改变自我意象而改变了整个人生。然而这个改变,不是表面的对着镜子说“我能行”这类空话,而是发自内心的改变。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本能,这种本能为我们享受人生提供了一切先决条件,这种本能通过“创造机制”为我们效力,一旦正确运用,这种机制就会成为嵌入每个人内心的“自动成功机制”,它会自动,客观地朝向成功和幸福的目标奋斗。但是这种机制如果运用不当,它也会自动向失败的目标奋斗。这里的关键在于,你内心的信念,是认为自己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要改变旧的心像,就是要重新的为自己编程,策划你想要的性格和人生经历。

  作者说,只要能记忆,会担忧,能自己系鞋带,就能运用心理控制术!听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并不容易。练习,体验,构建创造性的心像,将新的行为模式付诸行动,用新的成功体验覆盖原来的失败体验,慢慢的,内在就改变了。

  于是,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养成快乐放松习惯,培养成功型的性格,体验并且保持胜利而充实的感觉,如此下去,人生怎么能不美好呢?

  当我们急于改变外在的时候,我们内在仍然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我们仍然会失去到手的幸福,所以,要改变人生,让我们首先对自己的内在心像进行一场美容术吧。

  《心理控制方法》读后感(四):寻求心理救赎的配方

  最近看新闻,总是能看到许多让人惨不忍睹的事情,比如:有女人为了骂人的快感,被修车的师傅捅死了,比如俩人感情不和,结果男的把女的杀了截肢了,这是一种戾气在中国大陆上弥漫,这种戾气膨胀,膨胀,不断地在人们的心中回荡,似乎开始占据很多人的心,人们都在这样一个没信仰时代迷失了自己,迷失了自己的心,同时也迷失了掌控自己的力量,这到底该怎么办,许多人都曾经在寻找过方法,不过很多人都没有找到,他们更多的是想跟随很多人的做法,从而人云亦云,没有任何的变化,这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失去了更多,所以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追寻优质的书籍从而能找到掌控自己的方法,这是多么现实的问题啊。可是我们的确在这样寻找着,寻找着,想要寻找一个心里的出口,救赎一下自己,这是多么现实的问题。

  从而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所以这类的书很多很多,而且很多人都需要,我是见到这类的书一般都挪不动脚步的。

  通过本书,你将学会:如何唤醒内在的自动成功机制;如何学会自信、有效地推销和谈判;如何从错误信念的催眠中苏醒过来;如何培养意志力并学会真正的自控;如何摆脱拖延症和自我否定的恶习;如何从失败的人际关系中获得解脱;如何与自己的内在对话,与焦虑和平共处

  看着这些介绍你就会觉得挺不错的,是不是和我有同感,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比较棘手的问题,而且我们都很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解答,这书能够实现你的这些愿望

  这本书上有一个名字叫“超级心理学”这个名字看到超级两个字就会一下子觉得唬人,不过看完这本书你会觉得,改为“超级专业心理学”也不错。

  书的里面有很多标注了颜色的主要内容,里面是作者的一些内心独白或者摘抄的一些重要的东西,我们都可以选择重点来读读,绿色字体和优质的纸张可以给你非常棒的读书体验。更多的是希望能读到心里,这样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方向,从而不再迷茫

  《心理控制方法》读后感(五):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世界会对你微笑

  自1960年至今一切有关成功或自我完善的图书,或者都可以追溯到马尔茨博士作品。该人是认识解释“自我意象”是如何帮助人们实现目标的先驱者和第一位畅销书作家。于是,和新编撰者的狂热序言(推崇太过不免令人心生质疑)不同,该书的原作者口吻还是相当审慎的。我想这大抵是因为在五十多年前的那个时代,人们还并不会将“过度自信”当做是一种值得推崇品质缘故吧。 20世纪60年代末心理学展开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随后又在20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事实上,现在有关“自我”的新理论、新观念大都就是那个时期产物。最终正是在(时下已被滥用了的)“自我”这一新理论下催生了本书。运动员教练企业家商业领导人销售专业人士,通过自我意象建立起对“信心主动精神和能力的肯定”(援引自书中),这些人更常实践该书中的理论及方法来提升自己,并从中获益。 “自我意象是一个前提、基石基础,你的全部性格特征、行为举止,甚至所处的环境,都以它为基础建立。结果呢,我们的经历似乎总是证明并加深我们的自我意象,从而形成一个循环。至于这个循环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那要视具体情况而定。”(P.004) 成功的确是与天赋有关,但天赋却并非是成功的一切。这点无论在学术科研还是艺术竞技等领域均有许多例证。事实上,在这些领域中,天资横溢者与厚积薄发者,从来都不鲜见。而非良性的自我评价或者更专业的说是“自我意象”,更像是种自我的设限,完全桎梏了我们的发展。一旦当这种根深蒂固且难以觉察的思想模式改变,你就能从中解放出来,从而完全释放出自身潜力,得到与从前天壤之别的结果。 就像书中写道的那样,“实际上,对自己的看法很消极,却又想对某一具体情况进行积极思考,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谓个体的意象,不过就是个体对自己的看法,或者说是该人的自我界定。现在大多数的心理学研究者已经认同了“自我意象可控”的观点。你无法做到长时间超越或逃避自我意象,只有当你完全面对,才能着手改变。 自我意象,科学还是伪科学,迄今为止仍未能有一个定论。毕竟,用大白话来讲,这就是你在脑海里构筑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然后自我催眠,自然而然能够做到的……呵呵了,你觉得能做到吗?反正,我觉得我不大容易做到!不过,这大概只是因为我的意志不够坚决的关系,要不就是我的想象力不够,好吧,或许真的只是这样。 说来最近也看了不少打着“科学研究证实”的旗号的心理学读物,结果越看感觉越不那么靠谱。话说,这究竟是我见识浅薄,缺乏对科学的想象力?还是说这些科学的,其实真的就不是那么的科学呢?当然,有些人相信是前者,可惜就我个人来看,却总觉得是后者呢。事实上,如果说自己幻想的太成功,能把自己成功的自我催眠了,这的确不能说不是‘科学’的,但如果从普适性的效果来看,真的很令人很怀疑效果究竟有没有作者夸耀的那样显著。 在“心像”中做练习与试验,有用没有呢?肯定是有用的,但是,也肯定是不可能有书中举例鼓吹的有那么大的用的。毕竟你脑子里熟练了的的东西,不代表你外头的身体也能跟着熟练起来。但是这种方法从改善对待生活的态度方面的确是很有效的,比如说那个美国的投机商最容易患上的“对财富非分之想综合症”,再比如说是某些后天型的自我设限者,倒是不妨去尝试一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