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的读后感10篇

2018-04-20 21: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的读后感10篇

  《我的职业小说家》是一本由[日] 村上春树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24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后感(一):大叔偶像

  村上春树先生成功升级为我的偶像。最爱他的诚实谦逊低调坚持耐心(并且在这个过程感受乐趣)。这本书和《跑步》将成为常读书目。

  增加了新的学习项目:学日语,写小说,研究小说和电影。日常生活中跳出自我的好恶,诚实细心的观察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发现这看似无趣的世界里布满的谜团一般的原石。

  有一段时间我不再读文学类的书,更不读小说,因为小说太花时间精力。我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学心理学自我提升self_improvement这些非虚构书籍上,因为这些书是看了之后就能应用的,能实实在改变个人生活的。但是总觉得有点不对劲,觉得心里有一块东西是空的。当太过于强调意义实用生命容易变得沉重。正好现在在看小说《源泉》,突然明白了村上春树大叔说的,小说是将作者意识之中的东西转码,以故事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好的小说值得一读再读,每次读的时候,洽好映照当下,并且会领会到之前忽略的东西。读小说能让你跳脱出自己狭隘的个人生活,跑到另一个世界看看别人的生活,然后再回来,会对自己有更清醒的审视。并且,好的小说会呈现出一种价值观,或让你思考自己的价值观,知道生活的取舍。

  小说家大抵都有一种对世界和人的爱和怜悯心的,哪怕语言犀利冷酷。好的小说家应该是价值观清晰的,真诚的,他们知道最重要的是写出有意义的小说,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后感(二):前半本评+唧唧歪歪

  刚看完这本书的前五章,趁着热乎乎的记忆,码下热乎乎的感想,想到什么写什么吧。

  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很久没看书了,或者说是正经书(这么说也有点怪),应该说是那种需要静下心里,边看边想的书了。

  看前两章的时候,依旧受到内心浮躁影响,看不进去。所以也记不得多少了。

  真正是从第二章看进去的。

  所以把现在能想到的,在思考的东西记录下来。

  不想在大好年华蹉跎

  我读的书很少。但是,慢慢的读下去,相信就会变多。

  可能现在我的看法还是很粗浅的,但先记着,未来某天看看,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我还记得,前几天(几周?),有一则关于村上春树的新闻吧,是关于他的新书《刺杀骑士团长》里面提及南京大屠杀,承认了历史,受到中国读者的追捧,之类的。当时是在微博上看到的,随便点进去一看评论,记得很多都是说:啊呀,今年的诺贝尔要给他啦!之类的。但是我看完第三章之后,我想,村上春树根本没有在意这些吧。他只是写了他想写的,我们只是看了我们想看的。

  加上之前每次诺贝尔颁奖以后,他的陪跑也一直在获奖者头条下面,在我们看来,诺奖是很重要的,是一种认证,一种肯定,一种奖励,但也许在他心里,这就是形式主义可有可无。想来,我觉得这才是一个作家赤子之心吧,为了读者而写,或,为了自己而写。

  然后还有一处,他的文字触动到了我。

  他说:“每代人之间既没有优劣之分,也没有高下之别。”是呀,现在,代际批判多么常见人们喜欢一概而论,“90后”“00后”,这样的标签,一直贴在我们身上,一代认为下一代不如自己。其实,“既不必对不同世代人心自卑,也不必莫名其妙地感到优越“。说的真对,”80后“很坚强,有能力,现在也是社会的”主力军“,但没必要看不起”90后“,他们自有自己的优势。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特色“,就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缺点一样正常,有时候,不必强求,不必苛责,这也算是一种宽容吧。

  目前就能想到这么多了,可能很多人看来不够成熟,这些也只是我的一些小小的体会,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指正,非常感谢

  希望以后自己能多多看书,坚持提高自己。

  以此自勉,大好年华,不想蹉跎。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后感(三):随想

  这本和《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称得上是姊妹篇了。不过前本似乎更“自我”一点,这本书掺杂了一些社会问题和作者的看法。大概因为跑步是一个人的事情,写小说除了要和读者交流之外,还要和社会发生连结。

  最喜欢的是二到七章,主要是关于村上春树个人的内容。讲了作者因为“本质的突然显现”走上了创作小说的道路,最初的摸索,陪跑芥川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感受,对于作品原创性的论述,如果储存素材获得创作灵感,以及为了保持思考能力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节制规律的生活。

  作者是个专注于一的人,知道对于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并且尽心尽力把这一件事做好。另外他的处世智慧有“尽人事,听天命”的意思,自己份内的事情竭尽全力,无法控制的那就随它去好了。他把这两句话都做到了极致,前者三十五年如一日,不论有没有灵感,状态怎么样,坚持每天写四千字;后者从他对文学奖的豁达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并且有的事经他一分析,你甚至会觉得,自己之前这么在意这种问题,真是自寻烦恼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后感(四):《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摘录

  这种兼容广纳的特性就是小说朴素伟大能量源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我看来,“谁都可以写”与其说是毁谤小说,毋宁说是溢美之词

  所谓小说家,就是刻意把可有可无变成必不可缺的人种。

  可是如果让小说家来说,恰恰正是这些可有可无、拐弯抹角地方,才隐藏着真实真理表达得更确切些,效率欠佳、拐弯抹角的东西与效率良好、灵敏自如的东西互为表里,我们栖身的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多元。无论缺少了哪个层面(或者处于绝对劣势),世界恐怕都会变得扭曲。

  倘若不亲自爬上山顶一探究竟,便理解不了富士山究竟是怎么回事。非但如此,甚至爬过好多次依然不明所以,再不就是爬上去的次数越多,反倒变得越糊涂。也许这才是小说家的禀赋。

  就是到了某个时间点,就需要将“剃刀的锋利”转换为“砍刀的锋利”,进而将“砍刀的锋利”转换为“斧头的锋利”。

  小说家和某种鱼一模一样,倘若不在水中始终游向前方,必然只有死路一条

  那是非写小说不可的内在驱动力,以及支撑长期孤独劳作的强韧忍耐力。

  总之人生很难按部就班地依照既定方针运作。

  整个世间好像还有不少类似缝隙”的地方,只要走运,找到适合自己的“缝隙”,就好歹能生存下去。

  当然,世上际遇更惨的人不计其数。在他们看来,我的境遇恐怕只能算小菜一碟:“哼,这哪里算得上什么艰辛!”我觉得这种说法也没错,但一归一二归二,对我而言这已经足够艰辛了。就是这么回事。

  我觉得假如不吃苦头就能蒙混过关,当然是不吃更好。毫无疑问,吃苦受难绝不是乐事一桩,只怕还有人因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重整旗鼓。不过,假如您此时此刻刚好陷入了困境,正饱受折磨,那么我很想告诉您:“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也不知道这话能否成为慰藉,不过请您这样换位思考、奋力前行。

  不管喊着多么正确口号,不管许下多么美丽诺言,如果缺乏足以支撑那正确与美丽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一切都不过是空洞虚无的说辞罢了。

  不能听任语言独行其是。 于是,我再一次迈入了更个人化的领域,安居于其中。

  “反正也写不出好小说来,干脆别管什么小说该这样、文学该那样的规则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写出胸中所感、脑中所想,不就可以了吗?”

  我并非想写“稀释了日语性的日语文章”,而是想运用尽量远离所谓“小说语言”和“纯文学体制”的日语,以自身独有的自然声音“讲述”小说。

  然而语言这东西原本刚强的,拥有久经历史考验坚韧力量,无论受到何种人物何等粗暴对待,都不至于损伤其自律性。

  然而语言这东西原本是刚强的,拥有久经历史考验的坚韧力量,无论受到何种人物何等粗暴的对待,都不至于损伤其自律性。用尽所能,想尽一切办法检验语言的可能性,极力拓展那有效性的范围,是每一位作家被赋予的权利。没有这样的冒险精神,任何新事物都不可能诞生

  若想吹毛求疵,要多少瑕疵都能找得出来;若想珍重对待,怎样视若瑰宝都不为过。

  对真正的作家来说,还有许多比文学奖更重要的东西”。其中之一是自己创造出了有意义的东西的感触,另一个则是能正当评价其意义的读者。

  流芳百世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

  文学奖虽然能让特定的作品风光一时,却不能为它注入生命。这是不必一一言明的。

  如今我没有任何像样的头衔,因而无拘无束,或者说无牵无挂。只是村上春树(而已)。这相当不坏。至少对我本人来说,不算那么糟糕

  因为我是一个过于个人的人。我这个人有自身固有的视角,还有赋予其形态的固有程序。为了维持这程序,从生活方式来说,有些地方就不得不变得个人一点。若非如此,就无法顺畅地写出东西来。

  什么是原创,什么不是原创,这种判断只能交给接受作品的人们(即读者),还有“必须经历的时间”,由二者合力共裁。

  “要想抵达源泉,就必须激流勇进、逆水而上。只有垃圾才会随波逐浪、顺流而下。”真是给人勇气格言啊。

  日本这个国度既有以和为贵(不喜风波)的文化特质,也有强烈的文化上的集权倾向。换句话说,框架容易变得僵化,权威容易以力压人。

  而且,我想写什么样的小说,大概的面貌从一开始就很清晰了。“现在我还写不好,等以后有了实力,想写的其实是这样的小说”,一幅理想图景就这样在脑海里铺展开来。那意象始终悬浮在我头顶天空中,仿佛北极星一般光芒四射。遇上什么事,只消抬头望望天空就行了。

  而且,我想写什么样的小说,大概的面貌从一开始就很清晰了。“现在我还写不好,等以后有了实力,想写的其实是这样的小说”,一幅理想图景就这样在脑海里铺展开来。那意象始终悬浮在我头顶的天空中,仿佛北极星一般光芒四射。遇上什么事,只消抬头望望天空就行了。这么一来,自己眼下所处的位置、应该前进的方向一清二楚了。假如没有这样一个定点,我只怕会迷失方向,四处碰壁。

  如果你从事着一份自以为很重要的工作,却不能从中发现油然而生的乐趣和喜悦;如果工作时完全没有心花怒放感觉,看来那里面就有些不对头、不调和的东西了。这种时候就必须回归初心,将妨碍乐趣与喜悦的多余部件和不自然的要素一个个抛弃掉。

  如果你希望自由地表达什么,也许应该在脑海中尝试视觉化。想象一下“并不追求什么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儿”,想象一下那种自我形象,而非“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并一味执着下去的话,故事会难以避免地变得沉重。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故事越沉重,自由便躲得越远。脚下功夫若变得迟缓文章也会失去势头。而失去势头的文章不可能吸引人,甚至连自己也打动不了。 与之相比,“并不追求什么的自己”却像蝴蝶一般轻盈,自由自在。只要摊开手掌,放飞蝴蝶,任其自由便好。这么一来,文章也会变得舒展流畅。仔细想想,其实不需要表现自我,人们照样可以普普通通、理所当然地生存下去。尽管如此,你还是期望表现点什么。就在这“尽管如此”的自然的文脉中,我们也许会意外地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就这样,不论什么突发事件,我的大脑都不会朝着立刻得出结论的方向运转,而是努力将自己目睹的光景邂逅的人物,抑或经历的事情当作一则“事例”,或者说“样本”,尽量原封不动地留存在记忆中。这样一来,等到以后情绪更加稳定、时间更加充裕的时候,就能从各种角度审视,仔仔细细地检验它,根据需要引导出结论。

  总之,我们只能凭借手头现有的东西,全力以赴坚持到底。

  因为所谓“手头没有东西可写”,换句话说就意味着“可以自由地写任何东西”。

  “木沉石浮”,指一般不可能发生的事竟然发生了。

  我一贯主张一代人与另一代人并没有优劣之分。大抵不会出现某一代人比另一代优秀或低劣的情况。社会上常常有人展开千篇一律的代际批判,但我坚信这种东西都是毫无意义的空论。每代人之间既没有优劣之分,也没有高下之别。虽然在倾向和方向性上会有些差异,但质量是毫无差别的,或者说并没有值得视为问题的差异。

  那么,每一代人从事创造时,只要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努力向前推进就行了。运用最得心应手的语言,把最清晰地映入眼帘的东西记述下来就好。既不必对不同世代的人心生自卑,也不必莫名其妙地感到优越。

  世界看似无聊,其实布满了许许多多魅力四射、谜团一般的原石。所谓小说家就是独具慧眼、能够发现这些原石的人。而且还有一件妙不可言的事,这些原石基本都是免费的。只要你拥有一双慧眼,就可以随意挑选、随意挖掘这些宝贵的原石。

  是呀,也许这的确不是艺术家的做法。可是,小说家干吗非得是艺术家不可呢?这到底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规定的?没有人规定过,对不对?我们只管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小说就行。首先,只要认定“不必非得是个艺术家”,心情就会猛然轻松许多。所谓小说家,在成为艺术家之前,必须是自由人。在自己喜欢的时间,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我而言这便是自由人的定义。与其做个不得不在乎世人的眼光、穿一身不自在的礼服的艺术家,还不如做个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自由人。

  因为长篇小说这东西就像活生生的人一样,在某种程度上,粗枝大叶、松松垮垮的部分也是必不可缺的。正因为有了这些东西,拧得紧绷绷的部分才能发挥出正面效果。

  不论什么文章,必然都有改进的余地。不管作者如何认为“写得真好”“完美无缺”,其中也有变得更好的余地。所以我在修改阶段会尽量抛却自豪感和自尊心,让脑袋里的热度适当冷却下来。

  因为我相信:“凭时间赢来的东西,时间肯定会为之做证。”而且世上也有一些东西,唯独时间才能证明。假如胸中没有这份自信,就算我再怎么厚脸皮,也会有垂头丧气的时候。不过,只要手上有“已尽人事,已竭所能”之感,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剩下的事儿交给时间之手就行。郑重谨慎、礼貌周全地善待时间,就是让时间成为自己的朋友,就像对待女性一般。

  要想让时间成为自己的朋友,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自己的意志去掌控时间,这是我一贯的主张。不能一味地被时间掌控,否则终究会处于被动状态。有句谚语叫“时不我待,潮不等人”,既然对方无意等待,就只能在充分了解这一事实之后,积极地、目标明确地制定自己的日程表。也就是说,不能一味甘于被动,要主动出击。

  有一句话至今不变,对我来说就像祷语一般,那就是“这对我的人生而言,是无论如何非做不可的事”。

  我并不是认为“跑步本身是好事”。跑步无非就是跑步,与好坏没有关系。假如你讨厌跑步,就没有必要硬着头皮去跑。跑也罢不跑也罢,这种事情都是个人的自由。

  进一步说,只要有心去做,即便不说是“轻而易举”, 至少谁都能通过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当然,说到这种强韧,它就像身体的强韧一样,不是要同他人较量竞争,而是为了让此时此刻的自己保持最佳状态。

  然而幸运这东西,说起来无非是一张入场券。在这一点上,它与油田和金矿性质迥异。并不是说只要找到了它,弄到了手,接下来就万事大吉,从此便一劳永逸、安享清福。有了这张入场券,你可以进入庆典会场,但仅此而已。在入口处交出入场券,走进会场,然后该如何行动、去哪里、要看什么、拿起什么、舍弃什么?如何克服可能出现的障碍?这终将变成个人才能、资质和本领的问题,变成个人气量的问题,变成世界观的问题,有时候还会变成极其单纯的体能问题。不管怎样,这都不是单凭幸运能应付周全的事。

  假如一味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凝望世间万物,世界难免会被咕嘟咕嘟地煮干。人就会身体发僵,脚步沉重,渐渐变得动弹不得。可是一旦从好几处视点眺望自己所处的立场,换句话说,一旦将自己的存在托付给别的体系,世界就会变得立体而柔软起来。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姿态。

  处在想象力对面那一端的东西之一,就是“效率”。

  你不能只看自己愿意看的东西,而是要看不得不看的东西。”

  我想说的是,在某种意义上,小说家在创作小说的同时,自己的某些部分也被小说创作着。

  写小说让我感到无上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只要愿意,我可以变成任何一个人”。既然如此,我为何非得放弃这个美妙的权利不可呢?

  心情愉悦有何不好?

  “做一件事,倘若不全力以赴、一拼到底,便心情不爽。”

  不管你写什么、怎么写,最终都难免被人家说三道四。”

  ”吹毛求疵大概很简单,反正只管信口开河就行,又不用承担具体责任,而被吹毛求疵的一方想一样样去搭理的话,身子根本吃不消。于是自然而然地变成了“随它去吧,反正都会被人家说坏话,干脆自己想写啥就写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假如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开心 不就只能自己一人开心了吗?

  “我想说的是,你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演奏便好。至于世间要求什么,那种事情不必考虑。按你喜欢的方式演奏,让世间理解你做的事情就行,哪怕花上十五年、二十年。”

  比如说不是读完后说一声“啊,太好玩啦”,便随手将书撂到一边了事,而是认真思考“这本书为什么有趣”,以这样的读者居多。

  “反正是有缺陷的人写的有缺陷的小说,不管人家说什么都无可奈何。”

  亚伯拉罕·林肯留下这样一句话:“你能在某些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我觉得这个说法同样适用于小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要由时间来证明的事物,只能由时间来证明的事物。

  这个说法同样适用于小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要由时间来证明的事物,只能由时间来证明的事物。

  永远保持挑战新疆域的热情,因为这对从事创作的人至关重要。安居于一个位置、一个场所(比喻意义上的场所),创作激情的新鲜程度就会衰减,终至消失。也许我碰巧是在一个恰如其分的时间,把美好的目标和健全的野心掌握在了手中。

  能把某个目标当作旗号高高地举起,总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不问年龄几何,不问身处何地。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后感(五):叫做小说家的长跑

  这相当于一本自我职业整理的笔记,里面有自己的观点见解,生涯中的感悟无奈和收获。 当然这并不是大张旗鼓地对自己的小说妄加说明,所以也没有“自我排解、自我夸赞、自我辩护”,毕竟只有读者才会去读这本“笔记”,懂的入。那份在小说中并没有表达的感悟,在这里道来,非常能够体会和了解。依旧没有华丽的辞藻,始终喜欢的是那一份平实的文字。

  有一些点特别能够认同:

  比如要把自己的作品发展到国外,找到合拍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 毕竟,即使翻译成了外文作品,画风突变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在译作外国语言前,译者是否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然后又是否用了适当的措辞,将作品用外国语“还原”。语言这种工具,运用起来也是因人而异。这对于外国的读者的感受的左右程度,还是很大的。又有多少人能有能力有精力有资源去体会原文呢

  比如对于情节或者措辞的斟酌、修改,以及“自鸣得意”的完美的表达,而读者是否能够对于这些点有强烈的感触,因人而异。 这一份寂寞,在承受的同时,也带给自己快乐。

  比如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太过一一在意和完全不在意之间的度的把握。 每个读者作为单独的个体,对于小说的喜好各不相同,也引发不同的感触和感悟,但是集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便是对于小说的清晰的反馈。

  比如对于人物的塑造。不能完全照搬现实生活的人物,也无法凭空捏造(可能会不够具体吧)。所以在生活中观察各种人,抓住各种细节,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小说里的人物不会全部都是正面的、讨人喜欢的,所以,塑造一些不惹人喜爱,甚至厌恶的角色,也需要在日常积累出各种因素和细节。这样的话,在生活中遇到了自己厌恶的人,也不要逃避,反之直面,作为一种素材的积累,作为一种任务的话,是增添了一份生活的豁达和勇气呢,还是为小说人物增添了立体感呢,嘻嘻。

  另外,赋予角色了生命后,与角色对话,听由角色来引导情节的发展,听来其实有些,却也是顺理成章。这与我一开始想象的条条框框,各种人设,故事线索,完全的构划好不尽相同。这样想来,预设框架,反而容易显得故事生硬。 但也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是和村上这样没有固定路线的“驾驶”吧,别的小说家又是怎样来发展情节和篇幅的呢?

  比如关于小说以哪种人称来叙述。我非常喜欢这个话题。以前没有思考过对于世界线的影响,觉得只是主人公是“我”,还是“某某某”,只是一个代称,可以任选。 但作为第一人称,无法知道“我”不在的时间、空间所发生的事情,也无法知道别人的想法。 如果是用第三人称,不仅更为客观,而且可以从多个角度多条支线让故事更为完整。 但是用“我”把故事讲述的很完整,也是一番独特的魅力。

  最最打动我的一点,就是成为小说家的这个开始。

  在看棒球时“似乎有什么东西慢慢地从天空飘落下来,而我摊开双手牢牢接住了它。它何以机缘凑巧落到我的掌心里,我对此一无所知。当时就不甚明白,如今仍莫名所以。理由暂且不论,总之它就这么发生了。这件事该怎么说好呢,就像是天启一般。英语里有个词儿叫‘epiphany’,翻译过来就是‘本质的突然显现’‘直觉地把握真实’这类艰深的文辞。说的浅显些,其实就是‘某一天,什么东西突如其来地闪现在眼前,于是万事万物为之面目一变’的感觉。这恰恰是那天下午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以此为界,我的人生状态陡然剧变。” 这种类似于“神的旨意”,虽然带给你前所未有的特别的感觉,但终究是无形的东西,是否去把握这一瞬间全在一念之间。一点(其实是很多吧)的资质,又得到了神的眷顾,并且持之以恒,“转业”成为了小说家。 一写便是三十五年有余。 这个事实至今仍然令村上震惊,并且也想保持下去。当真正喜欢做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时而回顾发现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是超出自己的预估的(甚至不曾去计算过),但由于惯性一直都在,所以也继续在这条路上前进着。如果不曾写小说,那么村上仍然过着平凡无比的生活,从一个平凡的爱阅读爱音乐爱看棒球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平凡的大人。但是却在小说家的职业道路上走了这么多年。这不仅是神对他的眷顾,也是神对村上读者的眷顾,也是抓住了神的旨意的村上的用力一挥棒,转折了自己的人生。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后感(六):禁欲就能成为村上一样的小说家吗?

  是的,坚持阅读,向机器一样每天过着标准化的生活,近乎疯狂地跑步和铁人三项,哪里像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文学家?哪里像文章本天成的天才。

  好像村上是小说界里1万小时定律的标准代表。但是如果我们也这样就也能成为小说家了么?

  小说家还是拼天赋的。

  就拿村上自己在书中举的例子来说,他好像从来不用笔,而是靠在头脑中建构一个巨大的素材库,写作的时候随时调用,哎,请问哪位同志还记得自己一个星期前的趣事呢?

  村上走上写作之路也显得特别神奇,做在球场看球,突然一个灵感,像叶子一样飘飘落落地飘落在了他的手上,于是一个美好的作家的故事就开始。哎,请问哪位同志接到过类似的叶子?更请问哪位然后就开始了一个美妙的故事了?

  村上的两本书《当我跑步的时候我在想什么》和《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都写的不怎么样吗。但是从这些拉拉杂杂,絮絮叨叨的零散叙述中,可以看到他天生就是注定要当小说家的呀。

  比如他说他从小一看书就进入一种愉悦的状态,从他在这本书里信手引用的内容来看,他不仅阅读面极广,而且记忆力惊人。而没有天赋的人,恐怕端起书就是打瞌睡吧。

  他还说了,要做一个小说家,就要创造一种语言风格,我了个神仙,这么轻描淡写的,要知道能创造一种语言风格,这真的只靠苦功夫就可以吗?想想鲁迅的语言风格,再不吝,想想冯唐的语言风格,这些真的都是老天给的。

  是的,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话语总是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强调吃苦的重要性,强调1万小时重复的重要性,但是别忘了,人生而不平等,有的人天生就是具备超强的记忆力,有的人天生就有艺术的天赋。

  努力、吃苦、禁欲式的坚持,可以成就“哎呦,不错呦”,但是难以成就大师,大师,无论哪个行业,肯定从娘胎里一出来就是开挂的。

  所以,认识自己,这句话真的越品味越有意思,因为话说的越少,越玄妙。在这一点上,你也可以。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后感(七):做村上最好的读者

  第一次读村上春树的书是在大一,书名是《挪威的森林》。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对「村上懂我的心」这个想法深信不疑。接着又看了《且听风吟》、《舞!舞!舞!》、《1Q84》、《1973年的弹子球》、《斯普特尼克恋人》、《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什么》、《爵士乐群英谱》、《无比芜杂的心绪》、《村上广播》,去年买了一本《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还有今天看的这本2017年刚发的书《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且听风吟》是村上的处女作,发表于1979年。这样算来,村上写小说的岁月已经将近有40年了。有朋友问我:本科的时候感觉好一些还是现在感觉好一些。我想,就目前来说,我更喜欢现在的生活。相比那些思想上混沌和不知所以的状态,我认为现在的生活更加富有条理,甚至有的时候我也可以从我脑子里莫名其妙的想法里找寻出一些共性的依据来。而我感谢在我内心那样混沌和芜杂的时刻,遇到了村上。他让我尽早地明白我并不是一个特殊到与一切格格不入的人。我只是有一点特别。(现在也许我能说出更多村上和我性格和气质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是当时我只能这样,从懵懂中感受到一丝慰藉。这个慰藉对当时的我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个书发表在2017年,对我而言,算是一种“有意义的巧合”。倘若说我现在读这本小说能对村上的感悟略懂一二的话,那么这本书若是发表在2016年,我恐怕对此书只能看懂一点热闹了。 村上是最欣赏菲茨杰拉德的。当时,一向怠于读书的我,为了亲眼目睹菲茨杰拉德的风采,读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而当时的我读完这本著作,心里竟没有激起半点共鸣。今天我看村上又一次说起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才发现村上所喜欢的是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而《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第一人称写作,并且书中主人公盖茨比和叙述者尼克分离的视角恰恰为故事赋予的深度。菲茨杰拉德运用各种手法突破这种视角的限制。我猜是这种手法带给村上一种难以替代的心动的感受。 此时此刻我也能更隐约感到村上喜欢鲍勃•迪伦是因为村上超越时空的感受力。 与其说喜欢村上的书,不如说喜欢他身上那种孤独的猫性,严肃的神情,悉心珍藏的敏感,温和而节制的性格,热爱读书和拒绝庸俗的品格,对于写小说的一腔热情和像工人一样勤勤恳恳的态度。 村上春树说:“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读者。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学奖、勋章或者善意的书评,都比不上自掏腰包买我的书的读者更有实质意义。”好的作品要经受时间的洗礼。 我愿做你这个时代里最好的读者![玫瑰]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后感(八):以写字为生

  不知何时起,开始异常羡慕那些以写字谋生的人。

  端坐在电脑前,一边是咖啡,一边撸着猫。敲打文字,整理思绪,编撰成一册书一篇文。余下的日子和时间顺遂寂然,去听去看去过日子。好不悠哉又有其道德纪律。每天产出既是作品,无需所有人爱羡,只求知己相随。

  如果命好,弄成个大IP,更是财富了不得。就像区块链火了,自由职业的风潮吹翻腾了格子间不安分的小心脏。

  顺应的是,村上春树这个大IP就出了这本与写字有关的生存技能书。才懂得,但凡有关过日子的,怎样都不容易。

  写字的人,要有长期的健康体格,要有精力要耐得住寂寞,有时候还要掐着预算过日子,又不能着急马虎地就为了赶稿而赶稿。得按着自己的节奏,一篇篇一天天地干。凭着片段式的记忆开发想象力,持续地原创才能逮到点蛛丝马迹的风格。得稳着步子,写稿,改稿,铁一般的身躯和纪律,一个都不能少。

  难吧?真不易!

  但读完,依然满心好感于以写字为生的那些人。能不急不躁不骄不馁的,在这个社会朋友圈,稀有了。

  1、“拥有原创性”必须基本满足一下条件:

  一是拥有与其他表现者迥然相异、独具特色的风格,必须让人看上一眼就立刻明白是他的作品。

  二是必须凭借一己之力对自身风格更新换代。风格要与时俱进,不断成长,不能永远停留在原地。

  三是其独居特色的风格必须随着时间流逝化为标准,必须吸纳到人们的精神中,成为价值判断基准的一部分,或者成为后来者丰富的引用源泉。

  2、除非将几种样本排成一列,从各种角度加以审视,否则表现者的原创性就不可能立体地浮现出来。比如贝多芬,光是列举他的交响乐,就能立体、系统地看到那排山倒还的原创性,而非《第九交响曲》一首。

  3、詹姆斯·乔伊斯:所谓想象力就是记忆。

  4、想象力就是缺乏脉络的记忆片段的结合体。“被巧妙组合起来的毫无脉络的记忆”会具备自己的直觉,觉有预见性。才应该成为故事正确的动力。

  5、这么一想,不妨说长篇小说对我而言是生命线,而短片小说和中篇小说,说的极端一点,则是为写长篇小说做准备的重要练习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台阶。

  6、做一项长期工作时,规律性有极大的意义。

  7、伊萨克·迪内森:我既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每天写上一点点。

  8、我有一条独门规则,就是“人家有所挑剔的地方,无论如何一定要修改”。即便不能接受那种批判,但只要人家提出意见,就会把那个地方从头改写一遍。不同意那意见时,我甚至还往与对方忠告完全相反的方向改写。

  9、不论什么文章,必然都有改进的余地。不管作者如何认为“写得真好”“完美无缺”,其中也有变得更好的余地。所以我在修改阶段会尽量抛却自豪感和自尊心,让脑袋里的热度适当冷却。

  10、总而言之,要在修改上尽量多花时间。倾听周围的人的建议。

  11、倾注你全部的能力和才华去写东西。不要便捷,不要为自己开脱,不要发牢骚,不要找借口。要不然你最好还是去找份别的工作吧。

  12、尽量让意志变得坚定,同时也要把那意志的根据地——即身体整治得健康结实一点,尽量保持在没有障碍的状态,并将这种状态维持下去。

  13、爵士钢琴手塞隆尼斯·蒙克:我想说的是,你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演奏便好,至于世间要求什么,那种事情不必考虑。按你喜欢的方式演奏,让世间理解你做的事情就行,哪怕花上十五年、二十年。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后感(九):无题

  当小说家需要资质,一种超越才华的东西。需要慢节奏,耐得住性子,才思不那么敏捷的人。

  想来,做设计也需要某种资质,但暂不尝试去解读具体是什么。套用书里的话,最好的检验办法就是扔进水里,看是沉是浮。

  没有某种特定的资质,也不用过于悲伤。人生短暂,花一段时间,摸清自身的性子,相应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才是明智的。

  英语里有个词,叫”streetwise”

  对于小说家,过奖没有真实意义,最大(唯一)的意义是作品,能拥抱读者(或被读者拥抱)的作品。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想问题,更有助于去伪存真,名是虚,经手创造出的那份感动,是实。类似,好的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同时创造美,让使用者会心一笑”好贴心呀””好舒服呀””待着就不想起来”

  理想是想做但暂时做不好的事情,以后有了实力,其实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她是脑海中的一幅景象,随时抬头都能看到,让你清楚当下的位置和要去的方向。

  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是否快乐?你是否自由?大致可以判断这是你的工作(主人)还是职业(奴隶)。

  自由人与艺术家。在自己喜欢的时间,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便是自由人。

  小说家,看似天马行空高高在上,也是有两只脚踩在地上的。一个是素材积累,另一个是规律的创作过程。

  创作长篇小说时,作者遵循这样一种工作模式:屏蔽外界,心无旁骛地创作,保持规律的工作节奏(每天写4页)。第一遍任由感觉带动文字;第二遍进行大刀阔斧的,结构性的修改;第三遍调整细节,润色;第四遍总体考虑松紧节奏,”拧螺丝”般的微调。每一遍结束,会休息一段时间(让发热的脑袋冷却一下),也让作品独处一下,类似混凝土的养护,或者红酒的发酵。养护好后,还有一个步骤必不可少,寻求第三方意见(选择第三方,以及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第三方的反馈,也是技术活)

  仔细想想,对于思考做设计的方法,也有启发。

  ”这对我的人生而言,是无论如何非做不可的事”

  ”精神 头脑和身体之间,并没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身体是前两者的载体,身体好了,另外两者才会好。

  ”我想,混沌这东西其实人人心里都有。我心里有,你心里也有,不必非得在现实生活中以肉眼可见的形式具体展示出来。换句话说,它不是那种可以比画着向人炫耀的事物:“瞧瞧,我心里的混沌有这么大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多数情况下,才能如同石油或者金矿,深埋在地下,不经开掘,必定会永远埋在地下,长眠不醒。

  所谓如果不读书,你永远不知道读书有多重要。阅读,是作者自认成长中最重要的一环。他随着书本,领略了种种风景,体味了种种情感,见识了种种世事,变得丰富了起来。好比凭空多出了几个自己,能以旁观者(甚至多个旁观者)的立场看着世界,看待自己。

  ”我想说的是,你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演奏便好。至于世间要求什么,那种事情不必考虑。按你喜欢的方式演奏,让世间理解你做的事情就行,哪怕花上十五年、二十年。””

  ”于是我恍然大悟:“是啦,昨天这个人是有意把自己置于被动状态。”大约是抹杀自己,或者说让自己接近于无,试图将对方的“存在状态”自然地——比如说作为文本——原封不动吸噬进去。”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后感(十):apiphny

  村上介绍说apiphny意思是突然的转变,他开始写作也是某天突发奇想。所以人生的很多个转折可能就是在一瞬间,想不想改变,能不能走好可能也是一瞬间的决定,但是能抓住这些瞬间的是那些平日积累的人。机会留给有准备或有储备的人,这句总是没错的,写作和生活一样如果用一种创新方式总是能更加精彩,不是非要与这世界不同,只是想要坚持自己想要,忠于内心深处。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不是一本介绍怎么写小说的专业教材,毕竟这个世界需不需要小说还没有定论。而作者说这个世界需不需要小说,或者有多需要,这个问题就像在问这个世界需不需要除物质外的风景,不同的人不同阶段,不同的经历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人类感情也差不多,可能你爱的人会使你黯淡,但是要问你觉得后不后悔或者需不需要,总觉得又是多余!有的领域我们无法理解,也不想追寻,旁人的言论不应该成为追求某些不属于自己的世界的触发器,因为得到了你既不会高兴也不会成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