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降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降临的读后感10篇

2018-04-20 20: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降临的读后感10篇

  《降临》是一本由[美] 特德·姜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降临》读后感(一):有关《巴比伦塔》的其他讨论

  之所以说是“其他讨论”,那意思仿佛是前面已经讨论过有关它的什么似的。但是我没讨论。我说的东西都是有关它的但是又有点跑题又有点松散。本来还想起诸如“如何成为一个聪明高效的造物主”这样的标题想想还是别给自己麻烦了。

  我下文有很多描述可能错误的。大家多包涵。能指出来就更好了。可是错误多可爱啊,对的东西总是那么千人一面

  其实吧。既然作者都给出雕花滚筒的概念了,完全可以加进去一个时间元素。因为虽然雕花滚筒是一个圆柱的物体,但是如果它在泥版上碾出印记,首先这是个三维到二维的(该说是降维打击吗?)的过程,其次这是个涉及时间的过程。时间是什么有点难讲,但但凡我们说起时间都会说先后吧。你可以说,似乎是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雕花滚筒的世界,一个是泥版上印出来的世界(柏拉图的理念论吗?),雕花滚筒的世界本身就是有循环属性的,走了一圈又回到同一个地方地球是球体?),但是泥版上的世界是像电影胶片那样,它仿佛是有一个本身上面的花纹就是在变化的雕花滚筒向下印刷,也就是说虽然是相同画面重复,但是它是有延迟的。在某一个给定的时刻,整个印刷世界像是一卷电影胶片一样。但是对于某一个单独的印刷版来说,它自身正在播放电影。所以这个故事就有了崭新的讨论。主人公是来到了雕花滚筒的世界呢(原型,天堂),还是跨过了重复的界限来到了另一片泥版印刷的世界呢(仍是副本,仍是人间)。这就不得不去讲平行宇宙问题了。如果他离开的世界和他抵达的世界是有时间差的,那么他一定是来到了另一个副本。而且这还有个问题,以我仅存的物理知识来说,雕花滚筒的例子里所有的印刷版的重力势能是等同的。但是在主人公所经历的那个世界,并非如此。尤其是洪水这个元素,我一直感觉它跟星新一的《喂出来》的某个地方非常接近。怕不是香槟酒的那种结构吧?第一次洪水和第二次洪水有什么关系吗?(物理知识匮乏就是我这种下场,)首先这个系统不是不依靠外力就可以维系的。所以耶和华是怎么做的?说不定其实并不需要有无限的印刷版,可能比如说有三个,这三个由于重力是会匀速下落的,等到最底下的一个掉落到区域之外,再把它拿到最上面。一次洪水,标记的就是这个一个过程,可以吗?

  我觉得聪明的造物主不应该是小说里面的这种,而应该是比如说他创造的世界是个生态瓶,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球壳的内表面。没有缝隙。没有突变。你不必去探索边界,因为你压根儿不觉得这个东西是应该被你去探索的。这就像是说,你觉得“人之初性本善”,你就不会哪一天回头问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这样问了,多半是造物主给你默认设置的观念活动范围被你觉察出了边界。所以这个小说里的造物主做得才不地道,因为你自然可以图省事儿把这个世界造的用最少的材料造出一个看上去很广袤效果,可是地面是我们由之出发的地方,是一切的起点,叫你给凿穿了,这还有的玩儿?感觉自己被敷衍了。 那我们这个世界呢。地球啊,太阳系啊,然后再向外。如果没有边界的话,造物主又有点太实在了。如果有的话呢,宇宙广袤的无限感就没有了,我们会气馁的。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爱丽丝漫游仙境里面的那个变大变小的药物,就好像宇宙是个有弹性的东西一样,而且视觉效果也是近大远小啊(难不成这不是视觉效果而是事实本身?)。所以这个东西就像气球一样,你永远在里面,在这个空气里,你一直一意孤行地沿着一个方向走,可以啊,你走到哪里哪里的空间就会膨胀就会稀释。就仿佛你眼前还有十米就可以触碰边界了,可是这十米如果用脚步去走,就变成了百米千米。总是无法到达。这样的方式我觉得很完美了。

  《降临》读后感(二):构建好世界,就成功了四分之三

  黑水公园听了电影《降临》那期,嘉宾们为了谈这部电影把原著小说看了,我也终于在微信阅读里购买了这本书。最近看的多多是PKD和泰德姜的小说,越来越深刻意识到,一个科幻作家,甚至于一个作家,构建出一个世界体系甚至一个场景,就完成了伟大小说的四分之三,至于情节语言等,真的重要性不那么重要了。

  ## 你一生的故事

  细腻收敛,语言文字这一重要的文明基石,从未在小说中如此细致表现过。而语言背后的思维力量,也算是给所有人开了个大大的脑洞。构思精彩描写有一点点拖沓。

  ## 巴别塔

  故事古老,细致的描写缺不会让我们烦躁,反而越发好奇,希望从细节中找到些蛛丝马迹,作者用时间和心里描写,表现出了塔的高,非常精彩。日子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过去,对塔高的感受越来越深刻,甚至感觉自己也不敢多动,好像是有坠下的可能。小说结束前,我自己想象了各种可能,最后的结果却是既简单又意外,令我惊讶叹息。

  ## 领悟

  非常激烈,主人公变强之路像是电影《超体》,最后的戛然而止像是菲利普K迪克的《冒名顶替》,灯光球场顿时黑暗的感觉,不只是自己的专业背景欠缺还是翻译方法,并不是很理解,也不是很感冒,是书中最不喜欢的一篇。

  ## 除以零

  这个故事读的时候糊里糊涂沉重好奇又无奈,等到终于意识到一等于二打倒人的不仅仅是对数学的颠覆,而且也否定了两人的感情,两人在一起和两个人分开,原来是没有分别的,那一刻还是很震撼。对小说的文字和框架不感冒,但是单凭这个一等于二的构思,就让这部小说难忘

  ## 七十二个字母

  首先意识到的是名字的力量,对我来说就是Fate里唤醒宝具是最接近的场景,所以在这个存在佳名的世界里,加入了人类即将灭亡的设定,也加入了社会达尔文、悬疑的成文,做成了一锅小粥。

  ## 人类科学演变

  这简直不是科幻,而是日历而已,合情合理的预测,不寒而栗,没有探讨带来的灾难后果,谁知道有没有呢,不过单纯是那时候人类如同考古一样的去研究新人类的距离感,够让人不是滋味

  ## 地狱上帝不在的地方

  这也是我喜欢的一篇,情节刚刚好,没有溢出太多,表现出的有天堂、地狱、天使的世界让人不觉得荒诞,反而深感恐惧疑惑。如果让有神论者具体地描绘天堂、上帝离人类更近后的情况,多半超不过几句就无法继续,作者给了一个看上去猎奇却可能性最大的版本,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都应该看看这篇,小说中不同人物想法方位展示了人对于神的理解和困惑。想知道天使降临时候什么样子么,该看看这篇小说。

  ## 赏心悦目审美干扰镜提案风波纪实

  确实是纪实,读起来也冗长,不同人的不同观点,还随着时间线向前翻滚。同样,这篇小说的优秀之处就只是大胆设想了这种审美干扰镜对生活的影响,我想大部分人都幻想类似的东西,作者给了印子,全篇则冗长枯燥,不过这个设定如此伟大让我已然感觉到一大波影视作品诞生

  《降临》读后感(三):有感

  据说这本书是电影(降临)的原著,因为错过了电影,寻来书看看。每次读科幻小说的时候,总觉得惊叹,要有怎么样的想象力丰富的知识体系和严密的逻辑才能写出这样的小说。这算是个短篇小说,以现在和将来两个不同视角叙述(这种穿梭其实我个人并不太喜欢,总感觉读书的节奏被打乱了),故事主人公是一个语言学家,她一边讲述如何一点点学习外星人的语言,一边记录着自己对于未来感知。故事从一个母亲角度,一点点回忆女儿短短的一生,而这种回忆,又是以一种预知未来的形式出现,很奇妙的感觉。作者虚构出了外星人“七肢桶”,并给它们设计出了一套完全不同于地球人的文字和语言,在学习外星语言和文字的过程中,主人公发现不同于我们习惯了的因果逻辑,外星人的思维方式更类似于按照结果去发展的方式(真是奇思妙想),在慢慢学会语言的同时,人类也学会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从而可以知道未来的样子。“这道光束,在它选定路径出发之前,必得事先知道自己最终将在何处止步”读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心里被什么打动,人生充满未知,变数很多,路径很多,人生却又是冥冥注定,止步何处也许宿命里早就写好,若我知未来,却无力改变,是不是也会按照脚本走下去?

  《降临》读后感(四):在冷峻的科学理论背后折射出人性,是头脑最高级的性感

  #小卷儿2017书单# 16/50《降临》(又名《你一生的故事》)特德·蒋【著】:有很多书都是看完电影后入坑才找来读的,这本就不例外。这本科短片小说集共有八个故事,《降临》这部电影就是截取了其中的一个故事《你一生的故事》改编而成。不得不承认导演拍摄的是真的好,很美很空灵

  作者特德·蒋是美国华裔科幻作家,1967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杰斐逊港,1989年毕业于布朗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现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为计算程序撰写文档。少年时代起,特德就开始接触科幻小说,并尝试创作,向杂志投稿。从“号角”科幻写作班毕业后,特德·蒋因处女作《巴比伦塔》一炮而红,荣获1990年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奖。特德·蒋的产量不高,到目前为止发表的作品只有八篇,但它们都保持他特有的高水准,其中大部分入围或获得 “雨果”、“星云”等科幻大奖。不得不对他竖起大拇指

  八个故事分别是: 《你一生的故事》(电影《降临》改变于本篇) 《巴比伦塔》 (1990年出版,第一篇小说) 《领悟》(两大智力开发绝世超人的对决,最后美学超人输给了实用超人,也是讽刺) 《除以零》 《七十二个字母》 《人类科学之演变》(发表于《Nature》杂志的科幻小说,也是NB) 《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地狱的痛苦不在于没有磨炼,而是上帝的缺乏,宗教感强) 《赏心悦目》(用阉割正常审美来消除颜值歧视的世界值得期待吗?美颜相机亦如是)

  每一篇都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故事。每个小故事都有作者最开始思考,想表达,想和大家探讨的点,阅读的过程中,你会情不自禁跟着作者的思路开始思考,会想到人类智力的开发,想到《超体》;想到外星文明,如《三体》;想到上帝,如巴别塔的传说;想到审美对每个人人生的影响。有人说最怕科学家有丰富的情感,在冷峻的科学理论背后折射出人性,是头脑最高级的性感。我最期待的是两大智力对决的故事《领悟》也能搬上大荧幕。

  总之,这是一本科幻界的旷世奇书, 五颗星推荐给爱科幻的你!

  《降临》读后感(五):时间的面前,一切的坚硬都是软弱

  喜欢看的,是孩子熟睡的脸,几乎所有的孩子,当他沉沉睡去的时候,霎间就化身成为一个天使,平静快乐,散发出淡而圣洁光芒。因为,只有孩子,才可以只生活在现在,生活在当下。他还太小,小得还没来得及记住过去,他还太小,小得还不知道怎样去想像未来。在他的心中,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他每一次睁开眼睛,都是当下的幸福

  时间的力量,令人生畏。记得孩子小的时侯,有一次背着他,攀上一个景区的山岩,没曾留意走到了一个倾斜的山壁前,自己必须用一只手,紧紧抓住山体上的一根铁链,另一只手需要腾出来到后面,死死托着孩子的大腿,他的双手,紧紧地搂住我的脖子,不敢有丝毫放松。这样的一个瞬间,如果静止的去看待,是安全的,孩子的力气加上我一只手的力气,足以撑住他不从我的背上滑下去。而自己另一只手的力气,加上脚上踏着的踏板,即使身体被山体逼着向后倾斜,也不会整个往后倒下。如果时光静止,只剩下空间如同照片一样定格,我们可以无限地延续下去。可是,时间在流逝,这样静止的姿态,在流动的时光中,不断地变化。所有支撑的力量、内在的信心,如海中的沙砥,一点点被无情冲刷而去,一步步走向危险深渊。如果没有外在的力量打破这样的平衡,进行救助,我与孩子的命运在时间的面前,几乎是注定的。时间强大得,足以摧毁一切静止的力量。任何的静止的平衡与稳定,在时间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时间如此的强大,我们能否掌控时间,从而知道,甚至控制未来的命运?我们能否对接过去与未来,将因与果不再按照时间续列而排列,而是将每一个因果,都转换为时间中的同一维度,成为时间中的不同界面,那些所谓的果,相对于因,都将成为设定好不能更改的必然。如果我们可以空越时空,获知未来,手里拿着一本写满未来的书,我们急切地在巨大的页面和微小字体中,找到描述我们自己的文字,我们知道了自己将来的一切,会做的事,会说的话,会付出的情感,会表达的需求,会享受的幸福,会背负的痛苦,可是然后呢,然后会怎么样呢?我们会不会因为未来其中需要经历的一些苦痛、甚至可能完全不能接受的结局,而拒绝按照书中所述,去说、去做、去想。相反,我们去试图改变,改变命运、改变未来?可是,如果这样,那写有未来的书,岂不是就错了,那就不应该这样写,不能够称之为写有未来的书啊?所以,当我们一旦翻开未来的命运,我们必须接受的可能就是,我们必须一点一滴、一笔一划,完全按照书中所描述,包括所有的方向与细节,就这样生活下去,一直到书中,再没有关于自己的名字。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我们就象背着孩子困在山体上,孩子迫不急待地要从后面的背篓中出来,自已想要阻止,可是无论手脚却腾不出来。这个时候,我们知道一个结果即将发生,却根本无能为力,只能呆呆地挂在悬崖上,感觉着后面的孩子爬上、爬出,看到他的影子,直到等着他的最后坠下。面对命运与时间,我们很多时候,真的就只能这样,看着最后的结局侵袭而来,却全身麻痹,动弹不得。

  降临这本书,虽然是篇短篇,却提出无比深奥的问题,引人思索。书中一条线是预知未来自己与孩子的情感互动,所有的细节淡淡而过,却感人致深,一条线是与外星人学习语言的奇思异想,引人入胜。语言大多时侯较为直白浅易,只是在语义修辞方面出现的专业词语,遇到了阅读难题。最后,不得不佩服国外的这些制片与导演,能够从这样的书中,拍出来一部引人深思,却又可以商业化的同名科幻片,居然还可以在国内热映。好的科幻片,绝不仅仅是新奇的设备、宏大的场面和奇特的想象,一定还要有,对人类未来、存在和星空的真正思索。

  《降临》读后感(六):《降临》各章杂感

  

《你一生的故事》

本章被改编为电影《降临》,曾一度风靡全球,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对于电影,我只能说拍得一般,至少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女主的喘息、七肢桶的中国书法、并不酷炫的特效,满满的槽点,一部很普通的商业片,当然经过半年之久,很多细节我都忘了,唯一令我现在印象都很深刻的是,当一个人知道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事情之后,他将如何面对?

  《降临》读后感(七):无

  很奇特。看的科幻不多,在这本书里,很多话题都是关于语言的。在《你一生的故事里》,学会一种语言可以让你提前知道未来所发生的事,哪怕它是悲痛的,因为爱,你也会期待它的到来。在《七十二个字母》里,语言可以赋予物体生命,使载体可以驱动。非常有意思。但是我最喜欢的,竟然是审美干扰镜,非常直白地对美展开了辩论。美是自然而然的,美是动力,美是吸引力,美赋予人们欣赏的本能。美又是诱惑,美是压力,美是不平等,美是欺骗,美是残忍的手段。故事随着塔玛娜关闭了审美干扰后对于长相平平的男友的追求,感到美和爱在这个女孩子身上的力量。爱是审美干扰,美是客观的,但最终由爱而生,无处不在。

  很奇特是因为,科幻总给人感觉很硬,这本书却自始至终很温柔。

  《降临》读后感(八):降临

  抱着看科幻小说的想法读的,不过好像更像是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哲学思考。读第一个故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没想到物理学的变分原理竟然能催生出一个这么有趣的故事。以研究七肢桶和记叙女儿未来的一生双线展开叙述,讲七肢桶的时候语言风趣幽默,写女儿的时候又十分情真意切,虽然有时线索转换的过渡有点生硬,不过总体上瑕不掩瑜。 这个故事就引出一个思考:如果你能预知未来将要发生的的一切,你还会去做吗?其实我是一个很相信命数的人,我觉得什么时间发生什么事情都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什么人定胜天是不存在的,能胜是因为命运愿意屈尊,这样说可能显得太封建迷信,但是我相信人的一生早在出生前就被安排下了,遇见的人经历的事也是早就预备好的,就像小说人物一样,带着自身的属性在作者需要它的时候出场。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配合好这个“作者”,演完整这一出戏,与这个故事唯一的区别只在我们不清楚剧本,唯一的责任就是好好走下去。 我认为就凭这一个故事足够给五星,何况接下来的一个个故事都是这么新奇,科学与科幻的有机结合配上哲学思考,不得不让人佩服作者太高超。

  《降临》读后感(九):关于《你一生的故事》

  这个故事本身令人迷惑,外星人“七肢桶”外形平庸、行为令人费解,似乎是留下了一套思维方式就飘然远去,而这套思维方式同时融合了物理学变分原理、奥斯汀的语言行为理论、目的论世界观以及基督教加尔文主义的预定论。

  故事中最美好动人的片段是从孩子刚出生开始的日常生活场景,而最有新意又体现上述诸般理论主旨的写作方式是对未来的“回忆”。

  用目的因挑战动力因去证明预定论的尝试困难在于,目的的设定者是谁?目的论世界观和自由意志并不矛盾,但倘若非要兼容预定论就未免强词夺理了。

  “预知未来改变了一个人,唤醒了她的紧迫感,使她觉得自己有一种义务,必须严格遵照预言行事。”

  自由践行预知的最大困难甚至不在于意志的走向,而是在于情感经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对“惊奇”的预知本身就会使惊奇成为逻辑上的不可能,因为惊奇必然预设了未知。

  “每一个现象都是一种表述,可以从两种截然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一种是因果角度,一种是目的角度。两种解释角度都是成立的。无论上下文如何,都不会因此失效。【…】自由并不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在先后顺序模式的意识中,它的的确确是真实的存在。在同步并举的意识中,自由这种观念却没有多大意义,但同时也不存在'被迫'。”

  姜在这里也许尝试表达的是一种康德式的按照绝对律令以善为最终目标的伦理学,但由于他混淆了目的论和预定论,导致一切行为由于自由的失效而失去了意其伦理意义:不存在被迫,因为强迫预设着自由。自由失去意义,那么预定也失去了意义,实际上,生存本身失去了意义。

  语言行为理论在这里对澄清问题毫无帮助。“对于述行语词而言,说话就是行动。【…】为了让它们所知的对话变为真正的事实,对话仍然必须进行。”这相当于就是说,为了达到行为的结果,必须做出这一行为。语言行为理论强行嫁接预定论的结果就是,将生活变成一场预知台词的舞台剧,将体验变成演出,将直觉变成反思,将时间变成镜像。

  你一生的故事,如果能在叙事中走完,那么,还有什么重演的必要?所有激情和爱都不是出于本心。

  《降临》读后感(十):《你一生的故事》读书小记

  “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结局,我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来的必经之路。我循路而前,满怀喜悦,也许是满怀痛苦?我的未来,它究竟是最小化,还是最大化?   这些问题充斥着我的脑海,这时你的父亲问我:“你想要个孩子吗?”我微笑着,说,“是的。”我把他的双臂从我身上拉开,我们手拉着手,走进房间,做爱,做你 。 ”

  ——《你一生的故事》

  一点点小哲学加上科幻、物理,再加上爱情哒小温暖,基本就是这本书给我的所有感受了。因为是先看了《降临》再看了书,所以莫名的有画面感 (・ω<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降临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