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切尔诺贝利之春》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切尔诺贝利之春》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8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切尔诺贝利之春》读后感精选10篇

  《切尔诺贝利之春》是一本由[法] 艾玛纽埃尔·勒巴热(Emmanuel Lepage)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切尔诺贝利之春》读后感(一):废墟之上的春天

  绘者在树林画画时看到一个公交车站,恍惚突然意识自己并非身处一条林间小道,而是曾经的大马路中央。环绕自己的并不是郁郁葱葱森林,而是惨绝人寰科技灾难。这些树丛颜色绚丽多彩,散发着静谧温和气息。他以为在这里看到的是荒废灰暗的土地,是变异生物腐朽植物,最终震惊他的却是生活,以及鲜活生命。共情能力使得这样的画面带给人无法言喻的痛苦。我们毁掉许多无辜者的家园,可即便是核事故也摧毁不了这片顽强的土地,数十年数百年,成千上万年,我们的踪迹总会被抹盖得一丝不剩。被自己驱逐出这片土地,被制造出来的是自己的灭绝。

  核的时间和人的时间不一样,对于人来说,这片曾经的故土永远都不能回到过去了。老人被认为年纪大了,不会被辐射影响,于是被默许丢弃在这片废土。人们苦中作乐,假装这一切并不存在,过着自己平凡如同往常的生活,被无能为力所淹没。搜资料时候发现切尔诺贝利成为部分人眼中的景区言语之间是兴奋和春游一样的喜悦,还有一部分人说,只是没意思的废弃之城而已。生命和血堆出来的废墟,被毫不尊重地看待,而不是引以为戒和畏惧。这一部分才是最心酸的。被毁灭的家庭如何继续,旁人毫不关心,撑死流下几滴眼泪再抛之脑后。死亡、疾病、痛哭,发生过的一切都被淡忘,人的苦难坚韧被歌颂。最终在感动的歌颂中死亡。《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这本书让人产生的痛苦如此巨大泣不成声地看不下去,却也远远抵不上现实受难者痛苦的万分之一。他们好像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我们隔着字看他们,希冀这一切只是故事。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现实上演。

  每个政府选择安抚和掩盖真相,而不是让人知情。对于政客来说,核能带来的成本优势和为国家带来的利益远超一切,哪怕是生命。要如何批判?对大多数人来说它的确是有利的,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有焦虑,但总认为悬在头上的那把刀不会掉在自己身上。未来受害者已经诞生,像是鳄鱼吞下去的那个闹钟,滴滴的声响在迫近。

  “人是能习惯于任何环境动物。”只要是延时的灾难,眼下看不到直接的后果,就可以笑着歌唱下去,继续生活。

  《切尔诺贝利之春》读后感(二):生活的力量

  核技术人类二十世纪伟大恐怖发明,它让我们记住了三个地名:广岛、长崎和切尔诺贝利(到21世纪又增加了一个福岛)。相对于前两个因为政治军事原因引起的核灾难,人们对于切尔诺贝利的反思和缅怀,就显得纯粹深沉得多。 法国是欧洲利用核能最多的国家,全国电力超过70%是由核能提供的,在一个文明且倡导自由的国家,这必然引发争议支持反对的人从未停止过争斗,虽然前者大部分是拥有国家权力的政客,比如时任法国总统的萨科齐,但后者也从未放弃自己坚持观念。这不,他们组织了一次活动邀请著名的漫画家艾玛纽埃尔•勒巴热去切尔诺贝利现场看看,并希望通过图画形式,向国内民众展示核灾难后的真实情况,从而让更多的国人了解并支持反对危险的核能利用。 于是这本书的开头就展示了切尔诺贝利灾难的各种惨相——当然很多是作者从各种资料中了解到的——真是太惨了,连作者自己都被吓住了,在临出发前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手“严重受伤”,不仅不能画画,就连字也不能写了。 幸运的是最终这场“核灾旅游”还是成行了,但在这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旅行”中,作者却慢慢发现了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基辅当初从灾区迁徙过来的民众、切尔诺贝利现在还生活着的民众,他们有自己很多的苦痛,甚至他们的命运都已经有了明确的判断,但他们的生活状态却没有苦大仇深,他们安静而温和,喝着永远不变的伏特加。并且在切尔诺贝利的最深处,作者还发现了无敌美景,这怎么与原先想象的恐怖、痛苦搭不上边啊。 于是这场旅行的目的性改了,变成了一场作者的心灵之旅,的确,人在面临灾难和恐怖时,很多想法和观念都会发生改变。但作者作为一个知性的人,并没有硬性地强调自己新的发现,而是非常真实地呈现自己面临各种意想不到进而潜移默化改变的过程,甚至在其中的痛苦。 这里必须说一点,作者的改变并不是说立场上的转折,而是在灾难之后人理解方面的改观,核灾难的残酷性的确不是小小的人类个体所能承受的,甚至一个国家都很难承受,但人性的伟大在于,只要没有死亡,就不会放弃生存下去的希望。 正如作者在结束切尔诺贝利执行后说的最后一句话:“最终震惊我的却是生活”。 这本书还有彩蛋,后面还加了一部分《福岛核记》,这段事件离我们更近,我们了解得更多,但理解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作者也去了现场,有了前次切尔诺贝利的经历,这次他写得、画得更简单,没有说教,只是陈述,但接着前文读下来,我们都已经慢慢明白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漫画书,也不是一本特别的灾难游记,更不是一本政治观点宣讲课本,个人觉得这是一本反思人性、赞美人性的一本散文甚至一本哲学书,简单的文字美丽的画面,掩盖不了其深度思考和对人性美好的膜拜。

  《切尔诺贝利之春》读后感(三):人与自然

  看完这本书之后去搜了切尔诺贝利的现状,看到国家地理中文网有一篇《核灾难后30年,切尔诺贝利成动物乐园》,里面有一句话深以为然——“从本质上说,这意味着和辐射相比,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严重。”当然转念一想,会发生这样灾难性的核污染本身也是人类的关系了。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时候我还未出生,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和前苏联的微妙关系,长大一点也没怎么看过相关的介绍报道。直到11年福岛核泄漏才在网络上知道这件事,然而知道跟了解还是差很远的……而《切尔诺贝利之春》的作者通过把亲历亲见绘制成作品把这个事件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可以直观地了解这件事以及它后续的影响。比起纪录片,书里大幅黑灰色块的绘画,能给我更大的震撼感觉。而当时事件中的“清理人”以及其他当地人感情,通过绘画的方式也更能让人产生共情。

  其中作者在郊外写生的美景,如同开头说的那篇报道一样,美却细思恐极。人类能造成多么可怕的灾难,可是这灾难毁灭的也只是人类自己。所以,真的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重要,而把大自然想得太单纯美好。

  作者的专业功底无需多说,小到轮胎溅起的水的弧度,大到场景的绘制都是有力度的笔触,难以想象这是他因为手出问题处于“低谷期”时的作品。人物的速写虽然在作品中提到,曾让当事人不满,不过作为读者看,都非常准确地抓住了表情细节,因而显得栩栩如生。除去绘画本身,更吸引读者的还是“观点”——政府、民众、自然……《切尔诺贝利之春》主要讲述的是这三者之间的冲突,而加入的个人内心的冲突,让作品更“私人”,更有“人味儿”,而不是一篇冷冰冰的汇报式的作品。相对来说《福岛核记》则更像局外人的纪实描绘。

  两篇作品最让人觉得有共同点的大概是政府的态度,其实不止是核泄漏问题,在很多问题上,全世界的政府都是差不多的嘴脸吧……作为个人,能做的很有限。这也是作者当初冒着生命危险选择去切尔诺贝利实地观察生活的原因。而作为读者,很感激有这样的人愿意把这样的作品带到“外面的世界”。

  《切尔诺贝利之春》读后感(四):推荐几本漫画

  当今社会,人们的消费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对于教育投入更是不惜成本。出版商看准市场抓住机遇,不断地出版有关普及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各类漫画。青少年是这类漫画的消费主力军,比起厚厚码满文字的专业书籍,漫画最大的功能是,把复杂的故事用图片的形式简单具象化的表达明白,使读者可以快速阅读认知。但目前,市面上优秀的作品可谓寥寥无几,那些残次、肤浅幼稚的漫画让青少年阅读,不仅影响拉低视觉审美,更会影响其价值观

  从荒漠之中也可找到绿洲。以下几部漫画作品画风优、逻辑清、深度高,很值得一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的《鼠族》、《阿兰的战争》,讲述中国抗日战争的《淞沪会战》、《伤痕》,反映解放后至现在普通中国人生活的《从小李到老李》,讲述宇宙史的《万物:创世》,还有这本颇具人文关怀的《切尔诺贝利之春》。如果这些漫画可以占据主流市场,那的确是值得庆幸的。

  《切尔诺贝利之春》读后感(五):当我们谈论灾难时,我们要消费些什么? 当我们谈论灾难时,我们要消费些什么?

  我原以为要直面危险,直面死亡……而我看到的却是生命。

  ——艾玛纽埃尔·勒巴热

  故事的开始

  1986年的春天,史上最严重的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这场事故中产生的辐射量,是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总和的100倍。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也很难精确计算出这场事故究竟给当地人造成多少损失:辐射、畸形婴儿传说中变异的生物、谈核色变……

  漫画的开头,借用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一书中的描述,向我们展现了灾难来临时的场景:大地悲鸣、官方遮掩、英雄主义的清理人……

  直到今天,整个欧洲一听到切尔诺贝利,第一反应还是远离当地的一切,深怕被辐射影响。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漫画家艾玛纽埃尔·勒巴热响应一个协会的号召,前去切尔诺贝利,寻找灵感。他在漫画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

  “我们也应该到场,我们相信艺术家能够捕捉到在那里生活的奇特之处,并能作出见证。”

  就这样,漫画家生平第一次,用图画来报道一个重要事件,完成画集,为当地筹款。

  令人玩味的反应——不同对待灾难的态度

  当我读完这本漫画时,首先映入脑海的词句就是:“当我们谈论灾难时,我们要谈论什么?”勒巴热不愧是一位写实主义漫画家,多方面展现了不同人群对待切尔诺贝利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的态度,很是让人印象深刻

  出访资助人的盼望

  漫画家出发之前,他的手部非常不适肌肉很痛,根本无法创作医生也找不到原因,同伴把它归结于漫画家对于此趟旅行的恐惧,也许吧。

  不过当漫画家抵达目的地后,逐渐被当地人乐观百姓感染,忘记了手部的病痛,忘我描绘着自己的观感,本能驱动着漫画家的创作。当画稿出来后,描绘的不是出发前的想象,而是当地奇异风景和生活积极乐观的人们。

  这并不是预想中的样子,也许这次旅行的资助人,希望看到的是人间炼狱?!漫画中有这样的语句: “吉尔达,你看!咱们被派来用绘画展现一场巨大的灾难,最后就带着这些风景、动物和小孩的画面回去嘛?我们的书将由那些奋力抵制核工业的人发行,他们想看到的可不是这样的画吧!”

  其他地方的欧洲人对来自灾难发生地的反应

  这趟旅行,有一个法语翻译,她说自己在法国时,不会特意说出自己来自切尔诺贝利,因为如果说出,旁边的人会下意识闪躲,仿佛在说这位姑娘会向他们辐射不健康物质一样;

  其实这种状况从灾难发生时就开始了。切尔贝诺贝利的人们从事故发生地搬到乌克兰首都基辅时,“为了耳根清净,每当别人问我是从哪儿来的,我就瞎编一个地名。”一个人如是说到。

  当地的经济也垮了,没有人愿意消费产自核污染地方的东西,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魔幻现实主义——灾难旅游业

  人类是如此神奇的生物,能把灾难转化为生意。在乌克兰,有旅行社做着灾难旅游的生意,为一些好奇心旺盛的人类提供导游服务

  这其中也有乌克兰政府的作用,在2009年,政府宣布要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废墟周围变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总有胆大的人前往,在知乎上看到,已经有中国人前去探险了。

  坚强勇敢的当地人

  在漫画家的观察下,这里没有传说中的五条腿的动物,没有绝望之地,画面中其他部分是阴森的、暗淡的、而只要涉及到风景,画面立刻变的色彩斑斓起来。

  好像有什么不对。勒热巴意识到他是来展现阴森恐怖的。

  而这里的人们却颠覆了原来的想象。不管怎样,生活仍要继续。漫画家和伙伴路过一家餐饮-杂货店。里面的装饰风格怪诞、放肆、简直就是一场色彩盛宴……

  他们在如此境遇中没有忘记歌唱,留下的当地人,是深爱这片土地的人。这里有学校,学校里还有音乐老师

  加上静谧,这块土地真的是切尔诺贝利吗?

  活着!……

  一提起灾难,是满地狼藉,是鲜血遍野,是颓废沦丧吗?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发生,是人类的自我放逐。骄傲的人们把自己赶出天堂,赶出了大地。留下来的空间,是真正热爱这片土地的人儿,是奔跑的野马?是瑰丽的场景!

  这是真正的活着吧!

  《切尔诺贝利之春》读后感(六):切尔诺贝利之殇

  《切尔诺贝利之春》是本书作者同几个艺术家朋友开始的探险兼艺术实录项目,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切尔诺贝利”的认知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对核辐射唯一的印象就是教科书上奇形怪状的动物和畸形的人,这是一个太大,太高深,而不足以我去关心的问题。

  在毫无背景知识支撑下的我,也看到了这场复刻悲剧所表现的张力:一个“鬼城”,对于辐射的恐惧一直不断增加,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作者所描绘的当地人也很普通,带着一种活在人世不可避免的哀伤,却也勉强微笑的积极的生活着。无论从好的角度解读还是坏的角度解读,都显得如此矛盾诡异,不合逻辑。看完之后,大受震惊,就恶补了一下关于切尔诺贝利的信息。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以北130公里,它是前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1986年由于操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失火爆炸:有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

  这是什么概念呢?1945年,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直接死于爆炸的有7万人,截止1999年,死于该原子弹辐射的人数已上升至20万。目前,也就是70年后,广岛市依然将相生桥附近的地区列为放射污染区。切尔诺贝利爆炸产生的辐射相当于400颗原子弹的威力。

  切尔诺贝利爆炸之后,天空变成黑色,下起了完全黄色的雨,当时一位住在俄罗斯南部布良斯克州的新济布科夫镇上的教师(离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180公里——大概相当于广州到大亚湾核电站的距离)用自己的仪器发现了核辐射的问题,然而多次询问政府却被告知“没有这回事”。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前后共调集30万军队进行处理。最著名的就是用混凝土等材料将4号反应堆仓促封存,防止放射性物质进一步外泄,约200吨核原料仍封存至今,该保护结构被称为“石棺”。这个“石棺”也能在这本漫画中看见,看起来只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水泥雕塑纪念品,而里面却掩盖了200吨核原料,也许不能完全摧毁整个地球,但是辐射半个地球应该是没问题了。

  切尔诺贝利城因此被废弃。

  这就是本书作者去探访的鬼城,只是就算是这样的鬼城,也是一些人无法离去的家乡。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是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所写的,她采访了上百位切尔诺贝利事件中的幸存者,他们的故事透露出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恐惧、愤怒和不安当中。政府开始“秘密”疏散民众,严令什么都不许带,只能只身跟着军队走。很多人牵着家里的牛、抱着家里的猫喊着,“它是我家里的一份子,不能带走它,我不走。”更有人就这么坚定地站在门口,哭着喊着说哪儿也不去。

  很多切尔诺贝利人到事件发生后,就不去繁衍下一代,因为他们见过太多生下来没有耳朵、没有眼睛、甚至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畸形婴儿。而直到如今,这些“切尔诺贝利人”也还有很多驻守原地,一方面大量的善后清理工作需要人力,另一方面他们也无处可去,他们像是带着辐射的怪兽,被称为“会发光的切尔诺贝利人”。

  进入到辐射区进行探险也好,采访也罢,总会被再三叮嘱不要实用当地产的苹果、土豆、牛奶,我记得漫画里有一幕是一个父亲将自己从辐射区带回来的帽子给了儿子,可是儿子后来很快脑癌死了,无论二者之间联系是否真实,对于辐射的恐惧已经成为一种绝症。但是活在当地的人无所谓,辐射区有一个小村庄,里面大概有几百本地人,吃当地产的蔬菜水果,甚至食用明确知道辐射量超标的野猪肉,老年人面对病痛已然麻木,年轻人靠着毒品和酒精度日。因为他们知道,切尔诺贝利让人无处躲藏,只能活在没有任何未来和希望可言的当下。

  他们说“我的过去再也不能保护我,我找不到答案。以前有,现在没有了,是未来在摧毁我,不是过去。”

  可是这些恐惧和伤痛已经让报道、媒体、艺术渐渐疲乏,真正再次让切尔诺贝利又进入人们的视线,在整整30年之后,是2016年11月,将一个比自由女神像还高、重量超过埃菲尔铁塔三倍的巨型金属拱顶,缓慢地移动到封存反应堆的“石棺”上。耗资15亿欧元的“金钟罩”高108米,长162米,跨度为257米,钢结构重量达24860吨,是史上最大的可移动陆面装置,将事故机组与外界彻底隔离开大概能有一百年时间,这一装置将保护周围的人们不再受辐射泄漏威胁。

  很多人会把这个“金钟罩”当成了旅游景点旅游项目,人类建造史上的又一个奇迹。就像“金钟罩”建好之前,国内一档网络节目叫做《侣行》,在第一季就做了“逼近核辐射 鬼城·切尔诺贝利”的专题,为的就是“石棺的诱惑”,可是要知道,石棺当年预计的保护时间只有十年,由于种种原因,保护设施的更新在30年之后。

  在看了这些新闻,采访,纪实,探险,照片也好、视频也罢,这些关于切尔诺贝利的宣传并不是不好,让更多的人了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反而,文字,和本书这种漫画,加上了抽象的维度之后,能减少大家的猎奇心理,从而有更高层度的同理心。

  《切尔诺贝利之春》将笔触投放在灾难和恐惧之中的“生活”,也质疑科技对于人类是帮助更多,还是毁灭更大。面对经历过这样事件的人,和地震、洪涝自然灾害不同,那些灾难叫做“天灾”,并且没有那么多持续不断的恐怖因素。切尔诺贝利不是,就算其危害没有科学家说的,我们自己臆想的那么可怕,可是核辐射带来的恐惧就像是不会完结的恐怖片,代代相传。

  我在搜这些新闻的时候,不断有推荐关键词“切尔诺贝利变异巨鼠”“切尔诺贝利畸形婴儿”“切尔诺贝利僵尸”,我不敢点进去看,怕承受不住太过直观的视觉冲击。不过核辐射造成的后果也许可怕,但不至于如此骇人听闻,比如日本一位经历过原子弹辐射的教授在上课的时候,被学生怂恿“关上灯,看看是不是会发光”。把受到辐射的不幸的人,变成一个拿来消遣和消费的怪物,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了。

  大抵活在天朝的我们会觉得切尔诺贝利远在东欧,还有几大山脉作为阻隔,怎么会辐射到我们?在《切尔诺贝利之春》一书中还收录了一个小短篇《福岛核记》,2011年日本由于地震,造成了福岛核电站爆炸事故,由于后期处理不够完善,污染还在继续增加,其事故等级已经荣升7级,是与切尔诺贝利平级的最高等级。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都是切尔诺贝利人。

  《切尔诺贝利之春》读后感(七):比灾难更可怕的,是假装一切不存在

  切尔诺贝利之春的前面几十页全是黑白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去描绘一件已经发生的事实。心往下沉,像是知道要发生什么事,脉搏加快,我摸了摸自己的手,温热的,我知道这是活着。我抬起头,对面的人恰好也在看切尔诺贝利事件幸存者写的书。

  我想要轻松点:

  “娜娜,我们都在看切尔诺贝利诶,但你那本书的书名实在太鸡汤了。”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4号反应堆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大约有1650平方千米的土地被辐射,成为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后,艺术家们发起了切尔诺贝利的驻地创作之旅,《切尔诺贝利之春》便是此次的成果之一。

  一开始,作者艾玛是带着害怕的情绪的。出发之前,大量的资料铺垫,无不在揭示这个地方沉痛的过去:那场20多年前的核灾难,差点毁掉了整个欧洲,加速了苏联瓦解。在几十万人的救援队伍投入之后,局势才得到控制。曾经富饶美丽的普里皮亚季也因此被废弃,成为鬼城。

  这里的过去太过沉重,以至于旅途中的一切都是小心翼翼的。所看到的场景都是以分秒来计算,一旦检测器开始报警,就得马上离开。所以书中的许多场景,作者艾玛只能匆匆画下。寥寥数笔也描摹了此地的惨相:人们慌忙离去时来不及带走的行李散落一地,由辐射导致残疾的人们或多说或少生活受到了妨碍……也正如我所说的,《切尔诺贝利之春》的开头几十页都是灰暗的颜色,空气里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可随着艾玛的旅途继续,画面逐渐明媚了起来。

  深深浅浅的绿荫中有或红或蓝的花朵,各种颜色在这里竞相灿烂。只有藏在树丛中的废弃公交车站提醒着艾玛:这里曾经是一条马路。本该热闹的城市大街寂静得没有一丝一毫的声音,可能还能闻到青腥的潮气,他刷刷地画着。日子就像胡适说的那样,“平淡而自然”。

  “这可是在切尔诺贝利啊!此刻,我根本感觉不到这里曾发生过天大的灾难,只有一场颜色的盛宴。我是被派来画切尔诺贝利的。我来本应该画下阴森恐怖,而现在画出的全是鲜艳的颜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切都是颠倒的。这里不该有阳光明媚,不该有翠绿树林,更不该有生活;这里应该一切枯萎,空气恶臭,人们愁眉苦脸,因为这里是切尔诺贝利。

  他问:“如果有美丽来形容这里,这恰不恰当?”

  同伴选择了沉默。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可事实上,无论经历过多么毁灭性的打击,时间都可以让一切重新来过。

  我看到:艾玛和同伴躺在铺了桌布的草地上,进行野餐,甚至忘记了辐射的存在;

  我看到:他们走进葱茏的树林里,孩子们在这里嬉戏;

  我看到:他们和流离失所之后又悄悄回来的人一起喝酒,跳舞……

  至此,书快结尾了,艺术家们结束了驻地计划,返回法国。我想,他们应该有了答案。

  “让我震惊的是生活本身。”

  May God bless us.

  《切尔诺贝利之春》读后感(八):人若不弃大地必不离

  1979年3月28日美国的三哩岛核事故,1986年4月25日前苏联(现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11年2月28日日本的福岛核事故。这是人类利用核能发电以来,历史上发生的三次重大核事故。这也导致大众普遍是谈核色变,无论号称是多么安全的核电站,总有百密一疏的时候,而核事故造成的后果也是不可估计的。 为此,作者以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现了其中两个被核污染的城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其中大半篇幅是在描绘切尔诺贝利这个更为久远的地方。作为90后,对于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故,依然历历在目,切尔诺贝利则完全没听过。查了下详细资料: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4号反应堆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大约有1650平方千米的土地被辐射,成为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核事故。由书中可知,作者当时通过新闻见证了这场轰动全球的灾难,时隔多年,他参与了由艺术家们发起的在切尔诺贝利的驻地创作活动,实地走访了这片被铯肆虐的土地,并用画笔记录下隔离区的真实生活。 在去切尔诺贝利之前,作者一度害怕这个地方,手也不听使唤,只能勉强画素描,但他还是来了。或许是有太多的人因核辐射而饱受痛楚,加上曾经看过的报道,让作者对切尔诺贝利的第一印象是充满了悲伤和绝望。故书的前半部分皆是灰暗的色彩,营造出阴沉的氛围,尤其在作者进入隔离区后,更加突显阴郁的基调。一切让他有感触的情景,他都匆匆画下(这地方以分秒计算,必须时刻带着检测器,只要报警,就得马上离开),虽说匆忙,却都抓住了细节,足以体现隔离区的凄凉。 尽管隔离区有沉重的过往,但时光飞逝,荒无人烟所带来的自然,也让这块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因此,我们会发现画面渐渐明媚,色彩显著增多,清澈见底的湖水,绿意黯然的草地,让作者与同事忘记了辐射的存在,肆意躺在草地上,享受大自然的美,苍翠的树林也吸引着作者走进,孩子们的嬉戏打闹也让人们心情愉悦……这些欢快的画面似乎不该出现在切尔诺贝利,可事实上,这片被伤害的土地,已经忘了过去,重新来过,处处散发出勃勃生机。 最后关于福岛的描述,笔墨不多,作者以一日游的方式,简单参观了下,他并不因去过一次隔离区而老练,反而略显局促,再一次见识这样的场景,作者心中只有失望。已有前车之鉴,日本还是重蹈覆辙,虽然有天灾的因素,但政府作为推手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所谓“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隔离区的人们被迫离开家乡前往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甚至遭受他人的白眼,却始终离不开疾病的威胁,与其这样,不如留下重建家园。我很喜欢书中一句话“从前,人们被赶出了天堂;在切尔诺贝利,人们把自己赶出了大地”,没错,很多时候都是人类主动放弃了一切,却什么也无法挽回,而切尔诺贝利的新生,正是来源于那些一直呆在隔离区的人们所做出的努力。 慢慢看完书,不禁佩服作者功力之深,通过色彩的变换,以及速写时细节的掌控,更加直观的呈现了灾难的苦痛;不禁反思核能的安全性,它值得人类冒极大的风险去利用吗?在同样的灾难面前,两国政府同样的做法,也让人不寒而栗。同时,我不得不赞叹时间的伟大,无论经历过多么毁灭性的打击,在人类的不懈努力下,时间总会让它冒出新的希望。

  《切尔诺贝利之春》读后感(九):那伏特加呢?也有核辐射吗?

  核爆一直是科幻作品中非常流行的主题,我的电脑上就贴着一个挺大的核辐射标志,就连Rogue One里为死星供能的kyber水晶,其原型也与原子能如此相似。

  我印象中对于冷战和核战争描绘最为经典的漫画,毫无疑问是Alan Moore的《守望者》,《守望者》的故事冷峻的像一把刀,以近乎冷漠的笔触展示了核战前夜昔日超级英雄的不同价值观。对于核威胁面前的人类处境,Moore给出的结论是:“Nothing Ever Ends”。

  《切尔诺贝利之春》与《守望者》截然相反,它没有采用虚构叙事的方法,而是从浸入式的感性的角度,以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展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后人们的种种不同反应。

  艾玛纽埃尔·勒巴热是我比较熟悉的法漫作者,他的《革命之路》至今仍呆在我的个人十佳漫画豆列里。正因为这样,在阅读本书前,我总是被勒巴热这样的左翼艺术家的天真所困扰,他们对个体的关注固然值得感动,但是面对前沿科技因无知而产生的本能恐惧,以及对所谓“田园牧歌”的城里人消费式的热爱,总是让我感到不适。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的1986年至今,整整30年过去,核能已经普及成为全球主要电力来源,甚至与环保挂钩,这都使反对核电看起来似乎如此不合时宜。

  回顾切尔诺贝利事故,是否意味着每一次科技飞跃,在惠及大部分人类的同时,总有一小部分利益会被牺牲呢?当边沁的功利主义观点浮现之时,我立刻又会想到罗斯巴德,想到用严格的财产权制度划分土地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我们完全可以把核电站建在无人区,总有土地拥有者愿意出高价出租自己的底盘。但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在暴力机器的碾压下,被牺牲的永远是无权无钱的平民,而那些做出决策的领袖,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代价。

  这就是勒巴热在《切尔诺贝利之春》里面对的现实。

  勒巴热并没有回避对于悲剧消费式的热爱与灾难旅游业的问题,“十九世纪那些描绘残垣断壁的浪漫画对我的吸引一样。但在切尔诺贝利,没有浪漫,唯有罪恶。”在漫画中,他诚实的表达了自己出发去隔离区前一度因为过度紧张而无法绘画的状况。在癌症的威胁前,许多原本计划同行之人退却了,这不是什么值得谴责的自私,而是人类趋利避害的理性,是人类面对死亡时出于进化本能的害怕。

  在漫画中,勒巴热不断质问自己:“我们到这里来干嘛?” 在真正的灾难面前,艺术显得那么苍白,那么无能为力。我想这也使得整部作品采用了黑白构图,唯一涂满色彩的,是隔离区废墟中被遗弃的布娃娃、血红的苏联党徽,那座为了证明“快乐社会主义优于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废弃游乐园,更是让我想到《致命玩笑》里小丑的荒诞虚无主题乐园。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每一抹色彩都像是在嘲讽生命的荒诞与虚无。

  勒巴热以他独有的人文关怀描述了生活在隔离区威胁下的人们。随着故事不断发展,他一改前半本令人窒息的黑白色彩,转而用象征生命的丰沛色彩描绘了那些在核辐射阴影下依然热爱生命的普通人。

  “我原以为要直面危险,直面死亡……而我看到的却是生命。”

  让我印象最深的角色是镶着金牙的当地居民维克托,他嗜饮伏特加,以男子气概自我标榜,对他来说,进入隔离区是高科技版的俄罗斯轮盘,是成为一个真男人的标志。这种末日中被迫生出的享乐主义与冒险精神,源自于不知道自己哪天会死的释然。

  “那伏特加呢?也有核辐射吗?”

  “啊,这个嘛,吉尔达,想让你戒掉伏特加,可能得有更充分的理由。”

  《切尔诺贝利之春》的结尾保留了勒巴热一贯的人文主义气质,虽然作为一个核平主义者,我在关于生命价值的看法上与他不尽相同,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为这部真诚的作品而感动。

  《切尔诺贝利之春》读后感(十):魔鬼中的天使

  美无非是可怕之物的开端

  我们尚且承受,我们如此欣赏它,

  因为他泰然自若,不屑于销毁我们

  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怕的

  ——杜一诺悲歌

  当提起切尔诺贝利时,整个世界都是缄默的。作为世上最大的核污染事件,其影响之大是空前的。 且不说因为事故造成最直接影响的现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就在乌克兰境内),还有被波及的整个北欧及东欧地区。切尔诺贝利事件除了间接导致了前苏联的瓦解外,还让人们开始产生对核电站安全性的质疑。对于作者所在的国家法国,这个2012年拥有19座核电站,58个反应堆,世界人均核发电量最大的国家(书中数据),目光自然而然聚焦在了核安全问题上,这也是这本书创作的初衷——去探究核污染的真相以及一种见证。

  如果读者曾关注过切尔诺贝利,一定看过相关的文字报道或者影像资料,那么,《切尔诺贝利之春》有什么不同之处么?换句话说,漫画的表现手法和纪实的文字或者照片影片又有什么区别呢?

  艺术的魅力在于,通过一些表现手法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肖像画和写真的区别。透过那些笔触、颜色的变化你能感到他们当时的心境。

  书的开篇,画家也是本书的主人公,艾玛纽埃尔以旁观者视角先简要的介绍了一下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随后交代了由“画家作者——行动者协会”组织的这次的切尔诺贝利之行。

  前半段,基调都是阴暗的,大量的深褐色和炭黑色充斥着整个画面,即使是旅途中窗外的农田,或者到达后聚餐时的干杯,晚上众人的歌声都被这层灰蒙笼罩。以至于很多带着笑容的面庞都隐约流露着悲伤和苦涩。这就是作者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吧,凄凉的小雨、被核污染伤害的清理人一家,以及一直在担心的隔离区之行。直到此时,唯一的鲜艳颜色却来自于路边的辐射区警示标志和横在路中的路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