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是唯一的真相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是唯一的真相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2 20: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是唯一的真相经典读后感10篇

  《爱是唯一的真相》是一本由[美]布莱恩• 魏斯著作,中南博集天卷/台海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 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一):【雨枫试读】多少的爱才让你来到我身边

  我们都渴望照顾、被爱,而在这个关键上 ,人人脆弱 ——

  之前看到动作巨星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称 相信轮回转世,史泰龙说他过去至少拥有4次轮回,可见超自然现象对他来说并不陌生。那么我们的前世今生又是怎样?

  由博集天卷出品,台湾出版社出版的《爱是唯一的真相》,就帶我们找寻前世今生的灵魂伴侣

  本书作者布莱恩·魏斯,任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专业方向生物精神医学。曾任耶鲁大学精神科主治医师、迈阿密大学精神药物研究主任,目前在迈阿密执业。作者著有畅销书《前世今生》《超越时空的回溯疗法》等。

  本书在《前世今生》基础上扩展,更详细全书共二十四章,分别讲述伊丽莎白,凯瑟琳,佩德罗的病情治疗过程,通过分别诊冶,发现二个素未相识之人,竟然有着相同过往,是什么在牵引着他们来到这里。文中有催眠技巧,以及关于梦境分析

  催眠是很古老东西。弗洛伊德是最早将催眠应用于治疗上的, 在精神分析中用到催眠技法的。而作者在给病人治疗时,通过催眠发现另一真相,即今生与前世,因爱而相连。曾叹 缘分奇妙也就在于曾经相识相遇,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切皆有源由。

  文中每一个人的每一梦都是独一无二而又充满故事的。这些故事可能有关天空,还可能有关大地,它出自人的双手,也是自然的造物。众所周知催眠时,当事人是处在失控或半失控状态下,一般采取各种语言肢体诱导技术,使当事人进入一种半梦半醒恍惚状态。被催眠时只是觉得很放松,就这样回到过去。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神秘的、不可解释事实,这种前世今生,轮回之说,也让世人吃惊。可是冥冥之中,就是有这种定数,远隔千里,近到眼前,都有着无形的牵引,是什么,就是爱,让人翻山涉水,不远千里,只为与之相见。

  本书由康文雄翻译。虽说阅读顺序颠倒,但终于今日看完《前世今生》, 掩卷深思,多少的爱才能让我遇见你,又是多少的爱才让你来到我身边。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二):爱有来生,因为我们世代轮回

  几年前在一个佛法疗愈师那里做过一个有点催眠性质心理治疗,当时她放了好几段音乐给我听,然后让我在想象中跟祖先互动。我其实是个特别理性也对此不敏感的人,但那会儿居然隐隐约约觉得好像真的有人在注视我。在我告解完之后,他们也真的都放心地离开了。

  我对此是存疑的啦,觉得很大可能是自己的想象,但对于前世、轮回这件事,我还是挺相信的。暴烈的小时候总是想过自杀的,但后来接受了轮回的观点之后,理解到这一世没有解决功课,下一世还是无可避免要重新学习,所以不再会把它当成解决问题办法。想明白了这一点,就发现人生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精进。人生唯一的目标,是在离开时比来的时候更好。

  所以看到这本书是讲前世今生的时候,感觉是很亲切的。但它还说了另外一件我不太明白的事,那就是:爱也是注定的,灵魂伴侣也是注定的。如果是这样,那应该没有人会孤单啊。可是都市里困于孤独的人那么多,恐怕没有人觉得自己不孤独吧?

  可能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爱。很久以前读过心理医师邓惠文的一句话在失落爱的时候,只有更努力地去付出爱,才能寻回爱。只有让爱流动起来,才能不孤单。

  爱是唯一的真相,可能还要再读几遍才能体悟。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三):前世的缠扰,这一世来解决

  很奇怪的是,每次去书店《前世今生》的一系列书籍,就放在那儿躺着,好像等着我去阅读似的。在这近一年的时间接触了大量灵性书籍,很多观点看似荒谬,要是放在以前我是万万不可能接受的。比如“前世今生”这一系列。小时候,我相信童话相信各种神奇的故事,长大了父母老师诚实的告诉我们那些都不是真的,并且这社会上的一切现实也确实如此。

  神奇的是,一旦你放下所有外界理论知识体系偏见,在冥想中,体会“空”的意识,和存在,一切就完全不同了。在读“前世今生”系列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催眠溯回疗法中事情链接性,有没有发生我的生活中,有没有那么一个人,让你感到相见恨晚......

  在其他灵性观点中,灵魂伴侣不只一个,他们可能出自一个灵魂体中的多个小灵魂,灵魂是没有性别的,灵魂伴侣不限于男女爱情,书中有一个观点我是赞同的,灵魂伴侣在这一世中,即使遇见了,可能也不会互相认出对方,这要取决与灵魂的觉醒程度。当一个灵魂出于成长和觉醒状态,而另一个灵魂并没有觉醒,这样的相遇会让觉醒的灵魂感到痛苦。如果命运注定将你们绑在一起,那么这一世你们需要共同完成一些人生课题

  无论如何,遇见了就是一件神奇的事情。so ,where are you?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四):我们降生,是为了永生

  我们最深层的恐惧,或许就是对分离的恐惧。分离比死亡更让人害怕、悲伤。而且我们无法理解这种伤痛意义

  在我看来,《爱是唯一的真相》这本讲述灵魂和轮回转世的著作,其实并没有听起来那么玄奥。它只是另辟蹊径,试图帮助我们理解分离,同时解读分离的意义。只不过,这本书的作者采用了一个挑战读者认知角度——灵魂的视角。在阅读这本书之初,我常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我觉得书中所写颠覆了我的认知体系,在理性上实在不能接受;一方面,又觉得书中的很多描述非常符合自己私密情感体验,不能够全盘否定。作为一个俗世中人,我无力探究灵魂存在与否,更不能判断轮回转世的真实性,和大多数人一样,灵魂和轮回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安慰剂,用来搁置和暂时麻痹无法消化的悲伤和恐惧。

  这部书的作者,医学博士、心理医生布莱恩•魏斯原本也不是灵性的信徒,他曾是一位坚定的唯物论者,在行医中甚至对佛洛依德的理论也不屑一顾。不过一次意外的诊治改变了他。他在为一位名叫凯瑟琳的女子进行催眠治疗时,这位病人不仅声称自己回到了前世,还分毫不差地说出了魏斯医生的一些家族秘史。这让魏斯医生大为迷惑,更不可思议的是,凯瑟琳还说自己在另一个时空与高级灵性大师相遇,他们不仅告诉自己医生的秘密,并向她解释了许多宇宙真理

  魏斯医生从此开展了自己在精神领域的研究,他接触了更多病人,目睹凯瑟琳所言一次又一次被证实。他把这段奇异经历写成一本超级畅销书《前生今世》。慢慢的,他手头案例越来越多,向他揭示的精神世界的秘密也越来越多,他又写了几本续作,《爱是唯一的真相》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部书里,魏斯医生接触了一位新的患者年轻姑娘伊丽莎白。母亲的离世让她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伊丽莎白的家庭过去很贫寒父亲对她非常苛刻,来自母亲的柔情就是她全部的精神支柱。因为有母亲,她挺过了独自在异乡闯荡的艰难时期,也挺过了和丈夫离婚情绪低谷。她的事业现在走上了正轨,可是母亲罹患胰腺癌。母亲对她说:“我不惧怕死亡的来临,我最不能释怀的是与你分离……”母亲去世后,伊丽莎白的精神崩溃了,她试图在父亲和哥哥身上找到安慰,但都失败了。她发现自己似乎无法与男人建立令人满意恋爱关系,这让她情绪更加低落。万般无奈中,她寄希望于魏斯的催眠治疗。

  与此同时,布莱恩•魏斯还在给另一位来自墨西哥的英俊青年佩德罗诊治心病。佩德罗身世显赫事业有成,却因为亲哥哥意外死于车祸悲痛万分。他也将治愈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魏斯医生身上。

  这两位病人看似毫无交集,但他们在回溯前世的时候,却出现了共同的记忆。尽管每次都已不同的身份出现在对方的生命里,但他们总是彼此守护,成为对方在那一段人生里最刻骨铭心的记忆。魏斯医生意识到这两个人之间有一种宿命联系,但他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静观其变……

  故事听起来就像好莱坞电影套路剧情。但魏斯医生认为这一切都是真的。他把这对病人看作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不论经过多少次轮回,他们总会相遇、相伴。他们在某一世是父女,某一世是情侣,这份缘分延续至今生,终于在冥冥引导他们坠入爱河。

  对此,魏斯医生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在他看来,所有人的悲伤都是原先积累下的悲伤的放大,这种悲伤不仅能追溯至童年,也能追溯至更早以前,在上一个时空中留下的创伤。他说:“最惨痛的丧亡、最深切的悲痛,在我们出生以前就出现了。” 因此,“我们绝大多数的恐惧都基于过去,而非未来。”

  以伊丽莎白和佩德罗为例,他一介入两位患者的精神世界,便一如既往地发现,他们现世的问题只是表象。他们无法承受亲人故去的悲痛,是因为在过去的时空里,他们曾一次一次地被迫与亲人分离。在催眠中,伊丽莎白记起自己的母亲过去曾是自己最爱的女儿,却不幸夭折;佩德罗则想到亲爱的哥哥在某一世是自己最为崇拜导师,自己却不得不眼睁睁看他死去。他们与异性之间无法心心相映的心结更是产生于在无尽的轮回中一次次与爱人失之交臂的悲恸。

  他们最深层的恐惧,就是对分离的恐惧。

  如果将自我局限在某一个时空之内,分离的悲恸是无法化解的。很多分离都是永远失去。但魏斯医生对此却有更为乐观看法。当他无数次发现人们通过催眠回想起过去,继而意识到自己此世的亲人在前世也是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人之后,他认为世上并不存在真正的分离。因为一个人的至爱亲朋,就是他永恒的灵魂伴侣,随着轮回转世,他们的身份甚至性别都会改变,不变的是,他们总会守护在你身边,而你也可以生生世世守护他们。

  在《爱是唯一的真相》里,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譬如,一位女孩,从小就有一种神奇的体验。不管身在何处,只要她伸出手去,总会有一个看不见的力量握住她的手。那感觉温暖慈祥。她从来不敢把这个秘密告诉别人,但在她第一次怀孕的时候,那只神秘的手消失了,她很失落。在婴儿出生之后,某一天她的手无意中被婴儿握住,她惊呆了。因为她意识到这只手就是多年来一直守护自己的那只手。

  而当伊丽莎白在轮回中发现自己的母亲曾是自己女儿的时候,她也打开了心结。她意识到,尽管穿越数个世纪,但她和母亲的灵魂伴侣关系并不会断裂,虽然她们如今再次分离,但在未来的某个时空,还会相聚在一起。

  魏斯医生的其他病人还有另外的体验。有一位母亲分享过自己的经历:在她还年轻就知道自己将来会有一个特别的儿子,但结婚多年,她一直没有生育。有一天,她在梦里听到预言,自己将会生下一个孩子,但这个孩子会在19岁时死去。梦里人问她是否可以接受这样的安排。她同意了。不久之后,她果然如愿怀孕,并生下了一个男孩。不幸的是,这男孩后来得了一种特殊的脑瘤,就在19岁的时候死了。做母亲的极其自责,觉得都是当年在梦中的决定孩子来到人间遭受了这么巨大的痛苦。有一天,孩子出现她在梦中,对她说:不要悲伤,不是你选择了我,而是我选择了你。

  我之前也听很多人讲过类似的事情,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看法,某个孩子注定就是某某家的孩子,即便中途夭折了,也会再次投生在这个家庭。我一向认为这是遭遇不幸的家庭想象出来的牵强附会的自我安慰。但魏斯医生有着另外的解读。佩德罗向他倾诉自己一直沉浸在多年前让女友堕胎而产生的罪恶感中无法自拔,他是这样说的:“灵魂和肉体结合过程是复杂的。在受精之时,这个肉身就被某个灵魂预定了。这样一来,其他灵魂就无法占有这个肉身了。已经预定肉身的灵魂随后会如他所愿,进出这个肉身,不受限制。……你并没法伤害或杀死一个灵魂,灵魂是永恒不灭的。如果他打算回到这个世界,总会找到一种方法。……同一个灵魂,在流产或堕胎后,会依附到同一对父母的下一个孩子身上。”

  在魏斯医生看来,爱与联系似乎是不受肉体束缚的。灵魂伴侣的关系是一种不能毁坏的契约,并不会因为肉体的消失而被打破。灵魂伴侣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一个灵魂可能拥有许多灵魂伴侣,在不同时空,他们都会跨越千难万阻围拢在你的周围。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永远孤独。真正的分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并不存在。

  但也有的人因为这种永恒缔结的关系而痛苦不已。魏斯医生指出,许多患者和他们家人之间不断重复的恶习、创伤和虐待,在过往的时空中就已经埋下了种子。有人发现自己暴虐的父亲竟是前生虐待自己的丈夫相处糟糕夫妻发现在好几次轮回中都试图杀死对方;总是死盯丈夫一举一动的妻子意识到丈夫在上辈子曾经抛弃过自己。所有这些问题,似乎在一次次重复出现,而且越积越深。

  身陷这种泥潭,轮回转世反而成了永难冲出的牢笼。对于这些人,前生今世的意义何在?魏斯认为,直面自己前世,不仅是为了弥合伤痛,更是为了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并想办法跳出重蹈覆辙的模式。灵魂是可以成长的,生命也在不断进化,发现不同时空的自我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修行。一个灵魂,一世为人,经历苦难,承受分离的悲痛,其意义是什么?如果你只把自己的生命局限于某个时空,就很难看到意义,但如果相信灵魂总在不断地进化,趋向完美,就会意识到此生经历的一切都是一种学习。学习了,领悟了,有所收获,这就是灵魂在世世代代中历经磨难的本质。

  魏斯医生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阐述自己的观点:“地球就像杂乱无章的一间学校教室,各样的灵魂在那里转生演化,目的是为了找到信仰、学会仁慈并由此超越恐惧和愤怒。”他更是在自己得书里提醒读者:

  “每一个人都应该记住,我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永生。”

  可能有些读者像我一样,无法完全接受魏斯医生的前生今世理论,无法坚定地相信灵魂的永存,更没办法想象在另一个与我们时空平行的空间里,有许多灵性大师已经参透了世间真谛。毕竟,《爱是唯一的真相》里记录的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我们根本无法验证真伪。不过,我倒是非常同意他把人的生命视为无限的观点。如果局限在自己有限的肉身里去看世界,总难免偏狭、自私,但如果把自己看做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就更应该明白来这世上走一遭所担负的责任——在这个生生不息的世界上,我们都应该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就像魏斯最喜欢的一段爱因斯坦的名言所说:“一个人是我们称之为宇宙的这样一个整体的一个部份,局限在这层时间和空间的框框之中的一个部份。他在体验、思想和感觉时,常常与整个世界脱离,生活在一个他自我意识所看到的光学幻象中。这幻象对我们来说如同监狱,它将我们囚禁在自己的个人欲望之中,便是有限的关爱也只给了离自己身边最近的极少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必须从这样的监狱中解放出来,将我们慈悲和关爱的范围扩大到能容纳所有的生命,整个自然。”

  更何况,人生苦短,所知有限,过好一生已非易事,能像魏斯和他的信奉者那样,把一生当做几世来过,真是一种幸运。

  本文参考了魏斯医生的专访:https://book.douban.com/review/2020557/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五):【雨枫试读】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

  相遇与离别是注定的,就像生与死一样的。有相遇就有离别,有生就有死。就算再有不舍,也要去面。我们都要坚信,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下一次相遇的开始。即使这相遇跨越了时空,间隔了时间。

  一见如故和一见钟情一样,或许在街角,或许在咖啡馆,或许在任何一个随意的地方,初次相逢,便觉得对方很亲切,投缘。也很疑惑,为什么ta可以就这样跨越不用地域,在同一个时间两人就可以遇到。要知道下一秒我们就会成为路人甲,就会擦肩而过,或许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灵魂相认”,也是我们常说的“上辈子欠你的”。我想到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想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想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所谓的灵魂伴侣,不过如是。

  记得《人鬼情未了》里提到一句话,爱能够跨越生死。但是我想,任何人都无法忍受别离。假使我们相信作者所说的轮回的话,就不会惧怕死亡,就会期待着再次相遇,但是我们一定还是选择不离开对方,哪怕在时空回溯里还能相遇,但是相遇后的分离,更令人痛苦。还好我们是始终向前看的,会期待下一轮回的相遇,会用想念描绘出相逢的情景。

  所以我们尤为钦叹亲情、爱情、友情的力量。即使在面对疾病、面对距离、面对生死等任何状况下,他们依然可以生生不息,开花结果,无处不在,永世长存。将它描绘成一朵四季常开,永不凋谢的花朵,也确实不过分。当然我是不同意作者的“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的,可以不惧怕死亡,但是能活着还是要好好的。

  日本的通俗小说里,会把这三种感情描述成”羁绊“,可是正是由于着这些所谓的羁绊,我们才永远不会孤单,永远被爱,永远受到保护,永远不会被遗忘。所以才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才有“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才有“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但是我明白一切都会是圆满。这种圆满不一定会存在同一维度,当然目前也更多是我们的假想,所谓“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的孔雀东南飞,甚至”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的梁祝化蝶,都是一种美好的祈愿,至少有希望就好。

  毕竟,在爱里,没有偶然。

  微博:Demon大王 http://weibo.com/drawerzhang 微博读物账号 微博读书推荐作者

  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书以及文字 日更一篇 喜欢的话可以关注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六):【雨枫试读】魏斯博士与入定回溯研究

  轮回转世是东方信仰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中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至屡屡被文人写入诗词歌赋,和春风秋雨、暮鼓晨钟一起吟咏梦幻人生。与此同时,它还尝尝被老百姓挂在嘴上调侃。但是现在的中国人,对轮回转世都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至多作为一种心灵寄托。可是令人惊异的是,在科学昌明且文化中并无转世概念的北美,一些医学界人士对转世现象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不仅令人信服地指出轮回转世的普遍性,而且发掘了很多深层的知识。

  其中一种类型的研究基于受试者在精神医生的指导下在催眠状态中进行的前世回溯。“催眠”一词其实并不是准确的翻译,因为在这个状态下,人并没有入睡,脑电波也和入睡时不同。而且,从脑电波来看,有的精神医生可以使受试者达到和传统的催眠不同的意识状态。这种状态其实更类似于佛家或道家的打坐入定。在精神集中的状态下,受试者可以接触到自己更深层的意识,经历久远的过去,同时其现实的意识仍然在起作用,甚至可以对公元前发生的事情以公元计年。

  在入定回溯的研究者中,最有名的可能是布莱恩•魏斯博士,他的第一本著作《多次前世,多位大师》已发行了二百万册,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中译本《前世今生》也曾在台湾热销。魏斯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耶鲁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比兹堡大学和迈阿密大学。在这之后的11年里,他任迈阿密西奈山医学中心的精神科主任。在80年代初就任西奈山精神科主任时,魏斯博士已经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作为一个受过正规教育的学者,他对一些超心理现象不屑一顾,对于前世与轮回的问题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

  可是这时,他遇到了一位叫凯瑟琳的病人。凯瑟琳年近30岁,来自新英格兰,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对天主的信仰从未动摇,她深受恐惧、惊慌、沮丧、重复的噩梦所折磨,这些症状跟了她一辈子,而且愈演愈烈。

  经过一年多的传统治疗她的严重症状依然如故。而魏斯博士认为,经过这段时间的悉心诊治,她的病情应大幅改善才对。按理说她是医院实验室的化验员,对于治疗应该有能力自动配合。而且,基本资料中也看不出来,她会是个棘手个案,反而,她的背景显示,她很容易诊断。由于凯瑟琳长期患有呕吐与窒息恐惧症,拒绝服用任何药物,因此魏斯无法开给她抗焦虑药物或镇静剂这些药物是专门对付象她这样症状的患者。还好,她的排斥反而是一种契机,只是魏斯博士当时无从体会。

  最后,凯瑟琳同意试试催眠治疗,这是一种集中精神的方法,回溯她的童年记忆找出被压抑或遗忘的创伤魏斯博士认为,这一定是她目前症状的病根。

  凯瑟琳顺利进入深沉的催眠状态,并开始忆起意识无法回想的过去事件,她想起被人从跳板推落泳池,呛了好几口水而窒息。她也想起在牙科诊所里,有人把防毒面具罩住她的脸,让她吓得半死。可是经过治疗后,她的症状依旧严重。出乎预料的结果令魏斯博士颇觉诧异。

  于是不断思考何以造成僵局,然后获得结论,凯瑟琳一定还有更多的创伤埋在潜意识里,必须再追究下去。

  接下来的那个星期,再度让凯瑟琳进入深沉的催眠状态。不过这一次魏斯博士刻意不从旁指

  导,让她自由发挥。那想到她却横跨四千年回溯到古代近东地区的前世在这一世中,她

  有不同的形貌、不同的名字。当时的地形、服饰、日常用品所有细节她记得清清楚楚。她

  回想出这一世中的许多事件最后被洪流吞噬,怀抱中的婴儿也被大水卷走凯瑟琳死了,漂浮在肉体之上,整个死亡过程就是库伯罗丝博士、慕迪博士、林格博士所研究濒死经验的翻版。然而,

  凯瑟琳从未听过这些研究者的名字也不知他们的研究成果。

  催眠中,凯瑟琳回想起另两个前世她曾是十八世纪的西班牙妇女,也曾是希腊妇女这一

  世比近东地区那一世晚了数百年。魏斯博士非常震惊,也很怀疑,但因为诊治凯瑟琳一年多

  了,了解她不是严重的精神病患者,不会产生幻觉,也不是多重人格极不易受暗示所影响

  也没有滥用药物或酗酒。此时推想,她的“记忆”一定是由幻想或梦幻般的内容所组成。不

  过事情有了奇妙转变,凯瑟琳的病状竟然戏剧性改善,此时魏斯博士明白,幻想的内容不可

  能产生快速而良性的疗效。日子飞逝凯瑟琳先前的症状随着催眠回想前世而日渐消失。

  魏斯深重的怀疑也逐渐消散。在第四次或第五次的诊疗中,还有更奇怪的事情。回想前世的死亡经验时,凯瑟琳漂浮在肉体之上,被引向亲切的灵光。在一世与一世的“中介生命”状

  态中,每次的情形总是一模一样而且她已活过八十六次 。最后,凯瑟琳痊愈了。现在生

  活的更加愉快,害怕死亡等的恐惧症状已消失。凯瑟琳知道她的某个部分比意识心灵更伟

  大,这一部分包含着她整个前世的记忆与人格,而且在肉体死亡后,它还会继续活着。

  由此,魏斯博士知道,当我们的肉体死亡时,我们并没有真正死亡。人的灵魂是不朽的灵

  魂能在肉体生命结束后继续活着。

  魏斯博士的《爱是唯一的真相》中,伊丽莎白和佩德罗在大约同一时间找到魏斯博士进行治疗,魏斯博士惊异地发现他们回忆出相同的前世,在其中一世中,佩德罗是个住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善于制作陶器,他被罗马士兵活活拖死,在女儿的怀中停止了呼吸。而伊丽莎白从女儿的角度回忆起了相同的事件。魏斯博士以前曾经将一些夫妇和亲人分别回溯到相同的前世,可是这一次这两个人并不相识。根据职业道德,维斯博士不能告诉这两人对方的回忆或任何情况,他只是有意安排约见的时间,使得两人在魏斯博士的办公室有过一面之交。当这两人的疗程结束时,魏斯博士仍然没有勇气突破职业规定,可是这时命运之手展现了自己的巧妙安排。这两人在同一天去机场搭乘飞机去不同的地方,可是其中一个人的飞机因故不能起飞,被转到另一个人将要乘坐的班机上,于是两人得以相识、相爱。

  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偶然的,这出戏的脚本早已写好,缘分未到,求也求不来,缘分到时,躲也躲不开。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七):关于爱与接纳

  作为一个从小学习马列主义唯物史观长大的一代来说,能接受本书的价值观也是一个慢慢渗透和打开的过程了。对于催眠,前世,轮回,没开始阅读之前,我一定不会相信他们的存在,以前我的咨询师曾打算给我用一下催眠疗法,我直接拒绝了,先入为主的认为是故弄玄虚;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好像慢慢可以接受一点了,觉得也许催眠回溯的过程是真实存在的,至少可以理解为是心里暗示抑或潜意识的指引,不管是不是真的存在灵魂一说,催眠的过程也许可以帮我们找到我们内在的真实需求与忧虑,有助于解开心结;今天全部看完以后,再重新开始审视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也许接纳书里的观点,承认世界上存在这些不可知的力量,存在前世今生的轮回,不固执地去坚持看似科学的逻辑,这本身才是唯物的表现。Anyway,这个问题存在与否都不影响这是一本好书,因为书里告诉我们的道理超越了唯物与唯心,爱是唯一的真相。

  本书可以算是作者(心理学家布莱恩.魏斯)的诊疗记录,他详细记述了两个从未谋面过的人,纷纷带着各自的烦恼以及挥之不去的忧伤来到作者的诊所,然后通过作者的回溯疗法看到了自己的前世与过往,那些伤痛的历史以及几世轮回的灵魂伴侣(其实我不喜欢这个翻译,觉得更像是重要的同路人,不一定是伴侣,可以是亲人家属,也可以是良师益友),因为看到了转世与重逢,也让他们内心渐渐释怀了对过往和逝去之人的执念,更巧合的是两人关于回溯的描述有着异乎寻常的呼应,这一点被作者觉察到了,作为一名耶鲁大学医学博士,要相信他是不会轻易就肯定这种联结的。他用理性与逻辑质疑过,用咨询师的道德底线(对患者保密)审视过,最终还是选择了让这两位以一种顺其自然的方式重逢,一次,两次,错过,翻转,然后相视一笑,最后有一个很美好的结局,所以这也是一部治愈系的爱情小说,哈哈。

  抛开书里关于回溯疗法的渲染,有一条普世的准则很重要,就是“爱是唯一的真相”,要学会去接纳,这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本身就没有被温柔以待,又如何去爱人呢。可能这是一个社会性的困境,但总有人心智敞开一些,会无形得带给周围的人以阳光。但不是每个人都幸运得在最需要接纳与肯定时就有小仙女儿会出现,这个时候只能去相信,相信我们并不孤单,然后放下执念,把欲望由向外转到向内,舍弃虚妄。这并不是说要成为一个清心寡欲的人,今天看《梦想的声音》有个选手热别可爱,她既奔放又羞涩,好像是这样一种逻辑,每次她都对这个世界释放一点真实的自己,如果被接纳了,就立马再进一步,不被接纳就羞涩一下,整理片刻再继续试探着周围的世界,可爱至极了。

  关于本书的主题——爱。“我们对爱情常常抱有美好的幻想,其实剥开表面,冷静观察,就会认识到绝大多数感情关系只是一种交换:我用心对待你,也希望换来你的关心;我付出多少,就希望得到相等的回报,如果长时间付出与回报不平等,内心就会很痛苦。这样的感情归根究底是对自我的爱,痛苦与失落也来源于没有满足自我。”以上是贤二机器僧昨天给我的解释(如有有问题要讨教龙泉寺可爱的贤二小沙弥,可以关注微信号xianerjiqiseng,随问随答),平衡的办法就是去满足自我,尊重自己的人格。

  关于自恋,那天跟小姐姐讨论这个问题,我给她说我觉得自恋应该是马斯洛五大需求外又一必备需求呢,小姐姐机智答道“其实自恋也是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现,爱自己嘛,就是认可自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深以为是!书里提到的一点感觉看到了成长中的自己,“我们的自我,不应该在我们的特异功能略有提升的时候马上就开始膨胀,我们应该将目标放在学习爱与同情,善良与慈悲上面,而不是想着成为一个赫赫有名的特意功能人士”。

  最后引用圣经里一段话作为结束吧。

  “Love is patient,love is kind.It doesn't envy.It doesn't boast.It is not proud.It is not rude.It is not self-seeking.It is not easily angered.It keeps no record of wrongs.It doesn't delight in evil but rejoices with the truth.It always protects,always trust,always hopes,always persevers.Love never fails.”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八):你想找到灵魂伴侣吗?

  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传达过一个疑问,“人,为什么活着?既然活了,还要死,那活的意义又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用苏格拉底的一句话“人,要认识 你自己”不断的在探索答案。直到遇到这本书,文章中“灵魂不灭”的概念瞬间让我找到了认识自己的路。

  《爱是唯一的真相》读后感(九):【雨枫试读】穿越时空找到你

  如果魏斯博士的第一本著作《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前世疗法》是一本不可思议的灵性修行经典,那么他的最新作品《爱是唯一的真相》就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情诗。

  我对生命的轮回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或许是心理学里面常说的“自恋”作祟,我总想为生命找寻到一点意义,一点在为社会做出贡献或是留下子嗣之外的意义,我不想承认生命就是“来过”。所以有时会想:若无轮回,生命不过是世间一缕微风,转瞬即逝,如此吃苦,所谓何来?又往何处去?若有轮回,千载之下,一个灵魂如何背负连绵不断、层层叠叠的生离死别、爱恨情仇?

  那段时间颇读了些灵修的书,不求甚解,不知怎么的就被别的书辗转引至了魏斯博士的《前世今生》。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弥漫至今,又引导我阅读了《爱是唯一的真相》。魏斯博士所讲述的灵魂之旅,好像在迷雾中透出一线天光,为回答“生命的意义”、“灵魂的有无”这些难以寻找到实证支持却又永恒骚扰着人类内心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在他看来,灵魂在世间不断学习,一再遭受重大创伤又一再疗愈,从而走向新的生命层面。不仅如此,灵魂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棵生长着上千片树叶的大树,亲密的树叶之间分享着生命经验,也在现世中不断相遇。

  英国吉他摇滚巨星艾里克·克莱普顿痛失幼子以后,写下了充满痛楚和希冀的《Tears In Heaven》。他在歌里问那个离开的孩子:“Would you know my name if I saw you in heaven?Would you feel the same if I saw you in heaven?……Beyond the door there's peace I'm sure.And I know there'll be no more tears in heaven.”那些离开的人,还能再见吗?在天堂,或者在来世,如果再次重逢,你是否还能认出我?是否还会握住我的手?

  魏斯博士同样承受过丧子之痛。这种痛苦犹如忧伤织就的束身内衣,紧紧束缚着魏斯博士与他的妻子,让他们在连续十年的漫长时间里,连呼吸都伴随着胸口的疼痛。向魏斯博士寻求帮助的患者,也常常经历了亲人离去的重大创伤。这种痛苦让他们无法再一无所知地生活下去,而是怀抱着与亲人的灵魂再次相遇的渴望,走上探寻前世今生的道路。

  本书的女主角伊丽莎白不幸丧母,而男主角佩德罗失去了挚爱的兄长。他们最初只是为了回溯到古老的时代与亲人再次重逢,寻求时空回溯疗法的帮助,来治愈心痛。他们本来互不相识,而当两人一生又一生的场景,在诊疗室中独立显示出来时,互补的际遇竟然揭示了这对灵魂千年以来一直是彼此深爱的亲人或伴侣。而他们今生失去的亲人,也在过往的时空中一再出现在他们身边。

  魏斯博士说,你永远不会孤单,因为那个已经陪伴你渡过无数世纪的灵魂伴侣,今生仍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待与你重逢。

  你们终会相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