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3 12:57: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精选10篇

  《漫长的中场休息》是一本由[美] 本·方登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一):打仗或许比乏味的生活好

  如果不是李安导演把这本书排成电影,或者我可能还要再等几年才能发现这本书。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英雄主义的小说,但作者却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士兵在战争中受到的磨练,甚至回归生活后的窘迫。

  因为我先看的电影,然后重新回归这本书。所以每章我都在回想电影的情节,李安导演很厉害,他忠于原著,基本没有任何改动。故事发生在伊拉克战争中,一个班的士兵因为表现优秀,赢得了短暂的胜利,回国后得到了举国的欢迎和感谢。一时间,他们成了明星,成了美国的形象,甚至邀请他们参加一次比赛的中场秀。绚丽的烟花,丰盛的美食,诸多的赞誉和性感的拉拉队员,一瞬间他们仿佛至于安乐的天堂。他们英勇奋战杀敌让他们成了整个国家引以为傲的战斗英雄,他们让国人相信,这是值得赞扬的正义力量。

  本·方登用质朴的东西把以比利林恩为代表的战友的迷茫和挣扎。在战争中幸存的人,最大的愿望不过是享受温暖的阳光,来几罐啤酒,与美女拥吻。比利出生于工薪阶层,在为出车祸而遭抛弃的姐姐大打出手后,为免遭牢狱而参军。在战场的无情和战友滚烫血液的洗礼下,他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也从弱小冲动变得越发成熟稳重。

  他们作为表演嘉宾登上舞台,被导演喊来喊去,身边充斥着热辣的美女,耳边传来了热烈的烟花…..再过两个小时,比赛结束,他们要乘二十多小时的飞机,回到该死的战场。中场秀结束了,场务们开始收拾现场,什么英雄,什么战争,此刻他们就是表演者。这场秀只是一个表演,他们仿佛被冷落的玩偶,热度过后丢在暗黑里。看着那面美国国旗,比利哭了。他不是为了自己哭,而是为了这无聊而又乏味的生活而哭泣。

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

  “带我们回战场。”体验过了几天纸醉金迷无所忧虑的日子,比利反复的动摇,也反复的思考。生活里的人们想要的是金钱,荣誉,美女,啤酒和热闹的球赛,这就足矣。但这对于身为战士,经历过生死的比利林恩而言,这样的生活太过乏味,这种追求太过渺小。也许比利林恩回到战场的第一天就死于抢下,也许比利利恩顺利退役安度晚年,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他想去追求的,这与爱国不爱国无关,与他人无关,他只不过是这个时代里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一瞬间的光芒。

  也许这些士兵期待这次华丽的休息,但真正置于这次休息时,他们却分外想念战场。

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封面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二):心无所安的中场休息

  以伊战书写反英雄主义——全天24小时得活在自己三分清醒,七分糊涂的脑袋里:脆弱的神经,支离破碎的思维,麻木紊乱的知觉。生死是无以掌控的随机,惊魂时刻被当作有利可图的剧本,真实之血成了浅薄道德的秀场。明明是满满的害怕和怀疑,却成了人人都想摸一把的英雄。

  如果说战争让比利学会了看穿价值与意义的虚伪,世界的装模作样,那么凯旋之旅却又把他交换到另一个糟糕的处境,帮他摆正在所处社会的位置——我和B班的现实只是为民众祖国梦的现实做牛做马。这场胜利巡回把一个穷小子扔进了百万富翁的朋友圈,为他们毫不费力,不担风险的爱国主义点赞;用一堆资本术语搅得人对世界真假难分;用焦头烂额的家庭破事,父亲的残忍漠视和姐姐令人痛心的自责自弃搞到你尴尬心烦;被记者招待会和包厢社交群情激昂,轻松愉快的气氛逼出那么点勉为其难的幽默与似是而非的感悟,以附和那些肾上腺素的勃起……整个荣归故里实质上是把人生最糟糕的一天变成国家认证的荣誉,把心灵震动在修图后从无畏的勇士形象里删除,再上线输入万众瞩目的中场表演。整部小说里,反倒是两场群架显示了现实生活的真实面目和对他们的态度,至于来自啦啦队的柔情蜜意,则只是让人物把非我的表演死撑到底。

  所有一切把戎装下那个受难的灵魂,放进一场心无所安的中场休息,用无人喝彩的创伤之心去忍受人人喝彩的国家秀。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三):【雨枫试读】谎言的战场与真实的生活

  表面上看,《漫长的中场休息》依托的背景是海湾战争,但实际上这本书借助战场,讲述的是真实的生活。对于比利·林恩来讲,亚洲的伊拉克是一个战场,回到美国的真实生活,则变成了另外一个战场。不管你处在哪个战场,你都必须拼尽全力,才能不被蹂躏。

  去战场上,你可能遭遇的是密集的子弹,每日与血泪相伴。即使作为一名士兵,恐怕也不愿意整天面对战争。新闻媒体扑捉记录的场面,只是冰山一角,并不能完美呈现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更何况媒体习惯性地报喜不报忧,没有人去完美呈现战场上的细节,所以获取的信息只是自欺欺人的,那个战场也是交织充斥着各种谎言的。

  对于比利.林恩来说,即使他在战场上成了美国的英雄,但在自己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他并不总是处于胜者的地位。在荣誉和光环的背后,他会憧憬自己新的生活,可在光环与荣耀的背后,他会诧异地发现,虚幻和真实有多么遥远。没有人能给他解答,誓言和谎言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同样也没人给他抚慰,是时间的流逝还是岁月的变迁,带给他莫名的苦恼。比利.林恩能接受的,只是现实,因为他对自己的未来也无法预估。

  在谎言的战场面前,或许可以放下尊严,但是不能缺少理智。同样,当比利.林恩收获荣誉,成为无敌胜者的时候,不是像狂风海浪一样袭来,真的就是高枕无忧,荣誉背后的一些小感动,带给他的“伤害”更是让他措手不及。

  谎言的战场与真实的生活就如正反两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美与丑,在这两个空间里,载满了本该尘封的记忆。战争炮制出来的英雄,突然之间成为众人的掘金桶,无形之中将自己埋在了怪圈中。人生数载,会面临很多考验,也会有很多的得到和失去,但是不管相逢与错过、快乐和痛苦,都得拿出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即使这种场面像海市蜃楼一样,摸不着碰不到,也得拿出自己的态度去积极面对。

  比利.林恩之所以会痛苦,不是追求的太多,或许,战场上充斥着太多的谎言,但跟伪善的英雄主义与拜金的社会习气相比,他还是愿意接受前者。也许有些梦想永远无法实现,有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但带着疑问去探索、去追求,才是最最真实的生活。

  文/阿晨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四):李安的又一次“奇幻漂流”

  文/海上生明月

  “双十一”,李安又要来了!

  从《喜宴》、《理智与情感》和《卧虎藏龙》,到《断背山》、《色·戒》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些全部出自李安之手的影片,全都是响当当的经典之作。

  而这一次,一个新的名字又将载入世界电影史册:2016年11月11日,由李安导演、根据美国“年度最佳小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拍摄的影片,将在中国内地与北美同步上映。

  苦心孤诣,暌违四年,终于又到了亮相的时刻。

  这部影片的制作预算,据说大致在4400到4800万美元之间,这只相当于一部中等成本的制作——但这只是对于好莱坞的标准而言。就其本身来说,它仍属一部大预算影片。作为两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被视为“华人骄傲”的李安,即将向其第三尊 “小金人”发起猛烈冲击。

  我们不知道,李安这次又怀着怎样的“野心”。但毫无疑问,作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一个始终对成功充满饥渴、并敢于创新和突破的人,他将再次用作品证明自己的实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理解一件事:在那个无比浩瀚、有众多优秀小说可以拍成佳作的全球“书海”中,李安为什么单单选中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让我们将时间机器调回到2004年——

  就在是年感恩节这天,美国作家本·方丹在朋友家中做客,电视机正在播放美国橄榄球职业联盟达拉斯牛仔队的比赛;而就在三周前,在德州长大、其家与本·方丹住所只有一箭之遥的小布什,再次赢得大选并连任美国总统。

  “我不敢相信我看到的那种场面。”方丹说,“当时是中场休息节目表演时间,碧昂丝领衔的‘真命天女’组合在台上转来转去,做着那些近乎下流的甩臀动作,而负责伴舞、穿着蓝色制服的步操队做着成套步枪表演动作,还有若干人举着一面面美国国旗从旁边走过。但就在这些人当中,还有一些身着沙漠迷彩服的士兵,他们和步操队一起行进,并动作粗率地做着一次次步调不一致的向后转动作,我对自己说:‘他们是喝醉了吗?他们根本就毫不在乎!’因为这一切对他们太过荒谬。刚刚经历过残酷的战争,紧接着就被抛入到这种让人作呕的表演中,换成是你,你会怎么想,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历经多年短篇小说写作之后的方丹,开始着手创作、并在2012年5月初出版了个人首部长篇著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小说一经问世就大获好评,相继获得包括美国全国评论家协会“年度最佳小说奖”、“《洛杉矶时报》最佳创作奖”在内的一系列奖项,方丹本人也入围了“2012年美国全国文学最高奖”。小说尤其值得称道之处,则是深为《纽约时报》赞赏的精彩绝伦的对白和“原汁原味、令人震撼的美国式叙述”。

  和很多美国文学作品几乎都以华盛顿、洛杉矶、纽约这类名气更大的城市为故事发生地不同,这部小说的背景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及其周边地区,而它的故事主要是在德州体育场发生的。小说主人公比利·林恩原是一个德州小镇青年,参军入伍后被派到伊拉克,在那里参加了一场突然与叛军发生交火的战役。他和战友英勇作战的场面被战地记者偶然拍摄下来,并在福克斯新闻台反复播放,他们也由此成为“国家英雄”。

  为了取得美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支持,布什政府将比利等“勇士队员”召回国内,让他们参加了一场全国性的“胜利之旅”活动。他们最终在2004年感恩节“超级碗”比赛中场休息期间亮相,并与“真命天女”和达拉斯牛仔队啦啦队员同台表演——这既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也是本·方丹当年立誓要将那个现实场景搬到文学作品中的见证。

  这部小说故事迷人,情节紧凑,语言风趣、生动、恢弘而又犀利,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者的口吻所展现出的充满同情与困惑、以人性为核心的精神内核,更是令人过目难忘。方丹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比利这个人物形象——他天真而又单纯,头脑清醒而又愤世嫉俗,在他所在置身的那种狂热而又肤浅的爱国氛围中,他真切地感受到美国社会的另一面——对于性、暴力、金钱和名望的巨大欲望;而所谓的爱国自豪感,与其说是一剂强心剂,不如说是一种振奋民心的噱头,是广大中产阶级的一种精神调味品。

  为了如实地传达这一点,方丹以如椽之笔刻画出包括比利在内的多个形象鲜明、令人叹赏的人物——戴姆、施鲁姆、阿尔伯特、诺姆、费森等,同时也让他的叙述语言变得汪洋恣睢,充满狂野之气:

  “就在此刻,他想要哭泣,这就是他感觉到的那种疯狂的自豪。这有什么意义吗?……是的夫人,我们的确自豪过。勇士队员已经体验过的那种自豪,能让江河断流,日月变色。但是拜托,我现在为什么要自豪?就因为他们在比赛前播放了国歌?达拉斯牛仔队和芝加哥熊队,它们就是两家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企业,就是那些站在赛场上的签约雇员。在每一个商业广告的高潮部分,在每次召开董事会会议之前,在你每次去银行存款取款之时,不妨也播放一回国歌试试!”

  在这部小说中,每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每个对话者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气质。从这部小说的行文叙述和思想内涵中,你能够窥见到那种独具特色的方丹式的语言和文学野心。尽管这部作品并不以扣人心弦和纷繁芜杂的情节见长,但却能够静水流深地平稳推进,就像是一部融合了战争、政治、社会和人性元素的长篇叙事诗,又如一道真正脍炙人口的精神盛宴,因为它原汁原味的“美国式叙述”风格是那样令人耳目一新,使其不仅拥有一般影视作品原著特有的节奏和冲击力,同时很可能更具深度和内涵,也更加耐人寻味。

  这就使得李安的影迷和方丹的书迷都在对李安的新片充满期待的同时,恐怕也会本能地为他捏一把汗:他究竟能否全面发掘原著的精髓并获得巨大的掌声?

  根据报道,据说为了给全世界影迷带来从未体验过的银幕观感,李安这次历史性地首次采用了“120帧/4K/3D”规格。换言之,本片将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将每秒120帧放映技术、3D摄影、4K画面融为一体的影片。这种前所未有的超高规格,也让原版格式的电影只有在世界少数影院才能播放。

  早在数月前,这部电影的预告片就发出来了(中文片名全球统一定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本也由两个业内大腕共同操刀:西蒙·博福伊(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编剧)和简·克里斯托福·卡斯特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制片人)。所有软件和硬件条件,都可说是最上乘的,这更是吊足了所有书迷和影迷的胃口。

  但对于绝大多数观影人而言,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技术手段无论如何先进,顶多只是值得观众关注的方面之一。事实上,不管李安的这一次全新“漂流”如何举世瞩目,如何奇幻和盛大,他的新作能否最大程度地还原原著的精彩并充分展示那个至关重要的主题——本·方丹对人性的终极思考,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抢先阅读《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注:海上生明月已成为募读签约译者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五):想太多的人不适合当兵

  这是一部故事性并不太强的作品。 今天已经是9月23号,它可能是我今年读的最伟大的一部作品。

  首先打破我的一个差点信以为真的偏见就是“美国没有文学”,持这一观点的人不少,但至少就我非常有限的知识结构和审美取向来说,它已经接近于浑然天成了。

  方登的比喻用得极其精妙。

  这种巧妙不是在抖机灵,像花哨的没有意义的转动一下手腕,不是的。他是在尽力找一种形容来贴合自己作品里人物当下的,甚至是能懂得的读者可以会心一笑的那种契合度,喜欢。

  然后是讽刺。

  这部作品浓缩的来讲可能就是一部大写加粗的讽刺意味极浓的长篇小说。

  他几乎讽刺一切,除了所有来自人本身天性的真实情感,比如爱情、友情、亲情和陌生人之间的善意。

  他讽刺刻意渲染煽情爱国的全民冲动,讽刺对真实战争一无所知却被自己拥戴中场归来的美国士兵的行为感动得涕泗交流的美国民众,讽刺将战争引导为正义之战的发动战争却让年轻的士兵代为付出代价的狡猾的政客,讽刺想用好莱坞手段花最少的钱拍出最卖座电影甚至不惜歪曲真实的自私狂妄的资本家。

  他甚至讽刺了自己,主角比利在最后挣扎于归队送死和有可能侥幸归隐牧场时,从他有幸认识的啦啦队女友迷茫的眼神中他明白,人们爱他可能只是因为他是英雄,而不是他比利。

  除了他的家人,几乎没有一个美国民众愿意说一句能不能别让他们去送死。

  这本书从很大程度上呈现了一种战争的真实。起码是:跟我们以前想象的不太一样。

  现实生活中还是能看到不少谈起战争就恨不得唾沫横飞、挥斥方遒的人,他们是好战的,这种好战不是他们愿意自己投笔从戎的好战。

  真实的战争不是那样的,更不是美好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战争是黑洞,投进去什么,只会吸纳更大更多的问题。

  方登了解这些,他写战争根本没什么具体正面的血肉模糊的开战,没有声泪俱下的控诉,就像诺兰拍《敦刻尔克》我们看不到德军一样。

  书中B班的小伙子们好得很,甚至插科打诨、谈笑风生。他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的士官也都像你已经认识了很久。

  他们只有在中场秀放莫名奇妙的烟火的时候,睡着的时候后门被砰的一声打开的时候,该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才会出现,瞳孔扩大,脉搏和血压飙升,四肢颤抖。

  面对战友在自己眼前甚至怀里死去,他们没有失声痛哭,这些活生生的情感和生命像一个个包裹,要一辈子伏在肩上了而已。

  方登写战争的手法很灵活,没有苦大仇深,甚至有点故作轻松,但是这些偶然间的流露,却全都是要命的。

  小说的最后比利还是妥协了,他不想失去所有人尤其是费森,所以他选择了这条更有可能让他死去的英雄路,踏上了归程。

  很惨吗?我甚至都开始时以为有时候悲剧真的不是这个人具体有多惨,没有。

  他风趣幽默,思想独立而自由,即使他要去送死我们也没办法说他有多惨。

  因为这种悲剧已经融入这个人的生命了,他走上战争就没办法再摁下backspace重新选择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他依赖这种生死结交下的义气甚至无法离开,因为现实的乌烟瘴气,并没有比战争好太多。

  人都说军人像小男孩,幼稚得很,但我觉得或许是他们不愿意想太多。

  比利走了,那之后的故事会怎么写?

  年轻姑娘和美好的爱情还会是他的导航塔吗?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六):人生如戏,简单才是真

  比利林恩,一个19岁的大男孩,因为替姐姐打抱不平,砸了负心汉的车,不得已才参军入伍,被派到海外伊拉克战场。在一次战斗中,与B班战友一起并肩战斗,英勇作战的画面被无意中遗留的摄像机捕捉到,从此成了国家英雄,回国开启了凯旋之旅。被美国总统接见,不断出席各种场合,最后甚至被邀请到超级碗的中场秀,从此故事开启,漫长的中场休息就此发生。

  面对鼓掌欢呼的人群,巨大空洞的体育场,绚丽灿烂的演化,热情洋溢的拉拉队,虚情假意的商人,再加上遇见美丽动人的费森,这一切真实的东西发生围绕在比利林恩身边。每扯开一缕思绪的线索,记忆之海便荡漾出无限涟漪。他内心中各种画面不断闪回,放佛电影放映一般:参军之初,被班长体罚;施鲁姆在战场牺牲时的场景;和牧师倾吐心声的场景。这些不断在脑中浮现,让他不断思考人生、灵魂和生与死的意义,他的思维就不断在现实与记忆中切换。

  周遭这些看似真实的东西,实则虚幻,其实不属于他。他和B班一样,只是被政治家和商人摆弄的棋子。这些阴谋家,他们善于运用手腕,以所谓的美国梦煽动民众的热情,借此谋取他们的利益。

  战争的意义在哪里,他们B班自己也不知道,也搞不清。但是面对即将要回到伊拉克站长,面对未知的战场,他们仿佛找到了平静。最后说他们和班长说,带我们去安全的地方,带我们回战场,或许在他们心中,真是这样,不愿意面对复杂纷扰的花花世界,在战场,哪怕危险,简单就是安全。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七):十九岁时,我们在想些什么

  十九岁,文中反复提到了,十九岁,我应该大一,每天按着课表上课,没有什么朋友,跟舍友一起混日子。对战争没有想法,对权利,对金钱也都是肤浅的认识,对性,更是无知。

  比利十九岁,去过战场,他是个不爱读书的孩子。看着周围的一切,很敏感。

  父亲的中风,母亲的无奈,姐姐的遭遇,小外甥的淘气,家里的气氛我应该能理解吧,那种压抑的喘不不过气来,又无力改变的情形。

  看书比看电影有魅力,看书能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戴姆,风趣,看书多,知识多,正直的不能再正直,特别有人格魅力,总之我爱上他了。

  比利,今年看的书里,比利印象深刻。24个比利里的多重人格患者,巨人的陨落里参军的比利,这里又来一个。貌似比利是个镜头,从高空俯视这一切。时间推进的很慢,却剧情饱满。

  也会时常想起我们的父辈里哥哥和弟弟,在不知道为什么要继续的时候那种麻木,无助。战争真的只是当权者的游戏,看起来那么儿戏。

  最后打架和警察那一段,看着马上接近尾声,真怕比利和费森会突然被乱弹击中,就好像潜藏着巨大的危险。

  好运吧,小伙子。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八):回到战场,回到安全的地方

  不知是不是因为先看了电影再来看书的原因,我觉得这本小说并算不上惊艳。因为我看过的大部分小说改编的电影都是电影赶不上原著的,也许是李安真的太厉害了。

  小说没有很多精彩的描写,尤其是在刚看完托马·斯沃尔夫的作品过后,落差尤甚。虽然这是一本很简单的小说,但是它的精髓依然很精彩。作者通过很多略带讽刺的手段给我们展现了美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个社会充斥的虚伪,伪善,冷漠和对金钱的崇拜。也反映了战争给社会、家庭以及士兵个人带去的创伤。

  最值得深思的就是那句话了:“在他们把我们杀了之前。”克拉克附和道,“带我们去安全的地方。带我们回战场。”你可以说它是巨大的讽刺,你也可以说这是深深的无奈。到底该不该矫情或者怜悯或者去感到悲哀?或者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在属于我们自己的位置,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司空见惯。但当我们跳出自己的圈子,又有多少人会真正理解我们呢?B班就是B班,会去面对战争是他们的使命,我们能做的只是祈祷少一些战争。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九):【雨枫试读】24个比利的黄金时代

  .

  熟悉DC家漫画的粉们都知道,哈莉奎因御用配音Tara Strong曾经这么评价过小丑女:“所有人都看到小丑在笑,只有她看到小丑在哭”。当一个人物变得公众化,必然会被脸谱化。人们看到的只是他们表面的形象,或疯狂、或悲伤、或谦逊、或耿直,都只是单一的一面,而人类是被情感支配的动物,情感又是多种感情综合的复合体,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被一个单一的词所概括。裂开嘴笑的只是大众眼中的“小丑“,真正的“小丑”不过是哈莉奎因眼中那个哭泣的孩子。放在B班的身上,“英雄”看似是他们最耀眼的代名词,而“英雄”这个面具背后,是情感动物,是血肉之躯,是食色性也。

  作者在B班的描绘上面,给出了完全相反的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公众眼中的战争英雄:在枪林弹雨之中,在群敌包围之下,训练有素的大兵们,为国家、为兄弟,出生入死,痛击敌人。天佑美利坚,他们是祖国的骄傲,人民的英雄。他们接受各种访谈,受整个国家崇拜。

  另一个角度,他们是一群喝着烈酒,讨论着哪个姑娘上起来更带劲的糙汉子,别跟我提什么国家荣誉,情到深处可以提枪就干,一言不合可以拳脚相加。你如果喜欢我的故事,我就卖给你去拍一部电影,随便你想用哪个婊子来演我都行,只要你给的钱够多。

  在这两重身份的包夹之下,B班一度陷入了被支配的状况,指挥官变成了媒体。这群在战场上训练有素的战士们,一时间有点无所是从。“比利试着想象这样的生活,一直这么卖力,一直在别人面前演戏,把自己最好的精力全都奉献给了公众。”比利的迷茫代表了整个B班,他们曾经经历沙场,直面生死。在那个只有做出必死的觉悟,才能活着回来的地狱里都不曾有一丝犹豫的“英雄”们,在面对寻常的镁光灯之时却突然有点迷失自我了。

  感谢那一场华丽的中场秀,烟火升腾,群星闪耀,聚光灯下歌舞升平。久经沙场的大兵们麻木的站台,忍不住的潸然泪下:他妈的,这里太危险了,这里不属于我们啊,还是回战场吧,那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无独有偶,丹尼尔•凯斯的多重人格分裂纪实小说《24个比利》的主角也叫比利。讲述了一个具有24重人格的患者故事。人格分裂虽然是人类情感的极端表现,但是反映出来的,却是我们每个人。

  生活让我们每个人都带上了不同的面具:你是任劳任怨的下属,也你不苟言笑的上司,你是慈危并施的父亲,也是体贴温柔的丈夫,你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也是茫茫人海中的陌生人……这些都是你,你是二十四个比利,二十四个比利也是你。

  对于比利来说,在大屏幕上诉述战场上义无反馈故事的人是比利,在众人面前顺着大众意愿侃侃而谈的是比利,在姐姐的游说下心神动摇想要逃离的是比利,在费森面前胯下勃起的荷尔蒙青年是比利,在队长一声令下毅然决然奔赴沙场的也是比利……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18岁的孩子,他有爱,有恨,会因为战友的死而悲伤,会因为家人的关系而无奈,会因为费森的微笑而热情。这正是他的黄金时代,如同王小波所写的那样:“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吃,想爱,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

  所以,比利,请继续这么干净、纯粹的活着,直到你毫无防备的消失在战场上的那一天。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十):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内心

  内心鲜血淋漓的战场和现场纸醉迷离的狂欢

  工薪阶层家庭的美国19岁少年,他姐姐因为一场车祸毁容遭男友抛弃,他为此愤愤不平而大打出手,打伤犯罪后为了免遭牢狱之灾而去参军。在军队中收获友谊和信任同时也体会到伊拉克战争的真枪实弹和残酷厮杀。某次因机缘巧合下战争未满一年的时候他和战友的“生活”被某台摄像机拍摄。他们勇敢的抗击敌人成了国人的英雄。因此有了从伊拉克战场抽身回国的几日的机会。而书名的由来就是战士们将要回到战场上的前一天。政府因为当时的伊拉克战场并不明朗希望带回来几位英雄以此弘扬精神支持国家正义之战,上流社会谋取自己的利益将英雄版权买来搬上大银幕,而民众们仅仅只是推波助澜凑热闹的吃瓜群众,在最后一天橄榄球比赛中场休息,主人公和他的兄弟们上场亮相。那一刻的漫长过程使主人公穿行于现实与虚幻之间。与啦啦队美女一天泡沫爱情,战场弟兄的牺牲,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场狂欢的中场休息像是一面扭曲荒诞的镜子。折射出生与死,纠结与挣扎。

  中场结束 场务们收拾现场冲着这些英雄们大喊大叫。就像失去利益的傀儡一般。

  民众们不在乎你是什么英雄只在乎当比赛结束,跟风的爱国热情骤然下降消失殆尽,那刻他不管你是什么英雄和我有没有关系,他们只想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温暖大床上好好休息一下。他们也许会感动和流泪但是不会参与。我忽然想起《卢达旺饭店》里面那个最后为了保证自己生命安全而离开的摄影师说的一句话了:“我把这些画面送到全世界,他们肯定会大叫道:oh my God,it's horrible!”(哦!我的天,这太可怕了)然后他们将继续吃晚饭。终究战争在平民面前仅仅只是一个词语。

  而当战士终将回归战场,作者却是将回归当成了嘲讽似的解救。而当下时代的虚实真假无可遁形,残酷的战争虽说是可怕的,起码他能显现。而荒诞的现实却适合虚假的面具暗涌存在。而主人公后来还是回到了战场。

  那个漫长而艰难的中场休息还有急风骤雨般的思想挣扎在我看来这一切荒诞无稽到可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