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奇想之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奇想之年》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8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奇想之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奇想之年》是一本由[美] 琼·狄迪恩著作,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想之年》读后感(一):奇想之年有感

  人的记忆本就是最珍贵的,如果轻易抹去,对自己对他人未免都过于残忍,尽管再真挚的感情,它会随着另一个人离开而带走一部分,因为我们原应该是熟识的人,原本密不可分

  《奇想之年》是美国琼•狄迪恩所著,是她在失去丈夫之后,经历女儿病危后的真挚独白。作者将这种记忆融合着这一年痛定思痛后的感情迸发而出,细碎真实地反映了自我的心路旅程

  在这一段时间里,除了失去丈夫的痛楚,琼还要赶去医院照顾重症监护室里的女儿,脆弱不安笼罩着她。悲痛之情伴随着一个人行为改变,一切稀松平常日子里,一切仍在继续。书中还谈到一项研究文献中将丧恸之情分为两种“正常丧亲”与“病理性丧亲”。这会让人有着震惊、麻木的悲痛之情。

  “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这一年直接感悟生命意义。作者直接情感行为的诉求,是通过写作,通过写作来减轻内心痛苦,将此种沉痛之情默默转化,超脱现实悲哀。将这种自怜自哀化作启迪智慧

  “我们都是带有瑕疵凡人,总有一死,即使将这个想法推开,我们还是会意识到这个问题,况且人的复杂性也会逼迫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哀悼逝去的亲友时,我们多少也在哀悼自己。哀悼我们的曾经。哀悼时间一去不复返”正如树叶的疏落,零落成泥,它们终归尘土,那是无可抵挡的命理,是自然恒定规律,只要树干不死,就是永生,所以它们欣然告别,不作悲音,期望着来年悄悄探出头,冒出扇贝形的小芽,让你重新看见它们时,感叹道:春色可人。对于人的生死,总是要向死而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离合岂无缘,偏偏生命又有着新的萌芽与希望,无意义的事情不会去做,光与影永远存在每个人的身上。

  离开的人儿依旧存在我们心中,逝去的灵魂仍旧温暖。死生相随,更是情感上的表现。这在中国悼亡诗词中也有着美好告白。苏轼《江城子 记梦》一篇中写道“不思量 自难忘”,时常忆起往事,在梦中相见的欣喜与梦醒之后的失落淋漓尽致。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融入着往时的乐趣、共度,是一种美丽而无言的心声

  如今将哀痛之情渐收,且振作人心,新的一天,新的生活,与希望相拥。

  《奇想之年》读后感(二):生死其思

  “你坐下来吃晚饭,你所熟知的生活就此结束。”

  琼在她的日记《奇想之年》中讲到最多的一句话是的,我觉得此书更像是琼自写的日记。在日记本里以笔向纸张陈述这一切,如果有人看到了,那也这样吧,我将此事诉于你听。

  村上春树说“死只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但生死之间确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条鸿沟。你见得到生人,能与其对话活动,却难以与死者交流;抵达旧地,望到旧物,却只能够回顾以往,正如作者所说“追忆往昔,只能让你身受重击。”

  纽约时报称赞“这是一次对个人的恐惧和丧失亲人的准确、坦诚而具有穿透力的记录” 没错,具有穿透力。失去日日夜夜陪伴在身边的亲人,宛如完整的生活里缺失了无法想象缺失的那一块习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悲切,而失去者,我们产生巨大的哀悸,无法与他人言说的心理感受,琼却是完完整整将其记录,回想记忆。

  哀悸甚至回想逝去的人,不是一个喧闹的事情,很多时候,你一个人独坐,想起来,过往的事情一幕幕在脑海回放,在哪里吃过饭,说过什么话,去过哪里,而最害怕的是,你要拿起某样东西,见某个人都会想起连接着的已经不在你身边的那一位。

  我有一句话想和你说呀!

  但是,你已经不在我身边了。

  我还想和你见一面呀!

  但是已经无法见到你了。

  我们在成年之后,对很多事情已经具备掌控能力,可以预见结果走向,试图控制或者能完全控制。“如果我的母亲突然在突尼斯发病住院,我可以安排驻突尼斯的美国领事给她带去英文报纸,并安排她搭乘法国航空公司的航班……”但没有人能够掌控发生人生中的所有事情结果,生死,意外永远在人们的掌控力之外,没有人能控制。有些事情,你只能任其发生。

  “你坐下来吃饭,你所熟知的生活就此结束”

  这一句话,包含着失去之人多大的悲伤无可奈何,又有多少的迷茫不甘

  琼在这一年里不断的回想,按照约翰逝世前一年的日历去记录时间,甚至在收到医院的死亡证明时,逐字逐句阅读,将报告上的时间与记忆中约翰逝世的情景试图对齐。也曾不断播放约翰在生前透露出的那些暗示。

  我不知道琼会不会相信万物皆有定数”,在时间的轮回里,万事万物皆有定论。对于一九八七年血管造影事件不同观点,约翰说,他已经被判了死刑,只是暂缓执行;约翰对于安东死亡的评价是“满脑子都想着死亡,我觉得安东的死法对他来说最合适不过,只有一瞬间的恐惧,他意识到这场意外避无可避的结局,一瞬间过后便是永恒黑暗。”这是另外一场的定论。

  “生者回顾往事,会看见预兆,会看见他们错失的信息。”

  在梦里,约翰抛下琼一人,与其他乘客飞往檀香山。这不得不算是另一种隐喻。

  我终将失去你,而我不断地被独自留下。

  《奇想之年》读后感(三):我正在学习如何告别

  周末阳光正好,闲闲在家,一本《奇想之年》摊在手边。短短二百余页,目测名字立时领受一股奇幻之气,心想这样轻松的阅读正好打发一个无聊的下午。

  当我翻开此书,看了一下作者的简介,才发现两点让我惊讶的事。一是作者琼-狄迪恩出生于1934年,今年已是八十多岁的老者了。二是这本《奇想之年》居然是非虚构作品,我突然从腰封文案上的那句“若不是死亡将我们分开,爱又怎么会如此深切”中嗅到了一丝悲伤的气息

  这真心不是我之前想的那样所谓轻松的阅读。

  如果简单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作者在失去亲人后于一年的时间里对自己心境的一场回忆及梳理,其实也算是一次默默又漫长的告别。

  在当事人视角下,回到那个改变人生的一瞬间——二零零三年十二月三十日。在探望过重病的女儿之后夫妻回到家中。晚21:00晚饭时,琼的丈夫约翰突发冠心病并很快离世,这一打击措手不及的琼悲恸不已。

  当你仅仅是个旁观者的时候,不幸的瞬间总是一闪而过,并不会切断或搅乱你的生活。可是当你身处事件当中成为当事人,那不幸的瞬间会被无限拉长,放慢甚至静止。你拒绝相信也不愿相信,这种事怎么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每到这时,我都会问自己,是不是越快接受现实,就能越早的从不幸中抽离,但往往答案都是否定的。

  有时转头回望那不幸的瞬间,真的就如作者所说“那一刹那稀松平常”,正如约翰倒下之前,那个夜晚也不过是个略显疲惫的平常夜晚。炉火前的阅读,小酌,夫妻间简短的对话,可就在下一秒这一切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简直就像飞车逆转了一个U型弯道,人生就另行它路,阴阳两隔。

  看着琼随后的举动,如她所说“关闭了自身的一切反应”,只因她觉得“流泪、愤怒”是不合时宜的表现,所以她看上去是那么的冷静。我倒能理解甚至体会她当下可能会有的心境,感觉总是哪里出了问题,但也许只是因为失去了好好告别的机会

  在琼的记忆中,我们得以认识她深爱的约翰,因为同是作家,所以他们可以在家工作,这也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彼此陪伴。一起喝茶、阅读、游泳、看剧、聊天......

  人物日常生活状态鲜活描述让情感显得如此真挚,在这本书里,任何写作技巧都是多余的。

  每个人都难逃一死,或早或晚而已,一直以来使我恐惧和焦虑的是随死亡而来的情感崩溃,不知如何面对亲人的离开,仅是想想都觉得窒息,不如自己先痛快的死去更好。

  看完这本书已是西方情人节之夜,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稀松平常的夜晚。

  阅读结束时难免感慨良多,也终于下了决心看那部忍了很久没敢轻易播放的电影——《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说真的很适合在这本书之后观看。

  我试着学会告别,从出生那一刻便随即开始的漫长的告别。

  疯猴勿杀20170214夜

  《奇想之年》读后感(四):爱你比多一天更多

  刚才浏览了一下最近一个月的已读书单,我发现除了散文随笔理科幻以外,我的阅读口味主要集中在三个主题,相应地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第一个是“记忆”,最典型的就是莫迪亚诺的《暗店街》和《青春咖啡馆》,还有金宇澄的《回望》;第二个是“寓言”,比如保罗·柯艾略的“七日”三部曲,还有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第三个是“死亡”(或者说“告别”),这个主题特别大(而且经常包含“记忆”),不光是通过看书,最近看的电影和新闻都有所涉及,人们既忌讳谈到“死亡”“告别”这些字眼,又不得不直面它,接下来我主要通过最近的阅读来谈谈个人的理解。

  关于“死亡”,首先映入脑海的是三浦紫苑的《假如岁月足够长》(链接:http://t.cn/RaiggY4),这本书的主题比较轻松,都是一些日常的琐事,但是一开篇就谈到了葬礼主角也是两个70多岁的老头子,他们经常会面临有关生死的讨论总体来说比较豁达;然后就是昨天看的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这是一本非虚构类的社科图书,它通过一个外科医生的视角重新反思医学疾病与老年的种种问题,颠覆了很多固有观念,对我来说很有启发意义。

  作为一名辩论爱好者,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比如对于“死亡”,除了通过医生的视角,我觉得还有两个视角不能被忽视,那就是“死者”(或者说“患者”)和“家属”。其实有关这两个视角的著作很多,只是我最近看的或者将要看的书刚好符合,关于“死者”,我能想到的是保罗·卡拉尼什的《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比较特别,它的作者既是医生又是患者,在我们读到它的时候,作者本人已经不在了。作者生前带着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人性,相比一般的非虚构类图书更有说服力。这本书前两天刚到手,估计明天会看;关于“家属”,非今天看的琼·狄迪恩的《奇想之年》(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莫属了。

  《奇想之年》被推崇为“伤恸文学经典之作”,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是美国当代作家琼·狄迪恩垂暮之年真情告白。作者曾写过很多优秀的散文、小说以及报道文学,而这本《奇想之年》跟她其他的作品完全不同,不仅在于这是一本悼亡之书,而且它采用的是一种“静笔”写法,一种简约冷静又细腻灵动笔触,并以作者向来擅长的独特视角,诞生了有关死亡与记忆诸多的“奇思怪想”。

  2003年圣诞节前夕,作者唯一的爱女病情突然恶化转进重症监护室,不久伴侣心脏病突发离她而去。在那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除了失去伴侣的痛楚,琼还要赶去医院照顾重症监护室里的女儿,脆弱和不安笼罩着她。悲痛之情伴随着一个人行为的改变,一切稀松平常的日子里,一切仍在继续。书中还谈到一项研究,文献中将丧恸之情分为两种“正常丧亲”与“病理性丧亲”。这会让人有着震惊、麻木的悲痛之情。

  书名“奇想之年”,来自一个人类概念,指的是一些民间信仰原始崇拜中对某些现象错误归因,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可能因为恰好接连发生,而被认为有因果关系。狄迪恩在书中向读者呈现了丈夫去世一年间她的种种“奇想”,她打乱了线性的叙事,带读者一起堕入她的记忆旋涡,通过逐一展开嵌套在一起的生活片段,狄迪恩一直在追问,“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信号?”

  在回忆这些往事的时候,她意识到她总是认为自己能够阻止死亡的发生。逝者的前生遍布着各种象征符号,在废弃电脑垃圾邮件里,在电话答录机里,在书桌上摊开的词典里,她的内心始终都向着这种信息敞开。于是一种随之而来负罪感就会大摇大摆地进入她的内心,“如果死亡真的将我们攫住,我们能责怪的只有自己”。

  “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这一年直接感悟生命的意义。作者直接情感行为的诉求,是通过写作,通过写作来减轻内心的痛苦,将此种沉痛之情默默转化,超脱现实的悲哀,将这种自怜自哀化作启迪的智慧。

  “我们是带有瑕疵的凡人,终有一死,即便将这个想法推开,我们还是会意识到这个问题,况且人的复杂性也会逼迫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哀悼逝世的亲友时,我们多少也在哀悼自己。哀悼我们的曾经。哀悼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哀悼我们终有一天也将不在人世。”正如树叶的疏落,零落成泥,它们终归尘土,那是无可抵挡的命理,是自然恒定的规律,只要树干不死,就是永生,所以它们欣然告别,不作悲音,期望着来年悄悄探出头,冒出扇贝形的小芽,让你重新看见它们时,感叹道:春色可人。

  对于人的生死,总是要向死而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离合岂无缘,偏偏生命又有着新的萌芽与希望,无意义的事情不会去做,光与影永远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离开的人儿依旧存在我们心中,逝去的灵魂仍旧温暖。死生相随,更是情感上的表现。这在中国悼亡诗词中也有着美好的告白。苏轼《江城子·记梦》一篇中写道“不思量,自难忘”,时常忆起往事,在梦中相见的欣喜与梦醒之后的失落,淋漓尽致。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融入着往时的乐趣、共度,是一种美丽而无言的心声。

  《奇想之年》读后感(五):记忆如潮水,而我,永远记得你

  火热的奔流,那席卷的烈焰!我的父亲和埃莉诺都去哪儿了?不是他们如今身处何处,在去世后的第七年,而是那时的他们都去哪儿了?都没了吗?都没了吗?——德尔默尔·施瓦茨“我想要的多过一夜的回忆与叹息。”

  “我想要尖叫。”

  “我想要他回来,”

  似乎每一节的结尾,都有着这样类似的文字。这类怀念亲人的作品并不很多。《纽约时报书评》对于《奇想之年》的评价是,“一次对个人的恐惧和丧失亲人的准确、坦诚而具有穿透力的记录,作者勇敢地说出了现实。”爱人的离去,对于狄迪恩而言,像是天塌了下来。而我那么爱你,你却舍得不生不息的离开我,没留下一丝讯号。想你,却又无处诉说。而前半段压抑的文字中,读者们可能会觉得压抑到窒息。“去年的这一天是二〇〇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约翰没能见到去年的这一天。”

  我们能看到一个生者,对于一个死去的灵魂的告白。对于她的丈夫,她从未觉得他已经离他远去,好像他还在她的身边。而这时间,却在不断的提醒着她,人已然远去。她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却只能在随笔中记录。也许,只是不动声色的生活,可内心被触碰了那片柔软,回忆便会汹涌而来,只等退潮离去。

  “我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让死者活下去,我们努力让他们活下去,我们努力让他们活下去,是为了让他们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也明白了如果要继续我们的生活,就必须在某个时刻放手,让他们走,让他们死去。”如诗歌般的语言,似是无奈的接受了现实。默默的心疼,默默的神伤,那些文字像是蔓延到了读者们的心底,唤起读者们的记忆,那些离我们远去的人,他们仍然火灾心底。而我们,必须要感受潮水的变化,必须跟随这些变化因为——我们还要继续的活下去。

  关于死亡,关于伤痛,狄迪恩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展示。生者对于亡者,无论日后怎么回忆,总是会记得那些快乐的日子。文笔细腻而柔软,虽是翻译过来的版本,读者却仍然感同身受。当最后平静的接受着现实时,自己的内心俨然强大。因为——只有自己好好生活,来时我们再遇见,还是会那样的乐观。羡慕约翰,拥有着一份全心全意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这字里行间中,我们也能看到当初的誓言。记忆就是这样,无声无息的侵入了你的生活,又无声无息的褪去。而我们,任凭它去吧。

  《奇想之年》读后感(六):不要在以后讲这个故事

  人的一生经历过多少次的相遇就会有多少次的分离,偶像剧里的分离都会被编剧们安排为是下一次的相遇,主角们在分离的期间不断改变,接下来会遇见更美好的彼此,看客们心满意足好似成就了世间又一对有情人,喜极而泣得迎来一个大团圆。而热血电影中的离别则是痛彻心扉的,或为了兄弟放弃稳定的一切挺身而出,或为了事业拼尽最后一丝信念,亦或是悲戚地与心爱之人诀别,大荧幕赚足了幕布下的眼泪。可是生活不是戏剧,不会迎合任何人,离别也是一样,来得猝不及防,悄无声息,很多时候我们没办法好好做一次告别,好像身边的人也没有办法适应每一个改变。

  可是改变来了,在我们就餐前,在我们约好的下一次,明明就是还有很多承诺还未兑现,琼·狄迪恩一位美国作家,是美国人心目中的“文学女神”,女神一次也许早就泛滥了,一次惊艳的亮相就会被呼唤女神,一个美丽的街拍就会被称赞新晋女神,似乎一个华丽的转身,女生变女神。但是琼·狄迪恩真的用自己的文字告诉读者,如何惊艳才足够担当得起文学女神的殊荣。

  《奇想之年》描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亲人的突然离世,作者的丈夫,同样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习惯上都高度契合,事业上也相互帮助,多年的携手相助,在看完躺在医院里的女儿回到家中时,作者的丈夫突发冠心病在送去医院前已经停止呼吸。很多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特别是家中有老人的体会更为深刻,会在猝不及防的时候很亲密的人就走了,离开我们不再回来。因为记忆来得强烈在阅读作者的这部作品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自己亲人离世时,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灰暗时光。丝丝缕缕地牵绊出被藏在记忆深处的那些想念,和作者一起进入了一个伤恸愈合期,将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逐渐重合。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如此懂你,懂你的悲伤,懂你的强装镇定,懂你的人前伪装。时间与能力都在流逝的时光,不能轻易将悲痛传递的时光,无人知晓的两人相处时光。

  作者与我们一般在遇到伤恸不同的是,她一直在寻找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从书籍中寻找前人的经验,好似在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挣扎的阶段,渴望摆脱这样无助的漩涡似的思绪,依靠自己重新找回生活本该有的面貌,谁都会有低潮,如何在低潮依靠自己的力量中站起来,并成为别人的依靠才是作者想要和我们分享的,即使悲伤无限大,也要化解于无形。不是不悲痛,而是执着地紧握逝者,生者的生活变得脱离轨道,任何情感我们都要正面去回应他。

  躲避不能解决问题,还是有人在等着站起来的人去照顾,作者一直在告诉自己的女儿,“你安全了,我在你身边”,哪怕如作者所说“凭借零星碎片勉力支撑”,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以此来抵御覆灭,因为时间的长河不会为谁驻足,不如就“做好最坏的打算,只有这样,情况的好转才会以更美好的姿态到来”。

  《奇想之年》读后感(七):梁文道解读:悼亡之书《奇想之年》

  文/梁文道

  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很可能是人类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在这部史诗里面有一句话非常非常的动人,它说“既然你已经死了,于是我将披上(湿皮),在旷野中流浪”。那么由此可见,大概是有文学开始,人类就开始用文学去做哀悼的作用,因此文学史上有这么一种传统,就是哀痛文学的传统。

  可是尽管有那么多人写过哀痛文学,几乎每个作家都曾经用文字去表达过对先人的纪念,似乎什么样的形式都被大家写透了,仍然有一本书在前年非常非常受到国际英语文学界的重视,甚至成为一本很重要的畅销书。这本书就是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这本《奇想之年》,《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作者叫琼·蒂蒂安。

  那么蒂蒂安是什么人呢?她是美国一个挺高龄的一个作家,年轻的时候非常的貌美,而且做过时尚杂志,就是《VOGUE》里面的编辑,做过电影的编剧,可以说是一个名流。同时她也是个非常出色的作家,很多人认为她写的散文或者是那种报导文学,或者甚至小说,在美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那么这本书跟她其他的作品完全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就是上面的文字非常不考究,非常直接,而这本书就是一本悼亡之书。为什么这本书那么受大家重视呢?是因为她写出了一种过去很少人写的状态,一般我们写悼亡文学,往往都是在亲人逝世之后隔一段时间才去写的,因此我们就有个距离感,中间有很多的想象或者创造可以放进去。

  但是这本书不一样,这本书几乎是在亲人一死的那一天,就已经把它笔记,开始把它发展起来了,因此里面充满了许多最直接、最细致的一些描写,那种描写可以说是非常非常让人沉重的。比如说这里面就说到蒂蒂安她要悼念她的丈夫,这先得说一下,这故事也够好莱坞的,就是这样的。

  在2003年快要除夕的时候,蒂蒂安刚刚要预备过她的生日,然后她的女儿也才结婚了几个月,就突然之间因为流行性感冒感染全身紧急住院。跟着到了除夕那天吃饭的时候,她丈夫跟她从医院看完女儿回来非常累,坐在饭桌上,突然之间就心脏病发倒在地上就走了。然后再过一年多的时候,终于她女儿也走了,那么所以说她打击非常非常大,那一个人面对这样的境况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这边就讲到,她从医院看着她丈夫在医院终于签了死亡证明死了,她回到家之后第一件干的事是什么呢?就是把医院给她带回来的她丈夫穿的衣服、钱包,一样一样东西拿出来,里面的信用卡、里面的身份证,里面的什么会员卡,拿出来干吗呢?就按照她丈夫的习惯分门别类的重新放进柜子里面,帮她丈夫整理好衣物,就跟平常一模一样。

  我们想想看,这是不是一个很正常的状态?一个人刚刚丧失了他的配偶的时候,他马上要做的事情很可能还是跟以前一模一样,似乎她丈夫完全没有死。那么就是在这么一个日常状态底下,外面的天空仍然是蓝色的,一切都好端端的,大家在饭桌上吃饭,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这种事情,这种死亡就是如此的突然,如此的意外。

  她产生很多magical thinking,所谓奇想,奇想是什么呢?是一种不合逻辑、很荒谬的想象,那么这种想象就是在这种巨大的冲击底下就会产生出来。例如他们两夫妇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家,当晚她的亲戚来她家的时候,就提醒她一件事,要赶快先通知《纽约时报》的讣闻版记者,然后她写出来好让全国的亲友们都知道这个消息。

  然后她就说,我通知《纽约时报》,他们住纽约,我要不要告诉《洛杉矶时报》呢?这两个城市东西之间是有时差的。然后她就想到,对呀,这事刚刚发生了几小时,说不定洛杉矶还没有发生这事,也就是说在洛杉矶时间里面我丈夫还没有死,我是不是可以来得及挽救这件事情?我不跟《洛杉矶时报》讲的话,是不是就表示这个事情不会发生呢?这就是所谓的奇想。

  然后接下来她就仔细描述了各种漩涡效应,很多人丧失至亲之后都一定会经历过这个阶段,就是说任何生前你死去的亲人或者爱人、朋友,生前跟你做过的事情、去过的地方、看过的东西,你现在只要一碰到它,马上就会把你带进一个漩涡里面,越卷越深、越卷越大,就是整个人完全沉浸在回忆之中。但是这些回忆有时候来得是一些很难说不一定是什么回忆,就只是一种习惯。

  比如说这里面讲,他们两夫妇感情非常好,两个人都是作家,在家工作,相对了几十年,他们什么事情都谈。例如说她看到街角有一家商店开门了,那边那家商店关门了,平常这种事她回到家她会跟丈夫讲;又或者说收到丈夫大学在普林斯顿的母校寄来的同学的毕业手册,毕业的学生会的一些纪念册,纪念册上面有些老同学就说起来,哎呀,当年那件事儿可真有意思。

  但是她说我跟我丈夫几十年没听过他谈这件事,我好像问问他那到底是什么事,可是丈夫都不在了,你很想照你日常生活一样继续说这些事情,继续做一些事情,但是那些事情已经完全不在。又例如这里面又提到,她有一天她在她丈夫的书房里面讲电话,随意翻着他惯常摊开放在书桌旁边茶几上的字典,我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就吓了一跳。

  然后她就突然想到的是什么?哎,我丈夫最后查的一个字到底是什么呢?然后她就开始想象,我丈夫最后一次摸这本字典是什么时候?当时他想查什么字?他是不是想透过查一个什么字,留一个讯号给我,我是不是很有必要去找出他最后一次翻这个字典的痕迹呢?然后接下来,终于在整整记录这些奇思异想、种种的回忆一年之后,她开始发现,她完全没办法走出这个阴影。

  可是她觉得她现在开始要走出去了,但是要走出去的时候她就觉得特别特别难过,因为她过去一年来,她每日的日程是按照去年的日程来做的,就是她每一天就会想到去年的今天,我跟我丈夫在做什么。但是一年之后,她就没办法再这么做,因为过了一年之后重回看去年的时候,她丈夫已经不在了,整整的一年是没有丈夫跟她在一起的一年,而那一年就是“奇想之年”。

  《奇想之年》读后感(八):在死亡的学校里成长

  所谓奇想之年(the year of magic thinking),是从作者琼·狄迪恩丈夫突然因病去世的第一天开始计算的整整一年。整整一年,狄迪恩才将爱人死亡的事实接受下来,收拾好奇想(其实是由丧恸造成的精神错乱,是一种病理状态),继续面对余生。

  哀悼本是一种疾病,但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人们普遍不认为这是疾病,而是倚仗时间的流逝来克服这一切。极少有人会像狄迪恩这样,忠实、细腻、科学理性地写出她自我调试并克服哀悼的全过程。这一记录之意义非凡,在于其与每一个读者的个人化经验必定发生共鸣——因为不可避免地,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而且通常不止一次。

  起初,狄迪恩从没法阅读亡夫的讣告、不相信约翰已经死了,到可以读下去了:“我竟然允许他人认为他已经死掉了。我竟然允许他被活生生地埋葬了。”随后,她终于鼓起勇气清理了约翰的大部分衣物,却没法送走他的鞋子:“如果他还回来的话,他会用得上这些鞋子。”她承认这个想法的荒唐,却不能摈弃这个想法。她还不能接受将亡夫的器官捐赠:“如果他们取走他的器官,他如何能够回来,如果他没有鞋子,他如何能够回来?”

  她举行葬礼,以公开的形式承认了丈夫的死亡。然而,在内心深处,她仍然渴望爱人的复生:“我想要的多过一夜回忆与叹息。我想要尖啸。我想要他回来。”

  她陷入自责,觉得自己应该为约翰突发心脏病和身患重病的女儿的厄运负责,相信自己本可以阻止这一切。所有结局都有预兆,所有无心之言都一语成谶,所有寻常之事都带有双关,只是她当时没有意识到……

  最终,在丈夫去世近一年后,她终于渐渐清醒,开始明白人生中的某些事件会超出人的掌控和处理能力,有些事只能任其发生。在死神和自然的力量面前,卑微的人类只是不肯相信自己的脆弱无力而已。

  狄迪恩的写作必然是痛苦的过程。本应被时间疗愈或掩埋的伤口,始终暴露在她层层叠叠的回忆与奇想中,而她在不断克服哀悼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病重的女儿随时可能的死亡。

  我们跟随她不能自控的意识流追忆往昔。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都令人陷入思念无法自拔。一趟航班、一座城市、城市里的街区和风物,都比人的性命恒久长远。斯人已逝,这些共同经历过的风景,都不忍卒看。在记忆的回溯中,爱与伤痛被磨洗得无比清晰。而在我们同样无法预料的某时某刻,航班、城市、城市里的街区和风物,将被抹上一层新的记忆,淡去了故人的记忆。留在世上的我们将带着新的记忆继续生活。“我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让死者活下去:我们努力让他们活下去,是为了让他们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也明白了如果要继续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就必须在某个时刻放手,让他们走,让他们死去。”

  所以这既是一部悼亡之书,又不是一部悼亡之书。我所读到的是一位生者对丧亲的感受,以及宽恕命运、接纳死亡的过程。我所读到的不是别人的故事,所有内容都是关于自己的。在死亡或悼亡面前,只有两种人——亲历者,和即将亲历者。对任何人而言,这一课题都是必要的学习,至少将引发必要的思考,或早或晚,无法回避。在时间的学校里,我们终将学会克服哀悼。在死亡的学校里,我们终将成长,并走向新生。

  《奇想之年》读后感(九):丧恸之书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作者在其丈夫去世后一年来的丧恸经历。

  对丧亲者而言,通过书写来梳理思路是自我疗愈的一种途径;书写也是为了纪念。

  对读者而言,书中作者的行为为其他经历者带来共鸣,甚至提供一种技术指导。

  丧恸是当至亲的人离世时你可能会经历的一种病痛。症状包括并不仅限于以下:

  1.体会到物理性的疼痛

  2.出现认知障碍

  3.自责,认为自己对事情的结果负主要责任

  4.经历“漩涡效应”,当下所在的地理位置,所观察的物理事物,所能闻到的气味,甚至仅是相似的场景都会引起你的联想,可能兜兜转转但最终都会让你联想到你和已经逝去的人的经历。

  5.不断地回想亲人离世的整个过程,回想每个细节,设想改变哪个时间节点的某个决定就能改变最后的结果。不断推倒重来的沙盘演练。

  6.最终意识到结果无法改变,结果已经客观存在。

  7.在接受事实的第一年,你不看日历,用去年你们的经历来记录当下。

  8.当然新的开始是必须的,但突然掠住你的恐慌是“忘记即背叛”。

  我非丧亲者,感慨的是,在上一段失败的恋情结束后除了物理性的疼痛,以上7条我都有不同程度的体会。

  如果早点读到这本书也许会恢复得更快一些。

  《奇想之年》读后感(十):我的奇想之月

  【人生在一刹那间改变】

  【那一刹那稀松平常】

  2013年5月24日上午,我在教室上计量经济学课,老头儿在讲台上拿着粉笔讲得正起劲,台下有一半的学生已经主动放弃。老头儿中气十足的声音,老电风扇嗡嗡的转动声,背后室友小声的说话声……所有声音纠缠到一起,像一团解不开的耳机线。

  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妈妈的电话。我不耐烦地按掉电话,准备下课再回。一分钟后,手机又开始震动。思路再次被打断,我烦得想关机。拿过手机,这次是刀刀的电话。拒接以后,我开始写回复:“上课,回去打给……”

  还没写完,新短信进来了:“小猪昨天下午去世了。”

  “你逗我吧?”我想都没想就回复了。

  下一条短信很快发来:“真的。”

  【我始终都在试图给结局替换一卷不同的胶卷】

  2013年5月22日晚上,我在操场一个人慢跑。去年跑一千六勉强合格后,我就开始慢跑了。不下雨的时候,就去操场上慢慢跑个七八圈,没多大效果,起码现在长跑不会那么狼狈。

  跑完慢慢往宿舍走,小猪打电话过来了。我说刚跑完步,没事跑跑对身体好。她夸我是元气少女。随便聊了一会,我挂了电话,继续散步。路灯是魔法相机,用橘黄色的光给经过的每个人拍照,按下快门的瞬间,时光往前飞,飞回过去,重返年少。但也只是那一瞬。

  “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这几个字像芭蕾舞演员,在我脑袋里旋转。直到我睡着,还在梦里旋转。

  她的生命还余下19个小时。

  小猪是长跑中心脏病突发离开的。如果那天我没有跑步,如果我没在电话里提起跑步,如果我把手机丢在宿舍里。

  【假使这样 将会如何】

  5月24日中午,从几个朋友断断续续的电话中,我大概拼出了事情的概况。

  小猪的学校有长跑的要求,学期快结束了,小猪莫名其妙地少了一次打卡记录,只好一个人去跑步。跑步中突发心脏病,因为抢救不及时,救护车赶到前就去世了。

  与前天晚上的电话无关,小猪注定会跑步,注定会离开。

  【而现在,我只是试着重构汽车的相撞,重构恒星的塌缩】

  5月27日上午,我拖着刀刀往殡仪馆走。她刚下车就开始大哭,我只能沉默地抱住她,不知道如何安慰。离殡仪馆只有几步之遥时,我突然不想往前走了。

  一大朵云飘过去,一切被阴影笼罩。

  87个小时前,小猪躺在操场上,意识渐渐模糊。

  身体失控的时候,她一定很孤独,很难过吧。

  一生的最后一眼,是头上清朗无边的天空。

  【只有一瞬间的恐惧,他意识到这场意外避无可避的结局,一瞬间过后便是永恒的黑暗】

  5月28日中午,我坐上返校的火车。车厢广播放起Beyond的《光辉岁月》——小猪经常唱的歌。

  “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

  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

  迎接光辉岁月”

  对座的男生小声地合着音乐一起唱,我把头转向窗外。

  【我记得泪水涌上我的眼眶】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它们的湿润】

  回学校好几天了,我像往常一样学习聊天开玩笑,把自己包裹在虫茧里,独自舔舐伤口。

  5月30日凌晨,室友还在沉睡,我蹑手蹑脚地爬下床,开电脑,写祭文。

  “今天是头七,你该回来看我们了。亲爱的猪,我好想你啊。”

  写我们的初见、写高中的回忆、写列好的计划……不知不觉,天亮了,泪干了。

  “未来还很长,谁陪我哭我笑陪我走过漫漫长路啊? ”

  写完结尾,我忽然意识到,这篇祭文,这些眼泪,都是【自怜自哀的问题】。

  【我们不断地被独自留下,只能关注自身,而自怜自哀便从这一源头汨汨涌出】

  5月1日下午,汗水流到嘴里,咸咸的味道。我望向窗外,假期的学校空空荡荡,在灾难片里,我就是唯一的幸存者。然而事实是,我因为竞赛特训被迫留校成天写卷子。

  手机在抽屉里跳舞,我悄悄摸出手机,是小猪的短信。

  “2点的《致青春》,出来一起看吧。”

  我回了个哭脸:“我还被关在学校参加特训……TT”

  为了弥补遗憾,我从网上找到了枪版资源。粗糙的影像看得人头疼,勉勉强强撑到最后,我只记得郑薇对墓中的阮莞说:“你的青春永垂不朽。”

  小猪的青春永远停留在20岁,我乘着时间的列车,自己似觉静坐不动,车却载着我向前飞奔。

  【当我们哀悼逝世的亲友时,我们多少也在哀悼自己。】

  5月31日,我无意中看到阿信写的一段话:

  “很少有哪一个月,是像五月这样,它总是清晨弥漫着雾,午后如同酷暑,夜风却又常常沁凉的如同山林 里的流水。对于太多太多的人来说,这个五月好像是永远不会过去的。”

  这个五月好像是永远不会过去的。

  【正如太初直到现今,万古而常新,永无穷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