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5 20: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精选10篇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本由萧寒 主编 / 绿妖 撰稿 / 严明 摄影著作,新经典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一):故宫深处的“扫地神僧”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工作在故宫深处传说中的冷宫——西三所,“去寿康宫打个水”是他们的日常,他们经常过手的是古代皇家宫中珍藏的各种精品文物,他们尽心尽力呵护古老的文物但却从未留下任何签名印记,他们是故宫的文物修复师。

  他们谦和朴实,他们用一生追求古老的传统技艺一代代传承,不遗余力,他们身上古风犹存,外界浮躁喧嚣早已被排除在他们的世界之外,他们仿佛是故宫深处的“扫地神僧”。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二):心底的那点平静

  因为文物和故宫,而打开这本书。

  前两天看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集的人头壶,是一次令人心动的邂逅。她的头微微扬起,仿佛仰望天空。与文物对视,隔着荧屏或者展台玻璃,仍能感受一种穿越时空力量,难以言说,有时会莫名感动。而故宫的师傅们,与文物面对面,在手中摩挲每一寸脉络,用眼睛捕捉每一个细节,握着刻刀修补每一处伤痕日积月累感情自在其中,感悟也更不同于我们。

  最喜欢部分口述。文物修复师的语言质朴无华,仿佛是在听,而不是读。看他们的照片朴素沉稳眼神清澈。从事这项工作久了,没有沾染外面那些浮躁和虚伪,而将最珍贵东西保留了下来,那就是心底的那份平静。“磨性子”是他们最常提及的词,一分一秒过去,累积成长年累月,磨掉了躁气和敷衍,留下专注,仿佛入定。

  绿妖在跋的结尾说,写作过程感觉自己也在搓着一张看不见的命纸,在枯燥而平静的手感中一点点接近手艺人的世界,为之喜悦。能够自我消融于这平静的无限重复之中,是一种让人羡慕的节奏境界。能感悟到体验到,深入其中,让自己的生命饱满起来,何尝不是一种喜悦?

  多少人向琐碎生活招安,面对庸碌现实束手无策,而保有内心的平静,尚有情怀可依,尚有期待可等,多么难得。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三):匠人精神

  看过纪录片了,然后再看了电子版的书,发现书上的内容跟纪录片相差不大,幸好也没买嘿嘿。

  看了还是有点小感动的,这个凡事都追求最高效率年代,还有这么一群人默默的隐藏在大院里一点一点的打磨手艺,能够把心真正的沉下来做点东西,还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大院外面就是热闹都市生活,这么个对比,总有一种桃花源的感觉。当然,现实生活中人家也不过就是一群普通人,不过就是那么一点不普通的普通人。。。。看着这些艺术人们每天的工作,单调却不简单,感觉有点小羡慕啊,耐得住寂寞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故宫里的那些好东西,正式这些匠人们一点一点完善保存下来的,这个纪录片算是良心作品,希望以后能够多点类似节目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四):一生只做一件事

  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的“工”,朴素的称呼是为“工匠”、“匠人”,也是老百姓口中惯常所说的手艺人。手艺人是靠手艺吃饭的,手艺的精到是他们赖以谋生的根本

  农业社会,手艺人尚可安身立命。在大工业时代,手艺人的生存瞬间变得艰难。机械化、批量化、高速化的制造方式,成为对手艺人无情的冲刷,凭手艺吃饭仿佛等同落伍落拓,不合时宜。因为,太慢了。在一切变快的节奏里,快速发展、快速获利、快速崛起的语境中,慢,就是被淘汰的同义词。

  还好,在故宫的高墙里,在几百上千岁的文物身边,有这么一些慢慢的人,他们一辈子就做一件事。一辈子修铜器,一辈子裱画,一辈子摹画,一辈子做木器、漆器,再进而,有的一辈子只做工序当中的某一环。“我去寿康宫打个水”,就像抬腿串个门,喂喂“御猫”的后代,拾拾掉落一地的杏子。一扇扇古旧木门的背后,是一群群身怀绝技的人。八点钟一到,欢声笑语瞬间隐去,“这里像被施了魔法空间时间、人声,都冻结起来”,朴素、安静,不只是故宫文保科技部的特点,更是这个世界里的人共有的特质。在一个整体气场中,人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

  学徒前几年,根本接触不到文物,干的都是“磨性子、静下心、练手感”的打磨擦洗拆装磨刀刮纸之类的无聊的活计,八点上班,师傅七点半就到了,下班的时候,师傅不洗手徒弟也不敢洗。师承传统,代代相传,就是一个慢字。最大的基本功就是耐心,再急的性格也要磨出来。修一件东西全凭机缘。有的人一辈子能赶上一件,有的人一辈子也不见得修得上。几十年做什么,就是踏踏心心练手艺。一干就是几十年,一辈子。“干得越少越不行,就得多干,才能找出感觉来”。 心不静不能做。一师一徒朝夕相处,因为做裱画工作的高度紧张,胃病都成了裱画室的世代相传

  十八世纪的写字人钟,就是这么修出来的。青铜器马踏飞燕也是这么修出来的。碎成几十瓣的青铜卣也是这么修出来的。《清明上河图》修复一干就是两年,杨文斌师傅以同样的姿态站在工作台前,如履薄冰。从1962年到1980年,跨越十八年,冯忠莲技艺与生命巅峰都用来临摹一幅画《清明上河图》,令人钦敬。

  对文物的敬畏心,对手艺的热爱,许许多多匠人一辈子就这么交付给了故宫的万千器物。敬畏与谦恭之中,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不得不提的是,五十年代,修复高手是备受尊崇的,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专程从上海约请几位高手北上,博物院给他们开出的是每月一百多元的高工资,远远高于文物修复厂厂长的工资,“相当于现在每月好几万”,一年后家属也陆续接到北京。即使在极其困难的1960年到1962年,顶级工匠依然受到保护享受一定级别干部待遇,每个月领取糖票、蛋票,被称为糖蛋干部。

  在目下的生存环境中,手艺人能否得到社会的尊崇,能否让他们有底气尊严地去做良心活儿,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严峻,不能仅靠大众崇拜和颂扬的浪漫情怀来支撑。该补的要补,该养的要养,该改变的要改变,一生只做一件事,才不致成为一种追念、一种象征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五):故宫里的慢时光

  我最开始是看了纪录片,接着看了电影,最后看了书。可以说三部曲都齐了。没有哪一个不满意的,我看哪一个都喜欢,都感动,都想哭。

  哪怕再商业化又怎样?卖情怀又不能白吃饭。别说捆绑消费,再怎么火故宫里的人照样这么活。

  纪录片注重的是文物和人文和谐自然,摘杏子喂御猫,都被拍得温柔动人。电影搬上了大屏幕重点就在于匠人的传承了。而书则偏重在技艺方面的科普还有匠人的精神以及他们所坚持信仰原则

  书中每一个人的口述,都在重复一个道理:专注一件事,要坐的住,去磨性子。

  手中的活,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去。

  仿佛时间就此定格,在他们身上,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反而被岁月恩赐思想深邃和性格的沉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匠人的人或许会随着时间更替而传承不绝,但匠人的匠则一直伫立在时光中,用它不老的精神,温柔俯瞰着每一个时代。

  有生或灭,人间不止。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六):煽了时代响巴掌

  从视频文字,从初尝到品味,那是从纪录片到书本转变,就如尘埃被激扬到后来的沉淀到地上,变化的是,尘埃不再烦恼为什么是尘埃而不是黄金。即便黄金,也本属于大地。也不再怀恨风雨,为什么要把自己吹离本体,本可有一番作为。反而觉得,能沉淀下来,就好了。 看现在的社会,反复重提浮躁一词,也提醒人们要慢下来,静下来。人们苦于寻找稍憩的方式,甚至控制不住躁动的心,整个人都俗了起来。殊不知,读完这本书,人就安定了。你说文字是不是很神奇,不用去经历些什么大风大浪,改变如此之易。难怪有人常说,阅读能让人变得沉稳,还真的有这回事。 在故宫的12位文物修复者,不见其人,便可闻其息。那平静的气息,那悠然见南山的志趣,伊始还觉读来别扭,只是觉得她们是大家,跟我们凡夫俗子本该不一样。但渐渐的,他们身上共有的品质,唤醒了自己朴实的角色,又觉是这么的合理,我本没有跟他们多不一样。 里面每一位修复者反复提到的“磨性子”。读到后面,像房子的地基般,每出现一次,往土里扎深一下,渐渐你就稳了,不再那么浮躁了。里面甚至说到进故宫10年了,还算是个新人,能跟外面的社会节奏相比吗。读来讽刺,更深刻职业,也算是个修为的过程。但愿能找到这么一个职业,喜爱责任同在,并在漫漫人生中不断修行。 虽然,可能只能是个愿望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七):让时间慢下来

  故宫,对于我来说,所有的印象都来自于影视剧。气势恢宏的大殿,勾心斗角的后宫,孤独荒凉的冷宫。而《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本书,从另一个视觉切入故宫,让我们看到了这座百年宫殿在褪去浮华之后的平静。

  在这本书中,“文物”不是主角,而是修复他们的,中国当代最顶尖的——文物修复师。而这些主角们,对于“最顶尖”这个词没有太大的感觉,在书的扉页上就写着这样一段话:“他们视自己为普通的故宫工作人员,但其实,他们是最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是给这个国家最顶级的文物治病的'医生'。”内心要多么的平静才能如此淡泊名利?我想,这和他们的工作日常也是分不开的。

  书中侧写了12位修复师的工作过程,也记录了他们的口述文字。而每一位修复师无一例外的都强调了两点:个人内心的平静和对文物的尊敬。修复文物最忌讳的就是急躁,每一位新到故宫的修复师一年之内是不能碰文物的,他们每天要做的就是反复修炼基本功,而与其说是修炼基本功,不如说是为了“磨性子”,修复一件文物动辄小半年,甚至一年两年的都有,关键就是在于一个“慢”字,没有足够的耐性,稍有不慎便会出错,也许一件文物就这么毁了。所以,不论是看书,还是看纪录片,都有一种时间慢了下来的感觉,慢到也许一生只能做一件事了。

  对文物的尊敬,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对工作的尊敬。只有你尊敬他了,敬畏他了,才能认真的、严谨对待他。一件文物的价值,不在于他能带来多少商业利益,而在于他能传承多少历史文化。书中不论是作者的侧写,还是修复师的口述,都提到:“修复文物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而修复师们要做的,是将前人的艺术创作完整的传递给现代的我们,所以在这里,没有个人创新,只有完美复刻。这复刻,不仅于形,更于心——原创者在创作这件作品时心里所想表达的,修复师们必须知道,且一丝不苟的完整传递。是什么让他们可以放下个人想法日复一日的复制他人的梦想?我想就是对这份工作和对这些文物的热爱与尊敬。

  作者在侧写这12位修复师时,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匠人精神。这让我想到了李宗盛在《致匠心》里的写到的:“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必须是安静、安定的。”现如今,也许“匠人”、“情怀”这些词早已烂俗,但“匠人精神”这四个字用在修复师们的身上,再脱俗不过了。不论故宫以外的世界多么嘈杂,汽车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游客喧闹声,回到“文保科技部”这个院子里,就只有夏天的蝉鸣和冬天的落雪,以及修复师们工作之余的调侃。引用我最喜欢的修复师,裱画室的杨泽华说过的一句话:“利益是暂时的,传承才是永恒的。”他们现在在做的,就是将这份永恒尽量延续下去。

  “择一事,终一生”是我们多少人曾经追求的生活方式,而日趋快速的节奏让我们被推得甚至踉跄,无形的利益又像一道枷锁勒得我们喘不过气,何以谈曾经的梦想?那么,趁现在,停下脚步审视一下如今的自己。

  最后,要吐槽一下,也许是纪录片的爆红,让制作措手不及,来不及好好审定内容,有多处作者的侧写与修复师的口述内容重复,书籍本身的装订也不是很精细,有几处脱胶。这与书里强调的“匠人精神”形成强烈讽刺。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八):平凡人成就不平凡的事

  《我在故宫修文物》

  从小对博物馆好奇的我,对故宫的兴趣自然也不会小。故宫里有无数个精美漂亮的文物,但很少人知道它们原本锈迹斑斑、支离破碎样子。故宫有着数百年的历史,而这些文物万一没有得到呵护以及照顾的话,或许我们到现在都没有机会看到这些存在重要历史意义物品。这些能把文物重见天日的人,就是故宫维修师。他们虽然跟我们一样,生活在同样的地方,有着上下班的规律,但他们的平凡,成就了不平凡的事。

  其实刚读完这本书时,我的感觉是两个字,心酸。每当看见这项工艺的继承者从原来的双位数到现在的单位数,以及到一两个人时,我感到特别遗憾和无助。书里面一共从六个方面介绍了故宫的维修文物,以及他们的故宫维修师。这其中包括了钟表部、铜器部、裱画部、摹画部、木器部以及漆器部,但可惜的是,我与他无关、甚至很多人可能连听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他们工作的地方在故宫的西三所,是紫禁城曾经最冷漠的地方,冷宫。我们从他们工作的地方就能看出,文物修复这块区域直到现在也没有很多人了解。这种平凡是一种孤独的平凡,但是展现出来的却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文化文物。他们能从数百个碎片里拼接成一个整体、他们能修复在世界只制造过一次的钟表系统、他们甚至能把一个宫殿复原成原来的样子,而这些都是为了继续中国很多不可替代的传统工艺。

  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仔细观察后才会发现,我国很多的文化遗产已经逐渐地隐藏在人的视野中,就这样慢慢地消失了。光从故宫维修师的面貌来说,就能看到他们大多数已经上了一定年龄了,只有极少数的年轻人愿意加入这个团体。或许是我们时代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无法安心的去干一件事,也或许是因为我们太过于追求了,导致连前几辈留给我们的文化和知识也照顾不到,随手一扔。在这段聒噪的时代,故宫维修师的的确确体现了一种在现代难得的朴实。他们每天默默无闻地修文物,却没有机会在上面留下他们的印记;他们终身为此付出,他们值得被社会尊敬。

  随着这本书的推出,相应的纪录片以及电影也成功的登上了我们中国的荧幕。不妨说,这是一个很成功的举动,能把中国文化延续下去,也让这些即将要离开我们的文化返回到本应该有的地位。我也希望,在将来有越来越多的人能为此付出,不要忘记中国曾有的上下五千年历史。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九):“工”在故宫 文物的价值不在修复,而在传承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7-01/14/content_667927.htm?div=-1

  2016年,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现场。裱画师徐建华师傅站在缓慢移动的游客长队里。没人认出他,但顶着烈日排队6个小时看展的人,为的是看一眼他修过的文物。

  也在去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不声不响地火了,像徐建华这样隐在故宫书画藏品背后的无名修复师,首次以影像形式向公众讲述他们的内心世界与日常生活。今年,他们的手艺与心念延展到文字中,作家绿妖“随”上了西三所——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里那种“狼烟滚滚的外面的人所没有的悠长节奏”,像搓命纸一样“搓”出了一本书。

  故宫文物修复师的师父的师父,是古代“士农工商”的“工”。师徒制代代传承,磨了千百年的手艺从老一代的手上活到下一代人的手上。这个过程内含传奇性,其缓慢、执著,“不合时宜”与难以道出,在与现代社会快节奏、数字化、机械化的冲突中,成就着工匠对当代大众的吸引力。仅感慨“从前慢”是不够的,在绿妖的牵引中,“我”的价值与慢的层理都缓缓展现。

  采写/新京报记者孔雪

  无我世界

  自我经过千锤百炼融进千年文物中

  新京报:在修复师的口述及严明的摄影作品中,工具格外动人。对修复师来说,它是既亲近又需恭敬待之的物。

  绿妖: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他们的工具。我的朋友,《世间的盐》作者高军把孩子送去学木匠,几个月后,匠人严肃地单独跟他说:“孩子学得还不错,你有没有真的想让他干这个?真的想让他做木匠,我就要教他磨刀了。”后事不知如何。说这个故事是想说明,对匠人而言,磨刀是一件很神圣的事。你连工具都没有掌握,就没有入门,我可以陪你玩;但你真要入门,我就要收你为徒,教你磨刀。在西三所,裱画师的刷子挂在墙上,就像音乐符号一样,非常好看。学徒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工具、维持工具的整洁。这是在创造一种仪式感,从磨刀开始,进入这一行。

  新京报:你也写到那些抓人的行话,例如把眼睛“随”上,把颜色跟两边“随”;人要和工作“对上话”。如何理解“对上话”?

  绿妖:“对上话”,就是你用心了,而不只是在用手跟它对接。我听到这句话也觉得很惊艳。工匠流传下来的那些话都是大实话,不会教人怎么取巧。铜器室的王有亮师傅1983年进入故宫,师父赵振茂是故宫第一代青铜器修复大师,1949年后很多文物是他们那一代人修的,其中包括国宝、我们国家的旅游标志“马踏飞燕”。他说老一辈师傅从不说修过什么的,即便说,也是作为一种经验的传递,告诉徒弟怎么修——“你要有认知”。这话很动人,工匠的风范呼之欲出。

  新京报:但当人们看到“马踏飞燕”和故宫文物,不太会想到其后站着一群修复师,也习惯了把这种无名当做理所应当。

  绿妖:对,在你的知识背景里,他们是被湮灭的一群人。这就是工匠的世界,一个无我的世界。我们常会执著地说“这是我的”,而匠人不在乎文物上面有没有自己的名字,也不可能在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文物上写上“某某修”。他们的“我”在更广阔的意义和范畴里实现。修过的东西会再流传一千年,他们不用对着很多人呼喊“我”,因为自我已经在文物修复中经过千锤百炼,融进历史之中。

  新京报:有种理解是做手艺活的工匠和艺术家,在思想、艺术创造层面有高下之分,这是否是一种偏见?

  绿妖:我的一个朋友总抱怨逛街买不到给普通身材女人的衣服。在我们国家设计师是有名字的,但谁听过打版师?再大的设计师也需要打版师将平面设计变成立体的衣服。国内的打版师默默无闻,但在日本,打版师受尊敬也有比较高的收入。艺术家是花朵,花朵下面要有土壤和枝干。我们现在对土壤和枝干漠不关心,只关注花,有点头重脚轻。日本对工匠文化的整理和发掘都更完整、扎实。民艺家柳宗悦、柳宗理关于工艺文化的理论影响流传至今,无印良品的设计美仍在继承日本几百年前的美学文化,不绚烂,但舒服,作家谷崎润一郎所说的阴翳礼赞和柳宗悦整理的文化精髓都在里面。日本有很多工坊是家族传承,传了几百年,而我们现在很多手艺已经断代了。

  不说破的师徒制

  等你经历枯燥后豁然开朗

  新京报:与工匠有关的一个词“匠气”,在强调创造力的语境下常带些贬义。但工匠传艺又需要灵气,徒弟通常要在师父身边站个三五年慢慢领悟。

  绿妖:修复师当然需要灵气。木器室屈峰和漆器室闵俊嵘两个年轻人很有代表性。他们都是中央美院毕业,受的是艺术家式的教育。尤其是屈峰,进故宫后有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刚来的时候,他对着这些文物想:这什么东西,怎么这么丑?我能不能把它改得好一点?

  闵俊嵘上学的时候也觉得清代的工艺“丑”——太繁复了,但进故宫后看到这些文物,就意识到先追上清代工匠的工艺水平再说话,已经把自己放到了工匠的心态了。

  新京报:新老修复师的口述,读起来在年代感和沉淀感上不同。年轻一代的修复师选择了这种传统,这种和快节奏的同代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要如何去适应或者找到工匠心态?

  绿妖:屈峰有艺术家的性格,他修文物,也修理自己,要把锋芒减一些。他的工作室里有王小波的雕像,还有一个很胖的苏东坡像,这都是他内心的外化。纪录片剧组的人和这些年轻人沟通得更久,他们告诉我,进故宫十年的人和年轻人看起来是不一样的。所以裱画师单嘉玖说,新人刚进来,一下子适应不了宫里的节奏,因此学徒制的基本功不仅在练习腕力,也在练习心态。

  新京报:在现代雇佣制度下,故宫里的师徒制在形式上体现为三年制工作合同,但修复师心理认同的还是长期的技艺传承传统。今年相声界师徒之争引发大众关于现代社会是否适用师徒制的讨论。你怎么看故宫里的师徒制?

  绿妖:进入现代社会后,学生都是学院制培养出来的,对师徒制不太了解,再加上一些社会事件的影响,大家会觉得这种方式是不是应该早就淘汰了?但在心传口授的手工行业,师徒制还是必要的传承方式。比如裱画室新人可能要花三个月去挑宣纸上的小煤渣小草棍,一打纸一百页,挑完了,反过来再挑另一面。乍看,这不是师父欺负徒弟?其实这种方法第一在练腕力,练对刀的掌握力度,第二是在修心,有心态了,才具备再往下学习的可能性。传统师徒制有很多训练项目其实很“科学”。每段时间有一个训练项目,但不给你挑明;每项训练都有两种以上的含义,比如基本功、修心、练意志。

  新京报:既然训练是科学的,但为何就是不说破?

  绿妖:这也是“科学”的一部分,让你自己领悟。没有这个悟性,徒弟可能会觉得师父在欺负人;但进入状态后,专注力出来了,悟性上来了,你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两种教育方式,一种是灌输式地告诉你,你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经验;另一种不会告诉你,等你自己经过枯燥无聊的过程豁然开朗,你全身心地拥抱了这件事情。

  新京报:从师徒制的角度,我们反倒能更好地理解修复师的“灵气”,或重新理解“匠气”这个词。悟道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微妙过程。

  绿妖:学院制是到点了,肯定有一个老师过来。但师徒制中,很多师父不善言谈,不见得给你说很多理论。于是师徒制发展出了另一种方式,徒弟要跟着师父求学问道。如果你不主动,可能一年都学不到什么。比如在故宫里跟师父学徒,早上徒弟把桌子擦好、水打好,尤其是把师父的刀磨好,师父会觉得这个徒弟上进有悟性。技艺是一代一代传承的,它要怎么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其实还是要靠人与人的交流。

  新京报:文保科技部即将搬离西三所迁到新楼;五年内,吐故纳新也会使年轻一代占据修复师群体的三分之一。在你看来,这群年轻人会给文保科技部带来新的气质吗?

  绿妖:传承就是这样,我相信王津师傅跟他的师父也会有差别,因为人的视野和参照系不一样了。但这些修复师告诉我,当下和清代宫廷的修复技艺、理念区别不大,只是工具、材料有差。文物的修复领域对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引用很慎重。毕竟,他们的参照系很长,50年在他们看来都非常短暂。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十):纪录片的周边产品

  看着这本,总想起几年前的那本《他们在岛屿写作》,从纪录电影到文化营销颇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那本记述的更侧重纪录片的构思及拍摄花絮,人文气息更强;而这本是人物速写,再加上大量的文物及文物修复的冷门知识。

  挺涨见识的阅读感受,只是觉得针对12位修复师的共性描述占了太多的篇幅,例如:对文物作品的敬畏之心、最小干预原则、师徒制、磨心性的基本功、不能具化只能悟的经验等等。为什么不更多地着墨于每一位大师的不同之处呢?书中记述了木器修复师屈峰谈到的从艺术家思维向工匠思维转换的过程,但这样的记述还是太少。

  同样是择一事终一生,但每个人的动机或是最初的起因应该是不一样的。没看到不同切入点的挖掘,有些遗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