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刀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刀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9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刀锋经典读后感10篇

  《刀锋》是一本由[英] 毛姆著作,猫头鹰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4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刀锋》读后感(一):《刀锋》摘录

  第一章 10

  我当时觉得,也许长眠于地下的死者活人还要幸运。我把感想告诉一位朋友,他问我是什么意思,我也无法解释,但看得出来他把我当成十足的傻瓜。我还记得,某场战斗过后,许多法军的尸体层层交叠,好比木偶剧团破产后剩下的提线木偶,不再具有任何利用价值,被胡乱丢在灰尘满布的角落。当时我有个念头,跟拉里对你说的一样:死人完全就是死透的样子

  第四章 6

  “我想我不是真的爱他,但就算没有爱情生活还是过得下去。我内心渴望的人是拉里,但只要没见到他,我就不会心烦。记得你跟我说过,只要隔着三千英里的大洋爱情带来的痛苦就不难忍受了,对吧?我当时觉得这话说得好酸,但是后来想想还真有道理。”

  “但是痛归痛,却又很高兴啊!”

  ……

  部分心理学家认为,意识是伴随着脑部活动出现的,但是不会反过来影响脑部活动。这就好比树木在水中的倒影,非得有树木才会存在,但是丝毫影响不了树木。有人说,爱情不一定要有激情,在我看来是胡说八道。所谓没有激情的爱情,根本就不是爱情,而是属于喜欢体贴、共同的兴趣或是习惯。习惯尤其如此。两个人可以因为习惯而保持性关系,就像到了饭点肚子会饿一样。当然,性欲不一定要有爱情。性欲跟激情不同,而是自然而然的性本能,无异于人类其他本能。

  唯一不同之处是,对男人来说,露水姻缘可以不带情感,但对女人来说,还是会牵扯到情感。

  ……

  少了这股力量,激情就会凋零。届时才会出现怅然若失感觉发现虚掷了大半人生保守嫉妒伴随的苦痛,吞下种种责难辱骂,奉献出所有浓情爱意,掏空了灵魂的一切,岂料对方不过是个废物,或者自己编织梦想借口,价值还不如一条口香糖。

  第五章 1

  她的呼吸急促,直盯着拉里那长着金黄细毛的结实手腕,还有细致有力的大手,我有生以来头一回见到她脸上露出饥渴的神色。她的表情充满肉欲,我万万没料到这般美貌竟可表现得如此浪荡,已然无关人性,纯属动物本能。

  第六章 3

  “如果世界真是至善全能上帝创造,他为什么要创造邪恶呢?……上帝全知但缺乏常识,我实在信不下去。为什么不能信仰一个根本没有造过物的上帝呢?这个上帝远比人类伟大、有智慧,面对世界的乱象会尽力而为,对抗着他所创造的邪恶,说不定还能最终战胜邪恶。”

  第六章 8

  “尘世满足只是暂时的,唯有无限的神可带来长久幸福。但是,即使时间永恒,善仍是善,白依然白;中午的玫瑰虽不比清晨来得娇美,曾经娇美的事实并不会变。世间万物都有终点傻子才会以为一切不变,但是更傻的是不去把握当下,及时享乐。如果事物本质就是改变,不妨把它当作人生哲学,濯足清流,抽足再入虽非前水,依然沁凉不减。”

  第七章 3

  她转过身去,脸抵着椅背啜泣,美貌因悲伤而扭曲,她也不在乎。我无能为力,也许我带来的消息粉碎了她内心某些虚荣矛盾的妄想。我隐约觉得对她而言,偶尔能见到拉里,至少两人的世界仍有交集,维持着某种连接。但拉里却终究切断了这若有似无的牵绊,她等于永远失去了他。

  《刀锋》读后感(二):众生相里寻一个我,此生莫错付了

  毛姆的确做到了他所说的,小说首先要有趣~ 而且知识储备之大,游历之广让世俗人的我好生羡慕,可以看到从未想过的生活,而不仅仅因为时代不同造成的环境差异。这些都是小说表面好处,如果不能带来深度思考或不一样的视角,读完也不能满意。毛姆会让你爱上一个深沉又虚渺的人,拉里是特立独行精神修行者,可并未说清楚他最终从吠檀多派的不二论得到了怎样的真谛。只有无法用语言确切形容的一次梵人合一的体验

  小说结尾的最后一段文字里,描绘了一幅熙熙攘攘人流涌动的众生相,众多矛盾与利好的纠葛人人自由又深陷枷锁中。文中说,“最伟大的理想应该是自我实现”,那会是怎样的自我实现呢?书中人无不偿愿,可生活轨迹结局实在太不相同,这也是拉里各处“闲晃”所想寻找的答案吧,答案就在你自己,可你并不知道你想要什么,也行即便不知,你也会得到自己心性需求东西,毕竟一个个选择都出自自己之手,无论悲剧还是圆满欢喜还是痛苦。若说这世界纷杂万象,那人面人心更是如此,时间如流沙,得到的与失去的也似细沙流转,幸福之道或许比其他需求持久和恒稳,可幸福之道哪里是人人都能懂得的。心里的富足也许可以作为一种判断,如若像书中些许角色一样,“如愿以偿”,却心苦难言、不得平静善终,待着枷锁生来归去,一生岂不是错付了?

  《刀锋》读后感(三):《刀锋》有感

  有人说,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读一本书收获可能是不同的感受,近来愈发的赞同。

  在信息科技爆发的这个时代,生活的节奏如大步流星的赶路人,匆匆忙忙且头也不回。自省和探索内心等与生俱来天性被世俗的成功努力抛之脑后,时间久了显得锈迹斑斑毫无生气。偶有闲暇翻阅毛姆大作,身心放松不说竟然打开了许久未曾跳脱的思维,顺着夕阳余晖尝试着对自己内心的问话,尽管一无所获充实盎然。

  在读《刀锋》之前有人告诉我说这是一部与《月亮与六便士》雷同的小说,已拜读过后者的我大可不必再翻阅此书,对此我不可置否。如今读完此书后比较下来却比我在读月亮时收获更大,或许跟时下的心情有关。 我十分喜欢毛姆的这两本书,作者笔下人物都颇具传奇色彩,不畏世俗不畏困苦忠于自我的性格正是时下的我们所缺少的。

  拉里是个可爱大男孩战争生死引导了他去追寻自己的内心。几十年风餐露宿却如一日般忠于内心享受生活。不靠外物的修饰去实现人生的价值,而用自己鲜活的生活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价值。不寄希望于上帝,因为梵在心中在万物中。俗人或许不可以理解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但这就是普世的包容性!肉眼看得到的,皮囊抓的到的我们去追求无可厚非心眼所见灵魂所受的去苦苦追寻更是有大无畏精神。因为那些东西虚虚实实是一份没有答案的问题。 斯特里克兰德用笔在最后的时间里化身上帝惊现了宇宙奥秘,拉里用一生的时间去感受了那日清晨日出时达到的天人合一。你若问值吗?那就不值好啦,世界的包容从来不曾让你去走这样一条路,你依然可以追求灯红酒绿展望声名鹊起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达不到拉里的境界但是可以试着与之靠拢。修业先修身,修身先修心。 最近特别火的一句话莫过于“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但可笑的是很多从来都没有经历过少年,从孩童就一跃成为社会人士有时间或许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才要走完这一生,什么样的生活才真是让自己内心幸福的生活。活在他人眼光之下你永远正襟危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永远可以自给自足,毕竟没有人比自己更渴望满足自己。

  几年前我读过一篇网文,大意是说年轻的我们无知无力却渴望拥有的很多,在步伐加速的时代焦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而忘了在这个年纪的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开阔自己的格局,修身修己方能有所建树。说来轻巧,人在山中不识山,听的道理越多就越不想听。将自己拉远一点你或许能看到自己所处的位置还有前方的风景

  《刀锋》读后感(四):无所谓好与坏,只是追求不同

  其实,说实话,我并没有看懂这部小说,大概是我的阅历不够吧! 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个性都很鲜明,也各具特色。比如拉里的自由,艾略特的虚荣。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伊莎贝尔,但内心又希望自己是拉里。如伊莎贝尔一样生活在现实里,却又希望挣脱现实的枷锁,像拉里一样自由自在。 小说里每个人物的追求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艾略特追逐名声,临死仍为没有收到邀请函而耿耿于怀。伊莎贝尔追逐利益,继承了舅舅遗产,过上了富庶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格雷向往平凡,如愿的朝九晚五。拉里追逐自由,终究舍弃一切去流浪。他们的生活方式,无所谓对与错,好与坏,只是不同的信仰造就了不同的选择而已。

  《刀锋》读后感(五):人生的追求

  此书真的很赞,作者以一种旁观者角度描绘了各色人的追求

  拉里,是一种自觉寻找人生意义的人生,它不仅停留在想,而是确确实实的付诸实践去追寻,他很勇敢,不屑于旁人的目光,始终自己最在乎的是什么。可能从世俗的眼光看来,这种人生真的很傻。可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自己有拉里倾向,可是抹不开脸面,不够勇敢,也不够明白,所以,现在的状态有点焦虑,不知道什么才是首位,没有人生观价值观。拉里,在路上碰上的形形色色的人,或多或少都理解支持他,有些也有着不一样的人生,走出去,真的就会发现志同道合者。世界很大,你并不孤独。(身边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嫉妒排斥打压异类的伙伴,这没有多错,只是人性,求同才安全

  伊莎贝尔,她就是生活的成功者,现实,过着人人羡慕的上层人士的生活。自信优雅高贵骨子里的“自私”无情的毅然决然,又现代的话讲,“绿茶婊”,其实只要不涉及利益,他们会是很有趣的朋友。他们是现代社会的成功者。其他人何必有酸葡萄心理了。

其实,作者才是隐形的“上帝‘,既能游走于现代社会的物质洪流,又能理解追梦人的梦想。

  《刀锋》读后感(六):《刀锋》:毛姆的理想与现实

  《刀锋》让我想起了一出经典电影,就是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燃情岁月》,特里斯坦很像拉里,也更像毛姆的另一本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这三个传奇之人都充满着理想和野性,我也难免在看完这三部伟大的作品之后,唱出beyond的一句伟大的歌词:“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但也仅此而已,我从上而下地审视自己,发现拉里是拉里,伊丽莎白是伊丽莎白,而我还是我,我做不了拉里也成不了伊丽莎白,而毛姆笔下的他们,在我看来只是故事中的男女主角,这个故事是很让人憧憬的故事,故事中的意义想必对我来说亦是非凡的见解

  《刀锋》似乎与《月亮与六便士》是非常相似的故事,但是在对于毛姆来说,两位“传奇”,仍有非常不一般的异同。

  而《刀锋》里的拉里,似乎仍秉持的道德底线,他只是追寻自己内心的答案,也无意伤害身边的人,相反,对于朋友与昔日的情人,仍是彬彬有礼开朗大方,这就是与斯特里克兰德最为不同的地方——同为放飞自我,似乎斯特里克兰德表现得更加野性与极端

  所以斯特里克兰德很让人讨厌,而拉里非常讨人喜欢。

  “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难免会让别人不快乐。”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是需要大地勇气,但是这也代表着做只是只有自己认为的事情,往往会伤害到别人,特别是曾经这么“爱”你的人——朋友,爱人甚至是父母,这些人往往对你有所期待,有时候难免会希望有所回报,但是对不起,为了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为了自己,我不得不辜负你们的大部分期待,辜负你们的爱。

  我一直认为这就是“自私”,但是这个词我无法定义褒贬,因为对别人的自私而对自己的无私,看似大错特错却又无比地正确。于是乎,我开始与别人讨论这类问题的时候,我永远得出的是“这无关对错”的结论,这无法对辩论又难以自辩,这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选对与选错好像只是关乎自己了,当然,拉里也不会在意外面有什么流言蜚语

  因此毛姆用同样犀利的眼光和笔触叙述出这样的故事,也没有加以评论,没有为拉里辩解,也从未对伊丽莎白作过多的批判,他只是说出这样的事,来表达出毛姆当时的内心想法

  这种想法就是关乎毛姆自身的理想与现实。私以为拉里和伊丽莎白就是毛姆的结合体,毛姆知道老年也从未忘记自己的理想,也无法抛弃自己的现实。此时我也想说出我一位亲朋戚友的故事,与《刀锋》的故事有相同的味道,但是我思前想后,好像我没有毛姆犀利的眼光,也无毛姆犀利的笔触,写出来的故事,想必又是充满主观意识的批判故事。

  所以我想说,我虽然理解拉里,理解特里斯坦,也理解斯特里克兰德,也认同他们的传奇,但是我仍然不喜欢他们,我很讨厌他们,我也无法不佩服他们。

  因为我仍然理解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既如毛姆一针见血的一句:“人生如果不想随波逐流,就等于是场豪赌,失败的人不胜枚举,成功的人寥寥无几。”我们应该要好好理解这一句话。

  《刀锋》读后感(七):人,各有各活法

  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和拉里有很多共同点。相比较更加出名一些的《月亮与六便士》,《刀锋》的主人公更加真实一些。拉里没有思特里克兰德那么极端,他的人生选择相对更加合理,容易理解一些。因为战争的原因,好友的阵亡,他突然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并开始周游世界寻找心灵的寄托,有一些避世的消极情绪的意味,但是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极。拉里只不过是选择了一种寻找自我的价值观,他并没有抛弃自己拥有的一切。思特里克兰德不一样,做法更加决绝,但是其实殊途同归。

  前段时间朋友圈刷屏的一部皮克斯动画片《Coco》,探讨了亲情,梦想以及人生意义的主题,在我看来可以和《刀锋》、《月亮与六便士》在某些层面上进行一个思辨的讨论。究竟人活在世间,是自己更重要,还是他人更重要?

  拉里没有思特里克兰德那么自私,他只是抱定了自己的信仰,他想要寻找到生命的意义,而不是像爱人,朋友期望的那样,去追名逐利,去找一份赚钱的工作,养家糊口,生儿育女。我们有很多人,比方说我自己,旁人可能会将我这种人一言以蔽之,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其实说得也不无道理,跟拉里很像的人有很多,但真正能成为拉里这样的人很少。埃克托是一个抱着音乐梦想离家出走的不负责任的父亲,在电影的故事线里,他在外闯荡无果之后很快就想到了要回家去,找女儿和妻子,那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埃克托如果回到了家里,见到了心爱的女儿,一家人继续和和睦睦的过日子,这便是很多人正常的人生轨迹。老年时,当埃克托奄奄一息之际,坐在椅子上,他可能会对着儿孙说,看到那把吉他没,那是老子年轻时候的梦想。

  梦想这个东西,好像就是这样被演绎得越来越臭不可闻的。

  拉里一方面,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古怪想法抛弃身边的一切,他仍然保持着身边的交际圈。一方面,他又与身边的世界格格不入。伊莎贝尔与他三观不合,最终分开,他也释然。他去了印度寻道,最终在东方哲学中寻到了平静。他更像是一个固执的孩子,最终找到了他自己的道。作者并没有说,艾略特们或者伊莎贝尔们比较对,还是拉里比较对。他尽量保持客观,但还是对伊莎贝尔及艾略特的鄙夷溢于言表。下一部我打算看毛姆的《人性的枷锁》,据说算是毛姆的自传性质的小说,看完可能对毛姆自己的价值观可以有更准确的理解。

  和《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类似的是,拉里也很“自私”。他跟思特里克兰德一样,对人生的意义太过于执着,甚至不惜做到“不入流”。他们成了身边人“格格不入”的怪人。脑袋里不琢磨如何生活,如何更好的赚钱养家,如何更好的柴米油盐,而总是想一些不着边际,甚至幻想的不切实际的东西。伊莎贝尔一直爱他,以爱之名,仍然无法挽留他。他也爱伊莎贝尔,但是和伊莎贝尔观念冲突选择分手,他也并没有感到惋惜。多年后,面对沉沦的苏菲,他希望能挽救苏菲反而想要和她结婚,颇有“我不入地狱谁入”的感觉。

  这本小说的背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经济萧条和工业化急速发展是大环境,而这个时候的拉里,作为一个退伍的飞行员,不忙着累积财富,结交名媛,而是“游手好闲”的寻找人生真理,显得尤为突兀。那么,我们作为个体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追求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真谛更重要,还是积累那些财富,名利,追求亲情,爱情更重要呢?

  各人各有各人的活法吧。

  《刀锋》读后感(八):拉里

  “For men and women are not only themselves; they are also the region in which they were born, the city apartment or the farm in which they learnt to walk, the games they played as children, the tales they overheard, the food they ate, the schools they attended, the sports they followed, the poets they read and the God they believed in. It is all these things that have made them what they are, and these are the things that you can’t come to know by hearsay, you can only know them if you have lived them. You can only know them if you are them.”

  感觉这一个月在经历冥冥之中的事情。

  在思考人生、佛教、轮回的时候恰好念到了这最最关键的第六章。读毛姆透过拉里的嘴来描画的对于幸福、对于终极的理解,一种莫名的共鸣慢慢扩散。也许,现在就是永恒,痛苦亦是幸福。

  梵即是一切。

  《刀锋》读后感(九):伊莎贝尔还是苏菲

  本文有剧透。而且啰嗦。 本来读到第六章已经昏昏欲睡了,结果结尾苏菲的死,以及伊莎贝尔和苏菲之间的孰是孰非,让我精神振奋。 拉里是主角,但是他出场的章节大概也就占全书的五分之一。这个书写拉里的方法有点多。有第六章他自己讲述自己的经历,也有许多次毛姆在街头和他的偶遇,也有比方说苏姗眼中他的形象,甚至有在时间上做的一些手脚。因为小说最后写到苏菲的死,拉里说能和他结婚的人只有苏菲了。又说起他们年少的时候一起读书的事,还写到苏菲当时写诗的爱好,以及后来苏菲写诗来揭露工人阶级遭受剥削的现状这些事,仿佛这么多年来,拉里真正的青梅竹马是苏菲,而不是伊莎贝尔。伊莎贝尔一直都不知道苏菲和拉里小时候的那些事。她跟拉里也没什么共同爱好。但是作者前面又一直写伊莎贝尔和拉里的订婚,也让我觉得,这些不过是很大胆又不切实际的猜测。 拉里是一个天使一样的人。如果拉里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一定会有无数尖叫的女粉丝。人长得帅,声音好听,性格好,而且还有怜香惜玉的倾向,而且节制,而且禁欲,而且爱读书。该有的都有了,要啥自行车。完美的男性形象当然都差不多,但是很多作者就是写不好。很多人写着写着就产生一种自以为是的拽,或者过分的堆砌。但是毛姆,毛姆很喜欢写拉里的眼睛,和拉里银铃般的声音。普遍来说,女性作家写得稍微好一点,因为意淫总好过自恋。毛姆之所以写得好,跟他同性恋的身份多少还是有点关系。怎么说呢,至少可以从男性的对面来看待男性,而不是在男性的这一侧来看待男性,更不是看他自己了。 有人说,这个小说的人物原型是维特根斯坦,但是读完之后感觉并不是这样。维特根斯坦更偏执一些,不像拉里性格这样好。维特根斯坦的家人很多,而且他也不是美国人。怎么说呢,拉里是很喜欢做力气活的,出租车司机,矿工什么的。他觉得力气活可以让他的脑子放松。但是维特根斯坦,比方说给他的姐姐盖房子或者去小学教书,这里面还是有点技术性或者设计之类的东西。况且据说他教书的时候体罚学生还被家长投诉了。拉里肯定不会这样。 小说里有一个很遗憾的地方,根据一同长大的伊莎贝尔的了解,拉里当年就是个阳光开朗的美国大男孩,等到参军当飞行员回来就完全变了模样。当飞行员的经历对他的影响非常大。所有疑问的种子就是在这个阶段种下的。“死人完全就是死透的样子。”可是拉里后来也没有怎么讲当年的这些经历,明明什么都不介意说出来。拉里跟苏菲都是少年时期爱读书,后来又经历了亲近的人死亡。但是两个人的人生路径很不一样。当然很可能毛姆自己本身没这个意图,我觉得区别在于,苏菲死掉的是亲人,更多的是伤痛。拉里死掉的是一般性的同事,更多的是一种死生无常的困惑。当一个人看到生死就在眼前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显得分量很轻,但是区分生和死的那个重的东西就很不容易找到了。 然后再说一下毛姆。毛姆是一个叙事者。对于其他几个角色来讲,毛姆只是一个他们对读者说话的通道。但对于伊莎贝尔来说,就不是这个作用了。我在读的时候,伊莎贝尔的粉丝还真是不少啊。毛姆和伊莎贝尔打交道有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二十岁时的伊莎贝尔把毛姆当做长辈和知心朋友。三十岁之后的她,我觉得,毛姆存在的重要性,就是为了向读者展现她身上存在的恶的一面。毛姆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无论是书中的他,还是写这个书的他。尤其是小说后面的部分,他其实说话已经非常不客气了。但是毛姆是个超级善良的人。艾略特生病的时候没有得到聚会的邀请,毛姆都会想办法满足他的虚荣心。但是对于伊莎贝尔这样的人呢,毛姆就是想让她人设崩掉。就是想让她骂街。每到读到这样的地方我都非常高兴。其实呢,你们看的时候可以注意一点,三十岁以后的伊莎贝尔,跟毛姆其实是最有cp感的,用现在流行的话说。 毛姆丝毫不吝惜他的溢美之词。屡次说她是多么成熟,多么有品味,多么高贵。他这样写明显是有他自己的险恶用心。他越是写她的好,她的美,之后写她的丑恶越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先说几个细节。其一,毛姆,拉里,伊莎贝尔和格雷四个人在小酒馆碰上苏菲的时候。当时酒馆里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下流话都有。毛姆写到,伊莎贝尔听到下流话露出很反感的表情,似乎越是上层社会的贵妇,越是对下流话了如指掌。其二,关于苏菲的堕落,伊莎贝尔说,如果我的丈夫和孩子死了,我就依然会坚强地活着。毛姆毫不留情地写到,这样看来她其实并不怎么爱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毛姆也在多处写到格雷和她对待孩子的方式的差异,以及夫妻俩之间相处的方式的差异。简单点说,首先人不会做这样的假设,太不吉利,我说这种话我妈妈是会立刻制止我然后严厉批评我的。其次,就算有这种假设,她只谈自己多么有品格,却一句话不谈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仿佛他们就是个摆设。其三,这块我就不细说了,第五章第一节结尾,就她这样一副嘴脸还好意思笑话苏菲乱搞男女关系,都恨不得自己扑在拉里身上了。人家苏菲好歹是单身状态,你已经嫁人了。 我想到了《月亮和六便士》,虽然这两本书成书的时间相差几十年。我也只是猜测。《月亮和六便士》里面的画家有个妻子,这个妻子,凭借我的印象,至少不怎么理解画家的做法,而且还有些刻薄,但是好早之前读的我也记不清楚了。我觉得,如果拉里和伊莎贝尔结婚,他们的婚姻走向就会是这样的。维持不久。问题在于,伊莎贝尔不理解拉里的做法,而且她的控制欲很强,参考她和格雷的夫妻关系,以及她和毛姆关于三千英里的大洋的讨论。拉里肯定受不了她这个。而且当初二十岁的她跟拉里解除婚约的时候就已经谈到,她对漂亮衣服对社交场所有多么喜爱。而且她其实也没那么爱拉里。没人强迫她,她跟别人结婚了。爱情是一件危险的事。这一点苏姗的经历足够证明。苏姗说,我差一点就爱上拉里,还好没有。伊莎贝尔如果爱拉里,就算多年以后发现了也仍然有采取行动的机会。可是她却说,我的确爱我的老公,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多好。 下面开始说我最想说的一部分。苏菲的堕落,拉里和苏菲的婚姻,以及伊莎贝尔对苏菲的酒瓶子测试。苏菲很爱她的丈夫和孩子,所以他们死了之后她才会支撑不住,她才会感觉痛不欲生。拉里是一个看人很准的人。后来在酒馆看到堕落的苏菲,拉里给出的评价是“以前的情景我还记得很清楚:一个瘦瘦的女孩,头发绑着蝴蝶结,表情严肃地读起济慈的诗,声音颤抖,眼睛泛泪,只因为诗太美了。不知道那个她,到哪里去了。”能说出这话的简直就是天使了。怎么说呢,少女可能每一个都长得漂亮,可能每一个都天真烂漫,但绝不是每一个都会被美丽的诗感动得落泪。少女时期的苏菲就是有那样可贵心灵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会变坏呢,她只是被毁了而已。 拉里后来在苏菲死后跟毛姆说,能和我结婚的人也只有苏菲了。他是真的想跟苏菲结婚的。因为后来的拉里,在印度那里学了很多宗教的东西,最终还是打算回到美国,过一种很世俗很忙碌很投入的生活。他想好好生活。他想去过最一般的生活。他当然需要一个妻子。他想回归于普通人。况且苏菲真的也打算和他结婚,两个人交往了三个月。曾经的拉里总是行踪不定,这次也打算安定下来。他也不避讳自己的住处被其他人知道。苏菲就是太爱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深感婚姻的神圣和重要,所以才宁肯乱搞男女关系,也不找个差不多说的过去的人勉强过日子,不想耽误别人。既然她答应了拉里,就是下定决心要重新开始。这没什么不妥呀。而且是两厢情愿的事。多好。一定是拉里主动的。拉里这个人既不懂得主动又不懂得拒绝。这次的主动一定是非常认真的。 本来多好的事儿呀。如果苏菲和拉里顺利结婚,他们的婚姻一定很幸福。苏菲本性善良,而且拉里很欣赏她。为工人阶级写诗这都是他们分别后的事,拉里还关注着,说明还是对苏菲有那么一点意思。别的不说,关于伊莎贝尔拉里说过这样充满爱和尊敬的话吗?就算再坏也坏不到哪去。最不济也是像《月亮和六便士》里面画家和当地人结婚生一大堆孩子那样的结果。 更何况两个人还是青梅竹马。这个结论参考前面伊莎贝尔形象崩塌四两拨千斤的写法。就是说,这个书越是一直灌输拉里和伊莎贝尔是天造地设的一堆这样的结论,等你意识到苏菲对拉里而言的重要性时越发现事情不对。伊莎贝尔跟拉里,仔细想想,竟然那么不合适。而且越往后两人的人生路径越是不一样。 所以说,后来伊莎贝尔用酒瓶子试探苏菲有多可恶。有多罪无可恕。她是谁呀,她有资格做这事儿吗?她要是没结婚,那行,我可以理解,这是公平竞争(也不怎么公平)。您有老公有孩子,为啥还破坏别人的好姻缘。其次,她也没有多么爱拉里。就算她破坏了拉里的好姻缘,她又不会去抛夫弃子然后跟拉里结婚。这是损人不利己的做法。更何况苏菲是一个多么不容易的人。人家已经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好好过日子了。这种试探实在太可恶。酗酒的人酒瘾上来了是极其痛苦的。她根本不知道。也不去体谅。酗酒是一种疾病,你让酗酒的人不去碰酒瓶子,就像要求失眠的人不许睡不着觉一样。好吧,这个类比还是不大贴切。 伊莎贝尔是很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或者说,她二十岁的时候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但是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无药可救了。她觉得苏菲是个婊子,那她自己呢,望着拉里的手臂发情的时候,有没有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因为毛姆的旁敲侧击而憋不住说粗话的时候,有没有觉得这有损自己上层人士的形象?这种人真是无药可救啊。最后你自己都承认这最后一根稻草是你放上去的,你有没有一点忏悔之心? 我觉得吧,苏姗是好结局可能性之下的苏菲。苏姗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俗话说盗亦有道,苏姗可以称得上是妓亦有纪。很善良,而且为别人着想,而且很难得地有一种对于艺术的审美,虽然这种审美在专业人士看来不怎么样。但是苏姗最终还是名正言顺地嫁了一个好老公。 “其实,事情不见得会那么糟。我有三个朋友,一个在西班牙,有两个在远东,他们的妻子都是妓女,但婚后都变得很贤惠,也很感激丈夫提供生活的保障。当然啦,她们也晓得怎么讨男人欢心。”这是毛姆回应伊莎贝尔对拉里和苏菲的婚姻的质疑时说的。我觉得就尊重女性这一点来说,毛姆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作家。因为国内(其实我不应该说国内这个词)很多直男作家眼中的女性形象都很失真,太好和太坏两种单薄的形象。 伊莎贝尔是女主角。毛姆对她的态度,肯定谈不上欣赏了。尊敬,其去看他们两个之间那些俏皮的交谈,就知道谈不上尊敬了。因为尊敬是基于距离感的,比方说毛姆和拉里的相处。但是不得不说毛姆还是很喜欢她的,怀着某种知根知底想让她难堪的恶趣味的那种喜欢。就像我作为读者对她的那种喜欢一样。艾略特老爷子虽然有许多虚伪的做派,但他仍然很善良,而且较起真来还很可爱。毛姆对他是付出过真心的。至于伊莎贝尔,自从她到了三十岁,毛姆每次跟她交谈都是想拿话噎死她吧。 说得有点啰嗦了。抱歉。

  《刀锋》读后感(十):《刀锋》感想

  短评写着写着发现字数不够了,所以只能写书评。

  像拉里一样不顾一切追问生命的意义,还是随着大流,按部就班地念书,工作,结婚,扶养下一代?这也是我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说“最”。它由我的某次“觉醒”引起,所谓“觉醒”就是意识到人生并不一定要按照父母的意愿来书写,或者为了赢得大家的称赞,努力买一把假枪保卫自己的生活。我开始思考一个惊天动地的大问题——人生的意义,我得自己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想着。看完这部书,让我一下子看到了未来的结果,就是这段第一句所提出的问题,两个方向不同的选择所带来的不同的人生轨迹。 我想我还是没有像拉里那么勇敢,我总是顾虑重重,就问一句自己能不能忍受肮脏恶劣的小旅馆,别人的鄙夷,干脏活累活,吃不到好吃的,我很怂,我不能接受。就像书中说的,“很多人被提名,但真正获奖的只有少数人”,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付诸实践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看你赌不赌咯?

  看到另一个短评里说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一半是拉里,一半是是伊莎贝尔。我大概也要属于这一类吧,找一份工作但要有自己的时间,做些interesting的事,尽量平衡这两个“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刀锋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