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打草稿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打草稿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2 20:4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打草稿经典读后感10篇

  《打草稿》是一本由[美]杰里米·鲁滨逊(Jeremy Robinson) / 汤姆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打草稿》读后感(一):听说你也想当编剧,看这本书就对了

  1.

  大学还未毕业,我就踏上了编剧这条不归路。

  从开始小说思维创作,到之后被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和《救猫咪系列编剧书所指引,慢慢才有了编剧思维。

  编剧思维和小说思维最大的不同,大概是编剧追求镜头感,只写眼见的和听到的,绝不能写心理活动,叙事要求逻辑性,起承转合亦是必须;小说追求的,语言形式表达更加丰富,不受限制。小说思维是囊括编剧思维的。比如,雷蒙德·钱德勒的小说,几乎就是一部剧本;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福克纳一类作家写的小说,想拍成电影就很困难

  我当编剧的这两年中,总渴望遇到一本切实可行的编剧教材。它不摆架子,不讲理论,只是真刀实枪地告诉你:嘿,第一场可不是这么写的;喂,那种台词绝不可能出自人口;等等。可是没有。

  直到遇到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和《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让我惊喜。前者让我的诸多实战经验落在实处,同时也提供了良多教义。至于后一本,让我眼界大开。接下来,就重点聊聊后一本。

  2.

  剧本创作是一项工程,绝不能任由剧作者胡来。因为它将来要面对的是导演,是制片人,是庞大投资演员,紧接着会走向摄影、服化道具、剪辑、配乐等等。它是上千人凑在一起工作的蓝本,尊重它的一些规矩必然的。编剧注定要妥协,你的工作从来都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工作。

  如果有一些量化的表格,建立某些不成文但是必须的编剧规矩,帮助你创作和管理概念情节角色,是不是会更好?

  这就是《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作者的出发点。它是一本编剧的写作工具书。它不会教你如何写得更好,不会教你如何写场景对话规范一个剧本,而是建立且表格化一些对于剧本写作来说非常重要环节

  填好表格,在你创作的时候,把它们放在你身边。它会帮助你回答角色、人物关系、情节和架构所产生问题

  3.

  a 你要明白你究竟要写的是什么?

  界定你的故事,明确其类型内容目标观众及人物。

  你真的了解你塑造的人物吗?

  人物是活的,立体的,多维度的。脸谱化塑造人物,是编剧的大忌。你的人物和你一样呼吸空气,有自己家庭历史,有自己的恐惧爱好,有自己的缺陷让人喜欢部分。了解他,描述他。如果不知道怎么建立一个人物,那就乖乖填表。

  同时,人物面对挑战,所产生的人物弧光,更是让人物变得好看根本

  c 人物关系是一个剧本的灵魂,你信吗?

  我师父大侠多次告诉我,写剧本其实就是写人物关系。所有的情节、对白,都只是为了人物关系服务。人物关系的建立,是剧本的开始;关系变化,是剧本的发展;关系发生重大逆转,是剧本的结束。你可以用这个公式套用任何一个剧本。这绝对金玉良言

  所以,你要非常重视人物关系。这个表格是个很好的设计

  d 情节的设计,这可是剧本的骨架。

  怎么设计,从技术层面来讲,就是要守规矩:情节点出现要严格到剧本的某个固定页数。(《救猫咪》和《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对这个有很详尽的论述。)

  还有就是经验与想象力的问题。看足够多的电影,想足够多的事情,写足够多的故事,自然该有的就都有了。

  e 还有涉及到情节点的具体设置,场景设置,就不详谈了。都在《打草稿》的表格中了。

  4.

  当你完成以上表格后,不是意味着你的剧本就成功了一半。它仅仅是证明了,你对你的故事和人物有了最起码的清晰认知和了解。

  然后,你就可以在电脑上写下那个动人心魄的 FADE IN (淡入)了。

  在这本书的最后,两位作者给编剧提出了忠告

  想要更加擅长做某件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经常去做这件事。

  5.

  大巧若拙。所有的技巧办法、经验、秘籍其实都是纸老虎。它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你少走弯路,甚至提供一些捷径。但,想成为一名好编剧,绝不止于此。

  你要大量的阅读,大量的写作练习,大量的看片以及拉片。基本功不够硬,想封圣成神,只能是可笑的空谈。

  愿你学有所成

  《打草稿》读后感(二):匠人精神:“淡入”之前,是无尽的暗场

  听闻窦文涛开了新节目,兴冲冲去看,结果好是失望,可见超越之难。

  第一集《师徒》中,谈到既然阿尔法狗能赢,围棋这项技艺里还有没有“神”?几位嘉宾轮番上阵,调侃多于论理,倒是一直不怎么言语的余世存突然说了这么一段:“围棋祛魅了,围棋没有了神,但围棋师傅有神的东西……计算机按路数下围棋,可是它安顿不了自己,师傅可以,心能放下来。”

  这个“神”的东西,在一切技艺中都有。它淡了,称为“技”;渐浓了,则为“艺”。近几年国内总谈“匠人精神”,其实,“匠人”仍是“技”的层面,去看看申赋渔的《匠人》便知,各有各的门路,盗亦有道;但要从“匠人”中总结出精神,却没有说得那么简单。什么一期一会啦、凝神久思啦、职人素质啦,对且无用,还是培养不出几个有精神的匠人。

  个人认为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匠人所需,首要是热爱,是对一事可做到无私无限的奉献。可现在,技术派想当艺术家艺术家却得比商人还会运作;二是基本功要好,好到不假思索出手便是,这还只是进入“技艺”层面的许可证而已。当下,写过两部校园微电影的毕业生开价50万一部电影剧本,还得带俩师妹当枪手。一问研究过啥电影,分析过啥理论,人家大手一挥:市场不认这些,认我!

  好在还有要踏踏实做事的人。在剧作界,他们大多分散在两端:要么是初入茅庐,有几部不太叫座的年轻编剧;要么是领奖无数,却不想躺在上面数日子的老炮儿。无论是哪一类,每每问其创作心得,无外两句话:要么写,要么死;写,有时候还不如死。

  真正的编剧,会把这种心态当作“随身物”携带。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伴随着兴奋难耐的开端如坐针毡的发展、枯坐等天亮的瓶颈,直到是将就还是放弃的二选一结局。至于什么《岛上书店》、《莎翁情史》、《灵书妙探》里描绘的那种通过写作完整人生的故事,在现实中往往相反,作者多是将生活过得支离破碎,看清了些世态的伎俩、自己的可笑,才拥有了完整的写作,曹雪芹、鲁迅、托尔斯泰……这个名单可以很长。

  所以,余世存就说得特别好,甚至是美好。“安顿”二字,于这片土地过于奢侈。我们不至于那么健忘,尚记得“手撕鬼子”、于正模式婆媳大战、抄袭官司、IP热潮,争先恐后地打造了高票房烂片的神奇规律。在业界,谁要敢说“老板,这个故事我是十年磨一剑”,恐怕等待他的立即是三个年轻编剧接手,以“市场需要”为名,植入小鲜肉段子包袱、男男CP、残酷青春、电游网红……中国电影,越来越像美国故事,学到了它的“模式”,却难见其叙事精髓价值态度。这种从“大浪淘沙”到“大浪淘金”的演变下,编剧们指望“安顿”?“安身”都难!

  于是,这本《打草稿》对中国编剧来说绝不会陌生。如果你已经研习过《故事》、《救猫咪》、《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这本书可以在20分钟内翻完,并得出“似曾相识”的结论。没错,它依然遵循好莱坞标准制作的相关原则,情节点、人物弧光、三幕式……言简意赅之后,就是大篇的表格。虽然理论上几乎没有新意,我却很认同这种“打草稿”的方式,源于三个问题:

  1. “为什要在开始写让我变成百万富翁的票房大作的时候填工作表?”

  这是作者在书中替小白编剧们问的。小白们可能要呆萌地问:不是说好了一拍脑袋就是个金点子吗?不是说好了思如泉涌一泄到底吗?编剧不就是用长痔疮的代价换来豪宅地位职业吗?为什么我要用一周时间来填表格?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2.为什么是表格?

  初中每次考试前,我妈就敦促我把历史、地理等科目的知识点整理成表格,纵向是梳理,横向是比对,满眼望去都是关键词,溅一滴水上去都能模糊俩必考重点。到了高中,我已分科记满厚厚几本“心法秘籍”,每周都要细阅几次,直到上了大学,才被女朋友代替。

  3.打草稿为了啥?

  人常说,“凡成功必有诀窍”,很多人理解错了,以为凡事必有捷径通向光明。其实,这里的“诀窍”是“倏然开朗”的意思,观千剑而后识器,找到窍门的秘诀,就是多敲门、多拜访、试错、悔改,你若不离不弃,我便一直赖皮。“打草稿”就是一种近似于拖延症的赖皮方法,在这个阶段,你可以无限次地修改而不至于伤害故事的核心价值;更可以开尽脑洞过过手瘾,兴许又产生了另一部电影的概念;最棒的是,每当责编打电话过来,你就告诉他已经撕毁了第七稿正在重写,仿佛都能听见那边落泪湿襟的音效。

  作者在最后说,属于编剧最兴奋的时间,大抵是敲下“淡入”后的那两下空格。可是鬼知道他们在这两个字之前,已经度过了怎样的磨砺。但还好,打草稿时再黯淡无光的色调,都将随着“淡入”两字转向光明,好戏上场,作家隐身。也许,这才是伟大的编剧都热衷于案头准备缘由之一。

  写了这么多,其实和这本书一样,不用就没用。健林叔让大家先订一个小目标,作为电影编剧,不妨把眼光从票房预期中收回来,先把这本书里的表格填满吧。

  祝剧本大卖,更祝写得开心

  《打草稿》读后感(三):你离诺贝尔文学奖还差几个村上春树?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何把一个剧本写好。 谈一谈创作路上的那些事~ 如果你文笔很好,如果你故事写的足够棒,却总觉得组织不好你的创作思路,东一榔头西一棒,效率极低,挖坑N个月却只能半途而废,那么你一定要找到这本书! 书名起得很有意思——打草稿。 其实某种程度上打草稿就是俗称的写大纲,虽然这本书是专门为编剧打造的创意工作本,但其实这是一本能让广大文学创作者改变创作思维,并活学活用的入门书籍。 我相信,他会让你受益匪浅,并打开通往创作的大门

  《打草稿》读后感(四):打草稿 编剧思维训练表 使用感受

  赵文杰 企划部文案策划

  打草稿这本编剧思维训练书籍是一本十分简单明了的编剧类规划性书籍,对于没有经过正规学习编创的人来说很适合拥有一本这样子的书籍。可以帮助大家短时有效的把大家脑子里一些笼统的好点子更加细节化的呈现在书面上。

  从第一章故事背景,故事梗概的整理一点一点的去细节化。在开始的故事背景定位细节化可以将脑子中无形的思想变成更加具体化,防止一些初学者在开始的发生一些致命性的错误。如:初学者经常会忽略的一些针对性问题。①这个剧本适合哪种年龄阶段来观看,主要观看人群有什么特点,吸引的点是什么?。②是剧本类型的具体方向。做一名编剧大家都知道当你确定一个剧本类型的时候,一个有明确题材重要性,因为写剧本也是有套路的。题材的变化改变着剧本的走向,一个剧本才会变得与众不同去吸引制片人和导演。

  在人物最初勾勒的处理上,打草稿这本书的另一个优势又显现了出来。不同于中国编剧的大框架内所创造的人物,这本书在人物处理上显得更加仔细,更加的西方化。从人物的个人喜好特点出发去描绘出身体情况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剧情人物的目标,优点缺点都罗列在表上。一步一步指引着编剧从大轮廓到细节的状态可以分析的十分清晰。创造出一个真正的人的形态

  当编剧走到人物关系的这一步的时候,说明你的剧本已经快要大功告成了。但是因为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故事,总是让人联想到一些片段。但是这些片段并不是编剧脑子里最初想到的那些片段。这就是很多编剧又一个致命问题。总是把脑子里的不错精彩片段当成整个剧本。一个故事是有起伏的很多编剧在做出创作的时候只主要从起开始写,一道伏的阶段就导致了。没有灵感写不下去的状况,很多剧本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剧本流产。而打草稿这本书可以让编剧从脑子里很好地一个片段延伸。从最开始的起因到两人是怎么相遇,发生什么样的关系?经历了什么?中间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了什么问题?等等一系列的详细规划中让编剧理清头绪丰富故事色彩

  同样的当编剧理清楚自己脑子里的某一个片段时,发现描写的时间只够去拍一部几十分钟的短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或者电视剧,长达两小时或者几十集的内容。打草稿这本书的下一步已经在帮你做好准备,告诉你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从细节处出发了!当我们把一个脑海中的小片段延伸变成一个故事的时候,时间轴会变得长,时间点的间距会变宽,需要我们去填充进去新的内容,打草稿这本到了这个阶段会对编剧又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他会告诉你如何去填充这些起伏点,一步一步的去引导告知编剧如何去完善故事。

  在这本书的后面还有会推荐很多有用的技术性的工具和网页里面的内容很有趣很实用。

  最后还会告知编剧一些法律上的相关内容,更是可以在写作的最后的得到关键性建议。

  总体来说《打草稿》这本书是非常适合于初级到中级编剧,一本有规划的引导书籍。

  《打草稿》读后感(五):如何让一个故事从剧本草稿开始

  最近在写小说大纲,写起来千头万绪,格外纠结。 从人物设定到情节安排,我每次看完自己写的流水账,都有一种想把稿子撕掉焚毁的冲动。 对,我就是那种想到很多,却不能好好用文字表达的人。 我一直觉得自己需要一些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且不说能有多大的进步,至少可以不断去尝试,去改变,去发现,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有小伙伴向我推荐《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这本书。 对,没错,就是一本厚实的,讲如何编剧的书,而不是一本讲如何写小说的书。

  《打草稿》读后感(六):非常值得一读的一本书

  起初被人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错愕,因为我本人并不是编剧,而只是一名不起眼的网络小说作者,但想到编剧也是一种写作,或许会和写小说有共通的地方,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阅读这本书。

  书中大量的表格让我吃了一惊,细心翻阅之下才发现其妙用。

  作为一名开文前会写细纲的作者,每写完一本却发现故事情节和细纲相差甚远,有的甚至连大体方向都不一致了。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是自己脑洞太大,情节太多,后来设定的情节比先前的好,所以才会导致如此大改。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却并非完全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人物性格。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性格决定了他们在什么场景应该说什么话,但是写细纲的时候只是记下情节和关键对话,而没有考虑其中的细节问题,这样往往会导致某些场景并不适合某个人物出场,或者由于某个人物的性格,他或者她根本就不会让自己陷入这样的情景中,而这些都要在具体写作过程中才会慢慢体现出来,这就导致了最初的细纲被改得面目全非。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尝试着把书中的“人物关系表”和“弧光工作表”等表格填写了一番,然后按照表格中已经思考成熟的关系来制定细纲,虽然不能完全改变原来那种状况,但是却明显的改善了很多。

  这改变了我以往那种“创作是不能被条条框框所限制”的思维,或者说让自己更清晰地看到哪种形式才是更适合自己的。

  作为一名新人,有可能连自己的人设和情节的走向都把握不住,这个时候适当的利用表格来引导,是非常有效的。而完全不需要被限制的,是大师级别的人,因为整个架构和每个细节都在他们的脑子里,就我自己来说,显然离这个境界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这本书虽然是写给专业编剧的,但仔细阅读后会让人感触良多,如果能静下心来将其中的共通之处挑选出来,再举一反三,我相信对于任何需要写作的人来说,都是相当有益的。

  ——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苏慕清

  《打草稿》读后感(七):编剧必修课

  在这之前看过很多编剧写的剧本,他们可能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编剧,写过的剧本曾经都被拍成过网剧之类的,但是他们的剧本真的是惨不忍睹。因为我经常看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原版剧本,所以对于格式我还是略知一二,转不转也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可能有的人会说,能看懂就行,其实自己能看懂不代表别人能看懂,但编剧写出来的剧本是给导演看的,在拍摄过程中,编剧也是不会跟组的。这本书中不仅包括了剧本的写作方式,还有联系版块,可以多次联系。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可以直接在本书中创作出来,没准将来就会被拍成电影,万一实现了呢?

  《打草稿》读后感(八):你的故事是否精彩,足够写成剧本?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跟几个老友聊起往事,兴致勃勃,突然一个哥们儿说,我们的故事也能拍成电影啊!

  有人接茬,对啊!

  写一个!

  写!

  最后也没人写。

  酒足饭饱后大家鸟兽散。

  逐渐再聚餐也不好意思说了。

  那天朋友圈看到一个人说,我吃鱼刺又卡住了,又进医院了,是不是可以写剧本了?!

  我犹豫了一下,没留言……

  大家都在对电影指点江山,痛批中国电影不争气。

  终于听到一个消息,我的好朋友,永远22岁的小伟同学,放弃了电影宣传公司的高薪职位,准备去美国学闯作了。

  这就对了。

  想干嘛就干嘛,别像我发小月月鸟一样,上次回老家,丫说我这辈子是不指望啥了,就指望以后我儿子给我争气了。

  完全忘了我们以前排戏做短片的日子了?!

  上周碰到曾经在老罗英语教课的邓老师,说最近写剧本,合作的编剧都倒下了,说罢给我看了手机的一个群,俩编剧重感冒纷纷请假。

  写剧本需要才华,也是个体力活。至于如何抗住高压工作量,这个问题以后谈。

  这次主要谈剧本写作。

  翻了一下《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这本厚厚的册子,开始以为又是一本讲编剧的教材。仔细看了下,有点像习题集。

  当年荒岛电台采访王小波说,如果把你放在无人荒岛上,你带一张唱片,带一本书,你带什么,他回答,带一张BEATLES,书嘛,带一本习题集。可以打发时间。

  习题集提供思维的乐趣。

  这个本子就是新编剧的练习簿。

  从概念,人物关系,情节架构,情节点,人物弧光等方面,每章的引言,有点像高中代数课本的概念陈述和例题,具体表格就需要编故事的人自己填了。

  创作不总结就无迹可寻。

  写短段子,广告,短片,有人可以一气呵成。

  但3万字的剧本,跟长篇小说创作类似,需要谋篇布局。悉德菲尔德不是讲过吗,一个电影故事,首先要知道一个强有力的结尾。

  你对人物的设计可能非常详细,但电影中只呈现一部分。

  然而,人物小传,又不得不做。

  没有基础训练,没有每天坐在电脑前的写作时间保证,一个人很难坐得住。

  即便坐下来,也在分心。

  因为我们都丧失了专注力。你去电影院总看到前排有人把手机拿出来,照亮他的大脸,后排人在堂而皇之的打电话……(跟驴得水学成语活用)

  有时候你写完一个故事,总觉得不够劲,这时候把这套公式,或者概念表格对照一下,是不是缺了一些东西。

  也有可能一开始人物设置就出了问题。

  可能天赋不够做艺术电影的。但商业电影剧本写作确实可以通过练习逐渐得到提高。

  书里还提到了一些对编剧情商方面的指导。

  如果资方第一次没要你的剧本,也没必要跟人家闹掰,非觉得自己写得多么牛。

  谦虚点,不要堵了你进入行业的大门。

  搞不好有一天,他又回来找你。

  不要怕写不好,海明威不是说,第一稿都是狗屎嘛。

  故事还是得写出来,改出来。

  编剧书也不用多看,就直接开干,先把你最想写的故事写出来,就对了。

  下午得知微信邀请开通原创保护了,是不是可以接受打赏了,耶!

  俺的少年时期从来就是电影院,书店,音像店,今天也算开了个小书摊。

  TW,看到我认识的硕士博士已经开始卖各种进口零食之类的,啊,世界沦陷了……

  《打草稿》读后感(九):菜鸟编剧的进阶之路

  我们热爱电影,除了在台前表演的巨星,掌舵的导演,决定一部电影质量的人就要非编剧莫属了。华语电影虽然在这两年票房上已经赶超了进口分账大片,但是真正能够让人由衷赞叹的好电影如凤毛麟角。根源就在于,我们的导演和编剧,甚至不懂得“好好说话,说人话”,这短短七个字。弱智的剧情,生硬的转寰,撕裂的延续性,毫无张力的内涵都让大部分的华语电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拯救华语电影的担子无疑很大的分量压在了编剧身上。后浪全新推出的这本《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就像一块编剧需要立足的基石,厚重而夯实的支撑起一个菜鸟编剧的进阶之路。

  我最喜欢的中国编剧芦苇曾经痛心地说到:“拍《霸王别姬》和《活着》的时候我比较高兴,我觉得我们终于起步了,可我没想到,那就是我们的终点。”。这种无力和挫败感不仅源于吃瓜群众嗤之以鼻的电影审查制度。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的编剧缺乏专业的指导,缺乏想象力,同样缺乏大量细致而有步骤的训练。

  《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就是这样一本充满创意的编剧工作笔记本。它不同于于在业界被奉若圭臬的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打草稿》更注重和强调的是锻炼编剧的思维,通过8张编剧思维图表串联起整个剧本创作的准备。让编剧在充分的进行思维体操之后,打通剧本创作的任督二脉,辅助编剧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回想一下我的观影生涯,遇到无数优秀的编剧和编导合一的伟大电影人,从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克里斯托弗·诺兰、昆汀·塔伦蒂诺、盖·里奇到职业编剧朱塞佩·托纳多雷;

  再到国内的芦苇、刘恒、王家卫、廖一梅。他们对整个电影所做的贡献,不仅在于讲好了一个故事,写好了一个剧本,而且还让人对编剧这个职业肃然起敬,在璀璨的电影星空中成为闪耀的明星。

  《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的作者,杰里米·鲁滨逊是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中一个专业的电影编剧,同时也是畅销小说作者。汤姆·蒙戈万兼具诗人、编剧、CGI制作公司总裁与一身。这样的CP能够创造出怎样一本创意火花四溅、灵感启发无限的编剧工作手册呢?

  首先,《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没有过多的炫技和编剧本身基础技能的专业讲解。而本书侧重建立完善的编剧思维方法。把编剧准备工作通过图表的形式,拆分成八个主要流程:概念创作、角色探索、人物关系、情节架构、情节点、人物弧光、情节表、一幕接一幕。就如同搭建乐高积木一样,先将八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再集腋成裘的充实剧本内容,灵感的源泉和创意乍现也不会跳脱出整个框架,而是对整个剧本的创作起到尽善尽美的作用。

  其次,《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贴心地在每个章节添加了“杰里米的独家内幕”,这些小块的文字无异于武功秘籍中的点睛之笔,帮助新人编剧规避风险,掌握技巧,领悟精髓。是作者杰里米实践出真知的产物,相信能够对新人编剧起到醍醐灌顶的效用。同时在附录部分,加入的超实用的,网络资源最新链接,简直就是搜寻剧本和相关资料的宝库;而且加入了与编剧自身权益息息相关的法务指南,让编剧掌握相关法规常识,规避未知风险。

  最后,《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作为一本编剧创意工作本,其实践意义才是本书的出版目的。不得不再次赞扬后浪考究的制作工艺,硬壳精装和锁线工艺不表。作为占全书一半篇幅以上的思维训练图表,采用龙线设计,让编剧能够像撕下肯德基优惠卡一样方便的撕下整张图表。而且在你各种灵感跃然纸上的时候,还可以打乱既定的图标流程,按照自己的想法组合、拼凑自己的创意,让编剧工作事半功倍。

  最后的最后,《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并不是一本让你看完就搁置在书架上的书,也不是一本纯理论和猎奇地编剧指南,而是一本实操手册,无论是电影电视编剧,还是游戏策划,拿起这本书,运用书中的图表,从现在开始,去尝试写一部棒棒的剧本吧。

  《打草稿》读后感(十):这只是一篇草稿,剩下的你们写

  算算自己撰稿的时间也有一年多了,写了快接近百篇稿子,BOSS曾给我一个最坚守的称号,每一篇稿子或者小说、剧本写起来就是一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创作自己第一篇剧本总是精力最充沛的,熬了整整24小说完成了第一稿,给朋友看朋友很讶这速度也太快了,明明昨天才沟通过初步想法。一个idea在自己脑海中的盘旋时间是别人看不到的,所以一口气写出来地感觉太畅快了,带来的弊病就是,后面没有多少力气去修改它,就算着手修改也无从下手。从第一篇开始就让我意识到其实这项工作应该缓慢进行的。灵感是作品的一间主卧,但房屋的建造一定要从地基开始。

  封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