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理想家:2025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理想家:2025的读后感10篇

2022-05-13 16:14: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理想家:2025的读后感10篇

  《理想家:2025》是一本由[日] 原研哉 / 张永和 / 张轲 / MAD / 张雷 / 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想家:2025》读后感(一):未来家的可能形式

  在《未来建筑的100种可能》里,作者马克.库什纳提到,“我们的生存有赖于优秀的设计”,“建筑不可预言未来,却能创造未来。”

  他在书中列举了100幢设计巧妙的优秀建筑,这些建筑部分已矗立于世,如CCTV的大裤衩、冰岛极光酒店,部分属概念待施,如蘑菇代替石头成为“生物砖”、“3D打印的运河住宅”、“肉制居所”。

  书中既关心旧房改造,企图变废为宝;又关心情感社交,关注老年公寓及社交聚集地;也关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注重城市规划与丛林法则合二为一;更关注人类的未来,展望环保建筑。

  爱因斯坦曾言,“逻辑会把你从A带到B,想象力能把你带去任何地方。”

  如果未来建筑能飘浮于半空、能四处随意流转、能净化雾霾释放氧气、能折叠按需伸展,那必然是得益于建筑师的非凡想象力及执行力。

  如序言提及,书中建筑的筛选标准为“非科学、纯主观”。这代表每个读者都有成为“建筑师”的可能,他们可以在书中畅想建筑的未来世界,在熟悉的建筑类型中寻找惊喜,在现有的建筑中“创造”(想象)出崭新的未来。

  现实中,我们并非建筑师,但仍可以城市局内人的身份,对未来建筑展开大胆想象,期盼在这座赖以生存的城市里,建造出更多符合人类真实需求的房屋——那将会是我们理想中的家。

  这一切都是合理要求。因为,“这是你的城市,应当能够为你所用。”

  当前所居住的城市,确实是我们安放小家的“大家”。

  较之《未来建筑的100种可能》的天马行空,《理想家:2025》更接地气,具备让理想落地的潜力。

  该书主编原研哉是MUJI的艺术总监,同时也是日本设计中心代表,曾于2013年在东京举办盛大的house vision展览。本书也以此为依托,籍2017年将于中国举办的house vision为契机,结合多名中国知名建筑设计师、企业对未来家居的展望合著而成。

  关于中国住宅的未来,《理想家:2025》反复提到的观点是:旧改、微型、共享、智能。 当城市建筑密度越来越大,破旧房屋日渐失修,如何改善旧有建筑的舒适度和健康性,成为发展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城市的重要问题。

  这并非官方套话。事实上,一线城市房价长期居高不下,除去炒楼团及政治因素,庞大的购房刚需何尝不是重要的助推原因。这部分刚需,正是文章开头所述,背离了祖辈留下的家,随波逐流加入都市移民大军的“新城市人”。他们如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辈,在城市里挥洒着汗水,企图凭借自身努力获取立锥之地。城市没有拒绝他们的理由。

  另外,长久以来在城市底层的蜗居者,身份虽是城市人,但居住环境脏、乱、差已成难言之痛。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一幢幢崭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他们日复日蜷缩在老城区里破旧筒子屋、阴暗胡同、漏水阁楼里。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该书聚焦这批暂时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的“蚁族”及社会贫苦底层,提出改善他们居住环境的设想:

  除却大刀阔斧、大兴土木的大改大建,能否利用新型技术进行“微整形”,在城市保护及老旧住房更新中寻求平衡?

  逼仄的北京胡同,能否可以保留原有外立面,在里屋放置一个个活动的胶囊空间,在私人与公共空间中找到共处之道?

  臭烘烘的胡同卫生间,能否作为单元流动,移入花卉绿植,成为微观园林?

  窄小的居住空间,能否应用功能折叠技术,根据需要展开工作、休息、会友的对应家具?

  房产企业将广州附近的清远市空置纺织工厂女工宿舍,改装成400个可居住的“盒子”,它们分布在七层楼房里,可随意移动,甚至有专用的上下电梯。也就是说,今天我想住三楼,明天又想住六楼,只需按电梯按钮,便可轻松可以实现。

  空间从固定“私享”到随心“共享”的转变,不止改善了他们原有的宿舍群居生活,也加强了彼此的交流互动,适合单身青年居住。

  但是,已有家庭的人们会选择回归厨房、卫浴共享的群体生活吗?有待商榷。

  书中对未来的智能家居生活亦展开设想。假设建筑可以随意改变使用形态,人们生活将获得何种改变?

  i-living一章提出,未来住宅可以植入纳米技术、微观力学和微观系统科技的智能表皮,使用人可根据需要切换住宅使用模式,就像调整空调温度一样简单。如使用人想睡觉,智能表皮主动拉窗帘并推出床;使用人想跑步,智能表皮切换为野外模式,巨大的墙体显示屏出现青山绿水,房间内推出跑步机。

  笔者颇为期待这项看似天方夜谭的科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共享,这都是与人最基本的情感有关,决定了人是否对一座城市有归属感。”

  “家不是物质财富的堆砌与炫耀,不是对舒适和便利的过度追求,而是构建高尚内心世界的基础。”

  这是《理想家:2025》核心思想。

  的确,未来家的建筑形态有千百种可能。但核心始终只有一个:人。

  回到文章最初,我们为了购买“房屋”这个具象,在现实生活中疲于奔命;却常常忘记房屋里居住的人,才是组成家的重要因素。

  林语堂有言,“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与家人之间温暖的有效互动,远远胜于一切建筑的优秀设计。

  毕竟我们渴望的是一个有人气有爱意的家,而不是一幢钢筋水泥的堆砌物。

  《理想家:2025》读后感(二):家,是外在,也是内心

  …每个房间当中都有电幕,无论你身在房间的哪一个角落,都在电幕的笼罩范围内,它向你播送信息,也记录你的行为,全天候的统治你,也监视着你…

  《1984》中,对电幕的描写,开启了我对这部政治寓言小说最初的恐怖印象,家,作为一个栖身之所,存在于其中的人与之关系如此微妙,令人不寒而栗。

  家,是物理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是物质的,也是情感的。

  物质层面上,它是一个由场所和家具等硬件形成的居所,是各种产业的交汇之处,感情层面上,它是由家人和感情维系的生活。这两者密不可分,贯穿了我们的人生。

  将家作为一个居所看待,向外延伸,则涉及到社区、环境、城市、产业等相关概念,没有一个人是独立的孤岛,也没有一个家是独立的孤岛。在选择一套房子的时候我们会考虑位置、房屋结构、楼层、邻居、小区、周边设施、交通情况等等条件,因为选择一个居所,基本就等同于选择生活方式。

  想象一下,如果未来我们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个机器人,那么房间结构的设置是否要为它做出改变?未来的社区,是否会按照爱好去划分,比如骑行爱好者的小区,他们需要在楼层中设计能够骑行入户的坡道,和能够搬运自行车的货运式电梯。我认识的那些几乎从不在家做饭的朋友,比起厨房,他们是否更需要一个大大的储物间?

  在《理想家:2025》中,看到了太多建筑师对空间和材料运用的奇思妙想,也看到了很多对建筑的改造,其内里是对于环境和人文的关怀。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即使作为一个居所的概念,其所被寄予的要求和期待,早已发生了很多变化。

  在现有基础上的改造以提升生活水平;

  通过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升级来构建人与环境间更和谐的关系;

  在变动的居住环境中如何采用模块最大化的还原个人生活习惯;

  低收入者,老龄人群的特殊需求如何在居所和社区被满足;

  如何通过共享将资源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及促进社交。

  这些命题一点都不假大空,围绕着这些命题开展的尝试,将向我们揭示居所的另一些可能。

  《理想家:2025》无疑是一本有趣的书,看的过程中有太多想象,有脑洞大开,也有细思恐极。唯一的愿望是,即使“家”与生活不能理想化,至少一定不要模式化,我眼中的“理想家”是一个与环境和谐相依的存在,它是保护我的外壳,也容我安放自我,它接纳我归来,也守望我出发。

  在这半年读过的书里,尤以对这本书的感想太多,以原研哉的话作为总结吧:“理想家就是一种主动性、一种自主性,积极去思考到底家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适合自己的。”

  其实,谁都不知道理想家是什么样的,我们所知道的,只有无法定义的当下,和难以描述的未来。但想想就觉得美好的是:我们总会接近理想,并在接近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理想…

  《理想家:2025》读后感(三):未来生活实验室

  忘了是哪家电台的一档室内设计综艺节目让日本设计师走入了大众视线,很多人对日本设计师,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叹为观止。北京上海很多一家几口住着不足40平的空间都被打理的井井有序,别具一格,阳光、家电一样俱全。以前父母常说,知识改变命运,现在不得不说,设计改变生活。

  日本人本来的生存空间就别中国小,因而他们对于空间的利用更胜一筹,小而精的产品是他们的特点。现在北京的房价已经高到买不起,但是如果你买得起,你会怎样布置呢?而到了2025年,你的“家”会变成什么样?你有想过吗?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原研哉。对就是那个每个大商场都有的无印良品,你喜欢他家的沙发布包和整理箱。却不一定晓得他的艺术总监是何许人也。原研哉在《理想家:2025》序言中说:“我对社会有多方面的接触,也深感未来的社会问题将是非常复杂的。核心家庭观念逐步深入,单身生活者数量不断增多。在经济发展和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的大背景下,人与人仿佛越来越分散的趋势难以阻挡。与此同时,伴随着云技术、交通、通信以及安保服务事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新的联系和融合方式也应运而生。”

  在《理想家:2025》一书中,日本中生代设计师原研哉,联合国际级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张永和、张轲、马岩松、张雷、梁井宇、岛田阳、华黎、大舍、Crossboundaries、王昀、NEXT Architects、青山周平、王辉以及建筑学界研究者史建、周燕珉,探索未来十年场景下,建筑与居住的种种可能。这里边是大师们关于未来的畅想,也是我们即将要追寻的生活方式。

  以日本奈良县吉野町市政府与建筑师长谷川豪设计的“吉野杉之家”为例,这个房子由HOUSE VISION,Airbnb、长谷川豪三方联手,在吉野的沿河区域用取自于吉野独有的杉木建造了一个“家”,并以社区的方式介入,这个房子一层为向镇里的人们开放的社区空间,孩子们可以来玩耍;出门散步的老年人也可相约来这里下棋、喝茶。二层三角屋顶的房间则供到外来游客登记住宿用。

  理想的未来,有你有我,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将更加智能,也许疯狂的原始人米有想到我们会有手机,但现在的我们却可以预见到10年后的“家”。

  《理想家:2025》读后感(四):理想的设计,有责任的建筑

  历史上,无论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还是渔猎文明,尽管他们在人类千百年的生存中对家的形态理解各不相同,但却对家的公共价值有着相似的社会认同。家是温暖的地方,也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家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设计师的理想家与设计师的责任是分不开的。“人类的居住条件直接影响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受控制的城市扩张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后果。”这是1976年联合国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第一次住房大会(人居I)时提出的。在每20年举办一次的世界人居大会上,1996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人居II)的《人居议程》更是深刻地认识到,“全球住房和居住条件的恶化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达到了可能发生危机的程度”,“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充实地生活,享有尊严、健康、幸福和希望的地方”。40年后的今天,联合国即将在厄瓜多尔基多召开(人居III)大会,将以“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更是把居住议题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注人类、环境、经济和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创意未来新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作为理想家、设计师的责任和挑战,任重道远。

  家,不单纯是住宅产业化的商品,还是每个人身处的居所,更是承载情感与梦想之地。它既是各个产业的交叉点,又是文化生活的基础。我们将迎来怎样的未来,人们的生活、关于幸福的形态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对“家”的思考,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与每个人切身相关的问题。

  “中国当下面临的全新局面,很有可能会对世界住宅史产生影响。”能源、移动、旅行、人工智能,四大议题被确定为中国未来居住社区研究平台的重点方向。日本设计师原研哉联合位居世界前沿的建筑师群体,历时三年,即将于2017年在中国推出建筑概念展——CHINA HOUSE VISION理想家。本书将如实记录和承载这一群怀有梦想的重量级建筑师/建筑事务所的深入思索和亲耕过程,于有限可能中,为读者呈现中国未来场景下人居环境的真实解决方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