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复杂》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复杂》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3 21: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复杂》的读后感10篇

  《复杂》是一本由[美] 米歇尔·沃尔德罗普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50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复杂》读后感(一):对不起,虽然你很好,我还是只能给你1分

  很喜欢这样的作品,作为小说看,作为历史记录来看,或者作为科普来看,都是非不错的作品。不过很可惜,因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所以我不能用如此低级的档次来要求你。

  曾经,圣塔菲是我很想去的地方,不过现在,我一点也不想去那里了。

  如果已经身为了人,却还把自己猴子来比,确实是件很SB的事情了解了,系统,复杂和混沌重要意义,却始终站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评价自己的学术价值实在让我无法赞同你们的优秀。甚至是,这也不仅仅是在圣塔菲建立的那个年代才创造出来的东西

  圣塔菲的研究没有从根本上理清这个问题,而仅仅只是在凭借自己天才大脑去碰运气。其中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过:相对性的问题,如何用发展眼光来看问题,系统化的思维是什么样的,终极真理在哪里等等。这也就造成一个问题,圣塔菲派系在成立至今的20年时间里面,其衍生出来的学术研究已经无数了,但是始终没有超越其创立最初的框架体系说白了,他们只是披上了一身系统化复杂化的外衣而已,其本质依然是基于工业化早期的社会分工理论深入和发展。

  另外,其独创性也确实让人相当的怀疑事实上,系统化理论很早就已经有了,系统化理论里面很多类似结论远比圣塔菲的来得要久远得多。第一个尝试接触这套理论的人,就我所知是马克思,不过他的贡献远没有达到入门的地步。杰拉尔德·温伯格至少在70年代的时候,已经开始在美国的大学教授“系统化思维”这门课程。这套理论远比圣塔菲所涉及的领域开放,更深入,更有成果

  我只能说,一群将门打开了,却又将自己用围墙围起来的人,让我感到悲哀。虽然你们也很优秀,但是希望你们自己能够明白,你们不是猴子。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实实在在的能出现,超越《系统化思维导论》的作品。对不起,你们还不是的,站在同样的标准下,你们太烂了。

  《复杂》读后感(二):复杂中的元问题与多元论的必要

  一句话概括:改变整个科学思想的思潮——复杂性科学最佳入门书。

  读后感:

  如果以前没有接触过复杂性科学,这本书将带来思想的洗礼

  什么是复杂性科学?简单来说,它是研究具有涌现和自组织行为的系统的学科。具备这些特点的系统有昆虫群落、大脑、免疫系统、经济、万维网......这些系统都有相同的共性:它们都是由相对简单的个体组成,个体之间只能进行有限通讯整体上却表现出极为复杂的系统。这个共性就是复杂性科学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不存在中央控制情况下,大量简单个体如何自行组织成能够产生模式处理信息甚至能够进化和学习的整体?

  此问题是元问题。因为它是其他重要问题的基础——比如我们所谓的“智能”和“意识”是如何从不具智能和意识的物质中涌现出来?目前对于这个问题富有启发意义的模型是元胞自动机。研究元胞自动机的沃尔夫勒姆认为元胞自动机模型提供了自然界的复杂到底从何而来的线索不仅如此,他甚至认为,存在一个简单的类似元胞自动机的规则可以作为”宇宙终极确定模型“。这个原初元胞自动机的计算是存在的万事万物源头。这个规则有多长呢?沃尔夫勒姆说:”我猜其实相当短。“但是到底多长呢?”我不知道,也许三四行Mathematic程序。“

  另外,复杂性科学的思维方式迥异于还原论,让人意识到基础物理梦想的大统一理论并不能解释万事万物。一个尺度上组分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更大尺度上复杂的全局行为,而这种行为一般无法从个体组成的知识中演绎出来。这也为许多科学提供了存在的必然理性——学科和学科之间是很难相互推演的,就像心理学的知识并不意味着能推演出社会学的结论。因此,多元论的思维方式是有必要的,一元论或二元论等简单的思维方式注定在各种复杂系统中遭遇挫败。

  最后需要说的是,复杂性科学还处于前学科时代。从这本书所涵盖的主题之广泛可以看到,现代复杂系统科学仍然没有统一成一个整体。目前在这个标题下统一的只有共同的问题和方法,以及超越早期研究中不那么严格的类比特性,得到更严格的数学实验渴望。当然,事情并没有这么消极,复杂性学科的思维方式已经渗入许多学科的文化,像生物学和社会学这样的研究领域已经被这些思想深深改变。一位学者对此说到:“我认为复杂性科学的一些形式正在改变整个科学思想。”

  我对本书的一些整理: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39455346/

  《复杂》读后感(三):评论复杂:既然有人看过就说两句

  总体来说这是本用浪漫抒情的笔触,从一个个人物的视角展开,主讲八卦穿插一些复杂性介绍的优秀的科普书。作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胸中自有成竹,所以讲得“清晰公正”,而他抒情的文笔和对读者心理良好把握给这本书来了很好的带入感。

  即于理于情这都是本不错的书。

  应该是生活环境原因,我身边的人讲到译作第一件事就是举例批评翻译

  虽然知道是这帮人对与自己心理距离近的人有一种敌视的忌恨情绪,但我常习惯关注下翻译。

  看到 第八章-游戏高手 时我还在想,“这次谁也不许说他,我觉得他译的很认真,中规中矩,挺好的啊”

  这时,作者讲到荷兰德脱离数学系的一段故事。他说得非常难听

  “荷兰德喜欢这个主意更因为他已经对数学完全失去了兴趣。密西根大学数学系就像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所有数学组织一样,被法国波巴科学派(Bourbaki school)所控制,这个学派鼓吹数学非人的纯洁性和抽象性。按照波巴科的标准,就连阐述你的原理后面的概念、用实在的图式解释你的定理,也会被认为是粗俗不堪。荷兰德说:‘这一派的理念就是要让人们知道数学是可以不用任何解释的。’”

  这里出现了翻译问题,布尔巴基的标准译名早在97年之前就应该出现了(中科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的《科学与哲学》丛刊,于1979年就刊登了狄奥多涅的《数学家与数学发展》,后来《数学史译文集》和《数学译林》也收录不少布尔巴基的译文;我现在手头有本《数学的建筑》,胡作玄在其写于96年的序里也提到过译名统一问题),译者但凡做了点工作就不应该编纂个这么离奇的译名——“波巴科”。

  下面说作者,在我看到 第七章-你们真的相信这套? 时,我就觉得作者偏向经济学,明明是物理学家占有优势,可作者非要用技巧做了一个势均力敌假象,这既不能帮助他发展论点也不能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或许他是无意识的,不过这仍是明显的带了感情色彩的偏心眼

  及至第八章这一段,他对布尔巴基用了许多负面词汇,而且对读者进行诱导和暗示。这种引导读者的手段在一本好的科普书里是很常用的,可他根本犯不着用在这里!这本书处处体现了他对数学的兴趣缺失一无所知:在作者米歇尔看来,经济学里面使用了复杂的数学公式,经济学家的数学能力非常好,新古典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偏向数学的精致美丽自给自足高楼幻象。

  错!错!错!

  经济学与数学是八杆子打不着九杆子带拐弯,应用数学和纯粹数学的分歧简直比文青女和极客男的差异还大!更何况是学科交叉到连姥姥都认不出来的经济学应用数学。

  这个作者拿着这个交叉出来的不知道是谁家的东西大言不惭的说纯粹数学如何如何、布尔巴基如何如何。这真是人们只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所有事情非得当场找出个因果联系(就算这个联系粗暴简陋)不可!

  我知道作者是想从现实入手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自娱自乐的营造一个美丽幻境。可是既然他能意识到也许第三层非线性的背后是没有最终解的。他就应该知道这个世界除了现实外还有两东西它非常让人迷恋:概念和意象。

  以前在偷看黑塞的小说时注意到了一点:数学以它远远超于时代的丰饶的模式,会在每一次物理危机拯救物理学(请关注两次物理学巨变,这两次都是数学表达早已存在物理解释从而诞生)。是的,数学拯救物理学,物理拯救全世界。可也许幽默才是这个世界的最终解(没办法我是歌德脑残粉)。就在这时我才意识到,概念和意象的特殊出身和先天优势。

  元数学和作者所追求与在乎的东西不一样,它是人类头脑搭建的山河巨川楼阁亭台,它诞生于人类认知边界,无论你在现实世界几番拆拼研究,最终它的投影还是要限制于这里。所以有些人喜欢实在的可以用于理解世界的解释,觉得它具有力量有意义。而有些人喜欢自行发展不染尘俗的空中幻境,觉得它完美得如同梦的实现

  爱好不同,没有高下之分。

  为什么,在今天(尤其是美国),人人绝望的想要徒劳地抓住现实的裙裾(如同幻想会溺死他们)?!即便其中的绝大多数死也不肯睁眼看一下真的现实世界?!

  《复杂》读后感(四):笔记

  这本书出来很久了,跳读浏览了几个章节,如果早些年看到回很有启发。

  就复杂型系统,认知神经科学类的,还是直接看最新成果比较好。

  同类书籍我更推崇这本《第五项修炼》,《失控》这本很经典

  基于豆瓣的评分系统,我就不标注星级了。

  摘要笔记:

  1:每当一项新技术为其它商品服务开辟了合适空间时,进入这个新的空间的人就会在极大诱惑下尽力帮助这项技术的发展和繁荣。(微信生态系统,windows,ios~~)

  2:如果我们还想靠我们的知识来创造财富的话,我们就需要适应新的规律。(这个规律我把它解读成,现实的市场环境,多学科的知识素养)

  3:阿瑟说,高技术几乎可以被定义为“凝结的知识”。它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意味着,你每生产一个拷贝,就会使生产成本更低一些,而且还不止这个,每生产一个拷贝,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高兴科技开发的一系列自动产品生产流水等等)

  4:#重要的是要观察外面实际的、活生生的经济生活,它是相互依存的、错综复杂的、不断进化的、开放的系统,是一个像生物一样运转的系统。(走出实验室知识框架)

  5:你必须看到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按照华丽的经济学理论所描述观点来看待这个世界。

  6:真实的经济生活不是机器,而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

  8:#经济学,就像任何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可以告诉人们的那样,是与政治和文化紧紧纠缠在一起的。

  9: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洞察力,看到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10: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在一系列仅仅是顺理成章的科学类推之外肯定还有更多的东西存在。

  11:复杂性系统却具有将秩序和混沌融入某种特殊的平衡的能力。(正解)

  《复杂》读后感(五):复杂性科学的精彩介绍

  2000年的时候买的。这是一本关于复杂性科学的书。 该书描述了发生在美国圣菲 研究所的故事

  故事起因于多个学科的科学家们发现在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面临着一些同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能对每个领域都适用。这个问题就是复杂性问题。 不管是在 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都面临复杂性问题。于是,一群不同学科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和其他科学家聚集到美国圣菲 研究所,开始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研究的主题就是复杂性(complexity)。这本书讲述了这个研究所里发生的故事,同时,以一种非常自然、亲切的方式介绍了复杂性科学的各种基本思想和观念

  如果你对复杂性科学感兴趣, 想有一些入门性的了解, 这本书可能是最好的首选。另外,读这本书也可以了解国外的科研机构运行的一些基本情况。

  《复杂》读后感(六):方法混沌论

  如果说作家是人类的良心,那么科学家毫无疑义的担当起了人类的智力。他们用他们非凡美妙想象力和无比坚韧毅力带领着我们,领略世界,了解自己。

  首先,我相信这本书对大多数人来说会是一个很丰富阅读过程,其间涉及的从生物化学宇宙起源的物理探索到电子人工智能跨领域学科相当广泛。虽然具体知识有多么详尽确切我无从考证,却的确在阅读过程中引起了主动性的思考和大量的扩展了知识。能够做到这一点,足以被称为科普读物的上佳之作。

  复杂这个词,本身就和研究本身有着与生俱来的抵触。而复杂系统,概括了所有无法被括约和简化的所有事件。无法简约意味着无法归纳,而不能够归纳的唯一后果就是不能用来预测,或者换个更清醒残酷的说法,今天的了解无法作出对明天的影响,它既是无用的。

  研究一个复杂系统无非是两种情况,顺向的用数学统计模型去模拟现实情况,不断修改参数直到大面积事件可以被全部概括。逆向的经由复杂情况描述本身入手,步骤性简化,去除掉不必要的因素进而得出可预测的模型。 理工科研究基本上属于顺向推导而人文类学科多数采用逆向归纳。首先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科方法论,而长久以来在学科成熟过程中优胜劣汰自然法则也淘汰了其他不适合的研究方法。几个世纪以来,两种方法一直都相安无事的各自发展,一直到生物学经济学两门复杂学科的出现,当然,还有可怕的计算机技术,这个活泼可爱的东西不断加速研究的进程,不断的加速,以至于说不定有生之年,我们也能看到顺逆向研究真正水乳交融的那一天。

  我没能查到米歇尔.沃尔德罗普的生平,但通读全篇基本上想这大抵是个物理学家,因为“物理学家在告诉我们,有三种可以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数学理论、实验室的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归纳性研究方法仅仅在第七章里被很小范围的提及,很不幸,大多数时候我们看世界的方法论只是我们有机会学习并接受到的那一部分,我们通常只用一种方法去认知世界。现代经济学沿用了推导研究方法论,用数学语言和假设及定理来构建框架。在演算的基础上推导出最优化答案。这就在本质上遗失了大量未能被形容概括的情况和小几率事件,虽然很多时候,小几率事件才是真正导致变异和生物发展的方向。

  笛卡尔二元论将精神意识和物理性的身体作了严格的分离,而利用数学方法研究呈现的整个复杂系统有着遗传性的物理特征。生物系统最根本的特点之一就是拥有应激性和可以自我演化,如果复杂的经济系统可以被定义成生物的话,这种带有偏向性的研究本身也促动了系统的演变而导致了结论的偏差性。我们的研究手段限制了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了解。复杂性系统的构思毫无疑问在向着本质的路上迈出了大大的一步,对错且是另一个问题,至少现在,集中不同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去模拟人类行为已经开始走向实践,社会科学的科学化诠释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太初,上帝打破了巴别塔计划也许是为了拯救了他的孩子们。当文明完全被揭示的时候,文明也就离毁灭不遥远了。不过这都是后话,我们还都是好奇的孩子,我们都这样执著的想了解自己和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这是人类文明真正从孩提走向成年的必经之路,至于成熟之后的衰老,也许,那又是下一场复杂的革命了。

  《复杂》读后感(七):一张复杂性理论的索引图

  每当已有的科学架构不足以解决一个集合的问题,新的学科就会孕育而出。不同于其它基于某学科而新设置的亚学科,复杂性科学是一门全新的科学,和传统的还原论相反,它呼吁将不同层次的元素的结合。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有人认为科学之美在于简单,而复杂却和简单相悖。其实不然,复杂性理论正是认为简单的作用子在简单的几条规则之下,就能涌现出及其复杂的现象。

  那么复杂性理论有何用呢?这就要回归科学的本质:阐述,而不是应用。诠释,帮助人类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摘录自Santa Fe Institute主页上的一段话:

  “The Santa Fe Institute is devoted to creating a new kin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mmunity, one emphasizing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pursuit of understanding the common themes that arise in natural, artificial, and social systems.”

  复杂性的故事就在Santa Fe研究所展开。1984年SFI建立的时候,复杂性理论远不及如今这么热门,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受到学术界质疑甚至讽刺。各路英雄集聚一堂,和传统的、还原的、保守的学术思想作着斗争。单看现在复杂性理论遍地开花,簇拥者满堂的景象,是很难想象这门学科建立起的艰难。革命的本质就在于以新易旧,四位斗士成为了本书的主角,他们也是复杂性理论创始之初的主角。

  William Brian Arthur and his Increase Returns

  报酬递增率的创始者,不同于古典经济学提倡的简单均衡,Arthur认为经济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经济生活是“相互依存的、错综复杂的、不断进化的、开放的系统,是一个像生物一样运转的系统。”

  传统的报酬递减率则是负反馈现象,在负反馈的调控下,经济会不断趋向于平衡。而报酬递增率是一个正反馈现象,QWERT键盘设计、高科技领域软硬件的生产等大量事例都能很好的说明报酬递增率的存在。注意到报酬递增率并不是全盘否定报酬递减率,而是互相补充。对于一些成本是人力、土地和原材料的商品来说(例如粮食、化肥),报酬递减率就可以大展身手。两者适合于不同的经济领域。

  ooks, a selection:

  1994. Increasing Return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conomy.

  1997. The Economy as an Evolving Complex System II

  2008. 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What it Is and How it Evolves.

  Articles, a selection:

  1990. Positive feedbacks in the economy.

  1989. Competing Technologied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

  1994. Inductive reasoning and bounded rationality.

  199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the two worlds of business.

  tuart Kauffman and his Gene Network

  部分是由于个人兴趣和专业,部分是因为Kauffman的有血有肉的性格,这一部分是书中我最钟爱的部分。

  基因网络是现在生物学研究中非常热门的议题,但是太多工作都处于纯数学的研究,反而忽略了网络的生物性质。

  秩序,自组织,发展,层次,混沌的边缘,复杂。

  ooks, a selection:

  1993. Origins of Order: Self-Organization and Selection in Evolution.

  2000. Investigations.

  (中译本:《科学新领域的探索》)

  Articles, a selection:

  1969. "Metabolic stability and epigenesis in randomly constructed genetic nets," in: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2:437-467, 1969.

  1991. "Antichaos and Adaptation," in: Scientific American, August 1991.

  2004. "Prolegomenon to a General Biology", in William A. Dembski, Michael Ruse, eds., Debating Design: From Darwin to D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Autonomous Agents", in John D. Barrow, P.C.W. Davies, and C.L. Harper Jr., eds., Science and Ultimate Reality: Quantum Theory, Cosmology, and Complex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 Henry Holland and his Classifier, Genetic Algorithm, etc.

  分类器和神经网络的创始者,遗传算法的发明者。

  ooks, a selection:

  1993. Origins of Order: Self-Organization and Selection in Evolution.

  1996. Hidden Order: How Adaptation Builds Complexity.

  (中译本:《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1999. Emergence: From Chaos to Order.

  (中译本:《涌现:从混沌到有序》)

  Chris Langton and his Artificial Life

  人工生命的建立者之一。没有仔细查相关工作,待完成。

  此外还有Santa Fe其它大牛的一些名作,待补充:

  Murray Gell-Mann

  1994, The Quark and the Jaguar: Adventures in the Simple and the Complex

  (中译本:《夸克与美洲豹:简单性和复杂性的奇遇》)

  对复杂性理论仅仅是有表层上的兴趣是不够的,虽然复杂性理论一直在尽力减小学科之间的隔阂,但要对复杂性理论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最佳的办法无疑还是顺着这张地图,找一个或几个最有意思的题目,好好钻研一下。

  《复杂》读后感(八):以桑塔费研究所和复杂性科学为背景

  quot;跨学科合作可以为我们认识企业和市场的运作机理提供最深刻的切入点。"

  quot;圣塔菲研究所的创始者则是一群有着同样思想的科学家。"

  quot;这些创始人强烈地体会到,各个学科之间蕴藏着无限的科学沃土。"

  quot;本性各异的诸多学科相互贯通。兼容并汇,催生出无数新的体系。"

  quot;《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一书,这本于研究所创办十周年之际出版的书,充分概括了圣塔菲的研究理念。"

  ( 转贴 《魔鬼投资学》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9244065/ - 作者 - "迈克尔.莫布森" - "现为雷格梅森林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战略家,同时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客座副教授。曾任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全美首席投资战略家和常务主管。" )

  《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以桑塔费研究所和复杂性科学为背景,从有别于《混沌遇上華爾街》书中所展现的角度,也让了解在《混沌碰上華爾街》(http://www.douban.com/review/2359496/)一书里出現的混沌派——法默和派卡德的故事,以及其它的不同的,关于复杂性理论和桑塔费研究所的故事。

  《复杂》读后感(九):复杂

  简单从来都不是真实世界的特征。复杂与我们对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感受如影随形。

  遭遇《复杂——诞生于秩序与边缘的科学》这本书本身就纯属偶然:我正在写一篇论文,想参考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一书中有关国家政权建设的论述,但手头的译本是98年的。隐约记得仿佛有新译本出版,就上网搜索有关信息。不知怎么(很可能是因为某篇文章的某个注解)就连上了“正来学堂”的“读书会”。那些被读的书我大部分至少有所耳闻,只有《复杂》一书看来很陌生。想来它既然有与那些好书并列的荣幸,大约也值得一读。刚好有个网站有电子文本,就载下来了,当时也没看。之后某个晚上想随便看点什么吧,就翻到了它,——出乎意料地好读:这本书与其说是学术专著,不如说是报告文学,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爱看故事的我,很顺利就进入了桑塔费研究所的世界。

  桑塔费研究所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看到:

  “大自然中的许多事情确实不是线性的,这包括使这个世界充满趣味的大多数事情……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人都被裹罩在一张充满刺激、限制和相互关系的巨大的非线性大网之中。一个地方小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所有地方的震荡,就象T.S.艾略特所说的那样,我们无法不扰乱宇宙。整体几乎永远是远远大于部分的总和。”(第7页)

  正因为整体几乎永远是远远大于部分的总和,所以,仅仅知道决定这个世界的几条简单规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可能根据这几条简单的规则就重构整个具有丰富细节、无穷可能性的真实世界。简单的规律和决定论只存在于受控的实验室,统治着真实世界的,是随机、是偶然,是复杂;——当然,我们在社会生活比在自然界更容易发现随机、偶然和复杂。

  传统科学理论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是:穿透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里充满偶然和随机性的复杂表象,找到具有必然性和稳定性的简单规律;而复杂性理论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恰恰相反:研究简单的要素、简单的动力如何产生令人震惊的复杂结果,即“几条简单的规律是如何产生整个世界变幻无穷的行为表现的”。(第209页)。

  于是,在复杂性理论中,历史充满了偶然,当下永远处于不确定性中,而未来就等于新奇:现存的时钟为什么流传下来而逆向而转的时钟消失了?公路上为什么要靠右而不是靠左行使?世界通行的电脑键盘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排列?……这里,没有什么“优胜劣汰”,甚至也不必然是“适者生存”,也许只不过是“生存者生存”而已。

  《复杂》一书中提到,遗传学家里查德·列文丁曾经将世上的科学家分为两类。第一类科学家把世界看作是均衡的。如果有某种不合时宜的力量在某一时刻将整个系统略微推离了均衡点,他们相信这个系统仍然会回归到均衡点上来。这类科学家被称作“柏拉图派”,因为雅典哲学家柏拉图曾声称,我们周遭这个不尽完善的世界不过是尽善尽美的“原型”的各种影像而已。而第二类的科学家则把世界看作一个流动和变化的过程,看作同种物质以无穷无尽的不同组合不断循环往复。列文丁把这些科学家称为“赫拉克利特派”。比柏拉图几乎早一个世纪的赫氏正是因观察到“你踏入同一条河,但流过的却是不同的水流”而著称。(第470-471页。)从事复杂性研究的桑塔费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无疑是属于后者,因为他们关注的是这个世界永远流变不居的一面。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用柏拉图式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了,突然有人给我们换上了一幅“赫拉克利特牌”眼镜,当然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复杂性理论对不屈不挠地趋于混乱而不是秩序的力量的强调、对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最小不确定性居然会令整个系统的前景完全不可预测的强调,也正是因此而拥有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以众所周知的蝴蝶效应为例,当我们知道东南亚那一场海啸可能源自北美洲某只蝴蝶某一次翅膀的振动——用《复杂》一书的语言来说,“蝴蝶翅膀扇动朝左一毫米也许会整个改变雷暴雨的方向”(第二章)——时,我们能不惊叹吗?以化约和还原为特征的传统科学理论,视这些敏感到不可思议的关联为可以忽略的偶然现象,根本不会去尝试以它们为研究对象;复杂性理论却将这些一直被忽略却真实发生着的关联拉到了视野的中央。

  不过,在我个人看来,复杂性思想中最引人入胜的,还是有关复杂系统的部分,因为其中一些观点与社会科学领域里某些当代思潮有着惊人的相似。

  各个组成要素以各种方式不断地相互作用,并且根据这种相互作用而不断自我调整,在这种相互作用和自我调整过程中,作为整体而产生了自发性组织,这就是所谓的复杂系统了。桑塔费研究所的科学家(荷兰德)认为,这种复杂系统“在自然界,包括人脑、免疫系统、生态系统、细胞、发展中的胚胎和蚂蚁群等。在人类社会,这样的系统包括文化和社会制度,比如政党和科学社团。事实上,一旦你学会了如何辨认这些系统,这些系统就变得无处不在。”(第491页)

  这样的复杂系统当然也包括了经济体系。在社会科学领域,早已为人所熟知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说的也正是:人们在力图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的过程中,通过无数个人的买卖行为,无意识地形成了某种经济体制。在当代,哈耶克更借助自发秩序概念,令人信服地揭示了:在社会领域,秩序是行动者人为但非设计的结果;以及要想根据某种完美规划而全面建构一种社会秩序是“致命的自负”。(Hayek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Hayek,Fatal Concei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显然,如果相信复杂性,我们会更容易接受对自发秩序的哈耶克式推崇。问题是,承认复杂性与仅仅承认人类的预测、控制能力有限,是两种不同的立场:哈耶克及其追随者们,基于有限理性而反对过分信任人为设计的建构论;但他们推崇“看不见的手”,认为那就意味着“自由与繁荣的国度”。复杂性理论的逻辑却不是这样。由于复杂性的存在,我们就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判断人为设计和自发秩序哪一种更优越:人为干预的后果固然是无法预知的,但不干预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所以,复杂性理论什么也不会推荐,它不会给出任何关于未来的承诺。

  《复杂》一书也指出,在复杂系统中,组成要素自我调整的过程与要素间相互作用过程同时发生;而这就意味着,讨论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的均衡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这种系统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均衡的状态,它总是处在不断展开,不断转变之中。复杂的适应性系统总的特点就是永恒的新奇性。(第197-200页)

  但是,常识告诉我们,春生夏长这样的规律是存在的,银河系、植物、动物和大脑这样的结构和秩序也是存在的;——虽然这一点在社会领域远不如在自然界那么清楚。于是,第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偶然和不确定性的、如同一团乱麻的破碎世界中,秩序和结构又是如何可能的?

  《复杂》一书说,“这个问题比听上去要难以回答得多,特别是当你考虑到,这个世界的总趋势是走向腐朽。铁会生锈、倒下的树会腐烂、澡盆里的热水会渐渐降温,一直降到与它周围的东西同样的温度。自然界好像对解体结构,把事物搅和成某种平均水平,要比对建立结构和秩序更感兴趣。”(第29页)复杂性理论并不回避这个难题,只是尚未提供令人信服的答案。

  似乎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直觉认为:即使无法解释,也不能走到否认秩序和结构存在的极端。理由很简单——秩序和结构在我们周围显而易见:倒下的树虽会腐烂,但同时也有新的树木不断生长起来。

  也许是出于对这种直觉的尊重,复杂理论最终并未走上否认结构和秩序存在的极端,而是将秩序和混沌融入某种特殊的平衡,这种平衡点又被称为混沌的边缘,“是一个系统中的各种因素没有真正静止在某一个状态中,但也没有动荡至解体的那个地方。混沌的边缘就是生命有足够的稳定性来支撑自己的存在,又有足够的创造性使自己名副其实为生命的那个地方;混沌的边缘是新思想和发明性遗传基因始终一点一点地蚕食着现状的边缘的地方。”(第5页)

  紧接着的问题是:在这样一个处于“混沌和秩序边缘”的复杂世界里,如果一切都在流变,永远都是新奇,那么我们还能够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它?

  归纳不行,因为在永远流变不停的复杂世界中,千万年来太阳都从东方升起也不能保证明天太阳一定会从东方升起。演绎更不行,它从一个总是会达到均衡的完美世界出发,与永远在生长中的混沌世界格格不入。也许类推可能?可是类推假定了新旧经验的相似性,这与新奇恰恰相反。

  面对此困境,《复杂》一书借科学家们的嘴宣称:“科学的实质在于解释”(第13页),而桑塔费研究所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观察这个永恒流动的河流,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目之所及”(第九章)。桑塔费研究所的学者们相信,他们与具有匀称优美结构的古典经济学和物理学的不同是他们在直面“复杂的真实世界”(第4页)和“世界的本来面目”(第13页)。简单说来,《复杂》一书认为,复杂性研究的意义不在于预测或控制,而在于揭示被掩盖的真相。

  这种说明是极有必要的。因为传统的科学研究以预测和控制为目标,而复杂系统的流变和新奇特性使得控制与预测不可能,所以复杂理论必须给自己设定与传统不同的目标以适应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但是,如果科学只是解释,那么人类有多少种眼光和头脑,世界就可以有多少张面孔。因为人眼中没有什么“世界的本来面目”,人头脑中的真实也不可能是能剥离一切主观性的“客观”真实。换句话说,如果复杂理论中的不确定性是一种“解释”,那么传统科学观下的均衡为什么不是另一种“解释”呢?在多种解释共存并且相互冲突时,如果不用预测和控制作为淘汰某些理论的标准,我们又如何做出取舍决定呢?

  这种取舍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会带来改变世界的后果。无论愿意与否,学者们的理论是有社会影响的。从根本上说,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学者们也是“深深陷在这个世界之中”的行动者。复杂性理论在美国格外受攻击说明了这一点。而《复杂》这本书所描述的、研究复杂性的学者们为了发表文章、获得承认、争取资金支持而做的一切,也说明了这一点。

  当谈及古典经济学范式时,《复杂》一书说,“就像某个赌徒曾经说过的那样,这游戏也许是个骗局,但这是全城唯一的游戏”(第5页)。复杂性学说正试图提供另一个游戏。什么能保证它不是一个新的骗局呢?我们无法确定。

  也许,在一个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时代,我们可以确定的只是:斯宾诺莎式的自信与雄心――他曾宣称:“之所以说一物是偶然的,除了表示我们的知识有了缺陷外,实在没有别的原因。”( 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30页)――正在离我们远去。

  2006年4月

  《复杂》读后感(十):一个“复杂”的问题

  《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的科学》写于20年前的一本书,而说到书中各路牛人其想法的萌动,那已经是60年前的事了。尽管如此,现在才来读这本书仍然是亮瞎了我的眼!书从经济学,凝聚态物理,非线性动力系统,生物学,分子化学,神经网络,人工生命等不同学科领域入手,异曲同工的得到类似于生物进化过程的复杂系统,展现了自下而上涌现的适应性和自组现象。并且这个关于复杂的问题的探索,大有直奔“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知识是怎么形成的”,“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哲学问题而去的趋势。

  书中不管是相变或是混沌的边缘或是幂律,都在告诉我们,理想中的完美平衡点是不存在的,平衡就意味着死亡。那么这结论就要彻底倾覆我们的世界观了。大家都厌烦静止的一潭死水,也都惧怕混乱不堪的一滩烂泥,都渴望有所作为,然而谁不期待所有努力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极致完美的平衡点。无异于告诉佛教徒说极乐世界是不存在的,人们不得不在恒河沙数的娑婆世界泥沼里挣扎,可事情并不是这么悲观的。在有序和无序之间,在秩序和混沌之间,存在这么一个永恒变化共同进化的区域,在这个区域的生命力才是最旺盛的。终于明白为什么变化、新奇这些字眼总能撩拨我的心,原来这是身体里由内而外的本能,不断变化的境遇才能激起我旺盛的生存渴望。在这个区域里虽然未必能达到利益最大化,但起码是共赢状态,个体不断地和邻居相互作用着,在自然选择之下达到进化的目的,各经济体互相调试着各种策略,在利益驱使下达到共同繁荣。如此看来,现今存在的物种并不是靠大块头繁殖力强或别的什么巧合而得以繁衍至今的,靠的是谁能更好的与邻居互相协调,谁能更多的与邻居互相作用,以至于成为生物链不能缺失的环节。就像我们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哪些人混的最如鱼得水,显然不是自命清高独自躲在一隅孤芳自赏者,也不是彻底迷失不知所向的人,只能是有广阔的人脉又能为我所用的老狐狸。或者说,就像情侣间长期伴侣关系的确立,两者之间充分多的互相作用着,分享欢乐分担痛苦,时刻关注对方各种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连不可知的未来蓝图上也画着交织的曲线,终于到了不能没有你的地步,情侣结成了夫妻。所以如果人类因一支独大的表象,愚蠢到自以为是主宰者,随意对其他生物行使生杀予夺,那么我们的这个生物链条很快就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生命系统从原始初汤开始,经由永恒变化和共同进化,向着日益复杂的机制增长而去,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这不正像道教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我们中国原始哲学是站在个很高的高度的,但正像台湾某人恳切批评五四这个特殊的时期使我们中国青年却不识中国文字,只能从外国人的论著中倒嚼自家的智慧,我们须得潜心学习那些遗失的宝贵知识啊!如果早能站在这样的哲学高度上去发展科学,说不定伸出“看不见的手”的就不是亚当斯密了,那只“苹果”砸的就不是牛顿的头了,而咬那苹果一口的也不是乔布斯了。

  我在本该学编程的时间迷上了这本书,然而讽刺的是在我翻过几页之后就强烈意识到,我的当务之急是学好编程,书中所有复杂系统无一例外是用计算机模拟漫长的进化过程,来观察归纳这种涌现。长期的数学训练让我们在面对清晰界定的概念时,必定首选严谨精准的逻辑演绎分析,而归纳法似乎总是以说不清道不明强硬又卑鄙的姿态出现,让我深深地为之不齿。可现今正是要探索这些从不同领域涌现出的隐隐约约无法界定的问题,所以计算机模拟的归纳法就此登上舞台并且大行其道。就像大家都是在谁也说不清爱情是什么的年纪,前仆后继的谈一段段的恋爱,这就是探索式学习。顺便说,这是我第一次搞清了书中繁冗的外国人名,并且保证不张冠李戴,实属难得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