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5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经典读后感10篇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是一本由[美] 路易斯·贾内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0元,页数:5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读后感(一):如果你愿意把看电影当成一件正经事

  我挚爱老师著名文化研究学者戴锦华,曾在一次活动中说过,“如果你热爱电影,不要只看故事”——“没有一部电影是没有形式的,没有一部电影的形式是透明的,如果你只停留在‘哪个故事感动了我让我想起了人生的某个时刻’,你就被导演骗了,当你看不到电影形式时,你就成为导演的阴谋牺牲品了。”

  和当下动不动就提“故事至上论”,“最重要的是讲一个好故事”、“中国电影缺一个好故事”的论调相比,这可真是令人热泪盈眶

  当然,故事讲得不够好的确是个问题,但是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呢?之所以常常在市场诞生关于电影的一元论观点,是因为管中窥豹无法见得全貌,对于电影这件事,从业者尚且如此,何谈基本没有影视美学教育传统大众土壤

  在这种产业热门口径的旁边,《认识电影》这本书常常会站出来打脸。比如针对上述“故事崇拜论”,《认识电影》一开篇理论基础开宗明义的讲到,电影分为三种基本电影风格/样式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形式主义。对于不同样式的电影,有完全不同的核心特点评价角度,而故事只是古典主义电影最核心的要素,并且即便如此,古典主义电影也只是尽量做到“仿真”而让人忽略形式感的强势存在

  不止这一个。

  在当下市场虚浮、各种新式的产业热门观点层出不穷背景下,阅读《认识电影》这本书会是一个连续打脸过程

  比如“IP”——且不说只有在天朝IP才被篡改成“根据地摊文学级别原作改编”这一定义,只说为什么有一个栽一个?从文本到电影,是简单的忠于原著或因为原作空白要塞情节进去就可以?

  比如“长镜头”、“一镜到底”——提到技巧牛逼的只有长镜头吗?视听语言还有没有别的分析方式?以及长镜头在什么样的情境使用,应当带来的是怎样的效果?还是仅仅只是一种技巧?

  比如“影评到底有没有用”——因为红包影评人遍地,所以观众不再需要影评人吗?那么一个真正有含金量的影评,究竟有哪些可以切入的角度?

  以及对抗“不止存在于电影领域,也存在于各个大众领域”中的“我不懂我光荣”的反智主义——但《认识电影》用的并不是戴老师那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激烈方式:她在一次提到塔可夫斯基的电影《镜子》的时候激动的表示,“你看不懂就回去惭愧,回去学习。有什么脸在这儿喊看不懂?你在说什么,你在告诉你全世界你的低能、弱智和愚蠢吗?”——与之相反的是,《认识电影》用了一种分外平和朴素的方式,用平铺直叙的方式逐步拆解电影,不特别高深也不特别轻佻,电影就是由这么多零件组成,而你以往可能只知道十分之一,所以你看不懂。

  毫无疑问的,电影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其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扁平的时代,各种革命性的运动过去了,各类故事母题也已经“日光之下别无新事”,在这个充满巴洛克式审美欢呼雀跃小时代,精深的意义超越性的作品越来越难以诞生。时无英雄,竖子成名。

  这个时代显然不是最坏的,但也绝不是最好的,阅读朴素的经典,意义并不在于将每个人训练成电影分析师,而是带来更多元化的眼光,更多种审视电影的可能性

  《认识电影》是我2007年,决定认真的从广告转向电影时,看得第一本书,2009年我进入P大念了电影学硕士。虽然毕业后我做的是跟电影同处一圈的工作,也似乎跟电影常来常往,但只有我心里知道,进入职场后我有多想念念书的时候一年看上千部电影的时光,想念为一部电影写下长篇大论的冥思苦想。如果你愿意把看电影当做一件正经事,读它,可以作为一个开始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读后感(二):认识电影与打破电影

  一部电影的好坏有没有标准呢?我并不认为有。因为标准源于定义,而每个人评价好坏的定义有着极大差异,在这种定义的差异之下,自然是无法诞生出绝对的好坏的。

  但对于分析一部电影而言,却是应当有这种标准的。《认识电影》就提供了这样的一种体系。它从完整系统的角度出发,为电影爱好者,甚至是电影专业的学习者提供了解这个系统的层次框架。作为一本入门读物来说,它足够专业,也足够通俗

  《认识电影》的整俗构架分为12章,把电影系统由外至内拆解为不同的部分。首先从电影的外在形式讲起,同时也是观众第一时间接触到的——“摄影”部分。在这个章节中,《认识电影》第12版全彩页铜板纸的优势体现了出来。作为电影表层系统的视觉元素,涵盖光影色彩、镜头、角度等多个层面,而当电影从动态画面转移到平面的印刷品上时,对原画面效果的还原就成了第一要求。新版的彩色铜板印刷在这一点上相对于原版还是有了很大的提升,色彩和阴影的肌理还原都比上一版的更加细腻。但铜版纸不能避免的缺点还是让人头痛,那就是反光······

  在第一章的“摄影”搭建起了对电影的初步认知之后,第二章转向了构成画面的场面调度,为我们讲解了景框、构图、电影中的空间关系等元素。这可以说是从画面色彩等表层的表现手法走向了画面构成的另一层基础。因为,如果说以色彩为代表的视觉元素是填充画面的主体,那么以构图为代表的场面调度就是承载这个主体的框架。

  在这本书的后续章节的设计里,基本都是延续了从第一章到第二章的这种层次设计,在介绍完场面调度之后转向了介绍镜头的“运动”元素,然后再延展到镜头之间的剪辑关系,后面再分别介绍声音编剧表演等领域。虽然是非常规的按领域划分的介绍,但这种平行的排列方式胜在在读来清晰,且由外至内的认知过程也更加符合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书的后半部分用了两个章节来讲解意识形态和电影理论。这是在对电影进行了外部评价体系的阐述之后,所给出的内部评价体系。

  总体来说,《认识电影》还是很适合作为电影的入门读物的,大量的配图以及细致的解说,基本做到了对画面含义功能清楚阐释。但是,把一个场景、一段情节、一帧画面从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中拆出来,其实是非常不讨巧的。因为这种行为打破了一部电影作为一个文化/艺术作品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它不仅让动态变成了静态,也让连续的故事序列变成了意义孤立的图像。对于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读者来讲,理解孤立图文阐释也变得困难了起来,或者说,读者并没能从中完全体会到这个场景或者这个镜头的全部含义。但事实的困难也摆在眼前,没有任何一个读者能预先就看完了作为样例的影片。因此,这种分析手法也在大多数的电影分析书籍中被广泛使用,而图片增加,则能让直观感觉和理解容易度大大提升。这或许也是认识电影为什么在11版以后,依然选择了再版这本12版全彩版的原因吧。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读后感(三):电影:语言系统及构成要素

  这本书在前言中就声明了:我的目的不是教观众如何应对影像,而是指出观众之所以如此反应的某些原因。翻译过来就是,这本书不教你如何欣赏电影,而是告诉你电影是什么,电影由哪些东西构成。

  倒是前言中有一段话没看懂:我们维持原先现实主义-形式主义分立这种加购。每章独立出一种语言系统和电影人常用的表意技术。看这本书之前没看懂这句话,读完这本书之后也还是没看懂这句话……

  ⒈摄影

  章面语:人们将他们的历史信仰态度欲望梦想铭记在他们创造的影像里。

  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

  镜头

  角度

  光与影

  彩色

  镜片、滤镜和底片

  特殊效果

  电影摄影师

  ⒉场面调度

  章面语:构筑影像时,我们得像绘画大师对待画布般,考虑其效果和表达方式。

  景框

  构图和设计

  区域关系

  距离关系

  开放与封闭的形式

  ⒊运动

  章面语: 当一扇门、一双手,或一双眼睛打开时,都会带来如火车头撞破银幕般的刺激

  运动感觉

  摄影机运动

  动作机械扭曲

  ⒋剪辑

  章面语:电影艺术的基础就是剪辑。

  连续性

  格里菲斯与古典剪辑

  苏联蒙太奇与形式主义传统

  巴赞与现实主义传统

  希区柯克的《西北偏北》:分镜表

  ⒌声音

  章面语:电影的声音……不仅加强,而且数倍地放大影像的效果。

  历史背景

  音效

  音乐

  歌舞

  语言

  ⒍表演

  章面语:电影演员首先得思考,让想法表现在脸上,剩下的则是电影这个媒介客观本质的工作。舞台表演需要放大,电影表演则需要有内在的生命

  剧场和电影表演

  美国明星制度

  表演风格

  选角

  ⒎戏剧

  章面语:电影的功能在于揭示,它可以呈现一些舞台上无法处理细节

  时间、空间及语言

  导演

  布景与装置

  戏服与化妆

  ⒏故事

  章面语:叙事是依观众对统一性的追求,为满足观众、改变观众、挫败观众或打败观众组织而成。

  叙事学

  观众

  古典模式

  现实主义叙事

  形式主义叙事

  非剧情叙事

  类型神话

  ⒐编剧

  章面语:写作就像卖淫。刚开始为爱而写;接下来为几个朋友而写;最后为钱而写。

  编剧

  电影剧本

  《西北偏北》:阅读剧本

  象征比喻

  观点

  文学改编

  ⒑意识形态

  章面语:人类社会自过去到现在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左-中-右"

  文化、宗教种族

  女性主义

  同性解放

  基调

  11.理论

  章面语:电影没有什么不可动摇规则,视其如何进行而已。

  现实主义理论

  形式主义电影理论

  作者

  折衷及综合理

  结构主义和符号

  历史学

  其中第一章到第十一章分别介绍了电影的语言系统和构成要素:摄影、场面调度、(摄影机)运动、剪辑、声音、表演;戏剧、故事、编剧、意识形态、理论。每一种语言系统和构成要素都作为电影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些电影在其中的几个部分做的比较好,那么电影的评价一般都会稍高。分析一部电影的时候可以从这十一种语言系统和构成要素中逐个对所欣赏的电影分析。可以参照书第十二章,综述:《公民凯恩》。

  最后再次说明,这本书是一本介绍电影是什么的教材,它不会告诉你什么样的电影是好电影,什么样的导演编剧是好的导演编剧,什么样的表演是好表演,如何写影评,如何欣赏电影,如何分析电影,否则它也不会叫"认识电影"了。诚然,认识电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开始,只有当你明白电影中的各种语言系统以及构成要素之后,你才有可能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妙之处。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读后感(四):2016,世界很魔幻,而我还在看电影

  关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电影的,我记得还挺清楚。

  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大屏幕上放映电影是《精武门》,李连杰演的陈真,穿着日式学生制服,拿皮带揍人,一脚把东亚病夫的牌匾踢碎,真帅啊,帅得我当了他小十年的脑残粉,学了四年武术,别的孩子压腿鬼哭狼嚎,只有我一声不吭,因为觉得自己离他又更近了一步。

  后来,小李子的《泰坦尼克号》,金凯瑞的《变相怪杰》,州长的《真实谎言》,还有《霹雳娇娃》,《变脸》,更不用提港片,他们每一部都刻在我的童年里,以至于长大后跟人聊演员,都是”你记不记得《空中监狱》里那个被特别严密看护的杀人犯,跟小萝莉喝茶那个,那就是他演的啊“,让身边人侧目甚至怀疑的人脸识别功能,真的是从小一路带过来的。

  长大以后人理所当然地开始中二起来,看电影不再是单纯为了爽,而带上了很多问题。有了问题就会有意识地去探寻答案,于是开始接触电影理论,《认识电影》从第10版开始看,如今已经是第12版了,时光荏苒,三本大部头,一本留在了老家陪我妈,两本在北京,相亲相爱地陪我。

  要说新版最大的改变,就是终于成为全彩版本,这本书的配图非常多,所以之前的黑白版本,照片总是有些不够完美,像《布达佩斯大饭店》,《雌雄莫辨》这种每一帧都可以拿去当壁纸的电影,如果之前没有看过,你很难去想象屏幕上单是色彩的搭配组合,就能够给人带来如此的愉悦

  说电影是产品,未免有过度商业化之嫌疑。无可非议的是现在我们的电影产业,的确是商业化和艺术化两线并行的模式,于是在这个夹缝中,我会经常思考一些其实在部分人看来大可不必纠结的问题。比如

  电影应该是导演的完全主观产物吗?

  好的电影导演是否就一定背负着记录时代,表现时代的任务

  该用电影理论去分析商业片吗?

  以上种种,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我也一直在想着。

  本书的作者对于电影的认识非常系统全面,在讲述时自然也逻辑性较强。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译者焦雄屏女士,理解及翻译功力上佳,极大程度上造福了国内读者。另外新版书在部分专业名词后备注了英文,让我这个喜欢跟朋友聊电影的人欢喜不已,毕竟,每次聊到灯光,景框,影片类型,意识形态就抓耳挠腮可是很恼人的。

  如果你并不是想钻研电影专业,只是想看懂电影更多一点甚至只是希望跟别人聊起电影的时候,能够有足够丰富的语言和语料来延续话题,那你更应该读读这本书。作者花费了极大功夫,力求考据全面详实,语言通俗凝练,随手摘抄记住一段便是不可多得的装X利器。比如在第二章的场面调度中有段

  ”……比如双边对称的结构强调平行—几乎每两个镜头就暗示成双或双重倍数共享一个空间。三角结构则强调三个主元素之间的强烈互动。圆形则暗示安定、封闭和女性特质。……一般而言,以三、五或七为单位制造的构图较具动感和不平衡感觉,而二、四、六单位的构图则较为平稳、安定、均衡。“

  所以,现在你该知道在分析完电影画面的前景、中景、背景后再应该说些什么了吧。如果不是书告诉你,构图的视觉元素、人物单位和片子特质的关系,大概没人会想到这点,可能只是觉得是”应该“出现的画面罢了吧。可对于一部电影的导演来说,尤其是艺术性较强的片子,没有一个镜头一帧画面不是经过了仔细地考量的。

  更加上,这部书中作为范例的电影也随着版本在逐年更新,在书里我看到了《蝙蝠侠》,《铁娘子》,《围捕》等在2005年甚至2010年后上映的新晋佳片,所以以前那种,即使有冲动跟随这本书拉个片单,奈何70 80年代的片源难找而放弃的无奈,此次也荡然无存了,一个叙述的概念里,老片和新片完美地结合,让你能轻松带入,收获更深切的心得体会。

  说了那么多,其实还是为了安利这本书让更多的人看到,从而爱上电影,而不是每年看几部商业片那种”喜欢看电影“。电影有他的严肃之处,温暖之处,可以治愈你,启迪你,当然也可以帮你放松下来,一段90分钟的影像,短暂逃离残酷的现实,从而在之后能够更好地面对。很小的时候老师不是就教育过我们,对一个事物如果没有足够的了解是没有发言权的,所以如果你是真的想好好了解电影,真的想把”看电影“作为你的兴趣爱好,能大大方方写进简历那种,就从《认识电影》开始,慢慢去了解电影吧,否则电影于你就只是一种social,不要再试图给自己盖这顶帽子了。费心劳力去抢个9.9的电影票,买的饮料和爆米花比电影贵得多,进场先来个自拍和拍票根,看的时候隔两三分钟交换下感想,吃喝两口,回头看完了在社交APP或者电影票APP上说个”好看“或者”不好看“,更有什么网络水军,天天路转粉粉转黑这个那个的,那不叫喜欢电影,都只是一群自以为比别人文艺青年一点的键盘侠而已。

  不信你看,川普上台这事,肯定比看什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值得分享多了。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读后感(五):也想一直做个电影系的学生

  李安的新片下个月就要上映了。

  有人问起他如何认定自己的身份,他说当然奥斯卡获奖导演的名头更大,但希望自己一直是一个电影系的学生。

  各种原因,你都可能没有读到想读的学校或专业。也没什么,最终你的工作很可能跟专业没关系。

  但是对美的向往,对好故事的渴望是骨子里的东西。

  电影也一样。

  最近翻了最新版《认识电影》,终于明白以前为什么不喜欢看之前的版本了。

  以前国内也出了很多电影教材,黑白居多,确实很难长久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

  这次的全彩新版,虽然厚厚一册可以用来当哑铃或者防狼,但翻起来还是很轻松的,因为图画多。

  想起高中的时候请教一个文综很好的哥们儿,怎么才能学好历史,他告诉我,你就先把课本上的图看一遍,每看到一张图,你都知道讲的啥,这是第一步。

  这本风靡全球的教材,最早是台湾焦雄屏老师为了讲课引入华语世界,干脆就翻译过来,不断再版,成了很多学电影师生的底层数据。

  突然想起视听语言课上老师时讲过类似的话。当时想,老师为什么这么有深度!

  全书分了十二章,分别从摄影,场面调度,声音,剪辑,表演,编剧,理论等角度切入电影。最后一章从各种角度进入分析《公民凯恩》,对电影工业和史论都算一个很全面的代入。

  创作和史论的人常年互相瞧不上,也是事实。但确实有两方面都做的好的人,打破了隔阂。

  有时候会觉得跟很多看片量极大,素养很高的人谈话接不上,谈到专业术语也感到乏力。

  倒不是说看两本书就能提升自己的逼格,但基本术语,电影的基本构成,还是知道了比较好,这也是谈论电影,或从事电影相关行业的底层数据。

  如果只翻了前几页,也起码可以区分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形式主义了。

  看到有朋友说有了这本,以前的版本可以丢掉了。

  电影史也是这样大规模的不断更新淘汰,书籍也是。

  但经典的作品,技法,会保留下来。

  电影会给你带来各种情绪。所有有导演说自己的生命延长了三倍。

  有时候你觉得一种技法淘汰了,但突然就发现某个导演居然还坚持使用,你也不讨厌。这就证明人家做出了新东西。跳出了“思维的框框”。

  书和电影一样,不在乎你看了多少,重要的是多少东西融汇成为你观念和知识的一部分,你能不能在关键时刻使用它。

  记得前些年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教课多年的视听语言老师说,你们就学学电影算了,至少在审美上,让自己过得好一些。当导演太难了。

  现在演员和歌星都当导演了,中国电影的审美进步了么?

  看了希区柯克的故事板,就知道为什么导演和剪辑的关系不那么紧张了。因为所有的画面都提前设计好了。

  也希望自己跟身边的小伙伴们,一直做一个学电影的学生,从电影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读后感(六):电影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电影》则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对于一个几乎把11版《认识电影》翻烂的收藏癖来说,12版的修订来得如此及时。捧着更为厚重的全彩精装书,看着封面由Adrien Brody变为质感的胶片放映机,一种对电影的崇敬与敬畏之感油然而生。感谢后浪,还能在这个电影愈加商品化娱乐化的时代,仍将电影作为艺术普及给电影观众。

  在此前拜读《认识电影》时,我抱以考学的认真,而近两日又通读一遍,再次受益良多。

  不像市面上大多电影理论书籍那般,处处是词条的概念性解释、作者作品的罗列、复杂学科的交叉……《认识电影》犹如路易斯·贾内梯教授生动的课堂讲解,无论是遣词还是插图,让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语言活灵活现地展现给读者,干货十足,又难以诟病其晦涩难懂,是一本没有门槛的教科书。而对于认识层面,我们也无需深谙理论之道,毕竟电影嘛,终究看的是一份开心,即使是电影学家在初识电影时也并非将兴趣点放在抽象的理论之中。此外,本书的插图大多是公映电影,且多为经典普世之作,让我们在研习理论的同时,回想电影佳作或是翻开网盘。从视听中感受语言,从语言中深入视听,更是一种绝佳的体验。

  在这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后现代社会,电影作为一门相对大众的艺术早已是人们稀松平常的休闲娱乐方式,甚至社交方式,交织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这个电影普及的时代,我们也实在难以琢磨每个观众的电影趣味,众口难调。但电影作为第七艺术,终究是有着生活美之外的艺术美的,即存在审美上的差异,而这差异的鸿沟,恰恰需要电影教育来填补。暂且不论商业片与艺术片之间的距离,仅从对于电影的热衷程度来讲,那些“唯特效论”或“唯故事论”的观众,他们的阅片量达到几百上千,电影观后感更是写得一本正经一身正气,不得不说也是个影迷。但是,当豆瓣短评总是充斥着因看不懂叙事而恶狠狠给出一星的时候,当《刺客聂隐娘》成为影评人抑或学院派电影的时候,当观众只作为商品消费者而不是艺术鉴赏者的时候,我总是想说——兄弟,要不咱也读读《认识电影》吧。

  路易斯·贾内梯教授在本书前言中写道“电影知识在美国的教育体系内是落后的,不止是大学欠缺而已”,令我感慨万千。即使是在美国这种电影类型成熟且多样化的电影帝国中,电影教育仍然是不足的。反观我国,电影教育则更是有待提高。如今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刺激电影消费增长的同时,对于电影的审美水平却不见亦步亦趋。况且大量热钱进入电影行业,使电影如大跃进般追求票房数字,粗制滥造连蒙带骗地将观众骗进影院。而在这片热潮乱象之中,欠缺电影教育的不只是这些被动的观众,更是这些追本逐利的电影从业人员。因此,《认识电影》作为北京电影学院考研的指定参考书目之一,更是证明了其份量。

  戈达尔说,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是的,电影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电影》则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读后感(七):欣赏电影的乐趣在于认识自己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回到了大学课堂,由老师边播放电影,边讲授电影的发展以及艺术历史。我本科的专业是 广播电视新闻学,可是电影相关的课程却占据了绝大部分课时。可是我太贪玩,理论的课程四年下来也没上多少,净去鼓捣摄影摄像机了,等到大四恍然悔悟去好好上课的时候,才发现错过了很多东西。而正是这上过的为数不多的课程,却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才对《认识电影》这本书有了认同和读下去的欲望。

  多数人对于电影,应该是抱着“看”的态度,因为影片里的明星,场景,甚至对话,都会是吸引他们的点。可是对于真正去研究电影,或者说传播学的人来讲,观看电影是一部漫长的“拉片”的过程。即使这部片子索然无味,静默无声,甚至黄暴变态,可是本着学习的态度,我们还是要去一帧帧的去分析它的创作手法。

  印象最深的是学习讨论电影之神——希区柯克的一部黑白默片,宿舍的几个人堆在一起翻来覆去的看割眼球的场景。我们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大肆吐槽导演真是一个变态,把刀子割向眼球的画面描绘的真实度百分百(当然我们也没有看过真实割眼球的场景),从刀子切入,再到眼水溢出,再到刀子拔出来顺带的肉丝,能将拍摄过程做得真实而有震撼力的也就是他了。旁人看到的估计只有恶心和变态感,可是我们要学习拍摄对于细节的把控,画面的切换,甚至意境的分析。而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引起我的共鸣,也正是因为它能将每部作品客观科学的分析解释,称之为电影入门指南确实很正确。

  当然,我们都知道学习电影,很多东西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不是因为说不出来,而是不能全面客观的讲述电影。我之于熊掌你之于狗屎的情境很常见。更何况一些浅薄者的影评,或以某某十佳百大电影分析为噱头的书籍,充斥的是似懂非懂,浅尝辄止,不说让人误入歧途,至少也会南辕北辙。《认识电影》的可贵在于从视听语言开始,到表演,故事,编剧,最后是到电影理论,不但符合电影相关课程的进度学习,还具有专业的划分方法,让你由浅入深,全面的了解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构成。

  如果任何一种东西被“学习”所占据了,那它再有趣也会变得无趣。这本书还值得推荐的一点在于它能够带领你去全面的欣赏电影,不仅是拍摄手法,还有幕后故事,一些电影周边, 甚至批露当今最热明星的独家新闻(关于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的演员如安吉丽娜·朱莉、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探讨高票房电影的市场策略等等。假使你看书累了,读读这些周边也很好,寓教于乐,劳逸结合,作者很懂读者。

  作为颜控的我也不会错过书中夹杂着的数百幅精美剧照和精辟说明,如美国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英国的迈克·李、伊朗的阿巴斯以及中国的李安等著名导演的杰作,他们组成了一道全球电影人的经验光谱。诸如《ET》《大白鲨》《卧虎藏龙》等等经典影片珍贵剧照会让你仿佛回到记忆深处,想起第一次欣赏影片的情景,想起陪你一起看电影的人,想起关于电影的故事。

  可是又有人讲了,你说了这么多关于书的方面,跟题目不对啊。就算我看书看到了乐趣,可是跟认识自己没有什么关联啊。我不是忽悠,也不会骗你。我们在通过这本书来了解电影艺术,通过电影来认识人生本就是想通的。每一部被搬上荧幕的剧本甚至原作都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作品,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也会想到这一片段是不是跟我有关,有段回忆是否也相似,可能演员的一句话 ,一个场景都能让感性的我回到过去,或者畅想未来。不要笑我,我也会看北欧的电影的时候,幻想自己以后带着心爱的人去看极光,去漫步爱琴海,去拜访圣诞老人。这天也很快会到来。

  译者 焦雄屏 讲 “ 近二十年来,在任何华人电影人的书架上,总会看到此书的踪影,足见它对电影的制作也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读完之后,我相信。

  微博:Demon大王 http://weibo.com/drawerzhang

  微博读书推荐作者 微博读物帐号 途牛签约旅行家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

  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书以及文字 日更一篇 喜欢的话可以关注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读后感(八):电影梦的引路之书

  当年在我上高中时候,突然坚定了要去学电影的意志。于是,除了继续疯狂地看各式各样的电影,也开始主动寻找购买一些电影类的书籍。我就是这么买到艾德里安•布洛迪封面那本《认识电影》的。这本书买到书之后就是一通啃,书都给翻烂了。

  后来考上导演系什么的,不能说全是这本书的关系,但是《认识电影》肯定是出了不少力的,毕竟,有许多夜晚,是艾德里安•布洛迪陪着我睡的。

  《认识电影》这本书,陪我度过了人生中的七年时光。让我在很早以前,就能够在看电影时候,淡化了自己作为电影观众的角度,更多的去从一个电影创作者角度去思考、分析、吐槽一部影片的好与坏。

  对我如此,自然对每一个阅读这本书、有着一个电影梦,或者试图去了解电影的人,都是如此。

  现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电影数量,相比十几年前毫无疑问是爆炸性的,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想要真正的从事电影,或者将电影作为一个可以适当研究的爱好。

  大家欣赏电影的渠道,无非是在影院看和在家看,想要追求阅片量,这实在是太简单容易了。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去学习、去研究电影,光追求阅片量,自然是不够的,你需要对电影有着系统的了解,在观看电影的时候,需要认真、仔细。在影院里还好,黑灯瞎火集中注意力是一件非常容易的是。在家看的话,总会不自觉地受到各种因素的打扰,让你无法真正欣赏一部电影其中的奥妙,很难完全体会到一部优秀影片,其创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想表达的。

  而《认识电影》这本书,就可以帮你做到这一点,这是一本从创作者角度出发,分别以剪辑、表演、剧作等等多个电影的重要组成角度入手,来客观介绍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书。

  《认识电影》这本书,与电影理论书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既不会过于晦涩难懂,像让•米特里的《电影符号学质疑》那样,将过于理论化的只是排山倒海一般灌输给你,让初学者难以明白。也不会像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艺术》一样,过于浅显明了,让有一定积累的人觉得味如鸡肋。可以说,这本书在电影理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上拿捏的刚刚好。

  从电影角度来说,观众最先能够感受到的,就是电影画面,即摄像。而许多电影入门者大多会忽略掉这一点,很多时候只会注意到一些特别唯美、壮丽的画面,发出:“这幅画面美如画。”这样的感叹,而往往忽视了许多看似普通,实则饱含深意的电影画面,比如书中专门拿出一章进行分析的《公民凯恩》:许多人都记得凯恩和妻子在餐桌上一边读报一边争吵,通过剪辑创造出来的时间飞逝,而忽略掉其他更具内涵的单幅画面,比如凯恩再被领养时的景深构图。而在这里,《认识电影》的有一大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这本书有着大量、丰富的图片,让读者不会再阅读到某处时,还需要专门找到影片资料了。全彩的图片,让读者能够迅速地找到书中所提及的影片段落,这样在将来再次观看某部影片的时候,就可以随时回忆起来此处的知识点了。

  坐在漆黑的影院中,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观众唯一能够接受到的光亮就是面前的大银幕,电影作为一个诞生仅百余年的艺术类别,其一大职责就是为观看者“造梦”,这一点,从未改变。

  而《认识电影》,就如同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在心理学中那样,成为“电影梦”最好的指引书。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读后感(九):做一本本分的教科書吧

  讀完《認識電影》真的是一件既能漲知識又成就感爆棚的事情,如果今年到現在這個時候你還沒有做什麼能讓你覺得2016年過的很值的事情,我建議你去買一本《認識電影》來讀。如果你對電影很感興趣的話,讀完這本書,在網上能避免掉60%的嘴炮,在大部分火藥味重重的撕逼現場能雲淡風輕全身而退,不可謂不有用;而且12版的新書實在太重了,重到背在身上可以防身,讀完整本可以瘦兩斤(書包輕一斤,你輕一斤)非常有成就感。如果你跟我一樣從高中開始就與這本書擦肩而過,那麼這一次務必不要錯過,人品保證12版是《認識電影》所有版本中排版最科學的一個版本,在這個版本里絕對不會再發生翻了五頁還找不到圖說的閱讀障礙了,既然出版社已經為大家掃去了所有外部的閱讀困難,作為讀者,再這麼懶下去,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短評裡面有一句話說的非常中肯:看了上千部电影,终究也只是一个电影的门外汉。《認識電影》的重點不是教給大家一些莫名其妙的理論讓大家可以四處裝逼,卻是給大家踏踏實實鋪一條進入電影,不偏不倚的陽關大道,并親切地拉著你的手脫離盲目崇拜的深淵。摘幾段路易斯對成見的大吐槽:

  1:電影是集合不同藝術家、技師以及商人努力的合作事業。由於每部電影個人的貢獻均不同,我們很難決定一部電影哪個人的功績如何。教世故的觀眾明了導演是大部分好片子中最重要的人,因為他的拍檔(如演員、編劇、攝影師)均遵從他的指示行事。但是有些電影,其他人的影響反而比導演重要──例如著名的明星,或某個技藝高超,能將導演的“毛片”剪出特色的剪輯師。

  有些評論不明就裡地推崇導演的“視覺風格”,引起攝影師的訕笑。因為有些導演是看也不看觀景器,而將構圖、角度、鏡頭的細節選擇一股腦兒交給攝影師。一般來說,導演起碼會咨詢攝影師的意見。如果他完全忽視這些視覺因素,就是自己放棄視覺表達的機會。這樣只會使他變成舞台式的導演,只重戲劇性(劇本、表演),而不關心影像本身。

  2:有些人不了解以上所談的形式問題,誤把動感當成電影化。他們以為動作越花哨繁複的題材,就越適合拍電影。因此,對他們來說,外景大場面的史詩,比在室內親密、狹小、處處受限的題材更適合電影媒體。當然,我們可以用史詩電影或心理劇這樣的名詞來強調電影的差異。不過,但凡是個明白人便不會說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更具小說味。雖然一是史詩之作,一是心理小說。同樣的,只有無知的人才會說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天頂畫”,比維梅爾的內景畫更有看頭。其實它們性質不同,無所謂好壞。史詩大作與心理小說的情形也一樣,當視其處理的方式,而不是題材。

  3:陳腐的技巧是二流導演不變的印記,電影中某些常見的情緒及意念──如歡愉、愛、恨,認真的導演會尋求新的表達方式,讓平凡之物有新的面貌,將熟悉之事賦予新意。例如,電影中常見的死亡場面,因太過普遍而顯得陳腔濫調,如果能在創造力及想象力上下功夫,就能感動觀眾。

  我很少佩服喜歡吐槽的人,但是路易斯.賈內梯大爺的吐槽我都拿小本本記了下來。其實路易斯在這本書裡面最有價值的吐槽莫過於他對作者論與類型片發表的看法。《認識電影》是一本非常美國視角的電影書,無論是舉例還是在對電影類別的劃分方面,都能很明顯的讀到作者的立場。但這並沒有什麼不好,《認識電影》講述的是認識電影的方法論,技術流的知識其實並沒有地域差別,但是路易斯老爺子的美國視角卻讓他能夠很中肯地理解作者論,并非常中肯地讓我們認識類型片的創新價值以及背後的社會性價值,這種平易近人又不偏不倚的視角對於現在這個過於誇張作者論的時代很有價值,在缺乏理論教導的情況下,通過歸納推理建立的二元對立往往充滿了誤讀和偏頗,這種過度解讀、過度引申、過度歸納,往往阻礙了我們真正去理解電影:

  1: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法国《电影手册》推广了作者论,强调导演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性,认为负责场面调度者即为“真正的作者”,其余合作人,像剧作家、摄影师、演员及剪辑师等,都只是这位作者在技术上的助手。作者论无疑夸大了导演的权力。尤其在美国,因制片厂制度注重的是团队合作,而非个人的表现;曝光的是明星而不是导演。无怪持作者论的影评人,在美国要特别鼓吹作者的重要性了。

  2:评论最欣赏的类型,往往是在已建好规范的形式上和艺术家个人的独特贡献上取得平衡者。古希腊的艺术家自神话中取材,而戏剧家和诗人不断回到这些故事且一再重复,这并不奇怪。二流的创作者只会重复,严肃的艺术家则会重新诠释。当运用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形态来创作时,创作者可抓住其主要特色,然后在类型的传统和个人的创新间、耳熟能详和原创思维间、一般和特定间创造出无比的张力。神话蕴涵了文明共通的理想和向往,而艺术家依循这些熟知的故事创作,成为在缩短已知和未知间距离的精神探索者。这些风格化的传统和原型故事鼓励观众参与有关当代的基本信念、恐惧和焦虑的仪式。

  类型电影吸引电影工作者,因为它包含了大量文化信息,让他们可以依个人而自由发挥。相反的,非类型电影择必须自给自足,创作者得根据作品本身花很多时间在银幕上,来传达各种主要思想和情感。反之,类型创作者不需要从零做起,他只需要踏着前人的轨迹,依个人之取向,丰富前人想法或质疑其意念。

  最持久的类型多半能跟得上变化多端的社会情况。它们大多始于正邪对抗的稚嫩寓言,然后经年累月,在形式和主题上都变得复杂。最后它们往往变得反讽,嘲弄该类型过去的价值和传统。有些评论家认为类型演化是必然趋势,并不代表其美学也一定有所改进。

  最後要說說12版的排版,直接上圖:以318頁 《佈景與裝置》 中對六大製片廠佈景風格對比的圖例為例: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版(11版)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读后感(十):专业区别好片和烂片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穿越时空,领略不同的文化差异,体会到不一样的人生。但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都需要具备那些条件呢?人们口中的经典和烂片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差异?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和影评人路易斯﹒贾内梯,同时他也是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荣誉教授,对电影的研究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的这本《认识电影》在全球畅销了四十多年,成为了电影爱好者和影迷们不可或缺的枕边读物。

  书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它几乎收集了电影史上所有的经典之作,集电影理论和电影观赏于一体,除此之外还探讨了如何提升电影票房的市场策略、电影技术前沿动向以及电影产业发展趋势等诸多问题。

  下面我就选取书中提到的四个重点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这本书。

  一、电影中的视觉表达方式

  电影中的视觉表达方式非常丰富,通过精彩、具有冲击力的画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总体来说有四种主要表现方式:远近镜头的应用、摄影角度的选择、光线的明暗配比和色彩的搭配

  我们首先来说,

  第一种,镜头的远近。

  不同的镜头,会让电影呈现出奇妙的效果。一般来说,电影如果想要表达的是某种宏大的气势和氛围,那就要借助远镜头,一般从大约400米的距离拍摄,会给人一种高远、空旷、雄伟、恢宏的气势,这种镜头主要是在一些战争和历史题材片中运用。比如电影《绣春刀——修罗战场》中,影片的开场就是运用远景,将硝烟弥漫的战场呈现在了观众面前,人,就如远镜头下浓缩的一个个小黑点,被历史的车轮所碾压。

  而近镜头,则会激发观众的窥探欲,通过近距离观看电影人物的表情与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以及细腻的情感。比如通过一个大特写,人物面部肌肉的颤动清晰可见,难以掩饰的丰富情感就通过近景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除了镜头的远近,跳动的镜头也可以带来不一样的含义,就比如在法国电影《余生的第一天》中,电影的开场就用跳动的镜头,记录下了孩子们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简单、自然、直接,最后定格在了第一个孩子准备离家的场景。就如一部纪录片一样在观众面前展现了一个家庭的变迁。

  说完镜头,我们再来说说电影中的

  第二种视觉表达方式:摄影的角度。

  摄影角度的不同选择,会给观度带来压迫、距离、亲密、权威等不同的情绪感受。

  比如俯拍的镜头一般会呈现画面中人物的困境、无力感、弱小的情况;而水平视线一般是与观众平行的视角去观察、去关注人物的每一个细节;仰拍可以使角色看起来强而有力又具有威胁性,突出了人物的重要性和高大感。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电影中的

  第三种视觉表达方式:摄影的灯光。

  不同灯光的运用,会给观众带来恐惧、兴奋、明朗、欢快的情绪感染,光明通常代表了安全、美好、快乐,所以在喜剧和歌舞片中经常使用较为明亮的、高调的灯光风格;黑暗象征着恐惧、邪恶、未知,在悬疑片、惊悚片和黑帮片中,很多时候使用较为阴暗的低调风格。

  除了镜头、角度、灯光外,

  第四种非常重要的视觉表达方式就是电影中的色彩。

  一般来说,不同的色彩搭配,会给我们带来欢快、奔放、热情、阴郁、忧伤等不同的感觉。

  通常冷色代表了平静、疏远与安宁,暖色代表了侵略、暴力和刺激。在喜剧片或者儿童电影中,电影的主色调一般采用比较明快的颜色,体现了欢快、活泼的特性,而在惊悚、暴力的电影中,则会运用强烈的对比色,比如昆汀的电影《杀死比尔》中就运用了大量的红色来呈现血腥的暴力之美。

  电影中的视觉表达方式我们来总结一下:电影通过镜头的远近、摄影的角度、光线的明暗、色彩的把握等不同的技巧运用,将电影所隐含的主题、导演想要表达的情感、情绪等,完整的传递给了我们。

  二、电影中的声音表达方式

  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说过一句话:“电影的声音,不仅增强而且会数倍地放大影像的效果。”

  早期的默片时代,人物无法用声音表达情感和对话,只能采取夸张的肢体动作来表达。随着技术的进步,拍片设备可以同时记录声音和影像,电影开始进入了有声时代,也为电影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元素。一般来说,电影中声音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四种:背景音效、独白与对白、音乐和无声

  背景音效会给电影营造一个整体的氛围,让观众感受到恐怖、庄严、轻松、愉快、疯狂、焦燥、愤怒等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高音调会让人感到焦躁不安、刺激,经常运用于悬疑或者恐怖场面,像呼啸而过的警铃声,女人尖利的哭喊声,都会制造出极端的紧张感。而低频率声音则显得比较厚重,常用来强调庄严、肃穆的场景,同时也暗示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说完背景音效,我们再来看看电影中的独白与对白。

  电影中的独白会让观众从电影中抽离出来,以观察者的视角去领会人物的复杂情感与人物性格,让观众对剧中人物产生同情、可怜、仰慕、欣赏、理解等情感认同。这些都是说给故事外的观众听的,用来帮助我们理解电影的内涵。

  而电影人物的对白则通常通过演员的口头表达,把我们观众带入到剧中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中,让我们观众体验到他们的爱恨情仇。

  当然,谈到电影的声音表达方式,我们就不得不说说电影中的音乐。

  音乐是最直接的表达情感的工具。不同的背景音乐会给观众带来完全不同的情感体验,有的是悲伤、有的是愤怒、有的是甜蜜和痛苦等。在某些电影中,音乐甚至是电影的灵魂,贯穿电影的始终。电影通过音乐来渲染,再配合视觉的表达,以激起观众非常强烈的情感共鸣。有时候,音乐也会拿来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事情,比如一些令人焦虑的音乐,会给人一种恐怖与紧张感,其实可能只是虚惊一场。音乐还可以赋予人物某些鲜明的特征,比如某个人物出场,总是伴随着同样的音乐,这就成为了她的标签(神奇女侠)。

  前面我们说的三种都是电影中的声音,但实际上无声也是一种声音的表达方式。

  电影中的无声给观众带来的可能是一种死亡、停顿、恐惧、不安的感觉。无声与定格,有时反而将剧情推向了高潮。戛然而止的音乐背景,意味着有什么可能会爆发。

  三、电影中的表演

  电影的影像与声音都只是间接表达,而演员的表演是通过思考,让想法通过演员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身着打扮等形式,去呈现人物的内在的情感,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表达方式。

  影像、声音可能只是起到了烘托、辅助的作用,而演员的表演才是电影表达的核心。不过,演员如何表演,大多数时候却是由导演来决定的,他们是导演的工具,是导演用来诉说自己的意念、向观众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有时候,电影也会通过演员的表演来故意塑造不同的立场,让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不自觉地被带入预先设计好的圈套——正义或者邪恶的一方,或者在两者之间摇摆。比如前面提到的电影《色戒》中,易先生被预设了反派人物的特征,他为特务机构服务,代表着邪恶的一方,冷血而残忍。但他又有人性的一面,他也渴望被爱,渴望拥有一个正常人的男欢女爱。最能打动人心的表演、或者说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往往就是这种正反两面在同一个角色身上的整合,表达出的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

  演员在电影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一个演员表演技巧的高低,真的会严重影响一部电影的成败。

  四、电影中的故事

  我们喜欢看电影,说到底,都是奔着影片中故事而去的,故事的完整性、曲折性、高潮与低谷等都是一部电影情节是否精彩和具有吸引力的必备条件。

  下面我就从书中的三个方面来讲讲电影是如何用故事表达情感的。

  1、故事情节

  电影中故事情节的设计可以被看成电影编剧与观众智商的比拼。一般而言,在情节的设计上,编剧不得不将大多数观众的普遍认识考虑进来。如果情节没有按照传统的惯例、历史的经验或者大众所接受的价值观来设计,观众要么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认识,去适应这样的表现方法,要么认为这样的情节不太恰当、不太合理,会有种智商受到了侮辱的感觉,这就有可能成为故事情节设计的失败之处。

  2、电影的名称

  一部电影的片名就如一篇文章的标题一样,决定了观众是否打开,和打开的方式。片名中所呈现的各种蛛丝马迹,让观众对电影的内容有了很多的遐想。比如德国电影《别人的生活》引进中国就被心机地译成了《窃听风暴》,名字比直译更具有冲击力,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3、叙事结构

  如果说情节是故事包含的内容、片名是浓缩的精华,那么故事表达中的叙事结构则是故事语言的框架,我们接下来看看叙事结构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通常是以主角间的冲突为基础的,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冲突不断升级最终达到顶峰,主角和反派人物之间的冲突白热化,最后的结果是分出胜负,在决战之后以一个形式上的完结来结束故事:死亡、胜利或者大团圆的结局。

  而有些电影,则采用多层叙事,将一堆角色,根据某件同样关注的事或共同的生活方式而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单一线索展开故事。比如伍迪•艾伦导演的《汉娜姐妹》就是这样的结构:故事开始显得凌乱,人物众多,看不出人物之间的关系,让观众有点不知所云。随着后面情节的展开,才逐渐明白这些人物的设计都是围绕着三姐妹的性格特点而铺开的。

  其实,电影叙事与观众之间进行着的是一场复杂的游戏。电影在开场会抛出一些线索,观众内心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假设。而电影叙事的设计和意图,则是引领观众到它想要引导他们抵达的地方。对于叙事中的出乎意料的逆转,尤其是在惊悚、悬疑侦探片中对于观众的误导,反而会增加故事的吸引力,让观众回味无穷。

  可以说,一部好的电影,需要极其我之前所讲到的所有优质的元素才行,视觉表达、声音表达、演员表演、故事情节,无论是哪一个环节不完美,都会令一部影片的质量大打折扣,好了,以上就是我在《认识电影》这本书中所得到的体会,我们下期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