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冷暴力》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冷暴力》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5 20: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冷暴力》的读后感10篇

  《冷暴力》是一本由[法] 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著作,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冷暴力》读后感(一):《冷暴力》: 隐蔽于生活中精神虐待

  一段关系如果相处太累,分开是一种解脱。有很多朋友在与伴侣分开的时候反而会重获新生,他们不知道自己之前其实处于一种不对等的相处模式中,曾经对方通过一些不易察觉的方式施以精神虐待,心理打击痛苦,却不明所以。

  冷暴力,听起来很陌生,离我们却并不远。比起离婚分手,它带给人的心理伤害往往更大。常常是一方逆来顺受,天生爱揽责任,另一方采取各种形式的,无休止的非语言暴力,拒不承担任何责任。受害者长期困惑于两个人问题在哪里,更有甚者,成为对方的替罪羔羊,觉得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压力不安抑郁缠绕着他们的生活

  来自法国的医学博士,精神分析家,心理治疗师,被害学专家玛丽-佛朗斯.伊里戈扬著作的《冷暴力》便是这样一本帮助人们更多更深刻认识 “精神虐待”知识心理学书籍。她在书中列举了很多容易被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忽视的伴侣,父母子女间以及职场中的冷暴力案例。并且站在施虐者和受虐者的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冷暴力的诱因,不同阶段表现形式,为避免长期被精神虐待的危害,她在书本最后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的建议和治疗方法

  比起语言上和身体上的攻击,心理上的攻击因其主观性,隐蔽性更容易被人们归结为性格不和,或者单纯的强弱势关系,女性由于母性本能被动本性更容易成为受虐方。 起初受虐者对于施虐者的精神虐待浑然不觉,期间经历煎熬和内心痛苦,情绪完全被对方掌控,往往在关系结束后才意识到自己其实是被对方冷暴力。

  拿我们比较常见情侣关系举例,渣男往往没有责任心和担当,更容易成为施虐者,他们会挑选那些性格较好,比较善良女孩,最初施以热情关怀,一旦热情不再或对女孩失去兴趣,以前的甜言蜜语嘘寒问暖突然会变成对对方的忽冷忽热,漠不关心。当女孩想要询问清楚的时候,渣男不会直接说分手,开始上演冷暴力,或不接电话,不回短信,或对女方指点点,总是没有好脸色,如果女孩属于敏感忧郁类型很容易在这个时候成为冷暴力的受害者,她也许会为对方找原因,寻找自己的不足,直至情绪低落奔溃完全被此事影响不得不主动提出分手。

  冷暴力为何会产生呢?玛丽博士在《冷暴力》私人生活中的精神虐待章节讲到了施虐者所拥有的掌控欲。“当发现“所爱的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或太过依赖彼此的关系,精神虐待的冲动便会升起。并且倾向以虐待作为防御机制的人,在危急时刻,若无法负起责任做出艰难的抉择,虐待的暴力便会出现。此时暴力转为间接,主要以不尊重对方的形式表现出来。”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对别人施以冷暴力?在一段关系中,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被冷暴力,施虐形式又是什么呢?难道只是简单的被冷落和忽视或被打击和讥讽?如果这样,恐怕很多人自己也做过施虐者。

  施虐者

  在《冷暴力》一书中,玛丽博士指出“ 任何人在遇到危机时,都可能会运用虐待行为策略来自卫。一般人和施虐者的差别在于,我们的虐待行为与感觉短暂的,事后会后悔自责。恶毒的施虐者则会利用别人将其毁灭,并丝毫没有罪恶感。” 总结下来,受虐者一般都会具备以下特质,自恋,自大,不懂得尊重别人,没有责任心和担当。这样的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也没有同理心,他总认为自己是“被亏欠“的一方。指出他人的缺点是一种避免看到自己缺点的好方法,还能武装自己,遇到困难失败一定归咎于他人。

  受虐者

  受虐者之所以被冷暴力正是因为拥有正面特征。这些人往往天真乐观而充满生命力作者解释道 ”唯有受害者在可被利用或是可被引诱时,施虐者才会感兴趣。” 而最理想的受虐者就是那些有良心又天性爱责怪自己的人。因为受虐者的攻击点恰好是受虐者的罪恶感和缺乏自信。这也就可以理解爱情关系中容易被渣男冷暴力的对象往往都是一些好女孩。她们善良而有同情心,不会怀疑对方的冷酷,也无法理解对方的暴力行径,只能把失败的恋爱归结在自己身上。

  冷暴力的沟通问题

  因为没有明显公开冲突,冷暴力很难被周围人察觉,其伤害和痛苦只有受害人本身可以感知,受虐者虽然知道自己煎熬,却很难描述自己所遭受的暴力,它“隐而不现,却真实存在。”结合《冷暴力》书中的案例和作者的心理学知识,读者会发现沟通问题是冷暴力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具体为以下几点。

  其一,拒绝直接沟通。双方几乎没有相互直接的沟通,沉默成为施虐者的武器,受虐者会因此而不知所措,产生被孤立和自我猜疑的情绪。

  其二,言语歪曲。交谈时,施虐者会使用冷漠单调语气,或者以抽象说教理论性的说话方式把对方拉近费解,未知领域,或者自以为是的拼凑受虐者的意图。受虐者想要反抗,却正好跳入受虐者的陷阱,越来越混乱

  其三,撒谎。施虐者不直接撒谎,而是利用暗讽及非口头暗示来制造误会,之后把误会转换为对自己有利方面言不及义非直接的指控,或者将谎言隐藏在不确切回答和因转移焦点而发动的攻击中。

  其三,运用讽刺,嘲笑,轻蔑的伎俩。包括如下

  讥笑他的信念

  不再直接对他说话;

  公开拿他开玩笑

  在旁人面前让他丢脸

  不给他任何表达意见机会

  用他的弱点捉弄他;

  刻薄地指桑骂槐却不肯解释;

  质疑他的评判力和决断力;

  其四,利用矛盾。常见的形式是受虐者言行不一致,充满矛盾的言论会让受虐者无法确定自己的立场,很难为自己辩护。甚至施虐者会转移罪恶感,让对方成为问题的替罪羔羊。 在前面的例子中,渣男忽冷忽热的表现会扰乱女孩的立场,不确定对方是否爱自己

  除此之外,展现强势,否定对方人格,试图挑起嫉妒或与第三方之间的冲突,也是施虐者进行冷暴力惯用伎俩。

  以上单向沟通的方式,是施虐者的手段,也是受虐者一直被牵制,受煎熬的主要原因。受虐者无法和对方达成有效沟通,甚至常常掉入对方陷阱,被对方激怒,造成自己的混乱,变得无力和受伤,解决不了每次的问题,又挣扎于关系之中,循环往复,直至忍无可忍被迫提出分手。退缩,混乱,怀疑,压力,恐惧,孤立,是冷暴力受害者最终可能陷入的情绪。

  不要轻易走入施虐者设下的陷阱,不要让对方的言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回击冷暴力的最好方法。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了出现在伴侣之间的冷暴力,事实上,职场和亲子关系中的冷暴力也会具备上述特征,有的时候,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对对方冷暴力或者被冷暴力,可是伤害却已经形成。

  套用《冷暴力》原书中的一段话,“孩子不是因为笨拙而被贬低,而是因被贬低而变得笨拙。” 同样的道理送给曾经或者正在处于冷暴力的受害者,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好才会受到伤害,正是因为我们受到的伤害,我们才越来越不够自信,开始怀疑生活和自己。

  对于施虐者来说 “世界分为好坏两半,把所有坏的部分投射给他人,可以让他的自我感觉良好。” 而我们每个人没有任何理由需要承担这份“坏”,即使是对自己的父母或是亲密爱人

  《冷暴力》读后感(二):难以言说的痛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大家都知道,却常常射出尖刀而不自知。不当的语言,或是故意拒绝沟通、歪曲、讽刺等,致使他人精神上的崩溃,都是精神虐待的形式。如果一个人受到长期且重复出现的这种不当行为,说明已经存在他或她甚或一个组织出现施虐的情形了。精神虐待不同于肢体暴力,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这本《冷暴力》能让大家意识到这种事情严重性,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早早辨别,学会向他人求助,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附上书的框架图)。

  原书三大部分,拆成了自己好理解的五块。

  《冷暴力》读后感(三):翻译得太差劲啦!!!

  可能原著很好,但是翻译得也太差劲了,语言单调、枯燥乏味内容流畅,经常让人不知所云,豆瓣评高分的人,是真的读完了这本书吗?

  原文引用第一章第一段“不起眼的精神虐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反而像是正常现象。这种过程始于不尊重他人、说谎或单纯的操控行为。我们只有在深受其害时才会发现难以忍受。当这种行为的作用对象未能加以回应,精神虐待就会进展到下一阶段:出现明显的虐待行动,对受虐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受虐者不确定能否获得他人理解,所以只得默默承受。”

  再拍三页,自己看吧:

  《冷暴力》读后感(四):冷暴力这种冷兵器

  文 | 壹默了然

  《冷暴力》是法国心理学家与被害人学专家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的代表作。

  作者指出,冷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她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冷暴力进行了全面定义

  “它广泛发生婚姻家庭和职场中,施虐者通过拒绝直接沟通、言语歪曲、讽刺、嘲笑、轻蔑、否定人格等常用手段来欺凌、控制受虐者,摧毁其自尊改变思维方式,使这种关系持续下去,让受虐者无法逃脱。这类冷暴力现象并不如身体暴力明显,只会让受虐者有苦说不出,一味检讨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冷暴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家庭冷暴力,二是职场冷暴力。

  家庭冷暴力,多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务等行为。

  对于一段感情,发生矛盾和争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即冷战

  一天天的面对着冷淡,会让爱你的人一点点的攒满失望,最终遍体鳞伤,心死离开

  职场冷暴力一直是职场人的难言之隐。很多人一想到职场冷暴力,第一反应性骚扰,但那只是所有骚扰中的一种。

  职场冷暴力是指任何借由言语、表情姿势或者文字来侵犯个人人格、尊严身心完整举止,以及危害此人正常工作或破坏职场氛围的行为。

  它以一种无法言说的压力将我们孤立起来,让人感觉不寒而栗,上班如同坐牢。

  冷暴力带有极强的隐蔽属性,不管是在家庭生活还是职场中的冷暴力,我们往往看不到激烈的冲突,但能感受深深的敌意和抑郁。

  也就是说,冷暴力这种冷兵器,杀人不见血,可以让你的肉体毫发无损,却让你的心里千疮百孔

  精神虐待其实是一种权力的展现,施虐者是天生的控制狂,他们经常营造出热情、积极而吸引人的表象,透过控制与摧毁受虐者的生活,满足他们自恋的欲望

  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施虐者这样做,不过是重复其童年在原生家庭中所经历的遭遇。他们本身在童年时期受过伤害,多半懦弱自卑且极度自私,于是这成为他们尝试生存下去的方式。

  《冷暴力》的作者伊里戈扬是一名专注于精神虐待领域的心理治疗师,她通过大量案例,探讨了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精神虐待的不同阶段、施虐者的主要手段,并站在施虐者和受虐者双方的角度做了详尽的分析。之后,她阐明了精神虐待的短期和长期后果,并分别针对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现象提出了建议。

  伊里戈扬最终的写作意图,旨在教读者认清日常生活中精神虐待的形式与危险指导受虐者跳出恶性循环,学会自我保护。

  作者简介:壹默了然,专栏作者,曾是媒体人、地产人,现为自由撰稿人。文字里诗意烟火成长简书/新浪微博:壹默了然 微信公众号:壹默了然(yimoliaoran)

  《冷暴力》读后感(五):陌生而熟悉的精神虐待

  我以前就职的公司里,某个team的老板主管的关系很是糟糕

  因为是敞开式的办公空间,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老板训斥主管的场景

  那个老板是富态的中年女人,坐在办公转椅里,把椅子撑得满满当当。她保养精细的白嫩脸上是又大又圆的眼睛,还有一把分贝颇高的尖嗓子。她总是先用混合着鄙视和嘲弄的目光打量面前的人一番,紧接着怒骂开始,极富感染力的声线顿时传遍整个办公室

  而那位主管,是一个典型江南女子长相秀气,性格也可谓温婉。她只是低眉顺眼地站在那里,接受上司喷来的口水,有时一开始会辩解几句,后来就面带苦笑地听着。

  老板见她笑,火气更大,骂声更响。主管也并不生气,只是不敢再笑,把表情转变为凝重,继续低头垂肩地听着。

  我有偷偷观察过这番“沟通”之后两人的表情。老板不耐烦的一挥手,便开始若无其事地玩起手机。主管则保持着凝重的表情回到自己位置,埋头到电脑屏幕前继续工作。

  这样的事,在很多职场都不新鲜,绝大多数人都会以为这位老板是个火爆脾气,最多说他很“凶”,并无他想。事实上,即使在这家大型欧美公司,也从来没有HR出面干涉过这种行为。

  在读了《冷暴力》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这是一种精神虐待。老板是施虐者,主管是受虐者。

  “冷暴力”这个词如今是很常见了,维基百科对这个词的解释如下:

  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及漠不关心,使期待关心的人精神或心理上受伤害,被称为冷暴力。

  “冷暴力”只是精神虐待的一种。《冷暴力》这本书,用一个大众化了的词汇,细致地分析了精神虐待——这个绝大多数人尚陌生的心理学领域。

  精神虐待的具体案例,阶段和表现,施虐者的画像,受虐者的剖析,应对建议,作者把这一暴力行为说的清楚而透彻。

  而读心理学书籍的有趣之处在于,你会对世间的发生之事有更多解读。

  比如本文一开始的那个老板和主管,在书中写的来看,即是一种“暴君式的滥用权力”,是一种“压迫”,而主管“为了保住工作而忍耐一切”。

  而在其它人际关系中,比如夫妻、亲子、校园等等,也是存在的。我们熟悉的“冷暴力”,比如丈夫对妻子不理不睬,老师对学生刻意疏远,都是一种精神虐待。一些50、60后的中老年妇女,开口如飞出一把尖刀,极尽嘲讽轻蔑,这是对对方的一种语言暴力。生活不如意的父母,将怒气撒到孩子身上,贬损、训斥、漠不关心,则是家庭中的精神暴力。而曾几何时mao对于十亿人“在智识或道德上的主宰、影响或凌驾”,不可谓不是精神上的完全掌控。

  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里声嘶力竭的控诉也好,富士康的年轻工人和农村妇女的接连不断的自杀也好,如果从心理层面分析,都是原生家庭或人际关系中的精神虐待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他们的悲剧。

  人的心理,是最复杂最精细也最无解的。身体的疾病易治,心理的疾病难除。精神虐待的恶果,可能伴随受虐者终生。

  “一个人必须心理健全才能保护自己,而不至于处于劣势”。面对精神虐待,作者如是说。

  而我觉得,首要的,是学会辨别。《冷暴力》一书的意义,对于我们普通人,就在于此。

  《冷暴力》读后感(六):沉重的精神虐待

  精神虐待这个词乍一听,很有些沉重的钝感的味道。之所以对《冷暴力》这本书有兴趣看一下,也是因为对精神虐待的一种探究。因为有时候会有些疑惑,自己是不是遇上精神虐待这件听起来挺可怖的情况了。

  身边曾经有个同事,女,看起来娇弱而沉郁,走路悄无声息,不与人多言。头发下垂,眼光下垂。后来陆陆续续听说她的家庭氛围不是特别好,所以情绪总是不开朗。后来有机会试着和她聊起这个话题,想了解一下,为什么这个看起来与世无争的女人,脸上身上有那么多的忧愁。也许是熟悉了的原因,一聊她倒不隐瞒,告诉我,她和自己的父亲,经常一两个月不通话,也不常回家,因为回家后往往因为一件小事就吵起来。她的父亲和很多那个年代的中年人一样,没受过多少教育,蛮横而自私,没多大的能力又大男子主义,从来不懂得怎么关心孩子,遇事也不会正面沟通,这个姑娘告诉我说,生活在这个家庭环境中,她从小就很压抑。后来她和同学结婚了,渐渐的出现了很多状况,两人之间经常一个周不说话,说话就难免拌嘴。丈夫比较自恋,一开口就说自己单位的姑娘如何喜欢自己,自己如何业绩斐然,领导如何器重自己或者领导如何什么也不懂(好像很矛盾,器重自己的领导傻逼?)或者嫌弃老婆如何笨,如何发没用的愁,说没用的话,如何不会打扮,如何做饭难吃……女同事压抑的很,也很没自信,说这些话的时候,她总是怪自己太笨,甚至觉得丈夫埋怨得对,自己做的不够好……

  当时我怎么劝她,开解她效果都不大。这几天看了《冷暴力》后,猛然想起她,觉出这种种精神虐待其实离我们不远。作为一个女性或者一个下属,收到强者的支配实在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所谓施虐者,本身往往性格有缺陷,他们或许是自恋,或许是自己觉得打击别人才能抬高自己。他们习惯于指责别人,尤其是指责比自己弱小的人,而家庭中的妻子和孩子,职场中的下属,往往成为他们的虐待对象,或者精神暴力的受虐者。不要以为这种事不常见,书里举了爱因斯坦对妻子实施精神虐待的可怕的法则,包括ABC三大项9小项的规定。例如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在家里和自己同坐;不能要求一起旅游;说话要立刻回答;不准期待自己的爱等等。

  竟然连大人物都会作出精神虐待这样的事?那普罗大众中的精神虐待岂不是更普遍?是的。作者法国心理学家伊里格扬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她提出了精神虐待这个概念,并写出了严谨的此部专著,呼吁全社会关注精神虐待,从源头着手了解精神虐的起因,分析精神虐待的形式和法国的立法支持,分析施虐者和受虐者的不同心理和成因,严肃地呼吁广大读者正确面对精神虐待,以及遇到精神虐待应该怎么处理。作者用拳拳关爱之心,结合弗洛伊德等前辈心理学家、精神学家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面对这些施虐者,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怎么分析自己是不是遇到了精神虐待,怎么全面剖析精神虐待这人类性格的毒瘤等等。

  书写的很全面,但我之前很少读这样严谨的心理学知识,只是磕磕绊绊地读完了,读后觉得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多看两遍进行消化。虽然精神虐待这个词听起来让人不好受,但实际上,往往我们会遇上这种事,毕竟,像我同事的父亲和老公那样,拥有不健全的人格的男人太多了,社会和家庭中,男人的影响面还是很广,一旦他们做出了精神虐待的行为,往平行里说能酿成家庭的灾难,造成夫妻不和,往长远里说肯定能酿成子女的精神灾难,甚至会影响几代人。我同事的悲剧可以说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失败,但谁都不希望将这种状况延续下去,即使很多人受到过精神虐待,还是避免让自己的精神受到不好的影响,甚至未来让自己从受虐者变成施虐者。

  开卷有益,希望有机会能和我同事说说这本书,即使她看不进这本书,或者看完书还是无力改变现状,但总还是会多一点知识上的理解,或许就多了一份对自己状态改变的努力吧!

  《冷暴力》读后感(七):解析冷暴力——残酷的精神虐待行为

  冷暴力一直都是我不愿碰触的词,它的存在就像是一把刀,随时破开我还未曾愈合的伤疤。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来自人的恶意。

  小学的时候,因为上学年纪比班里的人要小到2-3岁,于是我变成了众矢之的,为首的是班里的某个女生,她因此找到我妈,打听我年龄的事情,即使我并没有说谎,她还是能用零食小吃去贿赂人心,每每谈到年龄,她就可以诬陷我是个坏人,并以此引申其他,比如说我考试作弊,事实上我的座位与她距离千里;或者说我喜欢班里的哪个哪个男生,拜托,我压根就没关注这些好吗?

  即使那个时候我还是有一些知心的朋友,她们也觉得奇怪,为什么那个女生会一直在她们面前说我的坏话,即使是一些不曾存在的事情。

  然而那个女生在我面前却表现得好像是我最好的朋友,所以我时常会陷入困惑之中,到底是我真的不是一个好人还是我其实还不错?

  直到去年,因为班级微信群的原因,她加上了我,我一心软就同意了,不久之后,她要结婚了,她居然还来邀请我去参加她的婚礼。

  What?

  事实上一想到她曾经的恶意我就不想给她任何祝福,所以后来我也没有去参加。

  一直以来,我都不懂为什么会这样子,人与人为什么不能相互尊重?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相互尊重,但是有的人一接近,你就能感受到那股压制、强势、不舒适的感觉。为什么你想取悦所有人,却发现他们都离你而去?

  事实上,冷暴力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时候只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随便打开一个社交网页,输入关键字“冷暴力”,各种新闻或者吐槽都随处可见。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冷暴力只是在你想和他沟通的时候他保持沉默,直到我翻开玛丽教授的《冷暴力》,我才发现其实冷暴力,不仅仅是它字面的意思,言语中的挫伤也是属于冷暴力的一个阶段。

  比如在公众场合下,用幽默与玩笑的形式对你进行言语上的侮辱,用一种模糊不清的方式,“你不觉得你有的时候很蠢吗?”“你不觉得你脸上的这颗痘痘很搞笑吗?”如果你生气并且视而不见,他就可以告诉你的朋友,你怎么这么小气,这点玩笑都不能开?如果你也笑哈哈地拿着自己的伤口开玩笑,他就可以更进一步地中伤你,不仅仅是你脸上的这颗痘痘,还有其他的地方,最后让你奔溃,对他的行为产生剧烈的反抗,在众人眼里,于是你就变成了施害者,而他却成了受害人。

  玛丽教授一笔写穿了冷暴力的本质,受虐者对于施虐者来说,只不过是他进行精神虐待行为的对象,施虐者对受虐者并不存在“爱”的关系,他们对受虐者只有恨或者嫉妒之种种包含恶意的关系,他们的行为就是为了造成对方的不安,使其怀疑自己与他人,而施虐者则掌握着绝对的控制权,他们是这场游戏的主导者。

  在很多关系中,都存在着精神虐待行为,它是比热暴力更加让人受伤,甚至可以摧毁一个人,使其自杀或者做出让受害人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之前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在忍无可忍之后马加爵拿起了棒头锤死了那些曾经欺负自己的室友。

  玛丽教授在《冷暴力》一书中将冷暴力划分了一下几个暴力关系:

  1、 私人生活中的精神虐待

  1.1夫妻之间

  1 .2家庭之间

  2、 职场上的精神虐待

  可见,只要有江湖,就可能存在着冷暴力。只是在很多时候,善良的人总是一忍再忍,而施虐的人却步步紧逼。最初的那些看似若有若无的冷言冷语,一旦开始决定忍让,到最后可能吃亏的还是自己,受害人本着用自己的努力与宽容去改变施虐者,却发现施虐者越来越张狂,而受害人也开始越来越怀疑自己,到底是自己做错了什么?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施虐者使用双重的禁制来达到目标:口头上说一套,举止行为却恰好相反。以此达成了受虐者对自己的怀疑。

  只是很多时候,在冷暴力初期,我们很难认定它会延伸到精神虐待。在《冷暴力》这本书上,精神虐待行为被分为两个阶段,人格腐蚀与公开暴力。第一阶段包括着“洗脑”“引诱”“掌控”“孤立”,在此阶段会使受害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嘲笑与轻虐是施虐者的惯用伎俩。

  我们总是会听到情侣之间的一方说“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次次都在听你说”“你别做了,这点事你都做不好”“管那么多干嘛?”而另一方则是很困惑地询问“我是做错了什么?你给我说,我改就是了。”

  我们有的时候也会听到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什么都做不好,只知道玩,学习学习不好,玩游戏最厉害”“笨的跟猪一样,什么都不会做,只晓得吃吃吃”“什么东西都掉,不知道买了多少次,还没几天就掉了”“你怎么还不结婚?这么老了以后嫁不出去啊”“就说了吧,你看看要不是你当初不听我们的话,你会弄得今天这个下场吗?”

  我们有的时候也会听到自己的上司对自己说“你只是两条腿上的一个洞”“凭你的能力你也能做这件事?”“那只是开玩笑,开个玩笑不会死人吧?”

  当施虐者打着“爱”与“为你好”的名义来控制你的思想,行为,受虐者却总是掉进施虐者的圈套,不停地告诉自己“他这是为我好,良药苦口”“他这不过是和我开玩笑,能和我开玩笑就是真的爱我”……

  情侣之间的冷暴力最好的处理方式不过是分手、离婚,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冷暴力却有着隐性乱伦的可能。玛丽教授在书中举了这样的例子:

  1、 母亲向12岁的女儿诉说丈夫在性方面有哪些缺点。

  2、 父亲与情人约会时让女儿在车里等待。

  以上的行为都会促成危险的共谋氛围。

  只是当我们面对冷暴力的时候,又该如何做?

  《冷暴力》一书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参考答案。

  不外乎是在冷暴力初期保持冷静与理智,让自己免受于施虐者的陷阱。法律援助以及医生的指导,行动与心理上的对抗等等都是对待暴力的方式。

  这又不禁让我想起很久之前看见网友说的一则故事,他的一个表姐与邻村的一个有钱人结婚了,却在婚后发现丈夫有家暴行为,而自己的婆婆也劝慰自己忍着,她寻求娘家人的帮助却遭到批评,于是只好自己行动了,在吃饱喝饱睡足之后,丈夫又想对其进行家暴,她拿起菜刀以此自卫,却砍伤了公公,从此之后,他们家再也没有了家暴。可见,行动上的“以暴制暴”有的时候也不失是一个好的办法。

  只是如果受害者长期遭受了冷暴力的袭击,重建尊重却不仅仅需要施虐者的帮助,也需要受虐者的勇气,我们都喜欢那种天真纯净的人,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却遭受过创伤,无论你曾经是受害人还是施虐者,《冷暴力》都值得去读一读,或许本书,就能解决长期存在在你心里的疑惑。

  《冷暴力》读后感(八):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该当受此惩罚?

  精神虐待是一种冷暴力,不同于身体虐待,这种行为可以伤人于无形,不留痕迹,难以界定,但会给受虐者的心灵造成极大的摧残。

  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这位法国的医学博士首次在《冷暴力》中提出了“精神虐待“这一概念,作者着重介绍了职场、家庭和婚姻中出现的精神虐待。莫不要微笑摆手说:贱人就是矫情。这种精神虐待已经深入到社会的边边角角,阴暗中发酵,只等一击必中。

  前段时间四川小斯高考后自杀了,遗书里这样写着:我的尸体要么烧了、要么扔了,别把我带回家!死了,我的心自由了。”“真正的我只活在我心里”“我宁愿从未在这个世上出现过。”

  在福州这边也是有点什么事情就打,考98分都被骂,吃饭打嗝一耳光打过来,夹菜姿势不对也一耳光打过来。

  我爸说我骄傲,真是可笑,我一直很自卑,个子矮,穿的衣服不好,听他们说的事,我一件都没听过。反正我越来越自闭,心里越来越......说不出来的感觉。反正我觉得我自己很不好,除了成绩!

  但我只要待在家里或者和他说话,我的心里就高兴不起来。再然后,我发现我活得没有任何意义。

  该是怎么的伤痛才会写下上面的文字,直击肺腑,令人扼腕。

  弗朗斯在书中家庭板块中曾这样说过:施虐的父母并不会真的动手杀死孩子,只是会不断贬损他的人格,直到孩子变得一文不值,宛若不存在。

  父母借此虚伪地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孩子却丧失关于自我价值的仪式。“当暴虐发生在家庭里,造成个人绝望,虐待便达到目的,让人感觉失去灵魂,仿佛行尸走肉。

  小斯的父母并不知道自己平时的行为属于精神虐待,或许因为父亲幼时的经历、或许因为平时生活的不顺,但这完全不能成为小斯承受的原因。家庭中的冷暴力是隐私的,不被公开的,孩子们在这种隐形变态的暴力中成长,然后又将其传给下一代,以此循环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令人揪心的存在。咪蒙公号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征集:父母伤害你最深的事情。其中有个网友的回复让我震惊。她说大一时谈了恋爱,还没有一个月男朋友就出国了,后来异国恋三年,好不容易大四没有那么多的课便想去探望男朋友,征求父母的意见时,妈妈坐在电视机前,凉凉地说:“怎么,网恋不够还千里送B啊,妓女也没你这么廉价的。”网友回房间哭了一整夜。

  一句话并不能说这位网友在家中受到精神虐待,可是以管教之名对孩子轻则刻薄侮辱、重则大打出手的家庭实在是数不胜数。

  无痕迹、不流血、没有尸首,失去灵魂的孩子们仍然活着,一切如常。

  2017年1月6日,在湘潭纳帕溪谷小区一母亲携两幼子,从十三楼跳下如流星般陨落,无一幸免。这位母亲在手机备忘录中同样留下了长长的遗书,控诉了她在这个家中受到的种种不公。即便这样,依然有很多网友辱骂这位妈妈不应该带着孩子去死云云。

  当时的自己愤怒至极,也曾在公号中写过一篇文章,站在社会道义上并将矛头直指死者的丈夫,我也一直以为死者做出如此极端的背后是因为抑郁症,可是看过《冷暴力》后,我才恍悟这位母亲抑郁症的来源—精神虐待。

  在遗书中她这样描述自己和丈夫的婚姻:什么叫三观不合,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和我的原生家庭,与我丈夫及他的原生家庭三观是完全不合的。一方简单随性,乐观。一方事逼,复杂悲观。

  丈夫要求家里所有东西干净,一尘不染,衣服必须折的和商店一样,东西必须分类规整,连吧台上给小朋友泡奶粉的各种水瓶奶粉罐都要摆放整齐,不然就是我不爱干净,邋里邋遢,乱七八糟。

  试想在四个大人两个小孩并且一百六十平米的房子里能达成上面的标准是有多难。女主的战战兢兢,男主时不时的苛责和嫌弃,将本应该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变成了死寂般的地狱煎熬。

  我丈夫不会玩我的LOL,我玩他的坦克游戏总是被他骂的没有一点心情继续。他不会跟着我一起看外国电影,我也没有耐心陪他陪他一起刷抗日连续剧。没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连说话都不会出现粗口和猥琐的段子。

  家暴、讽刺、人格个尊严的践踏,每一条每一句都像发酵剂,再加上抑郁症的助推,终究是酿成如此惨剧。

  《冷暴力》中有讲到夫妻间的精神虐待:精神虐待的手法十分细腻、不着痕迹,旁观者容易将其解读为两人之间单纯的冲突或“打情骂俏”,实际上那是企图在精神上甚至肉体上毁掉另一个人,而这种暴力的企图有时的确会得逞。

  精神虐待的关系必须要有过于忍让的伴侣才能发展下去,精神分析师常将这种忍让解读为伴侣可从这种关系中获得某些好处,而这基本上是一种不自觉的自作自受。

  因为不再忍让,才会结束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她觉得留下孩子会让他们遭受她所遭受的痛苦折磨,或许也会再将这种虐待施加给以后的伴侣。

  或许极端、或许偏执、或许正确。任何人都没有立场去诟病一个饱受折磨的人所做出的选择。

  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方远征极近变态的表演,家暴逐渐被认识被批判;从张国荣乔任梁的死,抑郁症也渐渐的走进视野,人们忽然发现周围有很多的抑郁症患者,他们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而精神虐待,却鲜少有人提及,尽管它是大多数家暴和抑郁症的诱因。

  精神虐待行为的目的是要造成对方不安,使其怀疑自己与他人。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施虐者就会不惜使出各种手段,包括说谎、无中生有、冷嘲热讽等。

  我也相信每一个人都会碰到上面所说的种种,但最可怕的是没有人把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定义为精神虐待,也正是这种忽视和漠视,冷暴力才会如跗骨之蛆紧紧的缠住那些被黑暗所吞噬的人。

  有解决的方法么?有。

  弗朗斯在书中给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法:在遭到精神虐待者的折磨时,要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停止为自己辩解。任何解释和辩护只会使受虐者陷得更深。

  离开施虐者,任何妖娆的毒花离开土壤只会枯萎。

  当然,冷暴力无疑是庞大的,一本书也不能全部囊括,我仅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文字能让大家清醒的认识它。伤人于无形、不留痕迹、难以界定,如果你正在遭受这种痛苦,请尽快远离。也希望大家心中永远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该当受此惩罚?

  《冷暴力》读后感(九):无处不在的冷暴力不容忽视

  提到“冷暴力”这个词,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个词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用语,感觉比较陌生很少见。但是,当我告诉你关于冷暴力的一些例子之后,你可能就会改变看法了。

  在生活中,冷嘲热讽,贬损人格,回避正面争吵的配偶;话里有话,攀比打击,热衷挑拨离间的朋友;全面控制子女私生活,拒绝直接沟通的父母;抱团孤立他人,背后中伤,损害名誉的同事……这些人你可能没有都碰到,但是想都不碰到也很难,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正在实施冷暴力。现在,你还觉得冷暴力很陌生很少见吗?你还觉得冷暴力很遥远吗?

  其实,冷暴力很常见,也很普遍。伤人不见血的冷暴力广泛存在于婚姻、亲子关系、职场和社会中,施虐者披着关系亲密的外衣,肆无忌惮地渗入受虐者的生活,使其成为自己精神虐待的猎物。法国《商业文摘》曾评论冷暴力这种精神虐待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心理谋杀,这类现象比你想象还要普遍。

  为了让大众了解冷暴力,让受虐者认清自己的处境,跳出这一恶性循环,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写了一本书《冷暴力》,这本书首次全面探讨人际关系中的精神虐待行为,让无数受虐者如梦初醒的经典之作,盘踞法国畅销榜50周,被译为24种语言。

  《冷暴力》的作者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医学博士,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心理治疗师、被害人学专家,曾在巴黎第五大学任客座教授,专攻精神暴力行为,主要研究职场上的精神虐待。她曾数次作为嘉宾出现在法国的电视节目上,并积极推动法国针对职场和家庭内部精神暴力的立法进程,这本书也是伊里戈扬的代表作。

  本书首次提出了“精神虐待”这一概念,它广泛发生在婚姻、家庭和职场中,施虐者通过拒绝直接沟通、言语歪曲、讽刺、嘲笑、轻蔑、否定人格等常用手段来欺凌、控制受虐者,摧毁其自尊,改变其思维方式,使这种关系持续下去,让受虐者无法逃脱。这类冷暴力现象并不如身体暴力明显,只会让受虐者有苦说不出,一味检讨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伊里戈扬探讨了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精神虐待的不同阶段、施虐者的主要手段,并站在施虐者和受虐者双方的角度做了详尽的分析。之后,她阐明了精神虐待的短期和长期后果,并分别针对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现象提出了建议。

  《冷暴力》这本书针对夫妻与家庭的实用建议为:

  调整应对方式:受虐者应认清虐待的过程,并明白自己为婚姻或家庭的冲突负全部责任是不合理的,再来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受虐者必须放弃容忍到底的思想,实施自卫,不要为其所害。

  行动:由于受到掌控,受虐者到目前为止一直过于委曲求全,现在必须改变策略,坚决行动,不畏冲突。

  心理对抗:为了从心理上对抗虐待行为,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只要有一个人表达信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使受虐者重获信心。

  法律介入:基本上,法律干预是唯一的解决途径。客观地运用法律,可以让外人看清事实真相,并向施虐行为说不。

  《冷暴力》这本书针对职场的实用建议为:

  调整应对方式:假如你觉得某个人或某些人持续的敌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使你的尊严或心理受到伤害,这极有可能就是精神虐待。理想的对策是尽快应对以免落得辞职走人的下场。

  在公司内求助:为及早有效地打击虐待行为,受虐者首先必须在组织内求助。在规模够大的公司,你一定要先向人力部门求援,如果人力部门不愿或不能帮忙,受虐者应去找公司的医生。

  心理对抗:一个人必须心理健全才能保护自己,而不至于处于劣势,所以受虐者必须尽快恢复判断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行动:在职场上,你必须要自我辩解,并尽可能明确任何不确定之处,您必须不厌其烦地回应对自己不利的沟通。

  在《冷暴力》这本书里,伊里戈扬通过大量案例探讨了冷暴力的各种表现形式与危害,详细剖析了施虐者与受虐者的特点与关系。精神虐待是一种冷暴力,不同于身体虐待,这种行为可以伤人于无形,不留痕迹,难以界定,但会给受虐者心灵造成极大的摧残。本书的意义也正在于对这种现象作了全面、充分的解读,并提出了应对方法,并呼吁大众都能关注冷暴力!

  《冷暴力》读后感(十):拒绝冷暴力,为了自由而战

  当我们想要主动摆脱一个人或一件事,首先一定是我们的大脑或者是内心深处有了一种自我主张,有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但如果你无法主动产生这种自我主张和自我保护机制的时候,遇到恶意时,又怎么可能主动摆脱的掉呢,这种“不知不觉”的伤害蔓延在你每一根神经中,终日反复折磨你,因而你将表现出焦虑、暴躁、愤怒、不自信、内疚等痛苦的情绪反应,但仔细回想每一处细节,你却找不到出现问题源头,犹如一头任人宰割的困兽,除了嘶吼,束手无策的感觉,让人绝望。 以上的感受是我前三个月生活的真实写照,直到读到这本书,有苦难言的我,才知道原来我经受的这一切是一场充满恶意的暴力,有人知道自己在经历什么,但没有勇气去改变如此折磨的困境,而大多数人还没顿悟自己的处境,像舵手在一条遇到风暴的小船上,努力调整着航向,却离安全的港湾越来越远,他一直在苦恼如何调整航向,岂不知这条船已经破败不堪、四处进水,在不弃船逃走,会有更多危险发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