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效学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有效学习》读后感10篇

2022-04-20 03:34: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有效学习》读后感10篇

  《有效学习》是一本由[美] 乌尔里希·伯泽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效学习》读后感(一):你以为你懂得了知识,只不过是最肤浅的假象

  丹尼尔•卡尼曼是当代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因为针对人类思维偏差的开创性研究,他在几年前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与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一起,创立了行为经济学。

  如果你曾经读过《怪诞行为学》《助推》这些书,或者看过电影《点球成金》,那么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建立在卡尼曼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

  一、过度自信会阻碍有效学习

  几年前,《卫报》的一名记者采访了卡尼曼。采访安排在伦敦一家酒店大堂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卡尼曼当时已经80多岁,声音低得几乎听不到。记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如何让自己的思维更高效?”

  “如果我有一根魔法棒,我最希望消除掉的是什么呢?”卡尼曼斟酌着自己的话,“过度自信。”

  卡尼曼的轻描淡写仿佛显不出这个回答的重要性。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遭受着过度自信的影响。

  我们自认为比实际上懂得多,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聪明、比一般人漂亮、比一般人技艺高超。在工作中,我们总觉得自己比旁人工作效率高;在聚会时,我们总觉得自己比屋子里的一般人更有魅力。

  这种过度自信每个人身上都会有。

  在政治领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伊拉克战争中,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战舰上就已悬挂上“胜利完成任务”的标语。

  在商业领域,只有过度自信才能够解释那些爆炸性事件: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并购案,或者房地产危机中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

  在体育比赛中,拳击手伦诺克斯•刘易斯在赢得重量级冠军以后,居然被街头的无名小卒击倒。

  过度自信最终会阻碍有效学习。当人们处于过度自信的状态,就停止了学习的过程。他们不会再进行练习,也不会继续追问。

  在需要更加刻苦钻研的学习方式上,过度自信尤其有害。一旦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懂了,就会马上放弃继续寻找知识内在关系的努力,更不会考虑知识和技能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

  过度自信可不单单是影响监控学习进度或者元认知方面的问题,而是停止了努力思考、停止了反省,不再努力把学习内容转化为自身的习惯。正是这样的问题引导我们关注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对所掌握知识进行回顾反思的各种方法。

  二、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你知道抽水马桶的工作原理吗?我猜你会说“当然知道了”,因为你每天都用抽水马桶。大多数人天天都用马桶,甚至打开过马桶后面的水箱盖,看看截水阀门,或者拨弄拨弄连接杆。

  所以,如果以1~10分回答上面的问题,评价一下你对抽水马桶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1分:根本不了解。我不知道抽水马桶的工作原理;

  5分:中等了解。我对抽水马桶的工作原理有基本的了解;

  10分:专家级。我亲自安装过几个抽水马桶。

  我猜一般人都会给自己5分或6分,也就是说,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好一点,但并不熟练。

  乍一看,马克曼也觉得自己相当了解抽水马桶的工作原理。他曾提到,自己小时候花了不少时间鼓捣抽水马桶,父母经常对他大喊别浪费水了。

  所以,当被问及有多了解抽水马桶的时候,马克曼最可能给自己打5分或者6分。

  然而有一天,马克曼问了自己一些关于抽水马桶的问题:

  水是怎么从抽水马桶流出去的?

  抽水马桶下半部分隆起的那个部分是干什么用的?

  我真的理解水是怎么流入马桶便池的吗?

  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对抽水马桶工作原理的理解远远不够,对抽水马桶这个装置也缺乏系统的认识。

  马克曼对抽水马桶工作原理的理解,可以认为是一种思维假象。他认为自己懂了,觉得自己解释得清楚,但实际上,他无法清晰地描述这个装置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当然也不可能把抽水马桶完全拆开再重新组装回去。

  让我们来认识学习活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我们知道得越多,就越认为自己了解得更多。所以,掌握一点点知识,可不只是有点危险那么简单,它实实在在地迷惑了我们。

  心理学家们对这个观点研究了很多年,并给这个现象起了很多花哨的名字,如专家的盲点、流畅性偏好、解释深度造成的幻觉等。最终都归结为一个核心观点:我们通常都认为自己知道的比实际的要多。

  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未知的东西并没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你如果给自己有关抽水马桶的知识打了6分,实际可能只有4分。

  因此,我们关于反思的第一课内容就是谦虚。在研究工作中,我也发现了谦虚的必要性。

  我在一份调查问卷里问:你是否能够有效分辨出好的教学方式?

  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技能有准确的认识,那么答案应该是分成均等的两部分——50%低于平均水平,50%高于平均水平。但问卷结果是,90%的人认为自己分辨良好教学方式的能力高于平均水平。

  当然,这种轻率也有好处。如果没有一点过度自信,估计就没人会写书或者出版研究成果了。自信也会提供一种激励。

  在面试过程中,夸大自己GPA成绩的大学生,比起那些实事求是的学生,成绩提高得更显著。做这项研究的一个研究人员解释说:“夸大成绩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奋斗目标。”

  承认“我啥也不懂”毕竟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我对自己曾经的过度自信也耿耿于怀。这些年来,我曾经在马路上让骗子得手,也曾赶飞机记错了日期。

  三、如果事情看起来轻而易举,人们就会减少自己付出的努力

  造成学习活动中过度自信的一个原因是熟悉程度较高。如果一个观念过于得心应手、习以为常,人们就有可能认为自己对这个观念理解深刻,即使事实未必如此。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对抽水马桶这样的问题过度自信——抽水马桶随时随地可见;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对分辨良好教学方式过度自信——人们看到的各种教育培训太多了。

  我们还会在一些情况下过度自信。比如:

  看起来简单平常的事情,就容易让人觉得学起来更简单;

  文章里有大幅的图片,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够理解书中的内容;

  一位教授的课程让学生着迷,人们就会认为学生可以从他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尽管实际情况并不尽然。

  我到奥斯汀的得克萨斯大学拜访雅特•马克曼的时候,听他讲过另外一个例子:

  马克曼认为,从学习角度看,TED演讲的弊端要大于好处。“问题不在于演讲本身,”马克曼说,“是我们使用这些演讲内容的方式有问题。我们观看了15分钟非常流畅的演讲内容,然后就转入下一个演讲。”

  换句话说,TED演讲看起来像一次学习的经历:一个专家在聚光灯照射下的舞台上演讲,但是这些内容似乎获取得太容易,因此也会被轻易地忘记。

  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那么,TED演讲采取精雕细琢的方式呈现一个话题会怎样呢?

  谁会反感制作精巧的视频内容呢?然而,讽刺之处在于,这类精雕细琢会阻碍我们的学习活动。

  一些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作学习活动的“双重诅咒”: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正确,那么也就不知道自己是否错误;

  如果事情看起来轻而易举,那么学到的内容就相对较少。因为如果事情看起来轻而易举,人们就会减少自己付出的努力。

  在学习活动中,还有一个造成过度自信的因素,那就是过去的经历。过去的经历会影响我们对学习活动做出判断。

  如果我们化学考试总是考A,可能对化学考试投入的时间就不会很多,即使下一次考试可能比上一次难得多;

  如果我们经常使用PPT进行宣讲,那么对一次新的宣讲就不会投入很多准备时间,即使这次新的宣讲与以前的宣讲内容都不一样。

  《有效学习》读后感(二):有效学习:掌握这三个基本技巧,你就超越了80%的人

  读完《有效学习》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三个方面:

  一、主动参与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深度思维

  我自己算是找出为什么大一大二过的比较浑浑噩噩的一个原因了,除去学习没有目标外,还与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关。

  如果老师不是讲课特别有趣幽默,自己总会闲来无事低头玩手机。而大二时之所以会迷恋简书,原因就在于在简书上写作我是醒着的,全程都由我自主操控,我在表达自己的知识和看法。如果课堂上能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表达的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想来我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我报的是双学位,一直很讨厌经济学,总认为学了经济学又不能帮我赚钱,那么多经济学家,有几个是大富豪?我更崇尚务实的企业家,由此,我十分轻视理论的学习。

  在简书上写作的经历改变了我。摆在每个简书小白面前的一道坎是写出文章没人看的问题,我当时也被这个问题深深纠结,尝试了许多方法,写过各种文体,在阅读了大量写作书后才逐渐想的明白:我没关注读者的需求。

  在类比联想中,我将读者的需求中归纳为五行图中的五个要素:利益、情感、热点、猎奇和冲突。每每提笔,便设想自己是读者,问这三个问题:看这篇文章对我、读者有什么价值?如何让所说的方法与读者紧密相关?在实际生活当中,如何提高该知识的可实践性?

  此后我的阅读量开始走高,许多批评的声音也渐渐少了许多。由此,我将这个道理反推到学习上,思考经济学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能运用这些经济知识做什么。

  慢慢地,发现了这些理论虽不能立刻产生作用,但却是认识一国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知识,于是便释然了,发自内心喜欢上了经济学。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动机和关注点等,我们不能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

  在不喜欢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建立知识和我们自身的强相关性,让自己感到学习这个玩意是有用的,才能深入地学习下去。

  二、对内容的提炼概括能力才是知识的结晶

  一直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日本在几十年前的某期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毛主席的人物评论,文中提到了毛主席读书时的一件事,说是毛主席读完马克思的《资本论》后,只在书上写了四个大字,便概括了这本巨著的全部内容:

  造反有理。

  这四个字越想越觉得一代伟人看问题抓关键的功力之深厚,这一思维方式我也刻意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只要是我读过的书,每一小节我都尝试用一句话去概括,如果真的不能全面涵盖内容精髓,便只概括最有价值的那一条。

  概括出来的句子在书旁写一遍,加深自己的记忆,这样的次数反复多了,发现自己写文章废话少了,读书更能抓住主要内容,读的既快又多。

  三、别为难自己不想学时就索性暂时离开下

  《有效学习》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它将学习和情绪结合了起来,这是许多学习类畅销书所没有讲到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让你坐在那里连续学5个小时不休息,再让你继续1个小时你的效率会奇低,甚至产生厌恶和反感。

  这种坏情绪会形成记忆存储在你的大脑中,之后再提前那次你学习的书籍或技能,你同样会产生反感情绪,大脑会排斥你去做那件事情。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当学到有情绪时我们要主动离开学习场地,换一种方式放松自己,千万记住:别为难自己,不想学时就索性暂时离开,留下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具毁灭性的后果。

  关于调整与学习过程中有关的情绪书中也提出了一个方法——自我效能。讲的通俗点就是多意淫自己成功的过程,从而增强自己可以成功的信心。

  这个方法的确好用,就拿在简书上签约来说,当年我还是个小白的时候就经常幻想自己有一天能成为签约作者,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和认可。

  想象着自己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创造了自己发明的理论并去运用实践它,也收了一些学员。后来,我的这些幻想都一一实现了。

  当然我现在仍然是个小白,是个普通人,我做不到事事兼顾,为了实现这些幻想我也放弃了许多东西,现在我的目标就是一周能多读点书,多写几篇文章,跟大家聊聊天,坚持下去。

  总结与反思

  《有效学习》这本书中值得反复品味和琢磨的地方还有很多,我还没看完,但书中的内容很不错,给大家着力推荐。

  《有效学习》读后感(三):作者全面回答了学什么以及怎么学的问题

  凭着记忆写这篇书评,也算是因循作者力荐的“信息提取”方法:)

  (1) 学习为了什么?为了解惑、精神上感到充实?应付考试、增加技能?抑或是为了更好地组织生产生活?对敌斗争需要?要不纯粹为了装13?为了钱?为了女人?。。。每个人的目的都可以不同。

  oser用一章写了为学习这项活动寻找价值和意义的必要性。行文中作者不断地强调找寻学习价值的必要性,却狡猾地回避了对此问题给出正面回答,甚至都没有像我这样傻乎乎地尝试列出选项。

  但决定花时间学习某块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是需要不断地探寻学习活动背后的价值。 1995年,好莱坞出品了两部被后来的无数读者公认为经典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还有《盗火线》。恰好两部电影里都给出为什么而学的案例:Duffrien 认为小狱友应该学会基本的读写算技能,获得政府认可的小学文凭,摆脱文盲的身份;而盗火线里的男主借阅关于金属加工的书籍是为了打开银行的地下金库。。动机各不一样,但总是可以激发他们的动力,也就是人性中的情绪化的那一面。因此,清楚明白自己在读什么,为什么而读极为重要。倘若缺少这个环节,我们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过艰苦、充满挫败感的漫长学习路。

  你选择学习的内容暴露了你的动机。

  (2)怎么学?如何改善效率?

  不要与心理学上被普遍接受的认知规律对抗。不要把头脑看成是个存储知识的仓库,将事实(facts)搬进仓库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请不要做简单地重复,小学时老师都已经警告过你了,怎么现在还不听?不要忽视学习活动中的情感部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时刻提醒自己突破心理舒适区。

  要主动地“教授”自己,“测验”自己。元认知才是你要重点关注的。尽自己的极大可能反复拷问自己。回答不出问题?没关系,再来!直到你能在心中向自己清楚地讲述这些知识。整个过程中你思维清晰、推理无误。黑箱不断地在你的脑中被打开~ 你从中不停地获得奖赏,因为你真正懂了你所要学的内容。这种欣快感(正反馈)又给了你打了鸡血!学习就是这么变得有趣、开心、让我们有获得感。要把头脑看出是一张巨大的网络。一旦把网络建立,知识就齐备了,无需背诵。要求自己不断地使用学习成果,能创造性地使用你所学,你的人生就会慢慢发生让你自己都感到惊奇的改变了。

  以上所有的活动都可以在一叠A4纸和一支笔的帮助下,在你的脑中悄悄进行。。

  ++++++++++++++++++

  力荐这本书,作者道出了学习的本质,和终极大法。比那些贩卖所谓精进方法的骗子们来得专业和有良心多了。

  《有效学习》读后感(四):新的一年,成为高效学习者离不开这6个终极方法

  网上有句话特别火:“多学一项本事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

  之所以这句话有很强的鞭策作用,原因在于“求”字,“求”为祈求的意思,与其说不喜欢祈求别人,不如说不喜欢卑微的感觉。求人是无奈的,痛苦的,难为情的,早知这样,当初应该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去学一个硬本领,毕竟“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学习的好处,学习可以让人变得自信、自立、自强。

  然而,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们从小到大,都很反感家长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于是网友们纷纷吐槽:“自己没做过第一,不知道当第一有多辛苦,逼着孩子拿第一。”在大家的观念里,学习很难,学好更难,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宁愿下班后上网打游戏、追剧、逛街、看电影,也不愿抽出半小时的时间看会儿书。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瞬息万变。大约在10年前哈佛的两位经济学家还在《新劳动分工》一文中表明,计算机将取代秘书的工作,却不可能代替人类去开车,可是如今谷歌和特拉斯已经推出了无人驾驶汽车。

  如果不学习,有一天我们的生活将会变的寸步难行,就会被逼到不断去求人的地步。

  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

  怎么学,如何学,过去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很多知识从业者开始不断学习“如何学习”,帮助人们更好的掌握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学习方式。

  美国的乌尔里希•伯泽尔就是其中一位,他在童年的时候因为成绩差,反复留级,老师甚至让他接受残障儿童特殊教育。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和努力,终于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最终考上了一所常春藤大学。如今他还是美国国家智库美国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专注于学习能力方面的研究,相关论述陆续发表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国际一线媒体,并著有《有效学习》这本书。

  这本书中,乌尔里希•伯泽尔介绍了一种适合所有学习的系统化思维,分别是找到价值、设立目标、提升知识与技能、付诸实践、融合贯通、反思与回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6个方法教会你如何学习,快人一步的学习。

1.找到价值

  在我刚怀孕那会儿,看过一本书叫作《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一年多过去了,仍然清晰的记得书中的内容。

  作者考拉小巫是一个学习成绩平平的人,高考结束后,眼看着很多同学都考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奔向了大城市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旅。而她却只能留在一个北方小城上大学,一个她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

  就在开学那一天,她站在大学的校门口,开始拷问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辈子要做什么,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她突然顿悟了,从此,奋斗开始了。经过四年的努力拼搏,最终跨专业考上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生,且是半额奖学金,并出版了一本关于学习英语的畅销书。

  是什么支撑她在大学四年中夙兴夜寐的学习?

  开车的时候,如果油门踩的大,汽车行驶的动力就会很大,但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没有人会来帮我们踩油门,动力从何而来呢?

  心理学家肯·巴伦给出了一个公式:

  动力=一系列的付出(即完成某一任务所需要的努力)+对目标的期待(即对自我效能的理解)+价值感(即事物的意义)

  而价值感又是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决定了“我到底要不要做这件事”。《有效学习》里鼓励大家自己去寻找价值感,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件事赋予的意义都不同;其次就是社会层面,也就是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可以给你带来价值感,那些为了父母、为了爱人、为了国家而努力奋斗的人都赋予了学习不一样的意义。

2.设立目标

  在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有这么一段对话: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没有清晰的目标让人困惑,目标太多更让人苦恼。

  《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的作者说:“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所以我们执行学习任务时,需要抓住少量“极端重要的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抓住核心目标呢?

  乌尔里希•伯泽尔强调“启动元认知是设定学习目标的关键因素”。当你不停的在思考,不断的问自己问题,就是在启动自己的元认知。

  这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设定核心目标,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实现学习效果。

  威茵曼说:“元认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占40%,而智商方面的影响只占25%。”原来学习能力差真的不全是基因的错,而是元认知不够。不懂就要问,懂了更要问,我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有哪方面需要提高,怎么提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在锻炼你的元认知能力。

3.提升知识与技能

  价值感也找到了,目标也设定好了,可是如何才能掌握知识和技能呢?

  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埋头苦干,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体制就是这么教大家的。《有效学习》里特意强调“单纯的反复练习是无效练习”,作者还拿自己练习打篮球来说明这个事实,刚开始他经常去球场练习投球,每次时间持续的也很久,但是成果并不大。直到塞缪尔斯的出现,他的球技才得到显著提高,老师用的方法就是阶段测评。

  除此之外就是及时建立反馈机制。还记得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这本书中讲自己使用计分板来记录自己的深度工作时间,这也是一种反馈。

  就像对于减肥的人来说,最好的效果不是节食、不是去健身房也不是去减肥中心,而是“善于跟踪监控——监控自己吃了多少、体重多重的人”。

  这跟我们平时在社群里、朋友圈里打卡学习,心理机制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有效反馈,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规划。

  知识的提升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但是阶段测评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现实与目标的差距,不管是自身的反馈还是外在的反馈都能促使学习者持久坚持做某件事。

4.付诸实践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里说:“学过的东西,一定要自己去尝试实践、付诸行动。如果只是心里想‘什么时候做做看’,所有事也只能止于做梦。”

  可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针对于如何把知识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很多关于学习或者是阅读类的书籍也都有相关介绍,比如“为教而学”、“写作输出”、“指导工作”等,虽然可行性极高,但也会出现“好像在吃别人嚼过的口香糖一样”。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照本宣科”,意思就是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死板硬套的去学习,可是任何学习都不是Ctrl + C和Ctrl + V的关系。想要更好的运用知识,就要不断的进行创新。

  那么如何创新呢?

  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说:“所谓创新,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所以想要创新,我们就需要有不同的知识基础,也就是《有效学习》中提到的社会多样性。为什么很多优秀的人不惜重金会加入一些高端的俱乐部,不仅仅是建立人脉,更为了吸收多样化的智慧,除此之外,多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也有助于塑造自己的多样性。

  “如果一本书中所说的东西都是迎合你的需求、增强你的自我崇拜、放大你的欲望、跪求你的认同的,你一定要小心,它不只是想赚你的钱,还想让你变得更傻。”

  樊登在《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一书中如是说。

  多样性的人往往更容易质疑,而质疑本身就是创新的基础。

  因此,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并始终保持创造性,才能更好的实现跃迁。

5.融会贯通

  经常会收到一些网友发来的信息,问想提高设计能力应该学习哪些设计软件。

  于我来说,软件只是工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到创意学、广告学、美学、心理学、消费学等领域的知识。想做好设计,一定要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做出优秀的作品。

  在《有效学习》中,作者给大家提供了三种途径,可以帮助读者找到知识的内部联系,比如假设推测、实验验证、类比推理。

  网上有很多关于“假如我再读一次大学”“假如能够回到过去”“假如有天他不再爱我”之类的文章,这些生活中的假设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与未来,而学习中的假设推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找到事物之间的底层规律。不管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是乔布斯的苹果都在采用这种假设的思维方式。

  有了假设,就会有相应的实验来证实,实验的结果不管是对还是错。都能让我们对学习的内容提高认知。

  在很多书中都强调,如果你想了解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建议先进行一次主题阅读,比如你想了解心理学,可以购买5到10本这方面的书阅读,我们在进行主题阅读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进行比较,同一个主题,不同的作者是如何进行剖析的呢?

  这种学习方式就是类比学习,类比也被称为发明之母。

  总之,我们的学习不是单一的某一项程序,而是一种混合的艺术。

6.反思与回顾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告诉我们,人们学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很多。20分钟遗忘42%,1小时候遗忘56%,1天后甚至会遗忘74%。而如果你能做到反复记忆的话,这个曲线就会出现不一样的幅度。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在学习中千万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大脑,及时反思,及时回顾更能有效掌握新知识。

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可以随手拈来,打开电脑,甚至都能学到世界一流名校的课程。学习活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正是基于此,学习方式的便捷既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劣势,因为很多人处在知识恐慌之中,不能做到有效学习,每天的忙碌变成了“盲目”,花费了很多金钱和时间的代价。

  在时间碎片化的时代,只有掌握系统化的学习思维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力。

  《有效学习》读后感(五):在终身学习的时代里,别让不会学习害了你

  久未露面的周董以一首新歌《等你下课》,带着我们再次回到青涩的校园时光,这首歌里有这么一句歌词,分外地戳人泪点:“高中三年,我为什么,为什么不好好读书,没考上跟你一样的大学。”

  在回想青春往事的同时,想必你也是带着几分遗憾几分酸楚:为什么自己当时没有好好学习,没考上和初恋一样的大学。

  周董的这句歌词之所以那么戳人泪点,不仅是因为道出了酸涩的青春过往,更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什么在应该好好学习的年龄里没有好好学习。

  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情况,那么就会发现,不懂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人,并不只是青少年,有很多踏上工作岗位许多年的人,依然不了解系统有效的学习方法,更谈不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美国国家智库美国进步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学习能力领域的研究先驱,乌尔里希•伯泽尔认为,“学习的目标在于成长为一个高效的学习者”,而在最新的研究成果《有效学习》这本书中,他则详尽地阐述了什么是有效学习以及怎样实现有效学习。

  学习活动是知识的管理活动

  乌尔里希•伯泽尔非常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人起到的主动作用。他认为,学习活动就是知识的管理活动,而学习者即是管理者。按照作者的这个逻辑,掌握学习方法也就是要掌握管理知识的方法。

  作者认为,学习不仅是为了汲取知识、接收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对接收的知识和信息进行管理。所以,乌尔里希•伯泽尔的这本《有效学习》,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新鲜、实用的学习方法,更能够让我们在自我管理方面有所进步。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学习活动不外乎是死记硬背,或者要大量练习习题。但作者提出非常具有颠覆性的见解:学习不是死记硬背,也不能靠着简单重复的练习来提高学习能力,并且,也不是所有的学习活动都一定要按部就班地进行。

  在这本书里,作者为我们梳理了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包括的主要内容:价值感、目标、提升、实践、融合、反思。学习者越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学习效率就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

  所谓的“高效学习”,无非就是这样:

  首先,找到了学习活动的价值感,才能全力以赴投入到学习之中;

  然后,制订明确清晰而又切合自身实际的目标,这样才能更专注地学习;

  同时,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让学习水平得到提升,避免做了无用功;

  而且,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就要把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虽然这个理论听起来已不新鲜,可又有多少人认真去做了呢;

  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有效学习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是要整合知识体系,通过一个知识点,了解到其他的知识点;

  最后,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要多加反思,重新去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更多收获。

  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调整内在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调整内在,这个说法初听起来似乎很是不可思议,但越是新奇的观点,反而越是能激发出我们对一本书的兴趣。

  这个观点,出现在乌尔里希•伯泽尔的《有效学习》一书当中。

  或许你会问:作者说的这个“内在”,到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会说,要在学习的过程里注意调整自己的内在呢?

  乌尔里希•伯泽尔这么看待学习问题的:一个人的情绪、动机、思维活动等等,都对学习效果起着直接作用,而这些,都属于内在因素,都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永恒变化的过程。这不仅是因为我们要随时补充最新的资讯和知识,了解最新的技术,更因为,我们的内在状态本身就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原本学习基础扎实的人,会突然地说自己“没有学习状态”了。

  在作者看来,调整好情绪,调整好心态,这些都是获得有效学习的前提。尤其是要进入深层学习时,就需要我们放慢思考速度。

  这个说法,与我们的既有认知似乎有些矛盾。原先我们认为,一个人思考的速度越快,就说明他学习得越是深入。但在作者看来并非如此。

  因为,有效学习的过程里少不了对学习内容的回顾和反思,而这个环节就非常需要保持专注,以便能够深入思考。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而认知活动离不开内心的平静。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绪,保持慢思考,这些都有助于让我们的大脑进行良性运转。

  真正有效的学习从何而来

  有效学习,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更需要强烈的内在驱动力。比如说,我们作为学习者要找到学习的价值感,我们要主动发现学习的意义。

  有句话这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有效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兴趣这个基础上,找到为何要学习某个知识的意义。这正是本书作者反复强调的一点。

  与其他探索学习方法的书不同的是,这本《有效学习》既探讨了学习方法论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的问题。

  从作者举出的大量例证中我们不难发现,推动人类进行学习和创造的本能,便是价值感和意义,如果我们不是等着别人带着我们看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而是自己主动去发现、去创造学习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这就会成为真正有效学习的开端。

  《有效学习》读后感(六):碎片化学习的三大障碍及破解之道

  -1-

  周末参加线下活动,因为一直专注时间管理文章的分享,有幸作为嘉宾讲了一点自己的感悟。

  主办方给的主题叫做:如何规划你的2018年。

  接触时间管理越久,越清楚地认识到自我的局限,明白做计划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对于一个新手而言,在没有相关知识的铺垫下,驾驭年度计划的能力尚且不足,所以我把分享的重点放在了如何规划好每一天。

  讲到日计划的时候,我提到了佐藤先生的“九宫格日记”,分享完,有一位姐姐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她说自己工作的关系,也经常会做计划清单,拥有一套自己的时间管理方式,但和我分享的九宫格日记有不小的差别。

  所以她该如何运用九宫格日记呢?干脆直白一点讲,她还有必要再去学习九宫格日记吗?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鲜名词时,第一时间不要急着去否定或者肯定。

  而是需要结合自己的既往经验看看是否有所重合,又有哪些差异,取长补短,最终将新的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理论。

  就比如这位姐姐,九宫格日记或许对她的帮助并不大,但总会有一些新鲜的想法帮助她优化自己的时间管理方式。

  -2-

  还有一次在做时间管理分享时,有一位朋友的提问很尖锐,他直接就站起来说:时间管理是没用的,时间在不停地流逝,我们应该做的是精力管理。

  持有这种观点的朋友不在少数,曾几何时,我还因此极度焦虑。

  学了这么久的时间管理难道真的错了吗?

  从表面上看,这位朋友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能管理的确实只有我们自己,但是,时间管理的本质不就是在进行自我管理,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吗?

  当我们无限放大一个既有名词本身的含义,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在时间管理上,我们经常会提到“三件重要的事”,又或是“三只青蛙”,“ABCDE法则”。当你还是一位初学者时,很容易被这些名词搞的晕头转向,但其实,这三者都是在强调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面。

  我们的焦虑正在被这些新鲜的名词给放大。

  碎片化学习的第一大障碍就是被周遭环境所放大的焦虑感,而这份焦虑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来源于我们对人生目标的迷茫。

  我们不知道该学习什么,我们对什么都缺乏动力,所以,改变的第一步就是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3-

  后台经常收到一些学弟学妹的留言:“学长,我非常喜欢A专业,但报考的时候却被调剂成B专业,我该怎么办啊?”

  这样的提问不在少数,大部分学校都支持在大一期间通过考试调剂,如果你真的喜欢某个专业,那就抓住这次机会。

  但如果没有调剂成功,不妨听听我的故事。

  我的专业课是统计学,我拿到的学位证是理学学位,可以说,我的大学四年就是在和数学打交道,但大家也都知道,我的兴趣爱好是写文,所以,学数学这件事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大一时,我对统计学是非常抵触的,我不明白学这些复杂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有什么意义,但到了大二,我突然开始喜欢上统计学。

  改变仅仅是一次意外的列举,一张A4纸,将其对折,左边列出学习统计学可以带给我的好处,右边就是学习统计学的坏处,当我列举完才突然发现,原来统计学能做这么多啊,原来,它是那么的有用。

  这个方法和乌尔里希·伯泽尔在《有效学习》中提到的培养价值感很相似,都可以激发我们对未知事物的兴趣。

  当然,唤醒每个人的动力可能并不相同,对于伯泽尔而言,他认为,他的动力就在于想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希望通过弥补自己的知识差距来理解事物在世界上存在的价值。

  而于我而言,或许短期内学习统计学,最大的动力就在于希望顺利通过期末考试,争取拿到奖学金。

  无论哪一个切入点,只要能够激发起我们学习的斗志就是最适合你的方法。

  -4-

  当我们明白学习的意义,培养起对事情的价值感之后,如何让计划落地,让梦想发芽便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第二个障碍。

  如何制定一个科学的计划我们已经分享过很多文章,例如,一个明确的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要做到客观、具体。我们要把一个大的目标切割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创建正向反馈。

  碎片化学习的时代,我们最常用的工具就是手机。

  等车时翻一翻,排队候刷一刷,甚至,上厕所时都要看一看。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的脑袋也正在被这些碎片化信息给分解的支离破碎。

  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信息,如果缺乏一套正确的学习方法,直接导致的便是一个碎片化的人生。

  针对第二个障碍,我们的破解之道便是有效的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除了上面说的方法还有很多实用的方法等你挖掘,篇幅原因,本文不再详述。

  -5-

  最后一个障碍便是如何将所学化为所用的问题。

  比起掌握理论原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所以,在《有效学习》一书中,作者伯泽尔便把一半的篇幅都放在了这块。

  拿读书来说,在总结2017年读书清单的时候,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书读的不少,记住的却寥寥无几。

  甚至几本已经标注过已读的书籍,摊在面前仔细回忆却发现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一些非常优秀的书籍,当时也只读了一遍,实在有点可惜。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2018年,我列下的读书清单,有近一半都是前几年读过的好书。

  去年拜访一位在郑州的老乡,他目前在一所高校任职,是老妈家乡出了名的牛人,创办的教育机构年利润有数百万。

  然而,这位老师的求学之路并不容易,在物资极为匮乏的70年代,每天要走几十里的山路去上学。担心鞋子被磨破,他小时候便选择赤脚走路,等到了学校再穿上鞋子。

  吃饭的时候,他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说,直到现在,他都会在每天睡前在脑子里过一遍当天学过的知识,遇到卡壳的地方就立马起床翻阅,做到日日清。

  -6-

  他的这种做法在伯泽尔看来便是间隔时间学习法。

  什么是间隔时间学习法啊?到底哪来这么多名词!

  其实,间隔时间学习法就是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复习所学的知识。它就是很多朋友认知体系里的一部分,只是换了一种说法。

  就像文章开头所言,千万别被这种新词给唬住了。

  当我们开始不断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遇到新的问题能够放下恐惧,开始理性思考,敢于挑战的时候,我们的学习之路便开启了一个新的维度,学习这件事也就成了一种享受。

  碎片化学习,时间可以是碎的,内容也可以是碎的,但学习的体系不能被击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