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间的果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时间的果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07 21: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间的果经典读后感10篇

  《时间的果》是一本由黎戈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的果》读后感(一):时间的果,生活的树

  此刻阳光已经洒进窗户,照在我的脸上,远处传来鹧鸪的声音,我爬下床来,热了牛奶,拿出放了很久的月饼,生硬,泡在牛奶里,却是刚刚好的味道,觉得当初买一套碗具真是正确选择

  一直不知上海的天何时亮,起床最早也是七点钟,周日这天却醒的很早,才六点半,我拉开窗帘看看外面,终于第一次看到了上好的清晨,天蒙蒙亮。于是回到被窝,却再无睡意,从昨晚开始读《时间的果》,便不忍放下。

  昨晚浏览豆瓣时,我才惊觉,其实自己没有读书很久了,豆瓣的年度书单,我竟是一个都没听过,还狂妄地宣称自己是爱读书的人,买了kindle竟也是闲置。当看到其他人的年度读书报告时,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无知匮乏。原来他们的2017那么充盈。

  现在偏爱散文,自传,而非小说,黎戈的《时间的果》是一部散文集。她写叶嘉莹是她的诗歌启蒙老师,她写西西在空闲时缝布熊,她写自己的日常,逛夜市,一口锅,一个紫砂壶,一支铅笔,从女儿礼物父亲的去世,她生活在南京,那个路边都是梧桐城市,极静极美,她的生活是不出南京的。她也喜欢是枝裕和,他的电影总让我感到一种细细的温暖和生活的热度。她读的书我似乎都没读过,那些陌生作家作品反而增添了独特魅力。我已经很久没有接受文学的给养了,这种给养是让人不至于枯竭,在匆忙生活中让我能够继续向前。

  书真是会带给人一种愉悦,我仿佛很久没有体味过这种愉悦了。深陷在失恋痛苦中,我一直在咀嚼痛苦,我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微笑抑郁。现在想来,我只是没法一下子适应变化。而生活总是在不断地坍塌和重建,最终我只能捡拾到一些记忆碎片罢了。时间是果,生活是树,大抵如此。

  《时间的果》读后感(二):活着,像棵树一样

  现在的自己,有了更多独处的时间。空闲的时候看看书,写点儿零碎文字天马行空地神游,打发着看似富裕的时间。

  只是,有个问题一直不知道如何解决。书看多了,人就活得太虚,满脑子不切实际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自己的现实生活似乎并无太多建设意义为此,看书时,刻意多看一些知识性的工具书,而散文、文学性的作品,只是作为调剂,大脑疲乏时拿来看看。本以为,这样已经让自己平衡。最近,就这样调剂着读到了黎戈的《时间的果》,却让我有了很多新的收获

  在豆瓣上关注黎戈已经有一段时间,可读她的书,这还是第一次。这第一次,就被其雅致恬淡的文字吸引,更惊叹于她的博览与坚持

  《时间的果》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树状的幸福》是她文艺评论,后半部《根岸》是她写日常生活的散文。黎戈的文字风格在评论和散文里没有太明显的分界,都是清丽而精到的。偶尔有点文人的“强调”,也无妨大碍,不会让人反感。有人说,黎戈的文字适合追求情调的“小资”看。她的其他书作我没看过,单看这本《时间的果》,我看到了黎戈如一棵树一般,扎根于文学,汲取营养努力让自己枝繁叶茂

  意外的是,黎戈这样一个以文学作为“生命承重的结构部件”的人,却是日常生活的虔诚信徒。这,是我万万不曾想到的。

  之于热爱的文学,她更信奉“日常生活”。从她的评论中,很少能看到总结性的话语,更多的像是把虚拟的文学、电影只能够的世界与日常生活融合,再以散文语言表达出来。的确,黎戈努力地寻找着生活虚拟文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平衡。她在文章中反复提到“与日常生活”的贴合度,不断探寻日常生活之于生命的意义。

  在《宛如散步》中,她写道:“我是无神论者,但是,如果有什么在我的生命中接近信仰,那就是日常生活。”

  正是这样的信仰,让她用最大半径生活,练书法,画淡彩画。她写树,写锅,写夜市,写窗外山头的云朵。一切被我们日常忽略的东西,都成了她匍地而行所发现的生活“遗珠”。不仅在散文中,在评论文章中,她也以此丈量,将目光注视在这些日常具体动作中。

  在《心的归巢》中,她如此解读:“在电影里,女孩通过酷暑严寒中的劳动,复制妈妈做的菜,缓解了被弃的伤害,最终获得内心的修复。”这种通过实相来打捞过往方式,是她所喜欢的,也是信仰所在

  散文《日常生活颂歌》中,她写街头可见的女性步态:“每个结结实实过日常生活的人,步态里都有种重力感。这让她匍地而行,无法飞行,却让她被承托,可落脚。对于我,这重量,恰恰能化解过度精神化的虚浮。”

  看到此,也就明白了。难怪她的文字可以观照日常琐碎,可以把文艺评论像小说一样情境重建,也能将烟火日常与文艺绵密的文字熨帖合一。

  也有人说,黎戈的文字充斥太多女性化语言,对事物的观照,细节太密。而我,觉得她的文字并非全然如此。她的文字丰腴的皮肉之下,也有遒劲骨骼

  “看《我的母亲手记》(我评论的是小说,不是同名电影),井上靖写老年痴呆的母亲从生病到死亡的一段历程。它的好,是被它的‘不好’养着的。”这是《这就是人生开篇第一段,黎戈用一句话点出核心主旨,也用这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逻辑关系,更是用一句话开启了整篇文章。

  看到这样的文字,我以为黎戈应该是文学科班出身典型学院派。直至看到后面的《记忆的折痕》才明白,并非如此。黎戈高考失利后,便寄情于文学,凭着自己对文学的饥渴和好胃口,一边打工,一边自学,立志成为博览、博学的人。从十八岁开始,她每日晨读、夜读,才有了她现在对文字的敏感与思辨。

  而这样看似不可思议的坚持其实都归于她的“定”。如果说对“日常生活”的信仰,是她这本书的主题,那么,“定”,就是这主题的核心。

  她说:“心情不好时,我常去山里看树,树这个意象,给我鼓励之处在于‘定’。它没有抵达某处的焦虑,它自身所在即是归宿。”

  黎戈的“定”,是扎根文学中,每日读近十万字的不弃,也可能是她对安稳日常的追求。从文章中可以了解,她的生活一度陷入风浪天天法院,日日恐慌难眠。这“定”,也可能是她对日常生活信仰的原因吧。

  黎戈以一颗“树”的姿态,解读生命,理解自己所信仰的日常生活。她认为,“最好的爱,也不过是内心同质的两个人,定于业,定于爱,定于一”。她也以“定”来应对日常生活的风浪。“重心扎实,不摇晃,是每个女人一生的必修课,你做到了,则可应对一切。”

  而这所有话语,她不仅是讲给读者听的,也是说给自己的。黎戈的“定”,是她十八岁时对文学的“初心不改”,是用自己内心最大面积的“真皮层”感受日常生活,让自己有所承托。这中间,或许有她作为母亲、女儿的责任,更多的应该是她生命的基底。

  看这本《时间的果》,我借黎戈的文字学习,重新发现生活对于自己的意义,期望自己也能以“树”的姿态活着,本身即是到达,不追逐,不焦虑,定于生活,枝繁叶茂。

  《时间的果》读后感(三):“淡淡的处世,浓浓的个性

  给一个职业书评人的作品写书评,其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因为她太懂得怎样去占有资料,怎样经过不厌其烦的精细处理,再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后,发生奇妙化学反应

  她不惜力气,读一本书,会把与之相关的作家生平、生活背景,以及一切相关的书都找来细细研究,再用细节和事件来作为骨架支撑,穿上自己理解和归纳的外衣。比如写不那么知名的梅·萨藤,就要把她四本日记里的有效信息尽量扫罗搜集,“像剔蟹腿肉做狮子头一样,努力写下”。

  也因此,她的论断与评价并非空中楼阁,而更像是合理穿插在景观中的指示牌,清晰明了、恰到好处,也有着一步一步循路而来的自然流畅。自己费力才能让读者不费力,这是她的观点,也是她身体力行的行文手法

  黎戈的这些读书与写作态度,都让人在评论她的文字时,也很难生出怠慢之心。

  “每天,我对着书本的时间略等于一个正常人工作时段,至少八个小时”,“我写文章特别笨,从搜集材料到信息处理,每个字都是一脸倦容,长途跋涉来到我笔下。”

  我相信,所有看似的“信手拈来”,其实都是这样长途跋涉而来的。

  她很幸运,或者说智慧。不像很多作家,对于生活缺乏真实的触感与浓厚热情,也没有应对日常琐碎的耐心能力。就像她笔下的茨维塔耶娃或奥威尔,要么天生厌恶日常生活,蔑视物质不喜欢家务,收拾房间;要么因为对文学的高度聚焦而“重宏观,轻生活,厚此薄彼”。

  也不像另一些作家,将生活的重量部分或完全地压在身边人的肩上,比如托尔斯泰之于他养育13个孩子、还要照顾一个大农庄和为他抄写21000页手稿的老婆。而黎戈呢,“心上时时负着孩子的冷暖丈夫衣食,家里大大小小的日用开支调度”,她是直面生活、负重前行的,有着自己的勇气倔强

  “对尘世烟火的热恋,对精神世界绝美风景的渴求,这两者,在我心中角力多年,终于拧成一股狂奔的热力。”

  黎戈找到了两者最细微精准的平衡点,既保留了敏锐丰沛的激情才华,也并没有因此就鄙薄朴素日常的一地鸡毛,而是从中提炼出细微的美感,再把这些“金粉的微粒”,锻造属于她自己的金蔷薇

  也许这源于她对于生活与文学的深刻认识,不是把两者割裂,而是把它们看成互为因果互相升华的:“生活即文学,早晨六点开始读书,这就是我的生活,读四个小时之后停下来做家事,洗一个碗,看窗外的椿树长出新芽,那也是文学。”“生活滋养文学,文学烛照生活,这是一个完整流动能量环,缺一不可。”

  她的文字有一种美学和锐度上的冲击力。如瀑的诗意丰富的通感、广博的识见、税利的视角,这一切混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黎戈”味道。

  她会动用味觉来形容某一类作家:“薄荷味的作家有库切、奈保尔和毛姆。精确的辛辣,低温,一口毙命的快感,鲁迅是薄荷药膏。张爱玲是薄荷茶。亦舒是薄荷香水。”

  为不同作家赋予不同的底色:“海明威永远是最活跃的那块光斑,就像塞林格永远是最霉湿漉的暗斑一样。”

  写托马斯·沃尔夫,“话真多,肥肉部分太多。一段话的核,可能要包在十个胖句里。村上可能是八个,契诃夫是三个瘦的。”

  这种时候,她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高手,没有多余废话,寥寥数笔手起刀落

  之间,就把人钉在了该有的位置上。这种功夫像海明威,也像木心。

  她和木心骨子里其实也一样,都被文学的巨大美感所攫取和浸,为之沉醉和满心喜悦。木心曾对“风格”做出自己的定义:“敏于受影响,烈于展个性,是谓风格。”而黎戈,就是这样一个有“风格”的写作者

  黎戈的书里有很多树的意象,她所喜欢的,是树的枝梢扬入苍蓝广袤的天空,而根系又牢牢深入泥土缓慢地、一点一点变化和成长踏实与静意。就像葡萄酒一样,在自然和生活的阳光雨露中慢慢成熟,不争不抢,不急不躁。

  “她有一个自己的繁华世界,从静与拙里生将出来。”

  《时间的果》读后感(四):黎戈的出世与入世

  黎戈的出世与入世——读《时间的果》

  文/凡悦颜

  黎戈, 70后,一个温婉的南京女子。读她的文字,你能读出她出世的洒脱,与入世的熟稔。在我看来,她是从烟火人间里走出的一个定于心的人。

  对黎戈的了解,大都来自她的精选随笔集。《因自由美丽》、《各自爱》以及这次的《时间的果》,皆是收录黎戈的文艺评论和日常随笔。《时间的果》分“叶舟”和“根岸”两个部分,前者主要是文艺评论,也是她抛开芜杂、深入作品的出世心;后者主要是日常随笔,也是她跳出作品,将知识迁移到生活的入世情

  黎戈读书,广博且有序,正如她自己所言,阅读由几本开始,逐渐向边缘扩张,而后上溯深入。她评论作品犀利、贴切,每位作者就好像是她熟悉朋友,对他们的特点、偏好乃至生活日常都了然于胸

  读黎戈的文艺评论,是一种享受,它们像通识一样开阔眼界,又比通识多了些许人情味。作者擅长另辟蹊径,从而引发读者更深入的思考。比如世人惯把帕斯杰尔纳克与马雅可夫斯基并举,而她偏暗暗比较他和茨维塔耶娃,而后从时代背景、家庭背景分析他们惊人的通感能力,还有他们都因音乐留痕,在诗歌中有所显示。

  与此同时,黎戈善于总结,她能发现作者和作品的某种相关性,然后用一根无形的线串联起来,让读者一目了然。比如她读《京都三部曲》,进而探讨“京都”,然后将寿岳章子笔下的京都和林文月、舒国治他们的做对比;写奈保尔的游记型人格,就会将之放入时代、家庭背景做说明,甚至将陈丹燕、村上春树等较成功的游记作者进行特点概括;她讲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植物,读者就可以延展到很多俄国作家的作品,由此便对《树号》里反复出现的白桦树,《樱桃园》里的樱桃树加深了一层认识。读者好像在跟着作者做游戏,先说出一个关键词,而后接龙说出与其相关的,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

  《各自爱》中有一个系列专门探讨苏俄文学,俄国作家的书房、俄罗斯盛产回忆录等,这些带有时代烙印的典型特征经作者一归类,便加深了读者的理解。在本书《寿岳章子:温暖牌回忆录》和《哀伤软着陆》中,作者将俄国文学与日本文学对比,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如果说俄国文学的迷人之处,是哪怕最卑微的小人物,在饭桌边一坐,就可以谈灵魂,那么日本文学的迷人之处就是,作为温暖感情的集散地的饭桌,本身即是灵魂)。

  在“根岸”部分,黎戈用行动宣告“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作者的随笔,大都由生活而来,经过升华,再回归到生活中去。一次读书会,一次阅读被中断,甚至一次下楼看见树被砍,都可以成为作者的创作来源。生活不会偏袒任何一个人,包括作者,她在孩子受伤住院、母亲接近失明、老公债务纠纷甚至父亲癌症去世之后,仍然捧着一颗最赤诚的心,将爱与善播撒。

  经过岁月的洗礼,黎戈拥有了一颗看透世事的玲珑心。她说,道理可能二十岁就明白,但把它落实到位可能要靠岁月的磨蚀和累积的伤害;她说,读书的价值在于敞开心灵,动用全部的生活体验,与书发生内心的反应;她说,阅读如同成长,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能性急,定于心,所有积累起来的努力,总会有时机成熟的一天,等待我们收割。

  “时间的果”于我们看来就是作者经由努力结出的硕果,而在黎戈看来却多了一层爱,像《小王子》中被驯养的玫瑰和小狐狸一样,她与读书、生活建立了情感联系,最终达到了一种平衡。

  《时间的果》读后感(五):当我不知读什么书的时候,我读黎戈

  黎戈的书评散文,很多的阅读感受是从她自己的生活出发,再在阅读中与作者相遇,或是从阅读出发,再在生活中升华。不管评的是多牛的作者、多绮丽和宏伟的书籍,她写起来,都有办法归结到作者或是自己的生活细处。非常落地。所以我爱看。

  比如,她喜欢散步,便在阅读中遇到写散步的永井的《晴日木屐》,又遇到写散步的泉麻人的《东京昆虫物语》、林将之的《叶问》。以一个点一条线,关联到几本书,几个作者,铺陈开去,又不跑偏。真有本事。

  比如她有段时间迷恋雪,就读一堆旧俄文学,有段时间迷恋日本的手工艺,就在阅读中迷上日本生活美学,发现日式美学契合她的人生观,就写“搞精神工作的人常会进入一个误区,他们总想穿过具体的生活而直达理论,把手握理论当成获取生命真谛,其实,正是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劳作,匍地细节甚至日常器皿中(也就是理论人想要越过的东西)里,生命才慢慢长出了它的形状。 ”我因此跟着她读了三谷龙二的《木之匙》和《日日器物帖》。

  又一阵她读自然文学,我也跟着入了程虹的《宁静无价》和《寻归荒野》。

  以一本书籍抵达另一本书籍,以一个作者抵达另一个作者。仿佛她认识了一些人一些事物,然后再把我带到这些人事物跟前,同样是社交,但通过阅读的社交节省了生活中那些推杯换盏、说来说去的力气。这样的阅读方式真的挺好,多一层专业的过滤和确认,她的书评散文象一个缓冲地带,让阅读产生一份亲切,也更容易读进去。所以这几年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知读什么书不知哪个作者好时,就去翻黎戈的书和微博。

  很多人是不读书评的,讨厌剧透,我也是。而读黎戈,你肯定读不透具体哪本书,

  在我知道的人里面,她综合分析书籍的能力最强。平常看到的多是一本书的书评,能够像黎戈这样在浩瀚的书海中,横向、纵向、跨越古今、东西的比对的人真是少见。

  她读法国亨利-皮埃尔.罗什《祖与占》、《两个英国女孩与欧陆》,知道大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将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她会把两个人合并成同类项,共同点是“非常爱女人,长于暖昧”,说“特吕弗遇到罗什,两人的暧昧美学终于结出了果实”,我特别爱看她这样结网式的归纳。一下就让我对同款的两个人产生了兴趣。阅读的欲望就此点燃。

  她的这种能力来自她对阅读的热爱和勤奋。正常情况下,她一日阅读10万字上下。我想,在她不读书的时候,所有的思考也是文字式的,思考最终也变成文字。

  她也说自己是个文字人,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是文字。“当我经历一件事时,心中常会产生某种微观反应,但是,一直到我能用文字把它理顺和表达出来之前,我心里都会鼓胀着一种茫然、有悬置感”,“无机的文字,架构了我的有机世界”

  我爱读她的书评散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能同时读到她这个人。在书评中见到她生活中发生的那些扯蛋、过不去的事,也在书评里读到她的成长,每一次提及都很具像、很贴地。不少作者的文字是和本人切割开来的,文字是文字,自己是自己,明明是很落地的事情,读起来却是飘的,没有附体。黎戈却越写越生活,越写越自我,这正是我这几年一直跟随她的文字的原因。

  去年,我有一次去南京拍摄的机会,尝试通过网络约了她在先锋书店见面。她欣然应约,还为咖啡、点心买了单。她的朴素、书呆子的气质,都在我意料之中,但她为人的普通却在我意料之外。旁人绝对看不出我们是读者与写作者,偶像与粉丝的见面。记得她一直眨眼睛,肯定是书看太多,用眼过度导致。看着怪心疼。当时陪我同去的朋友宏凯,刚从做了十多年的图书出版界退出,她俩有圈内共同熟知的人,所以话题更多。我则甘当个粉丝,坐在偶像边上就很满足。

  两周前,我为她寄去赵洁老师的文创周边——四只印有小豆豆图案的碟子。今天,收到她赠送的还没完全上市的新书《时间的果》。一如当年读她的《私语书》、《一切因你而值得》《因自由而美丽》那样,一字一句,都仿佛写字的人就在跟前。这种“见字如面”,就是她文字的魅力。

  《时间的果》读后感(六):期待已久的黎戈老师新书即将上市了! 快了 快了

  《时间的果》是作家黎戈的全新散文随笔,近日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黎戈,70后作家,原名许天乐,南京人。嗜好阅读,平均日阅读量在两万字左右;勤于动笔,凡经她眼、耳、心的事物,皆能入其文。黎戈文风自我、恬淡,且文辞雅致考究,颇具趣味,作品常发表于《人民文学》《今天》《鲤》等刊物,因其极具辨识度的文风,收获了许多忠实读者。迄今,黎戈著有书籍《一切因你而值得》《私语书》《因自由而美丽》《静默有时,倾诉有时》。

  《时间的果》延续了黎戈以往别致考究的文风,同时也多了一些经由时间酝酿出来的,更为耐嚼的意味。这本书分为“叶舟”和“根岸”两个部分,“叶舟”收录了作者的文学艺术评论:帕蒂斯密斯的致青春、永井荷风的慢走慢爱、爱因斯坦的血肉爱情、奈保尔的无寄……这一部分作者分享了自己关于文学和艺术方面的独特体验与深切感悟。到了“根岸”,作者将笔头瞄准日常生活:一幅眼镜、一支铅笔、云的名字、一口锅……这些最平淡的日常,在黎戈的笔下总显出别样的玲珑趣意。“叶舟”是旁观他者,“根岸”多是对自我的体察和拔节。

  quot;物质的清减,独处的孤寂,都是我為了得到自由而乐意支付的代价。"黎戈以人生来观照文艺,以文艺来滋养生命,她的生活和文字是统一的,自洽的。

  大量的阅读,使黎戈对中外古今的文艺人物和事件信手拈来,随便就能洋洒洒一篇她的独到评论。黎戈的评论没有让人望而却步的学术气息,而是纯粹建立在自己的阅读体验之上,所也因此比较亲近,也让读者多了几分代入感。读黎戈的文字,不仅能从中收获大量关于艺术和文化的信息,还能玩味她遣词造句的趣意,许多文字经由她的重新搭建,就瞬间“黎戈风”了。比如这句:“我常常想起一些人。没有想念那么黏,没有想望那么热,只是稀薄的想起。” 比如这句:“一个以真皮层去生活的人,才会嗅到花的香,看到云的出岫惊觉雨水的冰凉。”再比如这句:“刻薄像烟熏妆一样,是有技巧的。一定要有足够的知识面,语言和笑点掌控力,才能踩好那个穴位。”比喻别致,形容灵动。

  黎戈能赢得读者以及同行的喜爱和关注,是因她把阅读凝结成了思想。她把从阅读中获取的养分,吸收再加工,然后把其中的精华再传送给读者。书并不应该是一站式的旅程,可惜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或者是兴趣,把读过的文字和故事转化成自己的一部分。黎戈做到了,她能总结,能分析,能欣赏,能批评。

  黎戈不仅影响着她的读者,也影响了同时代的一些作家。许多认真写字的作家,都不吝啬表达自己对黎戈的欣赏和喜爱:

  张悦然:她能够看到事物最细微的部分,可以把情感放在一颗尘埃上。

  韩松落:黎戈可贵之处,在于她给我们看到她如何成为一个“真人”。像《聊斋志异》中人,四处撷取气味、颜色、故事,努力沾染体温、画面、他人的历史,既世俗,又超然,既贪欢,又不忌惮刀锋之险,只为让自己画皮下的心,最终变得有血有肉,并透彻觉醒。

  苏枕书:喜欢黎戈,是因为她低调、勤奋。这是作家的理想状态。正如黎戈自己所言,“随着时间的逝去,你知道有什么变重了,长成了”。所以她值得读者的期待与喜欢。

  在当下一片喧嚣的图书市场,黎戈以挚诚的态度和缓慢的步调,记述着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深度日常,这是一种可贵的“文人的自我修养”与自我探索。

  “随着时间的逝去,你知道有什么变重了,长成了”。黎戈和她的文字一起每日成长,慢走慢爱,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时间所给的最好的结果。

  《时间的果》读后感(七):无霜亦无尘

  来自读者:秋天的daisy

  我喜欢黎戈,但我其实对于她个人的背景了解得很少很少。又因为读过她的两本书,刚好都是恬淡清净的文字,极少提及她自身与家庭。 我一直以为能写那样文字的人一定是在管教极严、学术氛围很浓厚的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名媛闺秀。 读了《时间的果》才发现,她的成长环境完全颠覆我的想像。少年时,她父母不和,导致她成为问题少女,逃学,父亲酗酒,她和母亲不得已离家出走。婚后,她又被丈夫连带牵扯入漫长的经济纠纷诉讼,自己百“病”缠身又没有确切的病因,女儿出交通事故,父亲身患绝症……半生不到已是一部血泪史。 如此痛苦、戏剧化的人生,能活着已是顽强。偏偏她还活得比旁人清丽脱俗,像一棵参天大树,任风雨吹袭亦牢牢抓紧大地。虽有枝叶剥落,但稳健如钢。相比之下,那些单为事业失利、婚姻失和、老公出轨、晚婚逼婚就要生要死,成天怨天载地抑郁成狂的人,黎戈是真正的圣母。建议你们都去读一读她,看她如何化解这人生的苦难,并由其中破茧成蝶。 当然,我也审视我自己。虽然我认为我变乖很多,变得体谅旁人很多,但比起许多人,我这三十多年终归是顺风顺水,平静无澜,太过得天独厚。 我自小跟从祖母,也受了几年众人簇拥的小千金生活。虽后来父母生活艰难,但我们也没受什么大影响,照旧闭门读书,整个求学期的生活不过只是在学校与家父、祖母家中转移。 十八九岁毕业,想不读就不读了,想工作就找到体面斯文的工作。到我觉得需要读书时,我师傅又资助我去读书考牌。虽然,我自己也完全有能力去读,但我师傅的立场就是公司的立场。这也是为什么我对公司很有归属感的原因之一。 再到适婚年龄,我说不喜欢相亲,果然我爹也帮忙挡了许多亲事。事到如今,我说我可能不会结婚了,因为我还没有看到过身边有令我向往的婚姻生活,自然,也没有人强迫我结不想结的婚。 曾经有个佛门中人说,我算是福报很深的一个人。当时年纪轻,没有领悟到自己有多么幸福,多么受宠,总想着那么多白富美,为什么不算我一个。 如今看多了旁人的不幸才发觉我一直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此恣意的人生,恐怕连修仙炼道的人还比不上。我虽然没有曲折的身世故事去鼓励旁人,但我会坚持与大家分享我这样细如微尘,平淡似水的点点滴滴。 我所得到的福报会变成真诚温柔的文字,寄予每个需要它们的人。就算我这一世无德无能,无霜亦无尘,只要我的文字曾温暖渡了一个人,也算是回报了賜予我福报的老天爷。 我在读.《时间的果》 秋天的daisy

  《时间的果》读后感(八):时间终究会比爱强悍

  第一次读黎戈是高考前,买了一本《私语书》后一发不可收拾。发现她在豆瓣里时,那一点点疏离感立马退散,一厢情愿觉得遇见了老友,是再相逢而非初见。现在的我,已经是个正在准备考研的大三党啦。三四年间长长短短,她在成长,我在一点点进步,主要是想表白,因为黎戈,因为时间的果我开始慢慢学着和自己和解,和曾经和解。

  从小,从我记事以来,每一次哭醒都跟我妈有关。第一次是六七岁的时候,梦到她抛弃我和弟弟,跟着别人走了,梦里追在她后面大哭,想要她带我走或者留下来。表姐把我摇醒,脸上泪还止不住。

  最近又频繁从梦里哭醒,醒来的前一秒在梦里,梦到姐姐领养了一个女儿,她一直希望有一个女儿。我们在她旁边谈论着以后要给小女儿添置什么东西,一旁的我妈说养女儿太累,太不划算。我控制不住情绪,对着她说,你说养我累,可你哪里累了,从小把我丢给外婆,身边只待着弟弟,哪一次你带着弟弟出门有想过被留在家的我是什么感受;睁眼一瞬间眼泪止不住地往外冒,躺在床上抱头痛哭。明明前几天我们关系还稍微缓和了,在聊我弟刚交往的女朋友。

  我所有童年里关于我妈的记忆,全都是她带着弟弟出门、回来,偶尔一次中午在外婆家看到她,跟她一起吃饭,我真的都恨不得,把所有是一百分的作业,全拿给她看。没有跟她牵着我的手的记忆,没有。长大之后,我曾试着挽着她的手逛街、散步,可两个人都不适应,作罢。我知道她作为长姐的童年,没有过多的疼爱,外婆把对她的歉疚补偿在我身上。我知道她是怎么一路走过来,不希望自己变成她那样,可冥冥中已然照着她的路子走了下来。这两年我放弃和她沟通,隔三五个月才有一次对话,就这寥寥无几的对话,还常常毁于两个人的僵硬。

  原本以为15年的恋情结束后,好像就自动丧失了爱人的能力。不想谈恋爱,面对父母也只是来来回回地想起这十几年来他们忽略我的地方,面对朋友也没有过多的关心。爱对我来说仿佛成了一种负担,累赘,轻轻隔着玻璃触碰,都会让我整个人崩溃。我开始回避一切亲密关系,很少关心家人,问候朋友,给父母打电话都成了一种义务,而非自愿。

  今年年初,森森离世,一下子把我撞醒了。哭了一天又一天,醒过来哭,吃着饭哭,在图书馆一边复习一边擦泪,没完没了。我责怪他完全不理会我们就这么走了,我难过以后再也没有他,可再往下细想,我其实一直都是责怪自己啊,反省自己一年半来对身边的人的疏忽和漠不关心,我只能睡醒了哭,哭累了睡着。巨大的内疚与自责把我孤立在这里,我曾经觉得是解脱的距离,原来一直是自我放逐。

  有点自说自话了,但如果没有这本书,大概今年我还会这样固执圈养自己。我还在学,可能慢,但有在进步。

  《时间的果》读后感(九):指摘人的排他自我

  做文字的手艺人是件危险的事。

  好坏的自我总是隐现在文字流中,藏不住。

  被评论的人,和评论的人都在所难免。

  而藏住的人,又太过狡猾,不够真诚。

  好的作家把自己推到世俗边缘,

  人格若隐若现的地方,

  用距离感去展现真实,

  那个自我,通常被收缩得很小。

  黎戈是世俗之人。

  有精致主义的烟火气,

  一颗在孤独世界行走的灵魂,

  和令人钦佩的,磨砺自我的顽强。

  但仍然太难了。

  自我像一张压不住的纸,

  因此需要不停寻找重物。

  爬到虚高处,

  指摘艺术人格的长短,

  也无法安稳降落。

  把控不住的距离感,

  和需要去喂养的成长的伤口。

  都会拖累一颗闪亮灵魂的浮游。

  《时间的果》读后感(十):读《时间的果》

  (本没想(敢)写书评的, 短评写不下,无奈移到这里来。吐槽一下豆瓣)

  很喜欢这本书。

  书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 评论无能,更何况黎戈的评论文字珠玉在前。只说两句感受。

  最早读黎戈的文字是豆瓣上的影评和书评,当时觉得这人怎么可以这么犀利, 言语怎么可以这么锋利,简直刀光剑影。现在,言语的锋芒渐敛, 而敏锐度却更深。这是文字的变化, 也是心境和心胸的变化,因为多年大量阅读的积累, 更成就了眼界的变化。现在她的评论已不再局限于一书一影,而是一人一生。每一篇背后都是庞大的相关资料,甚至很多触类旁通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说,觉得书名很贴切《时间的果》,这是时间累积成的渊博和圆融。但并不是随便的闲散时间都能累积成这样的果, 每天阅读十万字,多年始终如一, 这样的勤奋让我真正佩服。

  以前读黎戈的书,总会留下一串书单,按单索骥,跟读很久。 现在读完后留下一个个名字, 每一个名字都打开一扇门,里面是一片广阔世界。单一个叶嘉莹,够我听和看很久很久。 现在每天充斥在身边的文字和信息浩如烟海, 她这些评论如精密的筛子,把那些可持久的美丽梳理和展示出来。于此同时, 她的文字也是美丽本身。这本书我是在微信读书上“听”完第一遍的,即使机械朗读的女声也没有损毁文字的色彩。逻辑谨严,文字流畅,形象感丰满,才能让“听”也如此愉悦。

  除了评论类, 书里写自己生活的文字我更喜欢。这样自律,自觉,自足的生活践行,是我欣赏甚至羡慕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