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3 21: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经典读后感10篇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一):笔记

  这本又回到了典型易式风格模式,从宏观角度描绘大宋王朝时期方面特点——新生活、新政权、新经济、新形势、新战略。虽然本朝的版图在统一王朝中算很小的,但在赵宋官家小心谨慎的治理下,前半段人民日子过得那是相当滋润。朝官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担心杀身之祸文人就算无法金榜题名仕途不顺,靠着吟诗写词也可以闻名天下在歌楼妓馆逍遥快活城市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商人地位达到历史巅峰司法机构十分开明,法律制度公平性很高。更不用提举世闻名的宋瓷了。

  然则作为军阀出身因此心虚谨慎的赵宋,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而采取的总总防范措施,例如重文官而轻武官,文臣将兵;频繁更换将领率领的军队,避免结党等,大大扼杀了军人上进心,使其集体走向腐化,士兵变得萎靡不振,皇权是得到了加强,然军政两界却只剩下了奴性。同时由于版图太小没有牧场,在冷兵器时代没有强劲的骑兵,都为后世留下隐患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二):试读:杯酒释兵权

  如此军改

  登基一年半以后,赵匡胤决定请客吃饭。

  那是建隆二年(961)七月,初秋的开封天高云淡清明时节新煮的酒正好开坛。受邀的石守信等人都很高兴,因为他们都是陈桥兵变的重要人物,大宋王朝的开国元勋,也是赵匡胤发迹之前的老弟兄。这样的聚会,总是开心的

  太祖皇帝却显得若有所思

  石守信看出问题来了。他问:陛下心事

  赵匡胤说:皇帝不好当呀!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

  石守信问:为什么?

  赵匡胤说:我这个位子,谁不想坐?

  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他们齐刷刷地跪下来说: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

  赵匡胤说:你们是不会,别人呢?

  石守信问:谁?

  赵匡胤说:诸位手下那些贪图富贵的人呀!万一他们故伎重演,也弄件黄袍披在你们身上,请问拒绝得了吗?

  石守信等人以为自己受到猜忌,一个个魂飞魄散泪流满面地说:臣等一介武夫,冥顽不化,何曾想到许多?恳请陛下慈悲为怀,为臣等指点迷津,给条活路。

  赵匡胤说:人生苦短,如白驹之过隙。对酒当歌,悲富贵不常在。你们为什么不替自己好好规划一下呢?

  石守信等人都说:请陛下明示!

  赵匡胤说:交出兵权,换个肥缺,兴豪宅,置田产,拥歌姬,饮美酒子孙无虞,自己也快乐。我再与你们都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很好吗?

  众人都说:陛下体贴入微恩重如山

  第二天,他们纷纷宣称自己身体不好,请求辞职,太祖皇帝则给予了亲切的慰问和丰厚的奖赏。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可惜这并靠不住。正如本书第二章讲过的,一年后赵普还在拿陈桥兵变说事,劝太祖收回兵权,开始时太祖还很不以为然,岂非前后矛盾?何况黄袍加身原本就是赵匡胤亲自导演,怎么能对石守信他们说手下人贪图富贵呢?

  事实上,杯酒释兵权不过小说家言,而且这故事也远不如另一个精彩。那故事说,有一次,太祖皇帝拉着石守信那帮人外出打猎,到了树林大家坐下喝酒。赵匡胤说:这里没有别人。你们当中谁想当皇帝,只要把我杀了就行。

  石守信他们全被镇住,匍匐在地不敢抬头。

  这事同样真伪难辨,但更符合赵匡胤的出身经历,以及人们对他的认知实际上此人就是一条江湖好汉,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嗜赌成性。传说嵩山少林寺三十六路棍法,就是他留下的。双节棍,也是他的发明。他胆敢在陈桥进行一场豪赌,靠的正是闯荡江湖的阅历,还有与石守信他们结拜为“义社十兄弟”的关系。难怪《水浒传》会这样描述这位开国皇帝: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

  赵宋官家,原本是黑社会老大

  做贼难免心虚,更懂得贼心思。无论前面两个故事是真是假,太祖皇帝要防止别人黄袍加身都是肯定的。同样可以肯定的是,交出兵权的功臣们都受到了厚待,不但自己安享晚年,子子孙孙也富贵荣华,以至于在开封城内,纸醉金迷的高消费群体时尚引领人,就是将门子弟娼门女。

  宋代城市经济繁荣,这是原因之一。

  当然,石守信他们被解除了兵权,也是真的。但如果将这理解为对付藩镇,就大错特错。恰恰相反,赵匡胤的安排是让他们交出禁军兵权,出任节度使。石守信是这样,其他人也是,只不过石守信保留了禁军司令的头衔。

  也就是说,赵匡胤的第一把火,是夺禁军之权。

  这是有道理的。过去人们往往以为,晚唐五代天下大乱是因为藩镇割据,其实并不尽然。准确地说,应该是晚唐之乱在藩镇,五代之乱在禁军。赵匡胤夺权成功,就因为他是禁军司令之一,石守信他们也都是禁军的高级将领。

  禁军岂能小看!

  不过,五代和北宋的禁军,已经并不单指御林军。严格地说,这时的禁军应该叫做中央军,与之相对的地方军则叫镇军。镇军就是藩镇的军队。由于五代的开国皇帝多半是内战的胜利者,深知藩镇的危害和禁军的重要,因此胜利之后便将敌军收编过来,禁军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发展到后来,它就成为王朝唯一算数的军事力量。重归中央集权,也因此成为趋势,并有了可能

  然而藩镇削弱以后,禁军就成了定时炸弹。因此赵匡胤并不满足人事调整,还要改革军事制度。毕竟,人是靠不住的,制度才能保证长治久安。更重要的是,他必须为后人留下一整套行之有效祖宗家法,确保政权不被颠覆,尽管大宋的军事改革和制度建设并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

  那么,赵宋官家怎样军改?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三):历史,必须在世界发展的轨迹中审视

  刚刚到手的《大宋革新》,就忍不住一气读完。

  不在传统历史观中评价历史,不在传统是非论中评说是非,一部宋史被说得回肠荡气!新生活、新政权、新经济、新形势、新战略,五大段落娓娓道来,亲切而又熟知的历史,引发更多的思考。最喜欢《鹧鸪天》“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的引子,情意绵绵背后的波澜壮阔诗情画意背后的无可奈何市井文化背后的精心政治、……

  这里跳出了历史前后“逻辑”的比较关联,更多是放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来审视,因此,少了几许陶醉,多了几分警醒。

  简洁的解读,是背后不简单的思考和把握。 读历史,不只是历史,更多是映照现实,易老做到了!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四):世界的经济中心——赵宋,读易中天《大宋革新》有感

  960年,经过了五代十国的动荡,陈桥兵变,赵匡胤在黄袍加身、半推半就条件下即位宋太祖,定都开封,开始了为期319年的南北宋时代。

  作者从新生活、新政权、新经济、新形势、新战略五各方面描述了宋朝开国元勋们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后,不同层面的新气象、新政策。在这个重文轻武、屡受外族侵略,而经济、文化、科技又是高度繁荣,占世界经济的近1/4。这是一个神奇朝代,涌现出苏东坡、李清照等著名词人,印刷术的发明也为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一、新生活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出,宋朝鼎盛时期人民的物质生活、商业贸易往来是十分繁荣的。本书描述了“市井歌谣”、“刺青”以及瓷器等方面的文化造诣水平形成了一番相较动乱的五代十国期间甚至唐朝时期决然不同的生活新景象

  二、新政权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不希望自己亲手建立起的政权像前面五个朝代那样短命,整日冥想如何可以稳固政权、坐稳宝座。在采取了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皇帝集权等措施和手段后,武将的地位被大大削弱,避免了类似他黄袍加身的情形再次上演,可是在抵御外族入侵的能力上却也是十分不济

  三、新经济

  与此同时,由于武力得不到重视,人们的重心慢慢转移到科技、文化、贸易、商业等上面来,这也造就了大宋朝经济盛世的奇观。甚至军队中还出现工程兵、科技兵、农业兵等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期间,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庄园纷纷落成、城市的规模也是日益扩大、人口增多、贸易规模前所未有,甚至出现了“交子”、“度牒”这种金融属性交换物,形成了一片欣欣向荣的经济景象。

  四、新形势

  在外交方面,由于军事实力的薄弱,基本属于无法抵御外族入侵的节奏,所以大宋的基本宗旨是——花钱买和平

  五、新战略

  在高层战略方面,宋朝也有着区别于以往几个朝代的特点:相较后面的明清,空前的开明环境也是这个时代一个有意思的特点。

  本书在宋朝重文轻武、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盛行的主线下,介绍了许多有意思的市井习惯风俗等,可以作为饭后闲时有趣的读本。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五):时间证明一切

  昨天读完了《易中天中华史》最新第17卷《大宋革新》,对两宋原本有些模糊印象变得清晰了一些。

  宋词,宋瓷,宋慈,吃包子,坐椅子,喝清茶,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柳永,辛弃疾,包拯,杨业,狄青,发达的工商业,繁荣的市民文化,第一张纸币,频繁的海上贸易,扶摇直上的举子,残缺不全江山, 官本位思想的形成, 后患无穷的军事改革……所有标签都指向与历代风气大相径庭的宋朝,也才知道,原来今天很多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也起始于宋朝。现代人如果能够穿越回去,两宋应该是最值得考虑的朝代之一吧,至少高晓松就曾经节目里这样说过。

  最早认识易中天老师是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他的成名之地 ,已经记不清哪一位大学老师还曾在课堂上给我们放了他的“我的历史观”的演讲视频,一不小心居然都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当时就被他独特有趣的讲课方式所吸引,后来又看了《品三国》全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连着看了很多他的著作,《读城记》、《品人录》、《中国男人女人》……回想起来,好像也是我阅读生涯中读过最多作品的当代学者了吧。很喜欢易老师写作的方式,深入浅出明白晓畅。

  2013年,易中天老师宣布要写作《易中天中华史》,试图讲述“三千七百年以来,我们的命运选择”,烈士暮年,野心勃勃消息甫出,就收获了无数嘲讽与谩骂,这当然无可指责,这就是成名的代价,尤其在我们这个国度永远做事情的人少,打嘴炮的人多,即使你只是个退休的老师,只是把其他老头下棋打牌钓鱼的空闲时间拿来做点喜欢的事情

  也可能是因为写作历史的缘故,要知道在漫长岁月轮回中,“历史”对于这个沧桑厚重民族而言早就不仅仅是“过往的史实”那么简单的事,还是陟罚臧否宣扬教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这习俗据说从孔老夫子修订《春秋》之时就有了,还一度沿袭到今天。其实历史也就那么回事儿,每个执政王朝都有各自的阐释发挥,都按照有利于自己统治的方式来说明,同一件事常常是一个时期一种解释,甚至此事历史上是否真实发生过也没人计较,所以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诚然。

  还有人批评说现在的靠讲历史走红的名人们,真本事没有,不过靠故作惊人之论来哗众取宠、媚俗于世,我不惮以小人之心揣测,这么说的圈内人士大概很多都是出于自己一辈子卖的书还不如别人一本卖的多的妒忌心理吧。当然,今天的易中天、袁腾飞、当年明月学术上也许还比不上陈寅恪、钱穆、黄仁宇等前辈,但是学问有很多种做法,你当然可以皓首穷经,书成之后学太史公的“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但把学术成果用更浅显通俗语言表达出来,让更多的受众学习了解,又有什么不好,难道非要让学术成为高头讲章,成为只可远观而不能亵玩焉的冰山美人,才能真正体现学道尊严?难道阳春白雪就一定要拒人于千里之外?所谓道不远人,知识总还是要讲究传播的。让更多人接近、了解学术成果,对知识的传播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如果它真的有什么“弊”的话。

  也有人说今天的人敢以一己之力撰写泱泱中华数千年的“通史”,简直不自量力,他们头脑中大概还存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腐旧意识,认为老祖宗才是最牛逼的学问家,敢动笔写“通史”的除了司马迁就是司马光,其他人敢作此想都是蚍蜉撼树,胆大妄为,他们大概忘了,司马迁和司马光从来不知道这世界的另一边曾出现过希腊罗马文明,伊斯兰文明及近代西方文明,他们也从不曾想到过今天的网络火星探测和基因工程,要是都只会匍匐在牛逼的老祖宗脚下瑟瑟发抖,这也不敢那也不敢,人类恐怕早就被严酷的自然选择淘汰了吧。

  从《易中天中华史》出版以来,一直追着阅读,它的写作方式和格局视野,也是我过往狭窄的历史书阅读经验中不曾见过的,所以也把这套书真诚地推荐给8——80岁的中国历史爱好者,同时期待下一册《王安石变法》的推出,也期待32卷本中华史全套出齐的那一天,至于这书到底价值几何,时间会证明一切。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六):生不逢时的宋

  唐朝晚期藩镇割据,宦官乱政,五代十国皇权不稳,能者称帝。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赵匡胤为了赵家王朝永世长存,进行了大胆革新,以重塑政治制度甚至社会价值观。

  一方面,从统治者自上而上在全社会推行“重文”理念,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至此,科举制度彻底敞开大门,无论出身贵贱,一朝及第,便登堂入室,官本位深入人心。朝中要职均由文官担任,包括军职,这也造就了狄青的悲剧。太祖甚至定下不杀文臣的祖训,为历代继承者所恪守。这是读书人最好的时代,既不会被后来的八股文禁锢思想,又有一定的言论自由,不会因皇上不满或党争而有性命之忧,读书人不仅被皇室尊重,也为整个社会所仰慕,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重文轻武虽然防止了祸起萧墙,巩固了皇权,却也导致宋朝武力羸弱,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峙中长期弱势,加之无长城之险,在一马平川的北方,都城东京的弦时刻绷紧。在重文轻武这一理念席卷全国之时,帝国为了稳定,募兵制的对象也常常在市井流氓、强盗等影响和谐的群体上,因此,不仅庙堂之上武将发展前途受限,江湖之远也产生了“好男不当兵”的谚语,久而久之,整个社会都对从军抱有偏见,再也没有投笔从戎的那腔热血。

  另一方面,宋朝重商,市井生活轮廓始显。宋朝一反前朝重农抑商反对兼并的政策,鼓励商业,注重贸易,发展农庄,这让宋朝短期内积累了大量财富,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城市高度发达,市井生活日益丰富。无论从宏观的城市规模,海运贸易,还是微观的个人饮食、生活娱乐等都可以看出宋人的生活质量是前朝无可比拟的,宋人比先人更有生活情趣,宋词也少有唐诗的豪情万丈,壮志雄心,家国天下,更多的是田园家话,儿女情长,感物伤情。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宋朝在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繁荣,尤其是灿若星辰的宋词,他的光芒至今仍为世人称道。

  在火器不甚发达的时代,军事对科技的依赖较轻,文化和经济再怎么发达、个人生活水准再怎么高也只能丰富个人思想和社会生活,却不能为国家增肌强骨,只有一定数量的铁骑雄兵才是王道,而宋朝本就轻武,且国内没有牧场,冷兵器时代没有骑兵打仗基本就是挨打,在虎狼环伺、弱肉强食的环境下,纵然兵工业发达,宋朝的灭亡也是必然的。我时常在想,宋朝若赶在热兵器兴起的年代,命运或许截然不同。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七):大宋革新了吗?

  我是因为要写一篇有关杜尚与禅宗的文章,才找来易中天的书来看的。

  也算是一种缘分吧,读着还是蛮轻松带劲的。不象那些个高头讲章,说的人云里雾里,易中天写的中华史,让空虚寂寞又缺爱的本人能够读得进去。这就很难得了。

  易中天是以书写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起家的。他的文笔不错,在历史研究者当中应该属于中上游水平。

  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写史就得心应手,乃至文采飞扬。这套中华史时代气息浓厚,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话语阐释历史,让人感觉历史仿佛不再是离我们很远,很模糊的无关痛痒的事件,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明智调味料。

  说到宋代,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知道,教科书里的两宋被描得很黑,当然给我们幼小的心灵留下的印象也很深,甚至有难以磨灭的伤痕。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被动挨打,被阉割的版图看得人心疼欲裂;一打仗就求和,打赢了也求和,名将冤死,忠臣屈死,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皇帝柔弱,太后专权,党争不断,办事效率低下,吏治腐败,人浮于事,改革亡国,不改革亡党,等等等等,反正除了会写点小词,基本没什么能耐。

  但是,后来我们也可能会慢慢地了解到,宋代是一个最会谈判的朝代,宋代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人均收入世界第一,宋代的道德还没有沦丧,宋代的文化繁荣空前绝后,商品经济极其发达,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主体性空前地张扬,宋代不杀功臣,不搞群众运动,不清除精神污染;不扫黄不打非,二奶名正言顺,青楼光明正大,不宵禁无打烊,夜生活丰富得很,召妓也不犯法,反正除了版图上没有统一以外,好像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很多方面甚至很有现代性,当下与之相比还颇有差距。

  所以你看哪,写好宋史可并不简单。头绪很多,三观也不太稳定。争论一下也好,有交流才有进步嘛。比方说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就远不是教科书里非黑即白的价值判断那么简单。试想:如果你是高宗赵构,北伐一成功,自己就下台,你还会铁了心要将北伐进行到底吗?再比如新旧党争,理学宗派问题,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理清的。

  以前教科书习惯于把中国历史描得漆黑一片,用一些舶来主义的概念化术语,比如封建专制啦,亚细亚生产方式啦,把古代中国一棍子打死,以确立当朝统治的合法性。这是一种偏颇。与之相对,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书中把中国历史打扮得过于美好,则是另一种偏颇。只有当我们对历史了解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理解得越来越透彻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扬弃这两种貌似对立的看法,进入综合性的、全景视野,从而客观地认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历史,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

  宋虽旧邦,其命维新。把宋初放到中国历史的大视域里面来看,革新的力度并不是很大。当然,除了军改,除了知识分子政策以外。有宋一代,既是一个顶峰,也是一个过渡,因有唐宋合流,因有宋元并称,崖山一役,汉族整体上从黎明时辰跌入黑暗时代,后来老大王朝过于稳定,阶层流动性逐步僵化,终于迎来毕其功于一役的辛亥革命,仁人志士一举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由于考虑到受众与传播,这套中华史并不是很严肃的历史著作,不少地方靠讲段子来吸引读者,在增加了趣味性与可读性的同时,不免流于低级趣味(大家可以自己去挖掘,我这里就不举例子了)。

  在大陆学界,易中天可以算作一个稍有良心的学者。只是这种良心还远远不够,在这里,只能期待他未来拿出更好的作品。

  下一卷王安石变法,就是一个考验。

  让我们拭目以待。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八):你心目中的大宋是怎样的?

  宋,是文人热衷讨论的一朝,虽强不如汉唐,但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细述,都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比如宋词、宋瓷、清明上河图、不杀士大夫、钱币的发展......易中天的这本《大宋革新》,正是提供了一个多元视角,让我们从新生活、新政权、新经济、新形势、新战略等方面总览大宋。

  这本书流畅易读,是休闲阅读的好选择,当然在深度和逻辑上就不要要求太高了。

  比如,书中说“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竟然唱着这样的小曲开场,确实令人惊诧,也让人感慨”,这种艺术语言,该怎么评论呢?

  还总结到“时代精神,不在马上,而在闺房”,“心之所系,不在国情,而在闺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宋,你心目中的大宋是怎样的?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九):重新思考宋朝近代化的命題

  痴迷于宋史的过程中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个论点。吴钩有本书叫《宋:现代的佛晓时辰》,从“瓦舍勾栏”、“契约社会”、“全民皆商”、“共治天下”等方面论证宋代已经开启中国近代化的端倪。易先生虽然也写到了以上几个方面,且又不限于这些方面,但总体上的观点不那么激进。他用了一个“新”字来概括北宋开国至王安石变法之前的这段历史——新政治、新生活、新经济、新形势和新战略。相比于所谓“近代化的开端”,易先生的观点是宋初的中国并没有达到发生质变的程度,最多是量变到了接近顶峰状态。这一方面是包含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方方面面与隋唐五代时期相比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另一方面这种变化和发展也到达了量变到质变的边缘,如果持续进行下去,特别是如果熙宁变法能够顺利地一路推行下去而不是反反复复与保守派进行拉锯战,那么中国的近代化自宋代开始也许并不是一个伪命题。

  我以为宋代开启中国近代化是一个伪命题。虽然让我赞同这个观点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所谓的“近代化”的种种现象与真实的近代化还是有本质区别的。退一万步讲,即使近代化不以资本主义为标准,宋代的“君相共治”也不是政治民主化,建立健全和完善法制也不意味着法制化,全民皆商也没有达到商品经济的程度,工业化更是天方夜谭,思想上还处于实用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博弈阶段,更逞论日后道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后意识形态领域的理性化在倒退,科学技术虽然有很大发展但并没有实现产业化,更加不用说工业化,有的甚至沦为民众消遣娱乐之工具。

  否定宋初的“近代化”,却不能否定它的开明。即使是因为国际生存环境恶劣,王朝失去外扩的能力和动力,进而转向内部的整合,并用“开明专制主义”来平衡权贵、官僚、军队以及民众的利益,成为易先生笔下“倒逼的开明”,也不能否认这种偶然性的客观因素事实上促成了中国的皇权政治在正方向上进入了它最后一个直道。可惜,直道之后就是宿命般的弯道以及弯道中皇权政治的再度转向。只不过这一次它将走向负方向。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十):刘焕读《易中天中华史》2——为什么易中天不写五代十国?

  刘焕读《易中天中华史》2——为什么易中天不写五代十国?

  这几天稍微有点时间看书了,重温了《易中天中华史》,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易中天号称要写完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唯独跳过了五代十国,在《安史之乱》后直接到了下一本《大宋革新》。

  那么,易中天为何不写五代十国?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从浅层次来看,很容易得出结论——易中天不了解五代十国的历史,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敢瞎写。因为不熟,干脆就不写了。

  有一定的道理,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与其胡说八道,不如不写。

  但是这也不足以说明问题。易中天总比我了解历史吧,对于五代十国,我尚且能说上几句,易中天总不会就只字不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易中天写这套中华史更多参考了日本“讲谈社”的那套中国历史书来写,这套书中有隋唐、宋朝,也有辽金元,唯独没有五代十国,他沿袭了这一体例,也就不写五代十国了。

  我觉得这些都不足以反映问题,好在每本书后都有年表,年表不可能跳过907-960年这段时间,翻看年表,发现五代十国的历史大事件被放在了《大宋革新》这本书中。

  这很能说明问题。

  事实上,易中天早就说过,他写历史,需要写的是各个历史的转折点,所谓历史的拐点,代表着转折,从这点来说,秦并天下是拐点、安史之乱是拐点,而五代十国不过是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延续,算不上拐点,真正的拐点不在907年朱全忠称帝,而在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真正的拐点在宋朝开国,而不在五代十国,自然要不写五代十国,重点写《大宋革新》了。

  事实上,易中天给了我们启发——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不值得宣扬。

  中国虽然历史记载颇丰,但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不多,三国算的上一段,事实上,更多意义上是文化上的三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都体现在这本三国里了。说到“义”,关羽义薄云天,处处向着结义大哥,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刘备心系二弟,不惜为其复仇。说到“忠”,诸葛亮一生忠心,非愚忠于君主,而忠于心中兴复汉室、还一个太平天下的理想,即便是失败,仍然为理想奋斗终身,令无数人落泪动容。虽然真实的历史未必就真的如此伟光正,但这些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代颂扬。

  无怪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提倡的历史精神主要就是两个:诸葛亮“死而后已”的尽忠精神和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诸葛亮和岳飞俨然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图腾,更别说被拜为神仙的关二爷。

  如果说,三国体现了中华民族最美好的一面,即便他们失败了,即便后面是几百年的黑暗两晋时期,人们不在乎,人们只在乎这点光亮。那么,五代十国就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卑劣的一面,三国体现了美好,五代只体现了血债累累斩尽杀绝滥杀无辜赶尽杀绝草菅人命杀人如麻嗜血成性。

  五代可以说完全无义,背叛处处可见,朱温前脚刚和李克用结盟,当晚就在上源驿防火要烧死他,好在李克用逃过一劫,两人结下血海深仇。李克用收养的那些义子,一个个毫无结义之情,还不如桃园结义的异姓兄弟,这样的五代,压根想找个英雄也找不着。

  五代可以说完全无忠,三国里徐庶忠于刘备,到了曹营一句话不说,五代里只见不倒翁冯道,先后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做官,自诩为“不倒翁”,好一个毫无廉耻的不倒翁,要是宣扬冯道精神,岂不是人人今天是中国人,明天做日本汉奸了。难怪欧阳修写《新五代史》,写忠臣传,找来找去只找到4个人,堂堂百年五代,只有4个忠臣,可见这是一个毫无礼义廉耻的时代。更别提厚颜无耻的后晋高祖石敬瑭,甘心认比自己小10岁的耶律德光为爸爸,自己当儿皇帝,还把今天的北京、河北、山西北部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导致两宋没有长城屏障,用河北人的血肉一次次抵御强敌,这个“晋”似乎比之前那个逼死孤儿寡母的“晋”还要令人厌恶,这样的石敬瑭,自然没人颂扬,只有唾弃。

  五代也可以说完全无孝。梁太祖朱温就多次奸淫儿媳,做下爬灰勾当,最后被义子所杀。其实,五代十国可以说是安史之乱的延续,在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也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安史之乱两大贼首都被儿子所杀,在世界历史也很罕见,足见安史之乱的贼首多么丧尽天良、人人得而诛之,难怪安史之乱群贼被台湾史学家柏杨称为“一群禽兽”。

  这样的五代,值得写吗?可以说,研究五代十国的历史从北宋开始,就逐渐式微了。北宋重视五代十国史,编下《后梁书》、《后唐书》、《后晋书》、《后汉书》和《后周书》,到了欧阳修写下《新五代史》后,这五部书被合称为《旧五代史》,地位进一步下降,到了明清时代,三国越来越出名,五代却无人问津了,以至于有人托名罗贯中写了一部《残唐五代史演义》,因为文辞粗鄙被无数人视为伪作,更别谈里面找来找去只有一个王彦章大英雄。

  如果说相比较三国和五代,我们可以发现,三国的历史是逐渐恶化的,汉末群雄璀璨无边,到了魏晋之交则礼崩乐坏,人们喜爱的也多是关羽、诸葛亮这些汉末群雄,而不是司马懿、司马昭这些晋朝枭雄。但五代史却是逐渐变好的,五代一开始可以说是“群彘”,只有半个英雄李存勖,却在晚年沉迷于伶官,身死国灭。

  但五代十国还是有一两个英雄的,到了五代后期,终于出现了周世宗柴荣这位大英雄,他裁撤冗员、灭佛兴业,整顿军队,实力为之大增,有了一统天下的资本。高平之战一开始,作战刚失败时,部队就全逃亡光了,他明白这是五代长期没有礼义廉耻荣誉感导致的恶果,重罚了一批害群之马,军纪焕然一新,最终取得了胜利,重整后的后周军队终于摆脱了兵痞军阀之风,从强盗变成了真正的军队,最后夺取了南唐十四州、后蜀四州,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三关,为北宋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一直到柴荣的出现,五代才开始出现一线曙光,出现了一个堪称英雄之人。

  而柴荣之后不久,就是赵匡胤了,所以说,五代完全不值得书,真正的革新之人在于赵匡胤,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改变了军阀混战格局,更重建了摇摇欲坠的道德体系。

  这样的五代,不写也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