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看见·看不见》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看见·看不见》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0 20:4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看见·看不见》经典读后感10篇

  《看见·看不见》是一本由翟红刚 / 秦翼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见·看不见》读后感(一):看见,就无法转身

  一页页的照片翻转过去,竟不知不觉到了封底,一种意犹未尽冲动上心头,一种沉重无奈的叹息沉下心底。我不是摄影爱好者,因此不具备对摄影照片的赏析能力,但是好在照片只是故事的媒介,而每个照片背后的故事,则是我关注重点,也是值得每个人思考内容

  新浪图片目的《看见•看不见》一书,精选了15个摄影专题,借由15位摄影师的取景框和娓娓道来的一个个故事,展示了这个社会边缘图景。说他们不是社会的主流人群,并不是强调他们的凸显个性或者哗众取宠,而是因为他们明明是真真切切在过着最普通生活,却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图片故事的主人公有失孤的父母、留守的妻子、流美的孤儿,他们构成了命运牺牲品;有“私家侦探”、网络女主播、网络写手、电商女郎,他们成了新时代的弄潮儿;还有逐渐消亡的草原、渔港、矿区以及农村景象,他们服务世界、而世界遗弃了他们……社会变化极快,随之带来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创业机会工作与生活形式,远远超出父母辈人的理解想象。然而,在这份喧嚣之下,每个个体又是那样孤独,而无论时代怎么变,大多数人仍在为同一个主题忙碌——那就是生存。那么生存之上呢,我们能否抬头看看那些也许和我们有过交集却被我们忽略的人群?

  感谢优秀敬业的摄影师们,带着自己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深入到每种现象背后,直击最真实人生。每个专题之下,都有摄影师自己写下的一篇文字,那里记录着引起他们关注的动机描述了他们拍摄过程中的心路,也道出了他们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

  我想,关注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的摄影师,是要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心持之以恒耐心,以及不小的勇气

  我们并非不知晓这些人群,可是大多数底层民众只不过充当社会运转的螺丝钉,就像一块背景幕布,从未引人注目。而即使我们下载网络小说、观看直播、网店淘宝,也只会享受别人呈现给我们的精致,却无法洞悉背后的真实。我们太忙了,忙得只剩下了自己,其他人和事是那么的理所当然而可以忽略不计。《看见•看不见》一书,正是出于对现代人“对着电影唏嘘流泪、对着身边视若无睹”现象的警示,将那些我们不愿触碰的生命搬上了图片故事的聚光灯下,通过纪实摄影的方式,希望人们能够停下脚步,环顾自以为熟悉的世界。

  此外,摄影记者的勇气也是让人钦佩的。记得我自己在街头偷拍城管驱逐乞丐时,手机险些被砸掉,更何况摄影师往往需要深入社会痼疾的第一线。如果说,社会的阴暗面常常不容人探寻,那么那些边缘弱者内心世界更难对外敞开。相信摄影师们早已习惯拒绝和碰壁,得要有多少的付出毅力才能将真实的甚至是尴尬和不堪的一面,带入我们这些高枕无忧群众视野

  一直以来,我很留意三类社会边缘与角落的人群——乞丐、拾荒人、精神病患者我会在街上驻足观察他们或用手机拍下照片,我也很想了解他们是如何从天真无邪儿童落到这般境地的。然而终究是浮光掠影,不曾向前。这也导致我对于人性的理解和对于伤痛感受,很多时候停留在理性层面。记得有一次无意在网上看到自己所在城市中有一个儿童福利院,是由一对外国夫妇收养照顾的几十名残疾儿童时,这个故事就落在了我的心里。直到两年后,我才第一次踏入那家福利院,切身体会到唐氏宝宝的涕沫横飞,在做义工时切身体会到自闭症孩子恐惧与孤独。这就像《看见•看不见》这本书的作用一样,有时候我们并不急需询问该如何改变,让故事停留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当情感能量充足时,自然会成为践行使命素材

  毕竟,我一直相信,看见,就无法转身。

  文/卢育涛 2016.11.05

  《看见·看不见》读后感(二):看见,而非视而不见——Leo鉴书234

  如果说作家是世界的良心,那么摄影师就是这个世界的眼睛,本书某种程度上可算两者兼备。

  看见的必要

  不可否认,当下是个大伙儿都很着急的时代,急着赚钱、急着成功,急着这个或者那个……很多时候,忘记了良心,也不太睁开眼睛,因为太忙了。

  或许更因如此,我们才需要偶尔停下来,给自己一个再次认识周围世界的机会,每个人的视角有限,所以需要摄影师。

  本书以15个主题展开,反映当下一些现实,提供读者了解当下中国线索。有了种种线索,我们也许就有机会真正了解自己与他人面临的困境局面,以及工业化时代给人性和环境造成了种种后果。也许有些事儿不通,但要远远好过根本不想,这也是看见的必要性。

  不要因为无法改变而放弃

  前言里提到某个主题3年之后再次被晒出来,但恶劣情况并未得到解决作者回答是:“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看见’”其中应该有无力改变现状的无耐,但是我能从中看到一种不屈。选择看见真实,而不是回避,不是视而不见,也许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真相也许永远只是一个不断被接近的目标,但持续地向真相接近,持续地远离虚妄。这便是坚持‘看见’的意义。”这段作用者写在前言最后的话,让我想起史铁生作品里的一句话:“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分割的消息要重新联通,隔离的心魂要重新聚合,这样的路上才有天堂好处是不能争抢。你要去吗?好,上路就是。要上路吗?好,争抢无效,惟以爱的步伐。任何所谓天堂只要是许诺可以一劳永逸地达到,通向那儿的路上都会拥挤贪婪。”

  于路皈依……

  借本书反思与警醒

  社会是个系统复杂凌乱,任何问题的产生都不是单一因素引起,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系统和时间。看到之后,身为事中人,我想能做的应该是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态度——不能改变别人,那就从小处改变自己,不能纠正自己,那们自己不做恶也还成。

  与此同时,理解别人的处境,更加包容也是本书带给大家的启示。不要被偏见遮蔽,每个人的选择都是有深层次原因,以及背景,旁人是无法全部了解的。从这个角度上,对于别人的生活选择,我们也许真的只能做到“看见”而非斥责。本书展示了其中一部分人复杂的处境,这让我们有理由不在轻易判断

  总之,要看见,而非视而不见。

  《看见·看不见》读后感(三):我想和这个社会谈谈

  我想和这个社会谈谈

  兼评《看见•看不见》

  我想和这个社会谈谈,因为我已将近不惑,但依然对这个社会心存诸多疑惑。那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种种事件,虽然从道理或者现实中被我们接受,但是从情感和道义上还难以理解。

  我看见了种种的小广告出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犹如病人贴的一块膏药;我看不见的是贴广告背后的那种被人追赶、唾骂的卑微生活,可能其中也透露中种种坚强的正能量。我能理解这个社会有各种各样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模式,工业化撕裂了农业文明贫富差距撕裂了社会文明,但我依然不知道那些在心理痛苦或生活贫苦的人们如何安放他们的身心

  我看见了村庄萎缩、草原的退化,新生事物(微店老板主播、网络写手),推动着人们过上快节奏的生活;我看不见的是人们如何离开了过去,又如何走向未来。我明白生活总是要继续,不管高贵或者卑微;但我不明白城市被售卖,年轻被拒绝,希望也在被扼杀,我们的未来真的是曲折之后的光明么?

  我看见了海岸线上百舸争流还在涸泽而渔,煤城已经成为弃城工人们的黄金生活变成了黑色生活,往窗外也能看见雾蒙蒙的天遮盖了清晰的远方、充满希望的未来;我看不见有多少渔船仍在偷偷捕鱼,多少企业仍在偷偷排放废气,又有多少人在为改善我们的生态努力做些事情。我明白工业文明要经历这个污染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但我不明白人类如此聪明,知道污染伤害会殃及自身仍要执意前行。

  我看见了种种不正常的现象:弃婴、失孤、污染、械斗,等等,一张照片就能代表万语千言说明这个社会的病态;我看不见的是社会对于恶习的制止,对于弱势群体宽容。我明白很多社会现象的表象只是一种生活的结局道德不能绑架用来直接谴责那些处于困境的人们;但我很难找到一种方法,去说服自己平和地看待这种怪相的不断出现。

  人性的纠结是人性一直在善恶之间任性取舍,社会的无助在于它接受繁华也包容贫困历史教训是历史从未从中吸取教训,文明的悖论是他带来了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毁灭。我带着一种无奈心情体验着生活的多样。看见,是一种选择;看不见,是一种感悟。看见的,仅仅是一种发现,看不见的,也无法改变。带着疑问,找个时间,和这个社会谈谈吧。

  (土狼)

  《看见·看不见》读后感(四):看破不说破

  好像是佛家的五祖讲顿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后的禅就变成了大家一块儿打哑谜了,突然间想不起来类似例子了,拿标题看破不说破做例子好了,就是看破红尘却不说破尘世,像是说你吃了吗?其实翻来覆去变着花样儿的米面食,各色下饭菜,外加一道汤和少许的饭后水果,你可以吃的其实就这点儿,有何可为难的?为难的其实就是花样儿太多了,选择困难症罢了。

  如何看破?先看见而后在看不见,就是那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实呢不过是角度不同视觉游戏罢了,掺入了哲学意味在里面说穿了就是拿想象力弥补视觉局限。这仅仅是你能够看到看见的,同样如果不会举一反三你能看见又如何?能举一反三也不过是你可以看见的,看不见的还是看不见,比如在多维宇宙空间里,你只能看见三维甚至是四维但是你看不到更高维度的空间

  这本儿看见看不见的书里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我们大多数人看见,但又麻木不见的社会底层,这本书也从十五个摄影师选择十五个不同的角度,让我们看见了平时忽略麻木不见的,小部分底层生活,其实就是为了钱,不然啥也做不到。但是这仅仅是我们看以看见,更多我们看不见也想象不到的世界,是黑暗还是灰色?我想灰色更合适,毕竟这个世界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仅从这十五个选题来看就有灰色地带。但是我并不想过多的说灰色地带和看不见这个问题,说一下两三个相关的选题他们关联性很大,留守妇女、失孤、孤儿院。在我们中国大概是世界上非常重视生孩子了,而且深入文化骨髓之种,比如螽斯还是蟋蟀来着就是多子多孙的象征,还有石榴啊,枣儿和花生放一块儿就是早生贵子啊,百子千孙啊送子观音啊,床头婆婆啊这一类的太多了。不过呢我始终是好奇一件事儿的,就是有人生不出来孩子就去想办法得到别人家的孩子,古代呢为了让自己活下去也让孩子活下去就给卖了,今天就变成了拐卖人口了,但是呢同样孤儿院里也有很多被人遗弃的孩子,比如这本书里提到的未婚妈妈,或者留守妇女因为偷情生的(书里面只说了有偷情现象存在),或者孩子先天不足,又或者是个女孩儿想生男孩儿,说句别的计划生育就是不许生两个,鼓励独生子女,最近几年才逐步放开政策的,但是还是不允许生三个甚至跟多也是要罚款的,这个就不说了总之造成孩子失去亲生父母的原因太多了,生不出孩子的原因就是生不出来。生不出来的想要小孩儿养,就像是流美孤儿的父母说的他们能来对于我们是幸运的(书里原话)他们这些没孩子的需要孩子来填补精神需要也好还是满足带孩子的乐趣也好,总之他们是需要孩子的是刚需。但是呢孤儿院的孩子也是需要父母爱护的,虽然可能是养父母,但是总比孤儿院长要好的。

  但是诡异的是孩子需要父母的爱,有些父母需要拿孩子来抒发自己的爱,是什么阻在这二者之间?制度法律?是我们对于这个事儿的关注度不够,我记得有人跟我讲事儿要是不闹到供给侧改革那样大是不会有人管的。也就是说这事儿只能是不停的有人拐卖儿童满足别人需要小孩儿的需求,然后不停的有家庭受伤害,受害家庭各种不幸千辛万苦的寻找孩子。然后谴责买孩子的,可是不买孩子正常的获得孩子,获得不了啊,生不出来啊,领养又条件不够啊,只好买啊他没得选啊!据说二十二年间大约有七万个儿童被美国人领养了,这个仅是美国一个国家领养的,但是欧美国家那么多算少点儿其他国家也领养了七万,本土领养了五万。这就是十九万人啊(数据是我估计的也许多也许少,根据美国二十二年领养了七万,这个数据准不准谁知道啊),这要是都人口买卖也才是十九万个家庭的事儿,平均下来每年也就是几千人,又没发生在你头上,报纸电视报道也是零星少许的个案,大家麻木的看不见了,或者就像是看电影儿《失孤》一样,只是拿他当消费品了,根本没几个关注的。

  其实就算是被领养的孩子也会有很大的心理问题,身份问题、信任问题之类的很多,这还是些简单的还有教育以及之后的成家教育下一代,书里还说心理问题和自杀的比率都很高,在这个被人收养的群体里。感觉就是各种各样的不幸堆积出来导致巨大的悲剧上演,而我们选择麻木不见,直到有一天发生在自己身上。

  看见是一种选择,说出来是一种承担。

  《看见·看不见》读后感(五):看一看平时看不到的《看见看不见》

  网络加图片是这本书的重点,这本书的内容来自新浪图片。和一般的摄影集相比,这本书的特色就是每一组照片都配有大连的文字说明,使得图片变得更有力量。

  第一组就很不一般,名字叫做小广告,摄影师不但拍下了墙上的小广告,还打电话给这个广告的发布人,并且和他们见面,并且也拍摄了下来,怎么样,挺有创意吧!小广告天天见,可是广告后面的人呢?我们可能从来没见过,觉得挺神秘的,今天就可以看到了。有办证的,有卖枪支迷药的,有教特殊麻将的,有包小姐的。五花八门,可是看了以后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也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也都是为了生存。

  这里面很多专题都很沉重,比如失孤者,就是丢了孩子的父母们,比如未婚妈妈,比如留守妻子,比如捉奸人,比如留美孤儿……捉奸人就是私家侦探,这个群体的生活也处于社会的边缘,文字和图片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另一种特殊的行业。还有留美孤儿,美国人喜欢到中国收养孤儿,跨越大洋来到中国,被他们选中的孤儿是幸运的,好像一旦漂洋过海成为了美国人,就一下子从悲惨的现实中,升入了天堂,可是在美国生活同样有文化的差异,有家庭的矛盾,而且因为不是亲生的,甚至长大以后和父母不相来往。这些孩子也很难为自己定位,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变成了表面黄,里面白的香蕉人。

  书里面还介绍了网络主播和网络写手,这里面出类拔萃者已经成为明星,年收入过百万。当然在千千万万网络主播,这依然是凤毛麟角,可是这些新贵们,不在镜头前是什么样子的?依然让我们觉得好奇,一下子成为高收入者,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改变。

  世界很大,也很复杂,书里面有圣诞工厂的工人,每日在粉红色的粉尘中加工他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挣着低廉的收入。也有每日在网络中打理自己网店的电商女郎,有不再是想象中的草原,有乡村的工业园,有转型中的煤城也有不堪重负的海岸线。

  前进的中国变得越来越复杂,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侧面,这本书就是让我们看看,这个世界里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没见过的人,在用他们特别的方式生活着,告诉我们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

  《看见·看不见》读后感(六):看见的和看不见的

  这本《看见•看不见》是新浪图片和中国国家地理合作出版的的一本新书,据说这本书的书名来自于新浪图片旗下的一个品牌栏目《看见》。借助于新浪网这个平台,在这个栏目上发表的很多纪实性的摄影图片引起了很多观众的注目。这些图片背后都有一些生动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是关注 中国当下的现实社会的,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的。

  “看见•看不见”是栏目《看见》的广告语。在我看来,是很贴切的。看不见的东西往往包含被掩盖的真相,通过图片这种看得见的形式帮助一些人“看到”平时没有看到的或者是没有关注到的但现实中经常会发生的事件或是事情。通过这种图片的瞬间固定形象给读者以刺激,从而引起心灵的振动或是震撼。

  这本图片集子中展示的故事,有的关注的是的新的社会现象,有的是一些比较深度的社会调查。摄影师通过他们的镜头来讲述这些故事,或是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可以这么来理解,这些社会调查报告,不是用文字来表述,而是采取了图像的方式,别具一格。在我们这个读图的时代,也许这种方式更为直接和直观,有些时候可以直达人心,带给读者别样的心灵震撼。

  中国社会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社会面貌的变化是日新月异,但同时产生你很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去直面。社会上的很多问题,当然很难通过摄影去解决它,但是我觉得摄影记者把它拍摄下来,把这些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或者是视而不见的事物或事件用视觉方式呈现出来,传播出来,会产生一些影响,这些影响或大或小,产生的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在网络时代,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这种影响更是不可低估。

  我们这个社会,还是有很有人在社会的底层生活或是挣扎,他们的声音也是需要被听到的。这本书的很多镜头就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他们的表达或意见可能是比较软弱的,但但社会开始关注这些人的境况后,或许会带来一些改变,但摄像记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本书的很多图片是摄像师多年辛苦摄像生活的成果展示,这些成果值得我们欣赏和尊重。

  《看见·看不见》读后感(七):梦与现实的若近若离

  梦与现实的若近若离

  偷爱警/文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注视是对人的尊重,当然有人视为不尊重。某些人习惯了被注视,有些人觉得非常不自然,自己的领地被侵犯,不自在,不适应,甚至不能妥协。

  在取景器的注视下,人物与故事之间,多了很多猜测和臆想的空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情感之间都有很多故事可挖掘,甚至来揣测。到底是什么事情,引发了摄影师的兴趣,是什么动力,让镜头深入到村落与寻常百姓家。谈不上什么灰色暗诟,更谈不上什么政治目的,仅仅是一种态度的攫取,观察生活中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故事。

  在看见的背景当中,人物变得渺小了许多,生存的本能倒是被放大了很多。不得不去做一些事情,未婚妈妈、失孤家庭、留守妇女、电商女生、网络写手,一个人一种活法,一种生活态度。有人觉得纸醉金迷就是好,管他什么明天后天,活一天是一天。有些人,勤勤恳恳,守家带地,就为了那一亩三分地,照顾好家里人,别让城里打工的顶梁柱为家事操心。

  那些未婚妈妈,他们是无辜的,孩子是无辜的,有过错的是当时年少,当时明月的缠绵与暧昧。快钱对年轻人来讲,越来越诱惑十足,电商的发展、网络写手,都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但对于这样的产业链,除了新经济下的短期效应,长远来看,短板还是很明显,时间会拖垮单一模式的长效发展。想进步,还是要有不断的更新和变花样,才能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部书的排版,某些地方,我个人觉得有些过于紧凑,叙事分类没有什么不好,但每个故事中,某些小比例的照片,看起来就不那么顺畅,虽说摄影师力求将故事的内容外延伸展,但实际看,并没起到太多的作用。叙事无需太多铺垫,一张照片,三张照片就能描述清楚,至于其他,拍摄多少,都只是某一点某一个人的叙述。

  整部书通过四大类型描述了当下的变化,即使在偏僻的乡村,生活条件还是得到了改善,虽说看上去还是那么不尽人意,但和解放前来比,还是好了很多。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使命去完成,在城镇扩大化的背景下,年轻人外出打工,有些年轻人却不愿离开滋养自己的土地,虽然没有外面挣的多,但还是能够解决温饱,过活下去。看到那个19岁少年,跟随父母为了讨生活,辛苦的工作,开3000块钱,工作那么长时间。看到主播月入过万,却饱受熬夜、体质危险的警告。这一切都是想要得到,能够得到,争取的结果。

  城镇发展带动了村落的发展,村落变得不再那么贫瘠,但大地的脓疮却变得干瘪,水土流失极其严重,靠海吃饭的渔民打上来的鱼都是鱼苗,生活在矿场的矿工、家属、孩子生存条件更是每况愈下 ,去产能,促进环保能源的发展,这些口号和文件,落实到基层和地方还得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可能老人说的有生之年住上楼房就是最大心愿,这都只能是个梦,一个个没有落实的梦。

  书的视角并不是为了揭示那些人物和事件,而是在镜头当中,看见人性对生活的解读。跟学历无关、跟出生地无关、跟你有钱没钱无关,跟什么有关?跟你的观点有关,对生活的态度成为看见看不见的依据。书名叫《看见’看不见》其中“看不见”三个字的印刷略发暗淡,如果说有什么寓意,还是读者自己想象吧,毕竟,梦与现实,就是一种看见看不见的若近若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