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10篇

2018-03-16 21: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10篇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是一本由[英] 萨曼·鲁西迪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42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一):一部备受争议的绝世经典

  文/初晓

  近些年接触外国文学比较多,也看过一些经典的著作,但让人为之震撼的,莫过于《摩尔人最的最后叹息》了。说起来也有趣,接触这本书实属意外,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作者萨尔曼·鲁西迪的经历,也没想到他的作品会如此恢弘大气内容复杂

  为何如此说?且看看《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便知。这是一部深沉的反思之作,它关系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社会阶级,更关系到政治体系艺术思想财富人生,当然,它也离不开男人女人父母子女,这些反思不仅仅是对书中印度的反思,而是对整个世界的反思。这一切,出现小说中,那就是悬念与故事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借用莫赖斯·佐格意比的视角全面讲解了他的家族,从他的外祖母讲到她的母亲,从他的祖母讲到他的父亲,然后就是他和三个姐姐身上的故事。莫赖斯·佐格意比自称“摩尔人”,他虽然是母亲奥罗拉的孩子,却又与其他孩子不同,母亲怀她只用了四个半月,他从出生开始长得也比别人快,三十岁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六十岁。他经历了大姐伊娜与三姐麦娜的死去,也经历过所爱之人乌玛的背叛,还经历过父母对他的放逐,但一切在他母亲去世后,真相开始揭晓。《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这幅画后背究竟有怎样的秘密?看过书,我为之震撼,这个结局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作为故事,这本书当然是精彩绝伦。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刻画的都非常立体,无论是被成为“美利坚”的母亲奥罗拉,还是被称作“莫斯科”的情人乌玛,她们的性格如此鲜明个性十足。母亲奥罗拉是本书戏份最多的人,她是一个敢于为爱付出一切的人,同样的,她也为艺术付出了一生。虽然爱,可她还是一个极为敏感之人,在即将死亡时,她有预感,才将秘密藏在了《摩尔人的最后叹息》里。乌玛是一个十足的演员,甚至演技都让“我”没有察觉,若不是“我”不愿意轻易死去,也就中了乌玛的计谋。她的心中,或许没有爱,只有背叛。除此以外,书中的其他人物也刻画的生动,譬如性格要强的伊莎贝拉,选择自杀的卡蒙斯,强烈要求去做修女的米妮。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这不仅让人看过之后去反思,他们为何如此选择?

  抛开故事,这本书就更值得称赞了。联系现实社会,这本小说影射和讽刺了多位世界政治领袖,因此备受争议。小说中,写到了二战,写到了向日本广岛扔原子弹,还写到某些国家的文化,关于这方面,我了解不够深刻。但从这部作品出版以来,受到如此好评便可知,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小说,而是一部令人反思的巨著。

  书中的莫赖斯·佐格意比为何自称“摩尔人”?母亲奥罗拉的死究竟是为何?“我”的情人乌玛为何会选择背叛与欺骗?这一个个谜题,读过书便会明白,也会让人震撼。始终觉得,作品只有超出了人的预期,才更有震撼力。毫无疑问,《摩尔人的最后叹息》做到了。

  这是一部错过就会遗憾的书,这是一部引起整个世界反思的书。看起来只是一部家族史,可它却反映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人去反思,去探讨。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二):读后感+勘误

  1. 自己水平太低没法把握鲁西迪的大作 2. 所以看起来鲁西迪的话唠风格简直神烦 3: 所以感觉里面的人物脑回路都像是抽风了 4. 不过里面孟买MA党的菲尔丁不就是准法西斯组织出身的摩的老仙嘛…印度教民粹准军事组织+右翼政党 5. 提到了不少英印精英对宗主国的膜拜、印巴分治时延续至今的宗教与种族仇杀、印度教沙文主义典型的第三世界混乱经济政治法制社会图景 6. 如果光看他的家庭出身,特别是奥罗拉认识这个怼过那个的,还以为是杰克苏… 7. 不过这也是鲁西迪本人对印度次大陆真实体会吧 勘误: 1. P290 Para2 Line7 “普什图族”应为“普什图语” 2. P380 Para3 Line2 “小说”应为“小时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三):鲁西迪的无奈,孟买的无奈,印度的无奈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是一本失败之书。它关于鲁西迪本人,关于孟买,也关于印度。

  尽管有人把萨尔曼·鲁西迪称作“后殖民文学教父”,是文学大师,然而在这本出版于1995年的小说中,鲁西迪是个失败者文字中从头贯穿到尾的是一片灰调,是无奈、惆怅,是失败。在这里没有父亲。父亲们要么是失败者,要么是恶棍。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的故事线索,乍看起来和鲁西迪著于1981年的成名作《午夜之子》大同小异:在《午夜之子》中,来自克什米尔的阿齐兹-西奈家族的经历,与印度从非暴力合作独立建国的现代史在平原碰撞、混合;而在《摩尔人的最后叹息》里,主人公换成了来自印度南方西海岸的达·伽马-佐格意比家族,历史线索也从二十世纪初一路扩展到1990年代经历都市暴力浪潮的孟买城。

  两家人在许多地方格外相似:试图西化的老祖父坚决抵制变化的老祖母、独立的女儿商人父亲,以及无所适从快速衰老儿子……鲁西迪似乎又一次重复、雷同,乃至自我复制着一整套文学符码。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和《午夜之子》也沾染着截然不同的心态。相比召集起“午夜之子大会”,自命印度未来的萨里姆·西奈,《摩》的主人公莫赖斯·佐格意比是那样平庸,在天生怪异拳头与快速成长又衰老的身体之外,他显然不是那样雄心壮志

  不同于《午夜之子》中见证了现代印度每个宏大历史时刻(除了甘地被刺)的萨里姆,被叫做“摩尔人”的莫赖斯和他的家族从来都徘徊在次大陆历史的边缘:他们是“杂种”,是伊比利亚葡萄牙人殖民而传来的天主教徒与随着全球商业到达印度的犹太人的混合,他们居住的马拉巴尔海岸,今天叫做喀拉拉,是印度的极南之地,从孔雀王朝到莫卧尔的帝国版图从未囊括这一地区;这里的居民混合了叙利亚正教徒、从中东漂洋过海而来的穆斯林、说马拉雅拉姆语的印度教徒……不同于阿齐兹-西奈家族一次次站到历史舞台中央,达·伽马家族中的人物总是和印度政治隔着一层纱膜,他们的政治参与,要么沦为批发“假列宁”剧团的笑柄,要么变成以尼赫鲁总理命名家中老狗的荒诞剧。

  也许正是这种荒诞的边缘感,让鲁西迪笔下的人物在全书前半截中分外木讷呆滞。他似乎刻意安排了种种冲突身份基督徒、移民后裔、犹太人、民族主义者……但这些冲突最后完全变成了概念的冲突,依靠的是读者脑子里建立起一串串对立的术语,想象着他们彼此不同。如果要以复杂的人性与变幻的故事为基准评价小说的话,《摩尔人的最后叹息》大概就只能从后一半处看起了。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J. M. 库切在1996年的一篇书评中所说的那样,在小说的中段,“新人物带着创造力丰富细节出现……但对情节只有些微贡献,几乎一下子就从剧情里滑出去了”。

  或许,鲁西迪把人物变得单薄而短命,是为了表述自己面对故土时的复杂心情。如果说创作《午夜之子》时他还埋首于印度的未来,试图承担起历史的话,到《摩尔人》时,他已经是若即若离在次大陆之外,不断见证却又不断逃避着那儿发生的一切。祖国是他回不去的故乡

  当然,如果我们拉近镜头,审视“摩尔人”的一生,我们也仍然能在他身上看到印度的历史,只不过那是更为黑暗的一段:孟买的都市暴力。

  孟买和德里,一个是牵动整个阿拉伯海和东南亚的经济重镇,一个是由英国人规划的英印帝国首都(对的,失去了德里的英国无法再维持帝国的形态)。两座城市的历史气质似乎大相径庭。德里的历史是政治的,从《摩诃婆罗多》里的天帝城到莫卧尔帝国的王庭,再到英印政府的新都;孟买则是葡萄牙人携着殖民带来的城市,与商业投机和拜火教商人为伍,和政治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但孟买恰恰映照着独立之后印度政治的发展方向。孟买属于殖民世界。贯穿东西方的商业贸易与资本——纺织品和黄金,香料和鸦片——在这里塑造了成排的拱廊商店、贸易市场、港口码头,创造了城市北部连片的工业区和庞大工人阶级,它混合了最糟糕的贫民窟和最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它是不夜城,也是殖民罪行丑恶象征

  而1947年之后的印度,亟待证明自己和英国殖民的一刀两断,亟待证明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不同以往”。孟买的殖民地图景亟待被改变,旧孟买则必须被消灭。

  然而另一边,印度独立只是一场政治革命,却并非社会革命。旧的资本关系仍然维持着,旧的从属关系仍然矗立着。佐格意比家族在书中从喀拉拉来到孟买,成为显贵聚居的马拉巴尔山上的新住户,殖民时期社会关系没有变化,生活还是那样向前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反殖民的口号背后,生活仍然如旧。就像鲁西迪借瓦科斯之口所说的那样,尼赫鲁一心试图在印度实行“世俗的社会主义”,国大党全党却把这套东西变成了“假劳力士”。

  但孟买的确在变化。城市生活就如同奥罗拉的舞蹈一样吸引着独立后的印度年轻人,他们进入城市,渴求着中产阶级的人生,他们憎恨着殖民地的历史却又无法摆脱现代的种种享乐。独立后的孟买相比之前,不过是人更多,贫民窟更多,贫富差距更大罢了。

  蜂拥入城的新中产阶级逐渐改变了孟买原先的都市风貌。大量来自周边马拉提语地区的年轻人带来了庞大的聚居区,也带来了马拉塔武士国王希瓦吉的神话。马拉塔人出身低下种姓,仇视孟买的穆斯林与古吉拉特富商,也仇视更底层的外地人,他们希望孟买变成自己的城市。1956年,抗议者上街,想让孟买加入说马拉提语的马哈拉施特拉邦。人群和孟买警察在市中心的殖民象征“鲜花喷泉”相遇,双方激烈冲突,超过八十人丧命。但抗议者成功了,孟买归了他们。

  就这样,尽管上层社会仍然穷奢极欲,但孟买悄然发生着一场无声的革命。原先的工人阶级被新兴的马拉塔中产阶级所替代。在城市周边,英殖民留下的工业在地产和金融的高利润面前逐渐让位,涣散的工人阶级,衰落的工会,为黑帮文化不断盛行留下了空间。今天的宝莱坞老戏骨阿米塔夫·巴强正是在那个年代才能借助印式武打片一炮而红。“大佬”逐渐包办了城郊工业区、贫民窟的日常生活,年轻人就业更加困难,变得崇尚冒险、血性,渴望暴力。

  “摩尔人”见证了这个快速暴力化的后殖民都市。鲁西迪安排他结识虚构的地方帮派政党大佬“青蛙”菲尔丁,为他的暴力政治效劳,在街头对穆斯林和外地人拳打脚踢

  菲尔丁的形象,直接影射着1960年代之后逐渐在孟买崛起的湿婆军党(Shiv Sena)。他们是孟买快速暴力化的标志。他们排外、血腥,沾染着黑帮文化。今天漫步在孟买街头的游客,能通过遍地的殖民地建筑想象黄金时代的孟买。然而在1970、1980年代,孟买街头时不时爆发族群冲突,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马拉塔人和南印度人互相砍杀……直到1993年3月12日,一连串的爆炸声把孟买炸了个昏天黑地,近三百人死亡。爆炸的主要嫌疑犯是另一位孟买地下黑帮老大达悟德·易卜拉欣。爆炸给孟买的冲突和杀戮画下一个句号,然而孟买永远回不去了。城市从Bombay变成了Mumbai,火车站从“维多利亚”变成了“希瓦吉”,英语和古吉拉特语让位给了马拉提语,海滨大道逐渐住满了新的巨富与政客,电影院变成了中产阶级的购物中心……

  鲁西迪试图描绘他眼中的湿婆军与孟买城市暴力。但文学的语言远没有现实荒诞。书中的“青蛙”是个暴戾无常疯子。现实中湿婆军的创始人巴尔·塔克雷则是个满嘴脏话的漫画家。湿婆军没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没有终极目标。他的立场多变,时而与穆斯林联盟结盟,时而与国大党接近,到最后才投机走上一条“马拉塔优先”的道路。他们看似坚持原教旨的印度教,口号却是中产阶级化的清洁孟买,建设现代化都市,塔克雷还带着其他领导人出席迈克尔·杰克逊在本地的演唱会;他们一再扬言选举是一件糟透了的事情,不如领袖直接独揽大权,然而又在一场又一场选举中获得胜利。《摩尔人的最后叹息》并没有捕捉到塔克雷的千般模样——文学当然并非写实,但以魔幻现实见长的作家的想象力,却在湿婆军的现实政治面前变得平庸。

  评论者常常把鲁西迪的文字称作印度香料——玛萨拉(Masala)。鲁西迪自己也喜欢这个词,甚至还以之作为《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中的章节标题。但玛萨拉只不过是印度菜的入门之选。习惯玛萨拉的人未必能习惯果阿那极辣的“Vindaloo”,也同样未必能接受泰米尔寡淡的蕉叶米饭。印度菜的确以香料混合见长,但我们也知道,不是每种混合都能得出美妙的味道。种种印度菜谱都注重不同香料的比例如何搭配,豆蔻放多少,丁香又如何和辣椒粉调和——如果你不以椰子油下锅,就很难做出南印度风味;同理你如果只有现代的烤箱,也不可能完全复制出泥炉(Tandoori)烧烤的风格。

  鲁西迪怀念的印度,是“混合”与“杂种”的,但其实也是食客式的怀念。印度并非不想保持混合与共融,只不过在近现代历史上,社会改革的压力、“巴尔干化”的恐慌、政治经济的不断变迁,乃至和巴基斯坦的多次战争,都注定了这个社会再不情愿也不得不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该如何面对印度?”是横贯在鲁西迪面前的终极难题。正如西奈家族被现代印度撕裂一样,佐格意比家族也面对着同样的身份焦灼。英印帝国的体制能够容纳少数族群,能够维持“玛萨拉”的社会形态,但在帝国治下和平共处的背后,也同时是巨大的社会不平等与层层剥夺,整个殖民地都在为帝国的经济体系服务。在这里,玛萨拉也许不再是一个赞美词,而是一种悲哀,一种悼念,是对逝去之物的粗劣模仿,也许当年的那盘玛萨拉,本来就带着点香料调配不当的怪味。

  1995年的鲁西迪,大概把失败者“摩尔人”当做自己的化身,摩尔人有两重意味,他们曾经在历史上作为外来者,被天主教徒赶出“属于天主教徒”的伊比利亚半岛;他们也作为在印度“异乡客”,在1947年之后越来越狭窄的社会缝隙中无处可去。鲁西迪似乎在哀叹宽容的丧失,哀叹“ekta mein anekta”(多元一体)的印度逐渐褪色。但大概囿于同印度的土地渐行渐远,鲁西迪笔下印度的多元性,并没有超出印度教徒、穆斯林、基督徒、穷人、富人的身份之外。而今天的印度,爆炸之后的孟买,恰恰足以在“一起求发展”的口号下维持各族群各阶级互不干扰,重归和平的体面。那么鲁西迪的梦想是又达到了吗?如果这就是印度的梦想,那么当时反殖民的历史,又该往何处置放呢?在《摩尔人的最后叹息》里,鲁西迪对多元未来的想象,似乎仍然是1981年的萨里姆·西奈那个空洞的梦想:他悬浮在印度的汪洋大海上,他号称自己听得到所有声音,却什么都听不见。这是一本小说的无奈,也是鲁西迪触碰不到的世界。

  本文原载于2017年6月13日《上海书评》,地址:https://www.wxwenku.com/d/100844206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四):试读:我母亲奥萝拉•达伽马十三岁的时候

  内容简介 • • • • • •

  萨曼•鲁西迪继《午夜之子》三次获得布克奖之后,再次冲击布克奖的重磅之作,斩获1995年英国惠特布莱德奖,1996年欧洲文学大奖亚里斯提奖等诸多国家大奖。

  《时代》杂志年度最佳书籍!欧美评论其是“一部与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或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的小说”。

  泣壮滂沱、恩怨交灼的家族史诗,呈现了南亚次大陆不同宗教、种族、阶层群体的光怪杂相,谱写了印度试图建立“世俗化、民主化、超种姓、超宗教、文化多元”理想国而破灭的政治挽歌。

  一部流亡者的政治寓言,以“形式化撒谎”的美学手法构建想象的家园,既大胆挑衅敏感政治商业,揭露丑陋肮脏、被压抑的真相,在撕破“皇帝的新衣”的同时,寄托的却是对家国“哀其不幸,叹其不争”的无限悲悯与热爱。

  《北京青年报》《经济观察报》“2015年年度译者”,《金雀花王朝》、《地中海史诗三部曲》译者陆大鹏倾情翻译。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讲述了印度南部一个从事香料贸易的家族四代人的恩怨纠葛。主人公“摩尔人”是一个顶着不吉利姓氏“佐格意比”的名叫莫赖斯的青年人的外号,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混杂的“杂种”,他是科钦的香料巨商达•伽马—佐格意比家族的唯一男性继承人,最后却被自己的母亲扫地出门。在生命的最后,“摩尔人”通过口述,探究了佐格意比家族盘根错节、文化混杂的历史根源与兴衰荣辱,同时述说了自己由于生长的速度是正常人的两倍,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痛苦与矛盾,梦想与无奈。

  “摩尔人”的遭遇即是现代印度社会百年沧桑巨变的历史缩影,折射出其转型变迁中所存在的冲突与融合的复杂矛盾,呈现了南亚次大陆不同宗教、种族、阶层群体的光怪杂相,谱写了印度试图建立世俗化、民主化、超种姓、超宗教、文化多元理想国而破灭的政治挽歌。

  作者简介 • • • • • •

  萨曼•鲁西迪(1947— )

  英国著名作家。

  生于印度孟买一个穆斯林家庭,在英国接受教育。在世界文坛,鲁西迪是几乎所有国际大奖的宠儿,他高产且作品高质量,经得专业人士的品评,也赢得无数读者的好评,是和马尔克斯、君特•格拉斯、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等比肩的文学大师。他的一系列作品深入探讨了历史和哲学问题,被称为“后殖民文学教父”。

  1981年,鲁西迪的魔幻现实主义巨著《午夜之子》获布克奖;1993年,又荣获为纪念布克奖设置25周年而颁发的“特别布克奖”;2008年,又获为纪念布克奖设置40周年特设的“最佳布克奖”。

  鲁西迪目前共出版长篇小说十一部、短篇小说集三部,另有两部儿童作品、一部回忆录及十余部非小说作品。主要作品有《午夜之子》《羞耻》《摩尔人的最后叹息》《她脚下的土地》《小丑萨利玛》《佛罗伦萨的神女》等。

  译者简介

  陆大鹏,英德译者,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热爱一切long ago和far away的东西。代表译作“地中海史诗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金雀花王朝》《伯罗奔尼撒战争》《伊莎贝拉:武士女王》《恺撒:巨人的一生》《奥古斯都》等。

  豆瓣、新浪微博:陆大鹏Hans 微信公号:ldphans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五):我觉得它超越了《百年孤独》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作者是出生在印度穆斯林家庭的英国籍作家萨曼·鲁西迪。之前我没想到萨曼·鲁西迪竟然这么棒。最初知道他是因为 1988 年那本著名的《撒旦诗篇》——因为书里有“冒犯伊斯兰教”的内容,导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布“追杀令”,要取鲁西迪的首级;结果是,英国在沟通不成的情况下和伊朗断交,鲁西迪本人也过了好几年东躲西藏的生活。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出版于 1995 年,22 年后才被翻译为中文。不要被标题所迷惑了,书的内容和北非的摩尔人之间的联系仅仅是精神上的;这本书讲的是纯粹的印度故事。印度——这个拥有上千年历史、22 门官方语言、超过 9 种宗教信仰,被葡萄牙、法国、英国殖民过,又经历了独立斗争、民主思潮、史无前例且影响深远的印巴分治和不断上演惨烈的宗教仇杀的国家——是不可能缺少故事的。这本书讲述的是在这样一个印度的背景下,一个葡萄牙–印度家族的起起落落。嗯,这不是一个好写的题材,也不是一本易读的书,但鲁西迪的文学才华和知识储备让这一切都不是问题。请允许我喊一声:简直太棒了吧!

  打开这本书后,我是一直憋着一口气在读的,就像是被历史的巨浪裹挟着不断往前、无法呼吸而又不愿停下来的那种感觉。有时浪没那么强了,你会因此搁浅下来,陷入到和沙石风暴的缠斗中,要不断地看注释甚至上网查找资料才能理清头绪;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在你意识到之前,另一波巨浪又要袭来了。并非时时刻刻都是如此激情澎湃——有的时候,你会漂浮在水面上,看着月光静静地照耀河边毗湿奴或者象头神的雕像。像《百年孤独》吗?我会说像。很像。但那并不代表这是对《百年孤独》的拙劣模仿,远远不是。带点刚读完的偏见来说,我觉得它超越了马尔克斯的书。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六):鲁西迪: 好一个文化杂耍者

  鲁西迪: 好一个文化杂耍者 ◎ 东渔 之前读过萨曼·鲁西迪的《佛罗伦萨的神女》,领略了他那强有力的脑洞,将历史和虚构糅合的力度大展,《午夜之子》更是魔幻的迸发,而《摩尔人的最后叹息》继续了这一类特点,即是历史大百科,又是家族兴衰史,结合政治动荡更迭,让家族内部的矛盾也显得铿锵有力,将印度独立斗争夹杂在爱恨情仇里,以另一个层面呈现,几个典型人物在其中的抗争和失去或许也象征了整个印度的风云变幻。 读鲁西迪的小说,必须钦佩他学识的渊博,笔端奔涌的控诉使你意识到,所有知识点都在他脑海里翻腾,必须发泄出来,这是小说家伟大的天赋所致。鲁西迪以概括大纲式的叙述手法行文,气势连贯,节奏快,使得读者很容易坠入他的叙述套路。虚构故事穿插在各种历史典故之中,经过呓语般渲染,每个人物在这些情感暴涨的词汇段落营造的意境中,该高大的愈发高大,该萎缩的异常萎缩。 鲁西迪制造的文学世界带着强烈的个人印记,这里有印度次大陆的历史,各宗教的文化冲突,家族中鲜明的人物性情,不是说别人写不出来这些素材,但没有人可以这么随意揉和,最终的成色也是灿烂纷呈,让你不禁感慨,这就是鲁西迪,除他没谁了。 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摩尔人”将秘密和盘托出,竹筒倒豆子开始了。家族人物悉数登场,曾祖父弗朗西斯科、外曾祖母埃皮法尼娅、外祖父卡蒙斯、贝拉……叙述者“我”时而作为旁观者,站在家族的天穹顶,看着他们的行事变化;时而作为参与者,深入每一个细节,透视每个人的心理,“我”是全能的也是个体的,将宏大的脉络逐步拉伸,缓缓清晰起来。 前半部最精彩的部分,应是奥罗拉和亚伯拉罕轰轰烈烈的爱情,充满了征服感和信念的融合,宗教争执放在爱情上更加鲜明,亚伯拉罕信奉犹太教,而奥罗拉是基督教徒,这种设计突显了残酷鲜明的特质。倔强要强的奥罗拉带动了整个事件的走向,自我坚定的精神贯穿始终,她被塑造成一个参与和改变政治的历史人物,鲁西迪写道:“一个小姑娘莹莹接力地待在大宅里,打开窗户,让印度汹涌奔腾的现实唤醒她的灵魂。” 在叙述祖父弗朗西斯科这一辈时,点名了很明显的政治主张,即便不是作者自己的主张,也在小说中拿出来大大探讨了一番。弗朗西斯科致力于印度的独立运动,但过早去世,小儿子卡蒙斯仰慕之,受其影响,先是深入共产主义,后来摈弃,开始支持印度国大党尼赫鲁,而祖母埃皮法尼娅一直代表着被殖民时代传统印度的固执思想,这些政治主张都很有代表性,安排在每个家族成员的身上,形成冲突的同时也加深了矛盾。这是俗套的家族争端和历史对接,国内电视剧最善于此种拼接组合,比如兄弟反目,一个是共%党一个是国%党。然而,鲁西迪就是鲁西迪,他只有框架却没空跟你玩什么游戏,他更注重历史的冲击,让历史和家族碰撞,政治和人物对接,在每个人物身上铺张一丝丝蛛丝马迹,历史无时不刻不在涌动,不在操控一切,影响着他们的命运和情感,比如,卡蒙斯在贝拉临死前拥着她,“向她讲述一个新世界的降临”,就是那段“超越一切”的理想国叙述;再比如,被囚禁的奥罗拉,在墙壁上、天花板上制造了她的幻象王国,也是政治宏图的暗示和期许。 魔幻就是超越常规,在鲁西迪的笔下,故事是超越的,人物是特别的(比如生长过快的摩尔人),事件是突兀的,这些特质与常规是冲突的,是让小说更加出彩的生命力。卡蒙斯看到被囚禁的女儿所画的东西,不禁被震撼了,在这里,魔幻的手法仿佛是必须存在的,可以延伸来说,大家族叙事或者人物夹裹在社会混乱的局面中间时,贴切地描述现实,这种按部就班的形式已经失去力度了,必须要用宏大、气势高涨的手段去描述,甚至荒谬、极端地去渲染,魔幻手法便是应运而生。马尔克斯,阿斯图里亚斯等魔幻主义作家们似乎都有这种自发性,国内作家莫言也在此列,在人物与大背景的交融下,他更加接近于鲁西迪,他们的手法不能简单概括为相承一脉,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走到这一步,就归到一个类别里去了。 家族从辉煌到没落,人物命运多舛,是否预示着历史中新的变迁?最后的疯狂,直至毁灭,换回的是不是重生呢?是否象征着旧印度就要一去不返了,新的印度正在升起呢?——“已经到了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鲁西迪对印度的爱恨掩埋在小说里,并赋予了神奇色彩。小说中,卡蒙斯向妻子伊莎贝拉描述的理想国大观,或许正是鲁西迪幻想过的“新国家”:自由的,超越宗教的,超越阶级,超越种姓、仇恨、复仇、部族,超越语言,超越肤色、贫困、无知、愚蠢的。而奥罗拉的画作,也是这个理想国的宏伟蓝图,刻画下来以求永不磨灭。 若是这种革命家族的题材拿到国内某些作家手里,又成了高大上的主旋律,抛开魔幻色彩不谈,鲁西迪笔下的人物其实更多显露了真实,也是在还原人性——他们狂热、荒唐,心中却怀着坚定的信念。当我们再次梳理鲁西迪笔下摩尔人家族的各色人等,他们或者代表着各种政见,那么,象征意义就很明显了,一个家庭俨然成了一个国家的象征。鲁西迪如此苦口婆心,歇斯底里的宣扬,天马行空的铸造,只不过就是为了在历史中寻找对印度更确切的表达,属于他自己的信念争斗也在小说里像烟云变幻从头到尾演绎了一遍。他的小说没有空间限制,他有自己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在这里,将文化、信仰、历史,政治这些元素腾挪、拼贴,以达到新的升华,正是一个杂耍者高超技能所为。他完成了他的把戏,而我们,看到了他背后的大印度和融合的世界。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七):简评 + 书摘 by 陆大鹏

  萨曼•鲁西迪(1947— )

  1947年6月19日出生于印度孟买一个穆斯林家庭。祖父是一位乌尔都语诗人,父亲则是剑桥大学商业系的毕业生。

  14岁赴英国求学,后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攻读历史。大学毕业后,他短暂从事过影视剧作家和广告公司文案工作。他长期生活在英国,2000年后定居纽约。

  1975年,第一部小说《格里姆斯》问世。

  1981年第二部小说《午夜之子》出版,获当年布克奖。1993年,荣获为纪念布克奖设置25周年而颁发的 “特别布克奖”;2008年,又获为纪念布克奖设置40周年特设的“最佳布克奖”。

  1983年,根据巴基斯坦当代政治现实而写的小说《羞耻》出版。1987年出版随笔《美洲豹的微笑》。

  1988年,《撒旦诗篇》的出版给他带来了长达十年的“麻烦”。这部以先知穆罕默德为原型的小说触怒了穆斯林,伊朗宗教首领霍梅尼公开谴责此书,并悬赏600万美元处死他。鲁西迪被迫过起了隐匿生活。之后,他化名出版了随笔《假象中的祖国》(1991)、短篇小说集《东方、西方》(1994),以及《摩尔人的最后叹息》(1996)等。期间,还创作出版了儿童文学作品《哈伦与故事海》(1990)等。

  1998年,“追杀令”解除。之后,他创作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作品:《她脚下的土地》(1999)、《愤怒》(2001)、《小丑萨利玛》(2005)、《佛罗伦萨的神女》(2008)、《卢卡,生命之火》(2010)、《约瑟夫•安东:一本回忆录》(2012)、《两年八个月零二十八天》(2015)等。

  在世界文坛,鲁西迪是公认的天才作家,获得了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多年来,他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陪跑多年,公认受早年事件牵连)。当年鲁西迪受追杀令影响时,瑞典各文化团体尤其是作家纷纷发表抗议声明,瑞典学院院士的基本道义倾向支持鲁西迪,但多数院士仍以“学院不应干预政治”为由,拒绝以学院名义发表声明。因此,三名院士公开宣布退出学院,尽管学院基于终身制的规定不予批准,他们也不再参加学院的活动。

  鲁西迪的创作往往被归类为魔幻写实主义,作品显示出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他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后殖民文学作家,被誉为“后殖民文学之父”。如今,七旬的鲁西迪依然笔耕不辍,他的每一部作品问世,都是世界文坛的大事记。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八):见证历史的家族——《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有感

  lue编辑

  印度,这个国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这个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大国家,曾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种姓制度是其鲜明特色,至今都对印度有着深远影响。其宗教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例如中国的玄奘就曾经东去古印度取经,其经历还被写成一部小说《西游记》,一直流传后世。但是另一方面,印度在近代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继而独立,由于与中国之间的领土边界等冲突,在政治军事上与中国的关系也是比较紧张的。对于我们国人来说,我们对于印度这个国家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的,仅仅知道印度的软件行业非常发达,人口众多,宗教矛盾比较严重等,但是背后的深层原因则知之甚少,就连印度的文化可能也了解不多。

  这部《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是享有“全球最有争议作家”,凭借《午夜之子》“三获布克奖”的“王中王”天才作家鲁西迪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描写在印度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传统家族达·伽马-佐格意比家族随着印度在近代以来不断变换的复杂局势中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宗教,政治,传统与进步等各种宏大的概念。而能够将这些牵涉到整个国家的各种复杂争斗浓缩到一个家族的发展史里面,可以说是相当厉害的。

  想要很明白的了解书中讲述的整个故事,就必须要对其中涉及到的关于印度的一些背景文化有所了解,这对于读者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挑战的。所幸的是,作者(或译者)在书中采用了脚注的形式对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概念进行了简短而清晰的讲解。本书作者的文字非常的精致,品味其中的文字可以说就正如江南的糕点一样精致可口。但是这样可口的文字是需要细细咀嚼才能下咽的,我们在阅读征文之前很有必要阅读一下梅晓云在正文之前的“混杂、互文与文学‘马萨拉’的烹制”,在这里面对于本书中所用到的那些文学方法进行了分析,这样能使我们阅读起来更为容易。

  在正文阅读中,可能会注意到作者在情节的安排中隐射了很多概念,例如在文中的绰号为‘摩尔人’的我,在回忆自己的家族史的时候,谈到自己的母亲奥罗拉和情人乌玛的时候,用了‘美利坚’和‘莫斯科’的绰号来形容,在文中后续的描写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两个人的言谈举止其实也是暗中比喻了两个超级大国的行为模式,当然这都是站在印度的角度。

  在这部署中描写的这个家族从一开始的实力雄厚,最开始经营的香料生意可以说在印度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是由于家族内部的成员由于观念上的的冲突,从传统的埃皮法尼娅的丈夫弗朗西斯科开始,这个家族就开始逐步发生变化,虽然弗朗西斯科个人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无奈自己的后代以及自己的妻子却意见不一致,从而也就为以后的家族分裂埋下了伏笔。

  我们完全可以透过本书描写这个家族的发展到沉寂的过程,这个大家族里面的各种人物之间的明争暗斗,对于宗教的不同看法,对于政治的异见等,都是当时整个印度大环境中的缩影。希望阅读本书的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印度,了解背后的故事,这样才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九):蜥蜴的眼泪

  印度有许多种形象,贫穷的、先进的、暴力的、宗教的、荒诞的、美丽的,似乎世界上所有的元素都能汇集于此。它是萨曼·鲁西迪笔下传奇吹响号角的舞台,组歌里有太多的音色被谱写被调和,以至于我们在聆听与读解之时,早已迷醉其中。

  确实,鲁西迪笔下也有那样一些敏感的东西,某些我们视而不见或闻之色变的阴影。世界在他笔下体现出一种丰饶的多元混杂,家族、宗教、政治、经济、正义、恐怖组织、阴谋论,但是这丰饶并不应当与现实等同。正如亨伯特·亨伯特的洛丽塔被作者纳博科夫断言为无关道德的文本,这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始终是故事。摩尔人的血脉和信仰只是文学借以勾勒颜色的工具,对于小说本身,“叹息”才是标题的精髓所在。

  说到纳博科夫,实在忍不住将这两位同样才华横溢的作家做个对比。他们对互文的钟爱隐藏在无数细节的隐喻、象征、戏仿、改写和刻意模糊里,让文字有了精巧魔幻的多重结构,给读者埋下无数的惊喜。他们创造事实却不露虚构痕迹,如纳博科夫在《爱达》的“反地界”北美洲里让孩子们偷尝禁果,鲁西迪让他的主人公在人生的最后旅途困于以《堂吉诃德》虚构的学者命名的村庄里。同时,他们在行文中对括号的大量使用(哦这让句子破碎得何等迷人),却又以与叙事并行的讨论和评注使叙述微妙地越过铅字的界限,将话语拉回叙事者面前的一束灯光,将思想迂回退到读者与作者的一纸之隔。一边编织迷咒,一边洒下解药。

  是的,故事,故事。萨曼·鲁西迪给《摩尔人的最后叹息》的第一章命名为“分裂的家庭”,似乎早就暗示了这个摩尔人家庭的孤立无援,家庭内部的分歧矛盾,以及家庭成员的疯狂与孤独。仿佛一切于他们而言,都只是曾经拥有。而故事则由家族的最后一人,在幽暗森林的墓地上缓缓道来。他谈及家庭的血脉混杂,隐秘不为人知的家族阴影;他描述艺术与狂妄如何纠缠成画框上的藤蔓曲折,一个贸易帝国如何在香料堆上几近波折后崛起;他解释一个畸形儿、一个浪子、一个被称作“摩尔人”的他自己为何被流放,但是我们都明白,那些悲剧的源头,并不仅仅是DNA螺旋扭转出的巴比伦塔形状。

  这个衰老的摩尔人背负了太多的命运与巧合,但我们大可只记住两点:他是一个出生时就右手畸形,成长衰老的速度是常人两倍的犹太混血儿。这样的形象似乎就是我们理解的悲剧本身。但他是那样确确实实地爱过恨过斗过败过,我们终究要感慨他还是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过了一生,并将我们的目光转向悲剧的真正中心:

内斗的家庭站不住脚。愿你的家庭永远被分割,愿它的地基化为尘土,愿你的儿女起来反抗你,愿你的垮台无比惨烈。

  译者陆大鹏将此书比作“印度的百年孤独”,想来“孤独”二字,必是深深地躺在那声叹息里。内斗,分割,反抗,垮台,无不折射出背后众人的貌合神离,他们是一家子人,却不是一家人。他们彼此相爱、倾慕,却又彼此仇恨、厌弃。他们是那样孤独,以至于只有在画中我们才看到她们真正的语言,而他们逐渐用越来越多的谎言包裹自己。家族遗传的疾病不断折磨他们的肺,却是孤独和悔恨最终将他们淹死。而爱情——有太多爱情像这样,以一见钟情开始,由背叛逃离结束。

  但这又是一个爱情故事。只是爱情里人同样是孤独的,因为这些爱情里有分离,有出卖,有背叛。

  女主人公奥罗拉有一部分画作被称为“蜥蜴画”,因为在这些深入大街小巷群众生活所画出的素描上,她用一只蜥蜴代替自己的署名。“历史大墙上攀附的一只炯炯有神,从不眨眼的蜥蜴”。这只表皮粗糙色彩多变的蜥蜴,他的四足那样惊人有力地紧附在墙上,或许既是艺术家耐心观察的形象,也是这个混杂多变的摩尔人家族奋力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形象,更是作者本人漠然旁观的形象。厚皮的,变色的,既美又丑的,容易混淆的,独来独往的,四肢有力的蜥蜴。这样的人类。这样的家族。

  一滴眼泪,本质上是盐、微量元素、眼部分泌物和水的混合物,但人类赋予它意义。于是有了梨花带雨的忧愁,有了鳄鱼眼泪的虚伪,我们看到眼角微,就创造出一粒灰尘的感伤。我们用眼泪创造故事。但我们却并不用眼泪遮掩蜥蜴那爬行动物炫彩而空茫的大眼里,名为孤独的干燥。如果爱不是一切,就一钱不值:这条原则,及其反面(我的意思是不忠),将在我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的所有岁月中继续运作下去。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读后感(十):夹缝中的叹息

  印度裔英国作家萨尔曼·鲁西迪无疑是当代最富争议却又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鲁西迪充满戏剧性的人生传奇经历和作品引起了巨大反响和争议,引发了评论界对这位印度移民作家的浓烈兴趣和强烈关注。

  小说通过主人公摩尔人的叙述,进行了民族,家族和个人的讨论。摩尔人的父亲亚伯拉罕是一个摩尔人和犹太人的血统的混血儿,他的妻子奥罗拉则是一个信仰基督教的杂种葡萄牙人,所以他身上的血统组成极为复杂。然而,这样一个汇聚杂糅着许多血统的特殊年轻人却没有特殊的好运。他不仅天生右手残废,而且生长速度是常人的两倍,以一种怪异的姿态存在于世。怪异的摩尔人很自卑,他在与外表不相称的年龄很轻易地被情妇——骗子艺术家乌玛勾引,并被对方录下做爱的录音发给母亲奥罗拉。强势的奥罗拉被录音中摩尔人的不敬之言触怒,将一无所知的摩尔人赶出家门。他不仅要与身体的残疾相伴一生,还在年轻无知的时候就失去了心灵家园。

  摩尔人的个人悲剧与作者鲁西迪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他从小就四处漂泊,而写书成名后又被人批判驱逐,失去了身体和心灵的家园。而摩尔人的家族和他本身就蕴含着许多历史和文化信息,印度的历史正像佐格意比家族的历史,涉及不同种族、宗教和文明的斗争与融合,盘根错杂,印度复杂的民族组成结构借由一个家族内部的纷争与妥协表现出来,以小见大。作家本人混杂性的文化身份也被投射于摩尔人身上,以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为代表的东、西方文化在鲁西迪这里实现了杂糅。鲁西迪生长在印度,之后去英国读书,后来全家移居巴基斯坦,他不得不在三个相互冲突的宗教文化环境中寻找自己的平衡。他看到了印度文明的落后和英国文明的先进,却因为民族自尊心而无所适从,他夹于矛盾的困境中,既无法走向先进,又离自己的家园越来越远。他将对文明交融杂糅形成多元状态的思考反映在主人公摩尔人的人生经历和家族经历中,从一个杂糅体的状态中将文化运动的,变化的内在特征提炼出来。他反对纯粹的民族主义,期待在不同的文化信仰和意识形态杂糅形成的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新的精神家园。

  摩尔人的叹息,出自统治者巴布狄尔在拱手交出自己的国家后转身看一眼失去的宫殿时发出的叹息,而之后作为主人公的摩尔人的叹息,则是包含着丰富文化碰撞的叹息。“叹息不止是叹息,我们把世界吸入自己之中,并吐出我们所想的含意。”在这个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美好的期望终究是期望,富有包容性的多元文化并未发展成熟,也未对摩尔人展现出友好的一面。主人公血统的混乱,天生的残疾,与父母的分离,漂泊的一生,或明或暗地表达了在文化夹缝中生存的艰辛与矛盾,复杂的民族文化矛盾带来的无奈是伴随一生的,矗立与倒塌,欢笑与哭泣,新生与毁灭,在这复杂多变中如流水一般逝去,而摩尔人,以及塑造他的鲁西迪,不过只能回望一眼他们的“阿尔罕布拉宫”,发出一声叹息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