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京漂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东京漂流》读后感10篇

2018-03-31 21: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京漂流》读后感10篇

  《东京漂流》是一本由[日] 藤原新也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4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漂流》读后感(一):如果可以停留,谁愿意选择漂流

  漂流,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可它似乎又是我们人生中的必经之路。但漂流过后,我们却又都渴望安稳,选一地驻足。不过,也有人把“漂流”当作自己的生活常态

  藤原新也是日本知名的纪实摄影师作家曾经获得木村伊兵卫奖、每日艺术奖等殊荣。在多年旅居国外后,他回到了日本,但终于结束漂流的他却又选择在故乡开启了新的漂流。

©pinterest

  1944年,藤原新也出生在日本福冈县。他家在当地经营一家旧式旅馆父亲地方上也颇有声望。由于旅馆价格低廉,往来进出的客人大都出身中下层,且不乏三教九流。藤原新也却没有对这种混杂的环境感到厌恶,反而很喜欢观察这些客人。那些穿梭于旅馆走廊间的旅人,总能为年幼的藤原新也带来世间各种陌生奇妙气味。这让他心中涌起了外出冒险的冲动——他想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dc.watch.impress

  终于,在藤原新也八岁那年,他一个人踏上了电车,一路向西,来到了陌生的市区,独自在街道上闲逛。当然,藤原新也第一次的“离家出走”很快便有惊无险地结束了,他最终抵不过对家的思念,如流浪儿一般跑回了家。环游世界的想法也被暂时掩埋在心底

  家对于我们的意义从来不只居所那么简单。于年幼的藤原新也而言,那所旧式旅馆就像是孕育他的子宫。彼时的他从没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被迫同子宫分离。

©pinterest

  在藤原新也16岁那年的春天,由于城市规划建设需要,他家的旧旅馆被拆除。藤原新也不得不亲眼目睹像子宫一般的家在他面前发出如老象般哀号,最后分崩离析。机器碾碎了藤原新也的家,也斩断了他同旧日生活间的脐带。他们一家人失去旅馆后逐渐破产,只能背井离乡开始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

  所幸,藤原新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分来到东京艺术大学就读于油画系。适逢日本学生运动频繁学校停课。藤原新也又不像其他人一样拉帮结派地跑去参加这项运动,于是干脆办理了休学手续。于是,在藤原老家被拆除的第十年,他毅然放弃了大学学业绘画,逃离了东京,逃离了日本,背上相机,在亚洲展开了漫长旅途

  藤原新也首先踏上了印度的土地。看着眼前贫穷如蝼蚁的人群,灼热的大地,漫天的沙尘,河边的尸体,食尸的野狗和乌鸦……在这些脏污、失序,甚至恐怖真实中,藤原新也感到了一种强烈存在感:“我这个生命体是和自然同在,并且在死生之间漂流的有机体。”

  他把自己在印度的见闻如实用相机记录下来,作品在日本刊出后,震慑了很多沉迷于经济奇迹青年人

©marcopolo.pixnet

  此后十三年间,藤原新也辗转于亚洲的各个角落。当他再次回到日本时,却有些不认识这个国家了。

虽然,每个人看起来都容光焕发,街道与绿地都清扫得更干净…然而在我看来,无拘无束和平阳光之下,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比我经过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人群都缺乏朝气……我们从人们脸上更难看喜怒哀乐,人的魂魄乃至生死都难以辨识。

  这样的日本都市或许是时代的必经之路,无法回避。但对此充满“敌意”的藤原新也却拒绝“融入”,充当起了旁观者,进行自己的“东京漂流”。

  与此前一样,藤原新也没有一直停留在东京,他不断踏上前往异乡的旅途。藤原新也终于实现了幼时的环球梦,不过这一切却并不是为了逃离。

©pinterest

  每一次踏上旅途,我总是更加清楚看见自己,以及多年来自己所熟习的世界之虚伪。我凝视这一切,并且让这一切原原本本地映照在我身上。

  本文首发于 新经典 旗下公众号 看见一个人 编辑 Odile

  文字素材来自 《东京漂流》及网络 文中藤原新也摄影作品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京漂流》读后感(二):外表干净、存在感稀薄,无声地穿梭在街上

  我觉得藤原新也真实的有点让人害怕,像自己戴上的面具被人活生生的撕开一般,我想逃离他的文字,但那种疏离人群的美感快感揪着我的心,不忍放下。

  他说,外表干净、存在感稀薄,无声地穿梭在街上。就像他站在芝浦净水厂空中花园“绿地”里的那种感受,存在感稀薄得令人害怕。而我们,站在人群之中时常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吧。他一直在远离人群,而不仅仅是所谓的“专门挑文化人不住的地方”。这种远离,竟让我觉得有一种美感。

  二十四岁时,他第一次去到印度,在南部的迈索尔,他以无知善意杀了一个人,而他至今都不明白,为什么那个男人喝不了牛奶。他在印度大街小巷遇到的数不尽的麻风病患行乞,接过某位乞丐补回的零钱回家后,他把手和硬币都用肥皂仔细洗,然后喷上双氧水。这些画面让人忘不掉、抹不去、受煎熬。看着他的讲述,经历过某些相同境遇的人是会感同身受的陷入某种回忆里的。那些无数次夜里纠缠着我们的自我怀疑,在善意与虚假来回撕扯,又怎能轻易的放过我们呢。

  当许多人在东京的嘈杂夜晚中大吃大喝、互拍马屁、交换体温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去到常去的那座码头,静静地看着眼前的海。有时白天也会去。我也曾一次次逃离拥挤与喧哗,在老家附近被废弃的那个老水泥厂度过一夜一夜,很少有人路过打扰,我围着那个早已没有任何生机池塘一遍遍绕圈儿,试图抓住记忆中的某些片段却徒劳而返,画面越来越模糊。偶尔会想想什么,多数时候就是放空自己。

  藤原新也借着《东京漂流》的连载,得以释放储藏已久的能量,用自己独特视角和感受,拍下那些照片,写下那些文字,讲述着他看到的日本,以及经历的那个时代拥有的群像和印记。至少在这一点上,他是如此幸运。时代在淹没我们每个人,所有的过往被拉扯成碎片,他在拼凑自己的碎片,用自己的方式拼凑那个时代的样子。而我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向前,茫然的不知怎样安放记忆与情绪

  可是啊,我知道这样的挣扎、这样的困惑,在我有生之年,还会反反复复出现,一次次折磨自己,拷问自己。我们似乎逃不掉,也不愿意逃避,那就承受着吧。

  《东京漂流》读后感(三):东京漂流——用光影撕开日本现实

  《东京漂流》是一本每多读一章,震摄感便抹深一层的书。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摄影家随笔,和廉价的“美学理念孤芳自赏创作谈毫无关系超越影像之上,这是以一双苍凉老眼看遍亚洲各国和日本半世纪之久后,对社会病灶所作的深度剖解。 历经了在外长达十几年的流浪,重回日本,从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家宅大范围消失, 暴力和无差别杀人案件接连发生,借着东南亚“前现代化”的胶片影像,藤原新也比消费文明喂大的一代容易看清这个时代的病灶。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到人与人的对立;电视取代祭坛成为家庭的新核心;以漫才和卡拉OK为代表的“密室”文化与杀人在情绪宣泄的功用上并无差别:都是人欲在商业主义管理压制下的奋起反抗;在日本大行其道的行善风潮看似在自我救赎,实则因其反对差异、反对秽物、排斥死亡的偏狭,反向孳生着罪恶。这种“未经觉醒”的行善说到底也不过是物欲的触角向精神领域的延伸…… 带着这样的思考,再去选题、取镜、设计拍摄的风格,揭开表面风景之下的本相,我们渐渐对藤原新也这一类思想型摄影师、对他镜头里的日本风景,乃至尚未取景的本土风景,产生了X光透视一般的体察。换句话说,被消费时代的厚厚油脂浸溺着的头脑,被他同时以文图联手的合力撕开了,抵达我们的不是清新治愈系的语言的襁褓,而是鞭子,送来一记又一记惊心的抽打。 当然,之所以推荐这本书,不只因为这种提神醒脑的开蒙作用,与其如是,不如直接读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它更加系统、绵密地抽剥了消费时代的危机。《东京漂流》的魅力更在于阅读本身,你有机会紧跟摄影家的直觉,去模拟一场比逻辑迷人的思考过程。 大跨度联想 藤蔓植物一样发达的联想力,几乎是藤原新也洞察社会命题的主要思路。东南亚的胶片像消逝的日本乡土,八十年代的日本雷同加利福尼亚的街景,卡拉OK和钓鱼热潮在精神宣泄的作用上是一回事全民参加的反核运动、S出版社的《日本国宪法》热卖以及义工活动的家庭化也源于同一种精神洁癖:以“爱、和平、自由”为名的“绝对正义”。正义嘛,看似没毛病,藤原新也却看到了背后“幻之和风”一般的虚幻性。“处在光明一方的我们,会觉得阴暗里的人很烦,这又让我们继续努力把自己和他们区隔开来。” 正是这种身份区隔,造成了以善意为名的暴力乃至“杀气”。 深度思考 阅读中途,我会觉得藤原的感知力像一条玩具蛇,一段一段由联想接骨,滑向不可思议的深度。在这一部分,他讲述了自己拍摄爱心募捐活动的心情艳阳天底下的行善家庭,在他眼前,犹如一片荒漠。看似在“对抗饥荒、贫穷、老龄化、环境破坏等时代之恶”,其实不过是对于八十年代精神匮乏症的自我救赎。他的理由并不来自书本,而推导自流浪的经验,他回溯了自己在印度因为错讲牛奶递给一个垂死的男人而致其死亡的例子,以及在非洲亲眼目击一个女性拼劲全力对一个罹患霍乱的孩子危险人工呼吸,来印证行善和爱的复杂性:过剩的爱可以杀人,救赎他人其实在救赎自己。折返回日本社会,他提出重要的不是行善活动的是与非,而是觉醒意识正常与否。这决定了行善主义潮流“最终催生的是一个成熟道德体系还是一种偏狭的道德绑架。” 紧接着,横向比对美国五十年代,商品供给达到饱和、消费乏力,需要军工产业刺激的旧史,藤原担心八十年代发展到同样瓶颈期的日本,会把做善事作为厌倦了物质生活之后的新一轮消费形式。这不是真正的善念,必将孕育出“尚未自觉的恶念”,这才是藤原真正担忧的事。 逆向呈现 事件只有一个,体察的角度却有千千种,就像书里提到的如何拿捏拍摄“棒球棒弑亲事件案发家宅”的风格,可以拍成黑云蔽日的凶案现场,也可以拍成一张没有区别度的房屋中介照。正是这种样板间广告似的“一家和乐”和血雨腥风之间的张力,才会更强烈地戳刺读者的反思:一味追逐豪宅现代人,给偿的却是家庭关系失衡的巨大代价制造舒适感 正是因为藤原的联想力、深度思考和逆向呈现,使得他的作品很容易造成不舒适感。他不太像一个用光作画的艺术家,而更像是一个用光影思考的哲人。他是萨特欣赏的那一类介入型的知识分子,在追求小确幸的、精神软骨的、半阴半阳的八十年代,披戴着黑色的风格,穿行过罪案现场和野狗荒冢,寻找真正能够撕开日本现实的选题。 在最后一部分,他用很大篇幅纪录了《东京漂流》的刊印始末,进一步呈现了他制造不舒适感的本领与用意。书中介绍的连载选题,密集展现了藤原思想的锐度和深度。他批判看似自由的消费时代派发给人的禁忌:抗拒“死亡”,将死归为肮脏;抗拒男人像行走的阳具般的男性“屌度”;他从人们与凶杀犯的互动中,捕捉到恶灵消失又复归的瞬间,并指出正是舆论的歧视和冷漠,将一个正常人逼成了凶犯。他甚至戏仿丝绸之路的广告,嵌入野狗的照片,并写下“想必在这片狗啃食人尸体的土地上,人才能得到最初的开悟”这样让编辑抓耳挠腮的广告词。 总结来看,所有的不舒适都来自一种充满亚洲精神的圆融的自然观:人来自自然,就像家屋,这个传统亚洲人世代生息的核心建筑也来自自然,商业至上主义正在拆解这份传统。我们不可能拒绝商业时代,但需要保持警觉,不至陷入追逐物欲的盲流,甚至陪葬掉我们的精神,使其滑向道德绑架的深渊,并亲手造就会伤害到我们自身的暴行。 反思今日中国,似乎也如八十年代的日本,正陷入商品经济急速膨胀的时期,我们沉醉在微信在线支付和网购的便利之中,忘乎所以乐不思蜀。网络经济大有被封神之势,新四大发明的头衔不可小觑;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工作,争取能购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赢得理想中的幸福生活。然而是否像藤原所说,一旦某一天,关于物质的理想全都实现,我们是否会发现自己突然走进了一片荒漠,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向何处,也隐约忘记了自己来自何处。

  《东京漂流》读后感(四):《东京漂流》 ----时代激流中的观察者

  藤原新也于1944年出生,是日本知名作家、摄影家。摄影家这一职业深深影响了藤原新也的写作角度。在摄影的同时需要观察,需要在瞬间抓住关键点、定格关键点,把观众带入到作者的视点上来,体味这其中的奥妙。摄影家是一名观察者,而作家也同样是一名观察者。这一次,藤原新也成为了一名时代激流中的观察者,漂流在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东京。

  东京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现代化大都市之一,堪称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购物胜地。追溯东京的近现代史,则不难看出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其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了亚洲乃至世界众多城市竞相效仿的榜样,同时也是现代化大都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九六十年代,日本大踏步迈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社会的工作、生活接连产生了巨大变化,甚至连人们的观念也随着时代经济发展而发生了大幅度的转变。正当时代转换的节点,藤原新也于一九六十年代末期离开日本,踏上了游走亚洲诸国之路,而当他于一九八十年代初期再次回到东京生活的时候,深深地感受到了经济高速发展下时代的巨变,以及时代巨变对人们思想观念造成的巨大影响。他依然站在观察者的角度,用犀利的文笔捕捉到了经济高速发展时代下那新奇的一幕幕场景,让人不禁感慨、质问经济高速发展究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什么。

  《东京漂流》共由十五章构成,描写了高速经济发展下东京各方面的新现象,影射了喜人发展形势下社会思想缺失的一面。藤原新也所观察描写的是八十年代的东京,然而文中的诸多现象与我们身边的所见所闻如出一辙,让人不禁感慨《东京漂流》竟然能够穿越时间与空间,直指当今社会。

  随着对作品的深入阅读,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强烈的代入感,仿佛置身于八十年代的东京,又仿佛当年东京的林林总总原来也机缘巧合地在我们身边发生过。文中的字里行间渗透出不同国度的时代车轮竟然清晰地碾压出相似的车辙,其作品中的文学魅力更是不言而喻。

  在“海市蜃楼”这一小节中,藤原新也提到“山手线有如划分东京人生等级的椭圆”。山手线是东京乃至日本最知名的通勤铁路路线,整条铁路轨道呈环状,环绕着东京中心运行,途中设有上野站、秋叶原站、东京站、涉谷站、原宿站、新宿站等诸多车站,串联了东京中心区域的多处繁华地段。山手线环状轨道以内则自然是地价高昂,汇聚了日本各界精英人士,而这种以地段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形成,藤原新也不禁感叹山手线“铁道圈内的一切,才是东京人人生赢家的标尺”。

  后文中,藤原新也又提到在家中阳台眺望时,竟然惊喜地发现净水厂里一栋建筑的楼顶有一块儿“强加上去的人工绿地”,而“这片绿地是幻想,也是谎言”,“扎根于空洞的绿,是都市的海市蜃楼”。把人工绿地比作海市蜃楼,这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巧妙比喻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大自然原本就充盈着郁郁葱葱的绿色,人们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将郁郁葱葱的绿色活生生地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灰色,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了环境。反过头来,却要在钢筋混凝土建筑顶端设置“强加上去的人工绿地”,这的确是“谎言”。藤原新也站在观察者的角度,抓住了这个常人不经意的现象,通过几笔简单的描写,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曾一度被人们忽视的不争事实。

  诸如此类现象比比皆是。藤原新也在游走亚洲十三年,重新回到东京之时,看到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东京,高速增长的经济形势模糊了人们的双眼。这一次,藤原新也在时代激流中重新做回观察者,他依然用观察者独特的视点去分析眼前繁荣的东京,通过《东京漂流》中对一幕幕现象深入浅出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东京大城市发展的诸多弊病、人与自然的发展矛盾、人与人之间逐渐疏远的关系、人们思想观念生的变化与信仰上的缺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笔者也曾在东京有过生活经历,那段岁月至今难忘,尤其东京的现代化商业体系和先进的科技应用让人能够充分领略到现代文明的美好一面,但是在这样一个社会机器中,人与人之间却也存在着一种微妙的隔阂。正如藤原新也所言,“在以生产、效率为最高价值的现代商业体系中,人的生活都成了生产需要的功能之一”。人们精神文明的进步速度是否跟上了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速度,历史的发展总有惊人的相似,八十年代东京的诸多社会问题同样值得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深思。

  《东京漂流》读后感(五):《东京漂流》:一份对日本八十年代的诊断书

  《东京漂流》:一份对日本八十年代的诊断书

  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文明相似度,要远比它们之间的疏离度要高。就像我们通常会认为的东西方文明而言,虽然看起来,它们各守世界的一端,独立地发展出了迥异的文明,但如果放置在一个大范畴来讲,它们在道德、文化、精神体系上恪守的基本准则并没有多少差异,这两者并非是完全异质的文明,就像各种动物形貌各异,但细究起来它们的胚胎却有着相似的原初。

  我们中华文明与东瀛日本之间,更有着极高的相似度。这是从历史而言,即使在二战之后,在全球性的冷战笼罩之下,中日之间的社会差异是相当明显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比较一下日本在二战之后的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我们仍然会感到与我们中国的社会氛围,有着某种隐约的关联,这正如同毛泽东诗中所写的那样:环球同此凉热。

  可以说,日本在二战之后,走过了与我们中国相类似的社会进阶历程。只不过这种相似的开始原点,是我们在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后。

  当然,我们站在今日的角度,对日本走过的这段路程,毫无所感,我们印象中,就是改革开放之后,扑面而来的一个陌生而新鲜的日本,带给我们的强烈的刺激。那时候,中国显然把日本作为自己的镜像对照的一个墙面,而实际上,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并不知道日本是如何走到八十年代的那个时点的,而在那个时点中,日本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困扰。眼花缭乱闯入中国视域中的日本,无疑似乎具有了一种与铁板一块相类似的命定存在感,好像一打开国门,这样的日本,就在“一水”的那一边摆出了自己的秀。

  其实,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日本作家、摄影家藤原新也所著的《东京漂流》告诉了我们一个如何走到了八十年代那一天的日本遭际,更对当时日本所在的站位,进行了釜底抽薪的尖锐的剖析,甚至因为他的锋芒太过嘹亮,触犯了商业集团的利益,不得不受到禁止发声的“软禁”,这实在是大大地出乎我们的意料。藤原新也由此感叹道:“看似自由的社会体系底下,根深蒂固的禁忌其实比以往更多。”(P243)。这实在要使那些站在国内,一心盼望着能够拥有特别的自由的某些国人大失所望。

  藤原新也所著的《东京漂流》在文风上,比较接近我们中国人所习见的政论体,作者在文章中的尖刻锋利程度,我们作为中国人并不觉得陌生。曾几何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有一帮像藤原新也这样的中国文化人,也曾经用如此相同的笔法,对中国的社会现象进行过如此由内到外的全面的透析,其中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我用不着举例,但只要关心那一段时期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一二。

  藤原新也在这本书中,对当时的日本社会精神文化的批判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有的方面涉及的太过专一,也与日本靠的太紧,我们难以感悟到它的深刻性,我只举其中让我眼前刷地一亮的一个例子,这就是作者对日本跑到中国来拍摄的“丝绸之路”大加讽刺。

  在八十年代中日友好的蜜月期,两国曾经合拍的纪录片,似乎还有一部《话说长江》,《丝绸之路》应该是在《话说长江》之后,当时日本提供了拍摄器材,我们中国人还认为讨了便宜,但实际上,中国敞开了自己,让日本人可以肆意地给一个向东、一个向西的路径来了一次全盘的梳理,我想,日本人从来就有一种对中国地理的强烈兴趣,抗日战争爆发前,日本拥有的中国地图,要比中国人拥有的还要详细,后来中国人打鬼子的时候,能够搞到一张日本军用地图,就像搞到一个宝贝似的,可见,日本人天生对中国的地理地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来是日本人得了便宜又卖乖的事。但是藤原新也的看法不一样,他在书中,上纲上线,痛加贬斥NHK拍摄的系列特辑《丝绸之路》:“它们采取了商业主义世界惯用的手法,不惜成本、千里迢迢来到丝绸之路,硬要用符合日本文化习惯的方式拍摄他们想象中的丝绸之路,将其中的哀愁、愤怒、死亡、疯狂、宗教、污秽、异物全部剔除,好让怀着中产阶级的观众在电视机前一边喝着泡好的速溶咖啡,一边听着电子音乐的缥缈音色,一边享受盆景般的梦之城奇观。这样的丝绸之路,是矫枉过正的幻想之城,海市蜃楼般的幻象。”(P237)

  作者急风暴雨般的抨击,初读之下,的确有一点叫人发懵的感觉,但是仔细回味,又觉得这份超前的冷静,也不失为对真相的最有可能的接近。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藤原新也是如何地用他的看似挑剔的笔力,对日本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作出了挑筋剔骨的解剖。

  而值得注意的是,藤原新也对日本的透视,与他既深入地融入日本的纹理中而又跳出五行圈外从而拥有了超脱的目光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作者的书中,我们知道,六十年末的时候,藤原新也离开了日本,开始了“在亚洲漫长的旅途”,时间长达十三年,掠过了整个七十年代,直接到八十年代初重新回到了日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断断续续地居住在亚洲各个角落的时间,加起来比住在东京的时间更长”(P49),这样,他重新对日本的回眸,便能够把日本放置在更为博大的地域圈中进行审视,同时,陌生化效应,也给予了藤原新也以独到的发现。正如藤原新也自己总结道:“我也得以从原汁原味的亚洲生活中找到眺望现代日本的视角,并企图从这个视角透视日本的现状。”(P163)

  战后的日本,最深刻的变化是从1955年提出的技术革新口号(P35),这意味着时代的改变也从此开始。而1960年,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的起点。而经济发展,最大的改变,就是“日本从此进入了一个被管理的时代”(P36)。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之前的日本,也就是战后日本,曾经一度时间也被政治风浪冲激过,一直到六十年代的学运,依旧可以看成这种政治风云的一次后延效应。实际上,二战结束,日本成为战败国,过去的政治纠葛以断崖的方式终止,但战争的车轮从来不会戛然而止,平息一场战争对心灵的巨大影响,往往需要依靠整整两代的时间才能真正的止息,所以战争这种东西,一旦放出潘多拉魔盒,后果非常可怕。就像大清灭亡之后,一直到1949年才真正平息了中国的内乱,而按照余英时的说法,文革也是一种战争余波的回光返照,像目前世界上的动乱地区如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已经被战争卷入到仇恨的漩涡中,一时半会是难以停止暴力的肆虐的。早慧的中国的文化,一直谨慎地采取对战争的态度,强调不要轻启战端。在藤原新也的书中,作者对六十年代的学运的评点,可谓是对那个时期,席卷全世界的红色浪潮的一次总括性论述:“六十年代的学运便是预先设定了明确的善与恶,也就是体制与反体制。学生为体制愤慨,痴狂于身体的斗争。”(P61)

  这种内在的力量相当于金属的内应力,必须依靠足够长的时间才能散发出内在的力量,这种政治参与的热情,不能不使我们看到,这是二战结束后郁结在这个断崖式社会里的政治力量的一次再度爆发。一直到七十年代的赤军运动,都可以看成是这种二战撞击的后延震颤。书中特意提到:1970年,包括田宫高麿在内的九名赤军共同劫持日本航空淀号客机至朝鲜平壤后,向朝鲜当局投降。(P49)这种具有强烈诉求的政治行动,带有鲜明的冷战时期的典型动机的烙印,而今天看来,又不由使人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界范围内大体上有这样一个规律,二战的内应力,基本在七十年代才散去它曾经有过的后延存在。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一场新的战争冲突又重新改变了世界走向,直到今天这个世界上依然受到这种“后二战”战争内应力的强烈影响,引发世界棋局的重新布排。

  正如作者所说,六十年代之后,日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被拉上了经济发展的轨道,带来了一系列看似成功的巨大变化,作者分析道:“六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催生出了为优先扩大生产与效率增长而试图瓦解日本居住、土地与文化记忆的巨大能量;也催生出阻止美好过去流逝的炽热的反抗力量。然后,巨大的能量压倒了一切反抗,我们来到了七十年代。”(P72)那么七十年代又如何?在作者看来,“宁静的七十年代却比过去十年给日本带来的改变速度更快,影响层面更广。”(P73)“在各方齐唱收入加倍高速增长的环境下,社会开始提倡生产力至上、效率主义至上、进出口与扩大生产至上等口号,并鼓吹的美德。”(P73)

  日本六十年代经济发展到八十年代走向消费主义的鼎盛期,这一套社会流程,我们可谓耳熟能详。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的发展,也正在因循着日本这般的发展轨迹,作者在书中论及的日本八十年代遇到的现实问题,其实在我们的八十年代走向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中心主旋之后,同样不可避免地迎头相遇。作者认为日本八十年代的特点,就是人与人对立的时代。“传统的风土人情不复存在,人们在竞争社会中,生长在封闭的环境或家庭里,被社会管理、编号,渐渐不再交流想法与感情。”(P74)这种人际交往的隔绝,正是日本八十年代的代表性案件的背景原因。

  有趣的是,在作者论及的社会被高度控制的情况下,人已经成为社会绑架的奴隶,但是,作者敏锐地注意到,一种善行的作秀却开始风靡起来。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正是在我们中国现行的社会体系里,慈善事业总是夺人眼球地时时刺激我们的注意,并且把我们或多或少地卷进其中。为什么日本在八十年代而今天的中国在这样的时刻,会把慈善推高到一个社会的强制的共同性动作之中?作者对这种慈善颇有微词,且一言道破这种慈善背后并不光彩的心机,作者认为:“身为被害妄想或加害妄想社会的一员偏狭地活着,不论是谁,都会想要追求利害关系以外的互动方式;也就是一种无偿的、不涉及金钱利益的人际关系。这时候,每个人心灵深层布满尘埃且沉睡已久的性善基调会突然被唤醒,并且开始震动。”(P99)。作者更直言不讳地指出:“大众对行善运动的热衷以隐恶扬善、拯救人类为名,却不知不觉将生活中的自我救赎当成了他们的目的——这便是我假说的结论。”(P101)

  作者对商业社会的不妥协的批判,必然会触犯日本社会的利益链条。所以,作者在报章杂志上的连载被腰斩,“是因为我的文字与照片触犯了批判商业手段的禁忌。”(P243)之后,作者到美国以拖车为家,浪荡了七个月,借此观察与他的母国存在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美国这块土地。从《印度放浪》到《东京漂流》再到“美国浪荡”,作者一直在东方文化的内在体系与东西方文化的外在碰撞中,去捕捉日本真正的内心秘密,不管作者在哪里去展开他的步履,他总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就是如何更清晰地看清日本的精神与文化内质。中国人对我们的近邻日本向来没有失去研究的兴趣,且保持着一种戒备的眼神,藤原新也的这份对日本八十年代的诊断书,不仅可以更明晰地看清日本人的心灵动态,而且可以从作者数落的日本病中,看到唯生产力马首是瞻经营体系背后必然触碰到的尴尬与症结。论断书是一种带有即视感的病历,但病历累积之后,便成为一种疗治指南,这就是这本日本过往年代的诊断书的意义所在吧。

  《东京漂流》读后感(六):从消费十诫到家宅吉普赛人

  说是东京漂流,其实主题都不局限于东京,而是整个日本。作者是一个吐槽达人,80年代以来的日本,各个地方都充满了荒谬,散发出腐烂的味道。

  对消费主义的极力讽刺是作者的主要基调,日本人的新十诫是东大经济学者、诸多大企业的意见领袖林周二教授提倡的刺激大众消费的十大战略:一、用完即弃;二、夸张使用;三、鼓励赠礼;四、鼓励收集;五、配件产品;六、制造机会;七、单一功能;八、副用品化;九、备用品化;十、新款式化。

  最近的友圈十万加即冯唐的中年男子避免油腻论有一条,不要停止购物,里头有详解——不能常换年轻女友了,一定要常买最新的电子产品,比如最新的电脑、最新的手机、最新版的VR女友——这不就是消费十诫第十条么?难怪有另一个号称内心是否萎靡才是中年是否油腻唯一标准的中年男子要说冯文“庸俗不堪而洋洋得意,流汤滴水丑态百出”了。

  这消费十诫还不是独创,而是来源于美国社会学家万斯帕卡德五十年代末的著作《垃圾制造者》,可帕卡德著书是为了批判消费文明,到了林的手里却逆向解释了这十诫而为消费呐喊。类似的情形国内亦屡见不鲜,如民国时期的讽世之作《厚黑学》,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反成为国产成功学的滥觞风靡至今,但每一个顶着“厚黑”名目的成功励志著作本身也在话语层面完成了讽世的最初目的。遗憾在于我们缺乏一个内省的作者或者“意见领袖”道出这种讽世的“自觉”。

  日本人那里,藤原新也的笔头却毫不客气,其对物质的观察极为敏感,其中最为精妙的是对家宅形式的转变以及大众追求“心目中的神器”的论述。

  日本人住宅样式的改变伴随着经济成长加速进行。传统建筑虽然不讲究功能性,但具有对外敞开的特质,就像一种在自然环境中呼吸的生物。然而随着战争的发生以及战后的经济增长,土地被重新规划毁坏了传统的日式家宅,集合住宅的形式开始出现。社会转型期集合住宅的构想源自英国监狱的监视管理系统,日本从此进入了一个人被管理的时代。住宅的结构也从过去的开放渐渐倾向于闭锁,各家各户之间由交流变成隔绝。隔绝还不只体现在人际关系上,连与天气灵气(自然)交流的功能也在家宅中消失了:传统家宅的关键——神龛佛坛的位置——被电视机取代,藤原新也精准指出:作为传统家庭核心价值观之一的神佛……变成了刺激人世间欲望与烦恼的介质。

  这还没完,经济增长的最后,人们在频繁搬家中,“成了一栋家宅和下一栋家宅之间漂流的家宅吉卜赛人”之后,开始寻找人生的终极“神器”,在都市郊区兴建独栋住宅。房地产商放出这样的口号——“在田园调布盖一栋自己的家!”这成了日本人为神殿献出全部人格与热情的殉道记,神佛和自然并没有回归,而是彻底被人们遗忘,人们继续在消费和物质的深渊中无间轮回。

  单单对房子的论述可见藤原新也观察力的深邃和毒辣,国家标榜的现代城市生活在他的笔下已经体无完肤,而人们价值观的追求也变得可怜和空虚。“反核运动只是法国面包”,这种不经思考的浅薄的政治正确和速溶咖啡以及白兰地一样,不过是虚空内乏的装饰罢了。

  ——“在性恶论泛滥的时代,人们舍弃了良知与人性,纷纷成为商品的努力;现在欲望得到了满足,又开始觊觎精神层面。这可说是人在精神层面的觉醒,但在我看来更像是以新的欲望取代原来的物欲。因此现今的精神主义唤醒的不是人性,而是全新的食欲。精神性的食欲与老鼠会式的商品文化无孔不入地渗进八十年代的日本家庭,或成为包裹着文化气息的企业营销手段。

  ——“现在许多想要自我救赎却又缺乏自觉的意念、傲慢且性急的人,转而以救济他人(牺牲自我)为救赎。为了进一步确认原来毫无根据的善念,他们反而心急地创造出恶念来。

  —— “尚未自觉的善念,孕育出尚未自觉的恶念。

  ——“未觉醒的行善主义则是傲慢又可怕。

  ………………

  诸如此类的论述,让人脊背发凉,现代性还剩下什么?物质消费主义培育的人性,在毫无自觉中自求伟大,而藤原新也正在击破这样的心安理得。日本的“现代病”,时下的中国一样不少,乃至更胜一筹,如何才能在庸常生活里保有这份敏锐和反思,或许可以离不自知的浅薄稍微远一些。国内这类都市读本显然太少了一些,可以有北京漂流或者成都放浪么?或许,藤原新也的笔调和那种色调的照片,都太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吧。

  非常期待《印度放浪》。

  《东京漂流》读后感(七):藤原的意义

  文 / 瓦罐

  如果不做一点功课的话,《东京漂流》算不上是一本非常友好的书,尤其是你既不知道谁是藤原新也,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一路疾驰向前的年代里回望八十年代的日本的时候。

  是的,我们为什么要读八十年代一个摄影师记录下的,连他自己也陌生的日本?为什么藤原新也看到的八十年代日本是这副样子?

  那是日本经济奇迹的肥皂泡最绚丽的年代,不是吗?

  《东京漂流》的另一重不友好,大概要藏得更隐蔽一点,它需要你隐约间触摸到什么是摄影师视角,一种既含混又独特的观察目光,我们偶尔会在各种新闻摄影和冷峻文字里撇见一星半角,却又总是恍惚间觉得无甚高明,堪堪擦肩而过。

  是的,为什么要去看一个摄影师的时代观察?

  很简单,归根结底,《东京漂流》的一切特质都归于藤原新也,即使对于日本而言,他也是个独特的存在。

  《东京漂流》书衣上对藤原新也的介绍实在乏味:“1944年出生于福冈。日本知名作家、摄影家。曾荣获被喻为“摄影界芥川奖”的木村伊兵卫奖、每日艺术奖等殊荣。”

  这些空泛的奖项对中国读者意义甚微,反而是隐没在内容和书本背后的藤原,让人心生好奇之余偶感钦佩。藤原新也十几岁时,承载他儿时诸多欢笑的老屋因政府规划拆除;二十出头来到东京学画建筑,却始终未曾在这个大城市找到归属感。六十年代末,二十三岁的他背上相机休学,从印度起步展开自己漫长而传奇的十三年亚洲旅途。当他再次回到日本定居的时候,东京已经不再是熟悉的城市,日本也开始陌生起来——他看到的是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大时代下一幕幕诡谲的奇景。他在熟悉又陌生的祖国里保持着一个漂泊者的观察视角,把自己的东京定居生活变成了另一段漂流式的旅程——似是而非的光怪陆离,比全然陌生更加可怖可畏。而长达十几年的流浪过后,藤原新也迥异于一般日本人的视角,显然比八十年代消费文明喂大的日本新一代更容易看清那个时代的病灶。

  藤原眼里的一切意象都是流动而关联的。东南亚的胶片像消逝的日本乡土,八十年代的日本雷同加利福尼亚的街景,大雨里腐臭味道弥漫的东京赤坂神似加尔各答,全民参加的反核运动与法国面包……他在流动跳跃里看到的关联,正是身为摄影家特质所在。追随着《东京漂流》的脚步,你有机会紧跟藤原的直觉,去模拟一场比说理逻辑和揭露论说更神奇的关联过程,一张掺杂着直觉的思考地图。

  《东京漂流》琐碎的行文背后,透露给你的,是许多今天看来我们似曾相识的瞬间,你或许能够辨识出一星半点似是而非的扭曲侧影,它们周而复始,在彼岸异国新时代的噼啪声里节节高长,又静谧无声。

  在1981年7月22日,藤原在大雨里的东京赤坂的感慨,就似曾相识得令人吃惊:“……我闻到马路上一股恶臭……我马上想起加尔各答的臭味……这种臭味与加尔各答雨季的臭味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加尔各答的街道上满是废弃物,把世间的恶意和善意毫不掩饰地展现出来;而当赤坂这个被精致外墙与平整柏油路包裹的都市内脏被强大的自然神力揭露出本性的时候,我发现这里与加尔各答并没有两样……东京都只知道人为的掩饰、密封与隐藏来对付街上的腐败,我闻不到加尔各答的率真,却闻到了一个都市看不见的病灶。”

  你是不是闻到了什么熟悉的味道呢?

  那是藤原的声音和图像构筑出的味道,八十年代的日本,他的洞察与厌恶,你看起来熟悉么?

  对于我们而言,这份似曾相识,才是藤原的意义。而其他的因素,不过是书商华丽的外衣。

  而穿上什么样外衣才是最酷或者最清醒的藤原,这其实跟藤原无关。它考验的,是我们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