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欲采蘋花不自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欲采蘋花不自由》读后感10篇

2018-03-23 21:4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欲采蘋花不自由》读后感10篇

  《欲采蘋花不自由》是一本由骆玉明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256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7-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欲采蘋花不自由》读后感(一):世代文人悲哀

  欲采蘋花不自由——世代文人的悲哀 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的千般苦闷、万种烦恼,无不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体系中,因为读书人最好也几乎是唯一的出路就是“学而优则仕”,仿佛所有的读书人只有把自己知识智能、才识兜售给帝王朝廷才是最有意义体现,只有用一顶大大小小的官帽才能实现人生远大理想。即使是当下,公务员这一职业在我们国家也如挤独木桥一般,被誉为铁饭碗而让无数学趋之若鹜。诚然,中国文人的幸福指数并不高,大部分文人在科举考试中的角逐及在官场宦海的沉浮中最终收获的仍然是“落魄”、“不得志”等字眼,因为无法适应官场和社会规则而变得郁郁寡欢或者愤世嫉俗,崇尚老庄哲学想超脱于尘世却无法不食人间烟火终而难免俗气。仿佛总是如此矛盾,如此悲哀,与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和对名利财富向往追逐比起来,单纯的满腹诗书是难以与之抗衡的,大概,肉体物质的垂涎永远都要胜过于灵魂文化需求拥有满腔热血和满腹才学,却找不到可以实现抱负舞台和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或是想要脱离这俗世,做一个淡泊名利、回归田园的“游世”者,却又摆脱不了诸多的牵拌,这大概就是中国所有不得志的文人志士的“欲采蘋花不自由”。骆玉明教授以柳宗元的这一诗句命名此书,可谓再贴切不过。 说江南“四大才子”,其实只在《唐伯虎点秋香》的电影略知一二具体情况,还是从骆教授的《欲采蘋花不自由》(又名(纵放悲歌)中了解。电影和历史当然是出入很大的了,秋香虽有其人,但比唐伯虎要大了二十多岁,而且四大才子的真实性格命运也与电影没有太多共同之处。骆玉明教授在此书中主要通过解读祝允明、文征明、唐寅、徐渭四大江南才士的诗词结合四人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背景,还原他们的真实生活,勾画明中期文学丰富图景,追述那些消失在岁月里的文士风流。不过,他所写的这四人中,徐渭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大才子”中的一个,他的出生比前三位要晚了五十多年,但他在文学、书画、戏曲等方面的造诣足可以与祝枝山、文征明和唐伯虎等名士并驾齐驱。只是不知道骆先生为什么没有把四大才子中的徐祯卿写进来。 明朝,近三百年历史,是中国历代经济、文化等都非常繁荣的一个时期,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时代。而本书所定格的明中期的江南地区(主要是苏州),更是繁荣昌盛、奢靡放纵。放眼世界,此时正是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时候,欧洲飞速崛起,文艺复兴如火如荼,达.芬奇、马基雅维利、马丁.路德、哥白尼、哥伦布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士,都是与祝允明等同时代的人物。欧洲的历史正在酝酿着深刻变化,思想家们正有力地向中世纪的权威发起强有力冲击,探险家们正在政府支持下拼命向海外扩张。但在中国,像祝允明这样的先行者们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处于对自身命运的焦虑彷徨之中,明朝政府和国民由于思想的保守视野的局限,还在满满的优越感固步自封,没有忧患意识,这无疑是中国走向衰败、明朝走向灭亡的征兆。 文人作为情感比较丰富、时间比较充足的这一类人,比成天辛苦劳作的农民日理万机的政客自然是要多一些思考的时间的,但此时, 在外表繁华天下太平盛世之下,文人们忧得更多的,大概还是自己的命运了。 祝允明绝对是一位思致深湛的哲人,更是一位“恃才傲物”“玩世不恭,惮近礼法之儒”,放任不羁、蔑视社会道德准则、的“狂人”。他才华出众自视甚高、怀才不遇,33岁中举,却五次应试均未中进士,仕途的不顺让他难免生出对世俗荣名鄙弃的高姿态,可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一边斥责追求名利者的卑琐,一边又渴望功成名就可能;虽有隐居的念头,又被欲望和家室所累,是极为不自由和纠缠的一种状态;他向往“人生非太行,耳目空茫茫!”那样充满艰险困厄不测风云的人生,又崇尚老庄,祈求达到万事皆空的境界。更有甚之,即使他如此憎恶官场的险恶和肮脏,却因儿子祝续考中进士而感恩皇恩浩荡,他自己狂恣放荡、标榜异端,却寄望儿子循规蹈矩处世圆滑。 唐寅16岁以第一名考入苏州府学,29岁在应天府乡试中以第一名中举,30岁赴北京参加会试,却因泄露他人科场舞弊而牵涉其中,从而彻底推动了在政治上进取的希望,可谓“前程两袖黄金泪”。在旧的价值标准破灭以后,唐寅并不像祝允明那样寻求某种虚幻的超脱(炼丹或坐禅),而是把缙绅阶级的风雅体面丢在一边,沉浸于个人情趣、个人的艺术爱好,只求自适,放浪形骸。他因在科举中蒙受不白之冤而与家人失和,迁出旧居,自己在苏州的名胜之地桃花坞建了一所“桃花庵”,自称“桃花仙人”,常召请朋友在此开怀痛饮,对酒当歌。他既不羡慕富贵,也不自命清高,而是追求自由自在、尽情享乐,做个世俗的神仙。他虽也宣扬忍让哲学,作出《百忍歌》来压制内心的真实情感,但是面对死亡,却能有“一日兼他两日狂,已遇三万六千场。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漂流在异乡。”的狂放与洒脱,尽管只活了54岁,却兼有他人的108年光景。也许,按照旧的价值观,他不过是个卖画谋生的文人,算不得成功,但这样一种自由的人生态度却是让更多普通人羡慕和敬仰的更高的成功。 文征明是四位名士中最温文尔雅的一位。他虽然同祝允明、唐寅关系密切,却不像他们那样狂诞纵放、不拘礼法,但他也并不是一个坚守陈旧道德教条的人,他的感情同样是丰富而活跃的,他的思想也同祝、唐一致,只不过他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避免与社会规范发生直接的冲突,性格也不是很强烈,所以显得温恭谦和。他年轻时气盛志锐,思以文学自立,不爱科举文章,后禀父命习举业,却不肯专心一志,仍想在文史方面追踪古人,有所成就,因而被同辈讥为“狂”,最终精力两分,从19岁进入县学为秀才,一直考到五十三岁,九次参加乡试均未中举。一个“彼此皆无所成”的文人,却能做到性情平和,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审美爱好,同时还能欣赏理解文学造诣和书画功底比自己更胜一筹的祝、唐这样狂放不羁的朋友,这是需要胸怀的。 徐渭准确来说,并不是祝、唐、文同一时代的人物。历史上的徐渭,出生在一个走向破落的官僚家庭,在家庭内又是婢妾生的庶子,处处受到压迫,与外界对立、反抗的心理很强。他三十多岁的时候,经历家道衰落、爱妻早夭、科举接连失败等一系列遭遇,乃至生计无着,漂泊人世。近五十岁的时候,因党派之争害怕受到凌辱而发狂自杀,自杀不死,又在狂病中杀死了继室,坐了六年牢。自由对于他,终究是“侧目”所望。他天赋很高,多才多艺、豪放不羁,在众多领域内均造诣颇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戏曲家。他的多方面创作,具有统一的基调,注重表现自我的个性意识和自由意志,以及在个性遭受压抑时所产生的充满悲愤的情绪。但观其一生,给我的感觉却仍是一个才华横溢、心理癫狂的悲剧性的人物。 这不能不让人感慨唏嘘吧!在历史的深处,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奇怪法则?在追求成功和追求道德完善之间显然存在冲突的情况下,人应当作什么样的选择?为什么在历史上获得成功的,往往是那些坚忍狡诈、蔑视一切道德法则的人,而那些信奉固定行为规范、多少有浪漫情怀的人,却总是失败居多?“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书生意气的人被道德、伦理教化得多了,自然无法掌握厚黑学的规则,对于不重过程只看结果的社会,功过是非后人怎么评价谁在乎呢?所以,文人是不适合当官的,因为精神东西过于丰富,过于理想主义,而且其骨子庸俗的劣根难除,他们不可能改变一个民族甚至这个人类主流的价值体系,最终也只能装睡不醒罢了!如果能保持自我灵魂的自由,做个不大不小的官,解决简单的物质需求,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那就是庄子所说的最完美的境界了!

  《欲采蘋花不自由》读后感(二):纵放悲歌

  在此之前,已经读过了骆玉明先生的《长得逍遥自在心》,不禁为骆先生的文字所倾倒。因此,又寻得骆先生另一部小书《欲采频花不自由》来读,同样的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欲采蘋花不自由》原名《纵放悲歌》,最早出版于2004年,此次重新出版,骆先生特地改了名字,进行了修订。但是私底下我却感觉新的名字反而不如原名更有韵味,更符合那个时代。 有关于骆先生书中所提到的几个人物都可谓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了。唐寅又名唐伯虎,除去他的诗文以外,最著名莫过于他绘制的春宫图与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了。徐渭又称徐文长,也是一个不疯魔不成活的人物,早在小学时候时候,便听过他许许多多的故事,至于其余的两位祝枝山与文徵明虽名声略有不显,但在当时的士子之中也是属于佼佼者的存在。骆先生本书意为借江南四大才子之名一窥明朝中期江南才子之风。 所谓江南四大才子者,是为唐寅、徐渭、祝枝山、文徵明,其四人在文学诗歌创作上颇有成就,也有不少的佳作流传于世。但是骆先生在本书中并没有将太多的笔墨集中于其文学作品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四人的精神世界分析上。在许多流传至今的传说故事上,我们其实也可以一窥四大才子的风貌,但远没有骆先生笔下来的生动传神。 有关于四大才子,历史留给我们太多的疑惑了。对人生梦想有追求的祝枝山,为何会希望自己的儿子平庸无奇碌碌无为呢?出身商人家庭的唐伯虎又为何沦落到卖字画为生?性格温和严谨的文徵明又为何结交的都是那些方达之士呢?才华横溢的徐文长,落寞发狂的真正原因又在哪里?所有的这一切我们都会在骆先生的书中得到很好的解答。 要探寻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我们就无法忽略这个人所生长的时代。四大才子均活跃于明朝中叶的江南一带,这个时候资本主义萌芽已然在江南地区悄然兴起,人们的生活也在不经意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这个时候朝廷政治生态的变化,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对江南士子的文学创作与精神世界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以唐伯虎为例,年少成名的唐伯虎,被一场科举舞弊案牵扯进去,无论他愿意与否,都失去了在朝堂大展身手机会,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邀一二好友饮酒作诗,仕途的挫折必然对他的心境产生了极大影响,他那首最为脍炙人口的桃花庵歌当是其最为恰当的人生写照了。 骆先生的文字一如其在《长得逍遥自在心》的文字一般,笔调幽默但不调侃,行文轻松明快,但又不失其严谨审慎,对于四人的诗文评价也是恰到好处纵横捭阖之间,丝毫没有拖泥带水之意,其文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深入浅出的文字之中,我们总会为其中的警醒之句而叹为观止

  《欲采蘋花不自由》读后感(三):真实的四才子

  《欲采蘋花不自由》是洛氏三书的其中一本,这本书是再版, 之前的名字是《纵放悲歌》《老庄哲学随谈》和《中国历史上的大阴谋》三本书, 再版之后的名字改成了《欲采蘋花不自由》、《长得逍遥自在心》、《闻道长安似弈棋》。 在读这本书之前读了《闻到长安似弈棋》在书里面提到了洛氏三书中的另外两本,其中之一就是这本,当时读那一本书的时候,一口气读完,觉得很多的方面分析的都很通透, 于是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选了这一本, 想继续看看洛老师的书的内容又会有什么新的观点

  这本书是有关于明中页江南四才子的,提到江南四才子恐怕大家多少都有些了解。 尤其提到其中之一唐伯虎的时候, 几乎多数人都能想到,之前周星驰还拍过一部有关唐伯虎的电影, 当时印象还是挺深刻的。 作为明中叶的名士,当时想必也有很多, 作者单独挑了四才子来逐一的讲述。 其实我平时对历史的了解,多一半来自电视剧、评书,说起来有很多的内容其实是编剧加以修饰的, 内容上大致符合,增加了戏剧成分在里面, 未必是真实的人物的表现。 有一些也许是后人编出来的情节,未必是真实的。

  这本书更多的是描述了这几位才子身上发生的事情的背后的分析, 为什么唐伯虎后来没有入仕,为什么才华横溢的徐文长最后发狂? 祝枝山为什么希望自己的儿子平庸无奇?文徽明为什么朋友中有这么多放达之士? 其中的缘由作者都在书中一一道来

  没有了影视剧里面增加的情节,单纯的透过历史看待这几个人物, 更加的明了。 虽然是历史,但却不让人觉得枯燥

  《欲采蘋花不自由》读后感(四):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所谓“骆氏三书”,即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以前出版过的《纵放悲歌》《老庄哲学随谈》和《中国历史上的大阴谋》三本书,在由鹭江出版社再版的时候,分别更名为《欲采蘋花不自由》《长得逍遥自在心》和《闻道长安似弈棋》。比较有趣的是,自己读这三本书的顺序,却正好颠倒了过来,如今,《欲采蘋花不自由》却成为最后一本读过的书了。不过这只是巧合而已,严格说来,骆玉明教授的这三本书,并没有什么一定的次序,随便哪一本作开头、哪一本作结尾,都不会妨碍到原作的经典、好读。

  《欲采蘋花不自由》的“主角”是明中叶江南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徽明和徐渭。其中唐寅又以“唐伯虎”之名、徐渭又以“徐文长”之名闻名于世。江南四才子的名声是被明代时人传出来的。单看骆玉明在目录中对他们四人各一句的评价——姑且这样来说吧——就觉得仿如其人就在眼前。说祝允明,是“万事遗来剩得狂”;说唐寅,是“世人闲人地上仙”;说文徽明,是“满头尘土说功名”;说徐渭,是“不觉悲歌崩白云”。不需要细细探求这四句的含义,单看字面上的意思,也足以猜得出这四才子每个人的特点以及命运。

  明中叶的江南城市,非常有意思的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清晰可见。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工商业的日益发达,体现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就是,对社会权威与既有秩序的一种漠视、抗拒以至于离经叛道。这样的一种思潮,得看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与时代背景下。如祝允明、唐寅、文徽明、徐渭“江南四才子”的时代,显然有着一种特殊的含义。比如,为什么对人生梦想有所追求的祝允明,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却是希望儿子平庸无奇呢?即苏轼在其诗作《洗儿戏作》中所说的“但愿我儿愚且鲁”呢?为什么出身商人家庭的寅,最后居然到了要靠卖字画为生的地步了呢?虽然“唐伯虎点秋香”不过是传说和戏剧之作,但发生在唐寅身上的故事,一定还有比传说他点秋香更为传奇的时刻。比如,为什么性格温和严谨的文徵明,他所交的朋友却多为放达之士呢?还有,才华横溢的徐文长,他落寞发狂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所谓时世造英雄,一定的社会生态,也对当时社会里的人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定是潜移默化中发生的。唐代的李白放到明代中叶,恐怕他那一种狂放不羁比“江南四才子”还要加深几分;如果换成了杜甫,又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光景呢?单是设想一下,都觉得的确是格外好玩得很!“江南四才子”的成就,既是出自天赋,也是出自他们在当时社会形势下的一种意识上的觉醒与思想里的敏锐。当个性的张扬与社会正统秩序形成了一种矛盾关系的时候,这种矛盾就会愈演愈烈,最终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样的一种认识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即使在今天的社会里,有时候似乎也并不稀罕。

  对一个人的了解,一定不能道听途说,而是要或者深入其内心,或者通过他的文学创作、言行举止、为人处事来进行综合判断。不能,就很难避免失之偏颇。对“江南四才子”的分析判断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他们是名人,就省略了步骤,姑且认为那样就可以了;而是不妨先从骆玉明在《欲采蘋花不自由》中的点滴分析,让他们的形象一点一点变得清晰可见。

  南宋词人刘克庄在其词作《一剪梅》中写道:“酒酣耳热说文明,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用这首宋词来送给“江南四才子”,似乎正是合适之极。

  《欲采蘋花不自由》读后感(五):骆氏三书,我最爱此书

  我无论也不会想到“欲采苹花不自由”能成为一本书的书名,这句话不算有名,但是却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一年有十二个月,每月有三十天,每天有二十四小时,每小时有六十分钟,这种排比是枯燥的,但也是真实的,我们被外界的名与利压缩着自己的内心,让自己除了知道忙、忙还是忙。读书都成为了一种奢侈,对于现代非学院派而言,我们即使读书,也是从功利出发,比如大家坐在一起比的是学历,文人相轻的毛病始终都难以克服,但是为什么读书人之间就没有真诚呢,非要弄得鸡飞狗跳才为止呢,一方面我认为这是刷,狠刷存在感,另一方面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然。固然你的心被加锁了,而你手中却没有钥匙。将这种情境放在柳公的全诗中才觉得风景的优美并不能解决抑郁的苦闷,正如前一段时间媒体展示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然而究其一生,你也不可能走遍神州,更何况是世界呢,再说出走不仅需要的是勇气与信心,还是需要点金钱与权利,仅凭你的肉体凡胎,你是不可能踏遍千山万水。没有了期待,固然是可悲的,但只有期待却没有实现的途径,那是悲中更悲。时间总是一分一秒地过去,而你的精力也是一刻不容一刻。这时候,你想有一张安静的桌椅,让你面山朝水,这是多么难得的机缘。你积极入世,并不意味着你能出人头地,更何况你从其中花费了时间与精力,未必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由于天文地理的原因,江南总是经济上发达政治上落后,如果以现代观点可以发掘,生产力必然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但是为什么不呢,这在于江南文化是小富即安的,有了诗情才艺,哪管你是谁上台谁下台呢,远离战乱养成的这种偏安思想对于心的遨游是有益的,但是对于整个社会的开明未必有益,因此作者从文学史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那就是人的价值不取决于其政治站位,而取决于对人类的贡献,而文艺与经济的作用则远远大于前者。我不知道当时的人对于宇宙是否有所认识,但是即使没有,他们也是开心的,抛弃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不失为一种洒脱与坚持!

  这本书其实写的是复古思潮和心态,颇有些学术著作的意味,不过写得还是瞒生动的,它让你对明代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史有了初步的鸟瞰,让你懂得自己作为中华文化的传人是幸福的,也是自豪的,你所要做的不是简简单单地看懂文言文,而是透过字里行间看到对今人的意义与价值,你觉得自由是难得的,那么真正的自由不是你什么都可以去做,而是你有了不去做的权利,人总是在困难中成长,在挫折中振作,即使复古思潮是不可取的,但是你忘记了历史忘记了传统,也就忘记了自己脚下的土地以及你所肩负的使命!

  《欲采蘋花不自由》读后感(六):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欲采蘋花不自由》是一本漫话明代江南才士之作,展现了明代文学世界的丰富图景,再现了江南才士的真实生活。书中详细讲述了明代四位大才子的精神风貌,有对人生梦想有追求的祝枝山,有靠卖字画为生的唐伯虎,有性格温和严谨的文徵明,有才华横溢、落寞发狂的徐文长。以他们的人性情感为描述的对象,表现出明代文人的人格力量。

  唐伯虎出身于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就被称为神童,过目不忘。16岁就考上了秀才,29岁那年,唐伯虎终于中了个解元,把他卷进了一宗考试作弊案里面,皇上一听龙颜大怒,结果:清白的唐伯虎被终身禁考。对唐伯虎来说,终身禁考,就意味着被切断了一切可以改变人生的机会,一辈子只能做个落魄的穷书生!天天不是喝酒,就是去花街柳巷。唐伯虎有绘画天赋,他的画风纤柔委婉、清隽生动。他擅长山水仕女画,而且兼善书法,诗文俱佳。唐寅家住今苏州城北桃花坞,故自称桃花坞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采花仙人。他自幼性格不羁,称已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29岁时中乡试第一,人称唐解元。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冤枉,就此唐寅绝意仕途,游历名山大川,致力绘画。正德九年他被明宗室宁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后发现身陷宁王政治阴谋之中,遂佯装疯癫,脱身回归故里,嘉靖三年去世,死后葬在桃花坞北。

  徐渭是一位大才子,而且是奇才,在书画上开创大写意绘画,除书画外,徐渭是一位通才,在诗文、戏曲、经道、道释经解、医书、书画理论以及灯谜、酒牌谱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传说他自幼聪颖,才思敏捷。他的文章受到山阴县令的赏叹与嘉奖,而且还在音乐上也颇有天赋。在十四五岁时,他学琴并自制琴谱。闲暇时,徐渭还随名师学习剑术骑射,可说是一个文武全才。他的赋文受到名儒赞扬,徐渭接触了许多学者名流,广泛涉猎,博古通今,当时被称为:“关起绍兴城的门,只有这一个。”

  他的著名杂剧《四声猿》被称为明曲第一,作品与汤显祖相称伯仲。他的诗文被袁宏道推崇为“有明一人”。而徐渭自称“君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可见,徐渭是一个何等自负,自傲的一个人!可是,他的人生,却与他的艺术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一生历经坎坷、凄惨,让人唏嘘,令人落泪。

  本书作者骆玉明,是复旦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讲课的风格幽默生动而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他对古典文学的造诣很深,可说是博古通今,著有多部文学作品。文章论述精彩,有魏晋遗风,大学者之风范也。

  《欲采蘋花不自由》这本书装帧精美,封面设计独特,采用了明代著名画家沈周的代表画作,精装小32开设计,精巧别致,古典之美,令人爱不释手。

  《欲采蘋花不自由》读后感(七):蘋花浅记

  《纵放悲歌》的再版。写明代江南四大文人祝允明、唐寅、文徽明、徐渭的诗情品性之底蕴。

  从狂诞一世的祝允明在儿子祝续任翰林庶吉士之时诚惶诚恐的附诗勉励道“望应非曲雪,功欲得真儒”叹不愿子嗣打破陋习陈规,追求新的价值才是导致饱学之士身陷囹圄,社会僵化的真正原因。

  从《唐伯虎集》轶事窥见《红楼梦》的黛玉葬花是引子畏(唐寅)哭花、葬花、感花伤己而作诗之典故。唐寅风流多情,更是妙笔生花“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向往自由“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生死之际他再三思忖写下:“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漂流在异乡。”

  文徽明喜伴石湖吟细雨,面对趋迫淡然处之。虽被王世贞贬谪:“大抵徽明诗如老病难摩,不能起座,颇入玄言;又如素衣女子,洁自掩映,情至亲人,第亡丈夫气格。”但却继承宋诗清质雅丽之遗风,是我最为欣喜,深感赏心悦目之品作。

  对徐渭的诗的分析与着墨,可谓层次最为分明。其人生亦是一波三折,被胡宗宪重用、受幕僚之辱、自杀未遂、发狂、弑妻、入狱。喜欢骆先生写徐渭诗词歌赋魂画曲兼环绕对花卉草木的意象吟咏可见偏爱一章“因思花草犹难辍,却悔从前受一经。”花草永远令他留恋,读经书求功名却令他懊悔唏嘘。

  此书笔酣墨饱,不赘闲语,风格观点独树一帜。引祝的诗总结,可谓“独怜穷海客卧者,魂绕江南烟水航。”

  《欲采蘋花不自由》读后感(八):明朝才子那些事

  本书谈论的对象是明中叶江南才士诗。明中叶时,江南城市在全国来说,经济发达,思想活跃,文学艺术也较早表现出新的趋势,其主要代表就是人们通常称之为“才士”的一批文人,非常有名的就是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渭。本书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诗歌和事件,展现了四人各自的基本面貌和丰富的时代背景,并集中体现了他们强烈的个性精神和向往自由的人生追求,以及与压抑的社会之间的对抗。

  这本书的作者是骆玉明,祖籍河南洛阳,寄籍江苏建湖。1951年生于上海。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因讲课风格幽默生动而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有魏晋名士之风,爱好围棋与茶酒。骆教授自评:“我是一个俗人,教书吃饭,喜欢孩子。”

  这本书主要写祝允明、唐偃、文征明、徐谓的思想。明朝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思想活跃,经济发达,其中江南城市在全国来说,经济最为发达,文学艺术最早表现新趋势。其中最为代表的是以上四个才子。说起这几位文人,人们容易想到很多传说故事,比如祝枝山题对联、唐伯虎点秋香、徐文长断案等等,都是恒有趣。但是这只是民间创造的作品。但是这些江南才子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他们都有才华。这几位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而且咋其他领域都有出色的成就。祝、文、徐都是书法家,唐伯虎、徐谓是绘画上开一代风气的人物,徐谓的戏曲代表明代戏曲史的重大转折。在明代中后期社会新思潮兴起的同事,旧势力仍然非常强大。愈是个性特异,才华出众的人,愈容易感受到环境的压力,好像处处都是墙,生命总不能自由舒展。

  他们的所做作为是对社会压抑和自我矛盾的反应,他们是自傲自负的性格和自由精神的最求者。祝枝山,是唐伯虎最要好的朋友,虽为举人,但无意于功名,心思全在书法上,草书尤其闻名。两人性情相近,时常拎著酒壶,乘著渔船,一面饮酒赋诗,一面欣赏山水,颇有避世弃俗之意。在唐伯虎於京都被都元敬陷害后不久,祝枝山也辞了知县,两人更是结伴冶游,放情诗酒,寄意名花。曾传说两人有一次抵扬州,发现所带银两已用尽,听说扬州的盐政御史喜好风雅,便化身为化缘道士来到衙门。御史请他们以石为题,联句成诗,于是两人之作,御史极为满意,便大赏银子,两人又因此多玩好几天。而祝枝山著名的草书,加上唐伯虎精湛的画技,更使得“唐画祝字”远近驰名。

  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但是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辞职回家,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

  现实也是如此,追求名利使人卑琐,最求内心的真善美才能实现人的才华与品质。

  《欲采蘋花不自由》读后感(九):江南文人

  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名人,也涌现出流光溢彩的故事。中国的封建社会从初现端倪到中央集权的顶峰再到走向衰落,经济社会的发展,思想的束缚下也曾经出现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在专制思想下的叛逆像野草蔓延般生长,曾经带给压抑中的人们以向上的力量。

  复旦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骆玉明在这本小书中,为我们解读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学和精神世界,在明代中叶的江南地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经济文化繁荣,诞生了一大批名人雅士,他们或纵情自我,或挥洒青春才情,或追逐自由,在江南涌现出四大才子,即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其四人的才情和文学成就被后人称赞,诸多的影视作品中窥见一角,在骆玉明教授的笔下,我们从四人的诗文品鉴中,重新认识那是时代的文人们的行径。

  本册图书是骆玉明的一部分随笔集,讲述明代江南文人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文章篇幅适中,言语借助史料,客观公正中不乏自我的见地,行文轻松明快,阅读起来不费劲。多借助诗文来品评,深入浅出,讲述在历史上和文学上曾经忽略的重点,引发人们的思考,给人以自我人生道路的借鉴。

  说起才子,就会想到风流,此风流非彼风流。才高八斗的文人雅致众多,但是算的上风流的人物,唐寅算是其中之一。唐寅出身商人家庭,自幼聪慧,中途家庭衰败,后潜心读书,希望一展抱负,曾获得第一名,无奈受会试舞弊案的牵连被罢黜。其思想狂放自由不羁,对侠义向往之,诗情才情均是上乘。在其诗句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自由的人格,一个贫贱者仍然不失用一个高扬的人格,这样的人生在任何人眼中都是高贵的。

  祝允明号枝山,能诗文,工书法,同时也是一位思致深湛的哲人,重视感情的价值,在其诗句中,人生若无梦,终世无洪荒,表达了对梦境的态度。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在现实的社会中,敢于做梦未尝不是一种勇气和魄力,向着梦想前进未尝不会收获成功。在太行歌中,祝允明描绘了太行山的雄奇险恶,太行之行充满艰难险恶,正如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平庸的人生显得无聊,冒险的人生也会更有新奇。

  骆玉明教授结合历史大背景下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对江南文人的诗句进行解读,讲述消失在岁月里的文士风流,反思当下人生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给出自己独到的见地,引领读者在阅读中设身处地的反观自我,获得向上的力量。

  《欲采蘋花不自由》读后感(十):学诗与读诗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也是中国古典文学最主要的表达形式。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载体多样。犹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很多卫星电视台开始播放诗歌挑战赛,更有的举办了全国性质的选拔赛,这类节目确实颇有看头,这也是弘扬我国古典文化的一种方式。

  最近读了一本书《欲采蘋花不自由》,作者是骆玉明老师,在他的笔下,将四百年前的明朝中叶那些事儿写活了,从怀才不遇的祝允明到风流倜傥的唐寅,再到满头尘土的文征明和一生凄苦的徐渭,在他的笔下他们一下子变得不在是虚无缥缈,而是变得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思想,骆玉明老师为我了解明朝中后期历史人文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这本书看似主要写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徐谓的诗词,其实主要更多的笔墨是在描写他们各自的精神世界。这四位才子的确在历史上留下了大量不朽的诗篇,他们的轶事很多还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但是他们的生活究竟是肿么样的,他们的精神世界到底是如何的呢。本书中,作者以娴熟的笔法,并不只是为我们简简单单地阐述诗歌的内容,而是从事件里总结出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或者旁征博引或者以当今的眼光看待同类问题,我想这才是读书读史之目的。作者文笔诙谐幽默却又不失严谨的写法,让这段历史变得生动形象,读来也不会很累。

  记得其中有篇是对唐寅的桃花仙人的解读,以前读诗只会囫囵吞枣式的理解诗的意思,只是觉得诗词朗朗上口,没有过多的纠结诗词的含义或者特定的历史环境。在这本书中的唐寅篇中,作者寥寥几篇文章,其实可以用来概括了明朝这位风流才子的一生,从他的出生吴中,原是商贾之家到励志走科举之路,科举之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畅,由于朋友的告密而走不通,就此追求真性情的生活,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比起很多电视剧里的戏说成分比较多的唐寅,在作者的笔下,我们认识到了真正的唐寅,一个落寞的天才少年,也更能体会到他那种悲凉的心境。书中的四位主角都有济世之才,但是真正做官的只有一个,还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也让我们对明朝的士大夫的制度和用人制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此书,作者让我们对这几位明朝中叶的大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了解到了他们内心的波澜,体会到人生的无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值得好好学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