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浪潮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浪潮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23 21: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浪潮读后感精选10篇

  《浪潮》是一本由[美] 托德·斯特拉瑟著作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浪潮》读后感(一):让人成为人力量

  《浪潮》讲述了一个发生校园简单真实故事

  历史教师本·罗斯给同学们观看反映德国纳粹集中营暴行的纪录片,想让同学们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从中汲取历史的教训。对此,同学们有着不同表现。有人情激动,质问德国纳粹集体残暴原因;有人神情漠然,认为这一切不过如电视剧一般,都是虚构的。但同学们有一种共识是,法西斯这样的魔兽已经成为历史,离他们很远,且这种惨绝人寰再也不会发生。果真是这样吗?出于深刻教育学生初衷,罗斯先生决定进行一堂试验,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德国纳粹当时的情况

  他首先让同学们进行坐姿练习,以期培养起同学们的纪律意识。继而又强调团结,号召大家要有集体主义精神,要互相帮助。这些简单的练习与要求对早已散漫成性的高中生来说,有一种崭新的感觉,大家愿意执行。之后,罗斯先生提出了一系列口号,让同学们在课堂上高喊;设定了一套格式固定的课堂问答,要求同学们严格遵循;建立了“浪潮”组织,所有成员一律平等规范了“浪潮”组织成员之间见面彼此要行礼问候。凡此种种,同学们大都群情踊跃,乐此不疲。短短几天过后,原先课堂上纪律散漫的学生尽改前非,就连班上老拖后腿的罗伯特·比林斯也积极参与其中,从仪表形象到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观。至此,“浪潮”运动的积极作用得以立竿见影地显现。

  试验如此迅速地彰显了积极的效果是罗斯先生始料未及的。他来不及或者没有想好接下来该怎么办,只得发布了一道招募新成员的指令。

  大卫把“浪潮”精神用到橄榄球队上,球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于是大卫成为浪潮的坚定维护者。艾米·史密斯通过“浪潮”运动,终于从劳里高不可攀阴影中走了出来,不再总为和劳里一争高下而苦恼。罗伯特·比林斯也从自卑的阴影中站了出来,成为一个团队中的平等一员,平生第一次有人愿意跟他在一起。这些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成了“浪潮”运动的中坚力量。在这些人的共同推动下,“浪潮“运动迅速波及整个戈登中学,甚至影响到其他中学。

  “浪潮”运动的积极作用让同学们群情振奋,同时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在完成作业上,同学们尽管认真积极且形式上很完美,但是对主观问题深入思考减少,不见了往昔那些长篇大论各抒己见,简单和程式化的答案取而代之。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习惯老师给他们做决定。“浪潮”成员为了发展其他的学生加入组织,有时不惜采用威胁手段。甚至发生了对“浪潮”颇有微词的同学大打出手的情况。一时间,戈登中学里,面对“浪潮”运动,人们噤若寒蝉。校报主编劳里收到一封揭露浪潮的匿名信,在她坚持与“浪潮”运动抗争敢于对“浪潮”成员说“不”的过程中,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人人自危,恐怖气氛笼罩着整个校园。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全班同学,乃至全校同学都被妖魔化了,人不再为人,几乎成了德国法西斯分子的化身。

  大家纵情享受“浪潮”运动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有意或者无意地忽视了它的阴暗面,不理性地推动着“浪潮”运动的发展。“浪潮”运动的缔造者本·罗斯先生同样未能免俗。他进行课堂试验的初衷是让同学们感受德国纳粹当时的情况,可是随着试验的进行,“浪潮”的发展,他在意和享受了太多初衷之外的东西接受了整个组织把他当成了中心,唯他马首是瞻的同学们心目中的元首地位;接受了比林斯作为自己的贴身保镖;在乎“浪潮”对学校球队的影响,在乎球队的比赛成绩,以证明“浪潮”的力量。老师和同学们都渐渐忘记了这只是一场试验。

  难道就这么任由学生们继续疯狂,人不再为人吗?所幸,书中还有劳里等人存在

  劳里是校报主编。“浪潮”初期,她也参与其中,感受了浪潮带来的正能量。但在参与过程中,她总有一种隐隐的不大对头的感觉,这迫使她去思考。在和父母几次交流之后,她更坚定了自己对待浪潮的态度,坚持独立思考,不盲从。她开始用质疑的眼光看待整个“浪潮”运动,事件本质在她的质疑、思考中逐渐明晰起来。接到匿名举报浪潮成员威胁同学的信件后,她更坚定了与浪潮斗争的决心体育馆里公开拒绝行“浪潮”礼;为了防止浪潮成员干涉,她在自己家里举行编辑会议,决定出一期揭露“浪潮”的专刊;她把匿名信刊登出来,还采访了被浪潮成员暴打的同学并专门写了评论揭露浪潮。作为她行为后果,劳里遭遇了莫名的威胁,甚至还受到来自好友男友的阻挠。劳里非但没有退缩,还用自己的行为让男友大卫醒悟。

  劳里并非孤军奋战。有几个校报的伙伴是出了力气的。众多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克里斯蒂·罗斯,校长欧文斯等等,正是这些人的劝说和压力让罗斯先生醍醐灌顶,冷汗涔涔中以较好的方式结束了“浪潮”运动。

  故事结束了,留与读者的是思考。

  有人说,故事要我们警惕法西斯距离我们只有五天。

  有人说,故事在强调个体对抗群体意志胜利

  我想说,人,应该具备成为人的力量。

  哪些是让人成为人的力量?结合这本小说,我们至少可以说,人不能盲从,要能独立思考,能进行批判性思维。几千年的人类文明驯养并不能保证人类会远离专制,远离残暴,不变成魔兽。而阻止退变让我们永远坚守在人的航道上的力量,就是独立思考,批判思维。

  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正是整个教育体系目标

  有一部西方的教育思想读本,叫做《教育,使人成为人》。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论教育》中说,“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荀子也说过类似的话,意思是人必须接受教化,就像陶土要经陶工之手才能成器,没有礼仪法度,自然的人必定悖乱而不治。

  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变数,会影响到教育者自身的判断,从而让行为背离我们的教育初衷,如小说中的本·罗斯先生的实验就是众多变数的表现之一。《浪潮》用反证的方式告诉我们,用罗斯的试验方法培养的孩子,向他们灌输没有灵魂的集体主义,泯灭他们的天性个性,当人们自以为是地以为统一思想、整齐划一就是强大时候,至少,我们扼杀了自由精神和独立思考。从而让人丧失为人的力量。

  不多说了,《浪潮》值得一读,相信读者会有更多的思考。最后感谢新华出版社推出《浪潮》。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浪潮》读后感(二):无法穷尽的“第三浪”

本,我觉得你在造就大魔鬼。怎么可能。(p.43)

  事情是这样的:1967年,一个高中教师因为一部教学用纪录片而决定来一次为期五天的实践课;1988年,由于这个实践课引发的轰动效应诞生了一部记录它的畅销小说;2008年,这部小说被改编为一部在同年的欧洲电影奖拿到两次提名的电影。第三浪总是最强的,这部电影在题材和改编上引发的争议再次把这场本该尘封在档案袋里的事件拉回现实

  高中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的纪录片讲了纳粹的罪行,由此引发了学生们关于为什么纳粹必须是纳粹、人们何以接受它的讨论。教师把小讨论作为一个小实验来处置,因为他有了对自己深信不疑的那一套,他自信得到的答案会和他想的一样结果小实验成为了“纳粹实验”,青少年不断被吸引进来,在这场实验中每个人惊奇发现只要按照纳粹主义的方法执行一套行为规范,他们的思想也会纳粹化,甚至单一纯净富有激情。小说梳理了“纳粹实验”中每个角色的承担者如何一步步从游戏玩家变成主动的为纳粹发生的宣讲人、处刑者,从最初普通的学校、正常客厅、老套的教学秩序到思维的全面崩盘,结尾戛然而止

  是什么启发了他们全新的“道德观”?仅仅是电影里红色浪潮符号代表的秩序和仪式?还是那些会员卡、×号和白衬衣构成的“新第三帝国”选举权?

  “如果你研究过加入邪教的人,你会发现他们都是些对自己和生活不满意的人。他们把信教当作是一种途径,希望有改变,希望重新来过,彻底再生。”

可是这有什么不好吗?问题在于这不是真实的。(p.79)

  可以拿“克柏莱高中实验”和“斯坦福监狱实验”做个不正确的对读。斯坦福监狱实验里他们被灌输的行为准则更多一些(具有更详细、逼真的人设),克柏莱高中实验每个人都有退出的自由(身份相对模糊);都没有可以积极对应的场地(囚室、教室),所以每个命令都能被清晰地传达,人与人互相监视;参与者们年轻无与伦比的自信,冲动,单线程思维,并且渴望将来,具有个人企图。

  这本书的写法好极了,简单极了,除了人物的个人诉求和思想变化,几乎没怎么刻画人物。重要的是话题的传递,滚雪球一般,为什么“第三浪”如此吸引人,一个话题到底能释放多大能量。非常多,非常,一种舞台效应应运而生。每个人都想占有一席之地,去够着下一块浮板,而其中有一些人,任何能磨练意志、增强执行力的事,他们都愿意去做,为了离个人目标更近一些。他们会自发截断语句来炮制概念,高效、利己、传播性强,像一个庞大崇高契约目标,不断吸引其他的人把自己的名字和“第三浪”连接在一起。就像水汇进水,他们想成为巨浪,并驾驭巨浪。

  没有任何多余部分描述他们个人的内心感受,人人都在为浪潮发言,每一句发言都会引向新的区域、制造新的话题。浪潮很快淹没了整个校园,波及没一个人。也少不了媒体参与,校报、告示、消息栏与黑板,最后是整面墙、每一堵墙、校园广播。这个词无所不在,像一种公众权威,短促有力,不负责任。

  这算民主吗?严格来说,有待商榷。这算民意吗?当然。所有人都服从浪潮吗?怎么能。在遭受抵制的情况下,浪潮团体依然坚持自己的正确性吗?坚持。抵制有用吗?引发了暴力。暴力解决了问题吗?暴力带来恐吓,恐吓作证权威。中立客观的揭露有效吗?没有。

  在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争斗里,没有人是中立的。捍卫道德就是捍卫利益,利益不会让人变得中立,只是让人的诉求变得清晰可行。一片混乱的只有初衷,这样的实验到底是为了什么?就为了解释一个关于纳粹为什么没有被阻止在形成初期的困惑

如果我现在停下来,他们就全都会不上不下,充满困惑,并且他们什么都学不到。嗯,就让他们困惑去吧。(p.119)

  不妨借用我这位评论者的角度,把“第三浪”的终结地——大礼堂看做一个剧场,好让文学发生点功能性作用。每个演员都被蒙在鼓里,演职人员知晓一切,没人能预想此刻的结果是否为头脑中预设的同一个结果,放映机打开前意识都是薛定谔态,只有观众还是观众。真实事件与小说的契合在于这位教师并没有以一场大混乱来收场,他把假戏真做还原为一次真实的演出,以此让学生们和虚构的道德秩序作别。

  小团体意识,利己主义,精致优越感,慕强,崇拜权威,道德冷漠,人与非人的线变得模糊……该怎么归纳这一切给出一个合乎语境的答案?不,不去归纳,演绎它!语言要素齐备,比这些东西膨胀出的义场更震撼人心的只有一个视觉符号——

  阿道夫·希特勒。

  还用描述他的肖像吗?不用了。还用描述他的含义吗?不用了。还用渲染他的经历吗?不用了。这就是历史课,答案都能从书里找,只要用心读书,每道题都能合格。

  所谓“高潮”部分并不在于历史教师的那番慷慨陈词,他做了他该做的申辩,或者说,他教给了学生们如何在这样“不上不下”的境地中申辩。跟善恶无关,“纳粹”的权威性是真实的,我们不过是站错了队、依附了错的权威,并且跟随权威做了不得不做的事。意想不到,不得不做,这两句合理推诿适用任何灾难事故官方收尾不是吗?只要关掉放映机、撕掉会员卡、脱下制服,我们就能跟错的权威阵营告别了!走出剧场,满载笑声,眺望明日!

  然后投入下一个。

在这个学年里,我们有一周的时间对生命毫无保留地进行了分享。正如我所说的,我们还共同有着一个秘密。我在克柏莱高中教学的这四年里,没有听到过谁承认曾参加过‘第三浪潮’集会。哦,我们一刻不停地研究着我们的所作所为。可是关于集会,不。这是我们都想忘记的。(p.177)

  .S. 关于困惑,或许有个更好的回应——

  英雄作为证实了人类之间的关联

  世界各地每个国家中都有成千上万的平凡人一旦身处特殊环境中会决定做出英雄之举,其原因至今尚未完全了解。表面上看来,我们所采取的观点似乎戳破了英雄神话,把原本稀有特殊的事物变得稀松平常。不过事情并非如此,因为我们的立场仍然承认英雄作为特殊而稀有。英雄式行为维护了一个社群的理想,并提供非比寻常的指引,也为有利社会的行为提供了角色示范。英雄式行为的平庸性代表着我们所有人都是等待中的英雄,是我们所有人在某个时间点上都可能面对的选择。

  我认为,若我们将英雄之举当成是人人皆有的人性,而不是被选中的少数才有的稀少特质,将更能增进每个社群中的英雄式行为。根据记者卡罗尔·迪皮诺(Carol DePino)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某种程度上的英雄。有时候你可能不太了解。对某个人来说,一个英雄之举可能只是把门敞开然后跟他打声招呼。我们所有人都是某个人的英雄。”

  关于平凡英雄的普遍性,将可激励我们重新思考我们之中的寻常英雄,那些用他们的日常牺牲丰富我们生命的人们。

  于是,我们来到这次深入黑暗之心的漫长旅程尾声,而我们将带着最终的信息返回:应当赞颂英雄式行为和英雄人物。我们将以集体心灵中更巨大的良善,以及凡夫俗子立志成为个人英雄的决心,打击并最终战胜人与人之间的邪恶。这并不是个抽象概念,而是如俄罗斯诗人、斯大林时代的劳改营囚犯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leksandr Solzhenitsyn)提醒的,“善恶之界存乎一心,谁愿意摧毁自己心中的一部分?”

  (pp.535-536,《路西法效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浪潮》读后感(三):个人与集体

  早上醒来,我拿起 Kindle 继续读《浪潮》。书中情节的缘由是「纳粹期间,为什么德国大多数人任由纳粹恶行发生」,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对此感到疑问的高中生身上发生了「复演」。

  我不是高中生了,所以读起来并没有多少快感和恍然大悟。如果是高中的时候读到这本书,我大概会非常喜欢。关键当然不在于是否是高中生,而是是否感知并体认到了这个问题所涉及到的诸多内容。还未感知并体认时,《浪潮》将是一段很好的思考素材——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只有在你做一个毫不质疑的成员时,「浪潮」才是美好的。可是如果你有质疑的话……(摘自《浪潮》)

  我想到了上个世纪 50 年代,莫言在《丰乳肥臀》中描绘的那个魔幻现实主义世界——不情愿加入公社的村民,被全村孤立。我在高二时读到这本书,适逢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适逢自己正挣扎于「集体与自我」。高中班主任总是说,「时刻铭记荣誉感」。我记得我被迫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每个班需要有指定人数的人参加运动会、而班里的男生人数不够。我根本连「不想参加」这几个字都无法说出口。我也记起了大学时候,辅导员连同班委要求我们缴费以组织谢师活动——没有经过同学们的商议——一位同学通过校长信箱将这件事反馈给了学校管理层。事后,学院里很多同学指责这位同学,学院领导也语重心长地对这位同学说,「你给学院抹了黑」。

  这真的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原载于 b moment)

  《浪潮》读后感(四):成为纳粹,只要5天

  像往常一样,历史老师本带着教学资料走进了戈登高中的教室。孩子们在课堂上自由而散漫,听课时,有的认真,有的不认真,能够完成预习的也不多——就像绝大多数普通的高中课堂一样。

  那天的主题是法西斯。

  本播放了关于关于纳粹集中营恶行的影片。因为画面太过残忍和血腥,大部分同学都感到了不适。影片结束后,有人问本:为什么所有德国人都默许了当时的罪行?他们全部都是法西斯吗?他们杀害了上千万的人,怎么可能会没有人知道呢?

  本似乎被问倒了。

  “并非所有的德国人都是法西斯。但至于为什么其它的德国人不阻止这种行为,我无法给你肯定的答案。”他说。

  本不是主修这个问题的专家,但它的确引起了他的兴趣。为了和同学们一起找到答案,他决定做个实验。

  第二天,本一反常态的穿了一套非常正式的西装。他表情严肃,告诉学生们,他打算做一个课题活动。

  学生们被要求保持端正的坐姿和整齐划一的步伐,在开口说话时必须尊称他为“罗斯先生”。当他发问时,学生们必须有力且迅速的回答,如同言语的服从。他们将自己的团队命名为“浪潮”,为此设计了敬礼的手势和匹配的口号。这一整套动作必须庄严而神圣,他们确信,他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浪潮亦有自己的监督体系,它授予部分学生告密的权力。自此,以本为领导中心的组织已见雏形。

  起初,这种全情的参与感和仪式感,使习惯了自由散漫的学生们体会到纪律与团结的美妙之处。他们欣喜地相互分享心得,这似乎是好的兆头:橄榄球队的队员们不再互相计较,会课前完成预习的人越来越多,作业和课堂问答越来越认真……连平日里不爱说话,蜷缩在角落的罗伯特,也能勇敢的向本请缨——他想为浪潮做更多事情。而在过去,因为智力等身体原因,他一直被边缘化。

  团队使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的目标和向往使他们摒弃了差异。他们为这份紧密的平等,雀跃不已。

  “我不再为谁嫉妒了,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为此买单。

  劳里是学校的明星学生。她漂亮聪慧,在学校报社任主编,还有一个“四分卫”的男朋友,父母也有一定的名望。当浪潮越来越多的侵入她的生活时,她渐渐感到了不安。

  她的朋友们不愿意再认真思考学业和生活的每件事情,不假思索的服从变成纪律的第一要义。组织扩大的同时,对其持反对意见的人也开始受到打击与报复。当她与父母讨论这个话题时,她的母亲尤为担心。她对女儿说:

“我们养育你是想让你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合作不是什么错,但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你刚才提到这个国家的伟大,说的正是那些敢于特立独行的人。”

  这使她迷惑,也因此受到攻击。当她提醒朋友们不要深陷其中时,每一个人都斥责她虚伪与自私。认为是由于“集体的平等”消除了她作为公主的光芒,而心生不满。人们孤立她,甚至在她刊登了一篇关于浪潮非正面性评价的文章后,组织的成员企图伤害她,其中包括她的男朋友。

  浪潮渐渐失控,也有家长们向学校投诉。本收到校长的最后通牒,他必须尽快完结这场实验。其实不仅是学生,本也被自己的实验压的喘不过气。他意识到浪潮的影响力正在向他无法控制的方向走去,他也惊恐的意识到,他正在享受集权的美味。

  但好在他还清醒。

  为了完美的拉下这场恐怖的实验,他先向组织发出了一个宏大的信号。“浪潮”仅仅是全国青年运动组织的一支,它将和其它的青年组织联合,开辟一个新的世界。所有的浪潮成员,都必须在第二天下午的大礼堂集合,这是一个盛大的集会。

  集会当天,会场的电视屏幕闪现着雪花。罗斯先生未到场时,人们跃跃欲试,在人群中高喊他的名字。有人大喊,“你们的领导人是谁?”。剩下的人振臂高呼:“罗斯先生”。

  但罗斯先生并没有出声。

  焦灼使他们失望,有人冲着他喊:“根本没有领导人,没有!”

  整个礼堂的人都惊呆了,瞬间一片混乱。学生们还没有回过神来,本大步走向台前,大喊:“你们有领导人!”大幕被拉开,他指着那个方向说:“在那儿,那就是你们的领导人!”

  阿道夫希特勒巨大的人像出现了,礼堂里爆出尖叫声。

  “根本国家浪潮青年运动!没有什么领导人!如果没要有,那就是这个人!看明白你们都变成什么样了吗?”

  大幕影片开始集中在年轻的纳粹分子身上,太多虔诚的面孔,看起来还不到20岁。台下的学生们,有的已抑制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场制造法西斯的运动成功了,它轻易的复制在了每一个自以为“与众不同”且“内心善良”的人身上。在这段极其短暂的日子里,他们为共同的集体意识感到骄傲和自豪,毫不质疑的上交了自我抉择的权利。这种听起来极其伟大的,个人利益的放弃,成为了攻击差异化的资本与利器。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集体统一的平等,其实是一种强迫和压抑。

  当本离开时,他发现罗伯特正靠在电视机上哭泣,满脸泪痕。对于罗伯特来说,领导人是不是希特勒也许并无所谓,有所谓的是,浪潮没有了。那个不会忽视他的集体没有了,那个把他是做平等成员的浪潮没有了。他所接收的亲热和价值瞬间变成了泡影,自由的世界让他不知所措,他害怕被打回原形。

  我承认,大而一统的集权化和无所差异的标准化,似乎是对那些弱小人群的救助。因为我们都理解,所有自由制度下的“平等”都带有隐形的“不平等”。它只意味着争取的机会,却没有真实的受益。就好像智商受损的罗伯特永远不能和劳里共同担任报社主编,但是在浪潮,至少他会被尊重。因为“我们都是兄弟。”

  我们不能覆盖住所有人的幸福,这很遗憾。但相对,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至少可以尽可能使绝大多数人免于不幸。

  曾经有一位朋友问我:“有人辱骂我,为什么法律不能让ta因为侮辱、诽谤罪进监狱?”

  我哑然失笑。细致跟她讲解完定罪量刑的标准后,我对她说:“也许你不把法律当成‘我有委屈它就得帮我解决’的工具,你就不会觉得法律那么没用。”

  法律也好,社会制度也好,我一直认为它的定位应该是,尽量少的触及到每一个公民的生活,尽量宽容的对待差异与变化。如果只要一个人认为另一个侵犯到自己,进行检举揭发,剩下的人群就可以群起而攻之,这便是一个人人害人人的世界。因为你不知道每一个人的幸福边界在哪里。

  是不是因为在地铁上没有让座,就要接受希望得到座位的那个人的制裁?

  是不是因为多跟异性同事说了两句话,就要接受对方伴侣的任何讨伐?

  你看,这是我们怕的事情,也是我们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当年学刑法的时候,老师说,罪与非罪的界定为什么需要这么细致?与其说是找到真正的行凶人,不如说是尽量降低涉及无辜的可能性。这是我当年,第一次体会到法律温度的瞬间。

  历史总会重演,即便我们从不承认自己会犯同样的错误,就像我们从不认为自己残忍,它依旧会发生。

  本对自己的学生说:

“我们对自己的行动负有责任;我们必须不断对自己的行动提出质疑而不是盲目地服从领导;在今后的人生中,你们将永远不会允许团体意识侵犯个人权利。”

  这是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本的原型叫罗恩琼斯,1962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中学老师。附录里是他对学生说的话:

“我们或许都可以成为合格的德国人。我们或许都会穿上军装。当朋友或邻居被诅咒和迫害时背过脸去。被门锁上。在国防工厂里上班。抛弃思想。是的,我们通过小规模的实验知道找到英雄是什么感觉。……我们知道被排斥的恐惧……在这个礼堂里,在我们自己的个人习惯和生活方式里。解开表层,原形毕露。我们人人身上都有。我们像携带疾病似的秉持着这种信念;人性本恶,不可能彼此善待;认为维持社会秩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纪律……但是,当浪潮过去,你们不会承认自己是心甘情愿放弃自由和权利来换取他人支配并仰慕着从未谋面的领导。你们不会承认被利用过……”

  被刻意否定和抹去的罪恶,曾经都是引以为傲的功绩。

  在成为魔鬼之前,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善良,也不要随意选择服从。就像劳里的妈妈所说,这个世界的伟大正因为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就是每一个时时清醒不断提醒质疑和反省的自己。

  为不会重蹈覆辙的世界,共勉。

  《浪潮》读后感(五):“当面临正确与善良的选择时,选择善良”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透】

  这是我最近看过的最吸引我最能让我回味的由真实故事改编的书。讲述一位中学历史老师为了让学生真实体会到恐怖的纳粹精神如何产生,传播,发展以及为何战后大部分经历事件的德国人不承认或者纵容纳粹党的种族屠杀行为而在课堂上用学生模拟德国纳粹精神。周一到周五,学生从学习纪律,背诵口号,互相敬礼,发展成员,殴打不加入组织的学生到最后局面失控,正如书中序言所说,我们离纳粹只有5天。这使我想到了日本的军国主义,中东的恐怖主义,还有某朝的XXXX事件,现在看来如此不可理喻的疯狂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为什么童子军青年团最后成为这些恐怖事件的主力,因为他们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判断体系之前就被“精神领袖”扭曲了三观。这又让我想到前几天读《奇迹男孩》的时候,英语课老师布朗先生写下的九月信念:“当面临正确与善良的选择时,选择善良”

  因为大多数事情都不是是非分明的,没有所谓的错误也就没有所谓的正确,他们相互对立又互相统一。所以当我们面临正确与错误的困扰的时候,选择善良吧,因为善良才是灵魂深处应该一直追随的一种力量。

  《浪潮》读后感(六):成为纳粹,只要5天

  像往常一样,历史老师本带着教学资料走进了戈登高中的教室。孩子们在课堂上自由而散漫,听课时,有的认真,有的不认真,能够完成预习的也不多——就像绝大多数普通的高中课堂一样。

  那天的主题是法西斯。

  本播放了关于关于纳粹集中营恶行的影片。因为画面太过残忍和血腥,大部分同学都感到了不适。影片结束后,有人问本:为什么所有德国人都默许了当时的罪行?他们全部都是法西斯吗?他们杀害了上千万的人,怎么可能会没有人知道呢?

  本似乎被问倒了。

  “并非所有的德国人都是法西斯。但至于为什么其它的德国人不阻止这种行为,我无法给你肯定的答案。”他说。

  本不是主修这个问题的专家,但它的确引起了他的兴趣。为了和同学们一起找到答案,他决定做个实验。

  第二天,本一反常态的穿了一套非常正式的西装。他表情严肃,告诉学生们,他打算做一个课题活动。

  学生们被要求保持端正的坐姿和整齐划一的步伐,在开口说话时必须尊称他为“罗斯先生”。当他发问时,学生们必须有力且迅速的回答,如同言语的服从。他们将自己的团队命名为“浪潮”,为此设计了敬礼的手势和匹配的口号。这一整套动作必须庄严而神圣,他们确信,他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浪潮亦有自己的监督体系,它授予部分学生告密的权力。自此,以本为领导中心的组织已见雏形。

  起初,这种全情的参与感和仪式感,使习惯了自由散漫的学生们体会到纪律与团结的美妙之处。他们欣喜地相互分享心得,这似乎是好的兆头:橄榄球队的队员们不再互相计较,会课前完成预习的人越来越多,作业和课堂问答越来越认真……连平日里不爱说话,蜷缩在角落的罗伯特,也能勇敢的向本请缨——他想为浪潮做更多事情。而在过去,因为智力等身体原因,他一直被边缘化。

  团队使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的目标和向往使他们摒弃了差异。他们为这份紧密的平等,雀跃不已。

  “我不再为谁嫉妒了,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为此买单。

  劳里是学校的明星学生。她漂亮聪慧,在学校报社任主编,还有一个“四分卫”的男朋友,父母也有一定的名望。当浪潮越来越多的侵入她的生活时,她渐渐感到了不安。

  她的朋友们不愿意再认真思考学业和生活的每件事情,不假思索的服从变成纪律的第一要义。组织扩大的同时,对其持反对意见的人也开始受到打击与报复。当她与父母讨论这个话题时,她的母亲尤为担心。她对女儿说:

“我们养育你是想让你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合作不是什么错,但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你刚才提到这个国家的伟大,说的正是那些敢于特立独行的人。”

  这使她迷惑,也因此受到攻击。当她提醒朋友们不要深陷其中时,每一个人都斥责她虚伪与自私。认为是由于“集体的平等”消除了她作为公主的光芒,而心生不满。人们孤立她,甚至在她刊登了一篇关于浪潮非正面性评价的文章后,组织的成员企图伤害她,其中包括她的男朋友。

  浪潮渐渐失控,也有家长们向学校投诉。本收到校长的最后通牒,他必须尽快完结这场实验。其实不仅是学生,本也被自己的实验压的喘不过气。他意识到浪潮的影响力正在向他无法控制的方向走去,他也惊恐的意识到,他正在享受集权的美味。

  但好在他还清醒。

  为了完美的拉下这场恐怖的实验,他先向组织发出了一个宏大的信号。“浪潮”仅仅是全国青年运动组织的一支,它将和其它的青年组织联合,开辟一个新的世界。所有的浪潮成员,都必须在第二天下午的大礼堂集合,这是一个盛大的集会。

  集会当天,会场的电视屏幕闪现着雪花。罗斯先生未到场时,人们跃跃欲试,在人群中高喊他的名字。有人大喊,“你们的领导人是谁?”。剩下的人振臂高呼:“罗斯先生”。

  但罗斯先生并没有出声。

  焦灼使他们失望,有人冲着他喊:“根本没有领导人,没有!”

  整个礼堂的人都惊呆了,瞬间一片混乱。学生们还没有回过神来,本大步走向台前,大喊:“你们有领导人!”大幕被拉开,他指着那个方向说:“在那儿,那就是你们的领导人!”

  阿道夫希特勒巨大的人像出现了,礼堂里爆出尖叫声。

  “根本国家浪潮青年运动!没有什么领导人!如果没要有,那就是这个人!看明白你们都变成什么样了吗?”

  大幕影片开始集中在年轻的纳粹分子身上,太多虔诚的面孔,看起来还不到20岁。台下的学生们,有的已抑制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场制造法西斯的运动成功了,它轻易的复制在了每一个自以为“与众不同”且“内心善良”的人身上。在这段极其短暂的日子里,他们为共同的集体意识感到骄傲和自豪,毫不质疑的上交了自我抉择的权利。这种听起来极其伟大的,个人利益的放弃,成为了攻击差异化的资本与利器。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集体统一的平等,其实是一种强迫和压抑。

  当本离开时,他发现罗伯特正靠在电视机上哭泣,满脸泪痕。对于罗伯特来说,领导人是不是希特勒也许并无所谓,有所谓的是,浪潮没有了。那个不会忽视他的集体没有了,那个把他是做平等成员的浪潮没有了。他所接收的亲热和价值瞬间变成了泡影,自由的世界让他不知所措,他害怕被打回原形。

  我承认,大而一统的集权化和无所差异的标准化,似乎是对那些弱小人群的救助。因为我们都理解,所有自由制度下的“平等”都带有隐形的“不平等”。它只意味着争取的机会,却没有真实的受益。就好像智商受损的罗伯特永远不能和劳里共同担任报社主编,但是在浪潮,至少他会被尊重。因为“我们都是兄弟。”

  我们不能覆盖住所有人的幸福,这很遗憾。但相对,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至少可以尽可能使绝大多数人免于不幸。

  曾经有一位朋友问我:“有人辱骂我,为什么法律不能让ta因为侮辱、诽谤罪进监狱?”

  我哑然失笑。细致跟她讲解完定罪量刑的标准后,我对她说:“也许你不把法律当成‘我有委屈它就得帮我解决’的工具,你就不会觉得法律那么没用。”

  法律也好,社会制度也好,我一直认为它的定位应该是,尽量少的触及到每一个公民的生活,尽量宽容的对待差异与变化。如果只要一个人认为另一个侵犯到自己,进行检举揭发,剩下的人群就可以群起而攻之,这便是一个人人害人人的世界。因为你不知道每一个人的幸福边界在哪里。

  是不是因为在地铁上没有让座,就要接受希望得到座位的那个人的制裁?

  是不是因为多跟异性同事说了两句话,就要接受对方伴侣的任何讨伐?

  你看,这是我们怕的事情,也是我们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当年学刑法的时候,老师说,罪与非罪的界定为什么需要这么细致?与其说是找到真正的行凶人,不如说是尽量降低涉及无辜的可能性。这是我当年,第一次体会到法律温度的瞬间。

  历史总会重演,即便我们从不承认自己会犯同样的错误,就像我们从不认为自己残忍,它依旧会发生。

  本对自己的学生说:

“我们对自己的行动负有责任;我们必须不断对自己的行动提出质疑而不是盲目地服从领导;在今后的人生中,你们将永远不会允许团体意识侵犯个人权利。”

  这是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本的原型叫罗恩琼斯,1962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中学老师。附录里是他对学生说的话:

“我们或许都可以成为合格的德国人。我们或许都会穿上军装。当朋友或邻居被诅咒和迫害时背过脸去。被门锁上。在国防工厂里上班。抛弃思想。是的,我们通过小规模的实验知道找到英雄是什么感觉。……我们知道被排斥的恐惧……在这个礼堂里,在我们自己的个人习惯和生活方式里。解开表层,原形毕露。我们人人身上都有。我们像携带疾病似的秉持着这种信念;人性本恶,不可能彼此善待;认为维持社会秩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纪律……但是,当浪潮过去,你们不会承认自己是心甘情愿放弃自由和权利来换取他人支配并仰慕着从未谋面的领导。你们不会承认被利用过……”

  被刻意否定和抹去的罪恶,曾经都是引以为傲的功绩。

  在成为魔鬼之前,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善良,也不要随意选择服从。就像劳里的妈妈所说,这个世界的伟大正因为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就是每一个时时清醒不断提醒质疑和反省的自己。

  为不会重蹈覆辙的世界,共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浪潮读后感精选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